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在版編目(CIP)數據

稅務會計 \/ 胡順義,王雅婧,姚和平主編. 南京 :

南京大學出版社, 2019.5

ISBN9787305221675

Ⅰ. ①稅… Ⅱ. ①胡… ②王… ③姚… Ⅲ. ①稅務

會計 Ⅳ.①F810.62

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19)第088144號

出版發行南京大學出版社

社址南京市漢口路22號郵編210093

出版人金鑫榮

書名稅務會計

主編胡順義王雅婧姚和平

責任編輯張亞男武坦編輯熱線02583592315

照排南京南琳圖文製作有限公司

印刷南京理工大學資產經營有限公司

開本787×10921/16印張 14.5字數 353千

版次2019年5月第1版2019年5月第1次印刷

ISBN9787305221675

定價38.00元

網址: http:\/\/www.njupco.com

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njupco

微信服務號: njuyuexue

銷售谘詢熱線: (025) 83594756

* 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 凡購買南大版圖書,如有印裝質量問題,請與所購

圖書銷售部門聯係調換

‖稅 務 會 計‖……………………………

……………………………‖

前言

前言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稅收是調節經濟最重要的杠杆之一。稅負與企業和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同時對經濟社會發展都有巨大影響。減稅降費是減輕企業負擔、激發市場活力的重要舉措,也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如果能夠在國家政策允許的範圍內,進行稅收規劃,通過合規方法,有效管理成本和費用,可以保證企業盈利能力,甚至成為企業產能的助推力。

稅收是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是政府實現其職能的財力保障。作為組織財政收入的一種主要手段,其分配的對象是國民收入。稅收法律關係體現為國家征稅與納稅人的利益分配關係。稅務會計就是反映和監督這種分配關係依法實現的有力保證。

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管理會計共同構成企業會計學的三大支柱。現代會計應當是以財務會計為核心,以管理會計和稅務會計為左右兩翼的企業會計體係。

稅務會計是從傳統財務會計中分離出來的一門新興專業會計。稅務會計是進行稅務籌劃、稅金核算和納稅申報的一種會計係統。稅務會計既要以稅法為標準,促使納稅人認真履行納稅義務,又要在稅法允許的範圍內,保護納稅人的合法利益。本教材闡述了稅務會計的概念框架,以增值稅會計、所得稅會計為重點,同時兼顧其他稅會計,講述各種稅款的確認、計量以及納稅申報。書中各章附有學習目標、相關案例講解、配套練習,配備多媒體教學課件,以方便教師組織教學和學生學習鞏固。

本書以最新稅製和企業會計準則為依據,將企業納稅和會計核算融為一體,涵蓋所有稅種。分析會計和稅法的差異,納稅調整,編製納稅申報表,提高動手能力。所述內容通俗易懂、簡明實用、可操作性強,具有較強的實用性。本書既可作為高校會計、財務管理、財政、稅務等專業的教材,亦可作為財會人員和稅務人員學習的參考用書。

本書由湖北經濟學院胡順義、重慶人文科技學院王雅婧、湖北經濟學院姚和平擔任主編,新餘學院周淑芬、夏幽蘭,湖北經濟學院法商學院劉春玲擔任副主編。具體分工如下:劉春玲編寫第一章,付強編寫第二章,周淑芬編寫第三章,夏幽蘭編寫第四章,胡順義編寫第五章,姚和平編寫第六章,陳國英編寫第七章,楊婉君編寫第八章,李益博編寫第九章,王雅婧編寫第十章。

本教材在編寫過程中,承蒙湖北天遂稅務師事務所、湖北經濟學院、重慶人文科技學院、新餘學院的大力支持,謹此表示衷心感謝。

本書以定稿日止的我國稅收、會計法律和法規為主要依據,若理解有誤,以法規為準;若法規有變,應以新法規為準。書中的錯誤和紕漏在所難免,懇請專家和讀者批評指正,以便我們進一步修改和完善。

