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開卷: 〖HTK〗三校樣〓《國際結算項目化教程(第二版)》〓成品尺寸: 185mm×260mm〓版芯: 145×214(mm)〓39字×39行〖JY〗B05E〖SD+26mm〗〖JZ〗〖HT30.XBS〗〖STHZ〗〖WTHZ〗國際結算項目化教程〖CS〗〖HT〗〖STBZ〗〖WTBZ〗〖CS〗〖CSX〗〖HT18.F〗〖JZ〗(第二版)〖HT〗〖JZ〗〖HT14.H〗主〓編〓〖HTK〗黃〓芸〖JZ〗〖HT14.H〗副主編〓〖HTK〗孔佩伊〖HT〗〖HJ0〗〖KH+25mmD〗〖HJ〗〖BG(!〗〖BHDFG4,FK60mmF〗〖HT4”DBS〗〖STHZ〗國際結算項目化教程(第二版)〖HT〗〖ST〗〖BHDG2,FK15mm,K15mm。3F〗出版社南大序號〖BH〗校〓次二校份數〖BH〗錄〓入陳文件名〖BH〗組〓版張總頁碼〖BH〗圖〓片圖數〖BH〗校〓對版式〓〖BHDG2,FK30mm,KZQF〗送校日期〖BH〗聯係電話〖ST4HZ〗〖CS%0,0,0,60〗85992128〖ST〗〖CS〗〖BHDG4,FK60mmZQF〗〖HT6K〗〖HJ*2〗〓〓您對稿件的要求、意見和建議請直接與生產責任人孫誌洋聯係(13813855199)。我們將竭誠為您提供優質的服務!〖BG)F〗〖HT〗〖HJ〗〖JZ〗〖HT14.SS〗南京大學出版社圖書在版編目(CIP)數據國際結算項目化教程 \/ 黃芸,孔佩伊主編. 2版.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2020.7
ISBN 9787305231292Ⅰ. ①國… Ⅱ. ①黃… ②孔… Ⅲ. ①國際結算-高等
職業教育-教材Ⅳ. ①F830.73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20)第053115號
〖TP手.tif;%20%20;S+25mm;Y25mm,Y%〗〖TPA1.TIF;S+3mm;X+1mm;Z2mm;Y2mm,Y〗〖TS(2〗〖HT5”H〗〖STHZ〗〖WTHZ〗〖HJ*3〗〖JZ〗教師掃碼可免費〖JZ〗獲取教學資源〖HT〗〖STBZ〗〖WTBZ〗〖HJ〗〖TS)〗出版發行南京大學出版社
社址南京市漢口路22號郵編210093
出版人金鑫榮書名國際結算項目化教程
主編黃芸孔佩伊
責任編輯武坦編輯熱線02583592315
助理編輯李素梅照排南京開卷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印刷南京人民印刷廠有限責任公司
開本787×10921\/16印張 15字數 384千
版次2020年7月第2版2020年7月第1次印刷
ISBN9787305231292
定價4500元網址:http:\/\/www.njupco.com
官方微博:http:\/\/weibo.com\/njupco
微信服務號:njuyuexue
銷售谘詢熱線:(025)83594756
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凡購買南大版圖書,如有印裝質量問題,請與所購
圖書銷售部門聯係調換國際結算項目化教程(第二版)前言前言Foreword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我國對外開放步伐的逐漸加快,對外貿易規模不斷擴大,與其他國家之間的貨幣收付活動也相應地增加。因此,我們迫切需要培養一批既懂國際貿易、國際金融理論,又熟悉國際結算業務流程,了解國際慣例的應用型專業人才。
