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21】
商品標準貿易壁壘實例
對於毛料服裝的含毛率,德國規定為99%,比利時為97%,法國規定為85%,因此法國的羊毛製品在德國和比利時就難以銷售。
法國規定,禁止進口含有紅黴染色劑的糖果。這就阻止了英國的糖果出口到法國,因為英國的糖果普遍使用紅黴染色劑。
德國規定,禁止在國內使用車門從前往後開的汽車,而這種汽車正是意大利菲亞特500型汽車的樣式,因此,意大利的菲亞特500型汽車進不了德國市場。
美國與加拿大交界的五大湖中產的魚,美國以湖水中有汙染物為由,拒絕進口加拿大捕撈的魚類,而對本國在同一個湖裏打撈的魚卻不聞不問。同樣,美國以南美各國常流行“口蹄疫”為由,拒絕進口南美生產的肉類。
二、 商品標準的分類
一般來說,商品標準可按表達形式、對象特征、約束力和成熟程度等進行分類。
(一) 按表達形式分類
按表達形式不同,商品標準可分為文件標準和實物標準。
1. 文件標準
文件標準是指用特定格式的文件,通過文字、表格和圖形等形式,對商品質量及與質量有關方麵所做的統一規定。目前,大多數商品標準都是文件標準。
2. 實物標準
實物標準是指以完全符合規定的實物或模擬商品某一特征的實物作為文件標準的補充部分,是一種經過權威機構確認可以作為標準的製品。實物標準需要經常更新,用於某些難以用文字準確表達質量要求(如色澤、氣味、手感等)的商品。例如,棉花、茶葉等實物標準,檢驗番茄或番茄醬色澤所用的番茄色板等。
(二) 按對象特征分類
按對象特征不同,商品標準分為技術標準、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
1. 技術標準
技術標準是指對標準領域中需要協調統一的技術事項所製定的標準。凡正式生產的工業產品、主要的農產品、各類工程建設、環境保護、安全和衛生條件以及其他應當統一的技術要求,都必須製定技術標準。
在商品標準中,技術標準的應用最為廣泛,主要包括基礎標準、質量標準、方法標準、安全衛生標準和環境保護標準等。
2. 管理標準
管理標準是指對商品領域中需要協調統一的管理事項所製定的標準,主要包括基礎管理標準、質量管理標準、安全管理標準和衛生管理標準等。
3. 工作標準
工作標準是指對商品領域中需要協調的工作事項所製定的標準,主要包括基礎工作標準、工作質量標準、工作程序標準和工作方法標準等,如表21顯示的是某公司切割工序的工作標準。
表21作業標準書
1. 加工工序名稱:切割工作2. 操作步驟
第一步:對其切割材料,一端和鋸片平行,確認材料放置平整
第二步:按下氣壓開關,壓緊切割材料
第三步:確認切割材料是否被壓緊,是否壓在材料正中受力點
第四步:按下切割開關,鋸片開始切割,首次先切一端,再切另一端
第五步:每第一個切割材料確認尺寸,並送樣品至品質檢查
第六步:將切割好材料整齊放置在貨車上,並做好尺寸標識
3. 注意事項
(1) 機器運轉時人手離鋸片1米以外,防止發生安全隱患
(2) 切割鋸片每月進行一次鋸片打磨處理
(3) 下班前確認關閉電源和氣壓
(4) 切割粉末每天進行一次清理,防止粉末損壞設備
(5) 機器運動部位每周進行一次檢查,確認電源線和氣管是否破損
(6) 本崗位需要落實6S管理
4. 步驟要求6. 變更記錄
(1) 氣壓範圍在4~6 kg\/cm2變更項目及內容變更人及日期
(2) 鋸片轉速在200~300轉\/s
(3) 工件加工範圍:500 mm×4 200 mm
5. 輔料工具
(1) 五米卷尺一把製表:審核:批準:
(2) 手套半個月一副、油性筆一支、纏繞膜一卷日期:日期:日期:
(三) 按約束力分類
按約束力不同,商品標準分為強製性標準和推薦性標準。
1. 強製性標準
強製性標準,又稱法規性標準,是指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標準,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必須強製執行的標準。強製性標準的範圍較廣,且內容全麵。強製性標準的規定必須執行,不允許以任何理由或方式違反、變更。對違反強製性標準的行為,國家將依法追究當事人的法律責任。
2. 推薦性標準
推薦性標準,又稱自願性標準,是指國家鼓勵自願采用的、具有普遍指導作用而又不宜強製執行的標準。推薦性標準是除強製性標準以外的其他標準,不具有法律約束力,但推薦性標準如被強製性標準引用,或納入指令性文件等,就具有法律約束力。
【背景鏈接22】
推薦性標準的強製執行情況
ISO、IEC以及發達國家的標準沒有強製性標準,全部是自願性標準,但在有關的法規條例中對有關標準做了強製性要求。在WTO\/TBT中也是針對推薦性標準在有關的法規條例中對有關標準做了強製性要求。我國今後的發展方向是與國際接軌,但估計還要有較長的時間。一般來說,推薦性標準的實施以自願采用為原則,不要求強製執行,但是在下列幾種情況下,推薦性標準必須嚴格執行:
(1) 一項推薦性標準納入國家法律、法規或指令性文件規定,在一定範圍內該項標準便具有了強製推行的性質。
(2) 一項推薦性標準被企業作為認證所采用的標準時,按此標準認證的產品,必須嚴格執行該項標準。
(3) 企業向公眾明示其產品符合某項推薦性標準時,應當嚴格執行其所明示的推薦性標準。某項推薦性標準被購銷雙方引用為交貨依據時,雙方應當嚴格執行該項標準。
對於以上情況所采用的推薦性標準,標準化行政部門對貫徹執行該項標準的情況有權實施監督檢查。
(四) 按成熟程度分類
按成熟程度不同,商品標準分為正式標準和試行標準兩類。目前,絕大多數商品的標準為正式標準。試行標準與正式標準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一般試行2~3年後進行修訂,待成熟時轉為正式標準。
任務二商品標準的級別
(1) 了解國際商品標準級別;
(2) 掌握我國商品標準級別;
(3) 了解我國商品標準級別的使用情況。
為了使商品標準適應不同技術水平、不同管理水平並滿足不同的經濟要求,從而更有效地促進商品質量的提高和管理的改善,規定了商品標準的級別。
一、 國際商品標準級別
國際上的商品標準級別通常分為國際標準、區域標準、國家標準、團體標準等。這裏主要介紹國際標準、區域標準、發達國家的國家標準和國際通行的團體標準。
(一) 國際標準
國際標準是指由國際上有權威的標準化組織製定,並為國際所承認和通用的標準。
1. 國際標準的發布與實施
一般來說,國際標準是由國際標準化組織(簡稱ISO)、國際電工委員會(簡稱IEC)和國際電信聯盟(簡稱ITU)製定的標準,以及國際標準化組織確認並公布的其他國際組織製定的標準,如ISO 14001:2004環境管理體係標準等。
國際標準對於國際的貿易往來和科技交流,國際範圍的專業化合作、合理利用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背景鏈接23】
世界三大國際標準化機構
1. 國際標準化組織
國際標準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有權威的國際標準化專門機構。
該組織成立於1947年2月23日,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工作語言是英語、法語和俄語,現有成員國143個,技術委員會186個和分技術委員會552個。
ISO的主要活動是製定國際標準,協調世界範圍的標準化工作,組織各成員國和技術委員會進行情報交流,以及與其他國際組織進行合作,共同研究有關標準化問題。我國是ISO的創始成員國之一。
ISO所做的就是製定和公布自願執行的“國際標準”,這些標準幾乎涵蓋了除電氣和電工技術以外的所有技術方麵,如ISO質量體係標準包括ISO 9000、ISO 10000、ISO 14000三種係列。
(1) ISO 9000標準明確了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體係,適用於生產型及服務型企業。
(2) ISO 10000標準為從事和審核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體係提供了指導方針。
(3) ISO 14000標準明確了環境質量管理體係。
2. 國際電工委員會
國際電工委員會(International Electro Technical Commission,IEC)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國際性電工標準化機構,負責有關電氣工程和電子工程領域中的國際標準化工作。
該組織成立於1906年,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工作語言是英語、法語和俄語,現有成員國61個,TC89個、SC88個。
IEC現有成員團體,包括了世界上絕大多數工業發達國家及一部分發展中國家。這些國家擁有世界人口的80%,生產和消費全世界電能的95%,製造和使用的電氣、電子產品占全世界產量的90%。
根據IEC的章程,IEC的任務覆蓋了包括電子、電磁、電工、電氣、能源生產和分配等所有電工技術的標準化。
3. 國際電信聯盟
國際電信聯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TU),簡稱“國際電聯”或“電聯”,是聯合國的一個專門機構,也是聯合國機構中曆史最長的一個國際組織。
該國際組織成立於1865年5月17日,總部由瑞士伯爾尼遷至日內瓦,另外,還成立了國際頻率登記委員會。國際電信聯盟的實質性工作由三大部門承擔,分別是標準化部門(簡稱ITUT)、無線電通信部門(簡稱ITUR)和電信發展部門(簡稱ITUD)。
2. 國際標準的表示方法
國際標準通常采用國際標準代號、順序號、發布年號和標準名稱來表示。
(1) 國際標準代號。
國際標準代號用發布該標準的組織的簡稱來表示,如ISO、IEC等。
(2) 國際標準順序號與發布年號。
國際標準順序號是指國際標準的順序排號,一般為5位數。如果該標準由多個部分組成,那麼還可用1位數字來代表其構成部分,中間由“.”來連接。國際標準發布年號是指發布該國際標準的年份,一般用4位數表示。國際標準順序號和發布年號之間用“:”分開。
(3) 國際標準名稱。
國際標準名稱就是該國際標準的全稱。例如,標準編號ISO 9000:2005質量管理體係、基礎和術語,表示ISO於2005年發布的第9000號國際標準。
(二) 區域標準
區域標準是指由區域性集團的標準化組織製定和發布的標準。製定區域標準的主要目的是促進區域性集團成員國之間的貿易,便於該地區的技術交流與合作,協調該地區與國際標準化組織的關係。區域標準要在本區域通行,如歐洲標準化委員會(簡稱CEN)製定發布的歐洲標準(簡稱EN)主要在西歐國家通行等。
【背景鏈接24】
歐盟的區域標準化組織
歐盟是所有區域化組織中製度最健全、聯合最強的區域性組織。CENELEC和CEN以及它們的聯合機構CEN\/CENELEC是歐洲最主要的標準製定機構。
CEN於1961年成立於法國巴黎。1971年CEN遷至布魯塞爾,後來與CENELEC一起辦公。在業務範圍上,CENELEC主管電工技術的全部領域,而CEN則管理其他領域。其成員國與CENELEC的相同。
CENELEC於1976年成立於比利時的布魯塞爾,它的宗旨是協調歐洲有關國家的標準機構所頒布的電工標準和消除貿易上的技術障礙。
(三) 發達國家的國家標準
發達國家的國家標準是指世界主要經濟發達國家所製定的國家標準,如美國標準(簡稱ANSI)、英國標準(簡稱BSI)、法國標準(簡稱NF)、德國標準(簡稱DIN)、俄羅斯國家標準(簡稱GOST)、日本標準(簡稱JIS)等。
此外,還有其他國家的某些世界先進標準,如瑞士的手表材料國家標準、瑞典的軸承鋼國家標準、比利時的鑽石標準等。
(四) 國際通行的團體標準
國際通行的團體標準是指某些國家的標準化組織團體所製定的有一定影響力的標準。如美國石油學會標準(簡稱API)、美國材料和實驗協會標準(簡稱ASTM)、美國電子工業協會標準(簡稱EIA)、英國勞氏船級社《船舶入級規範和條例》(簡稱LR)等。
二、 我國商品標準級別
我國的商品標準是以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為主體,以地方標準、企業標準為補充的,覆蓋全國又層次分明的標準體係。大多數市場經濟的國家的標準分為國家標準、專業標準(或協會標準)和公司標準三級。依據198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我國將商品標準級別分為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等四個級別。
(一) 國家標準
國家標準是指由國家標準化主管機構批準發布,對全國經濟、技術發展有重大意義,必須在全國範圍內統一的標準。
1. 國家標準的發布與實施
國家標準是由國務院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編製計劃、組織草擬、統一審批、編號和發布。國家標準主要包括通用技術術語方麵的標準,有關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標準,基本原料、燃料、材料標準,通用基礎件標準,通用的試驗、檢驗方法標準,國家需要控製的其他重要產品的通用標準或質量分等標準等。
2. 國家標準的編號組成
國家標準的編號由國家標準代號、順序號和發布年號組成。
(1) 國家標準代號。國家標準代號由大寫漢語拚音字母構成,強製性國家標準代號為“GB”,推薦性國家標準代號為“GB\/T”,國家標準化指導性技術文件代號為“GB\/Z”。
(2) 國家標準順序號和發布年號。
國家標準順序號是指國家標準的順序排號,號碼位數並不統一;國家標準發布年號用2位或4位數字表示。例如,GB 16844—1997《普通照明用自鎮流熒光燈的安全要求》表示1997年發布的第16844號強製性國家標準,GB\/T 17263—1998《普通照明用自鎮流熒光燈性能要求》表示於1998年頒布的第17263號推薦性國家標準。
另外,國家實物標準的代號為“GSB”,其順序號是由《標準文獻分類法》規定的一級類、二級類目和二級類目範圍的順序號組成。
(二) 行業標準
行業標準是指對沒有國家標準而又需要在全國某個行業範圍內統一製定和實施的標準。
1. 行業標準的發布與實施
行業標準由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即行業各主管部、委、局)編製計劃、組織草擬、統一審批、編號和發布,並報國務院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行業標準頒發條件是某行業沒有國家標準,但需要規範;或已有國家標準,但國家標準要求過於寬鬆。
行業標準是對國家標準的補充,使用時不得與國際、國家標準衝突。如果國家標準增添相關這一領域說明時,行業標準作廢。
2. 行業標準的編號組成
行業標準的編號由行業標準代號、順序號和發布年號組成。
(1) 行業標準代號。
行業標準代號由國務院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規定。
(2) 行業標準順序號和發布年號。
行業標準順序號和發布年號結構與國家標準順序號和發布年號結構大致相同。例如,FZ 20013—1996防蟲蛀毛紡織產品,FZ\/T 73006—1995腈綸針織內衣。
(三) 地方標準
地方標準是指在沒有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情況下,需要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範圍內統一的標準。
1. 地方標準的發布與實施
地方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及特別行政區標準行政主管部門編製計劃、組織草擬、統一審批、編號和發布,並報國務院標準化及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一般來說,地方標準所涉及的內容較少,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麵:
(1) 工業產品的安全與衛生要求。
(2) 藥品、獸藥、食品衛生、環境保護、節約能源和種子等法律、法規規定的要求。
(3) 其他法律、法規規定的要求。
2. 地方標準的編號組成
地方標準編號由地方標準代號、地方標準順序號和地方標準發布年號組成。
(1) 地方標準代號。
強製性地方標準代號是由“DB”,加上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行政區域代碼前兩位數字和斜線組成,如河南省強製性地方標準代號為“DB41\/”;推薦性地方標準代號是由強製性地方標準代號再加“T”組成,如河南省推薦性地方標準代號為“DB41\/T”。
(2) 地方標準的順序號和發布。
地方標準的順序號和發布年號的結構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順序號和發布年號結構相同,如DB41\/T 508—2007 豫菜基本規範。
(四) 企業標準
企業標準是指由企業製定發布,在該企業範圍內統一使用的標準。
1. 企業標準的發布與實施
企業標準由企業製定,由企業法人代表或法人代表授權的主管領導批準並發布。企業標準應在發布後30日內,按規定向省、自治區或直轄市人民政府備案。
企業標準僅限於企業內部使用。對於沒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的,企業可以製定企業標準;對於已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的,國家鼓勵企業製定嚴於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的企業標準。
2. 企業標準的編號組成
企業標準編號由企業標準代號、企業標準順序號和企業標準發布年號組成。
(1) 企業標準的代號。
企業標準的代號用“Q\/”加上企業代號表示。其中,企業代號可以由數字、字母或兩者兼用表示。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發布的企業標準還需要在企業標準代號前加上本省、自治區或直轄市的簡稱漢字,如“豫Q\/…”“皖Q\/…”等。
(2) 企業標準順序號和發布年號。
企業標準的順序號和發布年號的結構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的順序號和發布年號的結構相同。例如,Q\/WBN 21—2002為安徽蕪湖百年將相和食品有限公司的企業標準。
三、 我國采用國際標準的情況
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是世界各國均可采用的共同技術標準。
(一) 采用國際標準的意義
采用國際標準,可以獲得世界生產技術、商品質量水平的重要情報;可以消除貿易技術壁壘,促進外貿事業的發展;可以促進本國的技術進步,提高商品質量,開發新商品和發展出口貿易。因此,我國把積極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作為重要的技術經濟政策。
(二) 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的原則
(1) 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應符合我國有關的法律、法規,保障國家安全。
(2) 凡已有國際標準的,應當以其為基礎製定我國標準。凡尚無國際標準的,應當積極采用國外先進標準(電子行業采標率達70%)。
(3) 對國際標準中的安全標準、衛生標準、環境保護標準和貿易需要的標準應當先行采用,並與相關標準相協調。
(4) 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應當同我國的技術引進、技術改造、新產品開發相結合。
(5) 積極參加國際標準化活動和國際標準的製定工作,跟蹤國際標準化發展,積極爭取把我國標準或提案轉為國際標準。
(三) 我國標準與國際標準的對應關係
我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了《采用國際標準管理辦法》,規定了采用原則、采用程度、表示方法和有關措施等。我國標準與國際標準的對應關係有等同、修改和非等效三種,其含義如表22所示。
表22我國采用國際標準對應關係
對應關係英文名稱簡稱含義
等同采用identicalIDT或idt我國標準與國際標準在技術內容和文本結構上相同;或者在技術內容上相同,隻存在少數編輯性修改
修改采用modifiedMOD或mod我國標準與國際標準之間存在技術性差異,並清楚地標明這些差異、解釋差異產生的原因,允許包含編輯性修改
非等效采用not equivalentNEQ或neq與相應國際標準在技術內容和文本結構上不同,它們之間的差異沒有被清楚地標明
1. 等同采用
等同采用是采用國際標準的基本方法之一,表示方法如下。
GB(或GB\/T) ×××××-××××\/ISO ×××××:××××
GB(或GB\/T) ×××××-××××\/IDT(或idt)ISO ××××:××××
例如,GB\/T 19000—2000\/ISO 9000: 2000;GB\/T 19000—2000\/IDT(或idt)ISO 9000:2000。
2. 修改采用
修改采用不包括隻保留國際標準中少量或者不重要的條款的情況。修改采用時,我國標準與國際標準在文本結構上應當對應,隻有在不影響與國際標準的內容和文本結構進行比較的情況下才允許改變文本結構。
3. 非等效采用
嚴格來說,非等效采用不屬於采用國際標準,隻表明我國標準與相應國際標準有對應關係。非等效采用還包括在我國標準中隻保留了少量或者不重要的國際標準條款的情況。
任務三商品質量認證
(1) 掌握商品質量認證的概念;
(2) 掌握商品認證的方式;
(3) 掌握商品認證的條件和程序;
(4) 了解常見的商品質量認證標誌。
一、 商品質量認證概述
(一) 商品質量認證的概念
商品質量認證,又稱產品認證或合格認證,是根據產品標準和相關技術要求,經認證機構確認並通過頒發認證證書和認證標誌來證明某一產品符合相應標準和相關技術要求的活動。商品質量認證是一種科學的商品質量監督製度,被世界各國普遍采用,並收到了明顯的效果。
商品質量認證的概念,包括以下幾個方麵的內容。
1. 商品質量認證的對象
商品質量認證的對象是有形商品和無形商品兩類,其中,有形商品是目前世界各國實行質量認證的主要對象。
2. 商品質量認證機構
商品質量認證機構是可以充分信任的第三方。按照國際標準化組織的要求,認證機構必須具備第三方公正地位,不受第一方(生產方)和第二方(使用方)經濟利益支配。
【背景鏈接25】
常見的認證機構
(1) 中國質量認證中心,英文簡稱CQC,是經中央機構編製委員會批準,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設立,委托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的國家級認證機構。2007年重組改革後,現隸屬於中國檢驗認證集團,是中國開展質量認證工作最早、最大和最權威的認證機構。
(2) 方圓標誌認證集團(方圓標誌認證中心),是經國家工商部門批準的,從事認證業務的企業集團。其核心企業方圓標誌認證集團有限公司是經國家認證認可監督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在中國注冊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第三方認證機構。
可向具有認證需求的組織提供質量管理體係認證、環境管理體係認證、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係認證、食品安全管理體係認證(HACCP)、強製性產品認證、自願性產品合格認證、產品安全認證、有機產品認證、飼料產品認證、防爆電氣產品認證和其他合格評定活動。
(3) 中國船級社質量認證公司(CCSC)是承擔中國船級社(CCS)陸上檢驗與認證業務的專業機構,成立於1993年,是國內最早的認證機構之一,開展管理體係認證、自願性產品認證、集裝箱檢驗、工業產品檢驗、節能減排審定核查、
對外培訓,以及風險評估、企業績效評估等業務。
圖21商品質量認證證書
3. 商品質量認證的依據
國家正式發布的標準和技術規範是發展商品生產、提高商品質量、促進商品貿易的準則,因此,商品質量認證的依據是國家正式發布的標準和技術規範。
4. 商品質量認證的證明方式
產品質量認證的證明方式是頒發認證證書(或合格證書,見圖21)或允許產品使用認證標誌(或合格標誌)。商品質量標誌是依一定法定程序頒發給生產企業,以證明其商品達到一定水平的符號或標記。比較常見的質量標誌有合格標誌、認證標誌、商檢標誌、免檢標誌、環境標誌、綠色食品標誌、有機食品標誌、純羊毛標誌、真皮標誌等。商品質量標誌隻有法定機構經過一定程序對達到一定條件的企業授權後,企業才能使用質量標誌。
(二) 商品質量認證的意義
1. 促進商品質量的提高
商品質量認證要定期抽查商品並對企業的質量管理提出一定要求,促使認證企業改進質量管理,重視商品質量,講求信譽,從而帶動整個社會商品質量的提高。
2. 提高供方質量信譽和商品競爭力
商品通過質量認證就可以在產品包裝上使用質量認證標誌,商品質量認證標誌本身就是對質量合格的有力證明,能夠提高企業質量信譽和商品競爭力。
3. 提供了商品質量信息並指導選購
質量認證標誌是表示商品質量狀況的一項重要信息。當普通消費者不了解某產品的質量狀況時,商品認證標誌幫助消費者了解商品,從而指導選購質量可靠的商品。
4. 減少重複檢驗費用
商品質量認證前的質量抽查檢驗的結果為社會所承認,一般不需進行重複檢驗,有利於節省時間、精力和檢驗費用。
(三) 商品質量認證的類型
1. 按認證的性質不同分類
按認證的性質不同,商品質量認證分為強製性認證和自願性認證兩類。
(1) 強製性認證。
強製性認證主要是指有關人身安全、人體健康與檢疫以及環保等方麵的商品的認證,具有較強的法製性。要求強製性認證的商品未獲得認證不得銷售,否則依法懲處。
① 中國強製認證,英文名稱是“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縮寫為“CCC”。
中國國家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於2001年12月3日一起對外發布了《強製性產品認證管理規定》,對列入目錄的19類132種產品實行“統一目錄、統一標準與評定程序、統一標誌和統一收費”的強製性認證管理。
強製性產品認證就是通過製定強製性產品認證的產品目錄和實施強製性產品認證程序,對列入目錄中的產品實施強製性的檢測和審核。
