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器一方麵負責保存網絡的配置信息,另一方麵也負責為客戶機提供各種各樣的服務。因為整個網絡的關鍵配置都保存在服務器中,所以管理員在管理網絡時隻需要修改服務器的配置,就可以實現對整個網絡的管理了。同時,客戶機需要獲得某種服務時,會向服務器發送請求,服務器接到請求後,會向客戶機提供相應服務。

服務器的種類很多,有郵件服務器、Web服務器、目錄服務器等,不同的服務器可以為客戶提供不同的服務。在構建網絡時,一般選擇配置較高的計算機,在其上安裝相關服務,它就成了服務器。WWW訪問、文件傳輸FTP、電子郵件等都是客戶\/服務器模式。

7 什麼是網絡協議?什麼是計算機網絡體係結構?

網絡協議是為實現網絡中的數據交換而建立的規則標準或約定。

為了完成計算機間的通信合作,把各個計算機互聯的功能劃分成定義明確的層次。網絡體係結構就是指計算機之間相互通信的層次,以及各層中的協議和層次之間接口的集合。最主要的網絡體係結構模型有OSI參考模型和TCP\/IP參考模型。

1) OSI參考模型

計算機網絡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係統,需要解決的問題很多並且性質各不相同。所以在ARPNET設計時,就提出了“分層”的思想,即將龐大而複雜的問題分為若幹較小的、易於處理的局部問題。1974年美國IBM公司按照分層的方法製定了係統網絡體係結構SNA。隨後各個公司都有自己的網絡體係結構,使各公司自己生產的各種設備容易互聯成網,有助於該公司壟斷自己的產品。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不同網絡體係結構的用戶迫切要求能互相交換信息。為了使不同體係結構的計算機網絡都能互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於1978年提出了“異種機聯網標準”的框架結構,這就是著名的開放係統互聯基本參考模型OSI\/RM(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OSI得到了國際上的承認,稱為其他各種計算機網絡體係結構依照的標準,大大地推動了計算機網絡的發展。

OSI\/RM參考模型用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七個層次描述網絡的結構。

2) TCP\/IP參考模型

TCP\/IP參考模型是計算機網絡的鼻祖ARPANET和其後繼的Internet網絡使用的參考模型,共分四層結構:應用層、傳輸層、網際層和網絡接口層。TCP\/IP的體係結構與ISO的OSI七層參考模型的對應關係如圖A38所示。

OSI參考模型TCP\/IP參考模型

應用層

表示層

會話層

傳輸層

網絡層

數據鏈路層

物理層

應用層

傳輸層

網際層

網絡接口層

圖A38TCP\/IP體係結構與OSI參考模型的對照關係

在TCP\/IP參考模型中,將OSI參考模型中的會話層和表示層的功能合並到應用層實現,同時將OSI參考模型中的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合並為網絡接口層。

TCP\/IP是一個協議集,其中每一層都有著多種協議。TCP隻是協議集中傳輸層的一個協議, IP隻是協議集中網際層的一個協議。各層的主要功能如下:

(1) 網絡接口層

最低層的網絡接口層是TCP\/IP與各種通信網之間的接口,自身並無專用的協議,隻負責將上層的IP分組封裝成適合在物理網絡上傳輸的幀格式並發送出去,或將從物理網絡接收到的幀卸裝並遞交給高層。各物理網絡可使用自己的數據鏈路層協議和物理層協議,物理網可以是各種廣域網和各種局域網。

(2) 網絡互連層

網絡互連層定義了分組格式和協議,即IP協議。IP協議的任務是對數據包進行相應的尋址和路由,並從一個網絡轉發到另一個網絡。IP協議在每個發送的數據包前加一個控製信息,其中包括了源主機的IP地址、目的主機的IP地址和其他一些信息。

IP是一個無連接的協議。無連接是指主機之間不建立用於可靠通信的端到端的連接,源主機隻是簡單地將IP數據包發送出去,而數據包可能會丟失、重複、延遲時間大或者IP包的次序會混亂。因此,要實現數據包的可靠傳輸,就必須依靠高層的協議或應用程序,如傳輸層的TCP協議。

(3) 傳輸層

傳輸層負責在源主機和目的主機之間提供端到端的數據傳輸服務。該層上定義了兩種服務質量不同的協議。即:傳輸控製協議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和用戶數據報協議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

TCP協議是一種麵向連接的通信協議,它在IP協議的基礎上,提供端到端的麵向連接的可靠傳輸。當傳送有差錯數據、網絡故障或網絡負荷太重不能正常工作時,就需要通過TCP協議來保證通信的可靠。

TCP采用“帶重傳的肯定確認”技術來實現傳輸的可靠性。簡單的“帶重傳的肯定確認”是指接收者每接收一次數據,就送回一個確認報文給發送者。發送者對每個發出去的報文都留一份記錄,等到收到確認之後再發出下一報文;發送者發出報文時,啟動計時器,若計時器計數完畢,確認還未到達,則發送者重新發送該報文。

TCP通信建立在麵向連接的基礎上,實現了一種“虛電路”的概念。雙方通信之前,先建立一條連接,然後雙方就可以在其上發送數據流。這種數據交換方式能提高效率,但事先建立連接和事後拆除連接需要開銷。

UDP協議是一種麵向無連接的協議,因此,它不能提供可靠的數據傳輸,而且UDP不進行差錯校驗,必須由應用層的應用程序實現可靠性機製和差錯控製,以保證端到端數據傳輸的正確性。

雖然UDP與TCP相比,顯得非常不可靠,但在一些特定的環境下還是非常有優勢的,如音頻和視頻數據的傳輸就采用UDP協議。

(4) 應用層

在TCP\/IP四層模型中,應用層的主要功能是麵向用戶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務, 如電子郵件、文件傳輸、遠程控製訪問等。每一個應用都有相對應的協議,其中FTP、TELNET、SMTP、DNS和HTTP是幾種廣泛應用的協議。

① 文件傳輸協議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它使用戶可以在本地機與遠程機之間進行有關文件的操作,允許用戶將遠程主機上的文件拷貝到自己的計算機上。FTP工作時建立兩條TCP連接,一條用於傳送文件,另一條用於傳送控製。

FTP采用客戶\/服務器模式,它包含FTP客戶端和FTP服務器。客戶啟動傳送過程,而服務器對其做出應答。客戶FTP大多有交互式界麵,使客戶可以方便地上傳或下載文件。

② 遠程終端訪問TELNET

Telnet提供遠程登錄功能,用戶可以在一台計算機上登錄到另一台計算機上,來操控另一台計算機上的軟件、硬件進行工作,它提供了遠程訪問計算機的一種服務。

③ 域名服務DNS

DNS是一個域名服務的協議,提供域名到IP地址的轉換,允許對域名資源進行分散管理。

④ 簡單郵件傳送協議SMTP

SMTP用於傳輸電子郵件,在郵件傳輸過程中,所經過的路由被記錄下來。這樣,當郵件不能正常傳輸時可按原路由找到發送者。

⑤ 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

HTTP是用於支持WWW瀏覽的網絡協議,這是一種最基本的客戶機\/服務器的訪問協議。瀏覽器向服務器發送請求,而服務器回應相應的網頁。

8 什麼是IP地址?IP地址如何表示?子網掩碼的作用是什麼?

在網絡中,為了實現不同計算機之間的通信,每台計算機都必須有一個唯一的地址,這個地址就是IP地址。

1) IP地址

在計算機內部,IP地址用32位二進製數表示,每8位為一段,用小數點將它們隔開,共4段。如IP地址:10000011.01101011.00010000.11001000。

為了書寫、閱讀和在計算機中配置方便,通常將每段轉換為十進製數。如10000011.01101011.00010000.11001000轉換後的格式為:130.107.16.200。

IP地址是分層次的地址,由兩部分組成:網絡號和主機號。

① 網絡號:用來標識計算機所在的網絡,也可以說是網絡的編號。

② 主機號:用來標識網絡內的不同計算機,即計算機的編號。

由於IP地址是有限資源,為了更好地管理和使用IP地址,INTERNIC根據網絡規模的大小將IP地址分為5類,如圖A39所示。

01238162431

A類0網絡號主機號

B類10網絡號主機號

C類110網絡號主機號

D類1110組播地址

E類1111備用

圖A39IP地址的分類及格式

① A類地址:第一段(前8位)表示網絡號,且最高位為“0”,這樣隻有7位可以表示網絡號,能夠表示的網絡號有27-2=126個(去掉全“0”和全“1”的兩個網絡號)。後三段(24位)表示主機號,能夠表示的主機號的個數是224-2=16777214個(去掉全“0”和全“1”的兩個主機號,它們有特定含義),即A類的網絡中可容納16777214台主機。A類地址隻分配給超大型網絡。

② B類地址:前兩段(前16位)表示網絡號,後兩段(16位)表示主機號,且最高位為“10”。能夠表示的網絡號為214=16384個,可以容納的主機數為216-2=65534台主機。B類IP地址通常用於中等規模的網絡。

③ C類地址:前三段(24位)表示網絡號,最後一段(8位)表示主機號,且最高位為“110”,最大網絡數為221=2097152,可以容納的主機數為28-2=254台主機。C類IP地址通常用於小型的網絡。

④ D類地址:最高位為1110,是多播地址。

⑤ E類地址:最高位為11110,保留在今後使用。

用十進製表示的IP地址,可以根據其第一段的數字範圍來判斷它所屬的IP地址類。

A類:1~126 大型網絡

B類:128~191 中等規模網絡

C類:192~223 校園網

D類: 224~239 組播地址

E類: 240~254 實驗用

幾個特殊的IP地址

主機號全0:網絡地址,用來表示整個一個物理網絡,它指的是物理網絡本身而非哪一台計算機。如:192.168.4.0為網絡地址。

主機號全1:直接廣播地址,當一個IP數據報中的目的地址是某個物理網絡的直接廣播地址時,這個包將送達到該網絡中的每一台主機。如:192.168.1.255表示向網絡192.168.1.0發廣播。

255.255.255.255:本子網內廣播地址。

127.X.Y.Z:測試地址,不能配置給計算機。

2) 子網掩碼

由於IP地址由網絡號和主機號兩部分組成,為了使計算機能自動地從IP地址中分離出相應的網絡地址,需專門定義一個網絡掩碼,用它來快速地確定IP地址的哪部分代表網絡號,哪部分代表主機號,判斷兩個IP地址是否屬於同一個網絡。所以,在配置ICP\/IP參數時,除了要配置IP地址,還要配置子網掩碼。

子網掩碼也是32位的二進製數,具體的配置方式是:將IP地址網絡位對應的子網掩碼設為“1”,主機位對應的子網掩碼設為“0”。如:對於IP地址是131.107.16.200的主機,由於是B類地址,前兩段為網絡號,後兩段為主機號,則子網掩碼配置為: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0000,轉換為十進製數為:255.255.0.0。

各類地址的默認子網掩碼為:

A類:11111111.00000000.0000000.00000000即255.0.0.0

B類: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0000即255.255.0.0

C類: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即255.255.255.0

上麵介紹的IP地址規範為IPv4,該標準是20世紀70年代末期製定完成的。20世紀90年代初期,WWW的應用導致互聯網爆炸性發展,導致IP地址資源日趨枯竭,現有的IP地址很快就要被用完了,采用IPv6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IPv6將IP地址空間可以從32位二進製擴展到128位(16個字節長度),使互聯網中的IP地址達到2128個,幾乎不可能用完。除此之外,IPv6具備更強的安全性、更容易配置。IPv6的技術標準已基本成型,IPv4將通過漸進方式逐步過渡到IPv6。

9 什麼是域名服務係統?域名和IP地址間有什麼關係?