《國際結算》課程為高等院校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等專業的必修課程,同時也是經濟管理類相關專業的一門重要選修課程。通過學習本課程,學生能夠係統掌握國際結算過程中所涉及的結算製度、結算工具、結算方式與結算單據等方麵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學會在實踐中加以運用;掌握國際結算中所涉及的法律、法規、慣例及規章製度,學會解決金融和結算領域中的實際問題;掌握國際結算的業務流程與操作規程,以及我國涉外金融、結算工作中的方針、政策與做法,學會在實際工作中加以貫徹執行。
作為一門交叉學科,國際結算融理論性、實務性於一體,重點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為了達到以上目標,我們在編寫過程中注重體現本教材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特色,並闡述了國際結算的基本原理和操作實務。本書重點突出,簡潔明快,語言清新,同時使用了大量的票據和單據的樣本,注重圖表演示和案例分析,使學生能夠更直觀地掌握國際結算的業務種類、操作程序與風險控製等內容。同時,書中配以貼近實務、難度適中、數量適當的習題,便於學生自學。
本書由廈門南洋職業學院黃芸擔任主編,負責擬定框架結構與統稿。廈門南洋職業學院孔佩伊、秦皇島職業技術學院於穎、武夷學院現代信息服務學院賴啟明與胡珊珊、山東水利職業學院王文秀、陝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田建平擔任副主編。具體編寫分工如下:黃芸編寫項目一、二、三與附錄二,孔佩伊編寫項目四、七與附錄一,於穎編寫項目五,賴啟明與王文秀編寫項目六與附錄三,胡珊珊與田建平編寫項目八與附錄四。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參考了大量相關文獻,搜集了近年來具有實用價值的典型案例,為尊重原作者,編者盡可能寫出文獻資料來源,並在參考文獻中一一列出。在此對原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
由於編者學識水平有限,加之時間倉促,本書中的錯誤及欠妥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專家賜教、讀者指正。
編者2020年5月
轉B01南京開卷: 〖HTK〗三校樣〓《國際結算項目化教程(第二版)》〓成品尺寸: 185mm×260mm〓版芯: 145×214(mm)〓39字×39行〖JY〗B05E國際結算項目化教程(第二版)項目一國際結算導論項目一國際結算導論
(1) 理解國際結算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國際結算的分類及主要內容;
(3) 了解國際結算的產生、演變過程及發展趨勢;
(4) 熟悉國際上采用的主要國際支付清算係統。
熟悉常見國際結算的慣例和規則。
我們身邊的國際結算
2009年12月,波音787“夢想”係列飛機試飛成功。為生產波音787這一代表民用航空飛機最高水平的機型,以美國波音公司為主導,包括中國、加拿大、日本、巴西在內10個國家的43個一級分包商都積極參與進來,曆時兩年多,終成正果。
2010年的2月中旬至3月初既是農曆新年,也是溫哥華冬奧會的會期。為了讓參賽各國的觀眾能在電視上看到冬奧會的現場直播,各國電視台和電台必須支付高額的轉播費。
假設甲打算畢業後出國留學,現在就開始聯係國外某大學的研究生院,該大學讓甲將學校申請費彙入指定銀行的賬戶上,甲要到當地的某銀行去辦理該筆電彙。
思考:在從事複雜的跨境分工協作生產時,使用什麼支付方式合適,並確保該項目能按期按量地完成呢?