凡列入強製性產品認證目錄內的產品,沒有獲得指定認證機構的認證證書,沒有按規定加施認證標誌,一律不得出口、不得出廠銷售、不得在經營服務場所使用。需要注意的是,CCC標誌並不是質量標誌,而隻是一種最基礎的安全認證。
② QS認證(質量安全認證),即食品安全市場準入製度,該製度主要包括三方麵的內容:第一,生產企業必須經過基本生產條件的審查,要有生產該產品的合格條件。第二,產品必須符合國家標準和法律法規規定的要求,是經過檢驗的合格產品。第三,合格產品到市場出售時,必須有QS標誌。
自2004年起,我國首先在大米、食用植物油、小麥粉、醬油和醋五類食品行業中實行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製度,隨後又對肉製品、乳製品、方便食品、速凍食品、膨化食品、調味品、飲料、餅幹、罐頭等十類產品實行市場準入。目前,經過這幾年的努力,國家質檢總局已經對全部28大類550種食品實行市場準入製度。同時到目前為止和食品相關的產品也已經逐步列入QS範圍了,比如說食品的塑料包裝和容器、紙包裝和容器、化妝品、食用酒精等。
(2) 自願性認證。
自願性認證是指除強製性認證以外的商品認證。這種認證的特點是適用性較強,一般商品均實行自願性認證。沒有經過認證的商品也可以在市場上銷售。
2. 按認證的內容不同分類
按認證的內容不同,商品質量認證分為安全認證和合格認證兩類。
(1) 安全認證。
安全認證是指以安全標準或商品標準中安全要求為依據,對商品或隻對有關商品安全方麵的認證。大多數安全認證屬於強製性認證。
安全認證說明使用該認證標誌的產品符合某一安全標產品的優劣,不能說明產品的優劣。
(2) 合格認證。
合格認證是用合格證或合格標誌來證明商品符合其質量標準要求的認證。合格認證屬於自願性認證,說明使用該認證標誌的產品符合某一技術標準。
(四) 商品質量認證的程序
1. 商品質量認證的條件
我國《產品質量認證管理條例》第十條規定,提出申請的企業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 產品符合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要求。
(2) 產品質量穩定,能正常批量生產。
(3) 產企業的質量體係符合國家質量管理、質量保證標準及補充要求。
2. 商品質量認證的程序
我國《產品質量認證管理條例》第十一條規定,企業按下列程序認證辦理認證:
(1) 提出書麵申請。
中國企業向認證委員會提出書麵申請;外國企業或者代銷商向國務院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或其指定的認證委員會提出書麵申請。
(2) 對產品進行檢驗。
認證委員會通知承擔認證檢驗任務的檢驗機構對產品進行檢驗。
(3) 對申請質量體係進行審查。
認證委員會對申請認證的生產企業的質量體係進行審查。
(4) 頒發認證證書。
認證委員會對認證合格的產品,頒發認證證書,並準許使用認證標誌。
3. 商品質量認證的方式
如表23所示,商品質量認證有八種方式,其中第五種是最全麵、最完善的產品認證方式,第六種是質量體係認證,這兩種是各國普遍采用的。但是,上述八種質量認證方式所提供的信任程度都是相對的,即使是比較完善的質量認證方式也會受到客觀條件的製約。
表23八種質量認證方式的對比分析
認證類型認證
對象
認證方式
認證資
格條件認證後
監督
型式
檢驗質量
體係
評定市場
抽樣工廠
抽樣質量
體係
複查 特點
A產品+主要用於證實產品設計符合規範的要求,不證明以後生產的同樣產品符合標準。僅頒發合格證書,不適用認證標誌,提供的產品信任程度較低
B產品++
C產品++
D產品+++證實生產的產品符合標準
使用產品認證標誌
提供的產品信任程度較高
E產品+++++證實生產的產品設計符合標準,使用產品認證標誌,提供的產品信任程度較高
F質量
體係++證實生產廠商具有既定規範要求提供產品的質量保證能力,辦合格證書,質量體係認證標誌不能直接用於產品
G產品
(批量)僅證實特定的某一批產品符合標準,隻對被檢驗的一批產品發給合格證明,不使用產品認證標誌。提供的產品信任程度較高
H產品
(全數)++證實每一件產品均符合標準,認證費用很高,提供的產品質量信任程度最高
二、 常見的商品質量認證標誌
商品質量認證標誌已經成為人們評定商品質量的一個重要參考。
(一) 國際商品質量認證標誌
ISO質量認證標誌有很多,這裏隻介紹以下幾種。
1. ISO認證標誌
ISO認證標誌是由ISO理事會成立的合格評定委員會(簡稱CASCO),根據相應的標準,進行合格評定後給予的合格認證標誌。ISO認證多為質量體係認證,常見的ISO認證標誌如圖22所示。
圖22ISO 9001、 ISO 9002、ISO 14000、ISO 22000認證
圖23CE認證標誌
2. CE認證標誌
CE認證標誌是一種安全認證標誌,是商品進入歐盟國家及歐盟自由貿易協會國家市場的通行證,如圖23所示。CE代表歐洲統一。加貼CE標誌的商品必須符合歐洲的健康、安全與環境保護相關法律中規定的基本要求。
3. CB認證標誌
CB認證標誌是國際電工認證標誌,是國際電工委員會(簡稱IEC)授權下的國際認證組織(簡稱IECEE)根據IEC標準的認證,如圖24所示。
CB Scheme是IECEE關於電工產品測試證書和相互認可體係標誌,如圖25所示。在電工產品測試領域,IECEE CB Scheme是唯一實現結論共享的係統,是成員國與機構之間真正實現相互認可的協議體係。
圖24CB認證標誌
圖25CB Scheme 標誌
4. 國外認證標誌
常見的國外認證標誌,如圖26所示。
圖26國外認證標誌
(二) 我國商品質量認證標誌
我國商品質量認證標誌有很多,這裏隻介紹以下幾種。
圖27CCC認證標誌
1. CCC認證標誌
CCC(簡稱3C)認證是國家強製性商品認證標誌,如圖27所示。
CCC認證包括CCCS(安全認證)、CCCEMC(電磁兼容認證)、CCCS&E(安全與電磁兼容認證)、CCCF(消防認證)四種。
2. CQC認證標誌
CQC認證是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hina Quality Certification Centre)的權威認證,屬於自願性認證,如圖28所示。
圖28CQC認證標誌
加貼CQC標誌的商品必須符合有關質量、安全、環保、性能和有機農產品等標準要求。
3. QS認證標誌
圖29QS認證標誌
QS認證標誌由“質量安全”英文(Quality Safety)字頭QS和“質量安全”中文字樣組成,是食品市場準入標誌。標誌中字母“Q”與“質量安全”四個中文字樣為藍色,字母“S”為白色,如圖29所示。
QS認證是安全認證,屬於強製性認證。《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規定,實施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製度管理的食品,首先必須按規定程序獲取《食品生產許可證》,其次產品出廠必須經檢驗合格並加印或加貼食品市場準入標誌(即QS認證標誌)。沒有食品市場準入標誌的,不得出廠銷售。
4. 有關食品的其他標誌
圖210無公害認證標誌
(1) 無公害認證標誌。
無公害認證標誌是對無公害產品的認證標誌,無公害農產品最輕,隻要產品中不含禁用的劇毒農藥,其他農藥殘留不超標;硝酸鹽含量不超標;工業三廢和病原菌微生物等有害物質含量不超標,就可以稱為無公害農產品,如圖210 所示。
(2) 綠色食品認證標誌。
綠色食品認證標誌是指經專門機構認定,用於無汙染的安全、優質且富有營養的食品認證標誌。綠色食品認證標誌可作為食品的商標,該商標的專用權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保護,一切假冒偽劣產品使用該標誌,均屬違法行為。綠色食品認證標誌分為A級和AA級兩類。
① A級綠色食品標誌。
A級綠色食品標誌用於A級綠色食品,表明食品在生產過程中允許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學合成物質,並積極采用生物學技術和物理方法,保證產品質量符合綠色食品標準要求,A級綠色食品的要求嚴於無公害農產品。
該標誌用綠色背景、白色圖標表示,如圖211(1)所示。
② AA級綠色食品標誌。
AA級綠色食品標誌用於AA級綠色食品,表明食品在生產過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學合成的農藥、肥料、食品添加劑、飲料添加劑、獸藥及有害於環境和人體健康的物質,而是通過使用有機肥、種植綠肥、生物或物理方法等技術,保證產品質量符合綠色食品標準要求。AA級綠色食品可等同於有機食品。
該標誌用白色背景、綠色圖標表示,如圖211(2)所示。
(3) 有機食品。有機食品要求最為嚴格,完全不允許使用農藥、化肥、激素、添加劑等化學品和基因工程,土壤中殘留量也要嚴格控製,如圖212所示。
圖211綠色食品標誌
圖212有機食品認證標誌
5. 環境標誌
環境標誌是一種證明性標誌(見圖213),它表明商品在生產、使用及報廢後處置的過程中符合環境保護的要求,與同類產品相比,具有低毒少害、節約資源的特點。我國代表國家對各類環境標誌商品進行認證的唯一第三方認證機構是中國環境標誌產品認證委員會(CCEL)。
6. 循環再生標誌
商品包裝上附有此回收標誌表示可回收(見圖214),而且回收代表東西可再被利用。它提醒人們,在使用完印有這種標誌的商品和包裝後,請把它送去回收,而不要把它當作垃圾扔掉。它標誌著商品或商品的包裝是用可再生的材料做的,因此是有益於環境和保護地球的。
圖213中國環境標誌
圖214循環再生標誌
7. 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標誌
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標誌是指產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質量、聲譽或其他特性本質上取決於該產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經審核批準以地理名稱進行命名的產品,如圖215 所示。
8. 能源效率標誌
能源效率標誌是附在耗能產品或其最小包裝物上,表示產品能源效率等級等性能指標的一種信息標簽(見圖216),目的是為用戶和消費者的購買決策提供必要的信息,以引導和幫助消費者選擇高能效節能產品。能源效率標誌分為5個等級,等級1表示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最節電,即耗能最低;等級2表示比較節電;等級3表示產品的能源效率為我國市場的平均水平;等級4表示產品能源效率低於市場平均水平;等級5是市場準入指標,低於該等級要求的產品不允許生產和銷售。
圖215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標誌
圖216能源效率標誌
技能訓練一商品標準和質量認證調研
【背景鏈接26】
確保認證有效性的措施
浙江民營經濟發達,中小企業多。但由於一些企業對認證作用認識不到位,加上認證谘詢市場良莠不齊,一些認證機構和谘詢機構在認證時迎合企業的不正當要求,降低標準,使認證產品質量失去保障。以下是該省兩個企業的實際情況。
1. 漏電斷路器行業
樂清市的漏電斷路器行業曾在3C認證巡查工作中被發現生產企業在申請3C認證證書時,產品使用集成塊電子線路板,而在實際生產中則采用分立元器件電子線路板,存在與認證不一致的問題。
2. 龍灣民用電器
溫州龍灣民用電器產業在浙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以下簡稱質監局)3C專項監督抽查中,連續兩年因合格率過低而被列為重點產品質量專項整治對象。
2008年,國家認監委確定在浙江開展認證執法監管工作試點,摸索出一套通過行政監督確保認證有效性的途徑,具體措施如下:
(1) 強化對認證產品和認證企業的檢查和巡查。
質監局充分利用政府產品質量監督抽查手段,借助《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管理係統軟件》,使各季度省級監督抽查的強製性認證產品信息實際分地區、分產品等多種功能統計彙總,加大了對不合格認證產品企業的監管力度。
(2) 加強係統內部上下、與政府職能部門和認證機構之間的信息溝通和聯動。
溫州市質監局在強製性產品有效性監管工作中遇到的技術、監管等難題上報省局後,由省局及時聯係相關部門召開專題會議予以解決。同時該局還與認證機構簽訂《工作備忘錄》,並爭取CQC在當地重點監管地區設立工作聯絡辦公室,搭建信息反饋平台,使得企業的違法違規行為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認證機構和監管部門的相應處理。
3. 積極爭取政府支持,使認證執法監管工作有效性達到最大化
嵊州市將當地吸油煙機和電機兩大支柱產業提升工作融入認證執法監管工作中,政府專門成立了認證監管工作領導小組,並以政府文件形式下發了《嵊州市認證工作管理辦法》,明確了各鄉鎮和行業部門對認證企業的管理責任。同時還出台對自願性認證企業的獎勵政策,使認證執法監管工作上升到政府層麵。
4. 利用技術機構優勢,加強對3C認證監管工作中的有效指導
浙江省高低壓電器產品檢驗中心積極幫助樂清市斷路器協會製定相關關鍵零部件聯盟標準,幫助該行業加強對零部件產品質量控製,助推整個產業水平提升。
溫州市質檢院積極幫助龍灣日用電器開展監督抽查結果質量分析,給企業講解產品原理、設計要求、質量控製和企業管理等知識,幫助企業提高質量管理意識。2008年該企業產品抽檢合格率達到83%,為曆史最好水平,成功脫掉了“問題產品”的帽子。
截至今年7月底,浙江省通過各類自願性認證企業有41913家,其中質量管理體係認證企業27018家,列全國第二位,累計取得各類強製性產品認證證書72236張,占全國總數的17%。
(資料來源: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0091105;本文略有刪減)
1. 技能訓練的目的
通過訓練了解商品標準和質量認證的類型及其實施和執行情況,理解商品標準和質量認證的重要作用。
2. 技能訓練的內容
調研商品標準和質量認證的實施情況,根據提供的案例了解如何保證質量認證的有效性。
3. 技能訓練的步驟
(1) 搜集5~10種商品,列出其采用的標準號,上網查詢其標準名稱,並說明標準號的含義;
(2) 搜集5~10種商品,列出其使用的質量認證標誌,說明其含義;
(3) 調研市場上是否存在假冒偽劣商品,從其商品標準和質量認證標誌的角度分析其造假之處;
(4) 閱讀背景鏈接資料,了解確保認證有效性的措施,並談談你的想法;
(5) 對調查的資料進行整理分析,寫出報告。
4. 技能訓練的報告要求
(1) 技能訓練的名稱、學生姓名、班級和日期;
(2) 技能訓練的目的和要求;
(3) 技能訓練的步驟;
(4) 技能訓練的結果分析,並寫出技能訓練報告。
技能訓練二物流標準製定和實施情況調研
【背景鏈接27】
鹽田為物流行業定“深圳標準”
物流業是融合運輸業、倉儲業、貨代業和信息業等的複合型服務產業,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發達國家的物流業已經進入成熟階段並向著專業化、標準化、信息化發展,而現代物流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我國物流業發展現狀來看,標準已成為物流業轉型升級的瓶頸。鹽田區利用自己的物流行業優勢,搶抓物流行業標準化機遇,積極為打造物流行業“深圳標準”先行先試,為物流企業搶占行業製高點,為深圳打造“灣區經濟”助力。經過9個多月的努力,目前,由深圳市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委員會鹽田市場監督管理局承擔的這一“兩建”重點項目已完成進度的85%。
1. 為物流“深圳標準”先行先試
物流是深圳市的支柱產業,作為以“灣區經濟”為主的鹽田區,2014年由於黃金珠寶產值大幅下挫,港口物流業穩中有升,成為鹽田區的經濟命脈及最重要的支柱產業。目前,鹽田區共有物流相關企業2322家,業務範圍涵蓋碼頭、倉儲、拖車、堆場、報關、包裝、貨代和配送等整條物流行業鏈。由於深圳市將大力支持物流行業發展,規劃到2020年物流產業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的10%以上,物流行業經濟在鹽田區的地位日益凸顯。
深圳擁有鹽田港集團、華南城、順豐、怡亞通等物流業知名龍頭企業,而且這些企業在物流產業服務中擁有良好的口碑,積累了對現行標準實施的豐富經驗,也發現了很多問題。其中,適合鹽田區物流產業發展的標準體係缺失是一個重大問題。標準缺失成為製約鹽田港口發展的瓶頸,大大降低了物流的效率。
目前,物流行業標準體係建設麵臨著良好的機遇。國務院《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年)》提出了“編製物流標準中長期發展規劃”的要求,國標委聯合有關部委、技術委員會、相關協會、科研院校組織編製的《物流標準化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0年)》已於2014年12月向社會公開征詢意見。《鹽田街道片區產業轉型升級三年行動計劃(2014—2016年)》明確提出了推行物流標準化體係建設的要求。
利用區位優勢,為打造物流行業“深圳標準”先行先試,搶占行業製高點,成為鹽田的使命。
2. 已完成項目進度的85%
自2015年以來,深圳市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委員會鹽田市場監督管理局積極推進鹽田區物流標準體係建設工作。今年年初,該局向鹽田區政府提交了《鹽田區物流標準產業標準化調研報告及對策建議》。今年上半年,鹽田區政府成立了由時任區長杜玲(現為區委書記)擔任組長的鹽田區標準工作領導小組,並製定了《鹽田區打造深圳標準行動計劃(2015—2020)》,明確了鹽田區今後五年打造深圳標準的工作目標、主要任務、重點項目、責任分工。其中,鹽田區物流行業標準體係建設作為鹽田區打造深圳標準的重點項目,也是鹽田區2015年重點改革項目之一。
深圳市市場和質量監管委鹽田局按照鹽田區政府的行動要求,製定了具體的項目實施方案、技術路線。項目通過公開招標采購,由技術力量雄厚的深圳市標準研究院中標承建。項目周期從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共18個月,分四個階段進行。項目年初開題以來工作進展順利,已完成《國內外物流產業發展分析報告》和企業調研,提交了《鹽田區物流標準產業標準化調研報告及對策建議》。8月開始,進入本項目第三階段:搭建鹽田區物流標準體係,即組織完成《鹽田區物流行業標準體係》的研製,提出缺失標準提案,形成較為完備的標準體係,並利用產業優勢參與行業、國家、國際標準製修訂等。截止到9月份,總計已完成該項目進度的85%。
3. 物流運行成本將大大下降
下一階段,主要是實施鹽田區物流行業標準推廣,即建立標準實施推廣的有效機製,通過標準實施示範促進標準的實施和成果的轉化,並遴選代表性企業,包括倉儲、包裝、流通加工、運輸、裝卸、搬運、貨代、配送等每類企業1家,實施推廣和效益評估,形成具有針對性的評估報告。
業內專家評價,製定相關的物流標準體係來規範物流企業的運營和管理,將對物流行業的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首先,能夠為鹽田區政府部門的管理提供依據,有助於政府部門在對物流企業進行管理時具備認證和檢測的標準,從而達到規範進入、規範管理的目的;其次,對於整個物流行業來說,標準體係的確立,將幫助企業搶占國際國內物流產業發展製高點,有助於行業運營的規範化,提高服務質量,降低運行成本,並且有助於產業的發展壯大。
(資料來源:深圳商報)
1. 技能訓練的目的
引導學生調查物流標準的實踐訓練,在調查報告的準備與撰寫等有效率的活動中,培養相應專業能力與職業核心能力;通過踐行職業道德規範,促進健全職業人格的塑造。
2. 技能訓練的內容
閱讀背景鏈接資料,並進行市場調研,了解物流行業中標準化的實施情況。
3. 技能訓練的步驟
(1) 上網搜索物流相關標準。
(2) 將班級每10位同學分成一組,每組確定1~2人負責。
(3) 學生按組選擇物流企業或快遞企業進行調查物流標準的執行情況及物流標準化應用情況,並將調查情況詳細記錄。
(4) 對調查的資料進行整理分析。
(5) 寫出分析報告,為物流企業標準化提出相關建議。
(6) 各組在班級進行交流、討論。
4. 技能訓練的報告要求
(1) 技能訓練的名稱、學生姓名、班級和日期;
(2) 技能訓練的目的和要求;
(3) 技能訓練的原理;
(4) 技能訓練的步驟;
(5) 技能訓練的原始記錄;
(6) 技能訓練的結果分析,並寫出技能訓練報告。
一、 填空題
1. 按標準的表現形式來劃分,商品標準可分為和。
2. 行業標準在相應的國家標準實施後。
3. ISO是的英文縮寫。
4. 商品標準是對以及所製定的標準,是評定對監督和維護商品質量的準則和依據。
5. 按約束力不同,商品標準分為和兩類。
6. 是指沒有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情況下,需要在省、自治區或直轄市範圍內統一的標準。
7. 國家標準的編號由、和發布年號組成。
二、 判斷題
1. 製定標準的目的是獲得最佳社會效益。()
2. 商品標準化是組織現代化商品生產和發展專業化協作生產的前提條件。()
3. 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對商品質量的要求一定要高於企業標準。()
4. 國家標準是必須強製執行的。()
5. 有關食品安全、衛生的標準多為強製性的標準。()
6. GB 2009—87表示強製性國家標準,2009年發布,第87號。()
7. 標準是權威機構製定的,因此不需要經過協商一致。()
8. 我國標準與國際標準的對應關係有等同、修改和非等效三種。()
9. 歐洲標準化委員會製定的標準屬於國際標準。()
三、 選擇題(可多選)
1. 對標準領域中需要協調統一的技術事項所製定的商品標準是。
A. 技術標準B. 管理標準C. 工作標準D. 實物標準
2. 下列有關標準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 標準有強製性和推薦性之分
B. 標準就是法律
C. 所有標準都是國際通用的
D. 標準一經製定就不能修改了
3. 下列有關標準化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標準化是一項活動過程
B. 標準化的目的是“獲得最佳秩序”
C. 商品標準化是國際貿易的調節工具
D. 標準化有簡化、統一化、係列化、通用化、組合化和模數化等形式
4. 檢驗番茄或番茄醬色澤所用的番茄色板屬於。
A. 技術標準B. 管理標準C. 文字標準D. 實物標準
5. 為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標準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必須強製執行的標準屬於。
A. 管理標準B. 技術標準C. 強製性標準D. 推薦性標準
6. 下列標準代號中,屬於我國標準的是。
A. ISOB. IECC. ASTMD. GB
7. 我國標準分為級。。
A. 一B. 二C. 三D. 四
8. 《國旗用織物標準》(GB\/T 17352—1998)可能是。
A. 國家標準B. 國際標準C. 行業標準D. 企業標準
9. 食品法典委員會(簡稱CAC)製定的標準屬於。
A. 國家標準B. 國際標準C. 行業標準D. 企業標準
10. 下麵商品中,不適用於強製性標準的是。
A. 藥品B. 獸藥
C. 農民生產自食的蔬菜D. 食品
11. 商品質量認證的對象是。
A. 必須是有形商品
B. 必須是無形商品
C. 產品或服務
D. 質量管理體係
12. 下列質量認證方式中最全麵、最完善的是。
A. 型式檢驗加認證後監督——工廠抽樣檢驗
B. 型式檢驗加認證後監督——市場和工廠抽樣檢驗
C. 型式檢驗加工廠質量體係評定加認證後監督——質量體係複查加工廠和市場抽樣檢驗
D. 評定供方的質量體係
13. 中國強製商品認證標誌是。
A. CCC認證標誌
B. CQC認證標誌
C. QS認證標誌
D. 綠色食品認證標誌
14. CE認證標誌是的質量認證標誌。
A. 中國B. 聯合國C. 美國D. 歐盟
四、 簡答題
1. 簡述商品標準的作用。
2. 簡述商品標準的主要內容。
3. 簡述商品質量認證的意義。
掃一掃,看答案
項目三商品檢驗與質量監督
項目三商品檢驗與質量監督
近年來,有關商品危害人們健康的問題時有發生。商品檢驗是生產、商業、政府部門多方開展質量管理工作的基礎,是防止劣質商品進入流通領域的關鍵環節,商品檢驗工作開展得好壞直接關係著消費者的利益。
本項目主要講解了商品檢驗的基本概念、目標、任務、分類、內容、依據、常用方法以及商品質量監督。
1. 知識目標:
(1) 理解商品檢驗與質量監督的概念;
(2) 了解商品檢驗的分類;
(3) 掌握影響商品檢驗的主要方法;
(4) 了解商品檢驗在生產生活中的作用。
2. 技能目標:
(1) 具有對不同商品確定不同檢驗方法的能力;
(2) 具有對常見商品進行初步檢驗、評價與管理的能力。
某食品公司開心果上不合格名單
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官網8月15日發布的《總局關於3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17年第135號)》,食藥監總局近期抽檢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96批次,不合格樣品1批次。
不合格產品情況如下:天貓超市在天貓(網站)商城銷售的標稱某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開心果,黴菌檢出值為70 CFU\/g,比國家標準規定(不超過25 CFU\/g)高出1.8倍。檢驗機構為上海市食品藥品檢驗所。
據介紹,黴菌是自然界中常見的真菌,黴菌超標原因可能是加工用原料受黴菌汙染,或者是由於產品存儲、運輸條件控製不當引起黴菌滋生,導致流通環節抽取的樣品不合格。《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堅果與籽類食品》(GB 19300—2014)中規定,熟製堅果與籽類食品黴菌的最大限量值為25 CFU\/g。黴菌汙染可使食品腐敗變質,破壞食品的色、香、味,降低食品的食用價值。
(資料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
(1) 商品檢驗在維護消費者權益方麵有什麼作用?
(2) 商品檢驗的方法有哪些?
