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單擊“開始”按鈕,單擊“控製麵板”項;

② 打開桌麵上的“計算機”,選擇上方菜單欄中的“打開控製麵板”。

“控製麵板”有三種視圖,窗口默認顯示為類別視圖,如圖2.19所示。用戶可以根據需要單擊查看方式選擇“大圖標”或者“小圖標”視圖,如圖2.20所示。

圖2.19控製麵板類別視圖

圖2.20控製麵板小圖標視圖

在控製麵板中,可以單擊相應的係統工具圖標運行某個係統工具,從而設置或管理計算機係統。

(2)查看計算機的基本信息

在控製麵板小圖標視圖中選擇“係統”,或者右擊“計算機”的屬性,打開後出現如圖221所示的窗口,用戶可以查看關於當前計算機的一些基本信息,如:Windows版本、係統、計算機名稱以及Windows激活信息等。

圖2.21查看Windows基本信息

(3)卸載程序

正常安裝的程序,通常能夠在開始菜單中找到該程序的刪除程序,一般命名為“卸載×××”,執行卸載程序就能夠將應用程序從係統中刪除。但也有部分程序沒有在開始菜單中提供卸載程序,此時可以通過在控製麵板中對程序進行卸載。打開控製麵板的類別視圖,選擇“程序”功能下“卸載程序”之後,彈出“程序和功能”窗口,如圖2.22所示。選擇相應的程序,然後單擊工具欄上的【卸載】按鈕,根據提示操作就可以完成卸載工作。

圖2.22通過控製麵板卸載程序

(4)計算機管理控製台

圖2.23管理計算機

“計算機管理”是Windows管理工具集,它將幾個管理實用程序合並到控製台,提供對管理屬性和工具的便捷訪問。用戶通過“計算機管理”可以管理本地計算機或是遠程計算機。可以通過右擊桌麵上“計算機”圖標,在彈出菜單中單擊“管理”,打開“計算機管理”窗口,如圖2.23所示。

“計算機管理”包含下麵三個項目:係統工具、存儲、服務和應用程序,如圖2.24所示。選擇“係統工具”項目中的設備管理器,在中間窗口中會顯示本地計算機中所有的硬件設備及其狀態,如圖2.25所示。

圖2.24計算機管理窗口

圖2.25計算機設備管理窗口

(5)磁盤碎片整理程序

硬盤在使用一段時間後,由於反複寫入和刪除文件,磁盤中的空閑扇區會分散到整個磁盤中不連續的物理位置上,從而使文件不能存在連續的扇區類。這樣,再讀寫文件時就需要到不同的地方去讀取,增加了磁頭的來回移動頻率,降低了磁盤的訪問速度。同時,一些零散的空間容量過小,無法進行信息存儲,造成了空間的浪費。通過進行磁盤的碎片整理可以改善此現象。

依次選擇“開始”菜單→“所有程序”→“附件”→“係統工具”→“磁盤碎片整理程序”選項,打開“磁盤碎片整理程序”窗口。在窗口中選擇需要進行整理的邏輯盤符,先“分析磁盤”,再進行“碎片整理”。在分析和整理的過程中,窗口中會顯示出相應的圖形化的信息,如圖2.26所示。

圖2.26磁盤碎片整理

3. 打開資源管理器

資源管理器能夠以分層的方式詳細地顯示計算機內所有文件的詳細圖表。使用資源管理器可以方便地實現對文件或文件夾的各種操作,如:查看、移動以及複製等。用戶可以隻在一個窗口中瀏覽所有的磁盤和文件夾。

一般可以通過以下方法打開資源管理器:

① 單擊任務欄中文件資源管理器快捷方式圖標;

② 依次選擇“開始”菜單→“所有程序”→“附件”→“Windows資源管理器”;

③ 右擊“開始菜單”,在彈出菜單中選擇“打開Windows資源管理器”。

除了以上方法,還有其他方法可以打開Windows資源管理器,讀者可以自行了解。打開的資源管理器窗口有幾個主要的組成部分,其中左側窗格中顯示文件目錄樹,右側窗格中顯示當前的活動文件夾中的文件夾及文件,具體如圖2.27所示。

圖2.27資源管理器窗口

在左邊窗格中,若驅動器或文件夾前麵標有,則說明該驅動器或文件夾包含子文件夾。單擊可展開其所包含的子文件夾,號變為號,表明該驅動器或文件夾已被展開。如果需要再折疊,則單擊號即可。在右邊窗格中顯示的是當前選中的驅動器或文件夾中包含的文件夾及文件。

三思考與實踐

1. 用iso鏡像文件方式安裝Windows 7。

2. 用U盤方式安裝Windows 7。

3. 在安裝類型中以“升級”方式安裝Windows 7。

實驗二Windows基本操作

Windows是微軟基於圖形界麵開發的操作係統,用戶對計算機資源的管理與控製都是通過各種圖形畫麵和符號命令來實現操作的。在Windows係統中,大多數的工作都是以“窗口”的形式展現,每一項正在進行的工作對應桌麵上打開的一個窗口;當窗口關閉時,對應的工作也就結束。用戶可以用鍵盤與鼠標對操作係統的圖形界麵進行操作,以實現任務的運行。

一實驗目的

1. 掌握桌麵、“開始”菜單、快捷方式等的使用方法。

2. 掌握文件與文件夾的管理。

二 實驗內容與步驟

1. 認識Windows 7的桌麵與任務欄

通過正常開機啟動Windows操作係統之後,會自動進入Windows桌麵狀態,如圖228所示。所有打開的程序或文件夾窗口均在桌麵上顯示,還可以將一些對象以圖標的形式隨意排列在桌麵上,通常為用戶最常用的程序或文檔。這就好像現實中書桌一樣,在桌麵擺放最常用的書本,而其他不常用的則放在抽屜裏,無論想要看哪本書都必須拿到桌麵上來看。Windows的桌麵界麵由圖標區域和任務欄兩部分組成,圖標用來代表一個對象,可以是文件,也可以是程序對象,係統初始時默認隻有“回收站”。圖標順序排列於桌麵,由上到下、自左向右依次排開。雙擊桌麵上的圖標對象,能夠打開相應的程序或文件。任務欄通常默認置於桌麵的底端,也可以由用戶自定義放置於桌麵的兩側或頂端。

圖2.28Windows 7桌麵

(1)在桌麵創建快捷方式

圖標可以是對象本身,也可以是對象的“快捷方式”。例如,用戶可以創建一個文本,同時也可以創建該文本的快捷方式。快捷方式是對象本身的一個鏈接,而不是對象本身,因此文件很小。快捷方式中包含了對象的詳細位置信息,雙擊快捷方式的效果等同於雙擊對象本身,均能打開該對象。對象本身的圖標顯示與快捷方式不同,快捷方式圖標左下角有一個箭頭。如圖2.29所示。用戶既可以在桌麵上,也可以在某個文件夾下建立快捷方式。

圖2.29文本圖標與文本快捷方式

創建快捷方式的方法有三種:

① 在需要創建快捷方式的空白處右擊,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新建”→“快捷方式(S)”,在彈出的對話框中輸入對象的詳細位置信息,也可以通過【瀏覽】按鈕尋找該對象,如圖2.30所示。單擊【下一步】,輸入快捷方式的名稱,最後單擊【完成】按鈕,完成該對象快捷方式的創建。文件夾對象也可以通過該方式創建快捷方式。

圖2.30創建快捷方式

② 選中需要創建快捷方式的對象(應用程序或文件、文件夾),鼠標右鍵拖動到需要目標位置,鬆開鼠標,係統會彈出菜單選項,選擇“在當前位置創建快捷方式”,完成快捷方式的創建。

③ 右擊選中需要創建快捷方式的對象,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創建快捷方式(S)”,即可在當前對象所處的文件夾中創建快捷方式。若想改變快捷方式的存放位置,可以通過複製或剪切將快捷方式粘貼到目的位置。

(2)查看任務欄與“開始”菜單

通常在桌麵底部的灰藍色長條狀區域稱為任務欄。任務欄的特點是無論桌麵當前打開什麼窗口,任務欄始終會顯示在屏幕下方。任務欄主要由四個部分組成:“開始”菜單、應用程序區、語言選項帶(可解鎖)和通知區域,如圖2.31所示。其中應用程序區由固定到任務欄中的快捷方式圖標與活動任務按鈕組成,兩者之間沒有明顯的區域劃分。係統默認的剛啟動的Windows7任務欄左側有三個默認的圖標(IE瀏覽器、Windows資源管理器和Windows Media Player)。

圖2.31Windows任務欄

單擊“開始”按鈕,係統就會彈出如圖2.32所示的“開始”菜單。“開始”菜單包含三個部分,分別是最近使用程序區、搜索框和係統控製區。最近使用程序區列出了一部分常用的程序列表以及剛安裝的程序,搜索框能夠實現在計算機中查找程序和文件,係統控製區提供對係統功能的設置以及常用文件的訪問。通過“開始”菜單,幾乎可以完成Windows中的所有操作。

圖2.32Windows開始菜單

0

新編大學計算機信息技術實踐教程(第3版)

第2章操作係統0

(3)將程序鎖定到任務欄

用戶可以通過拖放的方式,或者右鍵單擊程序對象,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鎖定到任務欄(K)”即可將自己常用的應用程序鎖定在任務欄中,如圖2.33所示。注意,僅可以將應用程序進行鎖定,文件和文件夾對象不可以鎖定。如果以拖動的方式將文件或文件夾附到任務欄中會自動將關聯的、默認打開的應用程序進行鎖定,同時對象本身也會被鎖定至該程序文檔列表上部的“已固定”項目中,如圖2.34所示。若要將列表中的對象解鎖,隻需要單擊列表中文件對象後端的符號。

圖2.33把程序鎖定到任務欄

圖2.34把文件對象鎖定到任務欄

(4)切換窗口與窗口預覽

打開的程序、文件或文件夾對象都會在任務欄生成對應的按鈕。按鈕的出現說明當前該對象的作業正在執行中,每一個按鈕分別對應於某個已經打開的應用程序窗口,文件對象則會創建打開該類型文件的應用程序的按鈕,如圖2.35所示是執行一些應用程序後的任務欄。由於任務欄中存在被鎖定的快捷方式圖標,因此為了區分當前活動窗口對應的按鈕和非活動狀態下的快捷方式圖標,Windows 7將活動程序的按鈕設置顯示為有邊框,類似於凸出形狀,而非活動的快捷方式圖標則無任何效果。用戶可以通過單擊任務欄中某個按鈕來將此窗口切換為當前活動窗口。當關閉某個應用程序時,該程序所對應的按鈕將會在任務欄中消失。

圖2.35執行部分應用程序後的任務欄

Window 7為用戶提供了便利的窗口預覽功能,隻要將鼠標懸停於任務欄的某個按鈕上即可預覽到該應用程序的窗口,如圖2.36所示。

圖2.36窗口預覽

右擊任務欄中應用程序按鈕,可以顯示最近執行的任務等信息,如圖2.37所示。

圖2.37右擊任務欄中的按鈕

圖2.38Windows通知區域

(5)設置通知區域

任務欄最右邊為通知區域,通知區域中顯示係統時間、網絡連接狀態、當前輸入法以及一些正在運行的應用程序圖標。Windows 7還特別設置了顯示桌麵的功能,位於通知區域的右邊。如圖2.38所示。

2. 文件和文件夾的操作

(1)新建文件或文件夾

新建文件夾或文件的操作均在資源管理器中完成。打開資源管理器的方式詳見實驗三。打開資源管理器後,在左側窗格中瀏覽至當前需要新建文件夾的目標文件夾或驅動器,之後有以下三種方式可以新建文件夾:

① 在左側窗格中在已選中的目標對象名稱上右擊,或是在右側窗格空白區域右擊,在彈出菜單中選擇“新建”→“文件夾”;

② 單擊工具欄中的“組織”按鈕或是菜單欄中的“文件”按鈕,在彈出的下拉菜單中選擇“新建”→“文件夾”;

③ 直接單擊工具欄中的“新建文件夾”按鈕。

選擇任一種方式新建文件夾後,會在右邊窗口中出現一個名稱為“新建文件夾”的新文件夾,如果需要更名則直接進行輸入即可,如不需要,則可以通過單擊空白區域或按回車鍵。

在文件夾中新建文件的方法是在右窗格中空白區域右擊,在彈出菜單中選擇“新建”,之後再選擇需要新建文件的類型,如文本文檔、word文檔等。係統會在此文件夾中新建一個該類型的文件對象。

