慈善事業發展機製研究:基於治理現代化與法治化視閾邵培樟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8·北京聲明1.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2.如有缺頁、倒裝問題,由出版社負責退換。
圖書在版編目(CIP)數據慈善事業發展機製研究\/邵培樟著.—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8.10ISBN978-7-5620-8634-5Ⅰ.①慈…Ⅱ.①邵…Ⅲ.①慈善事業-發展-研究-中國Ⅳ.①D632.1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18)第236216號---------------------------------------------------------------------------------------------------出版者地址郵寄地址網址電話編輯郵箱承印開本印張字數版次印次定價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北京市海澱區西土城路25號北京100088信箱8034分箱郵編100088http:\/\/www.cuplpress.com(網絡實名: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010-58908586(編輯部)58908334(郵購部)[email protected]固安華明印業有限公司880mm×1230mm1\/328.5210千字2018年10月第1版2018年10月第1次印刷46.00元慈善事業是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的崇高事業。
發展慈善事業對於縮小貧富差距、緩和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公平、擴大民眾福祉,推動人類社會命運共同體的構建具有重要意義。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慈善事業得到了長足發展,但是,“郭美美炫富事件”“杭州大熊貓回收舊衣服事件”等涉慈善事件的發生也暴露了我國慈善事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如何有效避免和應對上述問題,保障我國慈善事業沿著健康的軌道發展,理論界應當及時作出回應。邵培樟副教授的《慈善事業發展機製研究:基於治理現代化與法治化視閾》一書直麵問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實施和社會治理現代化背景下係統研究慈善事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之策,在此基礎上提出構建我國慈善事業發展機製體係的主張,研究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慈善事業發展機製研究:基於治理現代化與法治·001·化視閾》一書對慈善事業發展機製的定義、慈善事業發展機製的體係構建與運行機理等基本原理進行了研究和探討,並對促進慈善事業發展的四大機製,即慈善法律與政策保障機製、慈善組織培育與孵化機製、慈善行為規製與監管機製、慈善文化培育與弘揚機製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整個研究過程中,研究者圍繞慈善法製、慈善主體、慈善行為和慈善文化這四個慈善法治的核心問題展開研究,呈現出綱舉目張的研究效果。該書具有較高的理論水準和重要的學術價值。具體而言,該書的特色和創新主要體現在以下三點:一是觀點新穎,資料翔實,具有鮮明的時代性。該書將慈善事業發展機製問題置於社會治理現代化和《慈善法》實施的大背景下展開研究,能夠準確地展現我國慈善事業發展麵臨的新形勢。同時,作者還率先探討了慈善項目的著作權法律保護問題,對完善我國慈善領域的知識產權保護製度很有意義,這種交叉研究的嚐試值得肯定,也非常有學術價值。
二是體係完整,論證充分,理論性較強。該書既有慈善事業發展機製的基本原理闡述,又構建了我國慈善事業發展的四大機製,且明確提出了我國慈善事業發展的“全麵”“良性”“有序”“文明”四大目標,使得該書結構嚴謹、體係完整。
三是具有較強的實用性。該書不僅對從事《慈善法》研究的學者有較強的理論參考價值,對慈善組織及其主管部門的慈善實踐活動亦有較強的現實指導意義。
總的來說,《慈善事業發展機製研究:基於治理現代化與法治化視閾》一書在理論和實踐上都具有參考價值,並具有相當的學術前沿性,是我國《慈善法》研究領域一部較早且較好的學術專著。我願意將此書向學界和對《慈善法》問題感興趣的讀者推薦。
·002·序
很多問題值得研究,《慈善事業發展機製研究:基於治理現代化與法治化視閾》一書中提出的很多觀點仍有待繼續探討,希望作者能夠不斷深化研究,在《慈善法》研究領域有更多的佳作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