任務一商品檢驗概述
(1) 充分理解商品檢驗的含義,認識到商品檢驗在商品學學習中的重要性;
(2) 掌握商品檢驗的依據、內容與程序。
一、 商品檢驗的含義
商品檢驗是指商品的供貨方、購貨方或者第三方在一定條件下,借助某種手段和方法,按照合同、標準或國內外有關法律、法規和慣例,對商品的質量、規格、重量以及包裝等方麵進行檢查,並做出合格與否或是否通過驗收的判定;或為了維護買賣雙方的合法權益,避免或解決各種風險損失和責任劃分的爭議,便利商品的交接和結算而出具各種有關證書的業務活動。
商品檢驗是商業部門開展質量管理工作的基礎,是防止劣質商品進入流通領域的關鍵環節。
二、 商品檢驗的目的與任務
商品檢驗是控製和管理商品質量的重要手段。
(一) 商品檢驗的目的
商品檢驗的目的是運用科學的檢驗技術和方法,正確地評定商品質量,杜絕劣質原材料、半成品或產成品進入生產或流通領域,維護用戶或消費者的利益,最終實現商品的使用價值。
(二) 商品檢驗的任務
商品檢驗的任務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麵。
1. 全麵研究商品的成分、結構、性質和外觀,準確評定商品質量
商品的成分、結構、性質和外觀等屬性是構成商品使用價值的基礎,這些屬性綜合反映在商品質量上。因此,隻有對這些屬性進行全麵的研究,才能準確地評定商品的質量。
2. 擬定商品質量指標
商品的質量是由多方麵因素確定的,因此,在檢驗商品之前,應該根據商品的用途及使用條件,提出對商品質量的基本要求,擬定商品的具體質量指標。
3. 科學規定商品檢驗方法
為保證商品檢驗工作的正常進行,提高商品檢驗結果的科學性、精確性和可靠性,對商品檢驗中應采用何種儀器、使用何種方法、在什麼條件下進行檢驗等,都要做出科學規定。
4. 確定商品包裝、保管和運輸的條件
為更好地保證商品的質量,應根據商品的性能、特點等,確定商品包裝、保管和運輸的科學方法和條件。
三、 商品檢驗的分類
根據商品檢驗的目的、商品檢驗是否具有破壞性、被檢商品的數量等可以對商品檢驗進行如下分類。
(一) 根據商品檢驗的目的分類
根據檢驗的目的不同,商品檢驗可分為生產檢驗、驗收檢驗和第三方檢驗三類。
1. 生產檢驗
生產檢驗,又稱第一方檢驗,是指商品生產者為了維護企業信譽、保證商品質量,對原材料、半成品和產成品進行檢驗的活動。生產檢驗合格的商品往往用“檢驗合格證”加以標識。
2. 驗收檢驗
驗收檢驗,又稱第二方檢驗,是指商品的買方為了維護自身及其顧客利益,保證所購商品符合標準或合同要求所進行的檢驗活動,目的是及時發現商品問題,反饋商品質量信息,促使賣方糾正或改進商品質量。
在實踐中,商業或外貿企業還可派“駐廠員”對商品質量形成的全過程進行監控,可及時發現產品的問題,並要求生產方及時解決。
3. 第三方檢驗
第三方檢驗是指由處於買賣利益之外的第三方(如專職監督檢驗機構),以公正、權威的非當事人身份,根據有關法律、標準或合同所進行的商品檢驗活動。
第三方檢驗是維護各方麵合法權益和國家權益,協調矛盾,保證商品交換活動的正常進行,如公證鑒定、仲裁檢驗和國家質量監督檢驗等。由於第三方檢驗具有公正性和權威性,其檢驗結果被國內外所公認,因此具有法律效力。
(二) 根據商品檢驗是否具有破壞性分類
按檢驗是否具有破壞性,商品檢驗可分為破壞性檢驗和非破壞性檢驗兩類。
1. 破壞性檢驗
破壞性檢驗是指為了取得必要的質量信息,經測定或實驗後的商品遭受破壞的檢驗。例如,燈泡的使用壽命檢驗,子彈、炮彈的射程檢驗等。
【背景鏈接31】
破壞性檢測不利消費者維權
成都市民陳女士告訴記者,她於2006年8月在成都市某家具城買的一個衣櫃,隻要一打開衣櫃,整個房間就會有一股刺鼻的怪味。陳女士懷疑該衣櫃的有害氣體超標。但到質檢站去尋求幫助時,卻被告知隻能進行破壞性檢測。“害怕檢測不出問題,花幾千元買的家具因此報廢,所以我放棄了檢測。”陳女士說,“很多消費者都是我這種想法,放棄了送檢。”
“是破壞性檢測嚇跑了消費者。”四川省林產品及家具檢測站陳站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根據現行的家具檢測標準(GB 18584),檢測要取一塊基材進行檢測,在業內來說,這屬於破壞性檢測。因為取下基材後,會影響其家具的美觀或實用性。而為了檢測的方便,檢測機構一般是檢測活動的板材,部分企業就在製作活動板材時,嚴格控製甲醛含量,因此這種產品的檢測報告,不能代表整體產品的水平。
2. 非破壞性檢驗
非破壞性檢驗,又稱無損檢驗,是指經測定或實驗後的商品仍能夠正常使用的檢驗,如商品尺寸、規格的檢驗等。
【背景鏈接32】
新標準出台,有利家具檢測不遭破壞
2012年9月24日,京華時報消息:國家家具及室內環境質量監督檢驗機構稱,《木家具中有害物質限量國家標準》修訂已起草完成。根據新標規定,未來家具可整體放入環境氣候艙進行檢測,檢測後家具不會被破壞。且新標還提高了環保指標要求,對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散發量做出了規定。
家具汙染檢測通常會將家具拆解,所以當家具檢測過後,多數家具已不能再使用。這令消費者在將家具送檢時常遇到兩難的選擇:不送檢,得不到汙染數據,消費者沒法維權;如果送檢,破壞性檢測方式讓家具基本報廢,消費者既要承擔檢測費用,又要承擔家具廢棄的支出。
(三) 根據被檢驗商品的數量分類
根據被檢驗商品的相對數量不同,商品檢驗可分為全數檢驗、抽樣檢驗和免於檢驗三類。
1. 全數檢驗
全數檢驗,又稱百分之百檢驗,是指對被檢驗商品逐個(或逐件)進行檢驗。
全數檢驗的優點是能夠提供每件商品的質量信息,給人一種心理上的放心感;缺點是檢驗工作量大、費用高,容易因檢驗人員疲勞而導致漏檢或錯檢等。
這種檢驗方法適用於商品批量小、商品特性少、非破壞性的商品檢驗。實際工作中隻用於貴重商品或質量不穩定商品的質量檢驗。
2. 抽樣檢驗
抽樣檢驗是商品檢驗中的常見方式,是指從被檢批商品中隨機抽取一部分商品進行檢驗,並將檢驗結果與標準或合同技術要求進行比較,根據一部分檢驗結果推斷受檢批次商品的整體質量是否合格的檢驗。
抽樣檢驗的優點是占用較少的人力、物力和時間,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準確性,是比較經濟的檢驗方式;缺點是提供的質量信息較少。
這種檢驗方法適用於批量大、價值低、質量特性多且質量較為穩定或具有破壞性的商品檢驗。
3. 免於檢驗
免於檢驗是指對於生產技術和檢驗條件較好,質量控製具有充分保證,成品質量長期穩定的生產企業的商品,國家經審定通過,授予其“產品質量免檢證書”,在企業自行檢驗合格後,商業和外貿部門可以直接收貨,免於檢驗。
三聚氰胺添加牛奶事件發生後,2008年9月18日,國家質檢總局發布公告廢止了《產品免於質量監督檢查管理辦法》。同年10月23日,國家工商總局發出通知,即日起所有商品在廣告中都不允許出現“國家免檢產品”等涉及質量免檢的內容。然而,不少商家無視禁令規定,在廣告中依然使用“國家免檢產品”字樣。
【背景鏈接33】
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
2008年,很多食用三鹿集團生產的嬰幼兒奶粉的嬰兒被發現患有腎結石,隨後在其奶粉中發現化工原料三聚氰胺。根據我國官方公布的數字,截至2008年9月21日,因使用嬰幼兒奶粉而接受門診治療谘詢且已康複的嬰幼兒累計39965人,正在住院的有12892人,此前已治愈出院1579人,死亡4人。另截止到2008年9月25日,香港有5人、澳門有1人確診患病。事件引起各國的高度關注和對乳製品安全的擔憂。中國國家質檢總局公布對國內的乳製品廠家生產的嬰幼兒奶粉的三聚氰胺檢驗報告後,事件迅速惡化,包括伊利、蒙牛、光明、聖元及雅士利在內的22個廠家69批次產品中都檢出三聚氰胺。該事件亦重創中國製造商品信譽,多個國家禁止了中國乳製品進口。2008年9月24日,中國國家質檢總局表示,牛奶事件已得到控製,2008年9月14日以後新生產的酸乳、巴氏殺菌乳、滅菌乳等主要品種的液態奶樣本的三聚氰胺抽樣檢測中均未檢出三聚氰胺。
四、 商品檢驗的依據、內容與程序
因商品檢驗是一項科學性、技術性、規範性較強的複雜工作,故其依據、內容與程序都有特殊的規定。
(一) 商品檢驗的依據
為確保檢驗結果具有公正性和權威性,必須根據具有法律效力的質量法規、標準及合同等開展商品檢驗工作。
1. 商品質量法規
商品質量法規是國家組織、管理、監督和指導商品生產和流通,調整經濟關係的準繩,具有權威性、法製性和科學性,是各部門共同行動的準則,也是商品檢驗活動的重要依據。
質量法規包括商品檢驗管理法規、產品質量責任製法規、計量管理法規、生產許可證及產品質量認證管理法規等。
2. 商品技術標準
商品技術標準對產品的結構、規格、質量要求,實驗檢驗方法,驗收規則以及計算方法等均做了統一規定,是生產、檢驗、驗收、使用等的技術規範和主要依據,對保證檢驗結果的科學性和準確性具有重要意義。
3. 購銷合同
購銷合同必須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要求,是供需雙方的約定,其中的質量條款要求必須共同遵守。一旦發生質量糾紛,購銷合同的質量要求,將成為仲裁的法律依據。
(二) 商品檢驗的內容
商品檢驗一般包括質量檢驗、衛生檢驗、安全性能檢驗、包裝檢驗以及數量和重量檢驗等內容。
商品檢驗的中心內容是商品質量檢驗,因此,狹義的商品檢驗就是指商品質量的檢驗。如無特殊說明,本書所涉及商品檢驗均指商品質量檢驗。
1. 質量檢驗
質量檢驗,又稱品質檢驗,是指運用各種檢驗手段,確定商品的品質、規格、等級等是否符合貿易合同(包括成交樣品)、標準等規定的檢驗。質量檢驗包括外觀質量檢驗與內在質量檢驗兩個方麵。
(1) 外觀質量檢驗。外觀質量檢驗主要是指對商品的外形、結構、花樣、色澤、氣味、觸感、瑕疵、表麵加工質量和表麵缺陷等的檢驗。
(2) 內在質量檢驗。
內在質量檢驗一般是指對商品有效成分的種類及含量、有害物質的含量、物理性能、機械性能、工藝質量和使用效果等的檢驗。
2. 衛生檢驗
衛生檢驗主要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和《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等法律法規,對食品、藥品、食品包裝材料、化妝品、玩具、紡織品和日用器皿等衛生情況進行的檢驗。
衛生檢驗的目的是檢驗商品是否符合衛生條件,及時處理不符合衛生標準的商品,從而保障人民健康和維護國家信譽。
3. 安全性能檢驗
安全性能檢驗是根據國家規定和標準(對進出口產品,應根據外貿合同以及進口國的法令要求)等,對商品有關安全性能方麵的項目(如商品易燃、易爆,人接觸易觸電、易受毒害、易受傷害等)進行的檢驗,以保證生產、流通和消費的安全。
目前,除進出口船舶及主要船用設備材料(由船舶檢驗機構負責檢驗)、鍋爐和壓力容器(由相關勞動部門負責檢驗)的安全監督檢驗外,其他商品涉及安全性能方麵的項目,均由商檢機構根據有關規定和要求進行檢驗。
4. 包裝檢驗
包裝檢驗是根據購銷合同、標準和其他有關規定,對商品的內、外包裝以及包裝標誌進行檢驗。包裝檢驗的主要內容是對內、外包裝的質量的檢驗。例如,包裝材料、容器結構、造型和裝潢等對商品儲存、運輸和銷售的適宜性,包裝的完好程度,包裝標誌的正確性和清晰度,包裝防護措施的牢固度等方麵的檢驗。
商品包裝本身的質量和完好程度,不僅直接影響著商品的質量,還影響著商品的數量或重量。一旦出現問題,商品包裝是商業部門分清責任歸屬、確定索賠對象的重要依據之一。例如,檢驗中發現有商品數或重量不足的情況,若包裝破損,則責任在運輸部門;若包裝完好,則責任在生產部門。
5. 數量和重量檢驗
商品的數量和重量是貿易雙方成交商品的基本計量及計價單位,是結算的依據,直接關係到雙方的經濟利益。商品的數量和重量檢驗包括商品的個數、件數、長度、麵積、體積、容積和重量等的檢驗。
(三) 商品檢驗的一般程序
商品檢驗的一般程序為定標、抽樣、檢查、比較、判定和處理等(見圖31),具體內容如下。
圖31商品檢驗的一般程序
1. 定標
定標是指在檢驗前根據合同或標準的要求,確定檢驗手段、方法以及商品合格與否的判斷原則,製訂商品檢驗計劃等。
2. 抽樣
抽樣是指按上述計劃,隨機抽取部分商品(全數檢驗不存在抽樣問題),使所抽取部分商品對商品總體具有充分代表性,以備檢驗的過程。
3. 檢查
檢查是指在規定的條件下,用規定的實驗設備和檢驗方法檢測樣品的質量特性。
4. 比較
比較是指將檢查的結果同要求進行對比,衡量其結果是否合乎質量要求。
5. 判定
判定是指依據比較的結果,判定樣品的合格數量或質量情況。
6. 處理
處理是指根據樣本的質量進而判斷商品總體是否合格,反饋商品質量信息,並對不合格品或不合格批商品做出處理。
任務二抽樣與抽樣檢驗
(1) 了解抽樣及抽樣檢驗的相關概念;
(2) 掌握抽樣檢驗的類型及方案。
抽樣檢驗在實踐中應用較廣泛,本任務將詳細介紹抽樣和抽樣檢驗的相關知識,如抽樣的原則與方法、抽樣檢驗的方法及優缺點等。
一、 抽樣
抽樣對於抽樣檢驗結果有重要影響,因此,必須抽取具有代表性的商品進行檢驗。
(一) 抽樣的概念
抽樣,又稱揀樣或取樣,是指根據合同或標準所確定的方案,從被檢驗的某批量商品(以下簡稱“被檢批”)中抽取一定數量的、有代表性的、用於檢驗的單位商品的過程。
被檢驗商品應為同一來源、同質的商品,通常以一個訂貨合同為一批。若同批商品質量差異較大、訂貨量很大或連續交貨時,也可分為若幹批。
抽樣涉及的基本概念有單位商品,批量,樣品、樣本和樣本量等。
1. 單位商品
單位商品是指為實施抽樣檢驗的需要而劃分的基本商品單位,其劃分形式有自然劃分和按抽樣檢驗需要人工劃分兩種,如單個(台或件)商品、一對(雙)商品、一組(或套、袋、垛等)商品、一定長度(或麵積、體積、重量等)的商品等。
2. 批量
批量是指被檢批中單位產品的數量,常用N表示。批量大小由商品特點和生產、流通條件決定。體積小、質量穩定的商品,批量可以大些;反之則批量可以小些。
3. 樣品、樣本和樣本量
樣品是指從被檢批中抽取,進行檢驗的單位商品。樣本是指樣品的全體。樣本量又稱樣本大小,是指樣本中所包含的單位商品數量,常用n來表示。例如,要從2 000千克的玉米中抽取10千克進行抽樣檢驗,則單位商品為1千克玉米,批量N為2 000,樣品為1千克玉米,樣本為所抽取的10千克玉米,樣本量n為10。
【背景鏈接34】
小王的工作——VQA(供應商品質保證)檢驗
小王專科畢業後應聘到鄭州富士康品質管理部門,小王的主要工作是對供應商供應的配件進行檢驗。某日,一家供應商運送到廠10 000件配件A,小王選取了其中的100件進行檢驗。請問,樣品和樣本分別是什麼?批量和樣本量分別是多少?
(二) 抽樣的原則
抽樣應遵循代表性原則、適時性原則和典型性原則。
1. 代表性原則
代表性原則要求樣品必須具備有整批商品的共同特征,以使鑒定結果能成為決定整批商品質量的依據。
2. 適時性原則
適時性原則要求對成分、含量、性能和質量等隨時間的推移而容易發生變化的商品,應適時抽樣並進行檢驗。例如,水果與蔬菜中各類維生素含量、農藥或殺蟲劑殘留量等,應在水果與蔬菜新鮮時進行檢驗。
3. 典型性原則
典型性原則要求樣品能反映整批商品在某方麵的重要特征,能發現某種情況對商品質量造成的重大影響。例如,食品的變質、汙染、摻雜、假冒或劣質等方麵的鑒別。
(三) 抽樣要求
(1) 抽樣應當依據抽樣對象的形態、性質,合理選用抽樣工具與樣品容器。抽樣工具與樣品容器必須清潔,不含被檢驗成分,進行微生物檢驗的樣品應無菌操作。
(2) 外地調入的商品,抽樣前應檢查有關證件,如商標、運貨單以及質量鑒定證明等,然後檢查外表,包括檢查包裝、起運日期、整批數量、產地廠家等情況。
(3) 按各類商品的抽樣要求抽樣,注意抽樣部位分布均勻,每個抽樣部位的抽樣數量保持一致。
(4) 抽樣時應記錄抽樣單位、地址、倉位、車間號、日期、樣品名稱、樣品批號、樣品數量以及抽樣者姓名等內容。
(5) 抽取的樣品應妥善保存,保持樣品原有的品質特點。
(四) 抽樣方法
為保證樣品和樣本對整批商品質量狀況具有代表性,在進行抽樣時普遍采用的是隨機抽樣法。隨機抽樣法是指在被檢批商品中,每一件商品都有同等機會被抽取的方法。這種方法抽取樣品的機會不受任何主觀意誌的限製,抽樣者按照隨機的原則、完全偶然的方式抽取樣品,因此比較客觀,適用於各種商品、各種批量的抽樣。
隨機抽樣法主要有簡單隨機抽樣、係統隨機抽樣、分層隨機抽樣和整群隨機抽樣四種形式。
1. 簡單隨機抽樣
簡單隨機抽樣,又稱單純隨機抽樣,是指對整批同類商品不經過任何分組、劃類和排序,不加挑選地按照隨機原則抽取樣品的抽樣形式。
簡單隨機抽樣的優點是符合隨機的原則,可避免檢驗員主觀意誌的影響,是最基本的抽樣方法,是其他複雜的隨機抽樣方法的基礎;缺點是當批量較大時,使用不方便。簡單隨機抽樣通常用於批量不大的商品,操作時將批中各單位商品編號,利用抽簽或隨機表抽樣。
2. 係統隨機抽樣
係統隨機抽樣,又稱等距隨機抽樣或規律性隨機抽樣,是指先將整批同類商品按順序編號,並隨機決定某一個數為抽樣的基準號碼,然後每隔一定的“距離”抽取一個樣品的抽樣形式。例如,按自然數列1、2、3……將商品編號,以2為基準號碼,距離為10時,抽取的樣品編號分別為2、12、22、32……
係統隨機抽樣的優點是抽樣分布均勻,比簡單隨機抽樣更為精確;缺點是當被檢批商品質量問題呈周期性變化時,易產生較大偏差。這種抽樣方法適用於較小批量商品的抽樣。
3. 分層隨機抽樣
分層隨機抽樣,又稱分組隨機抽樣或分類隨機抽樣,是指將整批同類商品按主要標誌分成若幹個組,然後從每組中隨機抽取若幹樣品,最後將各組抽取的樣品放在一起作為整批樣品的抽樣形式。
分層隨機抽樣是目前使用最多、最廣的一種抽樣方法,其優點是抽取的樣本有很好的代表性;缺點是工作環節多,較複雜。分層隨機抽樣方法適用於批量較大,尤其是當被檢批中商品質量波動較大時的商品檢驗,如不同設備、不同時間、不同生產者生產的批量商品的檢驗。
4. 整群隨機抽樣
整群隨機抽樣,又稱聚類抽樣,是將總體中各單位歸並成若幹個互不交叉、互不重複的集合,稱之為群;然後以群為抽樣單位抽取樣本的一種抽樣方式。應用整群抽樣時,要求各群有較好的代表性,即群內各單位的差異要小,群間差異要大。
整群抽樣的優點是實施方便、節省經費;缺點是不同群之間的差異較大,引起的抽樣誤差往往大於簡單隨機抽樣。樣本分布麵不廣、樣本對總體的代表性相對較差等。
二、 抽樣檢驗
抽樣檢驗是指按照事先確定的抽樣方案,從被檢批商品中隨機抽取少量樣品,組成樣本,再對樣品逐一測試,並將檢驗結果與標準或合同技術要求進行比較,最後由樣本質量狀況推斷受檢批商品的整體質量是否合格的檢驗。
進行抽樣檢驗時,必須遵守為保證檢驗結果準確性的各種規定,其中,根據商品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抽樣檢驗類型和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一) 抽樣檢驗類型
抽樣檢驗的目的在於通過樣本的質量狀況來推斷整批商品的質量水平。為了適應不同情況的需要,目前已形成許多具有不同特色的抽樣檢驗類型。
1. 按質量指標的特性不同分類
商品抽樣檢驗類型可分為計量抽樣檢驗和計數抽樣檢驗兩類。
(1) 計量抽樣檢驗,是指當單位商品的質量特性連續變化時,可用連續的尺度(如長度、重量和含量等)檢驗所抽取樣本中每個樣品的質量,然後與規定的標準值或技術要求進行比較,從而評定該批商品是否合格的檢驗。
例如,檢驗螺絲的直徑時,先測量樣品的直徑大小,然後與標準值或技術要求進行比較,看是否在允許的公差範圍內,從而評定該批螺絲是否合格。
計量抽樣檢驗的優點是樣本小,可充分利用質量信息等;缺點是管理比較麻煩,需要進行適當的計算。計量抽樣檢驗適用於單項質量指標的抽樣檢驗,如燈管壽命、棉紗拉力、炮彈射程的檢驗等。
(2) 計數抽樣檢驗,是指從批量產品中抽取一定數量的樣品(或樣本),檢驗該樣本中每個樣品的質量,確定其合格或不合格,然後統計合格品數,與規定的“合格判定數”比較,從而決定該批產品是否合格。
計數抽樣檢驗的優點是使用簡便、應用麵廣;缺點是不能充分利用質量信息。計數抽樣檢驗適用於檢驗多項商品質量指標的情況,因此,應用比較普遍,如焊點的不良數、測試壞品數的檢驗等。
有時,計量抽樣檢驗與計數抽樣檢驗混合運用。例如,選擇商品某一個質量參數或較少的質量參數進行計量抽樣檢驗,其餘多數質量參數則實施計數抽樣檢驗,從而減少計算工作量,充分獲取所需質量信息。
2. 按抽樣檢驗是否需要調整分類
按抽樣檢驗是否需要調整,抽樣檢驗可分為調整型抽樣檢驗與非調整型抽樣檢驗兩大類。
(1) 調整型抽樣檢驗,是指由正常、加嚴和放寬等不同的抽樣檢驗方案與轉移規則(即正常、加嚴或放寬抽樣檢驗方案的轉換條件)聯係在一起,組成的一個完整的抽樣檢驗體係。根據連續若幹批產品質量變化情況,按轉移規則及時轉換抽樣檢驗方案,以維護買賣雙方的利益。
調整型抽樣檢驗方法適用於各批質量有聯係的連續批產品的質量檢驗。
(2) 非調整型抽樣檢驗。
非調整型抽樣檢驗不考慮產品批的質量曆史,使用中也沒有轉移規則,因此,質檢人員比較容易掌握,但隻適合孤立批的質量檢驗。
3. 按抽樣檢驗的次數分類
按抽樣檢驗次數不同,抽樣檢驗可分為一次抽樣檢驗、二次抽樣檢驗和多次抽樣檢驗三類。
(1) 一次抽樣檢驗。
一次抽樣檢驗最簡單,是指隻抽取一個樣本進行檢驗就做出整批商品是否合格的判斷。
(2) 二次抽樣檢驗。
二次抽樣檢驗,是指當不能根據一次抽樣檢驗結果判斷整批商品合格與否時,抽取第二個樣本,再次檢驗後,將兩次檢驗結果綜合,做出合格與否的判斷。
(3) 多次抽樣檢驗。
多次抽樣檢驗原理,與二次抽樣檢驗方法一樣,但要求每次抽樣的樣本大小相同,即n1=n2=n3=…=n。
多次抽樣檢驗結果比較準確,應用較為廣泛,如ISO 2859采用7次抽樣檢驗,而我國GB 2828、GB 2829都采用5次抽樣檢驗。
(二) 抽樣檢驗方案
抽樣檢驗方案簡稱抽樣方案,是指如何抽樣(一次抽或分幾次抽、抽多少),並根據樣品檢驗的結果評定該批商品合格與否的一套規則。因此,抽樣方案主要解決兩方麵問題:一是確定樣本;二是受檢批合格與否的判定規則。
按抽樣次數不同,抽樣檢驗方案可分為一次抽樣檢驗方案、二次抽樣檢驗方案、多次抽樣檢驗方案等。
圖32一次抽樣檢驗方案過程
1. 一次抽樣檢驗方案
一次抽樣檢驗方案最簡單,通常用(N,n,C)表示,其過程如圖32所示。對受檢批量單位產品數為N,抽取樣本數為n的樣品進行檢查。其中樣本數中有不合格品數為d,當樣本中不合格品數小於等於預先指定的某個數值C,即d≤C時,則該批判為合格。若樣品中不合格品數大於預先指定的某個數值C,即d>C時,則判該批不合格。
2. 二次抽樣檢驗方案
二次抽樣檢驗方案比一次抽樣檢驗方案複雜,包括(N,n1,n2;C1,C2)五個參數。
其中,N——批量;
n1——抽取第一個樣本的大小;
n2——抽取第二個樣本的大小;
C1——抽取第一個樣本時的不合格判定數;
C2——抽取第二個樣本時的不合格判定數。
如圖33所示,二次抽樣檢驗方案的操作程序是:在交驗批量為N的一批產品中隨機抽取n1件進行檢驗。若發現n1件商品中有d1件不合格品,則:
若d1≤C1,則判定該批產品合格;
若d1>C2,則判定該批產品不合格;