由於IP是純數字格式的,用戶難以記憶,因此,Internet引入域名服務係統DNS(Domain Name System)。這是一個分層定義和分布式管理的命名係統,其主要功能為兩個:一是定義了一套為機器取域名的規則;二是把域名高效率地轉換成IP地址。

域名采用分層次方法命名,每一層都有一個子域名。子域名之間用點號分隔,自右至左分別為:最高層域名、機構名、網絡名、主機名。例如,www.nju.edu.cn域名表示中國(cn)教育網(edu)南京大學(nju)的一台主機(www)。

Internet最高域名被授權由DDNNIC登記。最高域名在美國用於區分機構,在美國以外用於區分國別或地域。表A31列出了以機構區分的最高域名及其含義,表A32列出了部分以國別或地域區分的最高域名及其含義。

表A31機構域名及其含義

域名

意義域名意義域名意義域名意義

com商業類edu教育類gov政府機構int國際機構

mil軍事網net網絡類net網絡機構org非營利組織

arts文化娛樂arc康樂活動firm公司企業info信息服務

nom個人stor銷售單位web與www有關單位

表A32部分國別域名及其含義

域名

意義域名意義域名意義域名意義

cn中國de德國fr法國uk英國

ca加拿大jp日本my馬來西亞

域名服務器DNS是指保存有該網絡中所有主機的域名和對應IP地址,並具有將域名轉換為IP地址功能的服務器。其中域名必須對應一個IP地址,而IP地址不一定有域名。沒有DNS我們將無法在因特網上使用域名。域名服務器分布於世界各地,管理各自範疇的網絡。

10 電子郵件係統由哪些部分組成?它是如何工作的,采用哪些協議?

1) 電子郵件係統的組成

電子郵件係統采用客戶\/服務器(C\/S)的工作模式。其主要組成部分包括:郵件服務器、郵箱、電子郵件和電子郵件應用程序。

① 郵件服務器。它是郵件服務係統的核心,主要功能包括:1) 接收用戶送來的郵件,並根據目的地址將其傳送到對方的郵件服務器;2) 接收從其他郵件服務器發來的郵件,並根據接收地址將其分發到用戶郵箱中。

② 郵箱。是在郵件服務器中為每個合法用戶開辟的一個存儲用戶郵件的空間,主要功能是為用戶存儲接收的電子郵件。

郵箱地址的一般形式:用戶名@郵件服務器的域名,如[email protected],zhangsan是用戶在新浪上注冊郵箱時使用的用戶名,sina.com.cn是新浪郵件服務器的域名。

③ 電子郵件。通常由三個部分組成:第1部分是電子郵件的頭部,包括發送方地址、接收方地址(允許多個)、抄送方地址(允許多個)、主題等;第2部分是郵件的正文,即信件的內容;第三部分是郵件的附件,附件中可以包含一個或多個文件,文件內容可以任意。

現在多數郵件係統都支持MIME協議,它允許電子郵件能傳送格式豐富、形式多樣的消息內容,如中\/西文本、圖片、聲音和超鏈接等,從而使郵件的表達能力更強,內容更豐富。

④ 電子郵件應用程序。它是郵件係統的客戶端軟件,主要功能是:創建和發送郵件,接收、閱讀和管理郵件,此外還有一些附加功能,如通訊簿管理、收件箱助理及賬號管理等。專用的郵件係統客戶端程序有微軟開發的Outlook Express和我國開發的Fox mail等,此外利用WWW服務,使用瀏覽器登錄到每個郵件服務器的Web頁麵也可以收發郵件。

2) 協議和工作方式

發送電子郵件采用的協議有:簡單郵件傳輸協議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接收電子郵件采用的協議有:郵局協議POP3(Post Office Protocol 3)和互聯網信息訪問協議IMAP。

發信人寫好郵件後,運行電子郵件應用程序,先與發信人郵箱所在的郵件服務器建立連接,按照SMTP協議將郵件傳送到服務器中的發送隊列。然後,發信人郵件服務器與收信人郵件服務器繼續通信,如果收信人郵箱確實存在,才將郵件傳送給收信人郵件服務器,並由後者放入收信人的郵箱,否則退回信件並通知發信人。

收信人任何時間在任一台連接因特網的計算機上都可以檢查並接收郵件。接收郵件時,收信人計算機上運行的電子郵件客戶端程序會按照POP3協議(或IMAP協議)向收信的郵件服務器提出收信請求,隻要用戶輸入的身份信息(如用戶名和密碼)正確,就可以從自己的郵箱內讀出郵件或下載郵件。圖A310 給出了電子郵件係統的工作過程。

圖A310電子郵件係統的工作過程

11 什麼是WWW?它的組成要素有哪些?

WWW是環球信息網的縮寫(英文全稱為“World Wide Web”亦作“Web”“W3”),中文名字為“萬維網”“環球網”等,常簡稱為Web。WWW由被稱為Web服務器的計算機和安裝了Web瀏覽器軟件的客戶計算機組成。它的組成要素有網頁、統一資源定位器URL和Web瀏覽器。

1) 網頁

萬維網由數以億計的Web頁(網頁)組成。Web服務器以網頁的形式發布信息資源,網頁是一種超文本文檔,它最重要的特性是借助超鏈接把網頁相互連接起來。多數網頁是一種采用HTML超文本標記語言描述的超文本文檔(HTML文檔),其文件後綴為.html或.htm。超鏈接的鏈源可以是網頁中的字、詞或語句,也可以是圖像;鏈宿可以是同一個或另一個Web服務器中的某個網頁,也可以是本網頁中的某段文字或某個圖片。

網站中的起始頁稱為主頁(Homepage)。

2) 統一資源定位器URL

用IP地址可以唯一地確定網絡中的一台計算機,而用URL可以唯一地確定一台計算機上的一個文件。統一資源定位器URL用來標識Web網中每個信息資源(網頁)的位置。

URL由三部分組成:協議、欲訪問機器的IP地址或域名、在該機器下的目錄及文件名,表示形式為:

協議名:\/\/主機域名或IP地址[·:·端口號]·\/文件路徑\/文件名

訪問不同的資源,需采用不同的協議。

當用瀏覽器訪問網絡上的Web服務器時,采用的協議是HTTP協議,即超文本傳輸協議。例如,http:\/\/www.tsinghua.edu.cn\/top.html,其中http表示該資源類型是超文本信息,www.tsinghua.edu.cn是清華大學的主機域名,top.html為資源文件名。

用瀏覽器不僅可以訪問網絡上的Web服務器,還可以訪問FTP服務器,從而實現文件傳輸。訪問FTP服務器時,采用的是FTP協議。例如,ftp:\/\/ftp.sjtu.edu.cn,中ftp表示該資源類型是文件傳輸,ftp.sjtu.edu.cn是上海交通大學的主機域名。

3) Web瀏覽器

瀏覽器有兩個基本功能:將用戶的網頁請求傳送給Web服務器和向用戶展示從Web服務器收到的網頁。當用戶輸入網頁的URL之後,瀏覽器便使用HTTP協議開始與URL指定的Web服務器進行通信,請求服務器下傳網頁。Web服務器收到請求後,從硬盤中找到或者臨時生成相應的網頁,用HTTP協議回傳給瀏覽器,瀏覽器程序便對該網頁進行解釋,並將其內容顯示給用戶。

第四講數據庫技術基礎

1 數據管理經曆了哪幾個階段?各階段有什麼特點?

數據處理的中心問題是對數據的管理,即用計算機對數據進行組織、存儲、檢索和維護等數據管理工作。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數據管理也經曆了人工管理、文件管理和數據庫管理三個階段。

1) 人工管理階段(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前)

這一階段是計算機管理的初級階段,對數據的管理是程序員個人來考慮和安排的,程序員在編製程序時還要考慮數據的存儲結構、存儲方式、存儲地址和輸入\/輸出格式等。當數據的存儲位置或輸入\/輸出格式等發生變化時,相應的程序也要隨之改變,人們在使用係統進行數據處理時,每次都要準備數據。這個階段的特點是:數據和程序緊密地結合為一個整體,一組數據對應一個程序,數據不具有獨立性。

2) 文件係統階段(20世紀50年代後期至60年代中期)

在這一階段軟件有了較大的進展,出現了操作係統。一個專門管理數據的軟件—文件係統包含在操作係統中,該軟件將數據按一定規則組織成為一個有效的數據集合,稱為數據文件或文件。在這個階段數據可以以文件形式長期存放在外存設備上,並且數據的存取等操作都由文件係統自動進行管理。文件管理係統成為應用程序和數據文件之間的接口。

3) 數據庫管理係統階段(20世紀60年代後期開始)

這一階段,計算機越來越多地應用於管理領域,且規模也越來越大。數據庫係統克服了文件係統的缺陷,提供了對數據更高級、更有效的管理。這個階段的程序和數據的聯係通過數據庫管理係統來實現(DBMS)。

數據庫係統階段的數據管理具有以下特點:

① 數據結構化。在描述數據的時候,不僅要描述數據本身,還要描述數據之間的聯係,這樣把相互關聯的數據集成了起來。

② 數據共享。數據不再麵向特定的某個或多個應用,而是麵向整個應用係統。

③ 大大降低數據冗餘。

④ 有較高的數據獨立性。數據獨立性是指存儲在數據庫中的數據與應用程序之間不存在依賴關係,而是相互獨立的。可分為邏輯獨立性和物理獨立性兩部分。邏輯獨立性是指當數據的邏輯結構發生變化(如增加一列或減少一列)而不影響應用程序的特性。物理獨立性是指當存儲數據的物理結構發生變化時(如由順序存儲變為鏈式存儲)而不影響應用程序的特性。

⑤ 保證了安全可靠性和正確性。通過對數據的完整性控製、安全性控製、並發控製和數據的備份與恢複策略,使存儲在數據庫中的數據有了更大的保障。

此外,數據庫係統為用戶提供了方便的用戶接口。用戶可以使用查詢語言或終端命令操作數據庫,也可以用程序方式(如用C一類高級語言和數據庫語言聯合編製的程序)操作數據庫。

2 數據庫係統由哪幾部分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麼?