(2)文件及文件夾的選取

在進行文件及文件夾的相關操作之前需要選中相應的文件或文件夾,選擇的方法如下:

①選擇單個文件或文件夾:單擊相應的文件或文件夾;

②選擇連續的文件或文件夾:單擊第一個文件或文件夾,按住【Shift】鍵,再單擊要選擇的最後一個文件或文件夾,則所有包含在這兩者之間的所有文件或文件夾對象將被選中;

③選擇多個間隔的文件或文件夾:按住【Ctrl】鍵,逐個單擊相應的文件或文件夾;

④當要取消對某個文件或文件夾的選擇時,可以使用上述相同的方法逐個減少,或者單擊空白區域,取消選擇的全部文件或文件夾。

(3)文件或文件夾的複製、粘貼

將一個文件或者文件夾複製到另一個地方實質是在目標地址生成了與源文件具有完全相同內容的新文件。複製的方式有多種:

①鼠標拖動。單擊選定要複製的文件或文件夾對象,按下【Crtl】鍵,按住鼠標左鍵將選定的對象拖動至目標文件夾中,然後鬆開鼠標與【Crtl】鍵即可;

②快捷鍵方式。選定要複製的對象,按下【Crtl+C】鍵,或右擊從彈出的菜單中選擇“複製”命令,然後瀏覽窗口至目標文件夾或驅動器中,按下【Crtl+V】鍵,或是右擊在彈出菜單中選擇“粘貼”命令即可;

③菜單複製到文件夾。選定要複製的文件和文件夾,單擊菜單中的“編輯”→“複製”命令,然後瀏覽窗口至目標文件夾或驅動器中,單擊菜單中的“編輯”→“粘貼”命令;或是直接在菜單中選擇“編輯”→“複製到文件夾”命令,在“複製項目”窗口中選擇目標文件夾或驅動器;

④發送到。如果要把選定的對象複製到移動設備中,可以在右擊之後,選擇“發送到”命令,在子菜單中選擇相應的設備。

(4)文件或文件夾的移動

文件或文件夾的移動與複製操作相類似,實質是將原始的文件進行了存儲位置上的轉移。移動操作也可以有以下幾種方式:

①鼠標拖動。單擊選定要移動的文件或文件夾對象,若目標移動位置與原始位置同在一個驅動器內,則按住鼠標左鍵將選定的對象拖動至目標文件夾中即可,若不在同一驅動器中,則需要先按下【Shift】鍵再進行拖動;

②菜單移動到文件夾。選定要移動的對象,單擊菜單中的“編輯”→“剪切”命令,然後瀏覽窗口至目標文件夾或驅動器中,單擊菜單中的“編輯”→“粘貼”命令;或是直接在菜單中選擇“編輯”→“移動到文件夾”命令,在“移動項目”窗口中選擇目標文件夾或驅動器;

(5)文件或文件夾的刪除

刪除文件或文件夾有四種方法可供選擇,首先選中需要刪除的文件:

①單擊資源管理器窗口中的“文件”菜單→“刪除”菜單項,在“確認文件刪除”對話框中選擇“是”,即可將文件放入回收站;

②也可以采用右擊選中的文件,在彈出菜單中選擇“刪除”;

③直接按下【Del】鍵進行刪除;

④或是將對象直接拖入回收站中來進行刪除。

通過以上方式刪除的文件或文件夾將存放在回收站中,利用“清空回收站”可以將回收站中的文件和文件夾徹底刪除。右擊回收站圖標,在彈出的菜單中單擊“清空回收站”菜單項,再單擊詢問對話框中的“是”即可清空回收站。

在刪除的過程中,如果需要直接徹底刪除,而不是轉移到回收站中,則可以在單擊“刪除”菜單項或按下【Del】鍵的同時按住【Shift】鍵即可。

(6)文件或文件夾的重命名

選中文件或文件夾對象,單擊資源管理器菜單中的“文件”→“重命名”命令,在右側窗格中對象的名稱部分會出現類似於文本選中光標閃動的現象,此時用戶就可以進行新名稱的輸入,完成之後單擊空白區域即可。也可以直接右擊對象,在彈出的菜單中單擊“重命名”完成重命名。

(7)文件或文件夾屬性的設置

在Windows操作係統中,文件或文件夾通常有“隻讀”、“隱藏”、“存檔”等屬性,用戶可根據需要修改其屬性。

圖2.39顯示隱藏的文件、文件夾

右擊選中的文件,單擊彈出菜單中的“屬性”,或資源管理器中的“文件”菜單→“屬性”命令,彈出文件屬性對話框。根據需要自行勾選“屬性”對話框中的“隻讀”、“存檔”以及“隱藏”,使方格中出現“√”。單擊“確定”按鈕,使新屬性生效。

(8)顯示、隱藏文件及其後綴名

Windows係統能夠將屬性為隱藏的對象進行隱藏,即對用戶不顯示。當用戶需要該類文件或文件夾對象能夠以一種區別的方式進行顯示時,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在資源管理器中,選擇菜單欄中的“工具”→“文件夾選項”,或是工具欄中的“組織”→“文件夾和搜索選項”,打開“文件夾選項”對話框。單擊“查看”選項卡,在“高級設置”的窗口中,瀏覽至“隱藏文件和文件夾”設置選項,根據需要選擇顯示或不顯示隱藏對象。

如果想要查看所有文件的擴展名,可以取消“隱藏已知文件類型的擴展名”的勾選,如圖2.39所示。

三思考與實踐

1. 在D盤中創建名為X1、X2、X3的文件夾,並將X1設置為隱藏屬性,並設置係統不顯示隱藏文件與文件夾。

2. 在X2文件夾中創建名為a1的文本文檔,在X3中創建名為b1的word文檔,並將b1設置為隻讀,設置顯示文件後綴名。

3. 在X2文件夾中創建b1的快捷方式。

4. 將文件a1複製到桌麵,命名為a2.

5. 刪除文件a1。

【微信掃碼】習題解答&相關資源

第3章計算機網絡與Internet

0

第3章計算機網絡與Internet0

3

計算機網絡與Internet

第3章計算機網絡與Internet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網絡越來越普遍。Internet為人們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資源。本單元將介紹小型局域網的組建方法、Internet網頁訪問以及電子郵件的收發。

實驗一小型局域網的組建

一實驗目的

1. 掌握局域網的組成。

2. 掌握夾線鉗、測線器、無線路由器的使用方法。

3. 掌握Windows網絡連接的設置方法。

4. 掌握無線路由器的設置方法。

二實驗內容與步驟

1. 製作雙絞線

圖3.1568B排線方式

(1)使用夾線鉗剪切比連接長度略長的雙絞線,多出10厘米為宜。使用夾線鉗的刀片將雙絞線兩端的保護套剝去大約2厘米。

(2)將雙絞線內部的導線整理齊,按照568B的方式重新排列8根導線,即“橙白,橙,綠白,藍,藍白,綠,棕白,棕”的順序,如圖3.1所示。

(3)使用夾線鉗將8根導線剪切整齊,留下約1.2厘米的長度。

(4)將水晶頭無卡簧的一麵向上,再將8根導線插入水晶頭中塞緊,在插入時避免導線錯位、不齊等,如圖3.2所示。

(5)將水晶頭插入夾線鉗的孔槽中,用力按下夾線鉗的手柄,將水晶頭中的刀片壓入導線中,如圖3.3所示。在此過程中應捏緊水晶頭與雙絞線的交接處,防止導線滑落或錯位。

圖3.2將雙絞線插入水晶頭

圖3.3將水晶頭刀片壓入雙絞線中

(6)按同樣方法安裝雙絞線另一頭的水晶頭。

(7)使用測線器檢測所製作的雙絞線是否暢通,即測線器兩邊的信號燈是否同時依次閃爍。

2. 架設小型局域網

(1)使用雙絞線將PC機連接到交換機,當網卡和交換機上的信號燈都亮起時說明物理連接暢通。

(2)使用雙絞線將打印機或者打印服務器連接到交換機上,以提供網絡打印服務。

(3)使用雙絞線將交換機連接到ADSL Modem或者上級交換機上。此處應注意,如果是連接到上層交換機,則使用的雙絞線應一頭用568A(白綠,綠;白橙,藍;白藍,橙;白棕,棕;),一頭用568B排列導線,稱為交叉線。

3. 設置網絡屬性

(1)在控製麵板中打開“網絡和Internet”→“網絡和共享中心”,或是單擊(左鍵、右鍵均可)任務欄通知區域中的 圖標再選擇“打開網絡和共享中心”,如圖3.4所示。

圖3.4網絡和共享中心

(2)在左側窗格中選擇“更改適配器設置”,右擊“本地連接”→“屬性”,打開“本地連接屬性”對話框,如圖3.5所示。

(3)在“連接使用下列項目”窗口中選擇“Internet協議版本4(TCP\/IPv4)”,單擊屬性按鈕,彈出“Internet協議版本4(TCP\/IPv4)屬性”對話框,如圖3.6所示。

圖3.5網絡連接屬性

圖3.6Internet協議對話框

(4)在屬性對話框中根據網管分配的IP地址設置IP地址、網關、DNS服務器地址。如果是建立內部局域網則可以使用保留地址。為了能夠使得局域網內部計算機正常通信,這些計算機所設置的IP地址應在同一網段。

(5)設置完成後,可以在命令行中運行PING命令來檢測局域網內部計算機之間能否正常通信,如圖3.7所示。

圖3.7PING命令信息

三思考與實踐

1. 思考如何在兩台計算機之間共享文件夾?

2. 思考如果局域網內部使用了DHCP服務器,IP地址應如何設置?

3. 通過ping命令檢測新浪服務器的響應速度。

實驗二訪問Internet

一實驗目的

1. 掌握瀏覽器的使用方法。

2. 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

二實驗內容與步驟

1. 瀏覽網頁

(1)打開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

Windows7中自帶的瀏覽器為Internet Explorer(簡稱IE,本書以IE11為例),打開IE可以雙擊桌麵圖標或是單擊鎖定在任務欄中的圖標,也可以在“開始”菜單→“所有程序”中選擇Internet Explorer。

(2)認識IE11窗口的組成

啟動IE瀏覽器之後,打開的網頁會以選項卡的方式進行顯示,在一個IE窗口中可以打開多個網頁,即多個選項卡,也可以在新窗口中打開網頁。IE窗口中設置有幾個常用功能如前進後退、地址欄、選項卡等。

後退、前進。網頁瀏覽中返回之前瀏覽的網頁可以通過點擊前進、後退按鈕,隻有當網頁可以返回或前進時,箭頭顏色才會變為藍色,否則顯示為灰白色。

地址欄。地址欄中包括了地址輸入的文本框,以及右側的“搜索”、“顯示地址欄自動完成”和“刷新”這幾個在打開網頁時需要用到的功能按鈕。可以在文本框中輸入URL後按回車鍵打開一個新網頁,也可以通過輸入一定的關鍵詞,單擊“搜索”按鈕,使用設定的搜索引擎查找。點擊“自動完成”按鈕能彈出一個下拉窗口,窗口中可以顯示過往的瀏覽記錄、收藏夾、源以及一些通過搜索獲得的匹配地址,具體的內容可以根據用戶的需要進行個性化設定。單擊“刷新”按鈕可以刷新網頁,網頁加載過程中,“刷新”會變成“停止”按鈕,顯示為圖標,單擊“停止”按鈕可以停止網頁加載。

圖3.8收藏夾列表

選項卡是網頁在瀏覽器中的顯示。選項卡左端顯示網站的圖標,其後為網頁的名稱。正在打開網頁的圖標顯

示為,沒有設置圖標的網站將顯示為。單擊選項卡右端的關閉圖標可以關閉該選項卡。當IE窗口中同時打開多個選項卡,

在關閉IE窗口時會彈出對話框,提示是“關閉當前選項卡”還是“關閉所有選項卡”。

“主頁”按鈕可以訪問瀏覽器當前設定的主頁。“收藏夾”按鈕功能中包含了收藏夾、源和曆史記錄的查看功能。如圖3.8所示。單擊“源”或“曆史記錄”選項卡可以切換到相應功能。“工具”按鈕能夠實現對IE瀏覽器的一些具體設置。

