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旅遊地理

主編

副主編

中國旅遊地理

出版社南大序號

校次校份數

錄入文件名

組版陳總頁碼

圖片圖數

校對版式

送校日期

聯係電話83557441

您對稿件的要求、意見和建議請直接與生產責任人孫誌洋聯係(13813855199)。我們將竭誠為您提供優質的服務!

南 京 大 學 出 版 社

圖書在版編目(CIP)數據

中國旅遊地理 \/ 張宏, 張保偉主編. —2版. — 南

京: 南京大學出版社, 2018.7

ISBN 9787305205613

Ⅰ. ①中…Ⅱ. ①張…②張…Ⅲ. ①旅遊地理學-

中國-教材Ⅳ. ①F592.99

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18)第160431號

出版發行南京大學出版社

社址南京市漢口路22號郵編210093

出版人金鑫榮

書名中國旅遊地理(第二版)

主編張宏張保偉

責任編輯武萌刁曉靜編輯熱線02583592123

照排南京理工大學資產經營有限公司

印刷宜興市盛世文化印刷有限公司

開本787×10921\/16印張 14字數 380千

版次2018年7月第2版2018年7月第1次印刷

ISBN9787305205613

定價35.00元

網址:http:\/\/www.njupco.com

官方微博:http:\/\/weibo.com\/njupco

官方微信號:njupress

銷售谘詢熱線:(025)83594756

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凡購買南大版圖書,如有印裝質量問題,請與所購圖書銷售部門聯係調換

再版序言

《中國旅遊地理》第一版成書於2014年冬,出版於2015年夏,2015年被列為高職高專“十二五”規劃教材。該教材使用3年之後,各校教師及學生反饋了不少寶貴意見和建議,作者也積累了相當教學經驗。與第一版比較,本次修訂重點工作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麵:

一、 旅遊發展新趨勢

首先,“旅遊發展十三五規劃”的製訂和實施。據報道,中國經濟規模2017年已達到美國經濟總量三分之二左右,2017年淨增量約2萬億美元,差不多等於一個法國。與經濟發展同步的就是生活方式的變化,中國基本上已經進入休閑社會階段,旅遊已經變成了生活方式,是活得有尊嚴的表現。

隨著國家2020年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對旅遊業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為旅遊業發展提供了重大機遇,各地紛紛製訂和實施“旅遊發展十三五”規劃,我國旅遊業將迎來新一輪黃金發展期。“全域旅遊”正式得到肯定,並在總理工作報告中部署。這些在本次修編中都予以重點體現。

其次,本書對2015年以來新增5A景區進行了增補,考慮到現已建立與教材配套音視頻庫,對第一版和八大旅遊區中景觀插圖、“小資料”全部刪除,同時對“案例導入”進行優化。原教材中“旅遊拓展”部分單列,可以掃碼查詢。

在修改稿完善過程中傳來一個好消息,即國家文化和旅遊部的組建,這對擁有特色地域文化旅遊目的地的中國來說會有非常積極的影響。 在本次教材修編中,還特意在景區介紹中列入了部分著名博物館,這部分由炎黃職業技術學院任豔霞協助完成,希望使用者加以留意。

二、 課件的完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材配套課件是高職院校教師手中最得力工具,特別是內容豐富、體係合理、能與時俱進的課件非常受歡迎。但在第一版中限於時間,當時將主要精力集中在教材,導致課件質量尚有瑕疵。

在這次改版中,集中精力對課件進行了重點突破和完善,更新量超過80%以上,將這些年《中國旅遊地理》課件使用的心得和目前國內課件使用的最新成果都體現出來,特別突出了每個旅遊區地域文化,這也是從實際上貫徹文化和旅遊融合思想,相信不會辜負教師的期待。

三、 建立教材配套音視頻庫

信息化是時代對《中國旅遊地理》教材提出的要求,也是其與時俱進的必然結果。網上有豐富視頻和音頻資源,但不是所有學校都有發達網絡,而且限於時間教師未必有很多精力對浩如煙海的網上資源進行選擇。本次教材修編中,作為第一步已建立完成了音視頻庫,今後一定會根據使用者反饋不斷豐富和完善。

本書的完成,凝集著很多人的智慧和勞動,在《旅遊地理學(第二版)》成書之際,謹向下列同仁表示感謝。

感謝南京大學出版社的編輯刁曉靜女士,是她不斷敦促,才使此書及時脫稿。

本書中八大旅遊區部分5A級景區資料為本書主編張保偉提供,特予以說明!

