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驟3:根據參考樣式,再次繪製一個“矩形:圓角”,並調整此圓角矩形的大小。
步驟4:選中此圓角矩形,在【繪圖工具】|【格式】選項卡下的【形狀樣式】組中,將“形狀填充”設為“無填充顏色”,在“形狀輪廓”中選擇“虛線”下的“短劃線”,顏色設為“橙色”。
步驟5:選中圓角矩形,單擊【排列】組中的“下移一層”按鈕。
任務4:設置文本框
參照示例文件,插入文本框和文字,並調整文字的字體、字號、位置和顏色。其中“張靜”應為標準色橙色的藝術字,“尋求能夠……”文本效果應為跟隨路徑的“拱形”。
完成任務:
步驟1:在【格式】選項卡下【插入形狀】組中選擇“文本框”,參考示例文件,在虛線圓角矩形框中合適的位置從左至右繪製三個文本框,並填入文字。在【開始】選項卡下並調整文字的字體、字號、位置和顏色,此處要求字號大於12,可設置為“華文楷體,13磅”。
步驟2:選中文本框,單擊【繪圖工具】|【格式】選項卡,在【形狀樣式】組中將“形狀填充”設為“無填充顏色”,“形狀輪廓”設為“無輪廓”。
步驟3:按照以上步驟繪製其他文本框(張靜的資料和橙色箭頭下的日期),並填入文字(文字素材在項目文件夾中的“Word素材.txt”中),設置文本框格式。
步驟4:單擊【插入】選項卡,在【文本】組中單擊“藝術字”下拉按鈕,選擇藝術字,並輸入文字“張靜”,適當調整文字的位置和大小,此處字號應大於20,可設置為“華文楷體,小初號”。選中藝術字,在【格式】選項卡下的【藝術字樣式】組中單擊“文本填充”下拉按鈕,選擇“橙色”,單擊“文本輪廓”下拉按鈕,選擇“橙色”。
步驟5:插入另一個藝術字“尋求能夠不斷學習進步,有一定挑戰性的工作!”,適當調整藝術字的位置和大小。切換到【繪圖工具】|【格式】選項卡,在【藝術字樣式】組中單擊“文本效果”下拉按鈕,選擇“轉換”—“跟隨路徑”—“上彎弧”。
任務5:插入圖片
根據頁麵布局需要,插入項目文件夾下圖片“1.png”,依據樣例進行裁剪和調整,並刪除圖片的剪裁區域;然後根據需要插入圖片“2.jpg”“3.jpg”“4.jpg”,並調整圖片位置。
完成任務:
步驟1:在【插入】選項卡下的【插圖】組中單擊“圖片”按鈕,在彈出的“插入圖片”對話框中定位到項目文件夾下,選擇“1.png”,單擊“插入”按鈕。
步驟2:在【格式】選項卡下的【排列】組中單擊“環繞文字”下拉按鈕,選擇“浮於文字上方”。單擊【大小】組中的“裁剪”按鈕,拖動四周的輪廓線進行裁剪,調整到合適的圖案後再次單擊“裁剪”按鈕確認裁剪,並將圖片拖動到合適位置。
步驟3:以同樣的方法插入“2.jpg”“3.jpg”“4.jpg”,注意要設置“浮於文字上方”,再將其移動到合適的位置。
任務6:插入“SmartArt”圖形
參照示例文件,在適當的位置使用形狀中的標準色橙色箭頭(提示:其中橫向箭頭使用線條類型箭頭),插入“SmartArt”圖形,並進行適當編輯。
完成任務:
步驟1:在【格式】選項卡下【插入形狀】組中,單擊“形狀”下拉按鈕,選擇“線條”中的“箭頭”,按住Shift鍵,參考示例文件,在合適的位置繪製一個箭頭,在“形狀輪廓”中選擇橙色,並設置“粗細”為4.5磅。
步驟2:按照同樣的方法,繪製“箭頭總彙”中的“箭頭:上”,設置“形狀填充”為“橙色”,“形狀輪廓”為“無輪廓”。
步驟3:切換到【插入】選項卡,在【插圖】組中單擊“SmartArt”按鈕,選擇“流程”—“步驟上移流程”,單擊“確定”按鈕,如圖32所示。
圖32插入SmartArt圖形
步驟4:選中SmartArt圖形,單擊【SmartArt工具】|【格式】選項卡,單擊【排列】組中的“環繞文字”下拉按鈕,選擇“浮於文字上方”,並將圖形拖動到適當位置,調整圖形大小。
步驟5:在【SmartArt工具】|【設計】選項卡下,單擊【創建圖形】組中的“文本窗格”按鈕,在文本窗格中輸入對應的文字,輸入完成後,關閉文本窗格,如圖33所示。
圖33文本窗格中輸入文字
步驟6:切換到【SmartArt工具】|【設計】選項卡,在【SmartArt樣式】組中,單擊“更改顏色”下拉按鈕,選擇“個性色2”中的“漸變範圍—個性色2”。
任務7:設置項目符號
參照示例文件,在“促銷活動分析”等4處使用項目符號“對勾”,在“曾任班長”等4處插入符號“五角星”、顏色為標準色紅色。調整各部分的位置、大小、形狀和顏色,以展現統一、良好的視覺效果。
完成任務:
步驟1:選中“促銷活動分析”文本框的文字,單擊【開始】選項卡下【段落】組中的“項目符號”下拉按鈕,在“項目符號庫”中選擇“對勾”符號。用同樣的方法設置其餘2個文本框內文字。
步驟2:將光標定位到SmartArt圖形中第一段文字最左側,單擊【插入】選項卡下【符號】組中的“符號”下拉按鈕,選擇“其他符號”。在“字體”中選擇“Windings”,選擇該分類下的實心五角星(字符代碼為“171”),單擊“插入”按鈕,單擊“關閉”按鈕。選中該五角星,在【開始】選項卡下設置其顏色為“紅色(標準色)”。按同樣的方法插入其餘實心五角星,如圖34所示。
圖34插入五角星符號
步驟3:保存並關閉文檔。
●●●●科技興國
雲計算
雲計算(cloud computing)是分布式計算的一種,指通過網絡“雲”將巨大的數據計算處理程序分解成無數個小程序,然後,通過多部服務器組成的係統進行處理和分析這些小程序得到結果並返回給用戶。雲計算早期,簡單地說,就是簡單的分布式計算,解決任務分發,並進行計算結果的合並。因而,雲計算又稱為網格計算。通過這項技術,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幾秒鍾)完成對數以萬計的數據的處理,從而達到強大的網絡服務。
較為簡單的雲計算技術已經普遍服務於現如今的互聯網服務中,最為常見的就是網絡搜索引擎和網絡郵箱。搜索引擎大家最為熟悉的莫過於穀歌和百度了,在任何時刻,隻要用過移動終端就可以在搜索引擎上搜索任何自己想要的資源,通過雲端共享數據資源。而網絡郵箱也是如此,在過去,寄寫一封郵件是一件比較麻煩的事情,同時也是很慢的過程,而在雲計算技術和網絡技術的推動下,電子郵箱成了社會生活中的一部分,隻要在網絡環境下,就可以實現實時的郵件的寄發。其實,雲計算技術已經融入現今的社會生活。
1. 存儲雲
存儲雲,又稱雲存儲,是在雲計算技術上發展起來的一個新的存儲技術。雲存儲是一個以數據存儲和管理為核心的雲計算係統。用戶可以將本地的資源上傳至雲端上,可以在任何地方連入互聯網來獲取雲上的資源。大家所熟知的穀歌、微軟等大型網絡公司均有雲存儲的服務,在國內,百度雲和微雲則是市場占有量最大的存儲雲。存儲雲向用戶提供了存儲容器服務、備份服務、歸檔服務和記錄管理服務等等,大大方便了使用者對資源的管理。
2. 醫療雲
醫療雲,是指在雲計算、移動技術、多媒體、4G通信、大數據、以及物聯網等新技術基礎上,結合醫療技術,使用“雲計算”來創建醫療健康服務雲平台,實現了醫療資源的共享和醫療範圍的擴大。因為雲計算技術的運用與結合,醫療雲提高醫療機構的效率,方便居民就醫。像現在醫院的預約掛號、電子病曆、醫保等等都是雲計算與醫療領域結合的產物,醫療雲還具有數據安全、信息共享、動態擴展、布局全國的優勢。
3. 教育雲
教育雲,實質上是指教育信息化的一種發展。具體的,教育雲可以將所需要的任何教育硬件資源虛擬化,然後將其傳入互聯網中,向教育機構和學生老師提供一個方便快捷的平台。現在流行的慕課就是教育雲的一種應用。慕課(MOOC),指大規模開放的在線課程,中國大學MOOC也是非常好的平台。在2013年10月10日,清華大學推出來MOOC平台——學堂在線,許多大學現已使用學堂在線開設了一些課程的MOOC。
項目4製作兒童醫保扣款方式更新的通知
【微信掃碼】
項目素材
項目4製作兒童醫保扣款方式更新的通知
4.1學習目標
某學校總務處張老師向學生家長發布了有關在校生兒童醫療保險扣款方式更新的說明。該說明需要按照學生姓名分別製作發放,家長收到告知說明後要填寫回執。按項目實施要求幫助張老師製作《致學生兒童家長的一封信》及郵件回執,任務主要目標如下:
為文檔添加頁眉頁腳,在頁眉中插入圖片;通過樣式,快速設置文檔相應字體和段落;繪製流程圖,清晰展現“繳費經辦”過程;使用目錄功能,添加附件內容;使用郵件合並,自動生成家長信和回執。
完成後的參考效果如圖41所示。
圖41製作兒童醫保扣款方式更新的通知完成效果
本案例涉及知識點:頁麵設置;設置頁眉頁腳;繪製流程圖;添加目錄;郵件合並。
4.2相關知識
1. 郵件合並
郵件合並是Office一種可以批量處理的功能。在Office中,先建立兩個文檔:一個Word包括所有文件共有內容的主文檔(比如未填寫的信封等)和一個包括變化信息的數據源Excel(填寫的收件人、發件人、郵編等),然後使用郵件合並功能在主文檔中插入變化的信息,合成後的文件用戶可以保存為Word文檔,可以打印出來,也可以以郵件形式發出去。
郵件合並的基本流程是:創建主文檔→選擇數據源→插入域→合並生成結果。
2. 繪製圖形
在編輯Word文檔時,可以用“繪製圖形”添加一些圖形,其中包括線條、矩形、基本形狀、流程圖等等。其中一些小技巧如下:
(1) 在繪圖時按住Shift鍵可以得到一些標準圖形,比如畫直線可以畫出水平、豎直及與水平成每隔15°的直線,畫圓時可以畫標準圓形,畫正方形可以畫標準正方形。
(2) 拖住對象時按住Shift鍵,對象隻能按水平方向移動,選擇圖像對象時按住Shift鍵,可同時選擇多個對象。
(3) 拖動對象時,按住Ctrl鍵,可以複製出一個相同的對象,相當於複製和粘貼。
3. 添加目錄
Word 2016自動生成目錄分為四個步驟,即設置章節樣式,添加分節符,插入頁碼並把正文的頁碼改為從1開始,最後一步才是生成目錄。
【微信掃碼】
項目微課
4.3項目實施
本案例實施的基本流程如下:
任務1:文件另存操作
在項目文件夾下,將“Word素材.docx”文件另存為“Word.docx”(“.docx”為擴展名),後續操作均基於此文件。
完成任務:
步驟:打開項目文件夾下的“Word素材.docx”文件,單擊【文件】選項卡,選擇“另存為”,單擊“瀏覽”,定位在項目文件夾下,修改文件名為“Word.docx”,單擊“保存”按鈕。
任務2:頁麵設置
進行頁麵設置:紙張方向橫向、紙張大小A3(寬42厘米×高29.7厘米),上、下邊距均為2.5厘米、左、右邊距均為2.0厘米,頁眉、頁腳分別距邊界1.2厘米。要求每張A3紙上從左到右按順序打印兩頁內容,左右兩頁均於頁麵底部中間位置顯示格式為“-1-、-2-”類型的頁碼,頁碼自1開始。
完成任務:
步驟1:在【布局】選項卡下,單擊【頁麵設置】組中的擴展按鈕,在彈出的“頁麵設置”對話框中,單擊“橫向”按鈕,設置上、下邊距均為2.5厘米,左、右邊距均為2.0厘米。單擊“多頁”下拉按鈕,選擇“拚頁”。
步驟2:換到【紙張】選項卡下,單擊“紙張大小”下拉按鈕,選擇“A3”。
步驟3:切換到【版式】選項卡下,設置頁眉、頁腳分別距邊界1.2厘米,單擊“確定”按鈕。
步驟4:光標定位到第1頁,在【插入】選項卡下的【頁眉和頁腳】組中,單擊“頁碼”下拉按鈕,選擇“頁麵底端”中的“普通數字2”。在【頁眉和頁腳工具】|【設計】選項卡下,單擊【頁眉和頁腳】組中的“頁碼”下拉按鈕,選擇“設置頁碼格式”。在彈出的“頁碼格式”對話框中,單擊“編號格式”下拉按鈕,選擇“-1-,-2-,-3-,…”。設置“起始頁碼”為1,單擊“確定”按鈕,單擊“關閉頁眉和頁腳”按鈕。
任務3:設置頁眉
插入“空白(三欄)”型頁眉,在左側的內容控件中輸入學校名稱“北京明華中學”,刪除中間的內容控件,在右側插入項目文件夾下的圖片“Logo.jpg”代替原來的內容控件,適當縮小圖片,使其與學校名稱高度匹配。將頁眉下方的分隔線設為標準紅色、2.25鎊、上寬下細的雙線型。
完成任務:
步驟1:在【插入】選項卡下的【頁眉和頁腳】組中單擊“頁眉”下拉按鈕,選擇“空白(三欄)”。選中左側的“在此處鍵入”內容控件,輸入學校名稱“北京明華中學”。選中中間的內容控件,按Backspace鍵刪除。選中右側的內容控件,在【頁眉和頁腳工具】|【設計】選項卡下的【插入】組中單擊“圖片”按鈕,選擇項目文件夾下的“Logo.jpg”,單擊插入按鈕。適當調整該圖片大小,使其符合要求。
