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規模、效率與經濟增長高健著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7·北京聲
明1.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2.如有缺頁、倒裝問題,由出版社負責退換。
圖書在版編目(CIP)數據中國城市規模、效率與經濟增長\/高健著.—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7.12ISBN978-7-5620-7927-9Ⅰ.①中…Ⅱ.①高…Ⅲ.①城市經濟-研究-中國Ⅳ.①F299.21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17)第294229號--------------------------------------------------------------------------------------------------出版者地
郵網
電承
開印
字版
印定
址箱
址話
印本
張數
次次
價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北京市海澱區西土城路25號[email protected]:\/\/www.cuplpress.com(網絡實名: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010-58908435(第一編輯部)58908334(郵購部)固安華明印業有限公司880mm×1230mm1\/329.75236千字2017年12月第1版2017年12月第1次印刷39.00元前言前言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城市獲得了快速發展,城市體係不斷完善,城市布局日趨合理,城鎮人口進一步聚集的趨勢愈發明顯,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城市規模擴大帶來的聚集經濟效應主要有兩個,分別是地方化經濟和城市化經濟。地方化經濟是產業內規模經濟,其主要源於專業化分工帶來的生產效率的提高,勞動力市場共享帶來的企業招聘成本和勞動力搜尋成本的降低以及產業內的知識共享和溢出等。城市化經濟是產業間的規模經濟,主要表現為公共產品供給的經濟性以及產業間的協同和知識溢出等。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城市聚集經濟效應不斷顯現,完善的市政設施、便捷的通信手段、發達的交通工具和高智力的管理階層,使城市有著很高的運轉效率,給城市經濟帶來快速的增長。我國城市化進程在取得長足進步的同時也暴露出一些突出問題,例如城市化發展方式粗放、盲目發展、過度發展,導致耕地占用過多、水資源短缺、環境汙染嚴重,城市自然承載力下降明顯。與此同時,城市人口規模的不斷擴大伴隨著住房緊張、交通擁堵、就業困難等社會問題的產生,個別城市呈現出明顯的“擁擠跡象”。通勤成本增加、生產生活·Ⅰ·中國城市規模、效率與經濟增長成本提高、生態環境問題突出,這些問題均嚴重影響了城市效率,進而阻礙了城市的經濟增長。城市規模、效率與經濟增長彼此依存、相互影響,既存在一定的矛盾性,又有內在的一致性,它們之間的聯係正受到政府決策部門和國內外學者的日益關注。本書以新經濟地理學模型和思想為基礎,選取我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為樣本,在對城市規模特征進行分析的基礎上,研究了城市規模增長的影響因素,分析了城市規模與城市效率之間的關係,構建計量模型討論了城市規模、效率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係,從經濟增長的視角估算了我國城市的最優規模,最後,從城市規模形成、城市效率提升以及城市經濟增長三個方麵為我國城市化發展道路提出了一些對策和建議。主要研究結論有以下四點:第一,兩個城市模型主要解釋了小城市向大城市的人口遷移現象,單中心城市模型主要解釋了二元經濟結構下農村人口向城市遷移的現象。兩個模型均表明本地市場效應和生活成本效應是城市規模不斷擴大的聚集力,擁擠效應是城市規模不斷擴大的分散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