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個亞洲的使者們——為創建亞洲共同體而努力[日]鯰川良著蔡敦達編譯同濟大學出版社圖書在版編目(CIP)數據同一個亞洲的使者們\/(日)鯰川良著;蔡郭達編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15.7ISBN978-7-5608-5895-1.同….鯰…蔡….高等學校-講座-介紹-亞洲.G649.1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15)第166147號同一個亞洲的使者們出版策劃蕭霏霏([email protected])責任編輯陳立群([email protected])視覺策劃育德文傳內頁設計昭陽封麵設計陳益平圖文製作喬榮責任校對徐春蓮出
版同濟大學出版社www.tongjipress.com.cn發
行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郵編?200092電話?021-65985622經
銷全國各地新華書店印
刷常熟華順印刷有限公司成品規格130×184mm160麵字
數80?000版
次2015年7月第1版2015年7月第1次印刷書
號ISBN978-7-5608-5895-1定
價18.00元前言何謂“亞洲共同體”,麵對這個問題,很多日本人回答“不太清楚”,這可能是實話,責怪他們“缺乏學習才回答不出”似乎有失偏頗。因為有關“亞洲共同體”的信息太少,未能引發應有的關注和興趣。而有關EU(歐洲聯盟,簡稱“歐盟”)、ASEAN(東南亞國家聯盟,簡稱“東盟”)等區域共同體出版有很多書籍,新聞媒體在相關報道也常常涉及這些信息,相關知識自然而然得到了積累。當然,上述兩個共同體早已成立,而“亞洲共同體”不但創建的途徑不夠清晰,甚至其必要性都存在爭議。
盡管如此,在全球化不斷加速的當下,讚同建立“亞洲地區區域聯盟”的人越來越多,無論在經濟還是政治方麵都將給相關各國帶來巨大利益。
那麼,各國政府是否已把創建“亞洲共同體”落實到具體議事日程了呢?很遺憾,目前還沒有。遠離政治的亞洲5
相關的學會和學術團體有些活動,但都以純粹的學術研究為中心,一般民眾很難參與。
這就是“亞洲共同體”的現狀,我未曾對其產生過特別興趣。可是,一次工作中遇見一個人並得知他正在推動“亞洲共同體”的創建活動,這使我頓生興趣。
他們的活動與政府官員或學者的做法有很大區別,並不直接參與政治和經濟,而是從文化和教育領域摸索“亞洲共同體”的可能性。通常國家都是依靠政治、經濟獲取國家利益,而立足教育和文化來獲得國家利益和國民利益不免令人覺得有點迂闊,何況他們是想從教育、文化著手思考“亞洲共同體”。起先我以為這大概是個不太了解經濟競爭社會現實的書呆子,後來又聽說他是業內數一數二企業的創始人,我頓時對這樣的人物及其“亞洲共同體”設想產生了好奇。
我拜訪了為創建“亞洲共同體”而設立的“同一個亞洲財團”,佐藤洋治理事長花了近一小時介紹了“亞洲共同體”的設想,其中包括財團為創建“亞洲共同體”所開展的活動和他本人對“亞洲共同體”的願景。
“亞洲共同體可以有各種不同形式”,他直率的話語特別吸引人,“21世紀是否能實現還不得而知”,但我為他大膽的計劃而折服。這個計劃龐大得驚人,但在當前日中關6
係、日韓關係等鄰國關係惡化的環境下,“亞洲共同體”的構想真能實現嗎?疑問隨即出現。廣大的亞洲地區曾受到歐美和日本的殖民統治,過去的曆史錯綜複雜,單憑這一點,乍一聽“亞洲共同體”,肯定有很多人會認為“很難實現”。
盡管遠大的理想看似夢想一般,但佐藤理事長卻毫不氣餒地勇往直前。在工作中我深深感到他具備非凡的領導能力,有足夠的熱情去實現理想。無法改變過去,卻可以通過行動改變未來,一開始就斷定不能成功未免武斷。
佐藤理事長說創建“亞洲共同體”需要去除三個壁壘,在與對方交涉時,無論如何利害關係總是被優先考慮。若不摒棄“自己(自我)的壁壘”“企業、團體的壁壘”和“國家、民族的壁壘”,要取得創建“亞洲共同體”的紮實成果並前進是不可能的。有關這個內容,本書將會一一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