步驟2:光標定位在頁眉處,在【開始】選項卡下的【段落】組中,單擊“下框線”下拉按鈕,選擇“邊框和底紋”。在彈出的“邊框和底紋”對話框中,單擊“自定義”按鈕,在樣式中選擇上寬下細的雙線型。單擊“顏色”下拉按鈕,選擇“紅色(標準色)”,單擊“寬度”下拉按鈕,選擇“2.25”磅。單擊右側“應用於”下拉按鈕,選擇“段落”,單擊上方“下框線”按鈕,單擊“確定”按鈕。在【頁眉和頁腳工具】選項卡下,單擊“關閉頁眉和頁腳”按鈕。
任務4:設置段落格式
將文中所有的空白段落刪除,然後按下列要求為指定段落應用相應格式:
段落樣式或格式
文章標題“致學生家長的一封信”標題
“一、二、三、四、五”所示標題段落標題1
“附件1、附件2、附件3、附件4”所示標題段落標題2
除上述標題行及藍色的信件抬頭段外,其他正文格式仿宋、小四號、首行縮進2字符,段前間距0.5行,行間距1.25倍
信件的落款(三行)居右顯示
完成任務:
步驟1:將光標定位在文檔開頭,在【開始】選項卡下的【編輯】組中單擊“替換”按鈕。在彈出的“查找和替換”對話框中,將光標定位到“查找內容”,單擊“更多”按鈕,單擊“特殊格式”下拉按鈕,選擇“段落標記”,再次單擊“特殊格式”下拉按鈕,選擇“段落標記”。將光標定位到“替換為”文本框,單擊“特殊格式”下拉按鈕,選擇“段落標記”。單擊“全部替換”按鈕,單擊“確定”按鈕,單擊“關閉”按鈕。
步驟2:選中“致學生兒童家長的一封信”,在【開始】選項卡下的【樣式】組中,單擊樣式庫中的“標題”。
步驟3:按照同樣的方式,設置“一、二、三、四、五”所示標題段落和“附件1、附件2、附件3、附件4”所示標題段落。
步驟4:在【開始】選項卡下的【樣式】組中,右鍵單擊樣式庫中的“正文”,選擇“修改”。在彈出的“修改樣式”對話框中,單擊“字體”下拉按鈕,選擇“仿宋”;單擊“字號”下拉按鈕,選擇“小四”。單擊“格式”下拉按鈕,選擇“段落”。單擊“特殊格式”下拉按鈕,選擇“首行縮進”,縮進值默認為2字符。調整段前間距為0.5行,單擊“行距”下拉按鈕,選擇“多倍行距”,在“設置值”文本框中輸入“1.25”。單擊“確定”按鈕,再次單擊“確定”按鈕。
步驟5:選中信件的三行落款,在【開始】選項卡下的【段落】組中單擊“右對齊”按鈕。
任務5:繪製流程圖
利用“附件1:學校、托幼機構‘一小’繳費經辦流程圖”下麵用灰色底紋標出的文字、參考樣例圖繪製相關的流程圖,要求:除右側的兩個圖形之外其他各個圖形之間使用連接線,連接線將會隨圖形的移動而自動伸縮,中間的圖形應沿垂直方向左右居中。
完成任務:
步驟1:在附件1標題下方增加一個空行,將光標定位在空行中,在【插入】選項卡下的【插圖】組中,單擊“形狀”下拉按鈕,選擇“新建繪圖畫布”。
步驟2:單擊【繪圖工具】|【格式】選項卡【插入形狀】組中的“形狀”下拉按鈕,選擇“流程圖:準備”,在畫布上畫出形狀。單擊【形狀樣式】組中的“形狀填充”下拉按鈕,選擇“無填充顏色”。單擊“形狀輪廓”下拉按鈕,選擇“淺綠(標準色)”,“粗細”設置為“1磅”。右鍵單擊已經畫好的形狀,選擇“添加文字”,單擊【開始】選項卡,在【樣式】組中單擊“3”樣式,按照示例的流程圖,將下方灰色底紋標出的文字複製粘貼到形狀中,粘貼時選擇“隻保留文本”。
步驟3:在【繪圖工具】|【格式】選項卡下,單擊【插入形狀】組中的“形狀”下拉按鈕,選擇“流程圖:過程”,在畫布上畫出形狀。按照同樣的方法設置形狀填充為“無填充顏色”,“形狀輪廓”為“藍色(標準色)”,“粗細”為“1磅”。按照步驟2的方法輸入相應文字。
步驟4:在【繪圖工具】|【格式】選項卡下,單擊【插入形狀】組中的“形狀”下拉按鈕,選擇“線條”中的“直線箭頭”,將兩個形狀對應的灰色頂點連接起來。如果同時和兩個形狀相連,則選擇“線條”中的“連接符:肘形箭頭”。
步驟5:按照同樣的方法繪製所有的“流程圖:過程”形狀和箭頭(快捷方法:選中一個形狀,按住Ctrl鍵的同時向下拖動,可以複製出一個相同的形狀)。
步驟6:在【繪圖工具】|【格式】選項卡下,單擊【插入形狀】組中的“形狀”下拉按鈕,選擇“流程圖:決策”,畫出形狀,設置形狀填充為“無填充顏色”,“形狀輪廓”為“紅色(標準色)”,“粗細”為“1磅”,並輸入相應文字。
步驟7:在【繪圖工具】|【格式】選項卡下,單擊【插入形狀】組中的“形狀”下拉按鈕,選擇“流程圖:終止”,畫出形狀,設置形狀填充為“無填充顏色”,“形狀輪廓”為“淺綠(標準色)”,“粗細”為“1磅”,並輸入相應文字。
步驟8:在【繪圖工具】|【格式】選項卡下,單擊【插入形狀】組中的“文本框”下拉按鈕,選擇“繪製文本框”,輸入文字“是”,“形狀輪廓”為“無輪廓”,“文字樣式”為樣式庫中的“3”。按照此步驟繪製另一個文本框,輸入“否”“形狀輪廓”為“無輪廓”,並將其移動到合適的位置。
步驟9:在【繪圖工具】|【格式】選項卡下,單擊【插入形狀】組中的“形狀”下拉按鈕,選擇“流程圖:文檔”,畫出形狀,設置形狀填充為“紫色,個性色4,淡色60%”,“形狀輪廓”為“紫色(標準色)”,“粗細”為“1磅”,並輸入相應文字。用“箭頭”將第1個“流程圖:過程”形狀連接到該“流程圖:文檔”形狀。選中箭頭,在【繪圖工具】|【格式】選項卡下,【形狀樣式】組中單擊“其他”下拉按鈕,選擇“細線—強調顏色4”。如圖42所示。
圖42繪製流程圖
步驟10:用同樣的方法完成剩下的流程圖,根據示例圖片,設置部分形狀中的文字居中對齊,方法為:選中該形狀,單擊【開始】選項卡下【段落】組中的“居中”按鈕。
步驟11:刪除素材文字和示例圖,調整畫布大小,使得流程圖及附件1標題行合計占用一頁。
任務6:文字轉換表格並設置格式
將“附件3:學生兒童‘一小’銀行繳費常見問題”下的綠色文本轉換為表格,並參照素材中的樣例圖片進行版式設置,調整其字體、字號、顏色、對齊方式和縮進方式,使其有別於正文。合並表格同類項,套用一個合適的表格樣式,然後將表格整體居中。
完成任務:
步驟1:選中綠色文字,在【插入】選項卡下的【表格】組中,單擊“表格”下拉按鈕,選擇“文本轉換成表格”,單擊“確定”按鈕。單擊【表格工具】|【布局】選項卡,在【單元格大小】組中單擊“自動調整”下拉按鈕,選擇“根據內容自動調整表格”。
步驟2:選中整個表格,在【開始】選項卡下的【字體】組中,單擊“字體”下拉按鈕,選擇“宋體”。單擊“字號”下拉按鈕,選擇“小五”。單擊“字體顏色”下拉按鈕,選擇“藍色(標準色)”。
步驟3:選中表格第一行,在【段落】組中單擊“居中”按鈕。選中B2、C2單元格,單擊【表格工具】|【布局】選項卡,在【合並】組中單擊“合並單元格”按鈕,並且刪除多餘段落。在【對齊方式】組中,單擊“水平居中”按鈕。
步驟4:按照示例文件,以同樣的方式合並其他單元格,並設置對齊方式為“水平居中”。
步驟5:選中整個表格,單擊【表格工具】|【設計】選項卡,在【表格樣式】組中單擊樣式庫下拉按鈕,選擇“網格表6彩色—著色4”。應用完成樣式後,在【開始】選項卡下單擊【段落】組中的“居中”按鈕。
步驟6:刪除文字“參見後麵的示例圖生成表格”及表格下方示例圖片。
任務7:添加目錄
令每個附件標題所在的段落前自動分頁,調整流程圖使其與附件1標題行合計占用一頁。然後在信件正文之後(黃色底紋標示處)插入有關附件的目錄,不顯示頁碼,且目錄內容能夠隨文章變化而更新。最後刪除素材中用於提示的多餘文字。
完成任務:
步驟1:光標定位在“附件1”左側,單擊【布局】選項卡,在【頁麵設置】組中單擊“分隔符”下拉按鈕,選擇“分頁符”。以同樣的方法設置其他的附件標題,刪去空白頁麵。
步驟2:選中“在這裏插入有關附件的目錄”,在“引用”選項卡下,單擊【目錄】組中的“目錄”下拉按鈕,選擇“自定義目錄”。在彈出的“目錄”對話框中,取消選中“顯示頁碼”複選框。單擊“選項”按鈕。隻保留標題2的目錄級別,其餘刪除,單擊“確定”按鈕,再次單擊“確定”按鈕。
任務8:郵件合並(一)
在信件抬頭的“尊敬的”和“學生兒童家長”之間插入學生姓名;在“附件4:關於辦理學生醫保繳費銀行卡通知的回執”下方的“學校:”“年級和班級:(顯示為‘初三一班’格式)”“學號:”“學生姓名:”後分別插入相關信息,學校、年級、班級、學號、學生姓名等信息存放在項目文件夾下的Excel文檔“學生檔案.xlsx”中。在下方將製作好的回執複製
一份,將其中“(此聯家長留存)”改為“(此聯學校留存)”,在兩份回執之間繪製一條剪裁線,並保證兩份回執在一頁上。
完成任務:
步驟1:在【郵件】選項卡下,單擊【開始郵件合並】組中的“選擇收件人”下拉按鈕,選擇“使用現有列表”。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項目文件夾下的“學生檔案.xlsx”,單擊“打開”按鈕。在彈出的“選擇表格”對話框中單擊“確定”按鈕,如圖43所示。
圖43選擇收件人
步驟2:將光標定位在信件抬頭的“尊敬的”和“學生兒童家長”之間,單擊【編寫和插入域】組中的“插入合並域”下拉按鈕,選擇“姓名”。將光標定位到回執單的“學校:”右側,單擊“插入合並域”下拉按鈕,選擇“學校”。將光標定位到“年級和班級:”右側,單擊“插入合並域”下拉按鈕,選擇“年級”,再次單擊“插入合並域”下拉按鈕,選擇“班級”。以同樣的方式插入其他合並域,如圖44所示。
圖44插入合並域
步驟3:選中“(此聯家長留存)”,設置字體為“華文中宋,小二,居中”。選中回執單,按Ctrl+C快捷鍵複製,選中下方藍底文字,按Ctrl+V快捷鍵粘貼。
步驟4:將下方的回執單中的“(此聯家長留存)”改為“(此聯學校留存)”。選中標題“關於辦理……回執”,應用【開始】選項卡下【樣式】組中的“正文”樣式,並將字體設置為“華文中宋”“三號”“居中”。
步驟5:在【插入】選項卡下的【插圖】組中,單擊“形狀”下拉按鈕,選擇“線條”中的“直線”。按住Shift鍵,在合適的位置繪製一條直線。選中該直線,在【繪圖工具】|【格式】選項卡下單擊【形狀樣式】組中的“形狀輪廓”下拉按鈕,選擇“虛線”中的“短劃線”。
任務9:郵件合並(二)
僅為其中所有學校初三年級的每位在校狀態為“在讀”的女生生成家長通知,通知包含家長信的主體、所有附件、回執。要求每封信中隻能包含1位學生信息。將所有通知頁麵另外以文件名“正式通知.docx”保存在項目文件夾下(如果有必要,應刪除文檔中的空白頁麵)。
完成任務:
步驟1:在【郵件】選項卡下,單擊【開始郵件合並】組中的“編輯收件人列表”按鈕,在彈出的“郵件合並收件人”對話框中,單擊“年級”下拉按鈕,選擇“初三”,單擊“在校狀態”下拉按鈕,選擇“在讀”,單擊“性別”下拉按鈕,選擇“女”,單擊“確定”按鈕,如圖45所示。
圖45編輯收件人列表
步驟2:在【郵件】選項卡下,單擊【完成】組中的“完成並合並”下拉按鈕,選擇“編輯單個文檔”,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中“全部”單選按鈕,單擊“確定”按鈕。
步驟3:在生成的新文檔中,單擊“保存”按鈕,在彈出的對話框中,定位到項目文件夾下,輸入文件名“正式通知.docx”,單擊“保存”按鈕,並關閉文件。
步驟4:單擊“Word.docx”的“保存”按鈕,並關閉文件。
●●●●科技興國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計算機學科的一個分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被稱為世界三大尖端技術(空間技術、能源技術、人工智能)之一。也被認為是二十一世紀三大尖端技術(基因工程、納米科學、人工智能)之一。這是因為近三十年來它獲得了迅速的發展,在很多學科領域都獲得了廣泛應用,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人工智能已逐步成為一個獨立的分支,無論在理論和實踐上都已自成一個係統。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它是研究、開發用於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係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它分為強人工智能和弱人工智能。
(1) 強人工智能(bottomup AI)觀點認為有可能製造出真正能推理和解決問題的智能機器,並且,這樣的機器能將被認為是有知覺的,有自我意識的。
(2) 弱人工智能(topdown AI)觀點認為不可能製造出能真正地推理和解決問題的智能機器,這些機器隻不過看起來像是智能的,但是並不真正擁有智能,也不會有自主意識。
