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成軍典禮 下(2 / 2)

在宴會上,光緒通過李鴻章的介紹,又認識了各個軍艦上的官員,其中就有劉步蟾--右翼總兵,定遠號管帶;林泰曾--左翼總兵,鎮遠號管帶;鄧世昌--中軍中副將,致遠號管帶;葉祖珪--中軍右副將,靖遠號管帶;方伯謙--中軍左副將,濟遠號管帶;林永升--左翼左營副將,經遠號管帶;邱寶仁--右翼左營副將,來遠號管帶;黃建勳--左翼右營副將,超勇號管帶;林履中--右翼右營副將,揚威號管帶;楊用霖--左翼中營遊擊,鎮遠號幫帶;

光緒看著這些北洋水師的精英們,心中感慨良多,這裏麵每一位都是大清的棟梁之才,而且敢於為了國家拚死相爭明知在不可為的情況下仍然用自己微薄之力為這個國家盡忠職守。

雖然後世有很多批評方伯謙的聲音,但是光緒對此有自己的看法,當時方伯謙這樣做也許是膽怯造成的,但更大的原因光緒認為是方伯謙為了保存北洋水師的火種而為,明知不敵甚至有全軍覆沒的危險,方伯謙冒著陣前脫逃會被斬首的罪名毅然帶著自己的軍艦和另一艘小船撤離戰場,雖然說北洋的覆滅方伯謙也有責任,可是最大的責任還是在大清的朝廷當中,要不是他們這麼多年來不撥付足額的軍餉北洋又怎麼會自成軍以後一艘軍艦也沒有增添,一門大炮也沒有更新換代呢?也正是因為這樣才會被日本奮起直追而後遠遠地摔在身後,試看日本舉國上下,從天皇到百姓為了建立一支能夠打敗北洋水師的艦隊節衣縮食每天隻吃一頓飯把節省下來的錢財全都投入到艦隊的建設當中,正是這最大的原因才會造成北洋的覆滅,所以光緒對這些人還是很看好的,並沒有像那些偏激者一樣對一些犯錯的官員多麼厭惡。

光緒與這些北洋的精英聊了一會之後對北洋艦隊的事情了解的也更加的透徹,現在北洋的彈藥極度缺乏,根本沒有錢去購買,這也致使艦隊的官兵沒有進行大規模實彈演練的條件,而一些船隻和大炮則更是老化的不像樣子可還是那句話沒有錢啊!沒有錢養護船隻大炮,沒有錢購買彈藥,沒有錢去購買新式軍艦!這一切的一切全都被這個該死的錢給掐的死死地,這也逼得光緒更加急於建立自己的工廠,起碼能賺點錢,帶有就是更加堅定了毒殺慈禧的計劃,如果不把這個最大的絆腳石搬開,那北洋就沒有出頭之日了。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