(3)訪問網頁。

選擇要打開網頁的選項卡,可以是某個已打開的網頁選項卡,也可以在新建選項卡中。然後在IE的地址欄輸入http:\/\/www.baidu.com,按回車鍵,IE將顯示百度搜索引擎的主頁,如圖3.9所示。

2. 搜索信息

(1)在如圖3.9所示中的搜索欄中輸入“新浪”,按下回車鍵,百度搜索引擎將顯示搜索的結果,如圖3.10所示。

圖3.9百度搜索引擎

圖3.10搜索結果

(2)在結果中單擊“新浪首頁”鏈接,IE瀏覽器中將彈出新浪網的頁麵。

(3)在新浪網的主頁麵中單擊“教育”鏈接,IE將打開“新浪教育”的網頁。

3. 保存相關網頁

(1)單擊IE瀏覽器中的“工具”按鈕,選擇“文件”→“另存為(A)...”,彈出“保存網頁”對話框。

(2)在“保存網頁”對話框中選擇保存目錄,輸入文件名,單擊“保存類型”下拉菜單,可以選擇“網頁,全部(*.htm,*.html)”、“Web檔案,單一文件(*.mht)”、“網頁,僅HTML(*.htm,*.html)”或“文本文件(*.txt)”,共四種保存類型。如圖3.11所示。

圖3.11保存網頁

4. 設置IE主頁

用戶可以把經常瀏覽訪問的頁麵設置為主頁以節省時間和提高效率。點擊打開“工具”按鈕選擇“Internet選項”,打開“Internet選項”對話框,在“常規”選項卡中的“主頁”區域,輸入想要設為主頁的地址,也可以選擇地址輸入框下方的“使用當前頁”、“使用默認值”或“使用新選項卡”。如圖3.12所示。

圖3.12設置IE主頁

三思考與實踐

1. 使用搜索引擎在百度搜索MP3音樂,並下載至本地。

2. 在地址欄中輸入“http:\/\/www.sina.com.cn”方式訪問新浪首頁,打開“新聞”鏈接。

3. 將百度首頁內容以文本文件的格式保存到D盤X2文件夾下。

實驗三Outlook

一實驗目的

1. 掌握在線電子郵箱的使用方法。

2. 掌握Outlook的使用方法。

二實驗內容與步驟

1. 通過IE瀏覽器申請免費的電子郵箱。

在Internet中有很多提供免費電子郵箱的網站,國內比較著名的網站有新浪、網易等,用戶可以選擇任意一個提供免費電子郵箱的網站進行申請。

在IE地址欄中輸入http:\/\/www.126.com,IE將打開該網站的主頁,如圖3.13所示。單擊網頁中的“注冊”按鈕進入注冊頁麵,如圖3.14所示,根據自身需要選擇注冊字母郵箱、手機號碼郵箱或VIP郵箱,本文以字母郵箱為例,按照頁麵中的向導提示輸入個人相關信息後即可完成電子郵箱的注冊。

圖3.13126免費電子郵箱

圖3.14郵箱注冊頁麵

完成電子郵箱的注冊後,進行登錄,就可以進入郵箱使用界麵,如圖3.15所示。

單擊界麵中的“收信”按鈕,即可看到發送給自己的郵件。單擊“寫信”按鈕,即可寫信發郵件。

注意,每次通過IE使用完電子郵箱後,應單擊電子郵箱頁麵中的“退出”鏈接,正常退出電子郵箱,以避免電子郵箱被盜用及個人信息的泄密。

圖3.15126郵箱收發郵件界麵

2. 使用Outlook 2010收發郵件。

(1)啟動Outlook

首次啟動Outlook會出現配置賬戶向導,可以直接根據向導提示進行賬戶設置,也可以先下一步然後根據提示選擇沒有賬戶直接進入Outlook,如圖3.16所示。

(2)在Outlook Express中設置電子郵箱

注意,在進行Outlook設置電子郵件賬戶之前需要先開啟對應賬戶中的POP3服務和SMTP服務,用戶可以在IE瀏覽器中訪問電子郵箱係統進行設置,如圖3.17所示。

圖3.16Outlook Express界麵

圖3.17郵件服務器信息

單擊“文件”選項卡,選擇“信息”→“添加帳戶”,如圖3.18所示,彈出“添加新帳戶”對話框,如圖3.19所示。

圖3.18添加賬戶

圖3.19添加新賬戶窗口

選擇“手動配置服務器設置或其他服務器類型”選項,繼續選擇服務中的“Internet電子郵件”,如圖3.20所示,進入下一步。此時會進入“Internet電子郵件設置”窗口中,輸入相應的信息,如姓名、郵件地址、郵件發送和郵件接收服務器等。如圖3.21所示。

圖3.20選擇Internet電子郵件

圖3.21電子郵件

通常免費的電子郵件網站,在用戶使用Outlook Express發送電子郵件時,需要進行身份驗證,對於添加的電子郵箱必須設置相關選項才能正常的使用Outlook Express來發送電子郵件。因此相關信息輸入完成之後要單擊打開“其他設置”,選擇“發送服務器”選項卡,勾選“我的發送服務器(SMTP)要求驗證”,如圖3.22所示。然後“確定”,繼續點擊“下一步”。

Outlook會開始自動聯機搜索服務器測試帳戶設置。一直到賬戶測試完畢,出現如圖3.23所示的信息,則說明賬戶設置成功。單擊“關閉”,在彈出對話框中點擊“完成”,如圖324所示。

圖3.22Internet電子郵件設置

圖3.23測試賬戶

圖3.24添加新賬戶完成

(3)使用Outlook發送電子郵件

單擊“開始”選項卡,點擊“新建電子郵件”按鈕,Outlook將建立一封新的電子郵件。在新郵件中的“收件人”一欄中輸入接收方的電子郵件地址,在“主題”一欄中輸入郵件的主題,在正文部分輸入郵件正文內容,如圖3.25所示。

單擊“添加”功能區中的“附加文件”,或是單擊“插入”功能選項卡,選擇“附加文件”,在彈出的“插入文件”對話框中選擇之前保存的新浪教育的網頁文件,單擊“插入”按鈕完成附件的添加,如圖3.26所示。

圖3.25Outlook新建電子郵件

圖3.26插入附件

單擊新郵件中的“發送”按鈕,Outlook會把該郵件存儲到發件箱中,在默認情況下該郵件將被立刻發送。

(4)使用Outlook接收電子郵件

單擊切換至“發送\/接收”選項卡,單擊“發送\/接收所有文件夾”按鈕,Outlook將從郵件服務器接收新收到的電子郵件,在收件箱中可以進行查看,如圖3.27所示。左側的白色窗格為信件列表,已打開的信件圖標顯示為,未打開過的顯示為。單擊選中信件,內容在右側白色窗格中進行顯示。

帶有附件的郵件會在標注信件發送時間的下方有一個類似別針的圖標,並且在郵件內容展示的窗口中,出現了兩個選項卡,一個顯示為郵件圖標為,另一個顯示為附件名稱與附件類型。如果是多個附件,均會依次以選項卡的形式排列開來,單擊選項卡可以進行切換。

圖3.27Outlook收件箱查看信件

附件可以在內容展示窗格中點擊“預覽文件”,或者單擊在功能區出現的“附件工具”功能選項卡,在“動作”功能組中選擇“打開”直接瀏覽,或者“另存為”保存到本地瀏覽,如果信件中包含多個附件,也可以選擇“保存所有附件”。如圖3.28所示。

圖3.28附件的預覽\/打開\/保存

三思考與實踐

1. 通過在線郵箱係統給自己發一封郵件,正文內容為“你好,這是我自己的信”,主題為“來自自己的信”,添加附件為X2文件夾下的b1文檔。

2. 使用Outlook接收信件,將附件保存到桌麵。

【微信掃碼】習題解答&相關資源

第4章Word文檔編輯軟件

0

第4章Word文檔編輯軟件0

4

Word文檔編輯軟件

第4章Word文檔編輯軟件

Word 2010是微軟公司開發的Office 2010辦公組件之一,是目前最常用的文字編輯軟件之一,是一種集文字處理、表格處理、圖文排版和打印於一體的辦公軟件。利用Word 2010的文檔格式設置工具,可輕鬆、高效地組織和編寫具有專業水準的文檔。

實驗一Word基本操作

一實驗目的

1. 掌握Word 2010的創建、保存及打開等基本操作方法。

2. 掌握文本與段落的編輯的基本方法。

3. 掌握簡單的表格編輯與應用。

4. 掌握藝術字、圖片的編輯。

5. 掌握簡單的引用功能。

二實驗內容與步驟

1. Word的啟動

啟動Word有多種方法,常用下列兩種方法之一。

(1)在桌麵通過雙擊Word程序“Microsoft Word 2010”啟動。或是在“開始”菜單中單擊啟動Word。選擇“開始”菜單,點擊“所有程序”→“Microsoft Office”→“Microsoft Word 2010”命令。如果“開始”菜單左側的最近使用的程序區中出現Microsoft Word 2010,則可直接選擇“Microsoft Word 2010”。

(2)通過雙擊某個Word文檔啟動Word。則係統首先會先啟動Word程序,然後裝入該Word文檔。

2. Word窗口的組成

啟動Word程序就會打開Word窗口,Word 2010窗口由下麵幾部分組成,如圖4.1所示。

(1)標題欄

標題欄顯示正在編輯的文檔的文件名以及所使用的軟件名(Microsoft Word)。

(2)快速訪問工具欄

快速訪問工具欄是一個可自義的工具欄,它包含一組獨立於當前顯示功能區上選項卡的命令。常用命令例如“保存”“撤銷”“複製”等可以設置於此處,便於使用。用戶也可以根據個人需要添加其他命令,單擊右側的“自定義快速訪問工具欄”按鈕,在列表中選擇要顯示的命令;若列表中沒有所需命令,可以選擇“其他命令”。

圖4.1Word初始窗口

(3)功能選項卡

Word 2010中,所有的操作和功能按照類別進行劃分並以選項卡的形式顯示。具體有“文件”“開始”“插入”“頁麵布局”、“引用”、“郵件”、“審閱”和“視圖”選項卡,單擊選項卡名稱可切換到其他選項卡。在選定圖片、表格或頁眉頁腳等特定對象編輯時,選項卡最右側會出現針對該對象的功能選項卡,例如,圖片對象會出現“圖片工具—格式”選項卡,表格會出現“表格工具—設計\/布局”選項卡,表格工具選項卡如圖4.2所示。

圖4.2Word程序窗口

(4)功能區

編輯時需要用到的功能命令位於功能區中,每個功能區根據功能的不同又分為若幹個組,絕大多數的命令均可在功能區中找到對應的操作按鈕或選項,部分高級選項和操作可以在其附近的下拉菜單或是通過功能組右下角的對話框啟動器打開的對話框中實現。具體如圖4.3所示。

對於功能區所出現的所有命令,用戶如果不清楚命令的具體含義,可以將鼠標懸停在命令按鈕上一段時間,office會自動提示命令的名稱與功能。

圖4.3功能區界麵

(5)文檔編輯區

窗口中部白色大麵積的區域為文檔編輯區,用戶輸入和編輯的文本、表格、圖形都在文檔編輯區中進行,排版後的結果也在編輯區中顯示。文檔編輯區中,不斷閃爍的豎線“|”是插入點的光標,輸入的文本將出現在該處。

(6)狀態欄

狀態欄顯示當前編輯的文檔窗口和插入點所在頁的信息,以及某些操作的簡明提示。

①頁麵:顯示插入點所在的頁、節及“當前所在頁碼/當前文檔總頁數”的分數。

②字數:統計的字數。單擊可打開“字數統計”對話框。

③拚寫和語法檢查:單擊可進行校對。

④語言(國家\/地區):注明文本字符所屬語言。

⑤插入:日常的編輯狀態默認為“插入”,單擊可把狀態更改為“改寫”,改寫與插入不同,屬於覆蓋操作,即將原有的內容替換成新編輯的內容。

(7)視圖選項

狀態欄右側有5個視圖按鈕,它們是改變視圖方式的按鈕,分別為:頁麵視圖、閱讀板式視圖、Web版式視圖、大綱視圖和草稿。

(8)視圖縮放

狀態欄右側有一組顯示比例按鈕和滑塊,可改變編輯區域的顯示比例。數字百分比為“縮放級別”(如120%),單擊可打開“顯示比例”對話框。

(9)瀏覽方式

Word提供的瀏覽方式包括“前一頁”、“下一頁”和“選擇瀏覽對象”,其中可選擇的對象有:按頁瀏覽、按節瀏覽、按表格瀏覽、按圖形瀏覽、按標題瀏覽、按編輯位置瀏覽、定位、查找等。