主流科研集中在弱人工智能上,並且一般認為這一研究領域已經取得可觀的成就。強人工智能的研究則處於停滯不前的狀態下。目前弱人工智能應用領域有:機器翻譯,智能控製,專家係統,機器人學,語言和圖像理解,遺傳編程機器人工廠,自動程序設計,航天應用,龐大的信息處理,儲存與管理,執行化合生命體無法執行的或複雜或規模龐大的任務等。
項目5編排公積金檔案
【微信掃碼】
項目素材
項目5編排公積金檔案
5.1學習目標
根據《北京住房公積金繳存管理辦法》,市公積金管理中心張科長要製作一份確認相關單位地址及聯係方式的郵件通知,請按照項目實施要求編輯製作“管理辦法”“業務網點”和“郵件通知”,任務主要目標如下:
按要求對公積金檔案頁麵進行設置,導入模板樣式;使用插入公式命令,編輯複雜公式;通過郵件合並,在通知中插入地圖。
完成後的參考效果如圖51所示。
圖51公積金檔案完成效果
本案例涉及知識點:頁麵設置;樣式設置;設置編號;編輯公式;文本轉換表格;郵件合並。
5.2相關知識
在日常工作中一些特殊職業者經常需要用到一些數學、化學等複雜的公式,最常見的就是教師,他們在製作試卷的時候少不了用到一些公式。編輯公式中的小技巧,如下:
(1) 在Word公式編輯器編輯公式時無法直接通過按空格鍵來添加空格,此時可同時按下Ctrl+Shift+空格鍵即可加入空格。
(2) 公式編輯器中最常用的幾個快捷鍵:Ctrl+H——上標;Ctrl+L——下標;Ctrl+J——上下標;Ctrl+R——根號;Ctrl+F——分號。
(3) 有時上下標為漢字,則顯得很小,看不清楚,可以對設置進行如下改變,操作為“尺寸\/定義”,在出現的對話框中將上下標設為8磅。
(4) 在公式編輯中,一些特殊符號無法直接輸入(如①、★、≌、∽、⊙等),可先在Word正文中插入某個特殊符號,再通過“複製、粘貼”的方法將它移植到公式。
【微信掃碼】
項目微課
5.3項目實施
本案例實施的基本流程如下:
任務1:文檔編排
打開項目文件夾下的文檔“Word素材_2.docx”,將其另存為“Word2.docx”(“.docx”為文件擴展名),以下的操作均基於此文件。
① 按下列要求改變“Word2.docx”的頁麵布局:紙張大小A4,對稱頁邊距,上邊距2.5厘米、下邊距2厘米,內側邊距2.5厘米、外側邊距2厘米,裝訂線1厘米,頁眉頁腳距邊界均為1.0厘米。
② 分別用“樣式.docx”文檔中的樣式“標題1”“標題2”“正文1”“正文2”“正文3”替換“Word2.docx”中的同名樣式。
③ 為與原文對應一致,適當調整每個章節的起始編號,使得每個標題1樣式下的章、條均應自編號一開始。將原文中重複的手動純文本編號第一章、第二章……第十二章;第一條、第二條……第四十九條及其右側的兩個空格刪除。
④ 在文檔的“第七章貸款償還與回收”下紅色標注文字“【在此插入公式】”處插入如下所示公式:
R=P0·I·(1+I)n·12-1(1+I)n·12-1-1+(P-P0)·I
⑤ 在文檔的開始處生成包括第一、二級標題的目錄,要求第一行輸入“目錄”二字,目錄內容自第二行開始且顯示在一頁中。目錄頁不顯示頁眉、且不占用頁碼。
⑥ 設置除目錄頁以外的正文頁眉:在頁眉左側位置插入當前頁所屬標題1的標題內容、右側插入連續頁號,頁號自1開始。
⑦ 更新目錄,並將其轉換為不含鏈接的普通文本,最後關閉該文檔。
完成任務:
步驟1:打開項目文件夾下的“Word素材_2.docx”文件,單擊【文件】選項卡,選擇“另存為”,單擊“瀏覽”,定位到項目文件夾下,修改文件名為“Word2.docx”,單擊“保存”按鈕。
步驟2:在【布局】選項卡的【頁麵設置】組中,單擊右下角的擴展按鈕。切換到紙張選項卡,設置紙張大小為A4。切換到【頁邊距】選項卡,設置“頁碼範圍”為“對稱頁邊距”,設置上邊距2.5厘米、下邊距2厘米,內側邊距2.5厘米、外側邊距2厘米,裝訂線1厘米。切換到版式選項卡,設置頁眉頁腳距邊界均為1.0厘米,單擊“確定”按鈕。
步驟3:在【開始】選項卡的【樣式】組中,單擊右下角擴展按鈕,單擊“管理樣式”按鈕,單擊“導入\/導出”按鈕,單擊右側的“關閉文件”按鈕,再單擊“打開文件”按鈕,在彈出的對話框中,定位到項目文件夾下,單擊“所有Word模板”下拉按鈕,選擇“所有文件”,選中“樣式.docx”,單擊“打開”按鈕。在“管理器”對話框中,選中“樣式.docx”中的“標題1”樣式,單擊“複製”按鈕,單擊“是”,按照同樣的方法,將其他樣式複製到“Word2.docx”中。單擊“關閉”按鈕,關閉“樣式”對話框。
步驟4:將光標定位在標題“北京住房公積金提取管理辦法”下的第一個自動編號“第七章”中,此時自動編號變為灰色底紋,單擊右鍵,選擇“重新開始於一”。選中編號“第五十條”,此時自動編號變為灰色底紋,單擊右鍵,選擇“重新開始於一”。按照同樣的方法設置其他標題1樣式下的編號,使得每個標題1樣式下的章、條均應自編號一開始。
步驟5:將光標定位在文檔開頭,在【開始】選項卡的【編輯】組中,單擊“替換”按鈕,單擊“更多”按鈕,勾選“使用通配符”。在“查找內容”文本框中輸入“第?條”(問號為英文狀態,條後麵有兩個西文空格),“替換為”文本框中不輸入,單擊“全部替換”按鈕,單擊“確定”按鈕。將“查找內容”修改為“第??條”,單擊“全部替換”按鈕,單擊“確定”按鈕。將“查找內容”修改為“第???條”,單擊“全部替換”按鈕,單擊“確定”按鈕,單擊“關閉”按鈕。按照同樣的方法刪除重複的手動章節號。
步驟6:刪除“北京住房公積金貸款辦法”第七章下紅色文字段落,並按回車鍵形成一個新的空行,光標定位在空行中,單擊【開始】選項卡下【段落】組中的“居中”按鈕。在【插入】選項卡的【符號】組中,單擊“公式”下拉按鈕,選擇“插入新公式”,如圖52所示。單擊“在此處鍵入公式”,切換到【公式工具】|【設計】選項卡下,輸入“R=”,在【結構】組中單擊“上下標”下拉按鈕,選擇“下標”,如圖53所示,分別輸入P和0,輸入0之後,按一下向右方向鍵,恢複正常輸入格式,單擊【符號】組中的下拉按鈕,選擇“加重號運算符”,如圖54所示,輸入I,再輸入“加重號運算符”,單擊“分式”下拉按鈕,選擇“分數(豎式)”,如圖55所示,單擊分子,單擊“上下標”下拉按鈕,選擇“上標”,左側輸入(1+I),上標輸入n和“加重號運算符”,再輸入12-1。按照同樣的方法輸入分母以及公式其餘部分,注意向右方向鍵的使用。
圖52插入新公式
圖53輸入下標
圖54輸入加重號運算符
圖55輸入分數(豎式)
步驟7:將光標定位在文檔開頭,在【布局】選項卡的【頁麵設置】組中,單擊“分隔符”下拉按鈕,選擇“下一頁”。將光標定位在第一頁,在【開始】選項卡的【字體】組中,單擊“清除所有格式”按鈕,輸入“目錄”。在【引用】選項卡的【目錄】組中,單擊“目錄”下拉按鈕,選擇“自定義目錄”“顯示級別”設置為2,取消勾選“頁碼右對齊”,單擊“確定”按鈕。
步驟8:選中整個目錄,在【開始】選項卡的【段落】組中,單擊右下角擴展按鈕,設置段後間距為0磅,單擊“確定”按鈕,使所有目錄都顯示在一頁中。
步驟9:雙擊正文第一頁的頁眉區域,進入頁眉編輯狀態。在【頁眉和頁腳工具】|【設計】選項卡下,單擊取消【導航】組中的“鏈接到前一條頁眉”按鈕,在【頁眉和頁腳】組中,單擊“頁眉”下拉按鈕,選擇“空白(三欄)”。點擊左側控件,在【插入】組中,單擊【文檔部件】下拉按鈕,選擇“域”,如圖56所示,類別選擇“鏈接和引用”,域名選擇“StyleRef”,樣式名選擇“標題1”,單擊確定。單擊右側控件,在【頁眉和頁腳】組中,單擊“頁碼”下拉按鈕,選擇“當前位置”中的“普通數字”。再次單擊“頁碼”下拉按鈕,選擇“設置頁碼格式”,設置起始頁碼為1,單擊“確定”按鈕。選中頁眉中間控件,右鍵單擊,選擇“刪除內容控件”,單擊“關閉頁眉和頁腳”按鈕。
圖56頁眉插入域
步驟10:在【引用】選項卡的【目錄】組中,單擊“更新目錄”按鈕,選中“隻更新頁碼”,單擊“確定”按鈕。選中整個目錄,按Ctrl+Shift+F9快捷鍵,取消超鏈接。
步驟11:保存並關閉文檔。
任務2:文本轉換表格並編輯
打開文檔“業務網點素材.docx”,參考“表格示例.jpg”文檔、按下列要求對其進行編輯。以下的操作均基於此文件。編輯完成後保存並關閉該文檔。
① 將素材中以“;”分隔的文本生成一個5列22行的表格。
② 在最左側插入一列,列標題為“序號”,在該列中輸入可以自動更新的序號01、02、03……21,要求編號後不添加任何分隔符。
③ 為表格套用一個表格格式,適當調整行高和列寬,令表格位於一頁中,且整體居中。
④ 每個單位的地圖存放在與“業務網點素材.docx”文檔相同的項目文件夾下,地圖圖片的文件名為“序號.jpg”,例如,“方莊管理部”的地圖圖片文件名為“04.jpg”。
完成任務:
步驟1:雙擊打開文檔“業務網點素材.docx”,在【開始】選項卡的【編輯】組中,單擊“替換”按鈕,在“查找內容”中,輸入中文分號“;”,在“替換為”中,輸入英文分號“;”,單擊“全部替換”按鈕,單擊“確定”按鈕,單擊“關閉”按鈕。
步驟2:選中文本內容,在【插入】選項卡的【表格】組中,單擊“表格”下拉按鈕,選擇“文本轉換成表格”,在“文字分隔位置”中選擇“其他字符”,在文本框中輸入“;”,單擊“確定”按鈕。
步驟3:將光標定位在表格第一列中,在【表格工具】|【布局】選項卡下,單擊【行和列】組中的“在左側插入”按鈕,在新增列輸入標題“序號”,選中第一列的其他單元格,在【開始】選項卡的【段落】組中,單擊“編號”下拉按鈕,選擇“定義新編號格式”,編號樣式選擇“01,02,03…”,在“編號格式”中,刪除數字右側的小數點,單擊“確定”按鈕。將光標定位在編號01中,右鍵單擊編號,選擇“調整列表縮進”,在彈出的對話框中,單擊“編號之後”下拉按鈕,選擇“不特別標注”,單擊“確定”按鈕。
步驟4:將光標定位在表格中,在【表格工具】|【設計】選項卡下,單擊【表格樣式】組中樣式庫的下拉按鈕,選擇任意一個表格格式。適當調整行高和列寬,令表格位於一頁中。選中整個表格,在【表格工具】|【布局】選項卡的【表】組中,單擊“屬性”按鈕,在對齊方式中選擇“居中”,單擊“確定”按鈕。
步驟5:在“地圖”列分別輸入“01.jpg”“02.jpg”……“21.jpg”。
步驟6:保存並關閉文件。
任務3:郵件合並
打開文檔“Word1.docx”,按照下列要求生成單個通知文件並發送給各個單位。以下的操作均基於此文件。
① 在通知正文下方的“附件:”後以圖標方式嵌入排版後的文檔“Word2.docx”,圖標的說明文字為“管理辦法”。
② 根據文檔“業務網點素材.docx”中提供的信息,在文檔中的藍色文字標注的位置插入業務網點信息,並生成21份獨立的通知文檔,每份文檔占用一頁,以“通知.docx”為文件名保存於項目文件夾下。
③ 保存源文檔“Word1.docx”。
完成任務:
步驟1:雙擊打開文檔“Word1.docx”,光標定位在通知正文下方的“附件:”後,在【插入】選項卡的【文本】組中,單擊“對象”下拉按鈕,選擇“對象”,切換到【由文件創建】選項卡,單擊“瀏覽”按鈕,在彈出的對話框中,打開項目文件夾,選擇“Word2.docx”,單擊“插入”按鈕。勾選“顯示為圖標”複選框,單擊“更改圖標”按鈕,在“題注”文本框中輸入“管理辦法”,單擊兩次“確定”按鈕。
步驟2:刪除上方藍色文字,在【郵件】選項卡的【開始郵件合並】組中,單擊“選擇收件人”下拉按鈕,選擇“使用現有列表”,在彈出的對話框中打開項目文件夾,選擇“業務網點素材.docx”,單擊“打開”按鈕。在【編寫和插入域】組中,單擊“插入合並域”下拉按鈕,選擇“單位名稱”,按照同樣的方法,刪除表格中前三行藍色文字,並插入對應的合並域。
步驟3:將光標定位在表格第4行第2列單元格中,刪除藍色文字“插入地圖”,在【插入】選項卡的【文本】組中,單擊“文檔部件”下拉按鈕,選擇“域”,類別選擇“鏈接和引用”,域名選擇“Includepicture”,在右側文本框中輸入隨意文字,如“11”,單擊“確定”按鈕。選中圖片占位符,按Shift+F9鍵切換到代碼,將剛才輸入的11選中刪除,在【郵件】選項卡的【編寫和插入域】組中,單擊“插入合並域”下拉按鈕,選擇“地圖”。此時圖片處於未顯示狀態,直接調整圖片大小,使整個文檔隻占一頁。
步驟4:在【完成】組中,單擊“完成並合並”下拉按鈕,選擇“編輯單個文檔”,單擊“確定”按鈕,在生成的新文檔中,單擊“保存”按鈕,將文件保存到項目文件夾下,並命名為“通知.docx”,關閉文件(文件保存關閉後再次打開,即會顯示對應圖片)。