中國旅遊地理

限於水平和經驗,雖做了大量努力,這本書必然會有不足之處,望讀者不吝賜教,以使下一次修訂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編者2018年6月

項目一旅遊者活動行為分析

中國旅遊地理

理 論 模 塊

項目一旅遊者活動行為分析

◆知識目標

了解體驗經濟,體驗旅遊,旅遊與地理環境的關係;熟悉影響旅遊者產生的地理背景及其影響強度地域差異;旅遊地空間相互關係;掌握旅遊決策行為與空間行為規律。

◆能力目標

能掌握體驗式旅遊的遊客行為特征;正確區分旅遊活動行為層次,能掌握旅遊決策行為與空間行為規律,在資源評價和開發、旅遊線路設計、旅遊賓館(酒店)選址、旅遊景區形象設計和宣傳中初步應用。

人生中最牛的37個旅行體驗,你嚐試過幾個?

人的一生其實很短暫,即使活到百歲,也不過幾萬天。在這有限的時間裏,你是否做了所有你想做的事,去了所有你想去的地方?小編列舉以下人生中最牛的37種旅行體驗,值得你列入旅行清單,一個一個去實現!

1. 在夏威夷衝浪

2. 巴厘島“天空之門”下拍照

3. 在新西蘭皇後鎮滑翔

4. 看一次粉色的玫瑰湖

5. 看一次激情世界杯

6. 感受一次死海漂浮

7. 去埃及看金字塔

8. 在帕勞水母湖潛水

9. 參加紐約時代廣場的新年倒數

10. 去馬爾代夫的著名海底餐廳用餐

11. 在阿根廷巴塔哥尼亞看藍色冰川

12. 去肯尼亞看動物遷徙

13. 參加泰國帕岸島的滿月party

14. 去迪士尼看童話城堡的煙花表演

15. 在迪拜高空跳傘

16. 在玻利維亞天空之境定格倒影

17. 加州1號公路自駕

18. 探索東南亞,做一回背包客

19. 到印度灑紅節變個色

20. 在日本紫藤隧道拍一次照

21. 在阿爾卑斯山滑一次雪

22. 去德國啤酒節狂歡

23. 穿越非洲最大的撒哈拉沙漠

24. 在厄瓜多爾世界的盡頭蕩一次秋千

25. 在馬丘比丘尋找“失落之城”

26. 在薩摩亞烏波盧島的天然大水坑裏遊泳

27. 和愛人一起牽著手穿過烏克蘭愛情隧道

28. 到格陵蘭最北端的小村看極光

29. 登一次萬裏長城

30. 去稻城亞丁,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31. 穿越一次哥斯達黎加天篷走道

32. 在美國新墨西哥州乘坐一次熱氣球

33. 圍觀巴西狂歡節

34. 布勞克朗斯大橋蹦極跳

35. 在內華達沙漠感受火人節

36. 跟朋友去野營,創造美好回憶

37. 獨自上路,學會獨立和勇敢

(節選據搜狐網整理,20170210)

一、 體驗經濟與體驗旅遊

(一) 體驗的類型

體驗指主動參與或被動參與、融入情境或隻是吸收信息,是企業以服務為舞台,以商品為道具,圍繞著消費者,創造出值得消費者回憶的活動。其中商品是有形的,服務是無形的,所創造出的體驗也是令人難忘的。沒有兩個人的體驗是完全一樣的,同一主體對同一客體在不同時間、地點也會產生不同的體驗情感;同一旅遊主體在不同時間、地點會產生相應的知覺、情緒、思維、關聯、行動等差異,這種差異性必然會影響體驗活動。

根據消費者的參與程度(是主動參與還是被動參與)和參與方式(是以觀察學習的方式還是以實際行動的方式參與),Pine Ⅱ和Gilmore將體驗分為五大類:娛樂體驗(entertainment experience)、教育體驗(education experience)、遁世體驗(escape experience)、審美體驗(estheticism experience)和“甜蜜地帶”體驗(sweet spot experience)(詹姆斯·H.吉爾摩,B.約瑟夫·派恩,1998、2002;薑奇平,2002)。

1 娛樂體驗

娛樂體驗指以娛樂、消遣、放鬆為指向,以獲得愉悅體驗為目的的多種旅遊活動的總稱。各種主題公園是產生娛樂體驗的主要源泉,而且隨著遊客需求層次的提高,娛樂體驗的種類和重要性也日趨增加。“環球嘉年華”活動在上海、北京、西安的推行,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成為到處移動的賺錢機器,其主要成功之處在於讓遊客有充分的感官刺激與娛樂體驗。