3. 文檔的創建,打開與保存

(1)新建文檔

創建一篇新的空白文檔的方法有多種,可以根據需要來選擇,常見的方式有以下三種:

①啟動Word後自動創建文檔

在啟動Word後Word會自動新建一個空白文檔,並自動命名為“文檔1”。

②創建空白文檔

若正在編輯一個文檔或者已經啟動Word程序,還需新建文檔,可以單擊“文件”選項卡,選擇“新建”命令,在“可用模板”下雙擊“空白文檔”。

③新建一個word文檔

可以右鍵新建一個“Microsoft Word文檔”,完成之後,雙擊打開即為一個全新的空白文檔。與前兩種方式不同,該方式創建的文檔已有文件名和文件類型,而前兩種方式創建的空白文檔則沒有任何文件類型,文件名也是係統臨時生成,在保存時需要用戶重新編輯文件名與文件類型。

(2)文檔保存

保存文檔時,一定要注意文檔三要素,即保存的位置、名字、類型。平時要注意養成良好的保存習慣,目前office默認已經設置啟用了自動恢複功能,但也應該在處理文件時經常保存該文件,以避免因意外斷電或其他問題而丟失數據。

①直接保存文檔

在“快速訪問工具欄”上,單擊“保存”按鈕,或者按鍵。直接保存文檔會保持原有的文件名、文檔格式類型和保存位置,以當前內容代替原來內容,並且當前編輯狀態保持不變,可繼續編輯文檔。

②另存為新文檔

若要想既保留原始的文檔,同時又保存新編輯過後的文檔,則可以通過使用“另存為”將當前編輯過的文檔保存為一個新文件:

在要另存為新文件的文檔中,單擊“文件”選項卡,選擇“另存為”命令,或是按下鍵盤“F12”,顯示“另存為”對話框,根據是否顯示文件擴展名,對話框會出現不同的狀態,具體如圖4.4所示。如何顯示文件擴展名詳見第2章實驗四。根據需求選擇保存位置,或更改不同的文件名。在“保存類型”列表中,單擊要在保存文件時使用的文件格式。

圖4.4“另存為”對話框

“另存為”時的注意事項:

① Word 2010默認保存的文檔格式即“Word文檔”,其文件擴展名為“.docx”,早期的Word972003文檔使用格式為“.doc”,因此可以選擇保存類型為“Word972003文檔”。

② 在隱藏文檔擴展名的狀態下,編輯文件名時無須再添加文檔擴展名,當前係統隻是隱藏了擴展名,而並非沒有,因此有可能會造成Word將擴展名也認為是文件名的一部分,從而導致命名失誤。

③ 對於在新建文檔中使用①、②兩種方式構建的空白文檔內編輯過後的第一次保存操作,同樣也會彈出“另存為”對話框。

(3)打開文檔

文檔以文件形式存放後,使用時要重新打開。可以在“Windows資源管理器”窗口中,雙擊要打開的Word文檔;若是Word程序已經啟動,單擊“文件”選項卡,選擇“打開”命令,在“打開”對話框中選取要打開的文檔所在的文件夾、驅動器或其他位置。選中文檔後單擊“打開”按鈕,或者直接雙擊文檔文件名,即可把該文檔裝入編輯窗口。

如果要打開其他類型的文件,先單擊“所有Word文檔”框後麵的▼,打開列表框,選擇打開文件的類型,然後再打開文檔。

4. 文檔編輯操作

在編輯區內可以看到不斷閃爍的豎線“|”,稱之為插入點光標。它標記新對象的編輯位置,單擊某位置,或使用方向鍵,可以改變插入點的位置。在進行文檔編輯時,一條必須遵從的原則是:先選中,再操作。每次操作都是針對一個對象,例如文字、段落、頁麵、圖片、表格、藝術字等均是用戶的操作對象,因此,規範的操作是先確認並選定好對象是誰,然後再進行相應的操作。

(1)文本格式編輯

設置文本格式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在光標處設置(即不選中任何文本),該設置方式會對其後輸入的字符有效;二是先選定文本塊,然後再設置,它隻對該文本塊起作用,該方式應用於已輸入的文本。

①設置字體:可以用下麵三種方法設置字體格式:

A. 使用浮動工具欄設置

選定要更改的文本後,浮動工具欄會自動出現,並且是呈現出半透明狀態,如圖4.5(a)所示。然後將鼠標移到浮動工具欄上,工具欄便會正常顯示,如圖4.5(b)所示。當選中文本並右擊時,它還會與快捷菜單一起出現。然後,根據需要進行設置即可。

圖4.5浮動工具欄

B. 使用“開始”選項卡中“字體”功能組進行設置

選定要更改的文本後,單擊“開始”選項卡的“字體”組中的相應命令按鈕。如圖4.6所示,常用功能已標出。

圖4.6字體功能組

C. 使用“字體”對話框設置

選定要更改的文本,方法一:單擊“開始”選項卡的“字體”組右下角的對話框啟動器按鈕,或者方法二:右鍵菜單中選擇“字體”,均可彈出“字體”對話框,如圖4.7所示。若需要清除文本的所有編輯格式,恢複至默認文本狀態,單擊“開始”選項卡上的“字體”組中的“清除格式”命令,將清除所選內容的所有格式。

圖4.7字體對話框

②文本高級編輯

A. 更改字符的間距(縮放比例)

字符間距和縮放比例是字體編輯的常見操作。字符間距調整的是任意兩字符間的間隔距離,有標準、加寬和緊縮三種選擇,縮放比例調整的是文本的水平拉伸效果。字符間距與縮放效果如圖4.8所示。

圖4.8字符間距與縮放效果

調整字符間距,首先選定要更改的文本,打開“字體”對話框,切換至“高級”選項卡,如圖4.9所示。在“間距”下拉列表框中選擇“加寬”或“緊縮”選項,然後在“磅值”微調框中指定所需的間距。如果要對大於特定磅值的字符調整字距,選中“為字體調整字間距”複選框,然後在“磅或更大”微調框中輸入磅值。

調整字體縮放則在“縮放”下拉列表框中輸入所需的百分比。

圖4.9字體對話框“高級選項卡”

B. 首字下沉

首字下沉就是加大突出的首字符。雖然形式上看是針對首字符字體的編輯,但首字下沉是相對於段落出現的,而且實際效果相當於創建一個新的對象。因此,首字下沉的命令位於“插入”選項卡中的“文本”功能組中。

光標置於所需首字下沉段落中即可(無須置於段首或選中首字符),單擊“首字下沉”按鈕,即出現如圖4.10所示效果。

圖4.10首字下沉示意圖

圖4.11

如需要對首字下沉的細節再做詳細設定,可以通過選擇“首字下沉選項”打開首字下沉對話框。如圖4.11所示。

若要取消首字下沉,隻需在“首字下沉”列表中選擇“無”選項即可。

C. 設置超鏈接

Word中的超鏈接,可以鏈接到文件、網頁、電子郵件地址。雖然也是針對文本的操作,但並不是調整文本的字體格式,而且本質是一種插入動作,因此,超鏈接命令同樣也是位於“插入”選項卡中。

選中要鏈接的文字內容,方法一:切換至“插入”選項卡,單擊“鏈接”功能組中的“超鏈接”按鈕,方法二:直接右鍵單擊彈出“插入超鏈接”對話框。兩種方法如圖4.12所示。

圖4.12插入超鏈接

彈出超鏈接對話框的具體如圖4.13所示。鏈接對象可以是“現有文件或網頁”、“本文檔中的位置”、“新建文檔”以及“電子郵件地址”。每一類對象在對話框右側區域有各自不同的設置。例如如果鏈接對象為“現有文件或網頁”,則可以選擇“當前文件夾”中的文件對象,也可以是“瀏覽過的網頁”,再或者是“最近使用過的文件”,甚至可以直接將文件路徑或網址填入下方的地址欄中,完成之後單擊“確認”即可。

圖4.13彈出超鏈接對話框

D. 文本查找和替換

圖4.14“導航”任務窗格

在“開始”選項卡“編輯”功能組中,單擊“查找”按鈕,彈出“導航”任務窗格,如圖4.14所示。在“搜索文檔”文本框內輸入要查找的文本。

若要查找帶有特定格式的文本,可點擊“替換”命令,在彈出對話框中切換至“查找”選項卡,如圖4.15所示。在查找內容輸入框中輸出查找文本,同時在下方“格式”命令中設置字體格式信息等。若僅查找格式,則此文本框保留空白,再單擊“格式”按鈕,選擇要查找的格式。

文本替換操作可以實現對文本的批量替換和處理操作。在“開始”選項卡“編輯”功能組中,單擊“替換”按鈕,彈出“查找和替換”對話框,切換至“替換”選項卡。在“查找內容”文本框中輸入要搜索的文本,例如“電腦”。在“替換為”文本框中輸入替換之後的文本,例如“計算機”。對話框如圖4.16所示。

要查找文本的下一次出現位置,單擊“查找下一處”按鈕。

要替換文本的某一個出現位置,單擊“替換”按鈕,完成一次替換並且插入點將移至該文本的下一個出現位置。

要替換文本的所有出現位置,單擊“全部替換”按鈕。

圖4.15查找和替換對話框查找選項卡

圖4.16查找和替換對話框替換選項卡

Word還可以替換字符格式。例如,可以搜索特定的單詞或短語並更改字體顏色,或搜索特定的格式(如加粗)並進行更改。首先選定需要替換的文本區域,單擊“替換”按鈕,打開“查找和替換”對話框的“替換”選項卡。輸入查找文本與替換文本,單擊“更多”按鈕,可看到格式要求。過程如圖4.17所示。

圖4.17文本替換步驟

注意:由於查找內容和替換內容均可以設定格式,因此在設定內容格式時需要注意光標所處的輸入框。若是設定查找內容的格式,則光標必須處於“查找內容”的輸入框中,若是設定替換內容的格式,則光標必須處於“替換為”輸入框內。如果不小心設定錯誤,可以使用下方的“不限定格式”清除。

(2)設置段落格式

段落在漢語詞彙中指的是文章的基本單位。內容上具有相對完整的含義,同時具有換行標誌。在office內,段落以回車符進行區分,回車符代表段落的結束。沒有文本但有回車符的是空段落,也是一種段落。不同的段落可以設置不同的格式。

段落基本格式與常用命令在段落功能組中,如圖4.18所示。功能組常用功能已標出。

注意:

底紋命令所添加的底紋實際上隻能是針對文本添加,而無法對整個段落對象,段落文本與段落對象的底紋區別見下文介紹;

框線命令按鈕圖標會顯示最近一次使用的框線功能圖標,即隨著操作而變化,並不固定。

圖4.18段落功能組

①段落的基本格式編輯

由於Word對段落的識別是基於回車符,因此對於段落對象的選定可以是選中整個段落,或者隻需要將光標置於段落中任意位置。

A. 段落對齊

選中要編輯段落,在“開始”選項卡上的“段落”組中,選擇對齊方式:“文本左對齊”、“居中”、“文本右對齊”、“兩端對齊”按鈕或“分散對齊”按鈕。

B. 段落縮進

選中要編輯段落,單擊“段落”功能組中的對話框啟動器,或是右鍵菜單“段落”,打開“段落”對話框的“縮進和間距”選項卡,如圖4.19所示,可以直接在左側、右側縮進微調框中設置。對於首行縮進、懸掛縮進則可在特殊格式中進行選擇,並設定縮進量。

對於中文段落,最常用的段落縮進是首行縮進2字符,選擇“首行縮進”選項,然後在“磅值”微調框中設置首行的縮進間距量,如輸入“2字符”。

圖4.19段落對話框“縮進和間距”選項卡

圖4.20段落功能組“行距”命令按鈕

C. 段落行距與間距

行距的設定可以有兩種方式,首先選中要編輯的段落:

方法一:快速設定:在“開始”選項卡上的“段落”功能組中,單擊“行距和段落間距”按鈕,打開列表,在列表中選擇合適的行距;如圖4.20所示。

方法二:詳細設定:打開段落對話框,在“間距”設定區域設定行距,內置有“單倍行距”、“1.5倍行距”、“2倍行距”、“最小值”、“固定值”以及“多倍行距”,如圖4.15所示。其中“最小值”指的是適應每一行中最大字體或圖形所需的最小行距,“固定值”指的是固定行距且word不能自動調整,“多倍行距”指按指定的百分比增大或減少行距。例如,若需要1.2倍行距,即可設定為“多倍行距”,然後在設置值輸入框內手動輸入1.2即可。

D. 段前、段後間距同樣也有兩種方式,首先選中要編輯段落:

方法一:快速設定:在“頁麵布局”選項卡上的“段落”組中,在“間距”選項組中進行設置,如圖4.21所示。

圖4.21“頁麵布局”選項卡“段落功能組”

方法二:詳細設定:與行距設定一樣,在“段落”對話框中“間距”設定區域,如圖4.19所示。

②段落的高級格式編輯

A. 添加項目符號列表或編號列表

項目符號與編號是段落文本前的一個標誌,可以使文本顯示具有排列性,設定後能夠自動添加,便於操作。項目符號與編號效果演示如圖4.22所示。

圖4.22項目符號與編號效果演示

選擇要向其添加項目符號或編號的一個或多個段落。不連續的段落可以在選中的同時按下ctrl鍵實現。在“開始”選項卡上的“段落”功能組中,單擊“項目符號”按鈕或“編號”按鈕添加默認形式的符號與編號,或是在右邊▼下拉菜單中選擇項目符號庫或編號庫中的其他格式,如圖4.23所示。

圖4.23項目符號下拉菜單選項

若Word提供的項目符號不能滿足需要,則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定義新的項目符號或者編號。以項目符號為例,首先選中待編輯段落,在項目符號下拉菜單中選擇“定義新項目符號”,用戶可以選擇使用符號庫中任意符號甚至是圖片作為項目符號。選定好符號後,可以在“字體”命令中設定符號的字體格式,也可以設定符號的對齊方式。用戶自定義項目符號選項見圖4.24所示。定義新的編號格式與此完全類似。

圖4.24自定義新的項目符號

再次單擊“項目符號”按鈕或“編號”按鈕即可取消項目符號或編號時,或者在下拉菜單的“編號庫”中選擇“無”選項,也可以通過“字體”功能組中的“清除格式”命令。

B. 邊框與底紋

邊框和底紋是對於文字或段落非常基本的編輯操作,添加邊框或底紋的文本與段落可以突出顯示,是與其他文本形成直觀對比的一種方式。但是邊框或底紋應用於文字和應用於段落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對比效果如圖4.25所示。

圖4.25邊框和底紋

在設定底紋與邊框時尤其要注意應用對象。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在之前介紹段落功能組時提到底紋命令並不是應用於段落對象。因此,我們在設定邊框、底紋時,無論對象是文字還是段落,我們都通過段落功能組中框線命令的下拉菜單的最後一項“邊框與底紋”,在彈出對話框中進行設定,如圖4.18所示。框線命令一般初始狀態可能會顯示為“下框線”或其他框線命令。

邊框設定:選定待編輯文本,打開“邊框與底紋”對話框,切換至“邊框”選項卡,見圖426。根據需求選擇框線類型“方框”“陰影”“三維”或是“自定義”,注意初始時框線類型為“無”,添加框線時一定要要切換至其他類型;然後選擇線條樣式、顏色與寬度,最後選擇“應用於”文字還是段落,設定完成後點擊確定。

底紋設定:選定待編輯文本,打開“邊框與底紋”對話框,切換至“底紋”選項卡,如圖427所示。根據需求選擇底紋類型是“填充”還是“圖案”,最後選擇“應用於”文字還是段落,設定完成後點擊確定。

圖4.26邊框和底紋對話框邊框設定

圖4.27邊框和底紋對話框底紋設定

(3)頁麵編輯

①頁麵基本設置

頁麵基本設置包括文字方向、頁邊距、紙張方向、紙張大小以及文檔網絡,操作命令均位於“頁麵布局”選項卡中,如圖4.28所示。

圖4.28“頁麵布局”選項卡

A. 紙張大小

在“頁麵設置”功能組中,單擊“紙張大小”按鈕,如圖4.29所示。從下拉列表中選擇需要的紙張大小(默認為A4)。

如果要自定義頁麵,選擇列表中“其他頁麵大小”選項,顯示“頁麵設置”對話框的“紙張”選項卡,在“寬度”和“高度”微調框中輸入紙張大小。

B. 紙張方向

在“頁麵設置”功能組中,單擊“紙張方向”按鈕,從下拉列表中選擇橫向或縱向。

C. 文字方向

該操作可以更改頁麵中段落、文本框、圖形、標注或表格單元格中的文字方向,以使文字可以垂直或水平顯示。

選定要更改文字方向的文本,或者單擊包含要更改的文本的圖形對象或表格單元格。在“頁麵設置”功能組中,單擊“文字方向”按鈕,從列表中選擇需要的文字方向。如圖4.30所示。

圖4.29紙張大小選項

圖4.30“文字方向”命令選項

D. 設置頁邊距

在“頁麵設置”功能組中,單擊“頁邊距”按鈕。從下拉列表中選擇所需的頁邊距類型。如果要自定義頁邊距,從下拉列表中選擇“自定義邊距”選項,或者點擊“頁麵設置”右下角對話框啟動器打開對話框,切換至“頁邊距”選項卡,如圖4.31所示。

在“上”、“下”、“左”、“右”框中,輸入新的頁邊距值。可以通過“預覽”框查看設置後的效果。

圖4.31“頁麵設置”“頁邊距”

圖4.32“頁麵設置”“文檔網絡

E. 每行字數和每頁行數(文檔網格)

在“頁麵布局”選項卡上,單擊“頁麵設置”組中的對話框啟動器,彈出“頁麵設置”對話框,然後切換至“文檔網格”選項卡,如圖4.32所示。網格類型有四種(無網格、指定行和字符網格、指指定行網格、文字對齊字符網格)。例如,若需同時調整每行字數與行數,則可以選擇指定行和字符網格,然後在下方“字符數”與“行數”區域進行設置。

F. 分欄

選定分欄段落,在“頁麵布局”選項卡上的“頁麵布置”組中,單擊“分欄”按鈕從下拉列表中選擇“一欄”“兩欄”“三欄”“偏左”或“偏右”選項,如果選擇“更多分欄”選項,則彈出“分欄”對話框,如圖4.33所示。

圖4.33分欄

在“預設”選項組選定分欄,或者在“欄數”文本框中輸入分欄數,在“寬度和間距”選項組中設置“寬度”和“間距”。如果需要各欄之間的分隔線,選中“分隔線”複選框。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日常分欄操作通常作用於段落,但分欄實質是針對頁麵對象,因此在分欄的實現中會出現一些“意外情況”,尤其是當分欄文本包含最後一個段落時(最後一個回車符所在段落)。簡單地說,可以分成四種情況分析:

(a)首先是普通段落(非最後一段)的分欄,正常根據上述操作分欄如圖4.34(a)所示,效果正常;

(b)第二是單獨最後一段分欄,出現的分欄效果如圖4.34(b)所示,分欄出現了內容分布一邊偏的情況;

(c)第三是多段分欄,且包含最後一段的分欄效果,如圖4.34(c)所示,分欄依然出現了內容分布一邊偏的情況;

(d)最後是將文本內容不斷增加,進行多段分欄後的效果,從圖4.34(d)中可以看出,分欄文本逐漸填充整個頁麵。

圖4.34分欄

出現上述原因的結果就是分欄的真正對象是頁麵而不是段落。對於最後一段引發的問題可以通過一個小技巧解決,在最後一段文本內容選擇的時候,把最後一段的回車符排除在外即可。如何不選定段末回車符?將鼠標往回拖一點。如圖4.35所示。

圖4.35最後一段文本不選中回車符

②頁眉與頁腳

圖4.36頁眉命令下拉菜單

A. 插入頁眉或頁腳

在“插入”選項卡上的“頁眉和頁腳”組中,單擊“頁眉”或“頁腳”按鈕,從下拉列表中,選擇所需的頁眉或頁腳樣式,如圖4.36所示,將切換到“頁眉和頁腳”視圖,且功能區選新增“頁眉和頁腳工具”。在“鍵入文字”處輸入文字,頁眉或頁腳即被插入到文檔的每一頁中,如圖4.37所示。編輯完成後點擊“關閉頁眉和頁腳”。

注意頁眉、頁腳以及頁碼編輯狀態與界麵完全相同,如圖4.38所示。

B. 奇偶頁使用不同的頁眉或頁腳

設置奇偶頁不同有兩種方法:

方法一:打開“頁麵設置”對話框,切換至“版式”選項卡,選中“頁眉和頁腳”選項組中的“奇偶頁不同”複選框即可,如圖4.39所示;

方法二:進入頁眉頁腳編輯狀態中,在“選項”功能組中,勾選“奇偶頁不同”複選框即可,如圖4.37所示。

圖4.37頁眉編輯區

C. 更改頁眉或頁腳的內容

在“插入”選項卡上的“頁眉和頁腳”組中,單擊“頁眉”或“頁腳”命令,選擇“編輯頁眉”或“編輯頁腳”,如圖4.38所示。選擇文本並進行更改即可。

若想要在頁眉頁腳視圖與文檔頁麵視圖間快速切換,隻要雙擊灰色的頁眉頁腳或灰顯的文本即可。

圖4.38頁眉頁腳編輯視圖

圖4.39“頁麵設置”對話框設置奇偶頁不同

D. 刪除頁眉或頁腳

單擊文檔中的任何位置。在“插入”選項卡上的“頁眉和頁腳”組中,單擊“頁眉”或“頁腳”按鈕,從下拉列表中選擇“刪除頁眉”或“刪除頁腳”選項,如圖4.36所示。頁眉或頁腳即被從整個文檔中刪除。

③設置頁碼

A. 插入頁碼

在“插入”選項卡“頁眉和頁腳”功能組中,單擊“頁碼”按鈕,打開下拉列表。根據頁碼在文檔中希望顯示的位置,選擇“頁麵頂端”“頁麵底端”“頁邊距”或“當前位置”,然後再選擇需要的頁碼樣式。接著進入到“頁眉和頁腳”視圖,插入點在頁碼編輯區域閃爍,可以輸入或修改頁碼。

圖4.40“頁碼格式”對話框

若文檔已設置了奇偶頁不同,則在插入頁碼時需要注意奇數頁與偶數頁均要插入頁碼。

單擊選項卡上的“關閉頁眉和頁腳”按鈕返回到文檔編輯視圖。

B. 設置頁碼格式

雙擊文檔中某頁的頁眉或頁腳區域,進入“頁眉和頁腳”視圖,在“頁眉和頁腳工具”下“設計”選項卡上的“頁眉和頁腳”組中,單擊“頁碼”按鈕,從下拉列表中選擇“設置頁碼格式”,彈出“頁碼格式”對話框,如圖4.40所示。選擇合適的編號格式,然後單擊“確定”按鈕。

或者在“插入”選項卡“頁眉和頁碼”工作組中,單擊“頁碼”命令,從下拉列表中選擇“設置頁碼格式”,同樣彈出“頁碼格式”對話框。

C. 修改頁碼的字體和字號

首先,進入“頁眉和頁腳”視圖,選中頁碼。在所選頁碼上方顯示的浮動工具欄上,用該工具欄更改字體或設置字體等。也可以在“開始”選項卡的“字體”組中設置字體大小等。

D. 設置起始頁碼

有的時候,文章的起始頁碼不一定是從“1”開始,例如有封麵並且希望文檔的第一頁編號從“0”開始,此時則需要設置其實頁碼。進入頁眉和頁腳視圖,打開“頁碼格式”對話框,在“頁碼編號”區域選中“起始頁碼”單選按鈕,在其後的文本框中輸入設定值即可。

E. 刪除頁碼

在“插入”選項卡上的“頁眉和頁腳”組中,單擊“頁碼”按鈕,從下拉列表中選擇“刪除頁碼”命令;如果“刪除頁碼”為灰色,則需要在“頁眉和頁腳”視圖中手工刪除頁碼。無論是單擊“刪除頁碼”還是手動刪除文檔中單個頁麵的頁碼時,都將自動刪除所有的頁碼。