若C1 若發現n2中有d2件不合格品,則根據(d1+d2)和C2的比較做出判斷: 若d1+d2≤C2,則判定該批商品合格; 若d1+d2>C2,則判定該批商品不合格。 圖33二次抽樣檢驗方案流程 3. 多次抽樣檢驗方案 多次抽樣檢驗方案是允許通過三次以上的抽樣最終對一批商品合格與否做出判斷。按照二次抽樣檢驗方案的做法依次處理。 任務三商品檢驗的方法 (1) 了解商品檢驗常用的方法; (2) 掌握選擇商品檢驗方法的依據。 商品檢驗的方法是獲取商品檢驗結果所采取的檢驗器具、檢驗原理和檢驗條件的總稱。商品檢驗的方法有很多,通常分為感官檢驗法、理化檢驗法和生物學檢驗法三大類。 一、 感官檢驗法 感官檢驗法在生活中最常用,也是最容易掌握的檢驗方法。 (一) 感官檢驗法的特點 感官檢驗法,又稱感官分析、感官檢查或感官評價,是指利用人的感覺器官作為檢驗器具,對商品的色、香、味、形、音和手感等感官質量特性,在一定條件下進行判定或評價的檢驗方法。 感官檢驗法的優點是簡便易行、快速靈活、成本較低且適用範圍廣;缺點是不易量化,容易受人的主觀意識影響。 感官檢驗法特別適用目前還不能用儀器檢驗以及不具備組織昂貴、複雜儀器檢驗的企業、部門和消費者。感官檢驗在食品、化妝品、藝術品等領域的作用是其他檢驗法所替代不了的。 【背景鏈接35】 警惕感覺的“錯覺” 不同的商品,會引起人們對它們的不同感覺;同一個商品,也會同時存在不同的感覺。在這些不同的感覺之間,有時會引起許多現象。在感官檢驗中,這種感官與刺激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應引起充分的重視,以免引起檢驗結果的誤差。 1. 適應現象 人從光亮處走進暗室,最初什麼也看不見,經過一段時間,逐漸適應黑暗環境,能看見物體,這叫視覺的暗適應。吃第二塊糖總覺得不如第一塊糖甜,這是味覺的適應。 適應現象是由於感覺器官在同一刺激物的持續作用下,敏感性發生變化的現象。一般情況下,強刺激的持續作用,使敏感性降低,微弱刺激的持續作用,使敏感性提高。在感官檢驗時,應避免一開始就接受強刺激。 2. 對比現象 當兩個刺激同時或連續存在時,一般把一個刺激的存在使另一個刺激增強的現象,稱為對比現象。同時給予兩個刺激,叫同時對比;先後連續給予兩個刺激,叫作先後對比。 同一種顏色而濃淡不同的兩個物體,放在一起時,會覺得濃的顏色比原來更濃,淡的顏色比原來更淺,這是同時對比的例子。吃過糖後再吃苦味物質,會覺得苦味物質更苦,這是先後對比的例子。 在進行感官檢驗時,應盡可能避免對比現象的影響,故在品嚐評比幾種食品時,品嚐評比每一種食品前都要用溫水徹底漱口,以消除前一種食品的影響。 3. 變味現象 變味現象是指由於第一個刺激的影響,使得第二個刺激發生質的變化的一種現象。例如,在品嚐過鹹的物品後,再喝普通白水也會感覺到甜;吃過墨魚幹後,再吃蜜橘會感到苦味。在品嚐多種食品時,應考慮到變味現象的影響,克服的辦法就是注意漱口和中間休息。 4. 相乘和拮抗現象 相乘現象是指幾種刺激同時作用的效果超過每一種刺激單獨作用的總和。例如,味精與肌苷酸各自單獨使用時的鮮味,遠不及二者合用時的鮮味效果。 與相乘現象相反的是拮抗現象,即由於一種刺激的存在,使另一種刺激減弱。例如,酸味對甜味有拮抗作用,鮮味對一定範圍內的鹹味也有拮抗作用。 (二) 感官檢驗法的類型 1. 按照人的感覺器官分類 按照人的感覺器官不同,感官檢驗通常分為視覺檢驗法、嗅覺檢驗法、味覺檢驗法、聽覺檢驗法和觸覺檢驗法等。 (1) 視覺檢驗法是指用視覺來檢查商品的外形、結構、顏色、光澤以及表麵狀態、疵點等質量特性的檢驗方法。 由於外界條件(如光線的強弱、照射方向、背景對比以及檢驗人員的生理、心理素質和專業能力等)會影響視覺檢驗效果,因此,視覺檢驗必須在標準照明條件下以及適宜的環境中進行,且檢驗人員需經過必要的挑選和專門的訓練。 視覺檢驗法是一種應用極為廣泛的商品檢驗方法。例如,視覺檢驗法常用於茶葉的外形、葉底,水果的果色、果型,棉花色澤的好壞、疵點粒數的多少,罐頭容器外觀情況、內容物的組織形態的檢驗等。 (2) 嗅覺檢驗法是指通過嗅覺檢查商品的氣味,進而評價商品質量的檢驗方法。嗅覺檢驗時,檢驗人員的嗅覺器官應避免長時間與氣味強烈的揮發物質接觸,檢驗的順序也應從氣味淡向氣味濃的商品進行,並注意采取措施,防止串味等。 嗅覺檢驗法廣泛用於食品、藥品、化妝品和日用化學製品等商品質量檢驗,也應用於鑒別紡織纖維、塑料等燃燒後的氣味差異檢驗。 【背景鏈接36】 聞香師 在法國南部的格拉斯,彙集了全世界著名的香水,同時也彙集了有名的“鼻子”,他們就是聞香師。全世界大約隻有300位專業的聞香師,他們能在不用任何儀器的情況下,識別出4 000多種香水的味道。他們隻需輕輕一吸,便能準確判斷出香水中含有的50多種成分。 【背景鏈接37】 通過嗅覺鑒別葡萄酒 通過嗅覺鑒別葡萄酒分兩步。 第一次嗅覺:緩緩地將酒杯靠近鼻子,注意不要晃動酒杯,在酒距離鼻子10cm處吸一次氣,距離5cm時再吸一次氣,然後在杯口再聞一次。通過初次嗅覺,確定酒香的品質和濃鬱程度,初次嗅覺發覺出那些容易揮發的香芬。 第二次嗅覺:搖動酒杯,讓酒與空氣充分接觸,重新吸氣,先距10cm處,後5cm處,最後杯口處。通過二次嗅覺,加強初次嗅覺的印象,並能聞到不易揮發的芳香。 (3) 味覺檢驗法是指利用人的味覺來檢驗有一定滋味要求的商品(如食品、藥品等),通過品嚐商品的滋味來評定商品質量優劣的檢驗方法。 進行味覺檢驗時,要求檢驗人員必須具備辨別酸、甜、苦、鹹四種基本味覺的能力;要求被檢樣品的溫度要與對照樣品溫度一致;要求采取正確的檢驗方法,遵循一定的規定,如檢驗時不能吞咽樣品,應使其在口中慢慢移動,每次檢驗前後必須用水漱口等。 味覺檢驗是檢驗商品品質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用來鑒定食品,如糖、茶、煙、調料等。 (4) 聽覺檢驗法是指利用聽覺器官,通過對商品發出的聲音是否優美或正常來評定商品質量的檢驗方法。聽覺檢驗需要適宜的環境條件,如保持安靜的環境,避免外界因素對聽覺靈敏度的影響等。 聽覺檢驗一般用來檢驗玻璃製品、瓷器(如敲擊瓷器或陶器,根據聲音判斷品質是否正常:聲音清脆悅耳,表明品質正常;聲音嘶啞,是有裂紋的反映),金屬製品有無裂紋或其內在的缺陷;評價以聲音作為質量指標的樂器、家用電器等商品,評定食品成熟度、新鮮度(如根據雞蛋是否有水聲,判斷雞蛋是否新鮮等)、冷凍程度等。 此外,聽覺檢驗還廣泛地用於塑料製品的鑒別、紙張的硬挺性與柔韌性、顆粒狀糧食和油料的含水量及罐頭食品變質等的檢驗。 (5) 觸覺檢驗法是指利用人的觸覺感受器官,通過對被檢驗商品輕輕作用的反應來評價商品質量的檢驗方法。 由於人的手指和頭麵部的觸覺感受性最高,因此,觸覺檢驗常用人的手指和頭麵部進行。觸覺檢驗時應注意條件的穩定和保持手指皮膚處於正常狀態,並加強對檢驗人員的專門培訓。 觸覺檢驗主要用於紙張、塑料、紡織品,以及食品的表麵特性、強度、厚度、彈性、緊密程度、軟硬等質量特性的檢驗。 綜上所述,以上五類感官檢驗方法各有特點,在實際檢驗時有時要綜合運用。表31為綜合運用感官檢驗進行玉米水分檢驗特征表。感官檢驗要運用人的感覺器官,要求操作者具有靈敏的感覺,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素質,有豐富的商品知識和實踐經驗。在進行感官檢驗時還要注意檢驗環境的適宜。 表31玉米水分感官檢驗特征表 玉米水分(%)看臍部牙齒咬手指掐大把握外觀 14~15明顯凹下,有皺紋震牙,清脆聲費勁有刺手感— 16~17明顯凹下不震牙,有響聲稍費勁—— 18~20稍凹下易碎,稍有聲不費勁—有光澤 21~22不凹下,平極易碎掐後自動合攏—較強光澤 23~24稍凸起———強光澤 續表 玉米水分(%)看臍部牙齒咬手指掐大把握外觀 25~30凸起明顯—掐臍部出水—光澤很強 30以上玉米粒呈圓柱形—壓胚乳出水— 2. 按照感官檢驗評價方法分類 按照感官檢驗評價方法不同,感官檢驗可分為分析型感官檢驗和偏愛型感官檢驗兩類。 (1) 分析型感官檢驗,又稱I型或A型感官檢驗,是指以經過培訓的評價員的感覺器官作為“儀器”,來測定商品的質量特性、評定商品質量優劣或鑒別商品之間的差異等。 這種檢驗要求評價員對商品做出客觀評價,盡量避免人的主觀意誌對評價結果的影響。因此在進行試驗時,必須保證以下三點:評價尺度和評價基準應統一化、標準化;檢驗條件應該規範化;評價員在經過適當的選擇和訓練後,應維持在一定的水平。 分析型感官檢驗常用於檢驗水果的新鮮度、紙的表麵光澤和平滑度、音響設備的音質等質量特性。 (2) 偏愛型感官檢驗,又稱Ⅱ型或B型感官檢驗,是指未經訓練的消費者根據對商品的偏愛程度,對商品質量進行感覺判斷,是一種主觀評價方法。 這種檢驗不需要統一的評價標準和條件,全憑評價員生理、心理的綜合感覺而定,允許有相反的判斷,因而評價結果往往因人、因時、因地而異。 偏愛型感官檢驗常用於新產品品種的客戶評價,如花色和口味的偏愛等。 二、 理化檢驗法 理化檢驗法是用物理或化學原理進行商品檢驗,檢驗結果比較準確客觀。 (一) 理化檢驗法的特點 理化檢驗法是指在一定的實驗室環境條件下,利用各種儀器、器具和試劑,運用物理或化學的方法來測定商品質量的檢驗方法。 理化檢驗法的優點是能定量地表示測定結果,客觀、準確、科學地反映商品質量情況,較感官檢驗客觀和精確;缺點是要求有一定的設備和檢驗條件,同時對檢驗人員的知識和操作技術也有一定的要求。 理化檢驗法應用越來越廣泛,主要用於商品的成分、結構、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安全性、衛生性以及對環境的汙染和破壞性等方麵的檢驗。 (二) 理化檢驗的類型 按檢驗的原理不同,理化檢驗可分為物理檢驗法和化學檢驗法兩類。 1. 物理檢驗法 按所檢驗商品的性質、要求和采用的儀器設備不同,物理檢驗可分為一般物理檢驗法、力學檢驗法、光學檢驗法、電學檢驗法和熱學檢驗法等。 (1) 一般物理檢驗法是指通過各種量具、量儀、天平、秤或專業儀器來測定商品的一些基本物理量的檢驗方法。這些基本物理量包括商品的長度、麵積、體積、厚度、細度、重量、密度以及表麵光潔度等,如纖維的長度、水果的大小檢驗等。 (2) 力學檢驗法是指利用各種力學儀器,測定商品的力學(或機械)性能的檢驗方法。這些力學性能主要包括商品的抗拉強度、抗壓強度、抗彎曲強度、抗衝擊強度、抗疲勞強度、硬度、彈性以及耐磨性等,如水泥的抗壓強度檢驗等。 (3) 光學檢驗法是指通過各種光學儀器(如顯微鏡、折光儀、旋光儀等)檢驗商品光學性能的檢驗方法,如油脂的透射率檢驗等。 【背景鏈接38】 眼鏡片光學檢驗 眼鏡片的光學性能主要為光線在鏡片表麵的折射和反射,通過鏡片的光線會在鏡片的前後表麵發生折射或偏離現象,光線的偏離幅度由材料的折射率和入射光線在鏡片表麵的入射角度決定。透明媒介的折射率總是大於1,目前市場所采用的鏡片材料的折射率範圍是1.5~1.9。 (4) 電學檢驗法是指利用電學儀器檢驗商品的電學性能的檢驗方法,如電器類商品的電阻、電功率和電容的檢驗等。當然通過有些電學性能的測定(如導電性的測定等)也可以測定商品的材質、含水量等方麵的性能。 (5) 熱學檢驗法是指利用熱學儀器檢驗商品的熱學性能的檢驗方法。商品的熱學性能主要包括熔點、凝固點、沸點、耐熱性、導熱性和熱穩定性等,如陶瓷製品的熱穩定性測定,金屬製品的耐熱性、導熱性測定等。 2. 化學檢驗法 化學檢驗法是指用化學試劑或儀器對商品的化學成分及其含量進行測定,從而判定商品質量是否符合規定要求的檢驗方法。 依據操作方法的不同,化學檢驗法可分為化學分析法和儀器分析法兩類。 (1) 化學分析法是指根據檢驗過程中樣品和試劑所發生的化學反應,以及在化學反應中樣品與試劑的用量,鑒定商品的化學成分及其含量的檢驗方法。 該方法不但設備簡單、經濟易行,而且結果準確,是其他化學檢驗法的基礎。化學分析法適用於食品檢驗,包括食品營養素、添加劑、有毒有害物質含量,以及食品發酵、腐敗時成分變化指標測定等;紡織品與工業品主要成分、雜質成分、有害成分的含量,以及耐水、耐酸堿、耐腐蝕等化學穩定性質的測定等。 (2) 儀器分析法是指利用光、電等比較特殊或複雜的儀器,測定商品的待測成分或含量的檢驗方法, 包括光學分析法和電化學分析法。 儀器分析法操作比較簡便、快捷,但對某些成分靈敏度較低,檢驗結果不是很精確,且處理時間較長,儀器價格昂貴,對操作人員要求較高。儀器分析法適用於微量成分含量的分析。 【背景鏈接39】 真絲真假鑒定方法 真絲有“絲綢皇後”“健康纖維”“保健纖維”的美稱。然而,市場上很多商家用尼龍絲、滌綸絲、丙綸絲、腈綸絲冒充真絲欺騙消費者。消費者鑒定真絲麵料可用以下方法進行快速鑒別。 1. 品號識別 中國產綢緞實行由5位阿拉伯數字組成的統一品號,這5位數字從左開始第1位數字代表織物的材質號,全真絲織物(包括桑蠶絲、絹絲)為“1”,化纖織物為“2”,混紡織物為“3”,柞蠶絲織物為“4”,人造絲織物為“5”。據了解,市場上銷售的進口綢緞中均無真絲織物,如喬其紗、柔姿紗、珠麗紋等,這些都是化纖織物,因此進口綢緞無統一品號。 2. 感官鑒別 將樣品平攤,觀其外觀,真絲有吸光的性能,看上去順滑不起鏡麵,光澤幽雅柔和,呈珍珠光亮,手感柔和飄逸,絲線較密,用手抓會有皺紋。純度越高、密度越大的絲綢,手感也越好。仿真絲織物雖經過脫堅處理,手感較柔軟,但綢麵發暗,無珍珠光澤。化纖織物光澤明亮、刺眼,手感較硬挺。另外,絲綢產品應略有刮手的感覺,將兩層麵料進行摩擦,會產生“絲鳴”聲,而其他原料的織物沒有。 3. 物理強度檢驗法 從纖維強度分辨:真絲強伸力越好,品質越佳。同樣長的蠶線,拉伸後,越長質量越好。一般好的桑蠶絲可以拉到100cm以上。 4. 化學檢驗法 (1) 燃燒法。 抽出部分紗線燃燒,真絲看不見明火,有燒毛發的味道,絲灰成黑色微粒狀,可以用手捏碎;仿真絲遇火起火苗,有塑料味,火熄後邊緣會留下硬質的膠塊。 (2) 消毒液法。 使用84消毒液進行溶解測試,如果是真絲,放進84消毒液中,三五分鍾後真絲會逐漸被消毒液溶解而消失。 三、 生物學檢驗法 生物學檢驗法是食品、藥品和日用工業品等商品質量檢驗常用的方法之一,一般用於測定食品的可消化率、發熱量和微生物的含量、細胞的結構與形狀、細胞的特性以及有毒物質的毒性大小等。生物學檢驗法包括微生物檢驗法和生理學檢驗法兩種。 (一) 微生物檢驗法 微生物檢驗法是采用微生物技術手段,檢測商品中有害微生物存在與否,以及數量多少的方法。這些有害微生物包括大腸杆菌、致病性微生物和黴腐微生物等。進行微生物檢驗的商品主要有食品及其包裝物、化妝品、衛生用品等。 (二) 生理學檢驗法 生理學檢驗法是以特定的動物或人群為受試對象,測定食品的消化率、發熱量以及某一成分對機體的作用、毒性等的方法,常用鼠、兔等動物進行試驗。 綜上所述,實際生活中影響商品質量變化的因素有很多,商品質量的下降往往是很多因素作用的綜合結果。無論是感官檢驗、理化檢驗,還是生物學檢驗,都是在特定條件下進行的,檢驗隻是考慮了一個或幾個因素。為了更好地模擬商品實際情況、綜合評定商品在實際使用中的質量表現,對商品進行試用也是一種常用的質量評價方法。 任務四商品質量監督 (1) 了解商品質量監督的概念、作用、形式與分類; (2) 了解商品質量監督的形式與分類。 商品質量監督是保證和提高商品質量的重要措施,是保證消費者權益的重要手段,對商品生產和消費有重要意義。 一、 商品質量監督的概念與作用 (一) 商品質量監督的概念 商品質量監督是指由國家指定的商品質量監督專門機構,根據國家的質量法規和商品質量標準的規定, 對商品生產和流通領域的商品質量和質量保證體係進行監督管理的活動。 我國商品質量監督的根本任務是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對商品進行有效監督管理和檢驗,保證商品滿足質量要求,實現對商品質量的宏觀控製,保護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維護國家利益不受損失。 (二) 商品質量監督的作用 商品質量監督實質上是國家對生產和流通領域的商品進行宏觀調控的一種手段,其作用在於以下幾個方麵: (1) 有利於貫徹實施質量法規和商品標準。 (2) 有利於維護消費者權益,保障消費者人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3) 有利於解決存在的商品質量問題,維護市場經濟的正常秩序。 (4) 有利於商品質量管理,以及更好地實現國家計劃質量目標。 (5) 有利於提高商品的國際競爭力,提升我國商品的國際形象,促進對外貿易的發展。 【背景鏈接310】 商品質量監督有關法規 1. 產品責任法 產品責任法是指由於產品的缺陷造成消費者人身和財產的損害,當消費者要求賠償時,規定該產品製造者和銷售者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的法規及規定。大多是強製性的,主要目的是保護消費者的利益。我國產品責任法由《民法通則》和《工業產品質量責任條例》等。 2. 產品質量法 產品質量法是指為了加強對產品質量的監督管理,提高產品質量水平,明確產品質量責任,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而製定的法律。我國《產品質量法》規定了產品生產者、倉儲者、運輸者和銷售者應當承擔的產品質量責任、產品質量義務、產品質量的監督管理、產品質量糾紛的處理和產品質量問題的法律責任等。 3.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是調整在保護公民消費權益過程中所產生的社會關係的法律規範的總稱。消費者權益的直接法律保護有各國的國內法和國際公約,如關於保護消費者利益的基本法、買賣法、合同法,以及食品、醫藥、衛生、家庭用品、化妝品和家用電器商品等的質量、包裝、計量、安全等法規。對消費者權益的間接法律保護有廣告法、商標法、物價法、物資和市場管理法以及環境保護法。 我國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了消費者的權利,其中與商品質量有關的有安全權、知情權、獲知權和獲賠權等。 4. 產品質量監督管理、檢驗、認證等方麵的法律法規 我國製定了《工業企業全麵質量管理暫行辦法》《產品質量監督試行辦法》《國家監督抽查產品質量的若幹規定》《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試行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認證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等一係列的產品質量監督管理、檢驗、認證等方麵的法律法規。 二、 商品質量監督的分類與形式 (一) 商品質量監督的分類 我國商品質量監督可分為國家質量監督、社會質量監督和用戶質量監督三類。 1. 國家質量監督 國家質量監督是國家授權指定第三方專門機構,以公正的立場對商品質量進行的監督檢查。 國家質量監督是一種法定的質量監督,是以政府行政的形式,對可能危及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商品,影響國計民生的重要工業產品及其用戶、消費者組織反映的有質量問題的商品等,實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監督、抽查和檢驗,並根據有關法規及時處理質量問題,以維護社會生活正常秩序和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國家的質量監督由國家技術監督部門進行規劃和組織實施。 2. 社會質量監督 社會質量監督是指社會團體、組織和新聞媒體根據消費者和用戶對商品質量的反映,對流通領域的某些商品質量進行監督檢查。 社會質量監督是從市場上一次抽樣,委托第三方檢驗機構進行質量檢驗和評價,將檢驗結果(特別是不合格商品的質量狀況和生產企業名單)予以公布,以造成強大的社會輿論壓力,迫使企業停止銷售不合格商品,對用戶承擔質量責任,實行包修、包換、包退並賠償經濟損失等。我國社會質量監督組織主要有中國質量管理協會用戶委員會、中國消費者協會、中國質量萬裏行組織委員會以及各大新聞媒體等。 3. 用戶質量監督 用戶質量監督是指用戶在購買大型成套設備、裝置以及采購生產物資時,進駐承製單位和商品生產現場進行質量監督,發現問題有權通知企業改正或停止生產,及時把住質量關,確保商品質量符合規定要求。 用戶質量監督包括對內和對外貿易部門派駐廠人員進行質量監督,用戶自己派人或委托技術服務部門進駐承製單位實行質量監督,以及進貨時進行驗收檢驗等方式。 (二) 商品質量監督的形式 按質量監督的性質、目的、內容和處理方法不同,商品質量監督可分為抽查型質量監督、評價型質量監督和仲裁型質量監督三種形式。 1. 抽查型質量監督 抽查型質量監督是指國家質量監督機構從市場或企業抽取商品樣品,進行監督檢驗並判定其質量,從而采取強製措施責令企業改進質量,直至達到商品標準要求的一種監督活動。 抽查型質量監督一般隻抽查商品的質量,不檢查企業的質量保證體係。抽查對象主要是涉及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商品,影響國計民生的重要工業產品、重要的生產資料商品和消費者反映有質量問題的商品等。 2. 評價型質量監督 評價型質量監督是指國家質量監督機構對企業的產品質量和質量保證體係進行檢驗和檢查,考核合格後,通過頒布產品質量證書、標誌等方式確認和證明產品已經達到某一質量水平,並向社會提供質量評價信息,實行必要的事後監督,以檢查產品質量和質量保證體係是否保持或提高的一種質量監督活動。 評價型質量監督是國家對產品質量進行宏觀管理的一種重要形式,主要包括產品質量認證、企業質量體係認證、評選優質產品、產品統一檢驗製度和生產許可證發放等形式。 3. 仲裁型質量監督 仲裁型質量監督是指通過質量監督機構對已有質量爭議的商品進行檢驗和全麵質量調查,分清質量責任,做出公正處理,維護經濟活動正常秩序的一種質量監督活動。 仲裁型質量監督由質量監督管理部門負責,一般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產品質量監督管理部門,或其授權的部門審查認可的質量監督檢驗機構作為仲裁檢驗機構。 【背景鏈接311】 假冒的商品也配用“國標”? 假冒商品是指逼真地模仿其他同類產品的外部特征,或未經授權,對已受知識產權保護的產品進行複製和銷售的產品。目前市場上的假冒商品包括以下幾種: (1) 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與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商標。 (2) 假冒商品名優標誌、認證標誌或者批準文號、商品產地、他人名稱字號或地址。 (3) 假冒專利標記、專利號或生產許可證編號。 (4) 未經權利人許可,複製音像、計算機軟件製品。 2016年4月6日武漢晚報消息:上海公安部門破獲一起生產、銷售假冒“雅培”奶粉案件,1.7萬罐假奶粉流向全國多個省市。案件經媒體曝光後,引來國內消費者極大關注。5日食藥監總局發布消息稱,國務院食安辦已派員赴上海實地督查,並要求相關省份徹查乳粉流向,嚴懲冒牌乳粉等欺詐行為,確保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食藥監總局發言人表示,經初步了解,上海市公安部門已經對查獲的假冒乳粉進行了產品檢驗,產品符合國家標準,不存在安全風險。 細想之下,人們仍有擔憂,已查獲的1.7萬罐不存在安全風險,那漏網的、已售出及被食用的呢?“沒有安全風險”的結論究竟是如何得出的?是抽查還是全檢?可信度幾何?這個表態屬客觀事實,還是基於安撫人心之需的草率應付?更有愛鑽牛角尖的人忍不住發出這樣的質疑——假冒的東西還符合國標了?那正規廠家做何感想? 有鑒於此,雖然有關部門當下聲稱此批問題奶粉經檢驗沒問題,但這絕不能成為縱容不法廠商繼續胡作非為、製假售假、侵害消費者及正規廠家權益的理由。監管部門唯有秉承法治思維,本著對老百姓生命健康安全高度負責的態度,及時從嚴查處才是理性的選擇。基於防患於未然之需,也希望監管部門在相關信息披露上再及時一些,在結論性表態上再嚴謹些、慎重些。 技能訓練一水果的感官檢驗 【背景鏈接312】 水果的挑選技巧 1. 菠蘿 菠蘿因為有減淡老年斑、促進減肥的功效,深受大家喜愛。挑選菠蘿,首先要找那些矮並且體粗的菠蘿,因為這些“矮胖子”果肉結實並且肉多,比瘦長的好吃。