2 教育體驗

教育體驗通常指顧客通過體驗活動能獲得新的知識和能力。在提倡全民教育、終身教育的21世紀,教育體驗無疑將成為一種時尚。現在北京各大旅行社在學校寒暑假期間針對中小學生推出“在北京上大學”“北京著名高校精品遊”等產品,都很好地反映了這種教育體驗趨勢。

3 遁世體驗

遁世體驗指顧客不僅完全沉浸在某種體驗裏,而且還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這種體驗營造的過程中去,從而達到逃避現實和擺脫塵世喧囂的目的。在現代社會,有的遁世體驗甚至要冒生命的危險。在西方國家,人們嚐試用最原始的一葉扁舟去橫渡大洋;在中國大陸,有人模擬木舟漂泊太平洋到達美洲,以證明遠古中國人是美洲印第安人的祖先。

2005年,美國推出專門針對富豪(每天花費30萬美元)的太空旅行;美國德州大學科技園區的太空旅遊不僅包括極其豪華的宇宙飛船旅行,而且包括利用先進儀器在夜晚對星空進行識別觀察的多種旅遊活動;2006年全球首位太空遊客搭乘俄羅斯航天飛機遨遊太空,並順利返回地球;人類想徒步穿越地球上各種極限條件下的獨特地區等;這些都是人們追求遁世體驗的表現。

4 審美體驗

審美體驗指顧客置身於某種事物環境或氛圍中,而他們由於是被動地參與體驗,所以對周圍的環境極少產生影響或根本沒有影響。如人們在博物館中看文化展覽,或者在音樂會上聽音樂,以及看服裝模特表演等,都是常見的審美體驗。2006年全國首個文化遺產日活動中,北京市宣武區推出“大柵欄”文化遺產體驗係列活動,讓人們感受到“悠悠宣武”的強烈審美情懷。

5 “甜蜜地帶”體驗

人們參與娛樂體驗的目的是想感覺,參與教育體驗的目的是想學習,參與遁世體驗的目的是想忘卻,參與審美體驗的目的是想到達現場。一般而言,讓人感覺最豐富的體驗必須同時涵蓋四個方麵,即處於四個方麵交叉的“甜蜜地帶”(sweet spot)的體驗,如美國、中國香港的迪士尼樂園,拉斯維加斯賭城,澳門的賭城等都屬於此類最豐富的體驗。它們能夠同時滿足遊客娛樂體驗、教育體驗、遁世體驗、審美體驗的需求,多種體驗的彙合不是簡單相加而是相乘。

在五種體驗類型中,娛樂體驗是通過主動的感覺經曆而得到愉悅;教育體驗是客人在積極參與的同時,吸收在他麵前展開的事件,讓他有所得,有價值滿足感;遁世體驗者就想積極參與到一種浸入式的、與現實習慣不一樣的環境中,得到一種逃脫束縛後的輕逸感覺;而審美體驗者就想到達現場,在自然或人工營造的體驗中得到真實的審美刺激,進而融入其中獲得愉悅。

(二) 體驗經濟由來及特征

1 體驗經濟由來

縱觀人類發展的曆史,其經濟活動基本上可以分為農業經濟、工業經濟、服務經濟和體驗經濟四個階段。

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為人們提供的“衣、食、住、行”表現出實質性的差別(見表11)。

表11四種經濟方式的比較

階段

提供產品

生產周期

經濟效益

旅遊產品舉例

農業經濟

農產品

最低

農業觀光、漁業觀光

工業經濟

商品

“首鋼”、江南造船廠等工業遺產旅遊

服務經濟

服務

更高

喜來登飯店、昆侖飯店

體驗經濟

體驗

小時

最高

模擬田野考古,科學考察探險,陶吧、布吧、竹吧、草吧、紙吧、傘吧、燭吧、扇吧和玻璃製作吧等

從表11可以發現,四種經濟方式的經濟效益以體驗經濟最高,而生產周期是體驗經濟最短,也就是說:體驗經濟在最短的時間內能獲得最理想的經濟效益。

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人類的消費重點將從產品和服務向體驗轉移,這是人類發展的一種自然境界。也許體驗經濟的更高境界正如馬克思提出的“勞動是一種快樂”,是一種勞動需要(王戰華,2003)。