如果文檔首頁頁碼不同,或者奇偶頁的頁眉或頁腳不同,就必須從每個不同的頁眉或頁腳中刪除頁碼。

④設置頁麵邊框

頁麵邊框與段落邊框底紋添加方式相同,“開始”選項卡中“段落”功能組“邊框命令”下拉菜單,打開“邊框與底紋”對話框,切換至“頁麵邊框”選項卡;或是“頁麵布局”選項卡“頁麵背景”功能組中點擊“頁麵邊框”,打開“邊框與底紋”對話框,並自動切換至“頁麵邊框”選項卡。圖略。

(4)圖形對象:圖片、形狀、文本框以及藝術字

①圖片或剪貼畫

A. 插入圖片或剪貼畫

若要插入圖片,首先將光標置於文檔中要插入圖片的位置,在“插入”選項卡中“插圖”功能組中,單擊“圖片”按鈕,彈出“插入圖片”對話框,如圖4.41所示。然後找到要插入的圖片並雙擊圖片。此時圖片將被插入。

圖4.41插入圖片對話框

若要插入剪貼畫,則在“插入”選項卡上的“插圖”組中,單擊“剪貼畫”按鈕,會彈出“剪貼畫”任務窗格,如圖4.42所示。搜索需要的剪貼畫,單擊剪貼畫將其插入。

B. 選中圖片

單擊文檔中的圖片,圖片邊框會出現8個尺寸控點,表示該圖形已被選中,同時將出現“圖片工具”選項卡。利用圖片的尺寸控點和“圖片工具”選項卡,可以設置圖片的格式。

C. 更改圖片的環繞方式

插入的圖片一般默認為“嵌入型”,若要將改變圖片的環繞方式,首先選中圖片,然後在“頁麵布局”選項卡,或是“圖片工具”“格式”選項卡中的“排列”功能組內,單擊“自動換行”命令按鈕,在下拉列表中選擇其他環繞方式,如圖4.43所示。

圖4.42“剪貼畫”任務窗格

圖4.43自動換行命令

單擊“其他布局選項”,將彈出“布局”對話框的“文字環繞”選項卡,如圖4.44所示。

圖4.44“布局”對話框“文字環繞”選項卡

注意,後麵介紹的形狀、文本框以及藝術字其實均屬於圖片對象的一種,均可以通過以上方式更改圖片環繞方式操作。

D. 調整圖片大小與位置

圖片大小調整有兩種方式粗略調整和精確調整。

(a)粗略調整:選中圖片。將指針置於其中的一個控點上,直至鼠標指針變為雙箭頭,左鍵拖動控製點即可。待圖片大小合適後,鬆開左鍵。

(b)精確調整:選中圖片。在“圖片工具”下“格式”選項卡“大小”功能組中,通過“高度”和“寬度”命令調整圖片的大小。

單擊“大小”功能組的對話框啟動器,或者,從右鍵快捷菜單中單擊“大小和位置”按鈕,將彈出“布局”對話框的“大小”選項卡,如圖4.45所示。選擇“鎖定縱橫比”命令可保持圖片不變形,“相對原始圖片大小”可以設定縮放圖片的基準。單擊“重置”按鈕則圖片複原。

圖片位置也在“布局”對話框中進行設定,切換至“位置”選項卡,可以設定圖片在文檔中的固定位置。如圖4.45所示。

圖4.45“布局”對話框

圖4.46形狀下拉菜單

②形狀

形狀是早期Word版本中的自選圖形。

A. 插入形狀

單擊“插入”選項卡“插圖”工作組內“形狀”按鈕,彈出的形狀列表中提供了6種類型形狀:線條、基本形狀、箭頭總彙、流程圖、標注和星與旗幟,如圖4.46所示。單擊選中所需形狀,在文檔中的任意位置,按住左鍵拖動以放置形狀。

如果要創建規範的正方形或圓形,則在拖動的同時按住鍵。

B. 向形狀添加文字

選中要添加文字的形狀,右鍵菜單中選擇“添加文字”命令。插入點出現在形狀中,然後輸入文字。添加的文字將成為形狀的一部分。同時,也可以為形狀中的文字添加項目符號或列表。右擊選定的文字,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上,選擇“項目符號”或“編號”命令。

C. 設置形狀線條與填充

選中要添加文字的形狀,右鍵菜單“設置形狀格式”,或者在“繪圖工具”功能區“格式選項卡”中單擊“形狀樣式”對話框啟動器,彈出“設置形狀格式”對話框,如圖4.47所示,在左側菜單中選擇“填充”、“線條顏色”與“線型”進行設置。或者,在“繪圖工具”功能區“格式”選項卡中單擊“形狀樣式”功能組中,設定“形狀填充”與“形狀輪廓”。“形狀輪廓”即調整形狀的線條效果。

D. 形狀的大小與環繞方式

形狀大小與環繞方式設置與圖片相同。

E. 形狀的效果

在“繪圖工具”功能區“格式”選項卡中單擊“形狀樣式”功能組中,可以設定“形狀效果”。如圖4.48所示。

圖4.47“設置形狀格式”對話框

圖4.48形狀效果下拉菜單

③文本框

A. 繪製文本框

在“插入”選項卡上的“文本”組中,單擊“文本框”按鈕,彈出文本框列表。單擊列表下部的“繪製文本框”“繪製豎排文本框”按鈕,指針變為:“十”,在文檔中需要插入文本框的位置左鍵拖動所需大小的文本框。文本框是形狀的一種,因此也可在形狀中選擇文本框並繪製。

向文本框中添加文本,則可單擊文本框,然後輸入文本。若要設置文本框中文本的格式,請選擇文本,然後使用“開始”選項卡上“字體”功能組中的格式設置選項。

B. 更改文本框的邊框與填充

操作方法與形狀相同。

④藝術字

A. 插入藝術字

在文檔中要插入藝術字的位置單擊。在“插入”選項卡上的“文本”功能組中,單擊“藝術字”按鈕,從彈出的下拉列表中單擊任一藝術字樣式,如圖4.49所示,然後出現藝術字編輯文本框,如圖4.50所示。

圖4.49藝術字命令下拉菜單

圖4.50藝術字文本框

在藝術字文本框中,用戶可以編輯文本,並重新設置字體格式等。

圖4.51藝術字樣式功能組

B. 藝術字文本填充、文本線條以及外觀效果設置

對於文本字符的填充效果以及線條設置和外觀效果可以在“繪圖工具”功能區“格式”選項卡中單擊“藝術字樣式”功能組中,設定“文本填充”、“文本輪廓”以及“文本效果”。如圖4.51所示。

藝術字設定以上三種操作之後的效果顯示如圖4.52所示。

圖4.52藝術字效果

C. 藝術字文本框效果設置以及環繞方式

不同於藝術字文本樣式設置,文本框效果設定如圖4.53所示。

圖4.53藝術字文本框設置填充與線條樣式效果

藝術字屬於文本框,因此文本框效果設定方式與普通文本框相同,詳見前文。同時藝術字也屬於圖片,因此環繞方式等操作與圖片相同。

(5)表格

①插入表格

在“插入”選項卡的“表格”組中,單擊“表格”按鈕,利用鼠標在網格上選擇需要的行數和列數(無須點擊,隻需在網格上方劃過),確定行列數後左鍵單擊,表格被插入。如圖4.54所示。

圖4.54鼠標選定行列數插入表格

或者,可以使用對話框插入表格。在“插入”選項卡上的“表格”組中,單擊“表格”按鈕,從下拉菜單中選擇“插入表格”命令,彈出“插入表格”對話框,在“表格尺寸”下,輸入列數和行數。在“自動調整”操作下,調整表格尺寸。單擊“確定”按鈕,完成操作。如圖4.55所示。此外,可以通過繪製表格命令手動繪製。

②文本和表格相互轉換

A. 將文本轉換成表格

選定要轉換的文本。在“插入”選項卡的“表格”組中,單擊“表格”按鈕,在下拉列表中單擊“文本轉換成表格”按鈕,彈出“將文字轉換成表格”對話框。如圖4.56所示。

圖4.55“插入表格”對話框

圖4.56“將文字轉換成表格”對話框

在“文本轉換成表格”對話框的“文字分隔位置”選項中,單擊要在文本中使用的分隔符的選項。在“列數”框中選擇列數。如果未顯示設置的列數,則可能是文本中的一行或多行缺少分隔符。選擇需要的任何其他選項。單擊“確定”按鈕。

圖4.57“表格轉換成

文本”對話框

B. 將表格轉換成文本

選擇要轉換成段落的行或表格。在“表格工具”中“布局”選項卡“數據”組內,或者在“插入”選項卡“表格”功能組“表格”下拉菜單,單擊“轉換為文本”按鈕,彈出“表格轉換成文本”對話框,如圖4.57所示。在“文字分隔位置”組下,單擊要用於代替列邊界的分隔符對應的選項。表格各行用段落標記分隔,最後單擊“確定”按鈕。

③設置表格格式

A. 選中表格

將鼠標置於表格左上角,單擊圖標,即可選中整個表格。或者在“表格工具”工具欄下,單擊“布局”選項卡,在“表”組中單擊“選擇”按鈕,從彈出的下拉列表中選擇“選擇表格”命令。

選中行、列,將鼠標移至列標題上方或行左側,待鼠標變為黑色實心箭頭單擊即可。

B. 繪製表格框線

單擊“設計”選項卡,在“設計”選項卡的“表格樣式”組中,單擊“邊框”按鈕後箭頭,從彈出的下拉列表中,單擊預定義邊框集之一。如圖4.58所示。

如需繪製自定義框線,則先在“繪圖邊框”功能組中設定線條樣式、寬度與顏色,再單擊“邊框”,從彈出的下拉列表中,單擊合適的邊框類型。

圖4.58表格框線繪製

C. 修改底紋

選擇所需要的單元格。在“表格工具”下,單擊“設計”選項卡。在“表樣式”組中,單擊“邊框”按鈕後的箭頭,從列表中單擊“邊框和底紋”按鈕。彈出“邊框和底紋”對話框,然後單擊“底紋”選項卡。單擊“填充”“樣式”“顏色”選項後的箭頭,從列表中選擇選項。在“應用於”選項列表中,選取“單元格”或“表格”。如果要取消底紋,選擇“無顏色”。

用戶也可以選中表格,右擊該表格,從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邊框和底紋”命令。

圖4.59行和列功能組

D. 插入行、列

在要添加行或列的任意一側單元格內單擊。在標題欄的“表格工具”下,單擊“布局”選項卡,在“行和列”功能組中選插入位置。如圖4.59所示。

如果要在表格末尾快速添加一行,則可把插入點放置到表格右下角的單元格中,按鍵。或者把插入點放置到表格最後一行的右端框線外的換段符前,按鍵,即可在表格最後一行後添加一空白行。

E. 刪除單元格、行或列

選中要刪除的單元格、行或列。在標題欄的“表格工具”下,單擊“布局”選項卡。在“行和列”組中,單擊“刪除”按鈕,從彈出下拉列表中,根據需要,選擇“刪除單元格”、“刪除行”或“刪除列”命令。

F. 合並或拆分單元格

圖4.60合並功能組

用戶可以將同一行、列中的兩個或多個單元格合並為一個單元格。選中要合並的多個單元格,在標題欄的“表格工具”下,“布局”選項卡上的“合並”組中,選擇“合並單元格”命令。如圖4.60所示。

在單個單元格內單擊,或選中要拆分的多個單元格。在標題欄的“表格工具”“布局”選項卡上的“合並”組中,選擇“拆分單元格”命令。彈出“拆分單元格”對話框,輸入要將單元格拆分成的列數或行數。

G. 調整表格的列寬和行高

快速調整:將指針停留在需更改其寬度的列的邊框上(或者高度的行的邊框上),待鼠標變成雙線雙箭頭形式,按住左鍵並拖動邊框,調整到所需的列寬。

精準調整:在“單元格大小”功能組中進行設置如圖4.61所示,或者在“表格屬性”對話框的“行”(或列)選項卡中通過設置改變行高(列寬),如圖4.62所示。

圖4.61“單元格大小”功能組

圖4.62“表格屬性”對話框“行”選項卡

④表格內數據的排序與計算

A. 表格內容的排序

選中表格,在標題欄的“表格工具”下“布局”選項卡上的“數據”組中,單擊“排序”按鈕,彈出“排序”對話框,在“主要關鍵字”選定排序主要字段,若排序條件為多個,則繼續設定“次要關鍵字”以及“第三關鍵字”等。在“列表”選項組下,根據選定表格內容是否含有標題內容選擇“有標題行”或“無標題行”兩個選項。最後選擇“升序”或“降序”選項。如圖4.63所示。

