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在版編目(CIP)數據
堅守與希望 : 鄉村教師發展實證研究 \/ 蔣蓉等著.
南京 : 南京大學出版社, 2019.1
ISBN9787305213892
Ⅰ. ①堅… Ⅱ. ①蔣… Ⅲ. ①農村學校-師資培養-
研究-中國 Ⅳ. ①G451.2
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18)第291763號
出版發行南京大學出版社
社址南京市漢口路22號郵編210093
出版人金鑫榮
書名堅守與希望:鄉村教師發展實證研究
作者蔣蓉等
責任編輯錢夢菊編輯熱線02583592146
照排南京南琳圖文製作有限公司
印刷江蘇鳳凰數碼印務有限公司
開本787×9601/16印張 15.75字數 270 千
版次2019年1月第1版2019年1月第1次印刷
ISBN9787305213892
定價4800元
網址: http:\/\/www.njupco.com
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njupco
官方微信號: njupress
銷售谘詢熱線: (025) 83594756
* 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 凡購買南大版圖書,如有印裝質量問題,請與所購
圖書銷售部門聯係調換
目錄 ■
◆◆◆◆◆堅守與希望:鄉村教師發展實證研究
◆◆◇◇◆◆
目錄
引論1
第一章鄉村教師師德師風建設問題與對策8
第一節加強鄉村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必要性9
第二節鄉村教師師德師風建設中的問題調查及原因分析11
第三節加強鄉村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對策21
第二章鄉村教師公費培養現狀調查與創新實踐30
第一節公費定向鄉村教師素質調查30
第二節公費定向師範生頂崗實習問題訪談46
第三節“UGSI”聯動培育公費定向師範生55
第三章鄉村教師補充退出機製調查研究64
第一節鄉村教師補充退出機製調查設計65
第二節鄉村教師補充退出機製調查分析70
第三節鄉村教師隊伍補充渠道與實施辦法79
第四章鄉村教師素質能力提升調查研究88
第一節鄉村教師素質能力提升調研結果88
第二節鄉村教師素質能力提升的SWOT分析111
第三節鄉村教師素質能力提升策略120
第五章鄉村教師生存狀態與改善路徑研究129
第一節鄉村教師生存狀態與改善路徑研究背景129
第二節鄉村教師生存狀態與改善路徑研究內容133
第三節鄉村教師生存狀態與改善路徑問題討論144
第四節鄉村教師生存狀態改善路徑149
第六章鄉村教師成長激勵機製研究153
第一節鄉村教師專業成長研究153
第二節鄉村教師成長激勵機製的現狀研究156
第三節鄉村教師激勵機製的構建設想175
第七章鄉村教師支持計劃的政策認同與實施情況190
第一節鄉村教師支持計劃政策認同與實施情況調查概況191
第二節鄉村教師支持計劃政策認同與實施情況調查結果及分析
193
第三節鄉村教師支持計劃政策認同與實施情況調查結論及建議
215
附錄220
附錄11鄉村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情況調查問卷(學生卷)220
附錄12鄉村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情況調查問卷(教師卷)223
附錄13鄉村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情況訪談提綱227
附錄21公費定向鄉村教師素質調查問卷228
附錄22公費定向師範生頂崗實習困惑的訪談提綱231
附錄41鄉村教師素質能力與培訓現狀調查問卷232
附錄61鄉村教師成長激勵機製調查問卷239
附錄71《湖南省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實施辦法》實施情況調查問卷
243
參考文獻247
後記250
引論 ■
◆◆◆◆◆堅守與希望:鄉村教師發展實證研究
◆◆◇◇◆◆
引論
國興在教育,教興在教師。教師是影響學生健康成長的關鍵人物,是提高教育質量的能動因素,是促進教育公平的重要保證,是一切重大教育變革的核心力量。我國鄉村教育的改革和發展,迫切需要一支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甘於奉獻、紮根鄉村的教師隊伍。在“知識改變命運”和“教育蘊藏財富”的時代背景下,如果沒有優秀的鄉村教師,鄉村教育的質量就難以得到有效保障,鄉村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就會處於不利地位,將鄉村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就會失去可持續的支撐保障。因此,大力支持鄉村教師發展、積極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既是對鄉村教師群體的重視,也是對鄉村學生平等受教育權的尊重和對社會公平正義的弘揚。