數據庫係統(DataBase System,DBS)是由硬件係統、數據庫管理係統(DBMS)、數據庫(DB)、應用程序、數據庫係統相關人員等構成的人-機係統,具體組成如圖A41所示。

1) 數據庫(DataBase,DB)是存放在外存上的、有結構的、可共享的數據集合。

2) 數據庫管理係統(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是對數據庫進行管理的軟件係統,是數據庫係統的核心組成部分。數據庫係統的一切操作,包括數據庫的定義、查詢、更新及各種控製都是通過DBMS進行的。DBMS至少應該具有以下功能:

① 數據庫定義功能。數據庫定義就是定義數據庫中數據表的名稱、標題(內含的屬性名稱及對該屬性的值的要求)等。DBMS提供一套數據定義語言(DDL:Data Definition Language)給用戶,用戶使用DDL描述其要建立的表的格式,DBMS依照用戶的定義,創建數據庫及其中的表。

圖A41數據庫係統DBS組成

② 數據庫操縱功能。數據庫操縱就是向數據庫的表中增加\/刪除\/更新數據及對數據進行查詢、檢索、統計等。DBMS提供一套數據操縱語言(DML: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給用戶,用戶使用DML描述其所要進行的增、刪、改、查等操作,DBMS依照用戶的操作描述,實際執行這些操作。

③ 數據庫控製功能。數據庫控製就是控製數據庫中數據的使用,哪些用戶可以訪問數據,哪些用戶不能訪問數據。DBMS提供一套數據控製語言(DCL:Data Control Language)給用戶,用戶使用DCL描述其對數據庫所要實施的控製,DBMS依照用戶的描述,實際進行控製。

④ 數據庫的建立和維護功能。數據庫的維護包括數據庫初始數據的裝入和轉換功能,數據庫的存儲和恢複功能,數據庫的重新組織功能和性能監視與分析功能。DBMS提供一係列程序(實用程序\/例行程序) 給用戶,在這些程序中提供了對數據庫維護的各種功能,用戶使用這些程序進行各種數據庫維護操作。數據庫維護的實用程序,一般都是由數據庫管理員(DBA)來使用和掌握的。

目前,常見的DBMS有桌麵型數據庫MS Access和網絡數據庫SQL Server、MySql、Oracle、DB2等。

3) 應用程序:利用各種開發工具開發的、滿足特定應用環境的數據庫應用程序。一般情況下,用戶通過應用程序使用數據庫,而應用程序訪問數據庫又是通過DBMS實現的。DBMS支持多個應用程序同時對同一個數據庫進行操作。

4) 數據庫係統相關人員:包括數據庫管理員(DBA)、應用程序開發人員和最終用戶。

DBA是對數據庫的規劃、設計、協調、控製和維護進行統一管理的專職人員。

3 什麼是概念模型和數據模型?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

對數據庫來講,通常要進行一些抽象,要從現實世界中把它抽象到信息世界,然後再轉換成計算機能夠處理的數據世界(即計算機世界)。將現實世界進行抽象,得到信息世界的模型即概念模型,再將概念模型進一步地轉換成數據模型,形成便於計算機處理的數據表現形式。

概念模型是一種麵向客觀世界、麵向用戶的模型,完全不涉及信息在計算機中的表示,主要用於數據庫設計,E·R模型屬於概念模型。

數據模型是直接麵向數據庫的邏輯結構,是一種與DBMS相關的模型,主要用於DBMS的實現,如層次模型、網狀模型、關係模型、麵向對象模型均屬於這類數據模型。概念模型和數據模型的關係如圖A42所示。

圖A42概念模型和數據模型關係圖

1) 概念模型

概念模型屬於信息世界的建模,概念模型要能夠方便、準確地表示客觀世界中常用的概念。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最常用的是P.P.Chen於1976年提出的“實體聯係圖方法(EntityRelationship Approach),簡稱ER模型”。ER實體聯係圖是直觀表示概念模型的工具,其中包含了實體、聯係、屬性三個成分。

(1) 實體。客觀世界存在的,可以區別的事物稱為實體,實體可以是具體的人、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或聯係,如職工、學生、教師、課程等都是實體。在ER圖中,實體用“矩形”表示。

(2) 屬性。實體有很多特性,每個特性稱為實體的一個屬性,每個屬性有一個類型。如學生實體的屬性有:學號、姓名、性別、年齡、班級和成績等,其中學號、姓名、班級的類型為字符型,性別的類型為邏輯型,年齡的類型為整型。在ER圖中,屬性用“橢圓形”表示。

(3) 聯係。客觀世界中的事物彼此間往往是有聯係的。例如,教師與課程間存在“教”這種聯係,而學生與課程間則存在“學”這種聯係。聯係可分為以下3種類型:

① 一對一聯係(1∶1)。如,一個部門有一個經理,而每個經理隻在一個部門任職,則部門與經理的聯係是一對一的。

② 一對多聯係(1∶N)。如,某校教師與課程之間存在一對多的聯係“教”,即每位教師可以教多門課程,但是每門課程隻能由一位教師來教。

③ 多對多聯係(M∶N)。例,學生與課程間的聯係“學”是多對多的,即一個學生可以學多門課程,而每門課程可以有多個學生來學。

聯係也可能有屬性。例如,學生“學”某門課程所取得的成績,既不是學生的屬性也不是課程的屬性。由於“成績”既依賴於某名特定的學生又依賴於某門特定的課程,所以它是學生與課程之間的聯係“學”的屬性。

在ER圖中,聯係用“菱形”表示,

圖A43是學生課程實體的ER圖。

圖A43學生課程實體聯係圖

2) 數據模型

目前,成熟地應用在數據庫係統中的數據模型有:層次模型、網狀模型和關係模型。它們之間的根本區別在於數據之間聯係的表示方式不同。層次模型以“樹結構”表示數據之間的聯係;網狀模型是以“圖結構”來表示數據之間的聯係;關係模型是用“二維表”(或稱為關係)來表示數據之間的聯係的。

(1) 層次模型

層次模型是數據庫係統最早使用的一種模型,它的數據結構是一棵“有向樹”。根結點在最上端,層次最高,子結點在下,逐層排列。層次模型的特征是:

圖A44教務管理層次模型

① 有且僅有一個結點沒有父結點,它就是根結點;

② 其他結點有且僅有一個父結點。

圖A44是一個教務管理的層次數據模型。

最有影響的層次模型的DBS是20世紀60年代末,IBM公司推出的IMS層次模型數據庫係統。

(2) 網狀模型

網狀模型以網狀結構表示實體與實體之間的聯係。網中的每一個結點代表一個記錄類型,聯係用鏈接指針來實現。網狀模型可以方便地表示各種類型的聯係,但結構複雜,實現的算法難以規範化。其特征是:

① 允許結點有多於一個父結點;

圖A45教務管理網狀模型

② 可以有一個以上的結點沒有父結點。

圖A45是一個教務管理的網狀數據模型。

(3) 關係模型

關係模型以二維表結構來表示實體與實體之間的聯係,每個二維表又可稱為關係。在關係模型中,操作的對象和結果都是二維表。關係模型是目前最流行的數據庫模型,Access、DB2、SQL Server、MySql、Oracle都屬於關係模型。

表A41和表A42所示的學生表和課程表分別是學生關係和課程關係。

3) ER圖向關係數據模型的轉換

遵循一定的規則後,可以將ER模型圖轉換成關係模型。ER模型圖中的主要成分是實體及實體之間的聯係,它們的轉換方法如下:

(1) 將一個實體轉換成一個關係模型

實體的屬性為關係模型的屬性,實體的標識符為關係模型的關鍵字。如圖A43所示的ER模型中有兩個實體:學生實體和課程實體,可以分別轉換為“學生”關係和“課程”關係,對應的關係模式分別為:

學生(學號,姓名,性別,出生年月),學號是關鍵字。

課程(課程號,課程名,學時數),課程號關鍵字。

相應的表(關係)如表 A41和表A42所示。

表A41學生表(關係)

學號姓名性別年齡

001張強男16

002李豔女17

003王笑男18

……………………

表A42課程表(關係)

課程號課程名學時數

A001數學80

A002語文80

B001外語60

………………

(2) 聯係轉換為關係模型

聯係轉換成關係模型時,要根據聯係方式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轉換方式:

① 若聯係的方式是一對一的(1∶1),可以在兩個實體的關係模型中的任意一個關係模型中加入另一個關係模型的關鍵字和聯係的屬性。

② 若聯係方式是一對多的(1∶N),則在N端(為多的一端)實體的關係模型中加入1端實體的關鍵字和聯係的屬性。

③ 若聯係方式是多對多的(M∶N),則將聯係也轉換成關係模型,其屬性是互為聯係的兩個實體的關鍵字和聯係的屬性。

如圖A43所示的ER模式中的學生實體和課程實體,它們之間的“學”聯係(M:N類型)可以轉換為“選課”關係,對應的關係模式是:

選課(學號,課程號,成績),學號和課程號合在一起是關鍵字。

相應的表(關係)如表A43所示。

表A43選課表(關係)

學號課程號成績

001A00154

001A00266

002B00178

002A00288

003A00165

………………

選課關係是將學生實體的關鍵字“學號”和課程實體的關鍵字“課程號”以及這兩個實體之間“選課”關係的屬性“成績”合在一起構成的一個關係。

4 關係模型的基本數據結構是什麼?關係的基本操作有哪些?