“體驗經濟”的提出,是在經濟學、管理學領域全麵體現對個性的尊重,“體驗經濟”是順應“以人為本”時代大潮的產物。

2 體驗經濟特征

可以這樣理解,體驗經濟應該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 非生產性

體驗經濟不能像其他工作那樣創造出可以觸摸的物品。

(2) 短周期性

體驗經濟以小時甚至以分鍾為單位,同期性短,如互聯網。

(3) 互動性

任何一種體驗都是互動作用的結果,顧客全程參與其中。

(4) 不可替代性

沒有任何兩個人能夠得到完全相同的體驗經曆。

(5) 深刻的烙印性

任何一次體驗都應該讓體驗者對體驗的回憶超越體驗本身。

(6) 經濟價值的高增進性

體驗經濟是一種低投入高產出的暴利經濟,這種特點給企業和尋求投資機會的人以巨大的經濟驅使。

(二) 體驗旅遊

1 什麼是體驗旅遊

(1) 旅遊發展的三個階段

① 觀光旅遊

觀光旅遊是一種最為常見的旅遊產品,是人類為滿足其好奇心而產生的初級旅遊產品。如九寨溝自然觀光旅遊、北京城市觀光、秦兵馬俑文物古跡觀光和西藏拉薩布達拉宮文化遺產觀光等。

② 休閑旅遊

旅遊與休閑相融合,即“休閑旅遊”,即以休閑為目的的旅遊,更多強調個體與群體間的文化氛圍、文化經曆、文化體驗、文化傳播、文化欣賞,不僅滿足感官需要,更能滿足人的心理需要和精神需求(劉邦凡,2002:34~36)。

③ 體驗旅遊

隨著青藏鐵路開通,許多遊客希望遠離大都市的喧囂,拋開現代生活的壓力,返璞歸真,“到藏民家裏體驗一天牧民生活”“問天:穿越西部無人區”“去西藏體驗高原之旅”等已經成為一種時尚。

(2) 體驗旅遊內涵

鄒統釺認為旅遊體驗是旅遊者對旅遊目的地的事物或事件的直接觀察或參與過程以及形成的感受。以B.Driver、P.Brown和G. Peterson為代表的北美體驗派(Experiencebased Management)提出遊客體驗才是旅遊休閑管理的最終產品,這些體驗包括享受自然、逃避精神壓力、學習、價值共享與創造等,因此旅遊開發規劃(策劃)的核心是為遊客設計獨特的旅遊體驗(B.Driver、P.Brown、G. Peterson,1991)。結合我國旅遊實踐與國內外相關理論,作者試圖初步同意並擬訂一個定義。

所謂“體驗旅遊”,是在體驗經濟時代產生的一種全新的旅遊產品,無論遊客是主動參與還是被動參與,是以觀察學習的方式還是以實際行動的方式參與,它首先強調遊客自身的參與和體驗,使遊客融入旅遊的全過程,滿足遊客各個層次的需求,獲得最大的生理、心理的訴求。

2 體驗旅遊的7種類型

根據人們的不同體驗需求來開發與經營不同的旅遊項目,主要有以下七種。

(1) 探險型

滿足人們追求未知的體驗,如澳大利亞深海探險項目、西南喀斯特溶洞考察項目、桂林地裂考察項目、歐洲北美太空旅遊項目、塔裏木科考項目等。

(2) 刺激型

滿足人們對平凡生活厭倦而短暫逃避所需要的刺激體驗,如跳傘、蹦極、滑翔、衝浪、漂流等。如上海某公司在環球嘉年華活動中僅蹦極就推出跳床蹦極、單人蹦極、雙人蹦極、火箭蹦極、飛天蹦極、小飛俠歐洲蹦極、彈跳器蹦極、蹦極球、彈力繩蹦極等,為此取得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影響。

(3) 懷舊型

滿足人們對舊的生活方式與生活情調的懷念,匈牙利與中國台灣盛行懷舊鐵路旅遊(如台灣苗栗舊鐵道旅遊),海南省開辟懷舊火車旅遊,國內許多旅行社推出江南水鄉古鎮懷舊旅遊線,湘西永順縣麻岔鄉開發了以土家土司文化為載體的“土司王城、土家聖地”懷舊旅遊產品。另外東北知青故地重遊、黃土高原知青生活再體驗等也獨有市場。

(4) 求新尋異型

農民觀光大都市,都市居民到鄉村田野返璞歸真。在求新尋異的心理驅動下,農村與城市的二元分化導致兩種相反的旅遊流。

(5) 人文消費型

到中國四大名園(頤和園、避暑山莊、拙政園、留園),蘇州四大園林(宋代滄浪亭、元代獅子林、明代拙政園、清代留園),北京的故宮、長城,西安的兵馬俑、乾陵旅遊等都是這種類型。

(6) 生態旅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