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試著叫了一下其中一家的後門,發現並沒有人應,去了前門也是如此。
於是我做了個大膽的舉動,悄悄翻了他們家的牆頭,發現果然已經人去房空。我又從他們家翻到了隔壁一家,發現也早就走了。”
對於杜大郎說的,杜老二並沒有多驚訝,臉上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他上過戰場,更在小將軍的麾下做過事,見識非一般人能比。
這些富戶偷偷的走,他倒是也能預料到,並沒有多驚訝。
倒是同樣聽到這話的杜三郎和李月娘嚇了一跳,沒想到情況已經這麼嚴重了。
“當家的,這可如何是好?”李月娘問杜老二,讓自家男人拿主意。
杜老二將手中的粗瓷碗放到了桌上,擲地有聲的說:
“當然是要逃荒去。”
“他爹,真到了如此地步嗎?”
說實話,李月娘心裏非常排斥去逃荒。
古來逃荒幾人回,逃荒路上那麼多磨難,有多少親人陰陽兩隔。
杜老二安慰妻子,勸道:“沒辦法了,趁現在逃荒的人還不多,情況還沒那麼嚴重,糧食還能買得到,我們多多的囤糧,悄悄的走。”
“可是他爹……我不想去逃荒,在自己的家鄉啃樹皮也好過逃荒路上骨肉分離。”李月娘的態度難得的強硬。
李月娘的事杜老二是清楚的,李月娘原本就是逃荒到他們這兒的。可是逃荒路上,她死了娘死了弟,就連她爹也沒享受幾天好日子就去了。
李月娘的排斥,杜老二明白。
要是有辦法他也不想走,雖說他與爹娘不親,但這裏有他的土地和房子。逃荒之後,不單戶籍,土地房子,一切都要從頭再掙。
可是不舍了這些家業出去找出路,再過一個月不下雨,那就是死路一條。
就在這時杜幼菱開口了:
“娘,逃荒是不是就去外麵啊,那很好呀,我們這兒天不下雨,菱寶已經很久都沒看到小花小鳥了。”
聽的李月娘一怔,若有所思。
杜幼菱拽了拽她娘的袖子晃了晃,繼續道:
“娘,我們就聽爹的話,一起逃荒去吧。我們找個山清水秀的地兒。那裏就有小花小草,還能好好的種糧食。到那時候娘還可以給菱寶在春天裏編花環。”
李月娘聽著寶貝女兒的童言童語,心裏有些鬆動。
是啊,這天再繼續旱下去,誰也說不準。要是能逃荒到山清水秀的地兒……
杜老二一看媳婦兒已經動搖,讚許地看了一眼閨女,然後趁機勸道:
“月娘,我知道逃荒難,可是再難總比在這裏活活餓死的強。地裏我去看了,正是麥子灌漿的時候,可是天上一滴雨都沒有下,地上的土都已經幹裂了。
今年很大可能又是顆粒無收,真到那時候我們這麼多人不得活活餓死啊。”
至於那麼多人都還沒有去逃荒,是因為人都抱著期望的,都希望老天爺能降下甘霖,給老百姓一條活路。
可實際上是天災人禍,不可抗力。
這個時候李月娘也想明白了,抱著眼睛睜的滴溜圓、一看就非常機靈的杜幼菱,看著自己的丈夫說。
“我都聽你的,他爹。”
杜幼菱第一個開心:“好呀好呀,這樣我們家就能一起去個有山有水的好地方。再到了春天,娘就能給菱寶做香椿炒蛋了,等到了夏天的時候,哥哥們還會給菱寶上山摘果子吃。”
李月娘果然笑了,“好,等來年春天一定給我們菱寶做香椿炒蛋,喂飽我們家小饞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