關係模型由3部分組成:關係的數據結構、關係操作和關係完整性。

1) 關係的數據結構

一個關係模型的邏輯結構是一張二維表,它由行和列組成。

表的結構被稱為關係模式,主要由表名和列名構成,如表A41學生表的關係模式是:學生(學號,姓名,性別,年齡)。

表的每行對應一個記錄(又稱為元組),行的次序可以互換,一般不能出現完全相同的兩行。

表的每列對應一個屬性(又稱為字段),每一列中的數據類型必須相同;不同的列可以是同一數據類型,但要使用不同的列名(屬性名);列的次序可以互換。

碼也稱為鍵,是表中某個屬性或某些屬性的組合,它們的值能唯一地將表中的每一個元組區分開來。如在學生表中,學號就是碼;在課程表中,課程號就是碼;在選課表中“學號+課程號”兩個屬性的組合就是碼。如果一個關係中有多個碼,則可以選擇其中的一個作為主碼。

關係模型要求關係必須是規範化的,這些規範條件中最基本的一條就是,關係的每一個分量必須是一個不可分的數據項,也就是說,不允許表中還有表。

2) 關係操作

關係是一個數學上的概念,是一類集合(以同類型元組為元素的結合),因此:關係代數是以集合代數為基礎發展起來的,關係是可以進行操作的。如同數字操作的對象和結構都是數字、集合操作的對象和結果都是集合一樣,關係操作的對象和結果都是關係。關係操作可以分為兩類:傳統的集合操作和專門的關係操作。

(1) 傳統的集合操作

這類操作從關係是集合的定義出發,把關係看成集合,則集合的所有操作對關係也是有效的。這類操作有:並、交、差、笛卡爾積。

① 並操作

並操作就是針對兩張具有相同屬性的表,將兩者表合並起來,遇到重複的行僅保留一項。

學生1表

學號姓名性別年齡

001張強男16

002李豔女17

003王笑男18

學生2表

學號姓名性別年齡

001張強男16

004趙凱男19

學生1表∪學生2表

學號姓名性別年齡

001張強男16

002李豔女17

003王笑男18

004趙凱男19

② 差操作

差操作就是針對兩張具有相同屬性的表,從第一個表中去除兩個表都有的行。

學生1表

學號姓名性別年齡

001張強男16

002李豔女17

003王笑男18

學生2表

學號姓名性別年齡

001張強男16

004趙凱男19

學生1表-學生2表

學號姓名性別年齡

002李豔女17

003王笑男18

③ 交操作

交操作就是針對兩張具有相同屬性的表,求出兩個表相同的行。

學生1表

學號姓名性別年齡

001張強男16

002李豔女17

003王笑男18

學生2表

學號姓名性別年齡

001張強男16

004趙凱男19

學生1表∩學生2表

學號姓名性別年齡

001張強男16

④ 笛卡爾積操作

兩個關係的笛卡爾積操作是將兩個關係拚接起來的一種操作,它由一個關係的元組和另一個關係的元組拚接成一個新元組,由所有這樣的新元組組成的關係便是笛卡爾積操作的結果。

學生表

學號姓名性別年齡

001張強男16

002李豔女17

003王笑男18

選課表

學號課程號成績

001A00154

001A00266

003A00165

學生表×選課表

學號姓名性別年齡學號課程號成績

001張強男16001A00154

001張強男16001A00266

001張強男16003A00165

002李豔女17001A00154

002李豔女17001A00266

002李豔女17003A00165

003王笑男18001A00154

003王笑男18001A00266

003王笑男18003A00165

(2) 專門的關係操作

這類操作是用來進行數據庫的查詢操作。這些操作可以把二維表進行任意的分割和組裝,隨機地由已有的二維表構造出各式各樣用戶所需要的二維表。這類操作有:投影、選擇、連接、除。

① 選擇操作

選擇操作是從某個關係中選取出滿足某些條件的 “行”的子集。如果要在學生表中查找滿足年齡小於等於17的記錄,其代數表達式為:R=δ年齡≤17(學生),操作的結果為:

學號姓名性別年齡

001張強男16

002李豔女17

② 投影操作

投影操作實際上就是生成一個關係的“列”的子集,它從給定的關係中保留指定的屬性子集而刪除其餘屬性。如果要在學生表中隻保留“學號”和“姓名”列中的記錄,其代數表達式為:R=Ⅱ學號,姓名(學生),操作的結果為:

學號姓名

001張強

002李豔

003王笑

③ 連接操作

連接操作也是對兩個關係進行的拚接操作,但是不同於笛卡爾積操作(笛卡爾積是兩個關係的所有元組的所有組合)。連接操作是將兩個關係中滿足一定條件的元組拚接成一個新元組,這個條件便是所謂的連接條件。日常使用中,連接操作通常指“自然連接”操作,即要求兩個關係同名屬性的值相同的情況下,才能將兩個關係的元組拚接成一個新元組,並且在結果中把重複的屬性列去掉。

學生表

學號姓名性別年齡

001張強男16

002李豔女17

003王笑男18

選課表

學號課程號成績

001A00154

001A00266

003A00165

學生表和選課表“自然連接”的結果

學號姓名性別年齡課程號成績

001張強男16A00154

001張強男16A00266

003王笑男18A00165

3) 關係完整性

關係模型中的各種操作必須滿足特定的完整性約束條件才能進行。關係的完整性約束包括3類:實體完整性、參照完整性和用戶定義完整性。

① 實體完整性:是指關係中必須定義主鍵,以唯一地確定一個元組。主鍵由一個或多個屬性構成,其取值唯一且不能為空(NULL)。

② 參照完整性:在關係模型中,通過外鍵來表示表之間的關係。參照完整性是指一個表中的外鍵的取值必須是參照表中主鍵存在的值或為空(NULL)。例如,選課表中“學號”屬性可以設為學生表中“學號”屬性的外鍵,選課表中“學號”屬性的值必須是學生表中“學號”屬性的某一個值或者為空。

③ 用戶定義完整性:是指用戶根據特定應用情況設定一些約束,反映某一具體應用所涉及的數據必須滿足的語義要求。例如,“性別”屬性的域為“男”“女”。

5 什麼是SQL?

SQL是英文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的縮寫,意思為結構化查詢語言。SQL語言是數據庫係統的標準語言,它可以定義數據庫、操縱數據庫和進行數據庫控製。

SQL語言主要由以下9個單詞引導的操作語句來構成,但每一種語句都能表達複雜的操作請求。

數據定義(DDL)語句的引導詞有: Create(建立)、Alter(修改)、Drop(撤消);主要功能是:定義Database(數據庫)、Table(表格)、View(視圖)和 Index(索引)等。

數據操縱(DML)語句的引導詞有:Insert(插入)、Update(更新)、 Delete(刪除)、Select(查詢);主要作用是:① 各種方式的更新與檢索操作;② 各種條件的查詢操作,如連接查找、模糊查找、分組查找、嵌套查找等;③ 各種聚集操作,求平均、求和、 分組聚集、分組過濾等。

數據控製(DCL)語句的引導詞有:Grant(授權), Revoke(收回權限);主要功能是:通過授權和撤消授權實現安全性控製。

下麵舉出一些利用SQL進行數據庫內容的插入、修改、刪除和查詢的例子。

1) 插入數據

向學生表中插入一條記錄

Insert Into 學生 Values(010 , 曲靜 , 女, 16)

2) 更新數據

將學生表中“王笑”的年齡減1歲

Update 學生 Set 年齡=年齡-1 Where 姓名=王笑

3) 刪除數據

從課程表中將課程號為B001的課程刪除

Delete From 課程 Where 課程號=B001

4) 查詢數據

① 在學生表中查找滿足年齡小於等於17的記錄

Select 學號,姓名,性別,年齡

From 學生

Where 年齡<=17

或者,當選擇所有字段時,可以用*代替。

Select *

From 學生

Where 年齡<=17

② 列出選修了A001號課程,且成績大於90分或小於60分的學生學號及其成績

Select 學號,成績

From 選課

Where 課程號=A001 And (成績>90 Or 成績<60)

③ 查詢所有選修了課程的學生的基本信息及選課情況

Select學號,姓名,性別,年齡,課程號,成績

From 學生,選課

Where學生.學號=選課.學號

④ 統計男生的人數

Select Count(*)

From 學生

Where性別<=男

附錄二習題彙編

附錄二習題彙編

練習一計算機發展

1. 下列關於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ENIAC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 它是1946年在美國誕生的

(B) 它主要采用電子管和繼電器

(C) 它是首次采用存儲程序控製使計算機自動工作

(D) 它主要用於彈道計算

2. ENIAC問世後,馮·諾依曼(Von Neumann)在研製EDVAC計算機時,提出兩個重要的改進,它們是()。

(A) 引入CPU和內存儲器的概念

(B) 采用機器語言和十六進製

(C) 采用二進製和存儲程序控製的概念

(D) 采用ASCⅡ編碼係統

3. 計算機之所以能按人們的意圖自動進行工作,最直接的原因是因為采用了()。

(A) 二進製(B) 高速電子元件

(C) 程序設計語言(D) 存儲程序控製

4. 下麵哪一項不是計算機采用二進製的主要原因()。

(A) 二進製隻有0和1兩個狀態,技術上容易實現

(B) 二進製運算規則簡單

(C) 二進製數的0和1與邏輯代數的“真”和“假”相吻合,適合計算機進行邏輯運算

(D) 二進製可與十進製直接進行算術運算

5. 一般按照(),將計算機的發展劃分為四代。

(A) 體積的大小(B) 速度的快慢

(C) 價格的高低(D) 使用元器件的不同

6. 第二代電子計算機所采用的電子元件是()。

(A) 繼電器(B) 晶體管

(C) 電子管(D) 集成電路

7. 目前,普遍使用的微型計算機所采用的電子元件是()。

(A) 電子管(B) 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

(C) 晶體管(D) 中小規模集成電路

8. 根據()定律,單塊集成電路的集成度平均每18~24個月翻一番。

(A) 牛頓(B) 馮·諾依曼

(C) 戈登·摩爾(D) 比爾·蓋茨

9. 電子計算機最早的應用領域是()。

(A) 數據處理(B) 數值計算

(C) 工業控製(D) 文字處理

10. 化工廠中用計算機係統控製物料配比、溫度調節、閥門開關的應用屬於()。

(A) 過程控製 (B) 數據處理

(C) 科學計算(D) CAD/CAM

11. 下列不屬於計算機AI的應用是()。

(A) 計算機語音識別和語音輸入係統

(B) 計算機手寫識別和手寫輸入係統

(C) 計算機自動英漢文章翻譯係統

(D) 決策支持係統

12. 1959年IBM公司的塞繆爾(A.M.Samuel)編製了一個具有自學能力的跳棋程序,這屬於計算機在()方麵的應用。

(A) 過程控製(B) 數據處理

(C) 計算機科學計算(D) 人工智能

13. 當前氣象預報已廣泛采用數值預報方法,這主要涉及計算機應用中的()。

(A) 科學計算和數據處理(B) 科學計算與輔助設計

(C) 科學計算和過程(D) 數據處理和輔助設計

14. 計算機中的常用術語CAI是指()。

(A) 計算機輔助設計(B) 計算機輔助製造

(C) 計算機輔助教學(D) 計算機輔助測試

15. 在計算機應用中,“計算機輔助製造”的英文縮寫為()。

(A) CAD(B)CAM

(C) CAE(D)CAT

練習二計算機組成習題

1. 一個完整計算機係統的組成部分應該是()。

(A) 主機、鍵盤和顯示器(B) 係統軟件和應用軟件

(C) 主機和它的外部設備(D) 硬件係統和軟件係統

2. 軟件和硬件之間的關係是()。

(A) 沒有軟件就沒有硬件

(B) 沒有軟件,硬件也能發揮作用

(C) 硬件隻能通過軟件起作用

(D)沒有硬件,軟件也能起作用

3. 通常所說的“裸機”是指計算機僅有()。

(A) 硬件係統(B) 軟件

(C) 指令係統(D) CPU

4. 按照馮·諾依曼的觀點,計算機由五大部分組成,它們是()。

(A) CPU、運算器、存儲器、輸入\/輸出設備

(B) 控製器、運算器、存儲器、輸入\/輸出設備

(C) CPU、控製器、存儲器、輸入\/輸出設備

(D) CPU、存儲器、輸入\/輸出設備、外圍設備

5. 計算機係統結構的五大基本組成部件一般通過()加以連接。

(A) 適配器(B)電纜

(C) 中繼器(D)總線

6. 固定在計算機主機箱體上,聯結計算機各種部件,起橋梁作用的是()。

(A) CPU(B)主板

(C) 外存(D)內存

7. 微型計算機主機的組成部分是()。

(A) 運算器和控製器(B) 中央處理器和主存儲器

(C) 運算器和外設(D) 運算器和存儲器

8. 在微型計算機中,微處理器芯片上集成的是()。

(A) 控製器和運算器

(B) 通用寄存器和控製器

(C) 累加器和算術邏輯運算部件(ALU)