如果按姓名筆畫升序排序,則可在“主要關鍵字”組下選擇“姓名”選項,在“類型”中選“筆畫”、“升序”選項。選擇“確定”命令。完成後,表格內容按要求排序。

圖4.63排序對話框

B. 公式計算

方法一:利用函數計算

光標放置於計算結果所在的單元格中,例如平均成績單元格中,如圖4.64所示。

圖4.64光標所處位置

圖4.65公式對話框

在標題欄的“表格工具”下“布局”選項卡上的“數據”組中,單擊“公式”按鈕。彈出“公式”對話框,如果選定的單元格位於一行數值的右側,則在“公式”文本框中顯示“=SUM(LEFT)”,表示對左側的數值求和;如果選定的單元格位於一列數值的下方,則在“公式文本框中顯示“=SUM(ABOVE)”,表示對上方的數值求和,如圖4.65所示。

如需選擇其他函數,則可以選擇“粘貼函數”列表中的“AVERAGE”命令,“AVERAGE”將會出現在“公式”選項框中。把“公式”選項框中的公式修改為“=AVERAGE(LEFT)”。

方法二:利用自定義計算式計算

圖4.66自定義計算式輸入

Office中為表格的單元格定義了“地址”的概念,單元格地址即單元格所處行列的命名方式。與excel保持一致,單元格地址有字母和數字構成,數字表示所處行,字母表示所處列,書寫上字母在前,數字在後,例如第2行第3列單元格地址為“C2”。

在“公式”對話框中以等號“=”開頭,輸入自定義計算式,如“=A3+C2*2”,如圖4.66所示。

C. 在“編號格式”列表中選定保留一位小數位數,如可改為“0.0”。

圖4.67腳注與尾注位置區別

(6)腳注與尾注

文章常會出現一下需要添加注釋的文本,對於這些文本我們就可以在頁麵底端添加腳注。尾注是一種對文本的補充說明,一般位於文檔的末尾,列出引文的出處等。區別,即腳注在每頁頁麵底端區域,尾注隻出現在文章的末尾。如圖4.67所示。

腳注或尾注的添加方式:光標移至需添加文本處,無須選中文本,功能區切換至“引用”選項卡,在腳注功能組中,單擊“插入腳注”或者“插入尾注”。

如需更改已插入腳注,則先將光標置於腳注區域內,如圖4.68所示。點擊“腳注”功能組右下對話框啟動器,打開“腳注和尾注”對話框,如圖4.69所示。在對話框“編號格式”下拉菜單中選擇合適的格式類型,或者可以“自定義標記”,設置“起始編號”以及“編號”方式,完成之後不能點擊“插入”,而應點擊“應用”。否則會造成重複插入。

圖4.68腳注文本編輯區域

圖4.69腳注和尾注對話框

如需刪除腳注,刪除正文中腳注編號即可,方法是鼠標左鍵選中腳注編號,按“Delete”鍵刪除。如果無法直接刪除,則要先刪除的腳注內容,再將腳注刪除。尾注刪除方式相同也可以通過替換操作實現腳注刪除,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查閱相關資料嚐試。

(7)其他編輯注意事項

①度量單位

圖4.70度量單位

在編輯一些參數時,例如行距、頁邊距等屬性時,會遇到一些度量單位,如“厘米”、“磅”、“英寸”等,如需輸入特定的單位形式可以在輸入框內直接將數值與單位同時輸入,如圖4.70所示。或者也可以在“文件”選項卡“選項”菜單中的“高級”設置內,將“顯示”中的“度量單位”進行調整。

②格式刷操作

格式刷 操作位於“開始”選項卡“剪貼板”功能組中,該功能可以實現不同格式之間的複製,從而減少重複勞動。

使用格式刷操作要注意操作順序,首先選中已編輯好格式的文本或段落,然後點擊格式刷命令,此時格式刷圖標呈現黃色突出 狀態,鼠標會變成刷子狀態,此時將鼠標移動到待編輯文本開頭處,按下鼠標左鍵並一直拖動,直至文本結尾,鬆開左鍵即可。

實驗二Word基本操作案例

一實驗目的

1. 掌握Word的基本編輯功能。

2. 掌握圖片、文本框、藝術字等的編排方法。

3. 掌握表格的製作方法等。

二實驗內容與步驟

1. WORD文檔的基本操作與圖形對象編排示例:

根據下述要求將文檔素材“低碳化.docx”編輯成圖4.71所示。

圖4.71“低碳化.docx”編輯樣張

(1)將頁麵設置為:B5(JIS)紙,上、下頁邊距為1.8厘米,左、右頁邊距為2厘米,每頁42行,每行40個字符。

【操作步驟】

“頁麵布局”選項卡→“頁麵設置”功能組→“頁麵設置”對話框,如圖4.72所示。

圖4.72頁麵設置過程

(2)給文章加標題“低碳掀起世界文明第四次浪潮”,居中顯示,設置其格式為楷體、二號字、加粗、綠色,字符縮放為120%,居中顯示,並設置段後間距0.5行。

【操作步驟】

①設定字體格式:標題文本→右鍵“字體”→“字體對話框”,如圖4.73所示;在設置字符縮放時由於內置選項沒有120%,因此需要手動調整數值。

圖4.73字體設置過程

圖4.74段落對話框設置

②設定段落格式:右鍵“段落”→“段落對話框”,如圖4.74所示。

(3)將正文中所有小標題設置為綠色、小四號字、加粗、傾斜,並將各小標題的數字編號改為紅色草花符號(草花符號位於符號字體symbol中);

【操作步驟】

①創建項目符號:利用“Ctrl”鍵選中各小標題→“開始”選項卡→“段落”功能組→“項目符號”→“定義新的項目符號”,如圖4.75所示。

若初始隻選中一個小標題進行編輯,後期可以利用“格式刷”實現其他標題的相同操作;或者可以在“項目符號”下拉菜單中找到最近使用的項目符號,即紅色草花。

②設定字體格式:“開始”選項卡→“字體”功能組(字號、字體顏色、加粗、傾斜),如圖4.75所示。

(4)設置正文所有段落(不含小標題)行距為1.2倍,第二段首字下沉2行,首字字體為隸書,其餘各段(不含小標題)均設置為首行縮進2字符;中間段落“建築低碳化”正文(不含小標題),設置中文字體為黑體,西文字體為Calibri。

圖4.75定義新的項目符號

【操作步驟】

①首字下沉:“插入”選項卡→“文本”功能組→“首字下沉”下拉菜單→“首字下沉選項”→“首字下沉”對話框,如圖4.76所示。

②設置正文段落格式:利用“Ctrl”鍵選中待編輯段落→右鍵“段落”→“段落”對話框→“縮進”特殊格式→“行距”多倍行距(手動輸入1.2),如圖4.77所示。

圖4.76首字下沉對話框

圖4.77段落對話框

圖4.78字體對話框

若未同時選中多個段落,則其餘段落可以利用相同的操作實現,也可以利用【格式刷】複製相同格式。

③設置中間段落字體:選中段落文本→右鍵“字體”→“字體”對話框(設定中文字體與西文字體),如圖4.78所示。

(5)將正文(不含標題)中所有的“結能”替換為“節能”,字體顏色為紫色,帶波浪下劃線,線條顏色也為紫色。

【操作步驟】

選中所有正文文本→“開始”選項卡→“編輯”功能組→“替換”→“查找與替換”對話框→“查找:結能,替換:節能”→“更多”→“格式”→“全部替換”,如圖4.79所示。

設定完成彈出對話框“是否搜索文檔的其餘部分?”選擇“否”。

圖4.79

(6)設置奇數頁頁眉為“低碳化”,偶數頁頁眉為“綠色地球”,在頁麵底端插入頁碼,類型為“普通數字3”;為正文第二段“CO2”添加腳注“CO2:二氧化碳”。

【操作步驟】

①設置頁眉:“插入”選項卡→“頁眉”下拉菜單→“編輯頁眉”→進入“頁眉頁腳”編輯視圖→“設計”選項卡→“選項”功能組→“勾選”奇偶頁不同”→“輸入頁眉文本”,如圖4.80所示。

注意:在題目沒有指定頁眉樣式時,不選擇任何內置頁眉樣式,通過“編輯頁眉”命令插入頁眉。

圖4.80編輯頁眉

②插入頁碼:保持“頁眉頁腳”編輯視圖→“頁眉和頁腳”功能組→“頁碼”下拉菜單→“頁麵底端”→“普通數字3”→“對偶數頁(或奇數頁)再進行一次頁碼插入操作”→“關閉頁眉和頁腳”。如圖4.81所示。

圖4.81頁碼插入

由於編輯頁眉時設置的奇偶頁不同,因此在插入頁碼是也可以插入格式不同的奇偶頁頁碼,從而導致在插入頁碼時必須插入兩次。

如果編輯完頁眉關閉了頁眉和頁腳視圖,則可以從“插入”選項卡“頁眉和頁腳”功能組中的“頁碼”命令插入指定要求的頁碼格式,並再次進入頁眉頁腳視圖。

③添加腳注:光標置於“CO2”處→“引用”選項卡→“插入腳注”→“編輯腳注”。如圖4.82所示。

圖4.82腳注插入效果

(7)在文章中插入藝術字“綠色低碳化”,藝術字樣式“填充白色,漸變輪廓強調文字顏色1”,藝術字文本效果為“轉換左遠右近”。

【操作步驟】

“插入”選項卡→“文本”功能組→“藝術字”下拉菜單→“選擇藝術字”→“繪圖工具格式”選項卡→“藝術字樣式”功能組→“文本效果”→“轉換”→“左遠右近”。如圖4.83所示。

圖4.83藝術字樣式設定

注意: 在選定插入藝術字文本框後,有時會出現文本有縮進的現象,遇到此類情況隻需將前麵的縮進空白刪除即可。

(8)為“農業低碳化”正文段落(不包含小標題)添加黃色底紋,為整篇文檔添加添加15磅帶陰影的頁麵邊框。

【操作步驟】

“開始”選項卡→“段落”功能組→“邊框”下拉菜單→“邊框與底紋”→“邊框與底紋”對話框→“底紋”選項卡→“邊框與底紋”對話框→“頁麵邊框”選項卡。如圖4.84所示。

(9)在正文適當位置插入圖片pic.jpg,設置圖片高度、寬度為4厘米、6厘米,環繞方式為四周型。

圖4.84

【操作步驟】

“插入”選項卡→“插圖”功能組→“圖片”→“插入圖片”對話框→右鍵“大小和位置”→“布局”對話框。

插入圖片對話框如圖4.85(a)所示,布局對話框如圖4.85(b)所示。在設定圖片大小時,務必將“鎖定縱橫比”的選項去掉,否則,圖片的大小始終都會保持某種比例。

圖4.85

(10)在正文適當位置插入雲形形狀,添加文字“減排CO2”,設置文字格式為:華文行楷、小三號字,設置形狀格式為:淺綠色填充色、緊密型環繞,右對齊;

【操作步驟】

①繪製形狀:“插入”選項卡→“形狀”→“雲形形狀”→繪製,如圖4.86所示。

②文本編輯與格式:右鍵“編輯文字”→輸入文本→“開始”選項卡→“字體”功能組(字號)。

③設置形狀格式:右鍵“設置形狀格式”→“填充”→右鍵“自動換行”(緊密環繞)→“繪圖工具格式”選項卡→“對齊”(右對齊),如圖4.86所示。

圖4.86

(11)為文章最後一段分欄,分成等寬兩欄,中間有分隔線。

圖4.87分欄對話框

【操作步驟】

選中最後一段文本(注意:最後一段分欄不能包括回車符)→“頁麵布局”選項卡→“分欄”→“更多分欄”→“分欄”對話框(預設兩欄,勾選分隔線),如圖4.87所示。

2. Word中的表格操作

根據下述要求將文檔素材“表格.docx”編輯成圖4.88所示。

圖4.88

(1)將文本轉換為5行4列的表格,表格居中顯示

【操作步驟】

①“插入”選項卡→“表格”下拉菜單→“將文字轉換成表格”,彈出對話框如圖4.89所示。或者可以直接選擇“插入表格”,則文本會直接轉換成表格,不會有對話框彈出。

②選中表格→“開始”選項卡→“段落”功能組→“居中對齊”