一、研究背景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扶貧開發工作納入“四個全麵”戰略布局,作為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重點工作。貧困地區致貧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教育落後、民眾受教育程度太低是主要症結之一。讓貧困地區的孩子接受較好的教育,具備學習能力,掌握一技之長,是拔掉窮根、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
教師是一切重大教育變革的核心力量。我國自古就有“師高弟子強”的格言;國外有研究表明,教師質量是學校教育因素中影響學生學業成就最為重要的因素。如果學生能夠得到教學質量在前15%的教師授課,那麼一個學年的成績排名會提高4%,這相當於班額減少10個學生可以達到的效果(Eide & Goldhbar, 2004)。達林—哈蒙德(DarlingHammond)對美國各州的教師發展項目進行調查之後發現,教師質量指數每提高一個標準差,學生的閱讀和數學成績將提高0.2~0.4個標準差。因此,我國鄉村教育的改革和發展,迫切需要一支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甘於奉獻的教師隊伍。
近年來,國家先後出台了一係列向鄉村傾斜的教師政策,譬如特崗計劃、農村碩士計劃、三支一扶計劃、免費師範生計劃等,應當說,這些政策對改善鄉村教師隊伍結構和提高鄉村教師隊伍質量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是,受城鄉發展不平衡、交通地理條件不便、學校辦學條件欠缺等諸多因素影響,我國鄉村教師隊伍麵臨職業吸引力不強、補充渠道不暢、優質資源配置不足、結構不盡合理、整體素質不高、優質師資流失嚴重等突出問題,鄉村教師隊伍的整體狀況依然令人擔憂,教師年齡老化、知識退化、方法舊化現象非常嚴重,優秀人才不願去、不合格教師退不出等問題非常突出,這些問題製約了鄉村教育持續健康發展。如何讓優秀人才“下得去、留得住、幹得好”,造福於鄉村教育,這是國家和人民的共同願景,也是我國鄉村教育發展的希望所在。教育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綱要》)中提出,“今後要以農村教師為重點,創新和完善農村教師補充機製,提高中小學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實現教師均衡配置”。教育部《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以下簡稱《支持計劃》)指出:“發展鄉村教育,幫助鄉村孩子學習成才,阻止貧困現象代際傳遞,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發展鄉村教育,教師是關鍵,必須把鄉村師資建設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綱要》和《支持計劃》的實施,是把鄉村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戰略基點,給予鄉村教師群體特別的支持與關照,對於改善鄉村教師隊伍現狀、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
為了貫徹落實《綱要》和《支持計劃》,湖南省人民政府頒發了《湖南省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詳細地規劃了《支持計劃》的落實辦法。自此,藍圖已經繪就,航路已經開通,關鍵是把《實施辦法》貫徹落實好。為了做好這一工作,需要對我省鄉村教師隊伍的現實狀況、主要問題、改革路徑等進行實證研究,為省政府及相關部門構建鄉村教師配置的內生機製和製度性的長效機製提供科學的決策參考依據。
關於我國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問題,多年來國內已有大量研究,梳理相關研究,可以發現,當前鄉村教師研究的總體特點是研究範疇從單一走向多樣;研究方法從以經驗為主走向思辨與實證相結合;研究重心從截麵研究走向整體研究;研究指向從描述研究走向治理研究。但總結已有的研究可以發現,還存在以下一些不足:
第一,缺乏從多學科視角審視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問題。有關文獻一般隻從教育學的視角對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問題進行研究,而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問題不僅是一個教育問題,也是公共管理問題、社會問題、民生問題等,需要從多個視角對鄉村教師隊伍進行整體綜合性研究。
第二,缺少深入實地的實證研究。當下我國不少鄉村教師研究還停留在數據收集的描述性研究和思辨研究層麵上,缺少真切、自然地走入“教育現場”的研究。