(D) 運算器和I\/O接口

9. 下列有關CPU的敘述,錯誤的是()。

(A) CPU的主要組成部分有運算器、控製器和寄存器組

(B) CPU的主要功能是執行指令,不同類型CPU的指令係統通常有所不同

(C) 為了加快運算速度,CPU中可包含多個算術邏輯運算部件(ALU)

(D) 目前PC機所用的CPU芯片均為Intel公司的產品

10. 用來控製、指揮和協調計算機各部件工作的是()。

(A) 運算器(B) 鼠標器

(C) 控製器(D) 存儲器

11. 運算器的主要功能是()。

(A) 分析指令並進行譯碼

(B) 保存各種指令信息供係統其他部件使用

(C) 實現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

(D) 按主頻指標規定發出時鍾脈衝

12. 計算機存儲器采用多層次塔狀結構的目的是()。

(A) 方便保存大量數據

(B) 減少主機箱的體積

(C) 解決容量、價格和速度三者之間的矛盾

(D) 操作方便

13. 下列各類存儲器中,在斷電後其中的信息不會丟失的是()。

(A) 寄存器(B) Cache

(C) Flash ROM (D) DDR SDRAM

14. 靜態RAM的特點是()。

(A) 在不斷電的條件下,其中的信息保持不變,因而不必定期刷新

(B) 在不斷電的條件下,其中的信息不能長時間保持,故必須定期刷新才不致丟失信息

(C) 其中的信息隻能讀不能寫

(D) 其中的信息斷電後也不會丟失

15. 動態RAM的特點是()。

(A) 在不斷電的條件下,其中的信息保持不變,因而不必定期刷新

(B) 在不斷電的條件下,其中的信息不能長時間保持,故必須定期刷新才不致丟失信息

(C) 其中的信息隻能讀不能寫

(D) 其中的信息斷電後也不會丟失

16. Cache的中文譯名是()。

(A) 緩衝器(B) 高速緩衝存儲器

(C) 隻讀存儲器(D) 可編程隻讀存儲器

17. 微機係統與外部交換信息主要是通過()。

(A) 輸入\/輸出設備(B) 鍵盤

(C) 光盤(D) 內存

18. RAM的特點是()。

(A) 海量存儲器

(B) 存儲在其中的信息可以永久保存

(C) 一旦斷電,存儲在其上的信息將全部消失,且無法恢複

(D) 隻用來存儲中間數據

19. ROM中的信息是()。

(A) 由生產廠家預先寫入的

(B) 在安裝係統時寫入的

(C) 根據用戶需求不同,由用戶隨時寫入的

(D) 由程序臨時存入的

20. 用來存儲當前正在運行的應用程序及相應數據的存儲器是()。

(A) ROM(B) 硬盤

(C) RAM(D) CDROM

21. 配置高速緩衝存儲器(Cache)是為了解決()。

(A) 內存與輔助存儲器之間速度不匹配問題

(B) CPU與輔助存儲器之間速度不匹配問題

(C) CPU與內存儲器之間速度不匹配問題

(D) 主機與外設之間速度不匹配問題

22. 下列有關外存儲器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 外存儲器不能被CPU直接訪問,必須通過內存才能被CPU使用

(B) 外存儲器既是輸入設備,又是輸出設備

(C) 外存儲器中所存儲的信息,斷電後信息也會隨之丟失

(D) 扇區是磁盤存儲信息的最小物理單位

23. 下列存儲器按存取速度由快至慢排列,正確的是()。

(A) 主存>硬盤>Cache(B) Cache>主存>硬盤

(C) Cache>硬盤>主存(D) 主存>Cache>硬盤

24. 把內存中數據傳送到計算機的硬盤上去的操作稱為()。

(A) 顯示(B)寫盤

(C) 輸入(D)讀盤

25. 在CD光盤上標記有“CDRW”字樣,此標記表明這光盤是()。

(A) 隻能寫入一次,可以反複讀出的一次性寫入光盤

(B) 可多次擦除型光盤

(C) 隻能讀出,不能寫入的隻讀光盤

(D) RW是Read and Write的縮寫

26. 從數據傳輸方式來看,I\/O接口可分為()。

(A) 並行和串行(B) 低速和高速

(C) 總線式和獨占式(D) 標準接口和專用接口

27. USB接口是由Compag、IBM、Intel、Microsoft和NEC等公司共同開發的一種I\/O接口。在下列有關USB接口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 USB接口是一種串行接口,USB對應的中文為“通用串行總線”

(B) USB2.0的數據傳輸速度比USB1.1快很多

(C) 利用“USB集線器”,一個USB接口最多隻能連接63個設備

(D) USB既可以連接硬盤、閃存等快速設備,也可以連接鼠標、打印機等慢速設備

28. 下麵關於通用串行總線USB的描述, 不正確的是()。

(A) USB接口為外設提供電源

(B) USB設備可以起集線器作用

(C) 可同時連接127台輸入\/輸出設備

(D) 通用串行總線不需要軟件控製就能正常工作

29. 下列計算機接口中,可以直接進行“插拔”操作的是()。

(A) COM(B) LPT

(C) PCI(D) USB

30. I\/O接口指的是計算機中用於連接I\/O設備的各種插頭\/插座,以及相應的通信規程和電氣特性。在目前的PC機中,IDE、SATA接口主要用於()與主機的連接。

(A) 鍵盤(B) 顯示器

(C) 硬盤(D) 打印機

31. 一台PC機上有多種不同的I\/O接口,如串行口、並行口、USB接口等。在下列I\/O接口中,不能作為掃描儀和主機接口的是()。

(A) PS\/2接口(B) USB

(C) 1394(FireWire)(D) 並行口

32. 目前廣泛使用的打印機主要有針式打印機、激光打印機和噴墨打印機。下列關於打印機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 9針的針式打印機是指打印頭由9根鋼針組成

(B) 激光打印機的主要消耗材料之一是炭粉\/硒鼓

(C) 噴墨打印機與激光打印機的打印速度均用每分鍾打印的頁數來衡量

(D) 目前激光打印機均為黑白打印機,而噴墨打印機均為彩色打印機

33. LED指的是()。

(A) 陰極射線管顯示器(B) 液晶顯示器

(C) 等離子顯示器(D) 以上說法都不對

34. 在微機的硬件設備中,有一種設備在程序設計中既可以當作輸出設備,又可以當作輸入設備,這種設備是() 。

(A) 繪圖儀(B) 掃描儀

(C) 手寫筆(D) 磁盤驅動器

35. 下列設備組中,完全屬於輸入設備的一組是() 。

(A) CDROM驅動器、鍵盤、顯示器

(B) 繪圖儀、鍵盤、鼠標器

(C) 鍵盤、鼠標器、掃描儀

(D) 打印機、硬盤、條碼閱讀器

36. 輸入設備用於向計算機輸入命令和數據,它們是計算機係統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下列有關常見輸入設備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 目前數碼相機的成像芯片僅有一種,即CCD成像芯片

(B) 掃描儀的主要性能指標包括分辨率、色彩位數和掃描幅麵等

(C) 目前台式PC機普遍采用的鍵盤可直接產生一百多個按鍵編碼

(D) 鼠標器一般通過PS\/2接口或USB接口與PC機相連

37. 在下列關於BIOS及CMOS存儲器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 BIOS是PC機軟件最基礎的部分,包含POST程序、CMOS設置程序、係統自舉程序等

(B) BIOS存放在ROM存儲器中,通常稱為BIOS芯片,該存儲器是非易失性的

(C) CMOS中存放著基本輸入輸出設備的驅動程序和一些硬件參數,如硬盤的數目、類型等

(D) CMOS存儲器是易失性的,在關機時由主板上的電池供電

38. PC機在加電啟動過程中會運行POST程序、引導程序、係統自舉程序等。若在啟動過程中用戶按某一熱鍵(通常是Del鍵)則可以啟動CMOS設置程序。這些程序運行的順序是()。

(A) POST程序—CMOS設置程序—係統自舉程序—引導程序

(B) POST程序—引導程序—係統自舉程序—CMOS設置程序

(C) CMOS設置程序—係統自舉程序—引導程序—POST程序

(D) POST程序—CMOS設置程序—引導程序—係統自舉程序

39. 微機的技術性能指標主要是指()。

(A) 主機和顯示器的檔次

(B) 顯示器和打印機的檔次

(C) 字長、運算速度、內\/外存儲容量和CPU主頻

(D) 硬盤和內存容量

40. 在衡量計算機的主要性能指標中,字長是()。

(A) 計算機運算部件一次能夠處理的二進製數據位數

(B) 8位二進製長度

(C) 計算機的總線數

(D) 存儲係統的容量

41. 通常所說128位聲卡中,“128”的含義是()。

(A) 聲卡的字長(B) 計算機的字長

(C) 聲卡的采樣精度(D) 計算機運算的二進製位數指標

42. 顯示卡中的()用於存儲顯示屏上所有像素的顏色信息。

(A) 顯示控製電路(B) 顯示存儲器

(C) 接口電路(D) 寄存器

43. 成像芯片的像素數目是數碼相機的重要性能指標,它與可拍攝的圖像分辨率直接相關。SONY DSCP71數碼相機的像素約為320萬,它所拍攝的圖像最高分辨率為()。

