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信息
書名:資產評估實務
作者:張翠紅,吳淩霞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08
ISBN:9787305173134
前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資產評估作為社會經濟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的中介服務行業,作用在不斷突顯,已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預見,隨著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我國資產評估行業的發展前景會更加廣闊。
為了適應資產評估行業發展和本科教育教學工作的需要,我們在資產評估多年教學經驗的基礎上編寫了本教材。我們結合當前資產評估實踐中主要評估對象的特點,較為詳細地介紹資產評估原理和技術在這些資產評估中的具體應用。
本書共十個章節和6個附件,從認識資產評估開始,介紹了資產評估的基本理論與基本方法,詳細論述了各種資產的評估實務,主要涉及諸如機電設備、房地產、無形資產、資源資產、長期投資性資產、流動資產、企業價值、財務報告等各類型資產的評估。
本教材參考了各類資產評估的優秀書籍,不僅每個項目都直接點明了知識目標與技能目標,並在每個項目後附有思考題,使讀者能很好地把握每個項目的要點,鞏固各知識要點。
本書可作為本科學校財經類專業的教學用書,也可作為成人高等學校、在職人員培訓用書。
本書由張翠紅、吳淩霞擔任主編,範偉傑、蔡阿雙、陳豪擔任副主編,成文、劉然、費娥、陳子君、李誌月參與編寫。
在本書出版之際,感謝湖北商貿學院、湖北財稅職業學院、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閩南理工學院、許昌學院領導與相關專業老師的大力支持與幫助,同時也感謝南京大學出版社各位編輯人員對本書出版所付出的心血。
由於編者水平有限,書中不妥之處在所難免,懇請讀者在使用中提出寶貴意見,以便修訂時改進。
編者
2016年6月
第一章 資產評估基礎知識
第一節 資產評估概述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改革的深入,國有資產和非國有資產之間,非國有資產和非國有資產之間的產權轉換、產權交易越來越頻繁,資產的相關當事人為了維護各自的產權利益,對資產的價值量進行鑒定的要求也越發強烈。現在資產評估不僅已經成為一個獨立的行業,同時也成了一個約定俗成的概念和專業術語。就目前學術界和執業界的普遍共識,資產評估可以表述為:資產評估是專業機構和人員按照國家法律、法規、資產評估準則和有關資料,根據特定目的,遵循評估原則,依照相關程序,選擇適當的價值類型,運用科學方法,對資產價值進行分析、估算並發表專業意見的行為和過程。
通過分析以上定義可知,資產評估作為一種評價過程,要經曆若幹評估步驟和程序,同時也會涉及以下基本的評估要素:
(1)資產評估的主體:是指從事資產評估的機構和人員,即具有資產評估資格的中介機構和注冊資產評估師。
(2)資產評估的客體:是指被評估的資產,即評估的具體對象,也稱為評估對象。
(3)資產評估的依據:是指評估所遵循的法律、法規、經濟文件、重大合同協議以及取費標準和其他參考依據。一般包括行為依據、法規依據、產權依據和取價依據四部分。
(4)資產評估的目的:即資產業務引發的經濟行為對資產評估結果的要求,或評估結果的具體用途。它直接或間接地決定和製約資產評估的條件,以及價值類型的選擇。
(5)資產評估的原則:即資產評估的行為規範,是調節評估當事人各方關係、處理評估業務的行為準則,包括工作原則和經濟原則。
(6)資產評估的程序:即資產評估工作從開始準備到最後結束的工作順序。可以從廣義和狹義兩個角度來理解。
廣義的資產評估程序開始於承接資產評估業務前的明確資產評估基本事項環節,終止於資產評估報告書提交後的資產評估文件歸檔管理。
狹義的資產評估程序是指評估機構自接受評估項目委托起到提交評估報告的工作順序,一般包括接受委托、資產清查、評定估算、評估彙總以及評估報告提交等幾個階段。在財政部《關於改革國有資產評估行政管理方式加強資產評估監督管理工作的意見》中,評估工作是按照一定邏輯進行的,評估師所承擔風險的大小取決於其是否按照規範的評估程序進行評估。
(7)資產評估的價值類型:評估結果是質與量的統一,因此評估報告中不能隻計算價值量,還必須指明是什麼價值,價值類型就是對評估價值的質的規定,它對資產評估參數的選擇具有約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