模塊一國際結算概述
一、 國際結算的概念
(一) 概念
國際結算(international settlement)是指由銀行辦理的貨幣跨國收付業務。它是國際間由於政治、經濟、文化、外交、軍事等方麵的交往或聯係而發生的以貨幣表示的債權債務的清償行為或資金轉移行為。
雖然國際結算在商業銀行的業務構成中主要屬於中間業務,但現代國際結算又不完全拘泥於中間業務,它往往與商業銀行的一些資產業務和表外業務交織運作,以滿足客戶的多方麵的需求。在國際商品貿易、服務貿易、非貿易貸款融資、黃金和外彙買賣、私人和團體彙款,以及其他經濟、文化、科技事業的交往中,必然產生國與國之間的貨幣收付行為,與此同時也就產生了國際間債權債務關係,國際結算便應運而生。從國際結算的整體運行來看,它主要包括票據的運用、貿易單據的處理、結算方式、貿易融資、信用擔保、銀行間的國際合作、賬戶設置與支付係統運行等多項內容。由此可見,國際結算就是應用一定的金融工具(如彙票、本票、支票等),采取一定的方式(彙付、托收、信用證等),利用一定的渠道(通訊網、互聯網等),通過一定的媒介機構(如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進行國與國之間的貨幣收付行為,從而使國際債權債務得以清償。
(二) 結算與清算
1. 結算
廣義的結算是指交易雙方因商品買賣、勞務供應、資金調撥、信貸存放所產生的貨幣收付行為或債權債務的清償,即貨幣的真實收付。狹義的結算專指商業銀行代客戶所進行的貨幣收付行為。
2. 清算
廣義的清算是指交易雙方進行債權債務的交換,計算出應收應付差額的過程,屬於結算前的準備工作,俗稱算賬和軋差。狹義的清算專指銀行同業間在為彼此的客戶服務中,致使銀行同業之間產生債權債務關係,清訖雙邊或多邊債權債務關係時要軋出商業銀行的應收應付差額。
二、 國際結算的分類
根據其產生原因的不同,國際結算分為國際貿易結算和非貿易國際結算。
(一) 國際貿易結算
(1) 有形貿易結算。它是指有形貿易引起的貨幣收付活動。
(2) 記賬貿易結算。它是兩國政府所簽訂的貿易協定項下的商品進出口貿易結算。
(3) 因國際資本流動所引起的商品貿易或資本性貨物貿易的結算,如國際直接投資與企業跨國經營、買方信貸等。買方信貸是指由出口商國家的銀行向進口商或進口商國家的銀行提供的信貸,用以支付進口貨款的一種貸款形式。其中,由出口方銀行直接貸給進口商的,出口方銀行通常要求進口方銀行提供擔保;如由出口方銀行貸款給進口方銀行,再由進口方銀行貸給進口商或使用單位的,則進口方銀行要負責向出口方銀行清償貸款。
(4) 綜合經濟交易中的商品貿易結算。它既包含商品貿易又包含非商品貿易。比如國際承包工程、三來一補貿易、交鑰匙工程等,除了可以用貨幣清償債權債務外,還可以用融資款項以及采用抵補、返銷、互購、回購產品等方式結算。
(二) 非貿易國際結算
(1) 無形貿易結算。保險、運輸、通信旅遊等勞務活動的收入與支出;資本借貸或國際直接投資與間接投資產生的利息、股息、利潤等的收入與支出;廣告費、專利費、銀行手續費等其他勞務收支。
(2) 金融交易類結算。金融資產買賣的結算,如外彙買賣,證券、股票、期權、期貨等金融工具的買賣。
(3) 國際間資金單方麵轉移結算。發生在政府及民間的各種援助、捐助、贈款以及各種資金調撥行為。
(4) 銀行提供的以信用擔保為代表的一係列服務的結算。合同雙方之外還需要第三方為交易提供信用擔保服務、資信調查服務、催收追賬服務、融資服務、規避各種金融風險服務等。
(5) 其他非貿易國際結算業務。國際間非商品經濟活動引起的資金跨國流動,產生了各類非貿易結算業務。如外幣兌換業務、僑彙業務、信用卡及旅行支票業務、托收境外財產業務等。
三、 國際結算的主要內容
國際結算主要包括四大部分的內容,即國際結算中的信用工具(主要是票據)、國際結算方式、國際結算中的單據和國際結算的融資。
(一) 國際結算中的信用工具
信用工具是規定債權人與債務人存在權利與義務的書麵契約憑證。廣義的信用工具包括國庫券、債券、存單等。而在國際結算中使用的信用工具主要是票據(彙票、本票和支票),票據是具有法律規定的格式,並且由付款人到期對持票人或其指定人無條件的付款命令或者承諾的書麵憑證。它們是代表貨物和資金轉移的工具,被稱為國際結算的基石,是國際結算研究的第一個對象。
(二) 國際結算的方式