(A) 1280×960(B) 1600×1200

(C) 2048×1536(D) 2560×1920

44. 下列術語中,屬於顯示器性能指標的是()。

(A) 速度(B) 分辨率

(C) 可靠性(D) 精度

45. 硬盤工作時,應特別注意避免()。

(A) 光線直射(B) 強烈震動

(C) 環境衛生不好(D) 噪聲

46. 在微機的性能指標中,內存儲器容量指的是()。

(A) ROM容量(B) RAM容量

(C) ROM和RAM容量總和(D) CDROM容量

47. 一台PC機中允許安裝的內存最大容量,首先與主板上的能否支持()有關。

(A) CPU(或插槽)(B) BIOS中的自檢程序

(C) CMOS中保存的內存參數(D) 芯片組

48. 在計算機領域中通常用主頻來描述()。

(A) 計算機的運算速度(B) 計算機的可靠性

(C) 計算機的可運行性(D) 計算機的可擴充性

49. 在微機的配置中常看到“酷睿i5 2.4 GHz”字樣,其中數字“2.4 G”表示()。

(A) 處理器的時鍾頻率是2.4 GHz

(B) 處理器的運算速度是2.4 GIPS

(C) 處理器是酷睿第2.4代

(D) 處理器與內存間的數據交換速率是2.4GB\/S

50. 用於描述內存性能優劣的兩個重要指標是()。

(A) 存儲容量和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

(B) 存儲容量和平均修複時間

(C) 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和內存的字長

(D) 存儲容量和存取時間

練習三計算機軟件習題

1. 計算機軟件係統包括()。

(A) 程序、數據和相應的文檔(B) 係統軟件和應用軟件

(C) 數據庫管理係統和數據庫(D) 編譯係統和辦公軟件

2. 下列關於係統軟件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 係統軟件與具體應用領域無關

(B) 係統軟件與具體硬件邏輯功能無關

(C) 係統軟件是在應用軟件基礎上開發的

(D) 係統軟件並不具體提供人機界麵

3. CPU每執行()就完成一步基本的運算或判斷。

(A) 一個軟件(B) 一條指令

(C) 一個硬件(D) 一條語句

4. 下列關於指令和指令係統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 指令是構成程序的基本單元,它用來規定計算機執行什麼操作

(B) 指令由操作碼和操作數組成,操作數的個數由操作碼決定

(C) Intel公司Pentium係列的各種微處理器,其指令完全不同

(D) Pentium處理器的指令係統包含數以百計的不同指令

5. 下列各組軟件中,全部屬於應用軟件的是()。

(A) 程序語言處理程序、操作係統、數據庫管理係統

(B) 文字處理程序、編輯程序、UNIX操作係統

(C) 財務處理軟件、金融軟件、WPS、Office 2010

(D) Word 2010、Photoshop、Windows7

6. 操作係統主要功能是()。

(A) 實現軟、硬件的轉換(B) 管理係統所有的軟、硬件

(C) 把源程序轉換為目標程序(D) 進行數據處理

7. 下列關於Windows操作係統的多任務處理功能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 在多任務處理過程中,前台任務與後台任務都能得到CPU的響應(處理)

(B) 由於CPU具有並行執行指令的功能,所以操作係統才能進行多個任務的處理

(C) 由於用戶隻啟動一個應用程序,那麼該程序就可以自始至終地獨占CPU

(D) Windows操作係統采用協作方式支持多個任務的處理

8. 在Windows環境下將某一個應用程序窗口最小化,正確的理解是()。

(A) 結束該應用程序的執行(B) 關閉了該應用程序

(C) 該應用程序仍在運行(D) 該應用程序將從桌麵上消失

9. Windows目錄的文件結構是()。

(A) 網狀結構(B) 環型結構

(C) 矩形結構(D) 樹型結構

10. 在Windows中,對文件的存取方式是()。

(A) 按文件目錄存取(B) 按文件夾的內容存取

(C) 按文件名進行存取(D) 按文件大小進行存取

11. Windows文件夾命名時,不能包括的字符是()。

(A) 字母(B) 數字

(C) 下劃線(D) 斜杠

12. 下列關於Windows文件命名的規定,錯誤的是()。

(A) 用戶指定文件名時可以用字母的大小寫格式,但不能用大小寫區別文件名

(B) 搜索文件名時,可以使用通配符“?”和“*”

(C) 文件名可用字母、允許的字符、數字和漢字命名

(D) 由於文件名可以使用間隔符“.”,因此可能出現無法確定文件的擴展名

13. 下列關於Windows文件名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允許同一目錄的文件同名,不允許不同目錄的文件同名

(B) 允許同一目錄的文件同名 ,也允許不同目錄的文件同名

(C) 不允許同一目錄或不同目錄的文件同名

(D) 不允許同一目錄的文件同名,允許不同目錄的文件同名

14. 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A) 高級語言編製的程序的可移植性最差

(B) 不同型號的計算機具有不同的機器語言

(C) 機器語言是由一串二進製數0、1組成的

(D) 用機器語言編寫的程序執行效率最高

15. 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 用高級程序語言編寫的程序稱為源程序

(B) 計算機能直接識別並執行用彙編語言編寫的程序

(C) 機器語言編寫的程序必須經過編譯和鏈接後才能執行

(D) 機器語言編寫的程序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

16. 用高級程序設計語言編寫的程序()。

(A) 計算機能直接執行(B) 具有良好的可讀性和可移植性

(C) 執行效率高但可讀性差(D) 依賴於具體機器,可移植性差

17. 將用高級程序編寫的源程序翻譯成目標程序的程序稱()。

(A) 連接程序(B) 編輯程序

(C) 編譯程序(D) 診斷維護程序

18. 彙編語言是一種()。

(A) 依賴於計算機的低級程序設計語言

(B) 計算機能直接執行的程序設計語言

(C) 獨立於計算機的高級程序設計語言

(D) 麵向問題的程序設計語言

19. 計算機能直接識別和執行的語言是()。

(A) 機器語言(B) 高級語言

(C) 彙編語言(D) 算法語言

20. 下列程序設計語言中,不屬於高級語言的是()。

(A) Visual Basic(B) Fortan語言

(C) Pascal語言(D) 彙編語言

練習四數製和信息編碼習題

1. 在計算機中,信息的最小單位是()。

(A) 字節(B) 位

(C) 字(D) KB

2. 在計算機領域中,通常用英文單詞“BYTE”來表示()。

(A) 字(B)字長

(C) 二進製位(D)字節

3. 在計算機領域中,通常用英文單詞“bit”來表示()。

(A) 字(B) 字長

(C) 二進製位(D) 字節

4. 任何進位計數製都包含三個基本要素,即數位、()和位權。

(A) 操作數(B) 基數

(C) 階碼(D) 尾數

5. 下列關於數製轉換的敘述,正確的是()。

(A) 相同的十進製整數(>1),其轉換結果的位數的變化趨勢隨著基數R的增大而減少

(B) 相同的十進製整數(>1),其轉換結果的位數的變化趨勢隨著基數R的增大而增加

(C) 不同數製的數字符是各不相同的,沒有一個數字符是一樣的

(D) 對於同一個整數值的二進製數表示的位數一定大於十進製數字的位數

6. 下列四組數依次為二進製、八進製和十六進製,符合要求的是()。

(A) 11, 78, 19 (B) 12, 77, 10

(C) 12, 80, 10 (D) 11, 77, 19

7. 1位十六進製數能夠表示的不同狀態有()種。

(A) 9(B) 15

(C) 10(D) 16

8. 為了避免混淆,十六進製數在書寫時常在後麵加上字母()。

(A) H(B) O

(C) D(D) B

9. 在一個非零無符號二進製整數之後添加一個0,則此數的值為原數的()。

(A) 4倍(B) 2倍

(C) 1\/2倍(D) 1\/4倍

10. R進製數,若小數點左移一位,則該數(),若小數點右移一位,則該數()。

(A) 縮小R倍,擴大R倍(B) 擴大R倍,縮小R倍

(C) 縮小R倍,縮小R倍(D) 擴大R倍,擴大R倍

11. 一個字長為8的無符號二進製整數能表示的十進製數值範圍是()。

(A) 0~256(B) 0~255

(C) 1~256(D) 1~255

12. 無符號二進製整數101001轉換成十進製整數等於()。

(A) 41 (B)43

(C) 45 (D) 39

13. 十進製數101轉換成二進製數等於()。

(A) 1101011(B) 1100101

(C) 1000101(D) 1110001

14. 二進製數101110轉換成等值的十六進製數是()。

(A) 2C(B) 2D

(C) 2E(D) 2F

15. 與十六進製數CDH等值的十進製數是()。

(A) 204(B) 205

(C) 206(D) 203

16. 有一個數是37,它與八進製數67相等,那麼該數值是()。

(A) 二進製數(B) 十六進製數

(C) 三進製數(D) 五進製數

17. 下列一組數據中最大的數是()。

(A) (227)8(B) (1FF)16

(C) (101000)2(D) (789)10

18. 執行下列二進製算術加運算11001001+00100111,其運算結果是()。

(A) 11101111(B) 11110000

(C) 00000001(D) 01100010

19. 執行下列二進製算術減運算10101-01011,其運算結果是()。

(A) 01010(B) 01011

(C) 00101(D) 11010

20. 二進製數運算1110×1101的結果是()。

(A) 10110110(B) 00110110

(C) 01111110(D) 10011010

21. 執行下列二進製邏輯乘運算(即邏輯與運算)01011001∧10100111,其運算結果是()。

(A) 00000000(B) 11111111

(C) 00000001(D) 11111110

22. 邏輯表達式1010∨1011的結果是()。

(A) 1010(B) 1011

(C) 1100(D) 1110

23. 二進製數(1010)2與十六進製數(B2)16相加,結果為()。

(A) (273)8(B) (274)8

(C) (314)8 (D) (313)8

24. 在計算機中,數值為負的整數一般不采用“原碼”表示,而是采用“補碼”方式表示。若某帶符號整數的8位補碼表示為1000 0001,則該整數為()。

(A) 129(B) -1

(C) -127(D) 127

25. 計算機中,一個浮點數由兩部分組成,它們是()。

(A) 階碼和尾數(B) 基數和尾數

(C) 階碼和基數(D) 整數和小數

26. 1KB的準確數值是()。

(A) 1024 Bytes(B) 1000 Bytes

(C) 1024 bits(D) 1000 bits

27. 在32位微型機中,1Word=()Bytes=()bits。

(A) 1,8(B) 2,16

(C) 2,16(D) 4,32

28. 假設某台式計算機的內存儲器容量為256MB,硬盤容量為20GB。硬盤的容量是內存容量的()。

(A) 40倍(B) 60倍

(C) 80倍(D) 100倍

29. 在內存中,每個基本單位都被賦予一個唯一的序號,這個序號稱為()。

(A) 地址(B) 字節

(C) 編號(D) 容量

30. 假設某台式計算機內存儲器的容量為1KB,其最後一個字節的地址是()。

(A) 1023H(B) 1024H

(C) 0400H(D) 03FFH

31. 某微型機的CPU中假設含有28條地址線、32位數據線及若幹條控製信號線。對內存按字節尋址,其最大空間是();數據緩衝寄存器至少應是()。

(A) 64KB,16位(B) 64MB,32位

(C) 128MB,16位(D) 256MB,32位

32. 在計算機中數據編碼的最小單位是()。

(A) 字節(B) 位

(C) 字(D) 字長

33. 7位二進製編碼的ASCII碼可表示的字符個數為()。

(A) 128(B) 130

(C) 127(D) 64

34. 已知英文字母m的ASCII碼值為109,那英文字母p的ASCII碼值為()。

(A) 111(B) 112

(C) 113(D) 114

35. 在標準ASCII編碼表中,數字碼、小寫英文字母和大寫英文字母的前後次序是()。

(A) 數字、小寫英文字母和大寫英文字母

(B) 小寫英文字母、大寫英文字母、數字

(C) 數字、大寫英文字母和小寫英文字母

(D) 大寫英文字母、小寫英文字母、數字

36. 下列字符中,ASCII碼值最小的是()。

(A) A(B) a

(C) Z(D) x

37. 漢字在計算機內的表示方法一定是()。

(A) 國標碼(B) 機內碼

(C) 最左位置為1的2字節代碼(D) ASCII碼

38. 目前PC機使用的字符集及其編碼標準有多種,20多年來我國也頒布了多個漢字編碼標準。在下列漢字編碼標準中,不支持簡體漢字的是()。

(A) GB2312(B) GBK

(C) BIG5(D) GB18030

39. 字符編碼標準規定了字種及其編碼。在下列有關漢字編碼標準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 我國頒布的第一個漢字編碼標準是GB2312-1980,它包含常用漢字6000多個