然後就是看大小,大的比小的好吃,因為大個的熟得比較透,也可以說“發育好”,而且味道比較甜。最後就是看菠蘿葉子的長短,很多人挑菠蘿隻是注意看菠蘿本身了,而忽略葉子。其實從葉子就能判斷菠蘿的產地,海南的菠蘿葉子長,廣西的葉子短,如果都是成熟的菠蘿,還是海南的比較好吃。 2. 芒果 雞蛋芒(福建叫法),香味比較濃鬱形狀較橢圓,果肉是橙色的,如小雞蛋那麼大,超甜超香,適合榨汁,汁極濃稠,可兌些淡淡的蜂蜜水。比雞蛋芒稍差些的是腰芒,形狀像小豬腰,果肉是黃色的,有的是淡黃,果核很薄,這種芒果很甜,但香味不如雞蛋芒。還有象牙芒、貴妃芒,不夠熟時會有些澀、酸。另外有一種綠色的芒果——青芒,比黃色的更甜。 選芒果一定要選比較飽滿的、圓潤的,不軟不硬的,顏色黃的純正的,香味老遠就能聞到的,沒有斑點的(有斑點的是從裏麵爛掉了),聞香味,挑選大約八分熟的,放一兩天熟透就可以吃了。買熟透的即吃的芒果,可以看一下芒果的根部,應該是很清爽的,沒有出水,同時皮也不能皺起,那種水分已經沒有了。 3. 桔、柚、橙子 俗話說:“高身橙,扁身柑,光身桔。”橙子要挑高身的,柑要扁的,桔子的皮要光亮。挑桔子的話不論品種,中間有個環形的是母的,通常都會比較甜一些。有個點狀的是公的,沒有母的甜,挑皮薄有彈性的。早桔汁多味甜,晚桔比較粗糙多筋。柚、桔、橙子要揀沉手的,外皮要揀潤滑得像寶寶的皮膚一樣的,粗糙得像麻子臉的別買。不過冬天流行的砂糖桔就是皮很粗糙的,光滑的反而不好。買橙子的時候最好買底部(即“屁股”上麵)有個圈的。臍橙呢,就買“屁股”那個洞是凹下去的,比較甜。柚子、蜜柚一般越緊實越好。手掂感覺同樣大小的,越沉越好。用手按,越硬越好,按不下去的皮薄,皮越薄越好。蜜柚皮越光滑,顏色越均勻、越偏金黃越好。這樣的柚子,果肉水分充足,甜度高,味道也正些。 4. 西瓜、哈密瓜、香瓜 挑選西瓜時,要挑瓜的花紋感覺像是撐開了一樣,尾巴開花的地方收口小的,“肚臍眼”凹進去的摸起來瓜的表麵不是光滑的,而是凹凸不平的,瓜色比較綠,色澤比較深。用一隻手托起,輕輕拍打,聽聲音,應該感覺有點空洞,托著的手感覺微微有震動,這個西瓜是沙瓤的,裏麵不緊密。如果不熟,就是很死的聲音。 挑選白色的甜瓜應該選瓜比較小,瓜大頭的部分沒有臍,但是有一點綠,這種是一棵瓜的第一個葉子結的,比較好挑,因為長得小。還有就是挑有臍的,臍越大的越好。按一下臍的部分較軟的,聞一聞香瓜的屁股,有香味的就是好又甜的好瓜。 挑哈密瓜要挑網紋粗且密的,聞到較濃的香氣。和瓜秧不連在一起的那頭是凹進去的就是熟、好、甜的。 5. 蘋果 蘋果是生活中很常見的水果,老少皆宜,據說是四大水果之冠。蘋果富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很甜很好吃,也更有益健康。有一句諺語叫作:“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但是蘋果也有很多種,質量參差不一,在市場上購買蘋果有無訣竅呢?購買蘋果該怎樣挑選呢? (1) 視覺檢驗。 首先看蘋果表麵,表麵光滑且沒有蟲眼,看起來整個個體很飽滿,很結實,蘋果果皮很水亮。看起來蘋果皮比較幹燥的那種,可能存放時間久,口感已不佳。 顏色不能特別紅,有些粉,且不能紅成一片,要挑有許多紅絲的那一種,黃裏透紅的蘋果。這樣的蘋果一般很甜,水分足口感好。千萬不要挑那些綠裏透一點點紅的,這樣的蘋果一般味道都很寡淡。 挑選蘋果也特別注重的一點就是圖新鮮,那麼要怎麼看新鮮的蘋果呢?看蘋果的蒂,蒂如果是淺綠色的,就是證明離摘下來的時間不會太長,也就是還新鮮的。如果蘋果蒂是枯黃的,或者黑色的,很明顯已是采摘下來好久的,看起來新鮮,隻不過是貯藏得好罷了,終究是不新鮮的。 (2) 嗅覺檢驗。 用鼻子聞一下,新鮮好吃的蘋果是有一股甜甜的清香,而不會有什麼其他異味、腐蝕味,甚至化學製劑的味道。一般氣味不對的,口味也會不佳;氣味越重,食用口感越不好。 (3) 味覺檢驗。 味覺檢驗就是直接品嚐蘋果的口味,為了贏得顧客信賴,蘋果口感好的商販都願意讓顧客去品嚐。如果不同意,有可能是蘋果的口感不好。 6. 葡萄 葡萄的味道、特點主要與產地、品種、成熟度和新鮮度有關,選購時可以從外觀、色澤、氣味和滋味等方麵來判斷葡萄的優劣。 首先,看外觀形態。外觀新鮮,大小均勻整齊,枝梗新鮮牢固,顆粒飽滿,青籽和癟籽較少,外有白霜者,品質為佳。新鮮的葡萄用手輕輕提起時,顆粒牢固,落籽較少。如果葡萄紛紛脫落,則表明不夠新鮮。枝梗幹枯、黴鏽,果麵潤濕,果皮呈青棕色或灰黑色,皮皺、脫粒者質次。 其次,看色澤。一般成熟度適中的葡萄,顏色較深、較鮮豔,如玫瑰香為黑紫色,龍眼為琥珀色、紫紅色,巨峰為黑紫色,牛奶為黃白色等。 再次,品氣味和滋味。品質好的葡萄,果汁多而濃,味甜,有香氣;品質差的葡萄果汁少或者汁多而味淡,無香氣,具有明顯的酸味。 最後,嚐葡萄。選購時可試吃一串葡萄最下麵的一顆,來判斷口味優劣。葡萄的品質與成熟度有關,而一串葡萄中最下麵的一顆往往由於光照程度最差,成熟度不佳,故而在一般情況下,最下麵那顆是最不甜的。如果該顆葡萄很甜,就表示整串葡萄都很甜。 1. 技能訓練的目的 (1) 檢查學生對商品檢驗知識的掌握情況。 (2) 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表達能力。 (3)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 培養學生理論聯係實際的能力。 2. 實戰演練要求 (1) 學生單獨完成檢驗過程。 (2) 完整記錄檢驗過程及理論依據,需真實、全麵,避免空泛。 (3) 彙總成600字以上報告,並上交。 3. 技能訓練的內容 (1) 學生自行挑選2種或2種以上熟悉的水果,運用所學知識對其色、香、味、音及形進行感官檢驗。 (2) 完整記錄檢驗過程及理論依據,描述檢驗結果,填寫表32所示內容。 表32食品檢驗記錄表 水果名稱色香味音形 (3) 模擬製訂商品分級方法,根據檢驗結果,確定商品等級,如采用百分記分法(見表33)。 表33百分記分法確定商品等級 等級 色香味音形 滿分()滿分()滿分() 滿分()滿分()總分 100分 (4) 談一談你對商品檢驗與商品分級的認識,寫成書麵材料並上交。 4. 成績評定方法 教師根據材料真實性、個人態度、個人觀點、卷麵等打分。 技能訓練二物資入庫驗收案例分析 【背景鏈接313】 物資入庫驗收 一、 驗收程序 (一) 入庫驗收準備 (1) 人員準備。 (2) 資料準備。 (3) 器具準備。 (4) 貨位準備。 (5) 設備準備。 (6) 進口物資商檢準備。 (二) 核對憑證 主要有以下三類憑證: (1) 由貨主提供的入庫通知單、訂貨合同副本; (2) 由供貨單位提供質量保證書、裝箱單、說明書、保修卡等; (3) 由承運單位提供提貨通知單、貨運單、貨運記錄單等。 (三) 實物驗收 從詳細程度分為:大數點收(即大包裝數量驗收)和包裝的外觀檢查;細數(即每包內的具體數量)和質量的驗收。 從數量程度分為抽驗和全驗。抽驗適用於批量大,包裝規格一致,產品質量穩定,打開包裝會影響商品的儲存和銷售,儲存時間短的商品。全驗於適用批量小,規格尺寸和包裝不整齊,價值大的,梅雨季節生產的,生產技術水平低的,入庫前儲存時間長的,發現變質、短缺、殘損的商品。 (四) 做出驗收記錄 (五) 驗收中異常問題的處理 1. 單據不全 凡驗收所需的證件不齊全時,到庫物資仍作為待驗物資處理,待證件到齊後再進行驗收,若條件允許也可提前驗收。 2. 單單不符 遇到這種情況應立即通知貨主,並按貨主提出的辦法辦理,但應將全部事實處理經過記錄在案備查。 3. 質量有異 應先將合格品驗收入庫,不合格品分開堆放,做出詳細記錄,並立即通知貨主與發貨單位交涉。交涉期間,對不合格品要妥善保管。如貨主同意按實際情況驗收入庫時,應讓貨主在驗收記錄上簽章。驗收後,仍應將不合格品單存、單發,並填寫入庫驗收單。 4. 數量不符 若實際驗收數量小於送驗數量,並小於合同中的磅差率時,則以送驗數量為驗收數量。若實驗數量大於送驗數量時,則以送驗數量為驗收數量。若實驗數量小於送驗數量並大於合同中的磅差率時,經核實後立即通知貨主。在貨主未提出處理意見前,該物資不得動用。 5. 有單無貨 應及時向貨主反映,以便查詢。 6. 錯驗 驗收員在驗收過程中發生數量、質量等方麵的差錯時,應及時通知貨主,積極組織力量進行複驗,及時更正。 二、 驗收方法 (一) 數量驗收 1. 點件法 點件法一般適合散裝的或非定量包裝的物資。 2. 抽驗法 抽驗法是按一定比例開箱點件的驗收方法,適合批量大、定量包裝的物資。國內貨一般抽檢5%~15%,貴重物品應提高檢驗比例或全點,進口貨物則按合同或者慣例辦理。 3. 檢斤換算法 通過重量過磅換算該物資的數量。適合物資標準和包裝標準的情況。所有檢斤貨物,都應填寫磅碼單。 4. 檢尺求積法 以體積為計量單位的物品,如木材、鋼材、竹料、沙石等,先檢尺,後求體積的數量驗收。 (二) 質量檢驗 1. 外觀質量檢驗(感官檢驗) (1) 包裝檢驗; (2) 貨物外觀檢驗; (3) 貨物重量、尺寸檢驗; (4) 標簽、標誌檢驗; (5) 氣味、顏色、手感檢驗。 外觀質量檢驗一般需要全部檢驗,檢驗後,及時填寫檢驗記錄單。 2. 內在質量檢驗(儀器檢驗) 內在質量檢驗是對貨物內容進行檢驗,一般由專業技術檢驗單位進行,主要是依靠專業的測試儀器檢驗,根據貨物的情況抽檢或全檢。 (三) 重量檢驗 (1) 檢斤驗收法,是指對非定量包裝的、無碼單的物資進行打捆、編號、過磅和填製碼單的驗收方法。該法適合非定量包裝的、無碼單的物資。 實際磅差率=實收重量-應收重量應收重量×1 000‰ (2) 抄碼複衡抽驗法,是指對定量包裝的、附有碼單的物資,按合同規定的比例抽取一定數量的物資過磅的驗收方法。該法適合定量包裝並附有碼單的物資。 抽驗磅差率=∑抽驗重量-∑抽驗重量∑抄碼重量×1 000‰ (3) 平均扣除皮重法,是指按一定比例將包裝拆下過磅,求得包裝皮的平均重量,然後將未拆除包裝的物資過磅,從而求得該批物資的全部皮重和毛重。 (4) 除皮核實法,是指選擇部分物資分開過磅,分別求得物資的皮重和淨重,再對包裝上標記的重量進行核對。 (5) 約定重量法,是指存貨方與保管方在簽訂保管合同時,雙方對物資的皮重已按習慣數值有所約定,則可遵從約定淨重。 (6) 理論換算法,適合中長度的金屬材料、塑料管材等,可將重量換算為長度。 (7) 整車複衡法,是指檢驗時將整車引入專用地磅,然後扣除空車的重量,即可求得物資淨重。適合大宗無包裝的物資,如煤炭、生鐵、礦石等散裝的塊狀、粒狀或粉狀的物資。 三、 案例分析 假設鄭州新華物流公司今天有兩批貨物即將到庫,分別是: (1) 東北大米20 000斤,50斤裝,400袋; (2) 德國進口新車2輛。 入 庫 通 知 單00807 供貨單位:米米多商貿有限公司2015年 11 月 11 日 存貨單位:鄭州好又多超市 倉庫名稱:鄭州新華物流中心倉庫 材料編號材料名稱規格型號單位計劃數量單價金額附注 8437303東北大米金膳道斤20 0001.5元30 000元 會計倉庫主管保管采購 入 庫 通 知 單00808 供貨單位:德國大眾汽車經銷商2015年11月 11 日 存貨單位:河南物產元通 倉庫名稱:鄭州新華物流中心倉庫 材料編號材料名稱規格型號單位計劃數量單價金額附注 6666456奧迪敞篷S5輛1100萬元100萬元 6666858奔馳車G500輛1175萬元175萬元 會計倉庫主管保管采購 請問: (1) 要對這兩批的貨物(東北大米和德國進口車)進行實物驗收,該從哪些方麵著手? (2) 請問以上兩種實物驗收一樣嗎?不一樣在什麼地方? 這時候新華物流的商品入庫出現問題了,需要同學們解決: (1) 德國進口新車的訂貨合同副本不見了,其他的所有證件都齊全了,該怎麼辦? (2) 德國進口車的證件齊全之後又發現,供貨方提供的質量證書與存貨單位的進庫單不一致該怎麼辦? (3) 東北大米的所有證件都已齊全,但是原先要求是早上9點到庫,現在這批東北大米還是沒有送到? (4) 在東北大米的數量檢驗中發現,抽驗20 000斤大米的5%(即1 000斤),而實際的重量隻有840斤,每袋(50斤裝)平均隻有42斤,超過了允許的磅差。 (5) 德國兩輛進口車分別為奧迪S5敞篷和奔馳G500,但是實際到庫的車輛為奧迪S5敞篷和寶馬5係GT? 1. 技能訓練的目的 通過對物資入庫驗收案例分析,掌握物資入庫驗收程序和方法。 2. 技能訓練的內容 根據理論背景,完成案例分析。 3. 技能訓練的步驟 (1) 分析案例資料; (2) 分析物資入庫驗收程序; (3) 分析物資入庫驗收方法; (4) 分析物資入庫驗收過程常見問題的處理方法; (5) 完成案例分析。 4. 技能訓練的報告要求 (1) 技能訓練的名稱、學生姓名、班級和日期; (2) 技能訓練的目的和要求; (3) 技能訓練的原理; (4) 技能訓練的步驟; (5) 技能訓練的原始記錄; (6) 技能訓練的結果分析,並寫出技能訓練報告。 一、 填空題 1. 檢驗在食品、化妝品以及藝術品等領域的作用是其他檢驗法所替代不了的。 2. 生物學檢驗法包括和兩種。 3. 我國商品質量監督分為、和用戶質量監督三類。 4. 是指對內和對外貿易部門、商品使用單位等為確保所購買商品的質量而進行的監督和檢查。 二、 判斷題 1.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屬於第一方檢驗。() 2. 我國商品檢驗的一般程序與進出口商品檢驗的程序是相同的。() 3. 感官檢驗在食品、化妝品以及藝術品等領域的作用是其他檢驗法所替代不了的。() 4. 商品質量監督實質上是國家對生產和流通領域的商品進行宏觀調控的一種手段。() 三、 選擇題(可多選) 1. 對被檢批商品逐個(或逐件)進行檢驗是指。 A. 全數檢驗 B. 百分之百檢驗 C. 抽樣檢驗 D. 免於檢驗 2. 未經訓練的消費者根據對商品的偏愛程度,對商品質量進行感覺判斷的感官檢驗方法是。 A. 分析型感官檢驗 B. 偏愛型感官檢驗 C. 隨機感官檢驗 D. 非確定型感官檢驗 3. 的優點是能定量地表示測定結果,客觀、準確、科學地反映商品質量情況。 A. 感官檢驗法 B. 理化檢驗法 C. 微生物檢驗法 D. 生理學檢驗法 4. 下列檢驗方法中,屬於物理檢驗法的是。 A. 觸覺檢驗法 B. 力學檢驗法 C. 電學檢驗法 D. 熱學檢驗法 5. 對於感官檢驗與理化檢驗的比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感官檢驗的成本較低 B. 理化檢驗容易定量化 C. 感官檢驗受人的主觀意誌影響較大 D. 理化檢驗成本較高 6. 以特定的動物或人群為受試對象,測定食品的消化率、發熱量以及某一成分對機體的作用、毒性等的檢驗方法是。 A. 化學分析法 B. 儀器分析法 C. 微生物檢驗法 D. 生理學檢驗法 7. 國家授權指定第三方專門機構,以公正的立場對商品質量進行監督檢查是。 A. 國家質量監督 B. 媒體質量監督 C. 社會質量監督 D. 用戶質量監督 8. 新聞媒體對某些商品質量問題進行報道屬於。 A. 國家質量監督 B. 企業質量監督 C. 社會質量監督 D. 用戶質量監督 9. 具有強製性質的質量監督形式是。 A. 抽查型質量監督 B. 用戶質量監督 C. 仲裁型質量監督 D. 評價型質量監督 四、 名詞解釋題 商品檢驗感官檢驗理化檢驗 五、 簡答題 1. 簡述商品檢驗的一般程序。 2. 簡述感官檢驗與理化檢驗的優缺點。 3. 簡述商品質量監督的作用。 掃一掃,看答案 項目四商品包裝 項目四商品包裝 商品包裝是依據商品的屬性、數量、形態以及儲運條件和銷售需要,采用特定包裝材料和技術方法,按設計要求創造出來的造型和裝飾相結合的實體,具有技術和藝術雙重特性。包裝材料、包裝技法、包裝結構造型和表麵裝潢構成了包裝實體的四大因素。包裝材料是包裝的物質和技術基礎,包裝結構、造型是包裝材料和包裝技術的具體形式。包裝材料、技術、結構造型是通過畫麵和文字美化,是宣傳和介紹商品的重要手段。商品包裝是商品學研究的又一項重要內容。絕大多數商品隻有經過包裝,才算完成它的生產過程,才能進入流通和消費領域。包裝不足、包裝不當、包裝過分都有礙商品價值與商品使用價值的實現。 1. 知識目標: (1) 了解商品包裝的概念、作用和分類; (2) 理解商品包裝的材料和包裝技法; (3) 掌握商品包裝標誌; (4) 了解包裝對商品養護的作用; (5) 了解綠色包裝的作用與做法。 2. 技能目標: (1) 能夠利用包裝更好的養護商品; (2) 能夠理解包裝對於商品和物流的作用,對商品進行妥善包裝。 寶潔公司的包裝 寶潔公司曾對包裝決策開發了一個成為Direct Product Profitability 的程序,利用該程序可以識別出所有分銷渠道中的產品成本,包括那些與包裝有關的成本。 發現將Ivory牌洗發水瓶重新設計為方形後,減少了空間占用,每箱洗發水可以節省29美分運輸成本。 將汰漬洗衣粉的包裝重新設計後,在不減少每袋洗衣粉重量的同時,縮小了袋子的尺寸,每箱可以裝的洗衣粉由原來的12袋變為14袋,從而減少了搬運和存儲費用。 (1) 商品包裝有什麼功能? (2) 如何包裝才能發揮其功能? 任務一商品包裝概述 (1) 理解商品包裝的概念; (2) 掌握商品包裝的作用; (3) 掌握商品包裝的分類。 一、 商品包裝的概念 中國國家標準GB\/T 4122.1《包裝術語》中對包裝給出了明確的定義:“為在流通過程中保護產品、方便儲運、促進銷售,按一定的技術方法而采用的容器、 材料及輔助物等的總體名稱。也指為了達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輔助物的過程中施加一定技術方法等的操作活動。”可見,商品包裝的概念包含兩層意思:一是指實物,如盛裝商品的容器和材料、塗料、黏合劑等;二是指盛裝商品過程的技術手段和方法,如打包、捆紮、裝箱、灌裝,防震技術、防鏽技術、防潮技術,印刷裝潢設計方法等。 二、 商品包裝的功能 商品包裝在商品從生產領域轉入流通和消費領域的整個過程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功能包括保護功能、容納功能、便利功能、信息傳遞與促銷功能和增值功能。 (一) 保護功能 保護功能保護內裝物品不受損傷,是包裝的最主要功能。 (1) 防止商品的破損變形。為了防止商品的破損變形,商品包裝必須能承受在裝卸、運輸、保管等過程中的各種衝擊、震動、顛簸、壓縮、摩擦等外力的作用,形成對外力的防護。而且要具有一定的強度,以減少在搬運裝卸作業中,由於操作不慎使包裝跌落造成的衝擊;減少倉庫儲存堆碼時最底層貨物承受的強大壓力;減少由於運輸和其他物流環節的衝擊、震動。 【背景鏈接41】 雞蛋的包裝 木箱、竹簍包裝——平均破損率10%,每年內貿損失5 000萬公斤,價值2億元。 蛋盒包裝——用再生紙漿製作的蛋盒包裝,它的結構和雞蛋有著完美的結合,層層羅列,絲毫不占用多餘的空間。材料再生紙漿極具質感,有一定的韌性和柔性,能有效地減少對蛋殼的衝擊,很好地發揮了保護功能,加之再生紙漿可再回收利用,使得這種包裝選材極具環保意義。所以,這麼多年來再生紙漿作為雞蛋包裝材料的地位從未動搖過。 (2) 防止商品發生化學變化。為了防止商品發生氧化、分解、老化、生鏽等化學變化,商品包裝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阻隔水分、潮氣、光線以及空氣中各種有害氣體的作用,避免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 (3) 防止有害生物對商品的影響。鼠、蟲及其他有害生物對商品有很大的破壞性。包裝封閉不嚴,會給細菌、蟲類造成侵入之機,導致變質、腐爛,特別是對食品危害性更大。鼠、白蟻等生物會直接吞食紙張、木材等商品。 (4) 防止異物混入、汙物汙染、丟失、散失。 【背景鏈接42】 UPS、Fedex的包裝測試實驗室 最為世界領先的快遞承運商與包裹遞送公司,美國的UPS和Fedex都十分重視包裝環節帶給客戶的體驗,建立了的包裝測試實驗室。包裝工程師采用標準的測試方法決定托運人的產品是否能夠承受運輸過程中的種種困難,如震動和防水等;幫助托運人改進包裝,承運人也可以減少貨物的丟失率和索賠費用;另外,當包裝尺寸改變時,承運人可因體積縮小而在運輸空間利用率上獲利。 (二) 容納功能 包裝首先是一種盛裝容器,容納功能也是商品包裝的基本功能。幾乎所有的商品在運輸和儲存中都需要適度包裝的支持,更有一些商品,如氣體、液體、粉末商品以及許多食品和藥品,如果沒有包裝就無法攜帶、使用或消費。 成組化包裝是商品包裝容納功能的延伸。這種包裝是把兩個以上的相同產品集合於一個包裝內,並可由小包裝組成中包裝,中包裝再組成大包裝。例如,一些瓶裝飲料商品24瓶為一箱,若幹箱可以拚裝為一個集裝箱。成組化包裝有利於商品運輸、保管和銷售,並能減少商品流通的費用。 配套包裝(成套包裝)和適量包裝也是包裝容納功能的延伸。配套包裝是將幾種有關聯的產品放置於同一包裝內,有利於配合使用。例如,係列化妝品的組合包裝、嬰兒全套服裝的組合包裝、各種手工工具的組合包裝等。適量包裝是將少量產品置於更小的包裝內,供一次或幾次使用。例如,袋泡茶、小包裝餐巾紙、一次性洗發膏等。多種規格商品中的小規格包裝和一次性產品包裝都屬於適量包裝。 (三) 便利功能 便利功能是指商品包裝為商品的空間移動、攜帶、消費、使用在各個領域提供一切方便條件。例如,在運輸領域,方便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堆碼保管以及統計等;在銷售領域,方便展銷陳列、銷售計價以及利用自動售貨機等;在消費領域,方便攜帶、使用、開啟、存放以及重新封裝等;在用後處置領域,方便回收、處理等。具體來講,應滿足如下幾點要求: (1) 包裝大小、形態、包裝材料、包裝重量、包裝標誌等便於運輸、保管、驗收、裝卸。 (2) 容易區分商品及計量。 (3) 包裝及拆裝作業簡便、快速。 (4) 容易處理拆裝後的包裝材料。 (5) 能分割及重新組合,適應多種裝運條件及分貨要求。 便利功能的延伸形式是複用功能包裝和改用功能包裝。複用功能是指包裝內的商品用完(卸完)後,包裝還可以反複使用。改用功能是指包裝內的商品用完後,包裝可以改作其他用途繼續使用。這樣,不僅擴大了包裝的用途,而且能長期發揮包裝上廣告的宣傳效用。 (四) 信息傳遞與促銷功能 商品包裝表麵上大都標示著某種信息。例如,運輸包裝上標示著運輸標誌和儲運要求等;銷售包裝上標示著商標、商品名稱、品種、規格、產地、原料成分、性能特點、功能用途以及使用方法、保管儲藏方法等有關商品的信息。一些消費品包裝上還標有建議零售價格,從而起到介紹商品、宣傳商品、傳遞相關信息的功能。 銷售包裝的信息傳遞與促銷功能的延伸就發展成廣告宣傳、裝飾(美化)性包裝。包裝是商品的“外衣”,它把商品的性能特點、質量特征通過包裝優美的造型、色彩、圖案和合理的定位來表現、裝飾和美化,常給人以美的享受,同時誘導、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和興趣。 【背景鏈接43】 包裝與產品內涵 著名的法國香水業有句名言:“設計精美的香水瓶是香水的最佳推銷員。” 法國香水分不同的香型,每種香味不同的香水,它的包裝瓶都有不同的造型。例如,有種香味類似森林和木料的男用香水,它的包裝瓶子被設計成細高如樹的造型,又配上能讓人聯想到木板的本色細條紙盒外包裝。另一種叫“高山”的香水,包裝瓶子被設計成旋轉升天式,這些造型別致、富於聯想的包裝恰到好處地結合了產品自身的特點,與產品渾然一體,自然能激發顧客的購買欲望。 (五) 增值功能 消費者認知商品,第一要素是包裝,包裝的檔次習慣上被認為是代表著內裝商品質量和檔次。時至今日,人們也還以包裝的精度來判定內裝商品的真偽。 包裝是對內裝商品的“改良”,它不僅保護商品體,而且有著美化商品、美化環境、傳播文化的作用,並把物質的東西和文化的、精神的內涵有機地結合起來。其增加的精神內容也可以轉變為、體現為包裝的價值,並隨著商品價值的實現而得到補償。這具體表現在商品附加值的增加上。