第三,缺乏對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深度考察。目前的研究還缺乏深入鄉村、學校、政府的較深層次的考察;個案研究中,泛泛議論多、深入分析少;原因分析中,精準深入分析少,核心問題觸及少。
第四,較少有能解釋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本土理論和研究方法的描述,主要采用證實的方式為理論尋找依據。
二、研究內容
本研究以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推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為主線,瞄準如何讓優秀教師“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這三個核心問題展開研究,采用田野考察法、參與觀察法、深度訪談法、文獻研究法、問卷調查法等多種方法綜合研究,探索《支持計劃》“如何科學地落實”“落實的效果如何”這兩個戰略問題。研究思路遵循“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研究範式,技術路線遵循“現狀分析—存在問題—影響因素—政策建議”的程序。根據湖南省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現狀、發展需求和目前研究存在的問題,緊密結合《實施辦法》的實施,我們從七個方麵開展研究:
1. 鄉村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研究
在鄉村教師隊伍建設中,師德師風建設是擺在首位的。因為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直接關係到廣大鄉村學生思想的健康成長。並且,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學校教育對教師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本部分的研究主要聚焦以下兩個問題:(1) 鄉村教師師德師風建設存在的問題和原因分析;(2) 加強鄉村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對策研究。
2. 公費定向師範生培養的深化改革研究
公費定向師範生目前已成為湖南省鄉村教師的主要來源。2006年,湖南省在全國率先恢複公費師範生教育(比2007年教育部在六所部屬師範大學實行公費師範生教育還早一年),至今已為湖南省農村教育輸送了一大批優質師資。公費定向師範生培養的質量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農村教師隊伍的質量,值得我們高度重視,仔細研究,深入探索,不斷創新。這部分聚焦以下幾個問題進行研究:(1) 公費定向鄉村教師素質與能力調查研究。(2) 公費定向師範生頂崗實習中的問題研究。(3) 高校、教育部門、中小學、師範生(“UGIS”)協同培養機製構建研究。
3. 鄉村教師流失原因和補充機製調查研究
鄉村教師時有流失而補充難、補充質量不高,這是鄉村教師隊伍長期以來麵臨的“老大難”問題。這部分聚焦在職鄉村教師的流失和補充問題進行研究。
4. 鄉村教師素質能力提升研究
提升教師的素質能力是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主要問題之一,本部分聚焦如下幾個問題進行研究:(1) 湖南省鄉村教師素質能力調查;(2) 湖南省鄉村教師素質能力提升的SWOT分析;(3) 湖南省鄉村教師素質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5. 鄉村教師生存狀態與改善路徑研究
隻有鄉村教師的生存狀態得到有效改善,鄉村教育才能又好又快地發展。中國的教育也才能不再受製於貧困地區的局限,真正實現城鄉、區域教育均衡協調發展。這部分聚焦以下幾個問題進行研究:(1) 鄉村教師的生存現狀調研;(2) 鄉村教師生存狀態改善路徑研究;(3) 鄉村教師生活境遇的改善策略研究。
6. 鄉村教師成長激勵機製研究
激勵機製可以改善教師的精神麵貌,對教師的工作有很大的促進作用。這部分主要聚焦如下幾個問題進行研究:(1) 鄉村教師的專業成長研究;(2) 鄉村教師成長激勵機製的現狀研究;(3) 鄉村教師激勵機製的構建設想。
7. 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實施調查研究
當前,《實施辦法》實施已三年,了解其效果怎樣,總結經驗,發現問題,對今後的貫徹實施有重要作用。這部分主要聚焦以下幾個問題進行研究:(1) 擬定調查問卷,對湖南省14個市(州)進行問卷調查;(2) 對調查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得出調查結論;(3) 根據調查結論,提出《實施辦法》下一步的實施建議。
通過上述七個部分的研究,課題形成“政府重視—師德師風—補充機製—教師培訓—生活境遇—激勵機製—政策保障”的分類架構,為未來建構完成一套科學、實用的湖南省鄉村教師支持計劃績效評估體係奠定基礎。
三、研究意義
1. 通過實證研究,為貫徹落實“湖南省鄉村教師支持計劃”提供決策參考