步驟5:保存並關閉“Word1.docx”。
●●●●科技興國
物聯網
物聯網(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是指通過各種信息傳感器、射頻識別技術、全球定位係統、紅外感應器、激光掃描器等各種裝置與技術,實時采集任何需要監控、連接、互動的物體或過程,采集其聲、光、熱、電、力學、化學、生物、位置等各種需要的信息,通過各類可能的網絡接入,實現物與物、物與人的泛在連接,實現對物品和過程的智能化感知、識別和管理。物聯網是一個基於互聯網、傳統電信網等的信息承載體,它讓所有能夠被獨立尋址的普通物理對象形成互聯互通的網絡。
物聯網的應用領域涉及方方麵麵,在工業、農業、環境、交通、物流、安保等基礎設施領域的應用,有效地推動了這些方麵的智能化發展,使得有限的資源更加合理的使用分配,從而提高了行業效率、效益。在家居、醫療健康、教育、金融與服務業、旅遊業等與生活息息相關的領域的應用,從服務範圍、服務方式到服務的質量等方麵都有了極大的改進,大大地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在涉及國防軍事領域方麵,雖然還處在研究探索階段,但物聯網應用帶來的影響也不可小覷,大到衛星、導彈、飛機、潛艇等裝備係統,小到單兵作戰裝備,物聯網技術的嵌入有效提升了軍事智能化、信息化、精準化,極大提升了軍事戰鬥力,是未來軍事變革的關鍵。目前主要應用在:智能交通、智能家居和公共安全。
項目6排版課程論文
【微信掃碼】
項目素材
項目6排版課程論文
6.1學習目標
課程論文包括:封麵、內容摘要與關鍵詞、目錄、正文、注釋、附錄和參考文獻。課程論文的排版是一件比較專業和相對複雜的工作,請根據項目實施要求,幫助南城大學2020級林同學修改編排課程論文,任務主要目標如下:
創建論文封麵,插入圖片進行修飾;使用分隔符,將論文各部分內容獨立分節;設置腳注和尾注轉換,添加目錄;為論文中的圖片設置題注,並交叉引用;為論文中“ABC分類法”標記為索引項,全文設置頁碼。
完成後的參考效果如圖61所示。
圖61排版“供應鏈中的庫存管理研究”的課程論文完成效果
本案例涉及知識點:文本框設置;設置分隔符;樣式設置與管理;繪製流程圖;文字轉換表格;添加目錄;郵件合並。
6.2相關知識
1. 腳注和尾注
腳注和尾注都是對文本的補充說明,腳注是對文檔中某些文字的說明,一般位於文檔某頁的底部;尾注用於添加注釋,例如備注和引文,一般位於文檔的末尾,以對文檔提供更多的信息。腳注或尾注上的數字或符號與文檔中的引用標記匹配。“尾注”的插入位置可以是文檔結尾或節的結尾,選擇節的結尾時,文檔必須插入了分節符。
2. 目錄製作
目錄通常是長文檔不可缺少的一項內容,它列出了文檔中的各級標題及所在的頁碼,便於閱讀者快速檢索、查閱到相關內容。自動生成目錄時,最重要的準備工作是為文檔的各級標題應用樣式,最好是內置標題樣式。插入目錄後文檔內容有所改變,需要手動更新目錄才可以。
3. 引用題注
引用題注在Word中針對圖片、表格、公式一類的對象,為它們建立的帶有編號的說明段落,即稱為“題注”。在編輯文檔的過程中,經常需要引用已插入的題注,即“題注交叉引用”。交叉引用是作為域插入到文檔中的,當文檔中的某個題注發發生變化後,隻需進行一下打印預覽或者選中整個文檔,按快捷鍵F9,文檔中的其他題注序號及引用內容就會隨之自動更新。
4. 標記索引
索引列出了文檔中討論的術語和主題以及它們出現的頁碼。若要創建索引,可以通過在文檔中提供主索引項和交叉引用的名稱來標記索引項,然後生成索引。設計科學編輯合理的索引不但可以使閱讀者倍感方便,而且也是圖書質量的重要標誌之一。要編製索引,應該首先標記文檔中的概念名詞、短語和符號之類的索引項。索引的提出可以是文檔中的一處,也可以是文檔中相同內容的全部。如果標記了文檔中同一內容的所有索引項,可選擇一種索引格式並編製完成,此後Word將收集索引項,按照字母順序排序,引用頁碼,並會自動查找並刪除同一頁中的相同項,然後在文檔中顯示索引。插入索引有兩種方式:手動標記和自動標記。
【微信掃碼】
項目微課
6.3項目實施
本案例實施的基本流程如下:
任務1:文件另存操作
在項目文件夾下,將文檔“Word素材.docx”另存為“Word.docx”(“.docx”為擴展名),此後所有操作均基於該文檔。
完成任務:
步驟:打開項目文件夾下的“Word素材.docx”文件,單擊【文件】選項卡,選擇“另存為”,單擊“瀏覽”,定位在項目文件夾下,修改文件名為“Word.docx”,單擊“保存”按鈕。
任務2:創建論文封麵
為論文創建封麵,將論文題目、作者姓名和作者專業放置在文本框中,並居中對齊;文本框的環繞方式為四周型,在頁麵中的對齊方式為左右居中。在頁麵的下側插入圖片“圖片1.jpg”,環繞方式為四周型,並應用一種映像效果。整體效果可參考素材文件夾中示例文件“封麵效果.docx”。
完成任務:
步驟1:將光標定位文檔開頭,在【布局】選項卡下的【頁麵設置】組中,單擊“分隔符”下拉按鈕,選擇“下一頁”。
步驟2:將光標定位在空白頁開頭,在【插入】選項卡下的【文本】組中,單擊“文本框”下拉按鈕,選擇“繪製橫排文本框”,在第一頁繪製一個文本框。在文本框中輸入文字“供應鏈中的庫存管理研究”、回車、“林楚楠”、回車、“2020級企業管理專業”。
步驟3:選中文本框內的所有文字,在【開始】選項卡下的【段落】組中,單擊“居中”按鈕。在【字體】組中,設置第一行“字體”為“微軟雅黑”“字號”為“一號”。第二行和第三行“字體”為“微軟雅黑”字號為“小二”。設置字體完成後,適當調整文本框的大小。
步驟4:選中整個文本框,單擊【繪圖工具】|【格式】選項卡,在【排列】組中單擊“環繞文字”下拉按鈕,選擇“四周型”。在【排列】組中單擊“對齊”下拉按鈕,選擇“水平居中”。單擊【形狀樣式】組中的“形狀填充”下拉按鈕,選擇“無填充顏色”,單擊“形狀輪廓”下拉按鈕,選擇“無輪廓”。
步驟5:單擊文本框外的任意空白處,單擊【插入】選項卡下【插圖】組中的“圖片”按鈕,選擇項目文件夾下的“圖片1.jpg”,單擊“插入”按鈕。點擊【圖片工具】|【格式】選項卡,在【排列】組中單擊“環繞文字”下拉按鈕,選擇“四周型”。在【圖片樣式】組中單擊“其他”下拉按鈕,選擇“映像圓角矩形”。按照示例文件,適當調整圖片位置。
任務3:設置分隔符
對文檔內容進行分節,使得“封麵”“目錄”“圖表目錄”“摘要”“1.引言”“2.庫存管理的原理和方法”“3.傳統庫存管理存在的問題”“4.供應鏈管理環境下的常用庫存管理方法”“5.結論”“參考書目”和“專業詞彙索引”各部分的內容都位於獨立的節中,且每節都從新的一頁開始。
完成任務:
步驟1:將光標定位在“圖表目錄”左側,在【布局】選項卡下的【頁麵設置】組中,單擊“分隔符”下拉按鈕,選擇“下一頁”。
步驟2:按照同樣的方法設置其他部分的內容。
任務4:樣式設置與管理
修改文檔中樣式為“正文文字”的文本,使其首行縮進2字符,段前和段後的間距為0.5行;修改“標題1”樣式,將其自動編號的樣式修改為“第1章,第2章,第3章……”;修改標題2.1.2下方的編號列表,使用自動編號,樣式為“1)、2)、3)……”;複製項目文件夾下“項目符號列表.docx”文檔中的“項目符號列表”樣式到論文中,並應用於標題2.2.1下方的項目符號列表。
完成任務:
步驟1:在【開始】選項卡下的【樣式】組中,右鍵單擊樣式庫中的“正文文字”,選擇“修改”。在彈出的“修改樣式”對話框中,單擊“格式”下拉按鈕,選擇“段落”。單擊“特殊格式”下拉按鈕,選擇“首行縮進”,縮進值默認為2字符。設置“段前”為0.5行,“段後”為0.5行。單擊“確定”按鈕,再次單擊“確定”按鈕。
步驟2:右鍵單擊“標題1”樣式。選擇“修改”。在彈出的“修改樣式”對話框中,單擊“格式”下拉按鈕,選擇“編號”。單擊“定義新編號格式……”按鈕,在“定義新編號格式”對話框中,將“編號格式”文本框中的內容修改為“第1章”(“1”前輸入“第”“1”後刪除“.”,輸入“章”),單擊三次“確定”按鈕,如圖62所示。
圖62定義新編號格式
步驟3:選中標題2.1.2下方的編號列表,在【開始】選項卡下的【段落】組中單擊“編號”下拉按鈕,選擇樣式為“1)、2)、3)……”的編號。
步驟4:在【開始】選項卡下單擊【樣式】組的擴展按鈕,單擊“管理樣式”按鈕,單擊“導入\/導出”按鈕。在“管理器”對話框中單擊右側的“關閉文件”按鈕,再單擊“打開文件”按鈕。在“打開”對話框中,定位到項目文件夾,在文件類型下拉列表中選擇“所有文件”選項,然後選擇文檔“項目符號列表.docx”,單擊“打開”按鈕。在右側的樣式列表中選擇“項目符號列表”,單擊“複製”按鈕。單擊“關閉”按鈕,並關閉“樣式”對話框。
步驟5:選中標題2.2.1下方的項目符號列表,在【開始】選項卡下單擊【樣式】組中的“項目符號列表”樣式。
任務5:設置尾注和目錄
將文檔中的所有腳注轉換為尾注,並使其位於每節的末尾;在“目錄”節中插入“流行”格式的目錄,替換“請在此插入目錄!”文字;目錄中需包含各級標題和“摘要”“參考書目”以及“專業詞彙索引”,其中“摘要”“參考書目”和“專業詞彙索引”在目錄中需和標題1同級別。
完成任務:
步驟1:單擊【引用】選項卡下【腳注】組中的擴展按鈕,選中“尾注”,單擊“尾注”右側下拉按鈕,選擇“節的結尾”,單擊應用按鈕,如圖63所示。
圖63設置尾注位置
步驟2:再次單擊【腳注】組中的擴展按鈕,單擊“轉換”按鈕,選擇“腳注全部轉換成尾注”,單擊“確定”按鈕,單擊“關閉”按鈕。
步驟3:選中“摘要”,單擊【開始】選項卡下【段落】組中的擴展按鈕,在彈出的“段落”對話框中單擊“大綱級別”下拉按鈕,選擇“1級”,單擊“確定”按鈕。按照同樣的方法設置“參考書目”和“專業詞彙索引”。
步驟4:刪除文檔第2頁“請在此插入目錄!”黃底文字,在【引用】選項卡下單擊【目錄】組中的“目錄”下拉按鈕,選擇“自定義目錄”。在彈出的“目錄”對話框中,單擊“格式”下拉按鈕,選擇“流行”,單擊“確定”按鈕,如圖64所示。
圖64自定義目錄
任務6:題注設置與交叉引用
使用題注功能,修改圖片下方的標題編號,以便其編號可以自動排序和更新,在“圖表目錄”節中插入格式為“正式”的圖表目錄;使用交叉引用功能,修改圖表上方正文中對於圖表標題編號的引用(已經用黃色底紋標記),以便這些引用能夠在圖表標題的編號發生變化時可以自動更新。
完成任務:
步驟1:刪除正文中第1張圖片下方“圖1”字樣,將光標定位在說明文字“庫存的分類”左側,在【引用】選項卡下單擊【題注】組中的“插入題注”按鈕。在“標簽”中選擇“圖”(如果沒有“圖”,可單擊“新建標簽”按鈕),單擊“確定”按鈕。刪除“圖1”中間的空格。
步驟2:單擊【開始】選項卡,在【樣式】組中的樣式庫中,右鍵單擊“題注”,選擇“修改”。在彈出的“修改樣式”對話框中,單擊“居中”按鈕,單擊“確定”按鈕。
步驟3:選中第1張圖片上方的黃色底紋文字“圖1”,在【引用】選項卡下單擊【題注】組中的“交叉引用”按鈕,單擊“引用類型”下拉按鈕,選擇“圖”,單擊“引用內容”下拉按鈕,選擇“僅標簽和編號”,選擇“圖1”,單擊插入按鈕,再單擊“關閉”按鈕。
步驟4:以同樣的方法設置其餘六張圖片的題注以及交叉引用。
步驟5:將光標定位在“請在此插入圖表目錄!”黃底文字前,單擊【引用】選項卡下【題注】組中的“插入表目錄”按鈕,在彈出的圖表目錄對話框中單擊“格式”下拉按鈕,選擇“正式”,設置“題注標簽”為“圖”,單擊“確定”按鈕如圖65所示。最後刪除黃底文字。
圖65插入表目錄
任務7:標記索引
將文檔中所有的文本“ABC分類法”都標記為索引項;刪除文檔中文本“供應鏈”的索引項標記;更新索引。
完成任務:
步驟1:找到文檔正文中出現的一處“ABC分類法”文字並選中它,單擊【引用】選項卡下【索引】組中的“標記索引項”按鈕,在彈出的對話框中單擊“標記全部”按鈕,單擊“關閉”按鈕。
步驟2:單擊【開始】選項卡,在【段落】組中單擊“顯示\/隱藏編輯標記”按鈕,使其處於高亮狀態。單擊【開始】選項卡,在【編輯】組中單擊“替換”按鈕,打開“查找和替換”對話框。在“查找內容”文本框中輸入“供應鏈”,將光標定位在“供應鏈”之後,單擊“更多”按鈕,單擊“特殊格式”下拉按鈕,選擇“域”。在“替換為”文本框中輸入“供應鏈”,單擊“全部替換”按鈕,單擊“關閉”按鈕。
步驟3:將光標定位在文檔最後一頁的索引內容上,右鍵單擊任意索引文字,選擇“更新域”。
任務8:插入頁碼