國際結算的方式是指貨幣收付的手段和渠道,是國際貿易結算的中心內容,包括彙款、托收、信用證這些傳統的結算方式,以及銀行保函、備用信用證、保理、福費廷等較為新興的國際結算方式。
(三) 國際結算中的單據
銀行能夠介入國際貿易從事結算、擔保、融資等活動,就是以貨物單據化為前提的。國際結算中處理的單據主要包括發票、保險單、運輸單、裝箱單、提單及其他有關的證明等。
(四) 國際結算的融資
國際結算融資是指進出口商利用票據及(或)單據,結合結算方式進行特定方式的融資(或融物)。例如,票據貼現、信托收據、進出口押彙、保理、出口信用保險項下融資等。
四、 國際結算的產生及演變過程
國際結算是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而逐漸產生發展起來的,同時國際航運業、金融業以及現代通信技術的發展對國際結算的發展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縱觀國際結算的發展演變過程,具體呈現以下特點:
(一) 從現金結算發展到非現金結算
國際結算的早期形式與個別、局部的國際商品貿易相適應,非常原始,即通過輸送貴金屬(黃金和白銀)辦理結算。使用貴金屬結算導致可能出現的風險貼水以及清點費用和識別費用的增加。公元12世紀,對外貿易發達的地中海沿岸的商人們開始使用“兌換憑證”克服攜帶現金的不便;15世紀後,又開始使用商業票據進行結算;到了公元18世紀,使用票據已成為各國普遍的做法。使用票據節省了時間和費用,降低了風險,促進了貿易的發展。
(二) 從實物結算發展到憑單據結算
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國際貿易開始迅速發展。商人們通常需要租用船舶,在不同國家的港口停靠,購買當地商品。當時商人們從事海上貿易大部分采用FOB貿易術語成交。商人當場看貨,決定是否買下。若決定買下,當場償付,並指示賣方把貨物交到他的船上。19世紀末20世紀初,航運業、保險業和金融業的迅速發展為國際結算業務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海運提單已經發展成為可以轉讓的物權憑證,倚著貨物收據、運輸單據和物權單據的作用,交易雙方的結算方式由交貨付款變為憑單付款。同時,由於提單具有物權憑證的性質,銀行不僅參與國際結算中,而且還可以以單據為抵押向進出口商提供資金融通,這樣不僅擴展了銀行的業務,也加快了商人的資金周轉,逐漸形成了貿易結算與融資相結合的以銀行為中心的結算體係。
(三) 從買、賣雙方直接結算發展到通過銀行結算
國際貿易發展初期,買、賣雙方多采用直接結算的方式。但隨著銀行業的迅速發展,銀行機構設點從國內延伸到國外,或與國外銀行建立代理行關係,這就為銀行進行國際結算創造了有利條件。同時,為了國際間資金劃撥的方便,銀行之間互設賬戶,形成了銀行賬戶網絡。為了使業務處理更加安全可靠,銀行的總分行之間、分行之間、與代理行之間設立了鑒別真偽的印鑒密押係統,使銀行在國內結算中心的基礎上發展成為國際結算的中心。
五、 國際結算的發展趨勢
(一) 國際結算和貿易融資更加緊密地結合
貿易融資是指圍繞國際貿易結算的各個環節發生的資金及信用融通的經濟活動。這項業務使銀行可以獲得利息收益,改善自身資產質量。不論是出口商還是進口商,隻要符合規定的條件,即可從往來的結算銀行處獲得短期或長期的資金融通。這既能提高貿易的成交率,又能增加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而銀行也會從中受益。
(二) 單據向無紙化方向發展
國際結算中,單據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起著資金結算、貨物交接、物權轉讓以及索賠等作用。同時,隨著國際結算業務的發展,單據的種類越來越多,使得單據在其繕製、審核和傳遞的過程中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國際上越來越多地使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進行單據的製作、儲存、傳輸、管理。