因此,一種精致、相宜的包裝能反襯商品的價值,可以大大改善商品的形象,使消費者對商品的價值有較高的認可率,進而提高商品的身價,使商品獲得增值,同時也提高了商品的國際競爭力,有利於對外貿易的發展和國家的聲譽。 【背景鏈接44】 包裝提高茶具售價 我國傳統的出口產品——18頭蓮花茶具,本身質量很好。但采用的是簡易的瓦楞紙盒包裝,容易破損、不美觀、難以辨別是什麼商品,且給人以廉價的感覺,所以銷路一直不好。 後來,一個精明的外商將該產品買走後,僅僅在原包裝上加了一個精製的美術包裝,係上了一條綢帶,使商品顯得高雅、華貴,一時銷路大開,銷售價格由一套1.7英鎊提高到一套8.99英鎊。 上述各個包裝基本功能並不是孤立的,它們之間有著相互製約、相互協同的關係。有了容納的功能就可以對商品提供保護,而方便功能也能轉化為保護作用等。 三、 商品包裝的分類 商品包裝種類繁多,通常可以按照運輸方式、包裝所用材料、包裝在流通中的作用、包裝商品、包裝技術與方法等進行分類,為了分析研究不同種類商品包裝使用價值的特點,我們選用以下幾個不同標準,對商品包裝進行分類。 (一) 按包裝在流通中的作用分類 1. 運輸包裝 運輸包裝是指用於保護商品、方便儲存、安全運輸的較大單元的包裝形式,又稱為大包裝或外包裝,如箱型包裝、桶型包裝、集裝袋、集裝箱、托盤包裝等。運輸包裝具有保障商品安全,方便儲運裝卸和加速交接與點驗等作用。充分保護商品,方便裝卸搬運是運輸包裝的首要功能。 運輸包裝一般具有容積大、堅固耐用、標準化程度高、搬運方便、標誌清晰等特點。 商品的運輸包裝一般有裸裝、散裝和包裝三種形式。 (1) 裸裝是指那些自然成件,產品能抵抗外界作用,在儲運過程中可以保持原狀,不需包裹的包裝方式,如原木、鋼板等均可采用這一方式。 (2) 散裝是指不需要,也沒必要進行包裝,而直接將商品裝載在運輸工具內的包裝方式,如原鹽、煤炭、石油等可采用這種方式。 (3) 包裝是指需要外加包裹物,使商品形成包、箱、袋、桶或等形狀的包裝方式。除了少數商品可以采用裸裝和散裝的方式外,大多數商品都要經過包裝方可運輸。 2. 銷售包裝 銷售包裝,又稱小包裝或內包裝,是用於直接盛裝商品並隨同商品一起出售給消費者的小型包裝。銷售包裝的特點一般是包裝件小、便於商品陳列展銷,易於消費者識別、攜帶和使用。銷售包裝往往是商品增加附加價值的手段,所以包裝技術通常要求美觀、新穎、安全、衛生,其印刷、裝潢要求也比較高。 與運輸包裝保護商品的作用相比,促進銷售、便於消費、提高商品價值、方便顧客識別等作用在銷售包裝中得到了最充分的體現。 銷售包裝的類型很多,一般可按其主要功能進行分類。目前比較流行的銷售包裝有懸掛式包裝、透明式或開窗式包裝、配套包裝和組合包裝、分散包裝、禮品包裝等,這些包裝方式在現代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二) 按包裝材料分類 按包裝材料將商品包裝分為木製包裝、紙製包裝、塑料包裝、金屬包裝、複合材料包裝等。以包裝材料作為分類標誌,是研究商品包裝材料的主要分類方法(將在任務二中做詳細介紹)。 (三) 按包裝的防護技術方法分類 商品包裝按包裝的防護技術方法可以分為防水包裝、防潮包裝、防鏽包裝、防震包裝、防黴包裝、防盜包裝、防爆包裝、防燃包裝、防蟲包裝、泡罩包裝、貼體包裝、收縮包裝、拉伸包裝、真空包裝、條形包裝、充氣包裝、無菌包裝、透氣包裝、保鮮包裝、隔熱包裝、集裝箱包裝、托盤包裝等(將在任務三中做詳細說明)。 (四) 按包裝使用次數分類 商品包裝按包裝使用的次數,可分為一次用包裝、多次用包裝和周轉用包裝。 1. 一次用包裝 一次用包裝是指隻能使用一次,不再回收複用的包裝。它是隨同商品一起出售或銷售過程中被消費掉的銷售包裝。這種包裝在拆裝後,包裝容器受到破壞不能按原包裝再次使用,隻能回收處理或另作他用,如火柴盒、罐頭聽、蒸煮袋、快餐盒等。 2. 多次用包裝 多次用包裝是指回收後經適當加工整理,仍可重複使用的包裝,即對原包裝再次使用,重新包裝商品,有的包裝還能繼續回收複用多次。多次用包裝主要是商品的外包裝和一部分中包裝。 3. 周轉用包裝 周轉用包裝是指工廠和商店用於固定周轉多次複用的包裝容器。其特點是帶有某種意義的強製性回收性質,如啤酒瓶、汽水箱、液化氣瓶、壓縮鋼瓶等。這也是當前綠色包裝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 任務二商品包裝材料 (1) 理解包裝材料的性能; (2) 掌握常見包裝材料的特點及其應用。 包裝材料是商品包裝的物質基礎,商品包裝材料有很多,常用的有木材、紙和紙製品、塑料、玻璃、金屬、纖維材料等。商品包裝材料一般可以分為主要包裝材料和輔助包裝材料。其中主要包裝材料有塑料、紙和紙板、玻璃、金屬、陶瓷、竹木、化學纖維、複合材料等;輔助包裝材料則包括填充材料、襯墊材料、塗料、油墨、黏合劑、捆紮材料等。在選擇包裝材料時通常要遵循質優、體輕、合理、無毒、無害、無汙染的原則。 一、 包裝材料的性能 包裝材料的性能應滿足現代商品包裝功能,即保護功能、容納功能、便利功能、促銷功能、增值功能等,具體來講需要具備以下幾點性能。 (一) 保護性能 保護性能主要是指包裝材料能容納並保護內裝物,防止其變質、損失,保證商品質量的性能。商品包裝的保護性能主要取決於包裝材料的機械強度、抗老化性、防潮防水性、耐油性、耐熱耐寒性、耐腐蝕性、透氣性、衛生安全性等。 (二) 便利性能 包裝材料的便利性體現在其不論從加工、運輸還是使用上都能帶來便利,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 加工操作性能 加工操作性能主要指商品包裝適應自動包裝機械操作、易加工、易包裝、易封合以及生產效率高的功能。商品包裝的這種性能主要取決於包裝材料的可塑性、剛性、熱合性、挺力、可焊性、光滑度、防靜電性等。 2. 方便使用性能 方便使用性能主要是指便於開啟和取出內裝物,便於再封閉的性能等。商品包裝的方便使用性能主要取決於包裝材料的牢固性、開閉性以及包裝容器的結構等。 3. 易處理性能 商品包裝的易處理性能指包裝材料要可重複利用、可再生、可降解、易回收處置,有利於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 4. 成本 包裝材料的易得性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包裝成本的高低。一個良好的包裝應在最低成本的前提下實現最高的價值,即經濟合理地選擇包裝材料,以便節省包裝材料,降低機械設備費、勞動費,提高包裝效率等。 另外,包裝材料的自重決定著其是否便於裝卸搬運,以及其在運輸時是否需要支付較高的成本。 (三) 促銷與展示性能 此性能主要體現在材料是否易於外觀裝飾,即材料的顏色、形狀等的美觀性,能產生強烈的陳列效果,提高商品身價和激發消費者購買欲望的性能,主要取決於包裝材料的光澤度、透明度、防靜電吸塵性以及印刷適應性等。 二、 主要包裝材料的性能特點 在諸多包裝材料中,應用最廣的四大包裝材料是紙、塑料、玻璃和金屬,其中紙包裝產業占比超過40%,是國內包裝業的第一大子行業。 (一) 紙質材料 紙質材料是支柱性的傳統包裝材料,耗量大,應用範圍廣。紙製材料分為紙和紙板兩種,凡定量在225 g\/m2以下稱為紙,其上稱為紙板。其中紙主要用作包裝商品、製作紙袋和印刷裝潢等,紙板則主要用於生產紙盒、紙箱、紙桶、紙杯、紙盤等包裝容器,用於運輸包裝。 1. 紙製材料的優點 紙製材料的優點主要體現在其便利性能和促銷性能上。 (1) 加工操作性能良好。 紙製材料容易折疊、成型、密封,方便采用各種加工方法,適用於機械化、自動化生產。 (2) 易處理性良好。 紙製材料無味無毒、清潔衛生,且用後便於處理,可回收、再生、循環利用,不會汙染環境,有利於節約資源。 (3) 成本低廉。 紙製材料取材容易、價格較低、材料輕,可以降低包裝和運輸成本。 (4) 促銷與展示功能良好。 與其他材料相比,紙製材料的黏合可印刷性也是最優的,便於介紹和美化商品。 2. 紙製材料的缺點 紙製材料的缺點主要體現在其保護性能較差。 紙製材料雖然具有一定的強度和耐衝擊性,但是其撕破強度低,易變形;防潮性、耐水性差;氣密性和透明度也比較差。所以,紙和紙板在包裝應用上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製,目前多通過製作紙塑複合材料等來彌補其不足。 現在,在運輸包裝中,用量最多的紙製品是瓦楞紙箱。紙漿模製包裝物、牛皮紙包裝袋用量也占了相當大的比重。 3. 常見的紙質包裝材料 (1) 瓦楞紙,又稱波紋紙板。由至少一層瓦楞紙和一層箱板紙(也叫箱紙板)黏合而成,具有較好的彈性和延伸性,主要用於製造紙箱、紙箱的夾心以及易碎商品的其他包裝材料。用土法草漿和廢紙經打漿,製成類似黃紙板的原紙板,再機械加工使其軋成瓦楞狀,然後在其表麵用矽酸鈉等膠粘劑與箱板紙黏合而成。瓦楞紙板坑徑越大,其剛性就越強。紙板的韌度源於芯紙層,而不需厚硬的填料。瓦楞紙非常堅固、輕巧,能載重耐壓,還可防震,便於運輸。 【背景鏈接45】 瓦楞紙板包裝箱防水防潮的重點及措施 瓦楞紙板包裝箱防水防潮的目的,實際上還是為了維持紙箱的抗壓性能,紙張受到水分侵蝕後,瓦楞會發生垮塌軟化現象,大大降低了包裝安全性。然而大部分人理解中的紙箱防水僅僅是紙箱成型後的防水問題,卻忽視了紙箱紙張本來存在的含水量問題。事實上控製好瓦楞原紙含水量對提高瓦楞包裝箱安全性能同樣也是至關重要的。對於瓦楞紙板含水量的控製,應著重對以下幾方麵進行控製: 瓦楞原紙進廠時的含水量應嚴格按照GB 13023—91標準進行檢驗; 進廠後對瓦楞原紙的儲存溫度應控製在常溫狀態,相對濕度不大於40%; 瓦楞原紙的存放應豎著碼垛堆放,地麵應做防潮處理; 瓦楞原紙的儲存時間不宜過長。 溫度是直接調整瓦楞原紙含水量,保證黏合劑糊化的重要條件。 因此,當瓦楞紙板生產線在80~120米\/分時,通常采用的溫度應控製在160 ℃~180 ℃之間,按其換算鍋爐的飽和蒸汽壓力應控製在0.9~1.2MPa,這樣既能調整好瓦楞原紙和單麵瓦楞紙板的含水量,又能保證黏合劑的糊化。 圖41護角紙板 (2) 護角紙板,是一種新型包裝材料,如圖41所示,是紙張和黏合劑為原料經特殊加工而成的多種形狀的護角紙板,如L型、U型、方型、環繞型和緩衝墊型等,具有無環境汙染、可回收,增加包裝強度等優點。它取代了造成環境汙染的發泡塑料,同時可免去外包裝紙箱。在金屬板材及平板紙張包裝中,由於傳統包裝因打包造成表麵變形破損,影響了商品的質量,而護角紙板可以有效地保護商品。在紙箱中放入護角紙板,可增強其抗壓強度。 (二) 塑料 塑料是20世紀迅速發展起來的新興包裝材料,它在整個包裝材料中的使用比例僅次於紙和紙板。塑料包括纖維材料、軟性的薄膜和剛性的成型材料,在塑料中使用最廣的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酯等。 1. 塑料的優點 (1) 加工操作性能優良。 塑料具有不同的強度和彈性,折疊及封合方便,便於加工成不同形式和複雜外形的容器,可以采取吹塑、擠塑、注塑、吸塑、中空成型、壓延、共擠、塗塑等多種成型工藝。 (2) 成本低廉。 塑料的原料豐富(主要來源於石油和煤),加工耗能低。另外,塑料質量輕,密度小,是鋼鐵密度的1\/5、玻璃密度的1\/2,因此,塑製品適應包裝輕量化發展的需要,可以用於製造承重較大的包裝容器,可以節約搬運和運輸費用。 (3) 展示功能良好。 塑料透明性好、表麵光滑、印刷性能佳、裝飾性強,非常適合包裝裝潢。 (4) 有一定的保護性能。 多數塑料的密封性、防潮性等方麵都優於紙質材料,耐化學腐蝕性(耐酸、堿、鹽等)方麵優於金屬材料。 2. 塑料的缺點 (1) 在保護性能方麵有缺陷。 常溫下的物理機械強度(表麵硬度、抗壓強度、抗彎強度等)低於金屬和玻璃;耐熱性差,多數的塑料難以承受150 ℃以上的高溫;當塑料的厚度減小時,仍存在一定程度的透氣性和透濕性;易老化。 (2) 環保性能差。 一些塑料帶有異味,有毒副作用;塑料包裝廢棄物不易甚至不能自然降解,如果處理不當會造成環境汙染。 不過,塑料容易與紙、金屬等傳統包裝材料製成複合材料,因此塑料發展前景廣闊。 3. 常見的塑料包裝 塑料包裝按材質可分為PP、PE、PVC、PS、EVA等。其中,聚乙烯(PE)是目前軟包裝工業中使用量最大的塑料材料,無毒、無味,用於藥物和食品包裝。聚丙烯(PP)是一種白色透明性較好的無毒顆粒或粉狀固體,是第三大通用塑料材料。包裝上主要是生產PP瓶的薄膜,可用於吹塑盒真空成型,做各種瓶子、杯、盤、盒等材料。聚氯乙烯(PVC),應用非常廣泛,在包裝膜、瓶、發泡材料、密封材料、纖維等方麵均有廣泛應用。但其殘餘氯乙烯單體可能滲透到食品中,在一定條件下,氯乙烯單體是一種致癌物,因此一般不做食品包裝。 (1) 塑料周轉箱。 塑料周轉箱一般是選用具有高衝擊強度的HDPE(低壓高密度聚乙烯)或PP (聚丙烯)等為原料注塑而成。塑料物流箱有廣泛用途,方便零件周轉便捷、堆放整齊,便於管理。其合理的設計,優良的品質,適用於工廠物流中的運輸、配送、儲存、流通加工等環節。箱體工藝大多都為一次注塑而成,有些塑料箱還配套了箱蓋(有的物流箱蓋是單獨配套使用,一般都通用幾款同類型的物流箱產品)。 【背景鏈接46】 塑料周轉箱如何選擇 塑料周轉箱是一種用於貨物中轉及長途運輸的工具,同時它還可以作為產品儲物箱來使用。此種箱子使用範圍相當廣泛,各行各業都會要使用到這種箱子,那麼塑料周轉箱如何選擇呢? 1. 看產品色澤 品質好的產品,顏色鮮豔,有較好的光澤,而質量不好的產品,顏色暗啞,光澤度不夠。 2. 看重量 一般情況下,同等規格的產品,用同等的材料,當然是越重越好。但這也是最具欺騙性的一個陷阱,不具誠信的廠家,會在產品中加入石粉(碳酸鈣),使產品重量增加。這樣的後果是產品韌性降低,容易破裂,使用壽命大大縮短。 3. 多動手 用戶可用手按壓產品,使其有一定的變形,如果沒有破裂,則產品質量相對較好;質量不好的產品,稍經按壓,就會破損。如果你對購買的產品質量有懷疑,可以將產品反過來,站在產品底部試其承載力。但千萬不要用腳猛踹,否則,一旦破裂,極易被刮傷。 當然,用戶如想放心又省心,當然是認準一些規模較大、信譽好的企業進行購買。 (2) 塑料托盤。塑料托盤的選材與塑料周轉箱類似,它的出現是適應環保需要,使用塑料托盤代替木托盤是減少對森林破壞的最佳產品,是適應物流業發展的必然產物。隨著食品安全觀念的不斷強化,醫藥行業衛生性的要求不斷提高,塑料托盤以其防腐蝕、防潮濕、防鏽蝕、抗蟲蛀、不發黴等特點受到食品、醫藥行業的青睞和追捧。此外,塑料托盤因其承載性能高和使用壽命長等特點,在化工、輕紡、製造業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 【背景鏈接47】 塑料托盤材料的選擇及夏季注意事項 塑料托盤由HDPE(低壓高密度聚乙烯)或PP(聚丙烯)等原料生產。在南方,由於氣溫較高,托盤的生產多采用PP,這種原料具有良好的耐熱性和很好的強度,不會因為溫度高而出現強度不夠的問題;而在北方,則采用HDPE,抗衝擊性、韌性以及耐寒性好。 夏季不僅溫度高,而且天氣多變,多雨。塑料托盤由於其材料本身不耐高溫、易老化的特性,使用時易受到溫度、操作等影響,因此夏季給塑料托盤的放置帶來一定的困難。 放置的地點對於托盤的使用壽命有著很大的影響。托盤的正確放置是應避免遭受陽光暴曬,以免引起老化,縮短使用壽命。應避免雨淋,雨中含有大量的如酸性等腐蝕性物質,會腐蝕塑料托盤。最好的放置辦法是,放在常溫倉庫裏,堆高放置。這樣一是節省麵積,二是有效地保護了塑料托盤,延長其使用壽命。 (三) 金屬材料 金屬作為包裝材料,曆史悠久。世界上金屬種類很多,常用於包裝的金屬材料主要是鋼材、鋁材及其合金材料。其中,包裝用鋼材包括薄鋼板、鍍鋅低碳薄鐵板、鍍錫低碳薄鋼板(俗稱馬口鐵);包裝用鋁材有純鋁板、合金鋁板和鋁箔。在現實生活中,經常用金屬材料製成鐵桶、鋁桶、鐵罐、鋁罐、鋼瓶、集裝箱等。 1. 金屬材料的優點 金屬材料的優點體現在其保護性能和促銷性能俱佳。 (1) 保護性能良好。 金屬材料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防潮、耐光、不透氣,能達到長期保存商品的目的;有一定的強度,耐碰撞,結實,不易碎,能很好地保護內裝物品。 (2) 促銷與展示功能良好。 金屬表麵有特殊的光澤,能顯示商品的檔次,易於進行塗飾和印刷,可獲得良好的裝潢效果。 (3) 易處理性能良好。 金屬材料易於回收、循環利用,不會造成環境汙染等。 2. 金屬材料的缺點 金屬材料的缺點體現在其成本較高。 (1) 金屬材料本身造價較高。 (2) 金屬材料自重大,不易裝卸搬運,運輸成本高。 (3) 一些金屬材料的化學穩定性差,在多雨、潮濕的環境下容易生鏽,遇到酸、堿則可能發生腐蝕。常常通過在金屬表麵鍍上某些材料解決這些問題,但又付出了額外的成本。 金屬材料的高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限製了其在包裝上的應用。 3. 常見的金屬包裝材料 金屬材料一般可以分為剛性金屬材料和軟性金屬材料。 剛性金屬材料主要用於加工飲料、食品和其他商品所用包裝罐、聽、盒,各種瓶罐的蓋、底以及捆紮材料和運輸包裝桶、集裝箱,其目的是裝運各種防光、防水、防泄漏、密封性要求高的各類氣體、液體或粉狀商品。例如,薄鋼板桶廣泛用於盛裝各類食用油脂、石油和化工商品;金屬聽、盒適用於盛裝餅幹、奶粉、茶葉、咖啡、香煙等;鐵塑複合桶適於盛裝各種化工產品及腐蝕性、危險性商品;馬口鐵罐、鍍鉻鋼板罐、鋁罐是罐頭和飲料工業的重要包裝容器。 軟性金屬材料主要用於製造軟管和金屬箔。例如,鋁箔多用於製造複合包裝材料、藥品、化妝品、化學品等的包裝;鋁製軟管則廣泛用於包裝膏狀化妝品、醫藥品、清潔用品、文化用品、食品等。 (1) 金屬材料集裝箱。 集裝箱製造材料是指集裝箱主體部件(側壁、端壁、箱頂等)材料,可分成鋼製裝箱、鋁合金集裝箱、玻璃鋼集裝箱(屬塑料的一種)等三種。 其中,最為常見的是鋼製和鋁合金集裝箱。鋼製集裝箱,用鋼材製造,優點是強度大,結構牢,焊接性高,水密性好,價格低廉;缺點是重量大、防腐性差。 鋁合金集裝箱,用鋁合金材料造成,優點是重量小,外表美觀,防腐蝕,彈性好,加工方便,以及加工費、修理費低,使用年限長;缺點是造價高,焊接性能差。 可以說,作為金屬製品業下的一個子行業的集裝箱及金屬包裝容器製造行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隨著世界經濟的複蘇,特別國際航運業的高速發展,作為為眾多行業提供包裝的配套產業,集裝箱及金屬包裝容器製造行業將迎來一個發展的新時期。 (2) 金屬材料托盤。 就托盤的材料來說,木製、紙製托盤用得較多,而鐵製托盤主要材料為鋼材或鍍鋅鋼板,經專用設備成型,各種型材互相支撐,鉚釘連接加強,再經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焊接而成。鐵製托盤雖然價格昂貴,但其承載能力、強度、耐磨、耐溫在托盤中是最強的;100%環保,可以回收再利用,資源不浪費;特別是用於出口時,不需要熏蒸、高溫消毒或者防腐處理,符合國際環保法規。雖然在我國應用不多,但在日本及歐美汽車製造企業中,各種鐵製托盤已廣泛使用。 【背景鏈接48】 鋁合金托盤顛覆傳統創造全新托盤非凡承載力 超輕鋁製托盤根據低碳、節能概念開發而來,是目前托盤產品種類中最環保的材質。在今年的武漢商用車展上,晟通物流展出了一款鋁行者鋁合金托盤,幾個大漢現場進行承重試驗,體現全新鋁材料托盤的非凡承載力。 該鋁製托盤根據國際標準ISO 6780的標準尺寸係列設計,長1200mm、寬1000mm、高150mm,而且能滿足客戶特殊定製化需求。現代物流業的升級是全方位的,要適應新形勢,不斷創新模式,鋁行者鋁合金托盤自重僅11.2千克、強度大於260兆帕、靜態承重3噸,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循環使用,100%殘值回收,真正開啟了物流裝備高效節能又一新亮點。 據悉鋁合金托盤具有六大優勢:輕量化,標盤約12~13 kg\/個,質量小,降低人工及轉運的重度及難度;穩定性,卡嵌式藝,結構牢固,符合GB\/T 4995;超保值,殘值100%回收,綠色環保、節能、低碳;易維護,標準化構件,可單件更換;防質變,無菌,防腐,防潮,防火;出口優勢,不需要熏蒸、高溫消毒或防腐處理。 (四) 玻璃 玻璃屬於矽酸鹽無機材料,它作為包裝材料曆史悠久。目前,玻璃仍然是包裝主要用材之一,常被製成瓶、罐、缸等,廣泛用於酒類、飲料、藥品、化妝品、調味品、罐頭、化學試劑等商品的包裝。 1. 玻璃材料的優點 (1) 有一定的保護功能。 玻璃化學性能穩定、耐腐蝕;玻璃密封性良好、不透濕、不透氣,能有效地保護內裝物。 (2) 易處理性能良好。 玻璃易於回收再利用,非常有利於環境保護。 (3) 促銷與展示功能良好。 玻璃透明性好、清潔、美觀、易於造型的特點也使玻璃在宣傳、美化商品方麵有獨特的效果。 2. 玻璃材料的缺點 (1) 在保護性能方麵有缺陷。 玻璃耐衝擊強度低,易碎,經不起溫度的突變,不易密封。 (2) 運輸成本高。 玻璃取材容易,自身成本較低,但因其自重大、易碎的特點,不得不付出更多的運輸成本,所以很少用玻璃製成運輸包裝容器。但隨著玻璃強化、輕量化技術以及複合技術的發展,玻璃對包裝的適應性大大加強,現在玻璃也可以用於製造大型運輸包裝容器,儲藏強酸等化工類產品。 【背景鏈接49】 啤酒專用的“B”瓶 啤酒瓶使用期限長,容易引起瓶體擦傷、劃痕和材質的老化,造成抗壓力下降,爆炸的概率增加。消費者在購買瓶裝啤酒時,應認準“B”字標誌,合格的啤酒瓶瓶底以上20 mm範圍內有專用標記“B”以及生產企業標記、生產日期等標識。 “B”瓶的使用期限為2年,一般在“B”字標誌後會注明該啤酒瓶的生產日期,在“保質期”內的“B”瓶其安全性高於非“B”瓶。另外,“B”標明的是啤酒專用瓶,以區分於葡萄酒瓶、醬油瓶、醋瓶等非啤酒專用瓶。 (五) 木材 在我國,木材作為包裝材料很早就被使用。常用的木製包裝容器有木箱(包括膠合板箱和纖維板箱)、木桶(分為木板桶、膠合板桶和纖維板桶)、木匣、纖維板箱、膠合板箱、托盤等。 1. 木材材料的優點 木材具有特殊的耐衝擊、耐壓和耐氣候的能力,保護性能優良,其物理、化學性能穩定,易於加工,不汙染環境,目前仍是大型和重型商品常用的包裝材料,也常被用於包裝體積小、重量大、批量小、強度要求高的商品。 2. 木材材料的缺點 (1) 成本高。 雖然木材適於做多種商品的包裝材料,具有獨特的優越性,但由於森林資源的匱乏,木材來源有限、價值高,而且由於保護環境的需要,木材作為包裝材料發展潛力並不大。目前,木製包裝容器已逐漸減少,正在被塑料等新型包裝材料所取代。 (2) 易蟲蛀。 【背景鏈接410】 美國對木質包裝材料的要求 美國海關邊境保護局2006年7月5日全麵執行於2005年9月16日生效的木質材料包裝規例,所有以有關木質材料為包裝(包括裝貨托板、裝貨箱、盒子、貨墊、木塊、墊木等)的貨品均受影響(豁免除外)。 處理及標記規定,國際貨物所使用的木質包裝材料必須做到:經過加熱處理,最低木心溫度為56 ℃,最少需處理30分鍾;或以甲基溴進行熏蒸約16小時。 此外,木質包裝材料必須加上國際植物保護公約標記,以及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的雙字母國家編碼,顯示處理木質包裝材料的國家。標記又必須包括由國家植物保護機構向負責公司分配的獨有號碼,確保木質包裝材料已經適當處理。 3. 常見的木材包裝 (1) 木托盤。 木托盤,是以天然木材為原料製造的托盤,是現在使用最廣的托盤,約占托盤總數的90%以上。 國內木製托盤的材料主要有鬆雜木、鬆木、硬雜木等,不同的材料代表托盤的不同使用性能。歐洲托盤標準中明確規定不能使用白楊木。木製托盤進行幹燥定型處理,減少水分,消除內應力,然後進行切割、刨光、斷頭、抽邊、砂光等精整加工處理而形成型材板塊,采用具有防脫功能的射釘(個別情況采用螺母結構)將型材板塊裝訂成半成品托盤,最後進行精整、防滑處理。 (2) 木包裝箱。 顧名思義是用於包裝的木箱,其大小並沒具體規定,一般視具體要求而定。木包裝箱以其堅固,取材方便,防潮等優點而受到廣泛應用。該產品廣泛適用於物流、機械電子、陶瓷建材、五金電器、精密儀器儀表、易損貨品及超大尺寸物品等行業產品的運輸和外包裝,材料符合出口商品檢疫要求。常見的木包裝箱有框架木箱、封閉木箱和膠合板箱。 (六) 陶瓷 陶瓷也是以矽酸鹽為主要成分的無機材料,目前也是現代包裝的主要材料之一。陶瓷與玻璃有許多共同之處,如化學性能穩定、熱穩定性佳,有良好的遮光性,密封性好,耐酸堿腐蝕,成本低廉,可用於製造瓶、壇、罐等包裝容器,廣泛用於包裝運輸各種化工產品、特色傳統食品等。在我國,因為陶瓷瓶造型古樸典雅、釉彩和圖案裝飾美觀,所以常被用於高級名酒的包裝。 (七) 複合包裝材料 複合包裝材料是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材料緊密複合在一起而製成的包裝材料,其性能基本上是各層基材性能的總和,主要有紙與塑料、紙與鋁箔和塑料、塑料與鋁箔、塑料與玻璃、紙與金屬箔製成的複合材料。複合材料兼有不同材料的優良性能,使包裝材料具有更加良好的機械性能、氣密性、防水、防油、耐熱或耐寒性,是現代包裝材料的一個發展方向,特別適用於休閑食品、複雜調味品、冷凍食品等食品商品的包裝。 (八) 纖維織物 纖維織物可以製成布袋、麻袋、布包等,具有牢度適宜、輕巧,使用方便、易清洗、便於回收利用等特點,適用於盛裝糧食及其製品、食鹽、食糖、農副產品、化肥、化工原料及中藥材。 (九) 其他材料 毛竹、水竹等竹類材料可以編製各種竹製容器,如竹筐、竹箱、竹籠、竹籃、竹盒、竹瓶等包裝容器;水草、蒲草、稻草等可編織席、包、草袋,是價格便宜、一次性使用的包裝用材料;柳條、桑條、槐條及其他野生藤類,可用於編織各種筐、簍、箱、籃等。另外,棕櫚、貝殼、椰殼、麥稈等也可用於製作各種特殊形式的銷售包裝。 任務三商品包裝技法 (1) 掌握運輸包裝技法及其應用; (2) 了解商品包裝技法及其應用。 商品包裝技法是商品包裝技術和包裝方法的統稱。合理、完美的商品包裝技法在商品的運輸和銷售過程中作用巨大,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商品破損、流失,降低企業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商品包裝技法按包裝的主要功能可以分為商品運輸包裝技法和商品銷售包裝技法兩大類。 一、 商品運輸包裝技法 所謂商品運輸包裝技法,是指對準備運輸的商品進行包裝作業時所采用的技術與方法。常用的商品運輸包裝技法包括以下幾種。 (一) 一般包裝技法 一般包裝技法是指針對產品的不同形態和特點而采用的技術與方法,這是大多數產品都要采用的。要對不同形態的產品進行包裝,關鍵在於如何合理選擇內外包裝的形態和尺寸。 一般包裝技法,通常包括以下幾種。 1. 內裝物要合理置放、固定和加固 在包裝容器中裝進各種各樣產品時,如果置放、固定和加固的合理,一般能達到縮小體積、節省材料、減少損失的效果。所以,在裝入產品時,一定要注意產品的合理置放、固定和加固的技巧。 2. 對鬆泡產品要壓縮體積 鬆泡產品,如枕芯、羽絨服、棉被、毛紡織品等,在包裝時占用容器的空間太大,必須對其進行體積壓縮。據實踐驗證,一些服裝、毯子,真空包裝技法可使其體積縮小達50%左右;對鬆泡產品,真空包裝技法則可使其體積縮小達85%。真空包裝技法經濟效益顯著,一般可節省費用15%~30%。 3. 合理選擇內、外包裝的形狀尺寸 有些包裝好的商品還必須裝入集裝箱,如果包裝件與集裝箱之間的形狀尺寸匹配得好,就會大大提高集裝箱的利用度,並且能有效地保護商品。 4. 包裝外的捆紮 在包裝外進行捆紮的目的是進一步加固容器、保護商品,還可以減少部分保管費和運費等。 (二) 緩衝包裝技法 緩衝包裝技法,又稱防震包裝技法,是為減緩內裝物品受到衝擊、震動等外界影響造成損壞而采取一定防護措施的包裝技術和方法。 緩衝包裝技法一般分為全麵緩衝、部分緩衝和懸浮式緩衝三類方法。 1. 全麵緩衝 全麵緩衝是指產品或內包裝的整個表麵都用緩衝材料襯墊的包裝方法。全麵緩衝依據產品和緩衝材料的不同,可分為壓縮包裝法、浮動包裝法、裹包包裝法等。例如,常見的現場發泡法,又稱就地發泡,適用於家用電器、玻璃陶瓷製品、工藝水晶和其他不規則商品的包裝。這種方法采用泡沫體在現場噴入外包裝內成型的措施,能將任何形狀的物品包裹住,起到緩衝襯墊作用。 2. 部分緩衝 部分緩衝是指僅在產品或內包裝的拐角或局部地方使用緩衝材料襯墊。例如,精密儀器、電子產品等包裝容器內塞滿泡沫塑料襯墊、防震填充劑(如纖維素填料、木纖維)等; 玻璃、陶瓷器皿等產品的包裝箱內常填充瓦楞紙板襯墊;白酒等瓶裝商品則往往使用帶有固定內格的塑料箱。 圖42懸浮式緩衝包裝示意圖 對那些整體性好或有內包裝容器的產品適用此法,不但能降低包裝成本,還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3. 懸浮式緩衝 懸浮式緩衝,又稱浮吊包裝(見圖42)是指先將產品置於紙盒中,產品與紙盒間直麵均用柔軟的泡沫塑料襯墊妥當,盒外用帆布包縫或裝入膠合板箱,然後用彈簧張吊在外包裝箱內,使其懸浮吊起,適用於極易受損,且要求保全的產品。例如,一些大型工具可利用其底腳孔,經螺栓與箱底或滑木連接固定或木框固定,再將木框拴在箱板上也屬此類。 (三) 防潮包裝技法 防潮包裝技法是指為了隔絕外部空氣相對濕度的變化對產品的影響,使產品保持適宜的相對濕度,保證商品質量,采用防潮材料對產品進行包封的技術與方法。 從材料的角度分析,金屬和玻璃的阻隔性最佳,防潮性能好。紙質包裝材料和纖維織物等結構鬆弛,阻隔性差,防潮包裝一般是用在其表麵塗抹防潮材料將產品與潮濕大氣隔絕,以避免潮氣對產品的影響。具體來講,在進行防潮包裝時可采用下列方法。 1. 選用合適的防潮材料 防潮材料是影響防潮包裝質量的關鍵因素。凡是能延緩或阻止外界潮氣透入的材料,均可用來作為防潮阻隔層以進行防潮包裝。符合這一要求的材料有金屬、塑料、陶瓷、玻璃,及經過防潮處理的紙、木材、纖維製品等,而使用最多的是塑料、鋁箔等。防潮材料的選用主要由環境條件、包裝等級、材料透濕度和經濟性等幾方麵因素綜合考慮。 2. 設計合理的包裝造型結構 試驗表明,包裝結構對物品的吸濕情況影響甚大。包裝容器底麵積越大,包裝及內裝物的吸濕性也越大。越接近底部,含水量越大。因此,在設計防潮包裝造型結構時,應盡量縮小底麵積。此外,包裝容器的尖端凸出部位也易吸濕,應使這些部位盡可能改成圓角。 3. 對易於吸潮材料進行防潮的處理 (1) 塗蠟法。 蠟是一種很好的防潮材料,將蠟熔融,使紙浸漬於蠟液中即可。例如,在瓦楞紙板表麵塗蠟或楞芯滲蠟等。 (2) 塗料塗布。 塗料主要有清油、清漆、樹脂塗料等,操作前先在紙麵刷一道澱粉漿,再施以塗料。例如,在布袋、編織袋內塗樹脂塗料,紙袋內塗瀝青等。 (3) 塑料塗布。 常用的主要原料為聚乙烯醇丁醛(簡稱PVB),屬熱固性塑料,將其溶於乙醇,爾後用膠輥塗布,再烘幹即成。 4. 添加合適的防潮襯墊 在易受潮的包裝內加襯一層或多層防潮材料,如瀝青紙、牛皮紙、蠟紙、鋁箔、塑料薄膜等。 5. 用防潮材料進行密封包裝 采用防潮性能極好的材料,如金屬、陶瓷、玻璃、複合材料等製成容器,包裝幹燥產品,然後將容器口部嚴格密封,潮氣再不能進入。 6. 加幹燥劑 在密封包裝內加入適量的幹燥劑,使其內部殘留的潮氣及通過防潮阻隔層透入的潮氣均為幹燥劑吸收,從而使內裝物免受潮氣的影響。需要注意的是,這類包裝需用透濕性小的防潮材料,否則適得其反。市場上廣泛適用的幹燥劑有矽膠幹燥劑(防潮珠)、活性炭幹燥劑、蒙脫石幹燥劑、石灰石幹燥劑等。 7. 在進行防潮包裝時的注意事項 (1) 包裝場所應清潔幹燥。 包裝場所溫度不應有劇烈變化以避免發生結露現象,一般溫度不超過35 ℃,相對濕度則應保持在75%以下。 (2) 產品在包裝前必須是清潔幹燥的。 不幹燥時應先進行幹燥處理,不清潔處應進行清潔工作。所用緩衝襯墊材料應采用不吸濕或吸濕性小的材料。 (3) 防潮材料應平滑均一。 防潮材料應無針孔、無氣泡、無砂眼、無破裂、平滑均一。應使用緩衝襯墊材料將防潮材料支撐、固定、卡緊,並盡量將其放在防潮材料的外部。 (4) 應盡可能使包裝表麵積對體積的比率達到最小。 應盡量縮小內裝物的體積和防潮包裝的總表麵積,盡可能使包裝表麵積對體積的比率達到最小。 (5) 防潮包裝應連續。 防潮包裝應盡量連續操作,一次完成,當中間停頓作業時,應采取有效的臨時防潮保護措施。 (6) 防潮包裝的封口,必須密封良好。 (四) 防鏽包裝技法 防鏽包裝是在金屬製品的儲運過程中,為防止生鏽而采取一定防護措施的包裝。其實質是劣化某一環境因素,以達到控製或殺滅微生物,防止內裝物黴變、腐爛,保護物品質量的目的。金屬製品極易受水分、氧氣、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鹽分、塵埃的影響而生鏽,因此,必須采用防鏽包裝技術(詳細介紹請參見項目八)。 (五) 防黴包裝技法 防黴包裝是為了防止內裝物長黴影響質量而采取一定防護措施的包裝。防黴包裝技術可分為兩大類:一類為密封包裝,另一類為非密封包裝。采用密封包裝進行包裝時,或將密封容器內抽成真空,充入惰性氣體,或放入矽膠、矽鋁膠等幹燥劑,也可放置適量的除氧劑或揮發性防黴劑。 非密封包裝是對易長黴的產品經有效防黴處理後,外包防黴紙,然後再包裝。對長黴敏感性較低或吸水率低的產品,可在包裝箱兩端麵的上部開設通風窗,以控製包裝箱內的含濕量。 (六) 集合包裝 集合包裝是指將一定數量的商品或包裝件彙集起來,裝入一個具有一定規格、強度和長期周轉使用的更大的包裝容器內,形成一個更大的包裝單元的包裝形式。 1. 集裝箱 集裝箱是集合包裝最主要的形式,它是指具有固定規格和足夠強度,能裝入若幹件貨物或散裝貨的專用於周轉的大型容器,也稱“貨箱”或“貨櫃”。它既是貨物的運輸包裝,又是交通工具的組成部分。 2. 集裝托盤 集裝托盤包裝是為了實現裝卸和搬運作業的機械化,把若幹件貨物集中在一起,堆疊在運載托盤上,構成一件大型貨物的包裝形式。集裝托盤包裝既是包裝方法,又是運輸工具和包裝容器,其特點是重量小、返空與裝盤容易、裝載量適宜,托盤包裝常用的固定貨物的方式是用打包帶捆紮包裹。 3. 集裝袋 集裝袋是一種用塗膠布、帆布、塑料編織袋做成的圓形大口袋。其四麵有吊帶,底部有活口,內襯一個較大的塑料薄膜袋,用於盛裝糧食、化工原料等粉粒商品。 二、 商品銷售包裝技法 (一) 貼體包裝技法 圖43貼體包裝示例 貼體包裝(見圖43)是將產品放在能透氣的、用紙板或塑料薄片(膜)製成的底板上,上麵覆蓋有加熱軟化的塑料薄片(膜),通過底板抽成真空,使薄片(膜)緊貼商品,同時以熱熔或膠黏的方式使薄片(膜)與紙板黏合的包裝。 貼體包裝技法廣泛應用於商品銷售包裝,它的特點是:通常形成透明包裝;顧客可以觀看商品體的全部,加上不同造型和印刷精美的襯底,大大增加了陳列效果;能牢固地固定商品,防止商品受各種物理機械作用而損壞;同時有防盜、防塵、防潮等保護作用。貼體包裝技法廣泛適用於外形多樣、怕壓易碎的商品,如日用器皿、燈具、文具、小五金、玩具等。 圖44泡罩包裝示例 (二) 泡罩包裝技法 泡罩包裝技法(見圖44)廣泛地適用於形狀複雜、怕壓易碎的商品,如食品、藥品、文具、玩具、 小商品等的銷售包裝。按照泡罩形式不同,泡罩包裝可分為泡眼式、罩殼式和淺盤式三類。 泡眼是一種尺寸很小的泡罩,常見的如藥片泡罩包裝;罩殼是一種用於玩具、文具、小工具、小商品的泡罩,類似於貼體包裝的形式;淺盤是杯、盤、盒的統稱,主要用於食品(如熟肉、果脯、蛋糕等)的包裝。 (三) 收縮包裝技法 收縮包裝技法(見圖45)是將經過預拉伸的塑料薄膜、薄膜套或袋,在考慮其收縮率的前提下,將其裹包在被包裝商品的外表麵,以適當的溫度加熱,薄膜即在其長度和寬度方向上產生急劇收縮,緊緊地包裹住商品。它廣泛地應用於銷售包裝,是一種很有前途的包裝技術。 圖45收縮包裝示例 收縮包裝技法的特點是:所用薄膜材料有一定韌性,且收縮比較均勻,在棱角處不易撕裂,可將零散多件商品方便地包裝在一起,如幾個罐頭、幾盒光盤等,有的借助於淺盤,可以省去紙盒;所用塑料薄膜通常是透明的,經收縮緊貼於商品,能充分顯示商品的色澤、造型,大大增加了陳列效果;可保證商品在到達消費者手中之前保持密封,防止啟封、偷盜等;防潮、防汙染,對食品能起到一定的保鮮作用,有利於零售,延長貨架壽命。 (四) 真空包裝技法 真空包裝技法,也稱減壓包裝技法,是指將產品裝入包裝容器之後,排除包裝內的氣體,使密封後的容器內達到一定真空度。 真空包裝技法的特點是:用於輕泡工業品包裝時,能大大縮小包裝體積,可縮小50%以上;用於軟包裝進行冷凍後,包裝物表麵無霜,可保持食品本色;用於食品包裝時,能防止維生素分解、油脂氧化、防止氣味散失、防變色、防蟲、防黴。真空包裝技法的缺點是容易造成褶皺,影響美觀。 (五) 拉伸包裝技法 拉伸包裝技法是用具有彈性(可拉伸)的塑料薄膜,在常溫和張力作用下,裹包單件或多件商品,在各個方向上牽伸薄膜,使商品緊裹並密封。它與收縮包裝技法的效果基本一樣,其特點是:采用此種包裝不用加熱,適合於那些怕加熱的產品如鮮肉、冷凍食品、蔬菜等;可以準確地控製裹包力,防止產品被擠碎;由於不需加熱收縮設備,可節省設備投資和設備維修費用,並可節省能源。 (六) 充氣包裝技法 充氣包裝技法,也稱氣體置換包裝,是采用二氧化碳或氮氣等不活潑氣體置換包裝容器中的空氣,從而使密封後容器內僅含少量氧氣(1%~2%)的一種包裝方法。充氣包裝技法大量使用在食品、藥品、紡織品等包裝上,也應用於日用工業品的防鏽和防黴。用於食品包裝,能防止氧化,抑製微生物繁殖和害蟲的發育,因此采用充氣包裝的食品不用加熱或冷凍,不用或少用化學防腐劑,便能有較長的保存期,且食品風味可以維持得較好。例如,豆製品、麵包、茶葉、果仁、瓜子仁、花生仁、肉鬆等,油炸土豆片、膨化食品、果蔬菜脆片等,蛋糕、月餅等,紫菜、火腿、燒雞、奶粉等,都可采用此種包裝技術。 (七) 吸氧劑包裝技法 吸氧劑包裝技法,又稱脫氧包裝,是在密封的包裝容器內,使用能與氧氣起化學作用的吸氧劑,從而除去包裝內的氧氣,使內裝物在無氧狀態下保存。吸氧劑包裝除氧效果好,能達到100%除氧,完全杜絕了氧氣的影響,可以防止氧化、變色、生鏽、發黴和蟲蛀現象,主要用於保鮮食品、禮品、點心、蛋糕、茶葉等,也應用於毛皮、書畫、古董、鏡片、精密機械零件及電子器材等的包裝。 (八) 高溫短時間滅菌包裝技法 這種包裝技法是指將食品充填並密封於複合材料製成的包裝內,然後使其在短時間內保持135 ℃左右的高溫,從而殺滅包裝容器內細菌的包裝方法。 這種技法可以較好地保持內裝食品的鮮味、營養價值及色調等,適用於鮮奶、肉類、蔬菜等的包裝,如鮮奶和罐頭的包裝等。 (九) 保鮮包裝技法 保鮮包裝技法是指采用固體或液體的保鮮劑,進行鮮果和蔬菜的保鮮包裝方法。 1. 固體保鮮劑法 這種方法是指將保鮮劑裝入透氣小袋封口後再裝入內包裝,以吸附鮮果、鮮菜散發出來的氣體而延緩後熟過程。 2. 液體保鮮劑法 這種方法是指將鮮果浸入保鮮液後取出,表麵形成一層極薄的可食用保鮮膜,既可堵塞果皮表層呼吸氣孔,又可起到防止微生物侵入的作用。 任務四綠色包裝 (1) 理解綠色包裝的內涵; (2) 掌握綠色包裝的主要手段。 綠色包裝是指對生態環境不造成汙染,對人體健康無害,能循環複用和再生利用,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包裝。它是以不汙染環境,保持人體健康為前提,以充分利用再生資源,節約自然資源與降低能源消耗為發展方向,造福於人類。也就是說,包裝產品從原材料選擇,產品製造、使用、回收和廢棄的整個過程均應符合生態環境保護的要求。它包括節省資源、能源,減量,避免廢棄物產生,易回收複用,再循環利用,可焚燒或降解等生態環境保護要求的內容。綠色包裝的內容隨著科技的進步,包裝的發展還將有新的內涵。 一、 綠色包裝的內涵 綠色包裝的內涵是製定綠色包裝評價標準的主要依據:綠色包裝是在20世紀70年代興起的;其內涵曆經了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的“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說”, 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的“3R1D”說,90年代中後期的“生命周期評價LCA說”等三個階段而不斷發展完善。目前以“4R1D”原則為主。 《綠色包裝評價方法與準則》國家標準(GB\/T 37422—2019)定義了“綠色包裝”的內涵:在包裝產品全生命周期中,在滿足包裝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對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危害小、資源能源消耗少的包裝。 【背景鏈接411】 我國出台《綠色包裝評價方法與準則》國家標準 《綠色包裝評價方法與準則》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於2019年5月13日發布並實施。針對綠色包裝產品低碳、節能、環保、安全的要求,標準規定了綠色包裝評價準則、評價方法、評價報告內容和格式,具體評價內容涉及了包裝產品的物理安全、食品安全和環境安全。 包裝行業是一個服務性的行業,是為商品服務的。2018年,全國包裝企業有25萬餘家,包裝產業主營業務收入有2萬億元。那麼,根據這個新的國家標準,如何對包裝進行評價呢? 對綠色包裝來說,減量是很重要的一個指標。小小瓶蓋功能一樣,但是重量卻不同,企業在生產時主動減輕重量,消費者在選擇時主動選擇輕薄的瓶蓋,就能減少數十萬噸的廢棄塑料垃圾。除了減量外,可循環使用也是綠色包裝的一個重要指標。 通過優化產品設計,實現減量化,重複使用,可循環,可降解,這些隻是綠色包裝要遵循的基本原則。在《綠色包裝評價方法與準則》中,分一級指標和二級指標。在一級指標中分別有資源屬性、能源屬性、環境屬性和產品屬性。在資源屬性中,對於包裝材質種類,強調了在包裝設計和生產過程中,都要優先選用無毒無害環保型和單一材質的包裝材料;複合包裝材料生產要采用易於拆解或分離的加工技術。 二、 綠色包裝設計的原則 首先,是使整個包裝生產過程成為綠色係統,即每個生產要素、每個生產環節都應要求無汙染,以此全麵保證最終產品的綠色;其次,是在生產過程中要節約能源,節省材料充分利用再生資源;最後,是遵循產品的“4R1D”原則。 三、 綠色包裝的主要手段 (一) 包裝選材的綠色化 1. 紙包裝 由於紙製品包裝使用後可再次回收利用,少量廢棄物在大自然環境中可以自然分解,對自然環境沒有不利影響,故世界公認紙、紙板及紙製品是綠色產品,符合環境保護的要求,對治理由於塑料造成的白色汙染能起到積極的替代作用。目前,國內外正在研究和開發的紙包裝材料有紙包裝薄膜、一次性紙製品容器、利用自然資源開發的紙包裝材料、可食性紙製品等。 目前,許多企業已考慮使用中型、重型的瓦楞紙箱或白色板箱來包裝,並使用各種防潮保鮮紙張代替塑料薄膜來進行包裝。美國已有一半以上的塑料包裝改用新型紙張包裝。我國的上海嘉寶包裝公司引進先進設備研製成紙漿模型,這種產品采用天然植物纖維,如蘆葦漿、蔗渣漿、木漿等原料,經科學配方,模壓成型而製成。這種紙漿模型是替代泡沫餐具的最理想的產品。 2. 玻璃包裝 如果不含有金屬、陶瓷等其他物質,玻璃幾乎可以全部回收利用。某一顏色的玻璃中其他顏色玻璃碎片的含量有最大限值:① 綠色玻璃中其他顏色玻璃的最大含量不超過15%。② 白色玻璃中其他顏色玻璃的最大含量不超過3%,其中棕色玻璃的最大含量不超過2%,綠色玻璃的最大含量不超過1%。③ 棕色玻璃中其他顏色玻璃的最大含量不超過8%。為此,必須加強不同顏色玻璃的分類收集。在一些發達國家,白色玻璃和彩色玻璃分別用不同的容器收集。由於玻璃包裝具有可視性強、易於回收複用的優點,它已成為飲料等產品傳統包裝的主要容器。 3. 竹包裝 竹包裝包括竹膠板箱、絲捆竹板箱等,具有無毒、無汙染、易回收等特點。中國是世界上木材缺乏的國家,但中國的竹林總麵積和竹資源蓄積量分別居世界首位和第二位。中國具有濃鬱傳統文化氣息的竹包裝,已受到歐美及日本等國的青睞。 (二) 包裝材料的無害化處理 1. 可食用包裝 幾十年來,人們熟知的糖果包裝上用的糯米紙及包裝冰激淩的玉米烘烤包裝杯都是典型的可食性包裝。人工合成可食性包裝膜中比較成熟的是20世紀70年代已工業化生產的普魯蘭樹脂,它是無味、無臭、非結晶、無定形的白色粉末,是一種非離子性、非還原性的穩定多糖。由於它是由α葡萄糖苷構成的多聚葡萄糖,因而在水中容易溶解,可做黏性、中性、非離子性的不膠化水溶液。其5%~10%的水溶液,經幹燥或熱壓能製成厚度為0.01mm的薄膜。它透明、無色、無臭、無毒,具有韌性、高抗油性、能食用,可作食品包裝。其光澤、強度、耐折性能都比高鏈澱粉製造的薄膜好。 武漢市的科研人員研製成一種新型的內包裝材料——可食性包裝膜。該品是由苕幹、土豆、碎米等原料經發酵轉化成多糖,然後將多糖研成薄膜。該膜是由葡萄糖連接而成的高分子物質,具有可食性、可降解性、無色透明、隔氧性好等特點。作為食品包裝膜,其直角撕裂強度、機械強度、透光性等均可達到塑料包裝優等膜標準。該膜製成袋後,裝色拉油不漏油,裝奶粉可與奶粉共溶於水一起食用。 2. 可降解包裝 可降解材料是指在特定時間、特定環境下,其化學結構發生變化的一種塑料。可降解塑料包裝材料既具有傳統塑料的功能和特性,又可以在完成使用壽命之後,通過陽光中紫外線的作用或土壤和水中的微生物作用,在自然環境中分解和還原,最終以無毒形式重新進入生態環境中。可降解塑料主要分為合成光降解塑料、添加光敏劑的光降解塑料和生物降解塑料以及多種降解塑料複合在一起的多功能降解塑料。也可按降解塑料的環境條件將其分為光降解塑料、生物降解塑料(完全生物降解塑料、部分生物降解塑料)、化學降解塑料(氧氣降解塑料、水降解塑料),以及上述三種降解塑料組成的複合降解材料。 目前,國際上流行的“可降解新型塑料”具有廢棄後自行分解消失、不汙染環境的優良品質。德國發明了一種由澱粉做的、遇到流質不溶化的包裝杯,可以盛裝奶製品,廢棄後也容易分解,這項發明為德國節省了40億隻塑料瓶。美國研製出一種以澱粉和合成纖維為原料的塑料袋,它可在大自然中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荷蘭和意大利等國已立法規定某些塑料包裝材料必須采用可降解塑料,有害環境的包裝一律不得投放市場。 【背景鏈接412】 歐盟科研人員研製出新型可降解生物包裝材料 食品包裝在食品保鮮及食品安全中發揮著重要作用。2012年2月9日,歐盟第七框架研發計劃的一個研究項目宣布在食品包裝領域取得重要成果,科研人員從乳清蛋白中提取出一種生物材料,用於生產多功能薄膜,並且已經研究出規模化生產方法。 這種新型包裝材料可有效防止食品氧化、黴變,阻止化學和生物汙染,可顯著提高食品的貨架期。 目前食品的包裝都采用從石油化工原料中提取的聚合物(如乙烯醇聚合物)生產的塑料薄膜為包裝材料,對環境構成汙染。歐盟科研人員采用乳清蛋白為原料,研製的包裝材料具有生物降解特性。生產工藝為:首先將甜乳清和酸乳清分離和提純,製備高純度乳酸蛋白分離液,然後利用各種方法,獲得具有超強成膜特性的蛋白。最後,在乳清蛋白中混入不同濃度的生物軟化劑和添加劑,增加薄膜的機械承載力。 食品包裝生產企業隻要對現有的生產工藝和設備稍加改進就可生產這種生物降解包裝材料。該技術目前已申請專利。 (三) 包裝的循環利用 1. 加強包裝的回收利用 讓包裝循環利用是減少浪費、降低汙染的有效方法,如推行啤酒、飲料、醬油、醋等包裝采用玻璃瓶,以反複使用。瑞典等國家用聚酯PET飲料瓶和PC奶瓶的重複再用達20次以上,荷蘭Wellman公司與美國Holmson公司對PET容器進行100%的回收。