(B) GB2312-1980和GBK標準均采用雙字節編碼

(C) GB18030-2000標準使用3字節和4字節編碼,與GB2312-80和GBK兼容

(D) UCS2是雙字節編碼,它包含拉丁字母文字、音節文字和常用漢字等

40. 一般情況下,1KB內存最多能存儲()個ASCII碼字符,或()個漢字內碼。

(A) 1024,1024(B) 1024,512

(C) 512,512(D) 512,1024

41. 設有一段文本由基本ASCII字符和GB2312字符集中的漢字組成,其代碼為B0 A1 57 69 6E D6 DO CE C4 B0 E6,則在這段文本中含有()。

(A) 1個漢字和9個西文字符

(B) 3個漢字和5個西文字符

(C) 2個漢字和7個西文字符

(D) 4個漢字和3個西文字符

42. 在漢字的輸入編碼中,沒有重碼的編碼是()。

(A) 字形編碼(B) 區位碼

(C) 字音編碼(D) 智能全拚

43. 漢字輸入碼可分為有重碼和無重碼兩類,下列屬於無重碼類的是()。

(A) 全拚碼(B) 自然碼

(C) 區位碼(D) 簡拚碼

44. 存放16個16×16點陣的漢字字模,需占存儲空間為()。

(A) 64B(B) 128B

(C) 320B(D) 512B

45. 若已知彩色顯示器的分辨率為1024×768,如果它能同時顯示16色,則顯示存儲器容量至少應為()。

(A) 192KB(B) 192MB

(C) 384KB(D) 384MB

練習五計算機網絡與因特網習題

1. 通常把計算機網絡定義為()。

(A) 以共享資源為目標的計算機係統,稱為計算機網絡

(B) 能按網絡協議實現通信的計算機係統,稱為計算機網絡

(C) 把分布在不同地點的多台計算機互聯起來構成的計算機係統,稱為計算機網絡

(D) 把分布在不同地點的多台計算機在物理上實現互聯,按照網絡協議實現相互間的通信,共享硬件、軟件和數據資源為目標的計算機係統,稱為計算機網絡

2. 計算機網絡技術包含的兩個主要技術是計算機技術和()。

(A) 微電子技術(B) 通信技術

(C) 數據處理技術(D) 自動化技術

3. 計算機網絡中,可以共享的資源是()。

(A) 硬件和軟件(B) 軟件和數據

(C) 外設和數據(D) 硬件、軟件和數據

4. 計算機網絡的目標是實現()。

(A) 數據處理(B) 文獻檢索

(C) 資源共享和信息傳輸(D) 信息傳輸

5. 計算機網絡的主要功能包括()。

(A) 日常數據收集、數據加工處理、數據可靠性、分布式處理

(B) 數據通信、資源共享、數據管理與信息處理

(C) 圖片視頻等多媒體信息傳遞和處理、分布式計算

(D) 數據通信、資源共享、提高可靠性、分布式處理

6. 計算機網絡中廣泛使用的交換技術是()。

(A) 信源交換(B) 報文交換

(C) 分組交換(D) 線路交換

7. 網絡分為總線網、環形網、星形網、樹形網和網狀網是根據()分的。

(A) 網絡拓撲結構(B) 信息交換方式

(C) 通信介質(D) 網絡操作係統

8. 所有站點均連接到公共傳輸媒體上的網絡結構是()。

(A) 總線型(B) 環型

(C) 樹型(D) 混合型

9. 廣域網和局域網是按照()來分的。

(A) 網絡使用者(B) 信息交換方式

(C) 網絡作用範圍(D) 傳輸控製協議

10. 目前實際存在與使用的廣域網基本都采用()。

(A) 總線拓撲(B) 環形拓撲

(C) 網狀拓撲(D) 星形拓撲

11. 局部地區通信網絡簡稱局域網,英文縮寫為()。

(A) WAN(B) LAN

(C) SAN(D) MAN

12. 一個網吧將其所有的計算機連成網絡,這網絡是屬於()。

(A) 廣域網(B) 城域網

(C) 局域網(D) 吧網

13. 下列關於局域網特點的敘述,錯誤的是()。

(A) 局域網的覆蓋範圍有限

(B) 誤碼率高

(C) 有較高的傳輸速率

(D) 相對於廣域網易於建立、管理、維護和擴展

14. 在計算機通信中,數據傳輸速率的基本單位是()。

(A) Baud(B) b\/s

(C) Byte(D) MIPS

15. 網絡的傳輸速率是10Mb\/s,其含義是()。

(A) 每秒傳輸10M字節(B) 每秒傳輸10M二進製位

(C) 每秒可以傳輸10M個字符(D) 每秒傳輸10000000二進製位

16. 為網絡提供共享資源並對這些資源進行管理的計算機稱之為()。

(A) 網卡(B) 服務器

(C) 工作站(D) 網橋

17. 連到局域網上的節點計算機必須要安裝()硬件。

(A) 調製解調器(B) 交換機

(C) 集線器(D) 網絡適配卡

18. 下列傳輸介質中,性能最好的是()。

(A) 同軸電纜(B) 雙絞線

(C) 光纖(D) 電話線

19. 下列不屬於網絡操作係統的軟件是()。

(A) Netware(B) WWW

(C) Linux(D) Unix

20. 調製解調器的主要作用是實現()。

(A) 圖形與圖像之間的轉換

(B)廣播信號與電視信號的轉換

(C) 音頻信號與視頻信號的轉換

(D)模擬信號與數字信號的轉換

21. 下列關於調製解調器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調製解調器是計算機通信的一種重要工具,采用“撥號上網”的方式,必須有一個調製解調器

(B) 調製解調器通常可分為內置式和外置式兩種

(C) “解調”是將計算機的數字信號轉換成電話網可以傳輸的模擬信號

(D) 數據傳輸率是調製解調器最重要的性能指標

22. 企業Intranet要與Internet互聯,必需的互聯設備是()。

(A) 中繼器(B) 調製解調器

(C) 交換器(D) 路由器

23. 有10台計算機都連接到一個10Mbit\/s以太網集線器上,則每個站能得到的帶寬為()。

(A) 10個站共享10Mbit\/s (B) 10個站共享100Mbit\/s

(C) 每個站獨占10Mbit\/s (D) 每個站獨占100Mbit\/s

24. 有10台計算機都連接到一個10Mbit\/s以太網交換機上,則每個站能得到的帶寬為()。

(A) 10個站共享10Mbit\/s (B) 10個站共享100Mbit\/s

(C) 每個站獨占10Mbit\/s (D) 每個站獨占100Mbit\/s

25. ISO\/OS是()。

(A) 開放係統互連參考模型(B) TCP\/IP協議

(C) 網絡軟件(D) 網絡操作係統

26. OSI(開放係統互聯)參考模型的最低層是()。

(A) 傳輸層(B) 網絡層

(C) 物理層(D) 應用層

27. TCP\/IP協議的含義是()。

(A) 局域網傳輸協議(B) 撥號入網傳輸協議

(C) 傳輸控製協議和網際協議(D) 網際協議

28. TCP\/IP參考模型中的網絡接口層對應於OSI中的()。

(A) 網絡層(B) 物理層

(C) 數據鏈路層(D) 物理層與數據鏈路層

29. 下麵哪個網絡是Internet的最早雛形()。

(A) NSFNET(B) CERNET

(C) ARPANET(D) CSTNET

30. Internet的核心協議是()。

(A) X.25(B) TCP\/IP

(C) ICMP(D) UDP

31. 因特網上每台計算機有一個規定的“地址”,這個地址被稱為()地址。

(A) TCP(B) IP

(C) Web(D) HTML

32. IPv4地址有()位二進製數組成。

(A) 16(B) 32

(C) 64(D) 128

33. IPv6地址的編址長度是()字節。

(A) 32(B) 16

(C) 8(D) 4

34. IP 地址 192.1.1.2 屬於(),其默認的子網掩碼為()。

(A) B類,255.255.0.0 (B) A類,255.0.0.0

(C) C類,255.255.0.0(D) C類,255.255.255.0

35. 下麵有效的IP地址是()。

(A) 202.280.130.45(B) 130.192.33.45

(C) 192.256.130.45(D) 280.192.33.456

36. 計算機用戶有了可以上網的計算機係統後,一般需找()注冊入網。

(A) 軟件公司(B) 係統集成商

(C) ISP(D) 電信局

37. 萬維網WWW以()方式提供世界範圍的多媒體信息服務。

(A) 文本(B) 信息

(C) 超文本(D) 聲音

38. 互聯網上的服務都基於一種協議,WWW服務基於()協議。

(A) POP3(B) SMTP

(C) HTTP(D) TELNET

39. 下列對萬維網相關概念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 超鏈接可以看作是包含在網頁中,並指向其他網頁的“指針”