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電子數據交換(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EDI)被普遍運用。它是將貿易、運輸、保險、銀行和海關等行業的信息,用一種國際公認的標準格式形成結構化的事務處理或報文數據格式,通過計算機通信網絡,使有關部門、公司和企業之間進行數據交換和處理,並完成以貿易為中心的全部業務過程。由於EDI具有準確、及時、低成本的優勢,可以完全取代傳統的紙質文件的交換,因此也有人稱之為無紙貿易或電子貿易。目前,國際結算正朝著無紙化方向發展。
(三) 結算技術網絡化
在國際結算業務中,目前世界上有兩大電子服務係統,通過電子計算機來完成資金劃撥等業務,在國際結算中起著很大作用。這兩大係統分別是SWIFT(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s,即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和CHIPS(Clearing House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即紐約清算所銀行間支付係統)。
(四) 國際結算慣例與規則的作用在不斷加強
在國際結算業務中,隨著交易量的不斷增加,發生的糾紛甚至在不同結算方式下的欺詐現象也相應增加,有關國際貿易慣例和規則如《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托收統一規則》《見索即付保函統一規則》《國際備用信用證慣例》等廣泛應用於國際結算中,對協調和規範各國貿易和結算業務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拓展閱讀1-1
國際貿易慣例(international trade custom)是指在國際貿易實踐中逐漸自發形成的,某一地區、某一行業中普遍接受和經常遵守的任意性行為規範。
國際貿易慣例簡介
國際貿易慣例本身並不是法律。貿易雙方當事人有權在合同中達成不同於慣例規定的貿易條件。但許多國家在立法中明文規定了國際慣例的效力,特別是在《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中,慣例的約束力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在下列情況中,國際貿易慣例對當事人有約束力:第一,當事人在合同中明確表示選用某項國際慣例;第二,當事人沒有排除對其已知道或應該知道的某項慣例的適用,而該慣例在國際貿易中為同類合同的當事人所廣泛知道並經常遵守,則應視為當事人已默示地同意采用該項慣例。
主要國際貿易慣例
在國際貿易中,通行的主要慣例均由國際商會製定,主要有以下幾種:
(1) 《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2020年)。
(2) 《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2007年)。
(3) 《托收統一規則》(1995年)。
(4) 《國際保付代理慣例規則》(1994年)(國際保理商聯合會頒布)。
(5) 《見索即付保函統一規則》(1992年)。
國際慣例是國際法的一個重要淵源。上述慣例在國際貿易中均得到普遍遵守,是從事國際貿易的人員所必須熟知的重要內容。有關貿易術語的國際貿易慣例主要有三種,即《1932年華沙—牛津規則》《1941年美國對外貿易定義(修訂本)》和《2020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
國際貿易慣例的特征
(1) 國際貿易慣例是在長期的國際貿易實踐中自發形成的,其形成的過程不受政府機關的控製和製約。它的成文一般也是由商業自治團體自發地編纂而成的,這使它有別於依靠國家立法機關製定的國內法以及依靠各國之間的相互談判、妥協而達成的國際條約。也正是這種非主權性,大大增強了國際貿易慣例的普遍適用性。