編者

2019年4月

……………………………‖

目錄

目錄

第一章稅務會計概述1

第一節稅務會計的概念1

第二節稅務會計的前提2

第三節稅務會計的原則3

第四節稅務會計的特點4

第五節稅務會計的模式7

第六節稅務會計的內容7

練習題14

第二章增值稅會計17

第一節增值稅的基本內容17

第二節取得資產或接受服務21

第三節銷售貨物或提供服務26

第四節增值稅的出口退稅37

第五節增值稅的計算與繳納39

第六節增值稅的納稅申報47

練習題60

第三章消費稅會計64

第一節消費稅的基本內容64

第二節消費稅的計算與核算67

第三節消費稅的納稅申報74

練習題77

第四章資源稅會計80

第一節資源稅的基本內容80

第二節資源稅的計算與核算82

第三節資源稅的納稅申報85

練習題88

第五章土地增值稅會計90

第一節土地增值稅的基本內容90

第二節土地增值稅的計算與核算92

第三節土地增值稅的納稅申報97

練習題104

第六章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和車船稅會計106

第一節城鎮土地使用稅會計106

第二節房產稅會計109

第三節車船稅會計112

練習題115

第七章城建稅、政府基金、印花稅、環保稅和船舶噸稅會計118

第一節城市維護建設稅會計118

第二節政府性基金120

第三節印花稅會計122

第四節環境保護稅會計126

第五節船舶噸稅會計130

練習題132

第八章關稅、車購稅、契稅、耕地占用稅和煙葉稅會計135

第一節關稅會計135

第二節車輛購置稅會計141

第三節契稅會計144

第四節耕地占用稅會計147

第五節煙葉稅會計149

練習題150

第九章企業所得稅會計152

第一節納稅人、征稅對象與稅率152

第二節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152

第三節資產的稅務處理162

第四節企業重組的稅務處理165

第五節稅收優惠168

第六節應納稅額的計算170

第七節企業所得稅的核算172

第八節企業所得稅的納稅申報187

練習題199

第十章個人所得稅會計204

第一節納稅人與征稅範圍204

第二節應納稅額的計算205

第三節稅收優惠209

第四節征收管理210

第五節個人所得稅的核算213

第六節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申報215

練習題224

參考文獻226

‖稅 務 會 計‖……………………………

……………………………‖

第一章稅務會計概述‖

第一章稅務會計概述

學習目標

學習本章,了解稅務會計的前提、原則、模式,熟悉稅法要素、會計要素、稅務籌劃,掌握稅務會計的概念、特點。

第一節稅務會計的概念

稅收是一個分配範疇,是國家憑借政治權力參與分配的過程。稅收分配的主體是國家,稅收分配的對象是剩餘產品,稅收分配的依據是政治權力。稅收是一個曆史範疇,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曆史階段的產物。私有財產製度的存在和國家的產生,導致稅收的產生。稅收經曆了簡單型征稅階段、專製型征稅階段和立憲型征稅階段。以前稅法賦予的權力和義務是單方向的,決定社會生活隻需要稅收會計,不需要稅務會計,在資本主義以前的社會製度下不會產生稅務會計。稅務會計在企業會計母體中的孕育,就像管理會計孕育於成本會計中一樣,隨著會計理論的發展和人們對稅法目標與會計目標認識的深化,以及市場的完善和相應法律的健全,稅務會計從企業會計中獨立出來。

稅務會計作為會計學科的一個分支,在英美西方發達國家早已成型,它與財務會計、管理會計共同構成企業會計學的三大支柱。現代會計應當是以財務會計為核心,以管理會計和稅務會計為左右兩翼的企業會計體係。

稅務會計是關於稅收及其會計處理的方法體係,但是由於稅務會計形成時間比較短,其製度及體係尚不完善,稅務會計的定義也有多種表述。

日本稅務會計專家武田昌輔認為,稅務會計是計算法人稅法中的應稅所得而設立的會計,它不是製度會計,是以企業會計為依據,按稅法的要求對既定的盈利進行加工、修正的會計。(《新編稅務會計通論》,日本森山書店,1985)

台灣陳建昭等人認為,稅務會計為一種國內性會計,非為國際共通性會計。稅務會計即在企業會計理論結構上,以重疊之形態,再注入其特有之計算方法或會計理論,以達成的課稅為目的之完整體係。(《稅務會計》,台北文笙書局,1994)

美國稅務會計專家吉特曼認為,稅務會計主要是處理某項目何時被確認收入或費用賬務問題的一種專業會計。稅法的各要素就是確認、確定納稅人及可扣除項目,計算和繳納應交稅金,所以有人說,一部稅法就是一本稅務會計。

蓋地教授認為,稅務會計是以國家現行稅收法規為準繩,運用會計學的理論和方法,連續、係統、全麵地對稅款的形成、調整計算和繳納(即企業涉稅事項)進行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的一門專業會計。(《稅務會計與稅務籌劃》,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稅務會計是以稅法法律製度為準繩,以貨幣為計量單位,運用會計學的原理和方法,對納稅人應納稅款的形成、申報、繳納進行反映和監督的一種管理活動,稅務與會計結合而形成的一門交叉學科。稅務會計是一種國內會計,稅務會計是適應納稅需要而產生的。

稅務會計是進行稅金核算、納稅申報和稅務籌劃的一種會計係統。稅務會計是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自然延伸,這種自然延伸的先決條件是稅收法規的日益複雜化。在我國,由於各種原因,致使多數企業中的稅務會計並未真正從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中延伸出來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會計係統,稅務會計還隻是財務會計的一部分。由於稅金可分為所得稅、流轉稅、財產稅、行為稅等,稅務會計也可相應地分為所得稅會計、流轉稅會計、財產稅會計和行為稅會計等分支。

