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任是一向心靜如水,可剛才也是感心中激動:有了皇帝的一拜,感覺自己的所受的勞苦象是突然而飛似的,身子感覺輕鬆了不少。看著身旁拉住自己衣袖的少年,那種熟悉的神情,不禁讓自己第心神一錯,仿佛先帝拉住的衣袖在那裏喜悅的說道:備得先生之助,如魚得水也。多長時間裏沒有感覺了。
劉燦卻是腳步微緩下來,畢竟諸葛亮的身體大不如前了,再也不是那個草廬中激情飛揚的青年了。
昨天晚上劉燦前思後想,終於決定還是選擇麵對諸葛亮。越早越好,對於國小力弱的大漢來說,劉燦們能與魏國相比的就隻有人和了,劉燦必須迅速的獲得諸葛亮的承認,讓他感覺劉燦不是一個小孩子,不是他眼中的那個原來的阿鬥了。
劉燦恭敬的扶著諸葛亮坐下,然後自己也坐一邊,接著親手倒了一杯水,雙手捧了過去:“相父,請用茶!”對於這樣一個名傳千古的人物,劉燦的恭敬裏沒有滲雜任何的虛情假意。
聞聽劉燦如此稱呼,諸葛亮當即將身體轉過幾案拜倒:“殿下如此稱呼,臣不敢當!”
劉燦趕緊把他拉起:“當的!當的!鬥少小不經事,多蒙教誨,師徒如父子。父親在臨走之間,將鬥等兄弟教與丞相,事之如父。昨日之言猶在耳邊,鬥怎麼會忘記呢?”
劉燦用自己的小名來做稱呼,就是想讓諸葛亮照顧劉燦的師徒關係,告訴他,劉燦還記得,你放心。說自己“少小不經事,多蒙教誨”,其實還有一層含義在內,就是說,劉燦小的時候老被你批評,你看,劉燦劉燦都記得呢。你自己看著辦吧。
諸葛亮又是一低頭,似乎又想拜倒,劉燦連忙拉住。看自己實在是無法完禮,於是幹脆說道:“君臣大義,亮豈敢違背!”
君臣?多麼沉重的字眼啊!
劉燦無奈的說道:“師徒之禮也是人倫!難道劉燦就要違背父親的遺教嗎?既然丞相如此的堅持,那就鬥就稱呼先生吧!”已經是四十三歲,劉燦才十七歲,稱他相父也不為過。可劉燦不是劉禪,來自別的時空,總感覺喊的特別別扭。
諸葛亮略一躊躇,還是接過了茶杯,略喝一小口,便放在幾案上。這種感覺讓他和熟悉,那個時候,阿鬥才十歲吧,也是這樣子,敬了一杯茶:“多謝師傅教誨!”那清脆的童音如在耳邊。也許是自己老了吧,上了年紀的人才會如此的回憶過去吧。
定了下心神,諸葛亮道:“陛下相召,所為何事!”終究還是接受了劉燦對他的稱呼。
劉燦微笑道:“先生,鬥今日有學業上的事情還請教誨。”看著他神色自若,劉燦暗自罵自己,諸葛亮是何許人物,怎麼會在自己這個小孩子麵前露出破綻。還是老老實實的說實話吧。
“陛下請講!”學業?玩樂的阿鬥也會有學業的事情來問別人,這個阿鬥啊,還真是變了呢?
劉燦欠了欠身子,這等跪著說話真是麻煩,有空的時候還是坐個凳子吧。
從幾案上取出一卷帛書,正是劉燦這一段時間根據府庫中的資料做出的大漢的地圖,當然不精確,隻是聊備形勢而已。
展開了,劉燦指著地圖說道:“先生,鬥近日觀察這些圖史,有些感觸!”
各位大大多加推薦啊,有意見盡管提啊!按照收藏數來看,一人一票也早就頂上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