(2) 國際貿易慣例是為某一地區、某一行業的人們所普遍遵守和接受的,偶然的實踐不能成為國際貿易慣例,這是國際貿易慣例的客觀特征。這裏的普遍遵守和接受並不要求人人都已經理解和接受,而隻要從事這一行業的大多數人都已經知道和接受即可,就可以推定其他人理應知道這種慣例的存在。早期的國際貿易慣例一般形成於一些比較大的港口、碼頭,慢慢地他們的一些合理的做法就為同行業的其他人們所接受。例如,美國西海岸的碼頭工會為保護自身利益而向集裝箱貨主征收近乎落地費性質的雜費,這種雜費就被各國的班輪公會列入班輪運價或班輪條款,因而這種做法就成了同業者之間的國際貿易慣例。
(3) 國際貿易慣例必須能使人們產生必須遵照此慣例辦理的義務感和責任感,這是國際貿易慣例的主觀特征。心理因素對於判斷慣例的存在與否是至關重要的,單純的經常性做法而沒有相應的心理確信是不能構成國際貿易慣例的。在實踐中是否存在這種心理上的確信是由主張方加以舉論證明的,當然這可能會是非常困難的。
(4) 國際貿易慣例具有任意性,沒有強製適用力。隻有在當事人明示或者默示同意采用時,才對當事人具有法律效力。如果當事人明示或者默示地加以排除,則不能將國際貿易慣例強加給當事人。
國際貿易慣例的運用
當買、賣雙方發生爭議時,如果:① 合同的規定與慣例矛盾,則法院或仲裁機構以合同的規定為準;② 合同的規定與慣例不抵觸,則法院或仲裁機構以國際慣例的規定為準;③ 合同中明確規定采用某種慣例,則這種慣例就有其強製性。
模塊二國際支付清算體係
隨著國際經濟貿易往來的不斷發展,國際主要貨幣的跨國清算和支付日益增多。如何快速、高效地清算客戶在途資金成為衡量一個銀行服務質量和水平的重要標誌,也是其競爭力的充分體現。各國中央銀行都在開發本國的支付清算係統,並積極了解和參與國際支付清算體係。目前,世界上被廣為接受的主要國際支付清算係統有美元支付清算係統CHIPS和FEDWIRE、歐元跨國清算係統TARGET、倫敦自動清算支付係統CHAPS、日本銀行金融網絡係統BOJNET和環球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係統。
一、 美元支付清算係統
在當今的國際貿易中,絕大多數都是通過美元進行計價、支付並完成交易的。銀行在進行美元資金的支付與劃轉過程中,必然涉及美元支付清算係統。
(一) 紐約清算所同業支付係統
CHIPS的全稱是Clearing House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即紐約清算所銀行間支付係統,是一個由紐約清算所協會(New York Clearing House Association,NYCHA)擁有,100多家銀行參與的電子支付係統。它建於1970年4月,是當前最重要的國際大額美元支付清算係統。
CHIPS的成員分成兩類:一類是清算用戶,他們在聯邦儲備銀行設有儲備賬戶,能直接使用該係統實現資金轉移;另一類是非清算用戶,他們不能直接利用該係統進行清算,必須通過某個清算用戶作為代理行,在該代理行建立代理賬戶實現資金的清算,如紐約的商業銀行、埃奇法公司、投資公司以及外國銀行在紐約的分支機構。參與CHIPS的銀行必須向紐約清算所申請,經批準成為CHIPS會員。為了識別每筆付款,防止出現誤付,每個會員銀行都擁有一個美國銀行協會頒發的號碼,即ABANo(American Bankers Association Number),作為參加CHIPS清算的代號。每個CHIPS會員銀行所屬客戶在該行開立的賬戶,由紐約清算所頒發統一確認號碼——UID號碼(Universal Identification Number),作為收款人的代碼。凡通過CHIPS支付和收款的雙方必須都是CHIPS的會員銀行,隻有這樣才能經過CHIPS直接清算。
紐約清算所同業支付係統是一個貸記轉賬係統。在轉賬時,付款方命令銀行將資金劃轉給收款方。此係統通常從當地時間7:00開始運行到16:30,結算一般在18:00以前完成。在運行期間,每個參與者在營業日開始時的起始金額均為0。支付係統根據發送和接收的支付信息連續地計算每一個參與者的淨頭寸。每日16:30之後,清算所通知每個參與者的淨頭寸及結算參與者的總淨頭寸。如果一個結算參與者的淨頭寸為淨借記,則該參與者必須在17:45之前將資金劃轉到支付係統結算賬戶上。待資金劃轉後,清算所將資金償付給處於淨貸記的結算參與者,並在18:00之前通知一天的結算完畢。