在文檔的頁腳正中插入頁碼,要求封麵頁無頁碼,目錄和圖表目錄部分使用“Ⅰ、Ⅱ、Ⅲ……”格式,正文以及參考書目和專業詞彙索引部分使用“1、2、3……”格式。
完成任務:
步驟1:雙擊目錄第一頁的頁腳處,進入頁腳編輯狀態。取消選中“鏈接到前一條頁眉”,在【頁眉和頁腳】組中單擊“頁碼”下拉按鈕,選擇“設置頁碼格式”。單擊“編號格式”下拉按鈕,選擇“Ⅰ,Ⅱ,Ⅲ,…”,設置起始頁碼為Ⅰ,單擊“確定”按鈕。再次單擊“頁碼”下拉按鈕,選擇“頁麵底端”中的“普通數字2”。
步驟2:單擊【導航】組中的“下一節”按鈕,此時定位到第3節(即圖表目錄)的頁腳,按照同樣的方法修改頁碼格式,並設置起始頁碼為Ⅰ。
步驟3:單擊“下一條”按鈕,單擊“頁碼”下拉按鈕,設置起始頁碼為1,單擊“確定”按鈕。頁碼檢查無誤後,單擊“關閉頁眉和頁腳”按鈕。
任務9:刪除空行
刪除文檔中的所有空行。
完成任務:
步驟1:在【開始】選項卡下單擊【編輯】組中的“替換”按鈕,將光標定位到“查找內容”文本框,刪除“查找內容”文本框中的內容,單擊“特殊格式”下拉按鈕,選擇“段落標記”。再次單擊“特殊格式”按鈕,選擇“段落標記”。將光標定位到“替換為”文本框,刪除原有內容,單擊“特殊格式”下拉按鈕,選擇“段落標記”。單擊全部替換按鈕,由於連續的多個段落標記並不能用此方法一次全部消除,再多次單擊“全部替換”按鈕進行多次替換,完成替換後,單擊“關閉”按鈕。如有必要,手動刪除空行。
步驟2:光標定位到目錄,在【引用】選項卡下的【目錄】組中單擊“更新目錄”按鈕,在彈出的“更新目錄”對話框中選中“隻更新頁碼”單選按鈕,單擊“確定”按鈕。
步驟3:光標定位到圖表目錄,單擊【題注】組中的“更新表格”按鈕,在彈出的“更新圖表目錄”對話框中選中“隻更新頁碼”單選按鈕,單擊“確定”按鈕。
步驟4:單擊“保存”按鈕,單擊“關閉”按鈕。
●●●●科技興國
虛擬現實
虛擬現實技術(virtual reality, VR),又稱靈境技術,是20世紀發展起來的一項全新的實用技術。虛擬現實技術囊括計算機、電子信息、仿真技術於一體,其基本實現方式是計算機模擬虛擬環境從而給人以環境沉浸感。它的應用範圍很廣泛,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麵:
1. 在影視娛樂中的應用
近年來,由於虛擬現實技術在影視業的廣泛應用,以虛擬現實技術為主而建立的第一現場9DVR體驗館得以實現。第一現場9DVR體驗館自建成以來,在影視娛樂市場中的影響力非常大,此體驗館可以讓觀影者體會到置身於真實場景之中的感覺,讓體驗者沉浸在影片所創造的虛擬環境之中。同時,隨著虛擬現實技術的不斷創新,此技術在遊戲領域也得到了快速發展。虛擬現實技術是利用電腦產生的三維虛擬空間,而三維遊戲剛好是建立在此技術之上的,三維遊戲幾乎包含了虛擬現實的全部技術,使得遊戲在保持實時性和交互性的同時,也大幅提升了遊戲的真實感。
2. 在教育中的應用
如今,虛擬現實技術已經成為促進教育發展的一種新型教育手段。傳統的教育隻是一味地給學生灌輸知識,而現在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可以幫助學生打造生動、逼真的學習環境,使學生通過真實感受來增強記憶,相比於被動性灌輸,利用虛擬現實技術來進行自主學習更容易讓學生接受,這種方式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各大院校利用虛擬現實技術還建立了與學科相關的虛擬實驗室來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
3. 在設計領域的應用
虛擬現實技術在設計領域小有成就,例如室內設計,人們可以利用虛擬現實技術把室內結構、房屋外形通過虛擬技術表現出來,使之變成可以看得見的物體和環境。同時,在設計初期,設計師可以將自己的想法通過虛擬現實技術模擬出來,可以在虛擬環境中預先看到室內的實際效果,這樣既節省了時間,又降低了成本。
4. 在醫學方麵的應用
醫學專家們利用計算機,在虛擬空間中模擬出人體組織和器官,讓學生在其中進行模擬操作,並且能讓學生感受到手術刀切入人體肌肉組織、觸碰到骨頭的感覺,使學生能夠更快地掌握手術要領。而且,主刀醫生們在手術前,也可以建立一個病人身體的虛擬模型,在虛擬空間中先進行一次手術預演,這樣能夠大大提高手術的成功率,讓更多的病人得以痊愈。
5. 在軍事方麵的應用
由於虛擬現實的立體感和真實感,在軍事方麵,人們將地圖上的山川地貌、海洋湖泊等數據通過計算機進行編寫,利用虛擬現實技術,能將原本平麵的地圖變成一幅三維立體的地形圖,再通過全息技術將其投影出來,這更有助於進行軍事演習等訓練,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
除此之外,現在的戰爭是信息化戰爭,戰爭機器都朝著自動化方向發展,無人機便是信息化戰爭的最典型產物。無人機由於它的自動化以及便利性深受各國喜愛,在戰士訓練期間,可以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去模擬無人機的飛行、射擊等工作模式。戰爭期間,軍人也可以通過眼鏡、頭盔等機器操控無人機進行偵察和暗殺任務,減小戰爭中軍人的傷亡率。由於虛擬現實技術能將無人機拍攝到的場景立體化,降低操作難度,提高偵查效率,所以無人機和虛擬現實技術的發展刻不容緩。
6. 在航空航天方麵的應用
由於航空航天是一項耗資巨大,非常繁瑣的工程,所以,人們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和計算機的統計模擬,在虛擬空間中重現了現實中的航天飛機與飛行環境,使飛行員在虛擬空間中進行飛行訓練和實驗操作,極大地降低了實驗經費和實驗的危險係數。
第二部分Excel 2016高階應用
隨著電子信息化的發展,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上,人們需要對麵臨的各種各樣的信息和數據進行收集、整理與查閱。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通過電子表格處理軟件對自己的數據進行管理和分析。
作為MS Office辦公套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Excel是一款功能強大的電子表格處理軟件,除了輸入、保存各類數據製成圖表等基礎功能外,其豐富的函數可對數據進行複雜的運算,強大的排序、篩選、合並計算、分類彙總、數據透視、模擬運算、宏及控件等工具可對數據快速進行各類統計與分析,充分的應用於人事管理、行政管理、財務管理、市場與營銷管理、生產管理、倉庫管理、投資分析等領域,多樣的圖表功能則可以使得數據更加直觀、形象地展現出來。
本書以Excel 2016軟件為平台,通過《市場調研停車收費記錄》《分析空氣質量數據》《統計分析人口普查數據》等6個案例,采用實用案例製作的方式,深入了解Excel 2016的高階應用,通過具體的工作任務提高學習者Excel操作水平,大力提高學習、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項目7市場調研停車收費記錄
【微信掃碼】
項目素材
項目7市場調研停車收費記錄
7.1學習目標
田天天就職於某停車場,他經常受到投訴,主要集中在客戶對停車收費時間有不同的意見。為了解決這個矛盾,田天天計劃調整收費標準,擬從原來“不足15分鍾按15分鍾收費”調整為“不足15分鍾部分不收費”的收費政策,但他需要數據來說服投資方。他從市場部抽取了曆史停車收費記錄,期望通過分析掌握該政策調整後對營業額的影響,請幫他完成此項工作。
完成後的參考效果如圖71所示。
圖71停車收費記錄分析圖
本案例涉及知識點:保存三要素;單元格格式;VLOOKUP函數;ROUNDDOWN函數;ROUNDUP函數;表格格式;條件格式;數據透視表。
7.2相關知識
1. 保存的三要素:位置、文件名、文件類型
利用修改保存類型可以方便地將表格轉換成常用的其他格式,如97—2003版、PDF、網頁等;在位置方麵可以使用另存到當前文件夾,以便和前一版文件放在一起或者自己常用的位置。
2. 縱向查找函數
格式為:VLOOKUP(lookup_value,table_array,col_index_num,range_lookup)。
VLOOKUP函數共有四個參數,第一個參數表示要檢索的關鍵字;第二個參數表示要檢索的區域;第三個參數表示返回數據在檢索區域中的列號,從1開始標號;最後一個參數表示匹配類型,其中false或者0表示精確匹配,true或者1表示模糊匹配。
使用VLOOKUP函數時,要確保檢索關鍵字在檢索區域的首列,VLOOKUP函數也被稱為“首列查找函數”。
3. ROUNDDOWN和ROUNDUP函數
ROUNDDOWN(number,num_digits),是指靠近零值,向下(絕對值減小的方向)舍入數字。number為需要向下舍入的任意實數;num_digits舍入後的數字的位數。
ROUNDUP(number, num_digits),朝著遠離0(零)的方向將數字進行向上舍入。number為需要向上舍入的任意實數,num_digits舍入後的數字的小數位數。
函數ROUNDUP和函數ROUND功能相似,不同之處在於函數ROUNDUP總是向上舍入數字(就是要舍去的首數小於4也進數加1)。如果num_digits大於0,則向上舍入到指定的小數位。如果num_digits等於0,則向上舍入到最接近的整數。如果num_digits小於0,則在小數點左側向上進行舍入。
【微信掃碼】
項目微課
7.3項目實施
本項目實施的基本流程如下:
任務1:建立分析表格
在素材包裏打開“收費記錄.xlsx”文件另存為“天天的分析.xlsx”(“.xlsx”為擴展名)。
完成任務:
步驟:打開素材文件夾下的“收費記錄.x1sx”文件,單擊【文件】選項卡,選擇“另存為”。在彈出的對話框裏,輸入文件名“天天的分析.xlsx”,單擊“保存”按鈕,如圖72所示。
圖72“另存為”對話框
任務2:設計單元格格式
在“停車收費記錄”工作表中,涉及金額的單元格均設置為帶貨幣符號(¥)的會計專用類型格式,並保留2位小數。
完成任務:
步驟:按住Ctrl鍵,同時選中E、K、L、M列單元格,在【開始】選項卡下的【數字】組中單擊擴展按鈕,打開“設置單元格格式”對話框,在“數字”選項卡的“分類”中選擇“會計專用”,設置“小數位數”為“2”,貨幣符號:“¥”,單擊“確定”按鈕,如圖73所示。
圖73設置單元格格式
任務3:填充“收費標準”列
參考“收費標準”工作表,利用公式將收費標準金額填入到“停車收費記錄”工作表的“收費標準”列。
完成任務:
步驟1:選擇“停車收費記錄”表中的E2單元格,在編輯欄中輸入“=VLOOKUP(C2,收費標準!A$3:B$5,2,FALSE)”,在輸入函數的過程中可以如圖74所示先雙擊選中函數後,在編輯欄裏點擊fx打開對話框進行參數設置,查找的第一個參數點擊C2單元格(小型車)。
步驟2:第二個參數查找範圍跨表引用,選中“收費標準”表中的A3:B5區域,並利用F4快捷鍵設定為絕對引用;第三個參數為所選區域的第二列數值,填寫為2,如圖75所示。
步驟3:第四個參數為模糊匹配,輸入“False”。
步驟4:按Enter鍵完成運算,利用自動填充功能填充該列其餘單元格。
圖74VLOOKUP函數對話框1
圖75VLOOKUP函數對話框2
任務4:計算“停放時間”
利用“停車收費記錄”工作表中“出場日期”“出場時間”與“進場日期”“進場時間”列的關係,計算“停放時間”列,該列計算結果的顯示方式為“××小時××分鍾”。
完成任務:
步驟1:選中J列單元格,在【開始】選項卡下,單擊【數字】組中的擴展按鈕,在“分類”中選擇“時間”,將“時間”類型設置為“××時××分”,再次在“分類”中選擇“自定義”,類型修改為“[h]\"小時\"mm\"分鍾\";@”,單擊“確定”按鈕。
圖76設置時間格式
步驟2:選中J2單元格,在編輯欄中輸入“=H2-F2+I2-G2”,按Enter鍵完成運算,利用自動填充功能填充該列其餘單元格。
任務5:比較“收費金額”
依據停放時間和收費標準,計算當前收費金額並填入“收費金額”列;計算擬采用新收費政策後預計收費金額並填入“擬收費金額”列;計算擬調整後的收費與當前收費之間的差值,並填入“收費差值”列。