從國家政策層麵來看,政府已經開始把解決鄉村教師問題擺在優先發展的突出地位。要大力促進教育公平,縮小城鄉教育差距,公共教育資源要向鄉村傾斜,而最重要的公共教育資源就是教師資源。如何貫徹落實好《湖南省鄉村教師支持計劃》是本課題的著力點:一是師德為先,以德化人。著力提升鄉村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引導鄉村教師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揮鄉村教師以德化人的作用,確保鄉村教育的正確導向。二是規模適當,結構合理。合理規劃鄉村教師隊伍規模,把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集中人財物資源,製定實施優惠傾斜政策,加強鄉村地區優質教師資源配置。三是提升質量,提高待遇。立足省情,多措並舉,標本兼治,打出“組合拳”,定向施策,精準發力,加強培養,提升專業素質,提高地位待遇,不斷改善鄉村教師的工作生活條件和社會生態環境。四是改革機製,激發活力。深化體製機製改革,暢通高校畢業生、城鎮教師到鄉村學校任教的通道。通過本課題紮實的實證研究,為我省鄉村教師支持計劃的精準實施提供決策參考,帶動建立相關製度,形成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製。
2. 通過鄉村教師隊伍建設,促進精準扶貧和教育扶貧的實施
我省是農業大省,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鄉村。辦好鄉村學校,發展鄉村教育,是實施精準扶貧和教育扶貧的關鍵環節,也是我省實現2020年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基礎。在貧困地區,造成貧困的原因很多,其中教育發展滯後已經成為製約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瓶頸。貧困地區要徹底脫貧致富,必須大力實施精準的“教育扶貧”,在貧困地區發展教育事業,不讓農村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賦予貧困地區人民創造財富的能力,這既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賦予教育的曆史使命,也是教育扶貧應當承擔的神聖職責。發展鄉村教育,讓每個鄉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質量的教育,阻止貧困現象代際傳遞,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因此,把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擺在教育扶貧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多措並舉,定向施策,精準發力,通過拓展農村教師補充渠道,提高農村教師綜合素質,努力造就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甘於奉獻、紮根農村的優秀教師隊伍,全麵提升農村教育質量,是今後我省扶貧攻堅的關鍵戰略點之一。
3. 通過厘清影響“湖南省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實施的問題根源,構建鄉村教師發展的內生機製和長效機製
鄉村教師支持計劃本質上是鄉村教師配置問題。這個問題源於多個方麵,但從某種程度上講,主要是鄉村教師配置中的利益主體行為偏差導致的。鄉村教師配置中的主要利益主體行為如果和鄉村教師配置這種公共利益需要之間存在較大差異,勢必導致鄉村教師配置走樣,從而產生鄉村教師問題。以往學術研究成果對鄉村教師配置問題的探析不足,多傾向於做出價值判斷,集中在對“應該怎麼樣”的討論,少有紮根鄉村進行深入的田野實證研究以探求具體事實問題。同時,以往研究主要針對教師這一主體展開研究,事實上,教師配置中的教師因素隻是一個方麵,更為重要的方麵則是政府和學校。教師配置屬於政府和學校人事問題範疇,我們對於政府和學校實然的人事行為的了解並不多,很大程度上還處於一種“黑箱”狀態。要真正揭示鄉村教師配置的問題根源,需要打開這個“黑箱”,認識政府和學校鄉村教師配置的行為,了解鄉村教師配置的實際運行。因此,對縣級政府、鄉村學校和鄉村教師這幾個關聯體行為的考察需要有紮根鄉村的田野研究,以理解鄉村教師配置所涉及的相關主體在複雜的關係格局之下表現出來的觀念和行為,進而提煉經驗,揭示一些更複雜的深層次問題,為鄉村教師支持計劃的順利實施提供政策支持。
已推行的一些政策帶有較為明顯的外塑傾向。一是靠外部支持來解決鄉村教師問題,比如以城鄉教師交流、城市學校幫扶鄉村學校等。二是靠臨時性的短期項目緩解鄉村教師問題,如短期培訓等。本課題認為,僅依靠外圍的臨時性策略無法從根本上解決鄉村教師問題,尤其是貧困地區的鄉村教師問題。鄉村教師問題的解決需要建設鄉村自己的高水平教師隊伍,建立一套能夠吸引較大數量高質量教師進入鄉村並在一定時限內穩定在鄉村的機製。這需要構建鄉村教師支持計劃的內生機製,同時也需要釆取製度性的長效機製。
第一章 ■鄉村教師師德師風建設問題與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