第二節稅務會計的前提

稅務會計以財務會計為基礎,財務會計的基本前提有些也適用於稅務會計,如會計分期、貨幣計量等。但由於稅務會計有自己的特點,其基本前提也應有其特殊性。

一、納稅主體

納稅主體與財務會計的會計主體有密切聯係,但不一定等同。會計主體是財務會計為之服務的特定單位或組織,會計處理的數據和提供的財務信息,被嚴格限製在一個特定的、獨立的或相對獨立的經營單位之內,典型的會計主體是企業。納稅主體必須是能夠獨立承擔納稅義務的納稅人。在某些垂直領導的行業,如鐵路、銀行,由鐵道部、各總行集中納稅,其基層單位是會計主體,但不是納稅主體。又如,對稿酬征納個人所得稅時,其納稅人(即稿酬收入者)並非會計主體,而作為扣繳義務人的出版社或雜誌社則成為這一納稅事項的會計主體。納稅主體作為代扣(或代收、付)代繳義務人時,納稅人與負稅人是分開的。作為稅務會計的一項基本前提,應側重從會計主體的角度來理解和應用納稅主體。

二、持續經營

持續經營的前提意味著該企業個體將繼續存在足夠長的時間以實現其現在的承諾,如預期所得稅在將來要繼續繳納。這是所得稅稅款遞延、虧損前溯或後轉以及暫時性差異能夠存在並且能夠使用納稅影響會計法進行所得稅跨期攤配的基礎所在。以折舊為例,它意味著在缺乏相反證據的時候,人們總是假定該企業將在足夠長的時間內為轉回暫時性的納稅利益而經營並獲得收益。

三、貨幣時間價值

隨著時間的推移,投入周轉使用的資金價值將會發生增值,這種增值的能力或數額,就是貨幣的時間價值。這一基本前提已經成為稅收立法、稅收征管的基點,因此,各個稅種都明確規定了納稅義務的確認原則、納稅期限、繳庫期等。它深刻地揭示了納稅人進行稅務籌劃的目標之一——納稅最遲,也說明了所得稅會計中采用納稅影響會計法進行納稅調整的必要性。

四、納稅年度

納稅年度又稱納稅會計期間,是指納稅人按照稅法規定選定的納稅年度。我國的納稅會計期間是自公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納稅人清算時,應當以清算期間作為一個納稅年度。如果納稅人在一個納稅年度的中間開業,或者由於改組、合並、破產關閉等原因,使該納稅年度的實際經營期限不足12個月的,應當以其實際經營期限為一個納稅年度。

五、年度會計核算

年度會計核算是稅務會計中最基本的前提,即稅製是建立在年度會計核算的基礎上,而不是建立在某一特定業務的基礎上。課稅隻針對某一特定納稅期間裏發生的全部事項的淨結果,而不考慮當期事項在後續年度中的可能結果如何,後續事項將在其發生的年度內考慮。

第三節稅務會計的原則

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密切相關,財務會計的核算原則,大部分或基本上也都適用於稅務會計。但又因稅務會計與稅法的特定聯係,稅收理論和立法中的實際支付能力原則、公平稅負原則、程序優先於實體原則等,也會非常明顯地影響稅務會計。稅務會計上的特定原則可以歸納如下。

一、修正的應計製原則

從理論上講,稅務會計應采用收付實現製,因為要考慮支付能力和確定性原則,但實踐上,要保證財政收入,又必須采用權責發生製,隻是稅務會計的權責發生製與公認會計準則不盡相同。稅務會計傾向於較早報告收入和較遲報告費用。在美國稅製中,有一條著名的定律,即克拉尼斯基定律。其基本含義是:如果納稅人的財務會計方法致使收益立即得到確認,而費用永遠得不到確認,稅務當局可能會因所得稅目的允許采用這種會計方法;如果納稅人的財務會計方法致使收益永遠得不到確認,而費用立即得到確認,稅務當局可能會因所得稅目的不允許采用這種會計方法。由此可見,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采用修正的權責發生製原則。

二、與財務會計日常核算方法相一致原則

由於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密切關係,稅務會計一般應遵循各項財務會計準則。隻有當某一事項按會計準則、製度在財務會計報告日確認以後,才能確認該事項按稅法規定確認的應納稅款;依據會計準則在財務會計報告日尚未確認的事項可能影響到當日已確認的其他事項的最終應納稅款,但隻有在根據會計準則確認導致征稅效應的事項之後,才能確認這些征稅效應,這就是“與日常核算方法相一致”的原則。

三、劃分營業收益與資本收益原則

這兩種收益具有不同的來源和擔負著不同的納稅責任,在稅務會計中應嚴格區分。營業收益是指企業通過其經常性的主要經營活動而獲得的收入,其內容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兩個部分,其稅額的課征標準一般按正常稅率計征。資本收益是指在出售或交換稅法規定的資本資產時所得的利益(如投資收益、出售或交換有價證券的收益等),一般包括納稅人除應收款項、存貨、經營中使用的地產和應折舊資產、某些政府債券,以及除文學和其他藝術作品的版權以外的資產。資本收益的課稅標準具有許多不同於營業收益的特殊規定。因此,為了正確地計算所得稅負債和所得稅費用,就應該有劃分兩種收益的原則和具體的劃分標準。這一原則在美、英等國的所得稅會計中有非常詳盡的規定,我國有待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