完成任務:
步驟1:利用出場日期和出場時間的和減去進場日期和進場時間的和,得到停放天數。即選中K2單元格,輸入公式“=(H2+I2)-(F2+G2)”,得到天數“0.60”。
步驟2:修改公式,將天數計算成分鍾,即修改為“=((H2+I2)-(F2+G2))*24*60”,得到停放分鍾。
步驟3:再次修改公式,利用除去計費單位15分鍾得到計費次數,結果為“57.40”。由於當前計費為“不足15分鍾按15分鍾收費”,所以使用ROUNDUP函數統計為58次,並乘以相應收費標準所在的E2單元格,即公式修改為“=ROUNDUP(((H2+I2)-(F2+G2))*24*60\/15,0)*E2”,如圖77所示。
步驟4:按Enter鍵完成運算,利用自動填充功能填充該列其餘單元格。
圖77輸入ROUNDUP函數
步驟5:選中L2單元格,在編輯欄中輸入“=ROUNDDOWN(((H2+I2)-(F2+G2))*24*60\/15,0)*E2”,按Enter鍵完成運算,利用自動填充功能填充該列其餘單元格。
步驟6:選中M2單元格,在編輯欄中輸入“=L2-K2”,按Enter鍵完成運算,利用自動填充功能填充該列其餘單元格。
任務6:計算彙總數據
將“停車收費記錄”工作表數據套用“表樣式中等深淺12”表格格式,並添加彙總行,為“收費金額”“擬收費金額”和“收費差值”列進行彙總求和。
完成任務:
步驟1:選中任意一個數據區域單元格,單擊【開始】選項卡下【樣式】組中的“套用表格格式”下拉按鈕,選擇“表樣式中等深淺12”,在彈出的對話框中保持默認設置,單擊“確定”按鈕,如圖78所示。
圖78套用表格格式
步驟2:在【表格工具】|【設計】選項卡下,勾選【表格樣式選項】組中的“彙總行”複選框。
圖79插入彙總行
步驟3:選擇K551單元格,單擊下拉按鈕,選擇“求和”,如圖710所示。
步驟4:按照同樣的方法設置L551和M551單元格。
圖710彙總行求和
任務7:突出顯示特殊單元格
在“收費金額”列中,將單次停車收費達到100元的單元格突出顯示為黃底紅字格式。
圖711條件格式設置
完成任務:
步驟1:選擇K2:K550單元格區域,然後切換至【開始】選項卡,單擊【樣式】組中的“條件格式”下拉按鈕,選擇“突出顯示單元格規則”中的“其他規則”,如圖711所示。在打開的“新建規則類型”對話框中,單擊“大於”旁的下拉按鈕,選擇“大於或等於”,設置數值為“100”,單擊“格式”按鈕。
步驟2:在彈出的“設置單元格格式”對話框中,切換至“字體”選項卡,設置字體顏色為“紅色”。
步驟3:切換至“填充”選項卡,設置背景色為“黃色”。
步驟4:單擊“確定”按鈕,關閉對話框。
任務8:建立數據透視分析表
新建名為“數據透視分析”的工作表,在該工作表中創建3個數據透視表。位於A3單元格的數據透視表行標簽為“車型”,列標簽為“進場日期”,求和項為“收費金額”,以分析當前每天的收費情況;位於A11單元格的數據透視表行標簽為“車型”,列標簽為“進場日期”,求和項為“擬收費金額”,以分析調整收費標準後每天的收費情況;位於A19單元格的數據透視表行標簽為“車型”,列標簽為“進場日期”,求和項為“收費差值”,以分析調整收費標準後每天的收費變化情況。
完成任務:
步驟1:單擊工作表最右側的“新工作表”按鈕,然後雙擊工作表標簽,將其重命名為“數據透視分析”。
步驟2:選中A3單元格,切換至【插入】選項卡,單擊【表格】組中的“數據透視表”命令,在彈出的“創建數據透視表”對話框,確認選擇了“選擇一個表或區域”單選按鈕,定位到“停車繳費記錄”工作表,選擇任意一個數據單元格,按Ctrl+A快捷鍵全選,單擊“確定”按鈕,如圖712所示。
圖712數據透視表對話框
步驟3:在【數據透視表字段列表】中右鍵單擊“車型”,選擇“添加到行標簽”;右鍵單擊“進場日期”,選擇“添加到列標簽”;右鍵單擊“收費金額”,選擇“添加到值”。
圖713數據透視表字段
步驟4:用同樣的方法得到第二和第三個數據透視表。
步驟5:單擊“保存”按鈕,保存文件。
●●●●科技興國
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全球500強公司開始將其業務流程外包給低成本國家,然而隨著外包成本的逐漸提高,這種基於廉價勞力的方式漸漸不受歡迎。更為重要的是,各個公司逐漸意識到,數據隱私比成本壓縮要更加重要,與其把數據交給不知底細的外包人員來處理,還不如把數據交給活動範圍僅限於內網的機器人來處理,因為後者顯然更加安全可控。全球500強逐步將目光轉移到了業務流程自動化(business process automation, BPA),RPA作為BPA的最佳實踐方式,由此華麗登場。
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是以軟件機器人和人工智能為基礎,通過模仿用戶手動操作的過程,讓軟件機器人自動執行大量重複的、基於規則的任務,將手動操作自動化的技術。如在企業的業務流程中,紙質文件錄入、證件票據驗證、從電子郵件和文檔中提取數據、跨係統數據遷移、企業IT應用自動操作等工作,可以通過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技術準確、快速地完成,減少人工錯誤、提高效率、大幅降低運營成本。
RPA就是數字員工。一般而言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以人工智能、量子技術為代表的創新與發展。數字員工的出現同曆次工業革命的標誌物有著本質的區別。數字員工雖然出現時間不長,但其生命力、能力、成長性已經得到各界的公認,正由初期的複製功能、從事重複有規則的工作,到流程的優化,向智能化決策與管理邁進。比如說一些傳統辦公流程,工作人員經常要耗費大量的時間來操作一些重複性的有規律的工作,那麼這些任務就可以交給PRA軟件來進行操作。
又例如,在IT運維自動化領域,某國內最大的電子商務網站使用RPA幫助店小二完成店鋪運營、業務對接、服務售後等大量簡單重複工作;在程序化交易領域,多家證券公司使用RPA代替人工,實現自動開閉市並避免人力操作事故;在智能自動化運營領域,電信運營商通過RPA實現客戶洞察、工單分配、輿情監測等服務,極大降低運維成本。這些可稱之為特定領域的RPA產品。
目前RPA結合AI發展成AI+RPA,成為新一代數字員工。注入AI決策能力的RPA仿佛擁有了靈魂,能夠幫助人去做一些數據統計分析評估工作,比如銀行中的風控分析師,就可以借助AI+RPA進行分析決策。
項目8分析空氣質量數據
【微信掃碼】
項目素材
項目8分析空氣質量數據
8.1學習目標
研究部從環保部數據中心網站(http:\/\/www.mee.gov.cn\/)抓取了全國各大城市每一天的空氣質量指數,時間範圍是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的一整年,擬通過對各城市的AQI平均值、大於100的天數、小於50的天數等指標進行統計和分析。在第一階段,小許需要使用Excel表格分析中國一線的3個城市的空氣質量,對PM2.5及PM10各數據範圍進行標識,並最終生成如下圖所示的動態、城市、月平均圖,請幫助她完成數據整理和分析工作。
完成後的參考效果如圖81所示。
圖81空氣質量數據分析效果圖
本案例涉及知識點:單元格格式;LOOKUP函數;VLOOKUP函數;條件格式;and函數;WEEKDAY函數;數據透視表;數據透視圖;頁麵布局。
8.2相關知識
(1) 工作中,我們經常在文件名稱中加入修改日期,可以方便地找到需要的修訂版本。
(2) LOOKUP函數是Excel中的一種運算函數,實質是返回向量或數組中的數值,要求數值必須按升序排序;使用區間數值時,要求從小到大排列,設置區間上限值,如題空氣質量指數區間為0~50、51~100、101~150、151~200、201~300、>300,所以輸入數組{0,51,101,151,201,301}。
(3) 當有多張工作表字段和記錄數量相同時,可以多張表一起設置格式和公式,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所要特別注意的是,再次進行單表操作時要單擊這多個表格以外的表格,釋放成單表,才能進行下一步的單表操作。如果已選中全部表格,單擊其中一張表格名稱也可以釋放成單表操作。
(4) and函數的語法格式為:=and(logical1,logical2,...),其中logical1, logical2為判斷條件,用來檢驗一組數據是否同時都滿足條件。and($B2>100,$C2>100)表示同時滿足兩個條件。
(5) WEEKDAY(serial_number, return_type)返回代表一周中第幾天的數值,在默認情況下,它的值為1(星期天)到7(星期六)之間的一個整數。
serial_number是要返回日期數的日期,它有多種輸入方式:帶引號的本串(如“2001\/02\/26”)、序列號(如35825表示1998年1月30日)或其他公式或函數的結果[如DATEVALUE(“2000\/1\/30”)]。
return_type為確定返回值類型的數字,數字1或省略則1至7代表星期天到星期六;數字2,則1至7代表星期一到星期天;數字3則0至6代表星期一到星期日。
【微信掃碼】
項目微課
8.3項目實施
本項目實施的基本流程如下:
任務1:保存工作文件
在素材包中,將“Excel素材.xlsx”文件另存為“三城市AQI年度分析20210322.xlsx”(“.xlsx”為擴展名),放在與素材同一位置,後續操作均基於此文件。
完成任務:
步驟:在項目文件夾下打開“Excel素材.xlsx”,單擊【文件】選項卡,選擇“另存為”,選擇與素材同一位置。在彈出的對話框裏輸入文件名“Excel.xlsx”,單擊“保存”按鈕。
圖82文件保存位置設置
任務2:統一單元格格式
刪除“廣州”“北京”和“上海”3張工作表中的全部超鏈接,並將這3張工作表中“日期”列數字格式都修改為“××年×月×日”格式,例如“16年5月8日”
完成任務:
步驟1:選中“廣州”工作表的A列(點擊列標),右擊鼠標,選擇“刪除超鏈接”。
步驟2:選中列,在“開始”選項卡的“數字”組中,單擊右下角擴展按鈕,在彈出的對話框中,切換到“日期”,選擇“2001年3月14日”,切換到“自定義”,將“yyyy\"年\"m\"月\"d\"日\";@”修改為“yy\"年\"m\"月\"d\"日\";@”,單擊“確定”按鈕(或者直接輸入“yy\"年\"m\"月\"d\"日\";@”),如圖83所示。
圖83日期設置對話框
步驟3:重複步驟1、2刪除“北京”和“上海”工作表中的超鏈接和數字格式。
任務3:突出顯示特殊單元格
根據“空氣質量指數說明”工作表中的空氣質量分級標準,在“廣州”“北京”和“上海”3張工作表的第I列和第J列分別統計每天空氣“AQI指數”所對應的“空氣質量指數級別”和“空氣質量指數類別”。
完成任務:
步驟1:左擊選中“廣州”表,按下Ctrl鍵,再左擊“北京”和“上海”兩個表名,即同時選中三張表格一起操作。
步驟2:點擊I2單元格,插入LOOKUP函數,選中第一種參數方式,在彈出的對話框中第一個參數選擇B2單元格,第二個參數輸入一個數組{0,51,101,151,201,301},第三個參數選擇“空氣質量指數說明”表中的B2:B7區域並按F4加以絕對引用,單擊“確定”按鈕,如圖 84 所示。
圖84LOOKUP函數對話框
步驟3:利用填充柄完成I列其他單元格公式填充。
步驟4:選擇J2單元格,插入VLOOKUP函數,在彈出的對話框進行參數設置:第一個參數點擊對應的I2(二級);第二個參數查找範圍跨表引用,選中“空氣質量指數說明”表中的B2:C7區域,並利用F4快捷鍵設定為絕對引用;第三個參數為所選區域的第二列數值,所裏填寫為2;第四個參數為模糊匹配,輸入“0”或者“False”,如圖85所示。
圖85VLOOKUP函數對話框設置
步驟5:利用填充柄完成J列其他單元格公式填充。
任務4:設置數據區域格式
設置“廣州”“北京”和“上海”3張工作表中數據區域的格式:
① 為3個工作表數據區域的標題行設置適當的單元格填充顏色、字體顏色,並為3個工作表數據區域添加所有框線。
② 在“北京”工作表中,比較每天的PM2.5和PM10數值,將同一天中數值較大的單元格顏色填充為紅色、字體顏色設置為“白色,背景1”。