(B) HTML語言的特點是統一性、國際化和易於使用

(C) URL是統一資源定位器的英文縮寫,是Web頁的地址

(D) 主頁就是用戶最常訪問的網頁

40. FTP是一個協議,它可以用來下載和傳送計算機中的()。

(A) 文件傳輸(B) 網站傳輸

(C) 文件壓縮(D) 文件解壓

41. IP地址是一串難以記憶的數字,人們用域名來代替它,完成IP地址和域名之間轉換工作的是()服務器。

(A) DNS(B) URL

(C) UNIX(D) ISDN

42. 在Internet上用於收發電子郵件的協議是()。

(A) TCP\/IP(B) IPX\/SPX

(C) POP3\/SMTP(D) NetBEUI

43. 域名服務器上存放著Internet主機的是()。

(A) 域名(B) IP地址

(C) 電子郵件地址(D) 域名和IP地址的對照表

44. 對於主機域名 for.zj.edu.cn 來說,其中()表示主機名。

(A) zj(B) for

(C) edu(D) cn

45. 遠程登錄是使用下麵()協議。

(A) SMTP(B) FTP

(C) UDP(D) TELNET

46. Internet中URL的含義是()。

(A) 統一資源定位器(B) Internet協議

(C) 簡單郵件傳輸協議(D) 傳輸控製協議

47. 下麵是某單位的主頁的Web地址URL,其中符合URL格式的是()。

(A) Http\/\/www.jnu.edu.cn(B) Http:www.jnu.edu.cn

(C) Http:\/\/www.jnu.edu.cn(D) Http:\/www.jnu.edu.cn

48. 計算機病毒具有破壞性、()、潛伏性和傳染性等特點。

(A) 必然性(B) 再生性

(C) 隱蔽性(D) 易讀性

49. 計算機黑客是指()。

(A) 能自動產生計算機病毒的一種設備

(B) 專門盜竊計算機及計算機網絡係統設備的人

(C) 非法編製的、專門用於破壞網絡係統的計算機病毒

(D) 非法竊取計算機網絡係統密碼,從而進入計算機網絡的人

50. 下列關於計算機病毒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計算機病毒是一種有損計算機操作人員身體健康的生物病毒

(B) 計算機病毒發作後,將造成計算機硬件永久性的物理損壞

(C) 計算機病毒是一種通過自我複製進行傳染的,破壞計算機程序和數據的小程序

(D) 計算機病毒是一種有邏輯錯誤的程序

51. 下麵是關於計算機病毒的四條敘述,正確的是()。

(A) 嚴禁在計算機上玩遊戲是預防計算機病毒侵入的唯一措施

(B) 計算機病毒是一種人為編製的特殊程序,會使計算機係統不能正常運轉

(C) 計算機病毒隻能破壞磁盤上的程序和數據

(D) 計算機病毒隻破壞內存中的程序和數據

52. 下麵哪個跡象最不可能像感染了計算機病毒()。

(A) 開機後微型計算機係統內存空間明顯變小

(B) 開機後微型計算機電源指示燈不亮

(C) 文件的日期時間值被修改成新近的日期或時間(用戶自己並沒有修改)

(D) 顯示器出現一些莫名其妙的信息和異常現象

53. 下列關於防範病毒有效手段的敘述,錯誤的是()。

(A) 不要將U盤隨便借給他人使用,以免感染病毒

(B) 對執行重要工作的計算機要專機專用,專人專用

(C) 經常對係統的重要文件進行備份,以備在係統遭受病毒侵害、造成破壞時能從備份中恢複

(D) 隻要安裝微型計算機的病毒防範卡,或病毒防火牆,就可對所有的病毒進行防範

54. 目前最好的防病毒軟件的作用是()。

(A) 檢查計算機是否染有病毒,消除已感染的任何病毒

(B) 杜絕病毒對計算機的感染

(C) 查出計算機已感染的任何病毒,消除其中的一部分

(D) 檢查計算機是否染有病毒,消除已感染的部分病毒

55. 關於防火牆控製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防火牆是近期發展起來的一種保護計算機網絡安全的技術性措施

(B) 防火牆是一個用以阻止網絡中的黑客訪問某個機構網絡的屏障

(C) 防火牆主要用於防止病毒

(D) 防火牆也可稱之為控製進\/出兩個方向通信的門檻

練習六數據庫基礎知識

1 下列軟件()不是數據庫管理係統。

(A) VB

(B) Access

(C) Sybase

(D) Oracle

2 存儲在計算機內有結構的相關數據的集合是()。

(A) 數據庫

(B) 數據庫係統

(C) 數據庫管理係統

(D) 數據結構

3 數據庫係統的核心組成部分是()。

(A) 數據庫

(B) 數據庫係統

(C) 數據庫管理係統

(D) 數據庫技術

4 組成數據庫係統的是()。

(A) 數據庫、相應的硬件、軟件係統和各類相關人員

(B) 數據庫和相應的硬件、軟件係統

(C) 數據庫和相應的軟件係統

(D) 數據庫和相應的硬件係統

5 在DBS中,DBMS和OS(操作係統)之間的關係是()。

(A) 並發運行

(B) 相互調用

(C) OS調用DBMS

(D) DBMS調用OS

6 ()是位於用戶和操作係統之間的一層數據管理軟件。數據庫在建立、使用和維護時由其統一管理、統一控製。

(A) DB

(B) DBMS

(C) DBS

(D) DBA

7 下列關於數據庫的敘述,錯誤的是()。

(A) 數據庫避免了一切數據的重複

(B) 數據庫中的數據可以共享

(C) 數據庫減少了數據冗餘

(D) 數據庫具有較高的數據獨立性

8 數據庫係統與文件係統的主要區別是()。

(A) 文件係統不能解決數據冗餘和數據獨立性問題,而數據庫係統可以解決該問題

(B) 文件係統隻能管理少量數據,而數據庫係統可以管理大量數據

(C) 文件係統隻能管理程序文件,而數據庫係統可以管理各種類型文件

(D) 文件係統簡單,而數據庫係統複雜

9 數據庫管理係統能實現對數據庫中數據的查詢、插入、修改和刪除等操作的數據庫語言稱為()。

(A) 數據定義語言(DDL)

(B) 數據管理語言

(C) 數據操縱語言(DML)

(D) 數據控製語言

10 客觀存在可以區分的事物稱為()。

(A) 實體集

(B) 實體

(C) 屬性

(D) 聯係

11 下列可以直接用於表示概念模型的是()。

(A) 網狀模型

(B) 關係模型

(C) 層次模型

(D) 實體聯係(ER)模型

12 用二維表結構來表示實體和實體之間聯係的數據模型是()。

(A) 表格模型

(B) 層次模型

(C) 網狀模型

(D) 關係模型

13 在有關數據庫的概念中,若幹個記錄的集合稱為()。

(A) 字段名

(B) 文件

(C) 數據項

(D) 數據表

14 下列不屬於數據庫係統特點的是()。

(A) 數據結構化

(B) 數據由DBMS統一管理和控製

(C) 數據冗餘度大

(D) 數據獨立性高

15 數據的物理獨立性是指()。

(A) 數據庫與數據庫管理係統相互獨立

(B) 用戶程序與數據庫管理係統相互獨立

(C) 用戶的應用程序與存儲在磁盤上數據庫中的數據是相互獨立的

(D) 應用程序與數據庫中數據的邏輯結構是相互獨立的

16 關係數據模型的基本數據結構是()。

(A) 樹

(B) 圖

(C) 索引

(D) 關係

17 使用關係運算對係統進行操作,得到的結果是()。

(A) 元組

(B) 屬性

(C) 關係

(D) 域

18 數據庫管理係統的3種基本關係運算中不包括()。

(A) 比較

(B) 選擇

(C) 投影

(D) 連接

19 取出關係中的某些列,並消去重複的元組的關係運算稱為()。

(A) 取列運算

(B) 投影運算

(C) 連接運算

(D) 選擇運算

20 下列關係運算中,()運算不屬於專門的關係運算。

(A) 選擇

(B) 連接

(C) 廣義笛卡爾積

(D) 投影

21 將關係看成一張二維表,則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 表中允許出現相同行

(B) 表中允許出現相同列

(C) 表中行的次序不可以交換

(D) 表中行的次序可以交換

22 在連接運算中,按照字段值對應相等為條件進行的連接造作稱為()。

(A) 連接

(B) 等值連接

(C) 自然連接

(D) 關係連接

23 關係數據模型()。

(A) 隻能表示實體間1∶1聯係

(B) 隻能表示實體間1∶n聯係

(C) 隻能表示實體間m∶n聯係

(D) 可以表示實體間的上述3種聯係

24 下列屬於一對一聯係的是()。

(A) 班級對學生的聯係

(B) 父親對孩子的聯係

(C) 省對省會的聯係

(D) 商店對顧客的聯係

25 公司中有多個部門和多名職員,每個職員隻能屬於一個部門,一個部門可以有多名職員,從職員到部門的聯係類型是()。

(A) 多對多

(B) 一對一

(C) 多對一

(D) 一對多

26 有一名為“列車運營”實體,含有:車次、日期、實際發車時間、實際抵達 時間、情況摘要等屬性,該實體主碼是()。

(A) 車次

(B) 日期

(C) 車次+日期

(D) 車次+情況摘要

27 關係表:學生(宿舍編號,宿舍地址,學號,姓名,性別,專業,出生日期)的主碼是()。

(A) 宿舍編號

(B) 學號

(C) 宿舍地址+姓名

(D) 宿舍編號+學號

28 SQL語言具有()的功能。

(A) 關係規範化、數據操縱、數據控製

(B) 數據定義、數據操縱、數據控製

(C) 數據定義、關係規範化、數據控製

(D) 數據定義、關係規範化、數據操縱

29 從ER模型關係向關係模型轉換時,一個M∶N聯係轉換為關係模式時,該關係模式的關鍵字是()。

(A) M端實體的關鍵字

(B) N端實體的關鍵字

(C) M端實體關鍵字與N端實體關鍵字組合

(D) 重新選取其他屬性

【微信掃碼】

參考答案

目錄

大學計算機基礎實踐教程(第2版)

目錄

單元一Windows 7基本操作實驗

實驗一桌麵圖標及背景設置

實驗二開始菜單和任務欄設置

實驗三管理文件與文件夾

實驗四網絡連接

實驗五IE瀏覽器的基本操作

單元二Word 2010基本操作實驗

實驗一建立簡單的文檔

實驗二使用對象修飾文檔

實驗三頁麵布局

實驗四長文檔的編排

實驗五郵件合並

單元三Excel 2010基本操作實驗

實驗一建立簡單的電子表格

實驗二表格編輯及格式設置

實驗三公式及單元格的引用

實驗四常用函數的應用

實驗五數據管理和分析

實驗六圖表的應用

單元四PowerPoint 2010基本操作實驗

實驗一幻燈片的基本操作

實驗二幻燈片添加對象

實驗三幻燈片的設置

實驗四為幻燈片添加動畫

實驗五幻燈片放映和發布

附錄一計算機理論基礎知識點講解

第一講數製和信息編碼

第二講計算機硬件和軟件

第三講計算機網絡基礎

第四講數據庫技術基礎

附錄二習題彙編

練習一計算機發展

練習二計算機組成習題

練習三計算機軟件習題

練習四數製和信息編碼習題

練習五計算機網絡與因特網習題

練習六數據庫基礎知識

大學計算機基礎實踐教程(第2版)

【微信掃碼】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