圖4.89

(2)在最右側插入一列,命名為“平均成績”

【操作步驟】

光標置於最後一列,或者選中最後一列。

圖4.90右鍵插入菜單

方法一:右鍵“插入”→“在右側插入列”,如圖4.90所示。

方法二:“表格工具布局選項卡”→“行和列”功能組→“在右側插入”,如圖4.59所示。

(3)為表格添加標題“成績單”,居中顯示。

【操作步驟】

將光標置於左上角第一個單元格中→敲擊回車→輸入文本→“開始”選項卡→“段落”功能組→“居中”。效果如圖4.91所示。

圖4.91添加標題效果

(4)設置表格外框線為1.5磅,藍色雙線,內框線為1磅,紅色虛線。

【操作步驟】

①外框線:選中表格→“表格工具設計”選項卡→“繪圖邊框”功能組(線型、線寬、顏色)→“表格樣式”功能組→“邊框”(外框線),如圖4.92(a)所示。

②內框線:選中表格→“表格工具設計”選項卡→“繪圖邊框”功能組(線型、線寬、顏色)→“表格樣式”功能組→“邊框”(內框線),如圖4.92(b)所示。

圖4.92

(5)令表格列寬固定為2厘米,表格文本水平居中。

【操作步驟】

方法一:選中表格→“表格工具布局”選項卡→“單元格大小”功能組(寬度:2厘米),如圖4.93(a)所示。

方法二:選中表格→右鍵“表格屬性”→“表格屬性”對話框→“列”選項卡→“指定寬度”,如圖4.93(b)所示。

文本水平居中:選中表格→“表格工具布局”選項卡→“對齊方式”功能組(水平居中),如圖4.93(c)所示。

圖4.93

(6)在平均成績單元格計算出平均成績

【操作步驟】

選中表格→“表格工具布局”選項卡→“數據”功能組→“fx公式”→“公式”對話框→使用Average函數\/自定義計算式,如圖4.94所示。

圖4.94

實驗三Word高級應用操作案例

一實驗目的

1. 掌握Word的背景圖片設置功能。

2. 掌握Word郵件合並功能。

3. 掌握Word長文檔編輯功能

二實驗內容與步驟

1. Word郵件合並

在素材文件夾下打開文件“邀請函.docx”,按如下要求,完成邀請函的製作。

(1)調整文檔版麵,要求頁麵高度18厘米、寬度30厘米,頁邊距(上、下)為2厘米,頁邊距(左、右)為3厘米。

【操作步驟】

①啟動素材文件夾下的“邀請函.docx”文件。

②根據題目要求,調整文檔版麵。單擊“頁麵布局”選項卡→“紙張大小”功能組→“其他頁麵大小”,彈出“頁麵設置”對話框。在“紙張”選項卡→“高度”→設置為“18厘米”,“寬度”→設置為“30厘米”。

③切換至“頁邊距”選項卡,將“上”和“下”頁邊距→都設置為“2厘米”,將“左”和“右”頁邊距→都設置為“3厘米”。設置完畢後單擊“確定”按鈕即可。

(2)將素材文件夾下的圖片“背景圖片.jpg”設置為邀請函背景。

【操作步驟】

圖4.95頁麵填充

①在“頁麵布局”選項卡的“頁麵背景”選項組中單擊“頁麵顏色”按鈕,從下拉列表中選擇“填充效果”命令。如圖4.95所示。

②彈出“填充效果”對話框,切換至“圖片”選項卡。單擊“圖片”按鈕,彈出“選擇圖片”對話框,從素材文件夾下選擇“背景圖片.jpg”,單擊“插入”按鈕。如圖4.96所示。

圖4.96背景

(3)調整邀請函中內容文字段落對齊方式。

【操作步驟】

①選中標題,單擊“開始”選項卡→“段落”功能組→“居中”按鈕。再選中“大學生網絡創業交流會”,單擊“開始”選項卡選項卡→“字體”功能組→“字體”按鈕,彈出“字體”對話框。在“字體”選項卡,設置“中文字體”為“微軟雅黑”,“字號”為“二號”,“字體顏色”為“藍色”。

②按照同樣的方式,設置“邀請函”字體為“微軟雅黑”,字號為“二號”,字體顏色為“自動”。最後選中正文部分,字體設置為“微軟雅黑”,字號為“五號”,字體顏色為“自動”。

(4)根據“Word邀請函參考樣式.docx”文件,調整邀請函內容文字的字體、字號和顏色。

【操作步驟】

①選中文檔內容。

②單擊“開始”選項卡→“段落”功能組→“段落”按鈕,彈出“段落”對話框,在“縮進和間距”選項卡→“縮進”“特殊格式”→選擇“首行縮進”,並調整“磅值”為“2字符”。

③選中文檔最後兩行的文字內容,單擊“開始”選項卡→“段落”功能組→“文本右對齊”按鈕。

(5)據頁麵布局需要,調整邀請函中“大學生網絡創業交流會”和“邀請函”兩個段落的間距。

【操作步驟】

①選中“大學生網絡創業交流會”和“邀請函”。

②單擊“開始”選項卡→“段落”功能組→“段落”按鈕,彈出“段落”對話框,在“縮進和間距”選項卡→“間距”→“行距”下拉框中,選擇“單倍行距”。

③設置完畢後單擊“確定”按鈕。

(6)在“尊敬的”和“(老師)”文字之間,插入擬邀請的專家和老師姓名,擬邀請的專家和老師姓名在考生文件夾下的“通訊錄.xlsx”文件中。每頁邀請函中隻能包含1位專家或老師的姓名,所有的邀請函頁麵請另外保存在一個名為“word邀請函.docx”文件中。

【操作步驟】

①把鼠標定位在“尊敬的”和“(老師)”文字之間,在“郵件”選項卡的“開始郵件合並”選項組中單擊“開始郵件合並”按鈕,從下拉列表中選擇“郵件合並分步向導”命令。如圖4.97所示。

圖4.97郵件合並

圖4.98選擇文檔類型

圖4.99選擇開始文檔

②打開“郵件合並”任務窗格,在“選擇文檔類型”中選中“信函”單選按鈕。如圖4.98所示。

③單擊“下一步:正在啟動文檔”超鏈接,在“選擇開始文檔”選項區域中選中“使用當前文檔”單選按鈕,以當前文檔作為郵件合並的主文檔。如圖4.99所示選擇開始文檔。

④單擊“下一步:選取收件人”超鏈接,在“選擇收件人”選項區域中選中“使用現有列表”單選按鈕。然後單擊“瀏覽”超鏈接,打開“選取數據源”對話框,選擇“通訊錄.xlsx”文件後單擊“打開”按鈕,進入“郵件合並收件人”對話框,單擊“確定”按鈕完成現有工作表的鏈接工作。如圖4100所示選擇收件人。

⑤單擊“下一步:撰寫信函”超鏈接,在“撰寫信函”區域中選擇“其他項目”超鏈接。打開“插入合並域”對話框,在“域”列表框中,選擇“姓名”域,單擊“插入”按鈕。插入完所需的域後,單擊“關閉(×)”按鈕,文檔中的相應位置就會出現已插入的域標記。如圖4.101所示撰寫信函。

圖4.100選擇收件人

圖4.101撰寫信函

⑥單擊“下一步:預覽信函”超鏈接,在“預覽信函”選項區域中,單擊“”或“”按鈕,可查看具有不同邀請人的姓名和稱謂的信函。如圖4.102所示預覽文檔

⑦單擊“下一步:完成合並”超鏈接,進入“郵件合並分步向導”的最後一步。這裏擇“編輯單個信函”超鏈接,打開“合並到新文檔”對話框,在“合並記錄”選項區域中,選中“全部”單選按鈕。單擊“確定”按鈕,即可在文中看到,每頁邀請函中隻包含1位專家或老師的姓名。如圖4.103所示完成合並。

圖4.102預覽文檔

圖4.103完成合並

(7)邀請函文檔製作完成後,在“文件”選項卡下單擊“另存為”按鈕,保存文件名為“Word邀請函.docx”。

2. Word長文檔編輯

在素材文件夾下打開文件“瘧原蟲.docx”,按如下要求,完成長文檔的編輯。

(1)將素材文件夾中“瘧原蟲附加.docx”中的內容合並到文檔末尾,合並後將文檔中所有空行全部刪除。

圖4.104插入對象中的文字

【操作步驟】

①啟動素材文件夾下的“瘧原蟲.docx”文檔。

②根據題目要求,調整文檔版麵。單擊“插入”選項卡→“文本”功能組→“對象”下拉列表框→“文件中的文字”,如圖4.104所示:

③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瘧原蟲附加.docx”進行插入操作。

注意:word中可以將整個文件作為對象插入到當前文檔中,可以使用原始程序對嵌入的文件對象進行編輯。本題中是作為文字插入,與複製粘貼的效果是一樣的,如果是插入的其他格式的文件,如.txt文件,則需要在打開文件類型中選擇所有文件後才能看到,如圖4105所示:

圖4.105改變顯示文件類型

圖4.106插入封麵

(2)參照封麵樣圖cover.png,為文檔設計封麵,封麵不需要頁眉頁腳和頁碼。

【操作步驟】

①選擇“插入”選項卡→“頁”功能組→“封麵”下拉框,打開如圖4.106所示的選擇窗口,選擇與樣圖相同的封麵類型“新聞紙”進行插入操作。

②插入後對封麵的標題、副標題以及選取日期等部分進行編輯,內容與樣圖一致。

注意:我們在美化Word版麵的同時可以對文檔加一個適合的封麵。可以自己設計封麵也可以使用Word中自帶的封麵來使長文檔更完美。

(3)將素材文件夾下“Word_樣式標準.docx”文件裏文檔樣式庫中的“標題1,標題樣式一”和“標題2,標題樣式二”複製到Word.docx文檔樣式庫中,文字的樣式按表41進行設置。

表41

文字顏色樣式格式

紅色(包括附加的文字“8、……”)標題1標題樣式一

藍色(包括附加的文字“8.1……、8.2……”)標題2標題樣式二

綠色標題3小四號字、宋體、加粗,標準深藍色,段前12磅、段後6磅,行距最小值12磅

除上述三個級別標題外的所有正文(不含表格、圖表及題注)正文首行縮進2字符、1.25倍行距、段後6磅、兩端對齊

【操作步驟】

①單擊“開始”選項卡→“樣式”功能組右下角,打開“樣式”窗口,如圖4.107(a)所示。在窗口最下方點擊“管理樣式”按鈕,打開如圖4.107(b)所示的“管理樣式”對話框。

圖4.107

②在“管理樣式”對話框中點左下角“導入\/導出”按鈕,將彈出樣式管理器窗口,如圖4.108所示:

圖4.108樣式管理器

③ 在這個窗口中,我們可以進行樣式的導入,點擊窗口中“關閉文件”按鈕,將模板文件關閉,按鈕名稱變為“打開文件”,點擊後選擇“Word_樣式標準.docx”文件,該文件中的所有樣式就在右側窗口中顯示出來,如圖4.109所示:

圖4.109複製樣式

④ 在樣式中選中題目中需要複製的樣式後點擊“複製”按鈕,可以將其複製到左側文件中的樣式庫中。

⑤ 標題3和正文部分的樣式通過修改來達到表格中所需要的格式。在“開始”選項卡→“樣式”功能組中右鍵點擊需要更改的樣式,選擇“修改”選項,如圖4.110所示:

圖4.110修改樣式

⑥ 在彈出的“修改樣式”窗口中通過左下角選擇相應格式的欄目進行題中要求的修改,如圖4.111所示:

⑦ 同樣的操作方法對“正文樣式”進行修改,題目要求的所有樣式已經全部導入或修改完成。

選中所有紅色文字可以通過兩種方法:

方法一:選中一行紅色文字後按CTRL鍵選擇不相鄰的其他紅色文字部分。

圖4.111修改樣式對話框

方法二:光標定位到紅色文字部分,然後在“開始”“編輯”“選擇”“選定所有格式類似的文本”,可以快速將所有紅色文字一起選定。(附加的文本有可能不能一起選中,對附加文本再次操作一遍)

文字選定後選擇樣式中的“標題樣式一”,將所選文字的格式進行更改。同樣的方式對其他文字按照表格中的要求進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