③ 在“上海”工作表中,如果某天PM2.5和PM10的數值都大於100,則將該天整行記錄的字體顏色都設置為紅色。
④ 在“廣州”工作表中,如果某天為周末(周六或周日),且AQI指數大於廣州市AQI指數的全年平均值,則將該天整行記錄的字體顏色設置為紅色。
完成任務:
步驟1:選中“廣州”工作表的A1:J1單元格,設置字體顏色和單元格填充顏色(這邊顏色隨意設置,以看清為主,比如黃底紅字)。
步驟2:選中A1單元格,Ctrl+A快捷鍵全選整個數據區域,設置表格邊框線(這邊自行設置,隻需要為所有單元格添加邊框線即可),如圖86所示。
圖86設置邊框
步驟3:在“北京”工作表中,選中C2:C367單元格(可以先選中C2,再利用組合鍵Ctrl+Shift+↓選中從當前單元格向下的一列數據),在【開始】選項卡的【樣式】組中,單擊“條件格式”,選擇“新建規則”,在選擇規則類型中選擇“使用公式確定要設置格式的單元格”,在規則中輸入“=C2>D2”,格式設置為:顏色填充為“紅色”、字體顏色為“白色,背景1”,單擊“確定”按鈕,如圖87所示。
圖87條件格式設置
步驟4:選中D2:D367單元格,在“開始”選項卡的“樣式”組中,單擊“條件格式”,選擇“新建規則”,在選擇規則類型中選擇“使用公式確定要設置格式的單元格”,在規則中輸入“=D2>C2”,格式設置為:顏色填充為“紅色”、字體顏色為“白色,背景1”,單擊“確定”按鈕。
步驟5:在“上海”工作表中,選中A2:J367單元格(可以先選中A2:J2一行數據,再利用組合鍵Ctrl+Shift+↓選中從當前一行向下的所有數據),在“開始”選項卡的“樣式”組中,單擊“條件格式”,選擇“新建規則”,在選擇規則類型中選擇“使用公式確定要設置格式的單元格”,在規則中輸入“=and($B2>100,$C2>100)”,格式設置為:字體顏色為“紅色”,單擊“確定”按鈕。
步驟6:在“廣州”工作表中,選中A2:J367單元格,在“開始”選項卡的“樣式”組中,單擊“條件格式”,選擇“新建規則”,在選擇規則類型中選擇“使用公式確定要設置格式的單元格”,在規則中輸入“=and(weekday($a2,2)>5,$b2>average($B$2:$B$367))”,格式設置為:字體顏色為“紅色”,單擊“確定”按鈕。
任務5:調整表格次序
取消保護工作簿,調整工作表標簽的順序,自左至右分別為“北京”“上海”“廣州”和“空氣質量指數說明”。
完成任務:
步驟1:在【審閱】選項卡的【更改】組中,單擊“保護工作簿”,取消保護工作簿。
步驟2:調整工作表順序,自左至右分別為“北京”“上海”“廣州”和“空氣質量指數說明”,在工作簿的左下角直接拖拉表名到指定位置即可。
任務6:創建數據透視表和數據透視圖
參照項目文件夾下“數據透視表和數據透視圖.png”文件中的樣例效果,按照如下要求,在新的工作表中創建數據透視表和數據透視圖:
① 數據透視表置於A1:B16單元格區域,可以顯示每個城市1—12月AQI指數的平均值,不顯示總計值,數值保留0位小數,並修改對應單元格中的標題文字。
② 數據透視圖置於C1:N16單元格區域中,圖表類型為帶數據標記的折線圖。
③ 數據透視圖中不顯示縱坐標軸、圖例和網格線。
④ 數據透視圖數據標記類型為實心圓圈,大小為7。
⑤ 數據透視圖顯示數據標簽,且當數據標簽的值大於100時,標簽字體顏色為紅色(顏色應可以根據選擇城市的不同而自動變化)。
⑥ 數據透視圖圖表標題為城市名稱,且應當隨數據透視表B1單元格中所選擇城市的變化而自動更新。
⑦ 隱藏數據透視圖中的所有按鈕。
⑧ 將數據透視表和數據透視圖所在工作表命名為“月均值”,並置於所有工作表右側。
⑨ 將數據透視圖最終顯示的城市切換為“北京”。
完成任務:
步驟1:在“北京”工作表中同時按下Alt+D快捷鍵,再按下P鍵,打開“數據透視表和數據透視圖向導”,選擇“多重合並計算數據區域”以及“數據透視表”,單擊“下一步”,選擇“自定義頁字段”,單擊“下一步”,分別添加“北京!$A$1:$B$367”“上海!$A$1:$B$367”“廣州!$A$1:$B$367”數據區域,在“請先指定要建立在數據透視表中的頁字段數目”選擇“1”,並分別為區域設置字段:北京、上海、廣州,單擊“完成”即可,如圖88所示。
圖88數據透視表和數據透視圖向導
步驟2:選中B1單元格的下拉按鈕,選擇“北京”。A1單元格修改為:城市;A3:月平均值;A4:月份,刪除B3單元格內容(在編輯欄刪除)。
步驟3:在“數據透視表工具|設計”選項卡的“布局”組中,單擊“總計”按鈕,選擇“對行和列禁用”,如圖89所示。
圖89設置總計
步驟4:選中A5單元格,右擊,在右鍵菜單中,選擇“創建組”,在“分組”中步長選擇“月”,單擊“確定”按鈕即可。
步驟5:選中B7單元格,右擊,選擇“值字段設置”,計算類型:平均值,單擊“數字格式”按鈕,設置單元格格式為數值型,0位小數,單擊“確定”即可。
步驟6:選中B7單元格,在“插入”選項卡的“圖表”組中,單擊“折線圖”中的“帶數據標記的折線圖”,並調整圖表大小和位置到C1:N1 6單元格,如圖810所示。
圖810插入數據折線圖
步驟7:選中圖表,在【數據透視圖工具】|【設計】選項卡的【圖表布局】組中,單擊“添加圖表元素”按鈕,設置取消圖例,取消縱坐標軸顯示;取消“網格線”顯示,如圖811所示。
步驟8:在【數據透視圖工具】|【設計】選項卡的【圖表布局】組中,單擊“添加圖表元素”按鈕,選擇“數據標簽”,在右邊的“設置數據標簽格式”中選擇“靠上”“內置實心圓圈—大小7”,如圖812所示,關閉即可。
圖811圖表格式修改
圖812設置數據標簽
步驟9:選中圖表中的數據標記,右擊鼠標,選擇“添加數據標簽”,在【數據透視圖工具】|【布局】選項卡的【標簽】組中,單擊“數據標簽”下拉按鈕,選擇“上方”。選中數據標簽,右鍵單擊,選擇“字體”,設置為“紅色”,單擊“確定”按鈕。
步驟10:選中圖表標題的邊框,在編輯欄中輸入=,單擊B1單元格,按Enter鍵確認。
步驟11:選中圖表中的任一字段按鈕,右擊鼠標,選擇“隱藏圖表上的所有字段按鈕”。
步驟12:將工作表命名為“月均值”,並移動到所有工作表右側。
任務7:設置頁麵布局
按照如下要求設置文檔的頁麵布局:
① 設置“廣州”“北京”和“上海”3張工作表中標題所在行,使得在打印時,會在每頁重複出現。
② 將所有工作表的紙張方向設置為橫向,並適當調整每張工作表的列寬和頁邊距,使得每個工作表中表格和圖表的寬度不超過一頁。
③ 為整個工作簿添加頁腳,格式為“頁碼of總頁數”(例如“3 of 10”),且位於頁腳正中。
完成任務:
步驟1:在“北京”工作表的【頁麵布局】選項卡的【頁麵設置】組中,單擊“打印標題”,在“頂端標題行”中選擇第1行($1:$1),確定即可,如圖813所示。
步驟2:重複步驟1為“上海”和“廣州”工作表設置打印標題。
步驟3:在“北京”工作表的【頁麵布局】選項卡的【頁麵設置】組中,單擊右下角擴展按鈕,選擇“橫向”,在“縮放”中調整為“1頁寬”,頁高不設置;切換到【頁眉\/頁腳】選項卡,點擊“自定義頁腳”,在中間位置添加“&[頁碼]of &[總頁數]”,單擊“確定”按鈕即可,如圖 814 所示。
圖813設置打印標題
圖814打印設置
步驟4:在“北京”工作表中選擇A1單元格,Ctrl+A快捷鍵全選數據區域,在“開始”選項卡“單元格”組中,單擊“格式”下拉按鈕,選擇“自動調整列寬”。
步驟5:重複步驟3和4為其餘工作表設置紙張方向、列寬、頁邊距、頁腳(也可以按住Ctrl+A快捷鍵,全選所有的工作表一起設置)。
步驟6:保存並關閉文件。
●●●●科技興國
區塊鏈
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製、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區塊鏈(blockchain),是比特幣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數據庫,同時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是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產生的數據塊,每一個數據塊中包含了一批次比特幣網絡交易的信息,用於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防偽)和生成下一個區塊。區塊鏈的應用領域有如下:
1. 金融領域
國際彙兌、信用證、股權登記和證券交易所等金融領域有著潛在的巨大應用價值。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在金融行業中,能夠省去第三方中介環節,實現點對點的直接對接,從而在大大降低成本的同時,快速完成交易支付。
比如Visa推出基於區塊鏈技術的Visa B2B Connect,它能為機構提供一種費用更低、更快速和安全的跨境支付方式來處理全球範圍的企業對企業的交易。要知道傳統的跨境支付需要等3~5天,並為此支付1%~3%的交易費用。Visa還聯合Coinbase推出了首張比特幣借記卡,花旗銀行則在區塊鏈上測試運行加密貨幣“花旗幣”。
2. 物聯網和物流領域
物聯網和物流領域也可以天然結合。通過區塊鏈可以降低物流成本,追溯物品的生產和運送過程,並且提高供應鏈管理的效率。該領域被認為是區塊鏈一個很有前景的應用方向。
3. 公共服務領域
公共管理、能源、交通等領域都與民眾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但是這些領域的中心化特質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可以用區塊鏈來改造。區塊鏈提供的去中心化的完全分布式DNS服務通過網絡中各個節點之間的點對點數據傳輸服務就能實現域名的查詢和解析,可用於確保某個重要的基礎設施的操作係統和固件沒有被篡改,可以監控軟件的狀態和完整性,發現不良的篡改,並確保使用了物聯網技術的係統所傳輸的數據沒用經過篡改。
4. 數字版權領域
區塊鏈技術,可以對作品進行鑒權,證明文字、視頻、音頻等作品的存在,保證權屬的真實、唯一性。作品在區塊鏈上被確權後,後續交易都會進行實時記錄,實現數字版權全生命周期管理,也可作為司法取證中的技術性保障。例如,美國紐約一家創業公司Mine Labs開發了一個基於區塊鏈的元數據協議,這個名為Mediachain的係統利用IPFS文件係統,實現數字作品版權保護,主要是麵向數字圖片的版權保護應用。
5. 保險領域
在保險理賠方麵,保險機構負責資金歸集、投資、理賠,往往管理和運營成本較高。通過智能合約的應用,既無須投保人申請,也無須保險公司批準,隻要觸發理賠條件,實現保單自動理賠。
6. 公益領域
區塊鏈上存儲的數據,高可靠且不可篡改,天然適合用在社會公益場景。公益流程中的相關信息,如捐贈項目、募集明細、資金流向、受助人反饋等,均可以存放於區塊鏈上,並且有條件地進行透明公開公示,方便社會監督。
項目9統計分析人口普查數據
【微信掃碼】
項目素材
項目9統計分析人口普查數據
9.1學習目標
全國人口普查是由國家來製訂統一的時間節點和統一的方法、項目、調查表,嚴格按照指令依法對全國現有人口普遍地、逐戶逐人地進行一次全項調查登記,數據彙總分析報告,普查重點是了解各地人口發展變化、性別比例、出生性別比等,全國人口普查屬於國情調查。2019年11月,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決定於2020年11月1日零時開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目前數據尚未統計完成。李小楠參加了某公司商業經濟研究組,按分工他要提供地區人員分布數據,以供公司進行商業布局,請借助國家普查數據幫助他完成此項工作。
完成後的參考效果如圖91所示。
圖91人口分析數據
本案例涉及知識點:獲取外部數據;合並計算;排序;MATCH函數;INDEX函數;COUNTIFS函數;數據透視表。
9.2相關知識
(1) 布局完全相同的表格可利用“合並計算”進行多表合並。
(2) 從不同工作簿複製工作表時需要兩個工作簿均打開,選擇建立副本為複製,否則為移動。