CHIPS係統具有很高的可靠性,達到99.99%。它維護著兩個數據中心,兩者之間通過光纖電纜連接。可以在幾分鍾之內從主係統切換到備份係統,保證支付指令和數據能安全存儲於備份。 CHIPS還支持EDI,這樣不僅可以減少信息傳送失誤,而且提高了效率,促進相互間的合作關係。
CHIPS電子支付係統從1970年開始運行,代替了原有的紙質清算支付,為企業間和銀行間的美元支付提供清算和結算服務。從1988年起,CHIPS歸CHIP Co公司所有並處於其管理之下。所有CHIPS的參與者(participants)都是CHIP Co公司的成員(members)。CHIP Co公司由一個10人董事會進行管理;根據CHIPS參與者的交易量,董事會中有4人從其中選出,其餘6人由清算所(clearing house)任命。CHIPS作為一個私營的支付清算係統,在以美元進行交易結算和清算方麵,已成為一種國際通用方式,對FEDWIRE有很強的替代性。
CHIPS的特點是:① 為實時的、大額的、多邊的、終局性支付;② 具有最大的流動性,1美元日周轉500次;③ 免除了日透支費;④ 可以提供在線現金管理工具;⑤ 給公司客戶傳輸彙款相關信息;⑥ 服務於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可處理超過95%的美元跨境支付;⑦ 每日日終進行淨額清算的資金轉賬。
(二) 聯邦資金轉賬係統
聯邦資金轉賬係統(FEDWIRE)是美國聯邦儲備銀行擁有並運行的全美範圍內的大額資金轉賬係統。它提供實時的全額結算轉賬服務,主要用於紐約州以外的美國境內銀行間的資金劃撥。它同樣也是一個貸記轉賬係統,即由付款者發出結算指示。
該係統的參與者可以是聯邦儲備成員銀行、在美聯儲設有存款賬戶的金融機構和美國境內的外國銀行。
在聯邦儲備銀行開設賬戶的銀行可以直接利用此係統發送和接受支付,大約有1萬多家金融機構使用此係統進行轉賬服務。此係統的運行時間從美國東部時間12:30開始,運行至18:30,每筆業務經處理後單獨結算。發送機構授權聯邦銀行將一定金額借記於其在聯邦儲備銀行的賬戶,接受機構授權聯邦儲備銀行貸記於其在美聯儲的賬戶。
聯邦資金轉賬係統與紐約清算所同業支付係統相比,1美元日周轉為12次。此外,該係統要征收日透支費,銀行支付給聯邦資金轉賬係統的日透支費約為2400萬美元。
二、 歐元跨國清算係統
1999年1月1日歐洲統一貨幣歐元產生以後,為了建立與現行的貨幣支付方式相適應的跨國支付係統,以保證歐元區資金的自由流動,解決跨國界的銀行與客戶、銀行與銀行之間的款項往來、資金調撥問題,在歐洲貨幣聯盟內部出現了以下三種主要的跨國歐元清算係統。
(一) 泛歐自動實時總額清算係統
泛歐自動實時總額清算係統(TransEuropean Automated Realtime Gross settlement Express Transfer System,TARGET)隸屬於歐洲中央銀行,是建立在區內15個國家原有的國內清算係統上,通過連接15個國家的資金清算係統及原歐洲貨幣單位(ECU)的清算係統,並借助SWIFT網絡組成的歐元跨國清算係統。其他的歐元跨國清算係統大體上也是通過連接歐元區內各國的不同清算係統而形成的。TARGET體係的16個係統如下:① 歐元區有芬蘭BoFRTGS、荷蘭TOP、比利時ELLIPS、盧森堡LIPSGross、歐洲中央銀行EPM、德國ELS、法國TBP、奧地利ARTIS、意大利BIREL、西班牙SLBE、葡萄牙SPGT、愛爾蘭IRIS、希臘HERMES Euro;② 非歐元區有丹麥DEBES、瑞典EuroRIX、英國CHAPSEuro。
TARGET係統是一種貸記轉賬支付係統,是為了有效貫徹歐洲中央銀行體係的單一貨幣政策,保證當天完成歐元跨國大額收付款業務而設立的。該係統始運行於1999年1月1日,是通過歐洲中央銀行、各參加國中央銀行、各參加國內部RTGS(實時總額結算)清算係統(也是即時清算)來完成資金清算的。TARGET清算係統的具體流程如圖11所示。
圖11TARGET清算係統
TARGET係統適用於歐洲中央銀行與參加國中央銀行之間的貨幣交付、商業銀行間大額款項調撥的清算以及客戶大額即時收付款項的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