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trn��圖書在版編目(CIP)數據
二語交際韻律研究 : 以中國學生英語言語行為程式
韻律特征為例 \/ 張燕著. 南京 : 南京大學出版社,
2018.6
ISBN 9787305203077
Ⅰ. ①二… Ⅱ. ①張… Ⅲ. ①英語-韻律(語言)-研
究 Ⅳ. ①H311
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18)第119072號
出版發行南京大學出版社
社址南京市漢口路22號郵編210093
出版人金鑫榮
書名二語交際韻律研究:
以中國學生英語言語行為程式韻律特征為例
著者張燕
責任編輯張淑文編輯熱線02583592401
照排南京南琳圖文製作有限公司
印刷江蘇鳳凰數碼印務有限公司
開本880×12301/32印張8.25字數 207千
版次2018年6月第1版2018年6月第1次印刷
ISBN 9787305203077
定價49.00元
網址: http:\/\/www.njupco.com
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njupco
官方微信號: njupress
銷售谘詢熱線: (025) 83594756
* 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 凡購買南大版圖書,如有印裝質量問題,請與所購
圖書銷售部門聯係調換
二語交際韻律研究:以中國學生英語言語行為程式韻律特征為例
前言
前言
近年來,語言學界麵研究蓬勃發展,其中韻律語用界麵研究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韻律語用界麵研究主要關注交際者如何通過對韻律資源的調用來實現其交際目的。
以往韻律語用研究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1) 主要以一語本族語者為研究對象,較少研究關注二語學習者;2) 主要是話輪和話語標記方麵的韻律研究,對言語行為和話題的關注不足;3) 主要采用定性研究方法,較少研究采用定量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中國英語學習者為研究對象,采用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從產出和感知兩方麵,分析二語學習者言語行為程式韻律特征及其影響因素。受試為119名中國英語學習者,另收取4名英語本族語者數據作為參照。基於以往一語文獻和二語語料庫調查,選取日常交際中高頻出現的請求程式“Can you X?”、道歉程式 “Im (so) sorry.”和致謝程式“Thank you (very much).”作為目標程式。
韻律產出方麵,本研究發現,英語學習者與英語本族語者請求、道歉和致謝程式韻律特征存在以下差異:1) 英語本族語者請求程式“Can you X?”多弱讀情態動詞和人稱代詞、句末使用升調,多數英語學習者請求程式重讀情態動詞或(和)人稱代詞、部分英語學習者請求程式句末使用降調;2) 英語本族語者道歉程式“Im (so) sorry.”多弱讀人稱代詞、重讀強化副詞,其句末語調較為靈活,部分英語學習者道歉程式重讀人稱代詞、句末語調過於單一;3) 英語本族語者致謝程式“Thank you (very much).”多重讀強化副詞、句末使用降調,部分學習者弱讀致謝程式強化副詞、句末使用水平調。
韻律感知方麵,英語學習者與英語本族語者對歧義程式“Can you X?”“Im (so) sorry.”和“Thank you (very much).”的韻律感知存在以下一些差異:1) 英語本族語者可依據“Can you X?”的不同韻律特征,準確區分請求話語和詢問能力話語,超過半數英語學習者無法依據韻律特征區分該表達實施的兩種言語行為,部分英語學習者認為請求情景下“Can you X?”應重讀情態動詞和人稱代詞,句末應伴隨下降或水平邊界調;2) 英語本族語者可依據“Im sorry.”的不同韻律特征區分道歉話語和請求重複話語,約半數英語學習者無法依據韻律特征區分該表達實施的兩種言語行為,部分英語學習者認為道歉情景下“Im (so) sorry.”句末應伴隨水平調;3) 英語本族語者可以依據“Thank you.”的不同韻律特征區分致謝話語和禮節性回複,大多數英語學習者無法依據韻律特征區分該表達實施的兩種言語行為,部分英語學習者認為致謝情景下“Thank you (very much).”應重讀人稱代詞。
韻律產出和感知研究的結果彙總發現:1) 二語言語行為程式韻律感知情況好於韻律產出情況,二語韻律感知與產出之間可能存在一定聯係;2) 二語言語行為程式句末邊界調習得情況好於重音習得情況;3) 三類言語行為程式中,二語學習者對道歉程式的韻律習得情況最好;4) 兩種語境中,二語學習者在高PDR語境下的言語行為程式韻律習得情況好於低PDR語境下的韻律習得情況。
反思性訪談結果顯示,二語言語行為程式韻律特征受二語韻律知識、母語韻律遷移、注意力分配以及個體差異等因素的影響。本書基於二語言語行為程式韻律特征及其影響因素,構建“二語交際韻律及其影響因素模型”。
開展二語交際韻律研究,在理論層麵證明了韻律具有重要的交際功能,在方法論層麵發展了韻律語用研究方法,在實踐層麵梳理了二語交際韻律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有助於改進二語交際韻律教學。
本研究曆時三年,橫跨語音學、語用學和二語習得三大領域,我在研究期間獲得了許多幫助,在此書出版之際,謹向幫助我的人們表示誠摯的謝意。
首先,我由衷感謝一路指引我的南京大學王海嘯教授和陳樺教授。王海嘯教授引領我走進應用語言學的大門,鼓勵我發掘自己的學術興趣,幫我打磨設計實驗細節、逐字逐句修改論文。陳樺教授手把手地教我標注,無私分享語音語料庫和學術資源,經常與我就研討設計談至深夜,花費大量心力幫我複查韻律標注結果。我的書稿凝聚了兩位恩師的心血,恩師對學術孜孜不倦的追求對我影響深遠。其次,我要感謝丁言仁教授的諄諄教誨。丁言仁教授憑借其淵博的學術知識給我提了大量有關選題、設計和寫作方麵的寶貴建議,犧牲休息時間幫我改進設計方案和修改文稿。我要感謝陳新仁教授對我的無私幫助。陳新仁教授從語用學視角對我的選題和研究設計提出關鍵建議,允許我旁聽論文研討課、積累語用知識和科研經驗。
同時,我要感謝魏向清教授、徐昉教授、陳曉湘教授、李文中教授、馬冬梅教授、熊子瑜教授和馬廣惠教授,諸教授對我研究的各個階段所提的各項建議,讓我深受啟發;感謝李長生教授、夏珺教授、戚焱教授、黃燕教授、王文宇教授和Carlos Gussenhoven教授給予我的學術幫助。感謝胡宇明老師幫我編寫口語測試軟件、預留機房。感謝我的同學左瀚、夏慧珺、程欣、盧加偉、吳玨在學術路上的一路陪伴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