(3) MATCH函數是Excel主要的查找函數之一,返回指定數值在指定數組區域中的位置。MATCH函數可在單元格區域中搜索指定項,然後返回該項在單元格區域中的相對位置。語法:MATCH(lookup_value, lookup_array, [match_type])。
【微信掃碼】
項目微課
9.3項目實施
本項目實施的基本流程如下:
任務1:新建工作簿
新建一個空白Excel文檔,將工作表Sheet1更名為“第五次普查數據”,將Sheet2更名為“第六次普查數據”,將該文檔以“人口普查統計分析.xlsx”為文件名(“.xlsx”為擴展名)保存在桌麵。
完成任務:
步驟1:在桌麵上單擊鼠標右鍵,選擇“新建”→“Microsoft Excel工作表”,新建一個空白Excel文檔,在新建的工作表中輸入題目要求的文件名“人口普查統計分析.xlsx”,單擊回車鍵,完成空白Excel文檔新建操作。
步驟2:打開“Excel.xlsx”,添加一張工作表,然後雙擊工作表Sheet1的表名,在編輯狀態下輸入“第五次普查數據”,再次添加一張工作表,雙擊工作表Sheet2的表名,在編輯狀態下輸入“第六次普查數據”。
任務2:網頁表格導出到工作簿
瀏覽網頁“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htm”,將其中的“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表格導入到工作表“第五次普查數據”中;瀏覽網頁“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htm”,將其中的“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表格導入工作表“第六次普查數據”中(要求均從A1單元格開始導入,不得對兩個工作表中的數據進行排序)。
完成任務:
步驟1:在工作表“第五次普查數據”中選中A1,單擊【數據】選項卡下【獲取外部數據】組中的“現有連接”按鈕,彈出“現有連接”對話框,單擊“瀏覽更多”,在“選擇數據源”對話框中定位到素材文件夾,選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htm”,單擊“打開”按鈕,如圖92所示,單擊要選擇的表旁邊的帶方框的黑色箭頭,使黑色箭頭變成對號,然後單擊“導入”按鈕。之後會彈出“導入數據”對話框,選擇“數據的放置位置”為“現有工作表”,在文本框中輸入“=$A$1”,單擊“確定”按鈕。
圖92獲取外部數據
步驟2:按照上述方法將“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htm”中的“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表格導入工作表“第六次普查數據”中。
任務3:設置表格樣式
對兩個工作表中的數據區域套用合適的表格樣式,要求至少四周有邊框、且偶數行有底紋,並將所有人口數列的數字格式設為帶千分位分隔符的整數。
完成任務:
步驟1:在工作表“第五次普查數據”中選中數據區堿,在【開始】選項卡的【樣式】組中單擊“套用表格格式”下拉按鈕,按照任務要求至少四周有邊框且偶數行有底紋,此處可選擇“表樣式中等深淺5”,單擊“確定”按鈕。在彈出的對話框中單擊“是”按鈕。選中B列,單擊【開始】選項卡下【數字】組中對話框啟動器按鈕,彈出“設置單元格格式”對話框,在“數字”選項卡的“分類”下選擇“數值”,在“小數位數”微調框中輸入“0”,勾選“使用千位分隔符”複選框,然後單擊“確定”按鈕,如圖93所示。
圖93套用表格樣式並刪除連接
步驟2:按照上述方法對工作表“第六次普查數據”套用合適的表格樣式,要求至少四周有邊框且偶數行有底紋,此處可套用“表樣式中等深淺7”,並將所有人口數列的數字格式設為帶千分位分隔符的整數,如圖94所示。
圖94設置數字格式
任務4:合並表格數據
將兩個工作表內容合並,合並後的工作表放置在新工作表“比較數據”中(自A1單元格開始),且保持最左列仍為地區名稱、A1單元格中的列標題為“地區”,對合並後的工作表適當的調整行高列寬、字體字號、邊框底紋等,使其便於閱讀。以“地區”為關鍵字對工作表“比較數據”進行升序排列。
完成任務:
圖95合並數據
步驟1:增加一工作表Sheet3,在編輯狀態下輸入“比較數據”。在該工作表的A1中輸入“地區”,按Enter鍵完成輸入,重新選中A1單元格,然後在【數據】選項卡的【數據工具】組中單擊“合並計算”按鈕,彈出“合並計算”對話框,設置“函數”為“求和”,在“引用位置”文本框中鍵入第一個區域“第五次普查數據!$A$1:$C$34”,單擊“添加”按鈕,鍵入第二個區域“第六次普查數據!$A$1:$C$34”,單擊“添加”按鈕,在“標簽位置”下勾選“首行”複選框和“最左列”複選框,然後單擊“確定”按鈕,如圖95所示。
步驟2:對合並後的工作表適當的調整行高列寬、字體字號、邊框底紋等。選中A1:G34,在【開始】選項卡下【單元格】組中單擊“格式”下拉按鈕,從彈出的下拉列表中選擇“自動調整行高”,單擊“格式”下拉按鈕,從彈出的下拉列表中選擇“自動調整列寬”。在【開始】選項卡下【字體】組中單擊對話框啟動器按鈕,彈出“設置單元格格式”對話框,設置“字體”為“黑體”,字號為“2”,單擊“邊框”選項卡,單擊“外邊框”和“內部”後單擊“確定”按鈕。在【開始】選項卡的【樣式】組中單擊“套用表格格式”下拉按鈕,彈出下拉列表,此處可選擇“表樣式淺色13”,勾選“表包含標題”,單擊“確定”按鈕。
步驟3:選中數據區域的任一單元格,單擊【數據】選項卡下【排序和篩選】組中的【排序】按鈕,彈出“排序”對話框,設置“主要關鍵字”為“地區”,“次序”為“升序”,單擊“確定”按鈕。
任務5:計算增長數及比重
在合並後的工作表“比較數據”中的數據區域最右邊依次增加“人口增長數”和“比重變化”兩列,計算這兩列的值,並設置合適的格式。
其中:人口增長數=2010年人口數-2000年人口數;
比重變化=2010年比重-2000年比重。
完成任務:
步驟1:在合並後的工作表“比較數據”中的有效區域F1和G1中依次輸入“人口增長數”和“比重變化”,手動調整F列和G列的列寬,便於閱讀。
步驟2:選中工作表“比較數據”中的F2單元格,在編輯欄中輸入公式“=B2-D2”,完成後按Enter鍵。選中G2單元格,在編輯欄中輸入公式“=C2-E2”,完成後按Enter鍵。
任務6:插入工作表
打開工作簿“統計指標,x1sx”,將工作表“統計數據”插入到正在編輯的文檔“人口普查統計分析.xlsx”中工作表“比較數據”的右側。
完成任務:
步驟1:打開工作簿“統計指標.x1sx”。
步驟2:選中工作表“統計數據”,單擊鼠標右鍵,選擇“移動或複製”命令,彈出“移動或複製工作表”對話框。
步驟3:在“工作簿”中選擇“Excel.xlsx”,在“下列選定工作表之前”處,選擇“(移至最後)”,點“確定”按鈕後,完成工作表插入。
任務7:計算統計數據
在工作簿“人口普查統計分析.xlsx”的工作表“統計數據”中的相應單元格內填入統計結果。
完成任務:
步驟:“統計數據”工作表中的公式如下:
圖96三函數套用
C3=SUM(比較數據!D2:D34)
D3=SUM(比較數據!B2:B34)
D4=SUM(比較數據!F2:F34)
C5=INDEX(比較數據!A2:A34, MATCH(MAX(比較數據!D2:D34),比較數據!D2:D34,)),如圖96所示理解操作方法,如圖97、圖98所示進行操作。
D5=INDEX(比較數據!A2:A34, MATCH(MAX(比較數據!B2:B34),比較數據!B2:B34,))
圖97MATCH函數
圖98INDEX函數
C6=INDEX(比較數據!A2:A34,MATCH(MIN(IF((比較數據!A2:A34=“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比較數據!A2:A34=“難以確定常住地”),FALSE,比較數據!D2:D34)),比較數據!D2:D34,))
D6=INDEX(比較數據!A2:A34, MATCH(MIN(IF((比較數據!A2:A34=“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比較數據!A2:A34=“難以確定常住地”),FALSE,比較數據!B2:B34)),比較數據!B2:B34,)),如圖99所示。
圖99修改函數
D7=INDEX(比較數據!A2:A34, MATCH(MAX(比較數據!F2:F34),比較數據!F2:F34,))
D8=INDEX(比較數據!A1:A34, MATCH(MIN(IF((比較數據!A1:A34=“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比較數據!A1:A34=“難以確定常住地”),FALSE,比較數據!F1:F34)),比較數據!F1:F34,))
D9=COUNTIFS(比較數據!A2:A34,“<>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比較數據!A2:A34,“<>難以確定常住地”,比較數據!F2:F34,“<0”),如圖910所示。
圖910COUNTIFS多條件計數函數
注意,以上公式在編輯欄輸入,按Enter鍵進行計算。C6和D6單元格涉及數組公式,編輯公式後,按Ctrl+Shift+Enter組合鍵結束輸入。
任務8:建立透視表分析數據
基於工作表“比較數據”創建一個數據透視表,將其單獨存放在一個名為“透視分析”的工作表中。透視表中要求篩選出2010年人口數超過5000萬的地區及其人口數、2010年所占比重、人口增長數,並按人口數從多到少排序。最後適當調整透視表中的數字格式。(提示:行標簽為“地區”,數值項依次為“2010年人口數”“2010年比重”“人口增長數”。)
完成任務:
步驟1:在“比較數據”工作表中,單擊【插入】選項卡下【表格】組中的“數據透視表”下拉按鈕,從彈出的下拉列表中選擇“數據透視表”,彈出“創建數據透視表”對話框,設置“表\/區域”為“比較數據!$A$1:$G$34”,選擇放置數據透視表的位置為“新工作表”,單擊“確定”按鈕。雙擊新工作表的標簽重命名為“透視分析”。
步驟2:在“數據透視字段列表”任務窗格中拖動“地區”到行標簽,拖動“2010年人口數(萬人)”“2010年比重”“人口增長數”到數值項。
步驟3:單擊行標簽右側的“標簽篩選”按鈕,在彈出的下拉列表中選擇“值篩選”,打開級聯菜單,選擇“大於”,彈出“值篩選(地區)”對話框,在第一個文本框中選擇“求和項·2010年人口數(萬人)”,第二個文本框選擇“大於”,在第三個文本框中輸入“5000”,單擊“確定”按鈕。
步驟4:選中B4單元格,單擊【數據】選項卡下【排序和篩選】組中的“降序”按鈕即可按人口數從多到少排序。
步驟5:適當調整B列,使其格式為整數且使用千位分隔符。適當調整C列,使其格式為百分比且保留兩位小數。
步驟6:保存並關閉文檔。
●●●●科技興國
智能交通係統
智能交通係統(intelligent traffic system, ITS)又稱智能運輸係統(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是將先進的科學技術(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數據通信技術、傳感器技術、電子控製技術、自動控製理論、運籌學、人工智能等)有效地綜合運用於交通運輸、服務控製和車輛製造,加強車輛、道路、使用者三者之間的聯係,從而形成一種保障安全、提高效率、改善環境、節約能源的綜合運輸係統。
智能交通係統主要包括:智能停車與誘導係統、電子收費係統、智能交通監控與管理係統、智能公交係統和綜合信息平台與服務係統等內容。
1. 智能停車與誘導係統
智能停車與誘導係統可提高駕駛員停車的效率,減少因停車難而導致的交通擁堵、能源消耗的問題,包括兩方麵內容:一是對出行市民發布相關停車場、停車位、停車路線指引的信息,引導駕駛員抵達指定的停車區域;是停車的電子化管理,實現停車位的定、識別、自動計時收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