例如,聚酯瓶在回收之後,可用兩種方法再生:物理方法是指直接徹底淨化粉碎,無任何汙染物殘留,經處理後的塑料直接用於再生產包裝容器;化學方法是指將回收的PET粉碎洗滌之後,用解聚劑甲醇、乙二醇或二甘醇等在堿性催化劑作用下使PET全部解聚成單體或部分解聚成低聚物,純化後再將單體或低聚物重新聚合成再生PET樹脂包裝材料。 2. 托盤和物流周轉箱的循環共用 托盤和物流周轉箱循環共用本質上是循環經濟,除了經濟效益,它更大的價值還是在於綠色和環保效益。它不僅能夠給企業帶來直接的成本節約,從更大範圍看,是對社會資源的節約,降低碳排放。 托盤和物流周轉箱循環共用帶來了包裝物使用方式的變革,模式從一次性使用或者是不合理、低利用率的使用,變成更高效的使用,本身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資源節約。而在靜態使用中,通過減少不必要的浪費,比如淡旺季的調劑,沒有必要按照峰值采購,而是按照實際使用量進行租用,不同企業在同一區域內就實現了共享,使得不同企業、行業之間也可以共用托盤和物流周轉箱,實現了托盤和物流周轉箱在更大範圍的循環共用。 除了節能,減排也是托盤和物流周轉箱循環共用對環境的重要貢獻。據荷蘭包裝和托盤行業協會針對一次性使用和多次性使用木托盤在製造和使用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的研究顯示,雖然多次性托盤的最初成本比一次性托盤來得高、使用的木料超過一倍,但在托盤的生產和使用過程中,多次性使用木托盤所產生的能源消耗、固體廢物、廢氣排放數量,僅為一次性木托盤的一半。 技能訓練一商品包裝標誌識別與包裝技法 1. 技能訓練的目的 (1) 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商品包裝標誌的作用; (2) 培養學生熟練識別商品包裝標誌並能在實踐中正確運用的能力; (3) 熟練掌握各種包裝技法。 2. 技能訓練的內容 收集一些運輸包裝標誌和銷售包裝標誌,仔細觀察後分析: (1) 指出包裝的標誌; (2) 說明所采用的包裝材料、包裝技法及優缺點。 3. 技能訓練步驟 (1) 指導教師向學生講解商品包裝標誌、包裝技法的相關知識,並布置收集各類包裝標誌的任務; (2) 將學生分為6~7組,每組7~8人; (3) 組織各組分別介紹; (4) 在各組推薦的基礎上,選定若幹名學生在全班進行交流。 4. 技能訓練檢查評價(見表41) 表41商品包裝標誌識別與包裝技法結果評價標準表 被考評人 考評地點 考評內容商品包裝標誌識別與包裝技法 考評標準 內容分值自我評價他人評價教師評價 收集資料全麵40 分析資料透徹、準確40 思路清晰、語句順暢、表意準確20 合計100 總分 技能訓練二綠色包裝調研 【背景鏈接413】 為快遞包裝適當“減負”才能從源頭上控製汙染,減輕物流體係的負荷。快遞包裝大多數屬於二次包裝,包裝應在完成其保護商品免受運輸損傷的功能基礎上,盡量減少印刷工序和包裝工藝。包裝生產者需要從包裝生命周期的全過程出發來設計包裝,去繁求簡,踐行低碳環保的理念。 聯邦快遞的包裝設計是簡約設計的代表,隻在包裝袋(盒)上印上聯邦快遞的標誌,用最單純直接的版式強調企業的品牌形象。整套設計強調係統性,簡潔而獨特。這樣的創意包裝不但能達到吸引消費者、傳達產品的目的、樹立品牌識別的效應,而且能盡可能地減少了耗材的使用。 UPS對包裝標準化有著嚴格的要求,這樣有利於裝箱、運輸和保管,從而使其快遞係統更加綠色環保,更加合理化。UPS注重對快遞包裝進行改造,使包裝能適用於大型化和集約化的運輸,既有效減少單位包裝,節約材料和費用,也有利於提高裝卸、搬運、保管、運輸的作業效率。UPS還自主開發並使用環保材料,提高材料利用率,以達到環保的目的。在包裝檢驗與設計服務方麵,UPS也加大投入,其設在芝加哥的服務中心數據庫中,抗震、抗擠壓、防泄漏等各種包裝案例應有盡有。服務中心還曾設計水晶隔熱層的包裝方式,為糖果、巧克力的運輸提供恒溫保護。科學的包裝設計為企業節省了材料費和運輸費,減少了耗材的使用,實現了環保和客戶節約開支的雙贏。 除了在包裝“瘦身”和創新設計上做文章,提高包裝的通用性也能降低損耗。TNT集團曾發起“行星與我規劃”。其中要求TNT在物流服務全程操作中,所有集裝箱和托盤等貨運設備必須在公路和鐵路運輸中通用。這項措施使德國每年可節約至少580萬張辦公用A4紙用量,從根本上控製了溫室氣體排放量,有力地保護了環境。 (資料來源:物流技術裝備行業網) 1. 技能訓練的目的 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綠色作用及常見的做法,以期在今後的工作過程中對商品妥善包裝的同時,融入環保理念。 2. 技能訓練的內容 閱讀背景鏈接資料,並查閱資料了解綠色包裝的做法。 3. 技能訓練步驟 (1) 指導教師向學生講解綠色包裝的相關知識,並布置收集資料任務; (2) 學生閱讀資料並上網查閱綠色包裝相關內容; (3) 學生分組對找到的資料進行交流,形成報告和PPT; (4) 在各組推薦的基礎上,選定若幹名學生在全班通過PPT進行交流。 4. 技能訓練的報告要求 (1) 技能訓練的名稱、學生姓名、班級和日期; (2) 技能訓練的目的和要求; (3) 技能訓練的原理; (4) 技能訓練的步驟; (5) 技能訓練的原始記錄; (6) 技能訓練的結果分析,並寫出技能訓練報告。 一、 選擇題(可多選) 1. 包裝容器因壓縮會產生形變,因此受到嚴格限製。 A. 溫度 B. 氣壓 C. 儲存周期 D. 堆碼高度 2. 對紙類包裝影響最大的環境條件是。 A. 溫度 B. 濕度 C. 輻射 D. 鹽霧 3. 在物流包裝設計中需要考慮的因素中,是首要因素。 A. 標誌性 B. 裝卸性 C. 作業性 D. 保護性 4. 不是物流包裝的主要功能。 A. 保護貨物 B. 便於處理 C. 促進銷售 D. 美觀大方 5. 下列四個包裝材料中,非綠色包裝材料的是。 A. 可食性包裝材料 B. 可降解材料 C. 重複再用材料 D. 一次性塑料 6. 商品包裝具有便利功能,不是便利功能的體現。 A. 便於儲存作業 B. 便於裝卸作業 C. 便於顧客投訴 D. 便於顧客消費使用 7. 以下選項中,不屬於木箱的是。 A. 木板箱 B. 框板箱 C. 框架箱 D. 集裝箱 8. 為了減緩內裝物受到衝擊和振動,保護其免受損壞所采取的一定防護措施的包裝稱為。 A. 防震包裝 B. 充氣包裝 C. 真空包裝 D. 拉伸包裝 二、 判斷題 1. 六千多年前新石器時代的人們已經能夠利用黏土燒製杯形尖底瓶、葫蘆形瓶、蒜頭形瓶、圓底缽等包裝容器。() 2.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木箱是使用最多的物流包裝容器,隨著瓦楞紙箱和 塑料包裝的出現和發展,木箱在物流包裝中的地位逐漸下滑。() 3. 瓦楞紙板在1856年被發明時,隻用作禮帽內襯。() 4. 運輸過程中,衝擊、振動、氣候條件等均會對包裝件產生影響。() 5. 流通過程中損害包裝的外界機械因素包括衝擊、振動、靜壓力和動壓力。() 6. 包裝件的衝擊主要發生在搬運過程中。() 7. 包裝中緩衝墊的主要作用有減緩衝擊、衰減有害振動、調整包裝件的固有頻率、減小動應力。() 三、 填空題 1. 物流包裝在設計過程中要遵循原則、原則、原則、原則、原則。 2. 寫出下列泡沫塑料的名稱EPE、EPS、EPP、EVA。 3. 包裝按材料材質可以分為、、、和。 4. 包裝材料未來發展方向、、、。 5. 塑料生產中,常用的添加助劑有、、、。 四、 簡答題 1. 簡述物流包裝的作用。 2. 簡述運輸包裝的含義。 3. 簡述溫度對產品及包裝件的影響。 4. 簡述濕度對產品及包裝件的影響。 5. 簡述綠色包裝的定義及特點。 掃一掃,看答案 項目五商品質量與倉庫溫濕度管理 項目五商品質量與倉庫溫濕度管理 商品學的研究內容就是商品質量及其變化規律,商品在儲運期間,宏觀上處於靜止狀態,但商品本身不斷發生各種各樣的變化,如不加以控製,這些變化都會影響到商品的質量。本項目從商品質量的基本概念及儲運期間的主要質量變化形式出發,總結出影響商品質量變化的因素。其中,溫濕度是主要因素;接下來就具體分析空氣溫濕度對商品質量的影響,進而介紹倉庫濕度的控製與調節以及冷藏庫的溫濕度的管理;最後給出水產品低溫保鮮技術實例。 1. 知識目標: (1) 理解商品質量的概念; (2) 了解商品質量變化的主要形式; (3) 掌握影響商品質量變化的因素; (4) 掌握倉庫濕度的控製與調節; (5) 了解冷藏庫的溫濕度的管理。 2. 技能目標: (1) 具有識別商品儲運期間質量變化的能力; (2) 具有選取正確方法控製商品儲運期間質變的能力; (3) 具備一般的倉儲溫濕度控製的能力。 商品在儲運期間的質量變化 人們所熟悉的煙酒、糖茶、服裝鞋帽、醫藥、化妝品、家用電器以及節日燃放的煙花爆竹等,有的怕潮、怕凍、怕熱,還有的易燃、易爆。 影響儲存商品質量變化的因素很多,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是空氣的溫度。有的商品怕熱,如油氈、複寫紙、各種橡膠製品及蠟等,如果儲存溫度超過要求(30 ℃~35 ℃)就會發黏、熔化或變質。有的商品怕凍,如醫藥針劑、口服液、墨水、乳膠、水果等,則會因庫存溫度過低凍結、沉澱或失效。例如,蘋果貯藏在1 ℃比在4 ℃~5 ℃貯藏時壽命要延長一倍。但貯藏溫度過低,可引起果實凍結或生理失調,也會縮短貯藏壽命。 影響儲存商品質量變化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是空氣的濕度。由於商品本身含有一定的水分,如果空氣相對濕度超過75%,吸濕性的商品就會從空氣中吸收大量的水分而使含水量增加,這樣就會影響到商品的質量。例如,食鹽、麥乳精、洗衣粉等出現潮解、結塊,服裝、藥材、糕點等生黴、變質,金屬生鏽。但空氣相對濕度過小(低於30%),也會使一些商品的水分蒸發,從而影響商品質量。例如,皮革、香皂、木器家具、竹製品等的開裂,甚至失去使用價值。 商品的這些變化,往往造成無法正常使用,有的甚至有危險性。 (1) 商品質量變化的類型和影響因素有哪些? (2) 如何對儲運商品進行質量管理? 任務一商品質量與質量變化 (1) 充分理解商品質量的含義,認識到商品質量在商品學學習中的重要性; (2) 掌握商品在儲運期間的主要質量變化形式。 一、 商品質量的概念 商品質量是衡量商品使用價值高低的尺度,是指商品的固有特性能夠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程度。 在生產和生活中,人們對商品質量的理解可以從狹義和廣義兩個層麵進行解釋。 (一) 狹義的商品質量 狹義的商品質量,即自然質量,是指商品的內在質量,是由商品的自然屬性決定的,質量的評價基於符合規定標準技術條件的程度。例如,食品質量的基本要求是具有營養價值、安全衛生、色香味形俱佳等。 (二) 廣義的商品質量 廣義的商品質量是指商品實體滿足規定和潛在的需求能力的特性總和,是從商品能否滿足消費者需求的角度來看商品的適用性,包括商品的自然屬性、經濟屬性和社會屬性。例如,食品不但要自然質量好,人們往往還要求就餐過程中良好的服務體驗,以及對就餐環境的需求,等等。 商品學對商品質量的研究主要以狹義的商品質量為主,但如今正逐步向廣義的商品質量過渡。 二、 儲運過程中商品質量變化的形式 商品在儲運過程中的質量變化主要有物理機械變化、化學變化、生理生化變化及某些生物活動引起的變化等。 (一) 商品的物理機械變化 商品的物理變化是隻改變商品本身的外部形態,不改變其本質,沒有新物質的生成,並且有可能反複進行的外表形態的變化現象。商品的機械變化是指商品在外力的作用下,發生形態變化。 物理機械變化的結果不是數量損失,就是質量降低,甚至使商品失去使用價值,商品常發生的物理機械變化如下。 1. 揮發 揮發是低沸點的液體商品或經液化的氣體在空氣中經汽化而散發到空氣中的現象。揮發的速度與氣溫的高低、空氣流動速度的快慢、液體表麵接觸空氣麵積的大小呈正比關係。液體商品的揮發不僅降低有效成分,增加商品損耗,降低商品質量,有些燃點很低的商品還容易引起燃燒或爆炸;有些商品揮發的蒸氣有毒性或麻醉性,容易造成大氣汙染,對人體有害;一些商品,受到氣溫升高的影響體積膨脹,使包裝內部壓力增大,可能發生爆破。常見易揮發的商品如酒精、白酒、香精、花露水、香水、化學試劑中的各種溶劑、醫藥中的一些試劑、部分化肥農藥、殺蟲劑、油漆等。 防止商品揮發的主要措施是加強包裝密封性。此外,要控製倉庫溫度,高溫季節要采取降溫措施,保持較低溫度條件下儲存,以防揮發。 【背景鏈接51】 夏季車內五大殺手排行榜 (1) 空氣清新劑等液化氣霧劑。受高溫或震動碰撞,極易使罐內液體加快汽化,壓力急劇升高,超過罐體的耐壓強度而發生爆炸。 (2) 一次性打火機(丁烷氣體壓縮而成)。車輛暴曬後車內溫度可達60 ℃以上,此時一次性打火機就猶如一個炸彈,非常危險。 (3) CD光盤。CD光盤的材料含有大量的雙酚A和苯,在車內溫度60 ℃以上時,這兩種物質很容易擴散,給車內造成極大的空氣汙染。 (4) 車載香水。香水揮發後會產生一種易燃氣體,其爆炸臨界點為49 ℃,而汽車在夏日烈陽下暴曬15分鍾後,車內溫度會迅速升高,當香水濃度和車內溫度達到極限值後,就很容易引起爆炸。 (5) 罐裝碳酸飲料。高溫、劇烈晃動下,有可能導致罐體破裂乃至爆炸。 2. 溶化 溶化是指有些固體商品在保管過程中,能吸收空氣或環境中的水分,當吸收數量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溶化成液體。易溶性商品必須具有吸潮性和水溶性兩種性能,常見易溶化的商品有食糖、糖果、食鹽、明礬、硼酸、甘草流浸膏、氯化鈣、氯化鎂、尿素、硝酸銨、硫酸銨、硝酸鋅和硝酸錳等。 商品溶化與空氣溫度、濕度及商品堆碼高度有密切關係。在保管過程中,有一些結晶粒狀或粉末狀易溶化商品,在空氣比較幹燥的條件下,慢慢失水後結成硬塊。特別是貨垛底層商品,承受壓力較重的部位溶化較嚴重。雖然溶化後,商品本身的性質並沒有發生變化,但由於形態改變,給存儲、運輸及銷售部門帶來很大的不便。 對易溶化商品應按商品性能,分區分類存放在幹燥陰涼的庫房內,不適合與含水分較大的商品同儲。在堆碼時要注意底層商品的防潮和隔潮,垛底要墊得高一些,並采取吸潮和通風結合的溫濕度管理方法來防止商品吸濕溶化。 3. 熔化 熔化是指低熔點的商品受熱後發生軟化以致成為液體的現象。 商品的熔化,除受氣溫高低的影響外,還與本身的熔點、商品中雜質種類和含量高低密切相關。熔點越低,越易熔化;雜質含量越高,越易熔化。 常見易熔化的商品有百貨中的香脂、發蠟、蠟燭,文化用品中的複寫紙、蠟紙、打字紙和圓珠筆芯,化工商品中的鬆香、石蠟、粗萘、硝酸鋅,醫藥商品中的油膏、膠囊、糖衣片等。 商品熔化,有的會造成商品流失、粘連包裝、沾汙其他商品;有的因產生熔解熱而體積膨脹,使包裝爆破;有的因商品軟化而使貨垛倒塌。 預防商品的熔化應根據商品的熔點高低,選擇陰涼通風的庫房儲存。在保管過程中,一般可采用密封和隔熱措施,加強庫房的溫度管理,防止日光照射,盡量減少溫度的影響。 4. 滲漏 滲漏主要是指液體商品,特別是易揮發的液體商品,由於容器不嚴密、包裝質量不符合商品性能的要求,或在搬運裝卸時碰撞震動破壞了包裝,而使商品發生跑、冒、漏的現象。 商品滲漏,與包裝材料性能、包裝容器結構及包裝技術優劣有關,還與倉儲溫度變化有關。如金屬包裝焊接不嚴,受潮鏽蝕;有些包裝耐蝕性差;有的液體商品因氣溫升高,體積膨脹而使包裝內部壓力增大脹破包裝容器;有的液體商品在降溫或嚴寒季節結冰,也會發生體積膨脹引起包裝破裂而造成商品損失。 因此,對液體商品應選用合適的包裝材料和先進的包裝技術;加強入庫驗收和在庫商品檢查及溫濕度控製和管理。 5. 串味 串味是指吸附性較強的商品吸附其他氣體、異味,從而改變本來氣味的現象。具有吸附性、易串味的商品,主要是它的成分中含有膠體物質,以及疏鬆、多孔性的組織結構。商品串味與其表麵狀況,與異味物質接觸麵積的大小、接觸時間的長短,以及環境中異味的濃度有關。 常見易串味的商品有大米、麵粉、木耳、食糖、餅幹、茶葉、卷煙等。常見的引起其他商品串味的商品有汽油、煤油、桐油、醃魚、醃肉、樟腦、衛生球、肥皂、化妝品、農藥等。 預防商品串味,應對易串味的商品盡量采取密封包裝,在儲存和運輸中不得與有強烈氣味的商品同車、船並運或同庫儲藏,同時還要注意運輸工具和倉儲環境的清潔衛生。 6. 沉澱 沉澱是指含有膠質和易揮發成分的商品,在低溫或高溫等因素影響下,引起部分物質的凝固,進而發生沉澱或膏體分離的現象。常見的商品有墨汁、墨水、牙膏、雪花膏等。又如飲料、酒在倉儲中,離析出纖細絮狀的物質,而發生混濁沉澱現象。 預防商品的沉澱,應根據不同商品的特點,防止陽光照射,做好商品冬季保溫及夏季降溫工作。 7. 沾汙 沾汙是指商品外表沾有其他髒物,染有其他汙穢的現象。商品沾汙,主要是生產、儲運中衛生條件差及包裝不嚴所致。對一些外觀質量要求較高的商品,如綢緞呢絨、針織品、服裝等要注意防沾汙,精密儀器、儀表類也要特別注意。 儲運過程中要注意包裝嚴密,加強出入庫驗收和在庫檢查,遠離液態及粉末狀物質。 8. 脆裂、幹縮 脆裂與幹縮是指一些吸濕性的商品,在幹燥的空氣中嚴重失水而引起商品質量變化的現象,如紙張、皮革及其製品、木製品、糕點、水果和蔬菜等,在幹燥的空氣中嚴重失水而引起商品質量變化。 脆裂與幹縮主要與溫度和幹燥的環境有關,在儲運過程中應注意防日曬、風吹,注意控製環境的相對濕度,使商品含水量保持在合理的範圍內。 9. 破碎與變形 破碎與變形是常見的機械變化,是指商品在外力作用下所發生的形態上的變化。 商品的破碎主要是脆性較大的商品,如玻璃、陶瓷、搪瓷製品、鋁製品等因包裝不良,在搬運過程中受到碰、撞、擠、壓和拋擲而破碎、掉瓷、變形等。 商品的變形通常是塑性較大的商品,如鋁製品和皮革、塑料、橡膠等製品由於受到強烈的外力撞擊或長期重壓,商品喪失回彈性能,從而發生形態改變。 10. 商品散落 商品散落是指粉狀或顆粒狀商品因包裝不嚴或包裝強度低而發生的脫落和散失。 對於易發生破碎、變形和散落的商品,主要注意妥善包裝,輕拿輕放。在庫堆垛高度不能超過一定的壓力限度。 【背景鏈接52】 讓快遞飛!直擊梅州快遞公司粗暴分揀 “嘭嘭嘭”,隨著幾聲悶響,幾個大紙殼包裝的快件從貨車內扔到地上。短短十多分鍾,分揀員即將貨車內的快件清理完畢,幾乎全是靠拋扔的方式。接到市民報料後,記者於18日下午前往梅城江南富奇路一天天快遞公司分揀區暗訪調查。該快遞公司分揀快遞時拋扔快件、抽煙、坐包裹箱上等行為進入了記者的鏡頭。 質疑:在飛的快遞能完好無損嗎? “包裹在頭頂上拋來拋去,砸向地麵不斷傳出摩擦的刺耳聲,即使不是易碎品能保證包裹不會有破損嗎?”對於該快遞公司這種分揀快件的方式,報料人張女士對快件能完好無損地送到消費者手裏表示質疑。 暗訪:快件當“座椅”? 下午2點30分,記者來到富奇路梅州市天天快遞有限公司附近。不久駛來一輛廂式貨車停在了該快遞公司門前,工作人員上前將貨車裏的快件迅速清理。記者粗略計算,滿滿一車的郵件與包裹,僅用了十多分鍾便清理一空。貨車駛走後,記者看到一名男子坐在地上的一大件包裹上,同時不停地對快件進行掃描,掃完不忘隨手扔進另一貨車內。 看!快件如何飛! 小件,隨手扔進扔出;大件,雙手舉過頭拋。三分出手!記者看到,在分揀過程中,分揀員幾乎是靠拋扔的方式對待所有包裹和郵件。麵對堆放雜亂無章的快件,分揀員也是“輕車熟路”,小件則是隨手扔進扔出;對於稍大較重的快件,分揀員則是將其雙手舉過頭頂拋向倉庫。 一紙空文快遞管理製度。 記者隨後以寄快件為由,接近該天天快遞公司。在其工作區附近,記者看到一張該公司的“管理製度”貼在牆麵上,其中明文規定“嚴禁野蠻操作”,並注明“快件脫手時,一般快件離擺放快件的接觸麵距離不應超過30厘米,易碎品不能超過10厘米”。然而,對於這些忙碌工作的分揀員們來說,快件上的“易碎品”“小心輕放”等標誌最終也隻是寄件方的一廂情願而已,因為他們根本沒有時間去注意快件上的標簽。 如何罰?情節嚴重可處1萬至3萬元罰款。 《快遞市場管理辦法》第十六條第二項規定:企業分揀作業時,應當按照快件(郵件)的種類、時限分別處理、分區作業、規範操作,並及時錄入處理信息,上傳網絡,不得野蠻分揀,嚴禁拋扔、踩踏或者以其他方式造成快件(郵件)損毀。違反本規定的,由郵政管理部門處1萬元罰款;情節嚴重的,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 快件受損或丟失,如何追償? 關於快件受損或丟失如何追償,廣東法泰律師事務所劉中強律師告訴記者,物品如果是在運輸過程中損毀、丟失,可向快遞公司要求承擔賠償責任。另外劉律師提醒,消費者在收取貨物時,如果發現包裹破損,可要求當場驗明貨物。若發現貨物有問題,消費者有權拒絕簽收。此外,要保存好相關憑證,發生糾紛及時與快遞公司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可向消費者協會或郵政管理部門投訴。 (資料來源:梅州日報) (二) 商品的化學變化 商品的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有本質的區別,它是指構成商品的物質發生變化,不僅改變了商品的外表形態,也改變了商品的本質,並且有新物質生成,且不能恢複的變化現象。商品化學變化過程即商品質變過程,嚴重時會使商品失去使用價值。商品的化學變化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 1. 氧化(包括鏽蝕) 氧化是指商品與空氣中的氧或其他能放出氧的物質接觸而發生的反應。 鏽蝕是金屬製品特有的氧化現象,即金屬製品在潮濕空氣及酸、堿、鹽等作用下,發生氧化反應而被腐蝕的現象。 除了金屬之外,商品容易發生氧化的品種比較多,如某些化工原料、纖維製品、橡膠製品、油脂類商品等。例如,棉、麻、絲、毛等纖維織品,長期同日光接觸,發生變色的現象,也是織品中的纖維被氧化的結果。 商品發生氧化,不僅會降低商品的質量,有時還會在氧化過程中產生熱量。如果產生的熱量不易散失,就能加速其氧化過程,從而使反應的溫度迅速升高,當達到燃點,就會發生自燃現象,有的甚至發生爆炸。 所以,此類商品要儲存在幹燥、通風、散熱、溫度比較低的庫房,以保證其質量安全。 【背景鏈接53】 氧化實例 (1) 草料堆積,通風不好就會緩慢氧化。古羅馬帝國一艘滿載糧草的給養船在出海遠征時神秘起火,後來科學家為這樁奇案找到了起火原因,是糧草發生了自燃。 (2) 煤棧會自燃,是因為有大量的煤發生緩慢氧化反應。緩慢氧化反應,單位時間內放出的熱量少,隻要通風良好,熱量及時散失就不會導致自燃。雖然緩慢氧化反應單位時間內放出熱量少,但是由於發生緩慢氧化反應的煤多,放出的熱量不能散失,積少成多,熱量積蓄就會有達到著火點的時候。達到著火點,又與氧氣接觸,具備了可燃物燃燒的條件,煤棧就會自燃。 (3) 脂氧化引起的脂肪變質、變味,氧化產物主要為醛、酮、酯、酸和大分子聚合物等,這些產物有些產生異味,有些本身有毒性。例如,桐油布、油傘布、油紙等桐油製品,若還沒有幹透就進行打包儲存,容易發生自燃。這是由於在桐油中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在發生氧化時放出熱量,不易盡快散失時,便會促使其溫度升高,當達到纖維的燃點就會引起自燃事故。除了桐油製品外,還有其他植物性油脂類或含油脂較多的商品,如豆餅、花生餅、核桃仁等,在一定條件下與纖維性物質接觸,也會發生自燃現象,而使其碳化。 2. 分解(包括水解) 分解是指某些性質不穩定的商品,在光、電、熱、酸、堿及潮濕空氣的作用下,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的變化現象。水解是指某些商品在一定條件下,遇水而發生分解的現象。商品發生分解反應後,不僅使其數量減少、質量降低,有的還會在反應過程中,產生一定的熱量和可燃氣體,而引起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