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信息
書名:新課標經典名著·學生版——小學生必背古詩詞
作者:[唐]李白等
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5-01
ISBN:9787305143021
江南
(漢)漢樂府詩
江南可采蓮[1],蓮葉何田田[2]。
魚戲蓮葉間[3]。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簡介】
這是一首漢代的樂府民歌,出自《樂府詩集》。作者是無名氏。樂府是漢武帝時設立的一個官署,職能是采集民間歌謠或文人的詩,再配上樂曲,以備朝廷祭祀或宴會時演奏之用。它所搜集和整理的詩歌,就叫樂府詩,簡稱樂府。
【注釋】
[1]可:可以,此處是“適宜”“正好”的意思。
蓮:又叫做“荷”。
[2]何:此處是“多麼”的意思。
田田:荷葉茂密的樣子。
[3]戲:嬉戲。
【翻譯】
到了江南可以采蓮的季節,蓮葉是多麼的茂盛啊!魚兒在蓮葉間自由地嬉戲。一會兒遊到了東邊的蓮葉下麵,一會兒又跟西邊的蓮葉玩耍,一會兒去跟南邊的蓮葉打招呼,一會兒又遊到了北邊的蓮葉叢中。
【賞析】
這是一首采蓮的民歌,讀來就像在觀看一幅《采蓮圖》,有很強的畫麵感。
夏天的江南,正是采蓮的季節。在池塘、湖泊的水麵上,到處都能見到一片片碧綠的荷葉和一朵朵粉紅的、白色的荷花,“蓮葉何田田”描繪的就是這樣的美景。“魚戲蓮葉間”,生活在這麼美麗的環境中,魚兒也感到很歡樂,在荷葉下麵遊來遊去,自由地嬉戲、玩耍。采蓮人也不時地在荷葉叢中出沒,雖然勞動很辛苦,但不時會傳來他們嘹亮而愉快的歌聲。這首歌可能就是采蓮人在勞動時所唱的民歌。民歌既表現了魚兒的歡樂,也表現了采蓮人的愉悅。後麵四句使用了重複的句式,不僅很好地展現了魚兒的自由和靈動,而且也體現了民歌的淳樸氣息。
長歌行
(漢)漢樂府詩
青青園中葵[1],朝露待日晞[2]。
陽春布德澤[3],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4],焜黃華葉衰[5]。
百川東到海[6],何時複西歸[7]。
少壯不努力[8],老大徒傷悲[9]。
【簡介】
這是一首漢代的樂府民歌,出自《樂府詩集》。作者是無名氏。《長歌行》是漢樂府曲題,“長歌行”為漢樂府曲調名。
【注釋】
[1]葵:葵菜。
[2]朝露:早晨的露水。
晞(xī):幹,幹燥。
[3]陽春:溫暖的春天。
布:布施。
德澤:恩澤,恩惠。
[4]秋節:秋天。
[5]焜(kūn)黃:顏色變黃,變枯萎。
華:同“花”。
衰:衰落,這裏是“枯萎”的意思。為了押韻,這裏可按古音讀作“cuī”。
[6]百川:很多河流。
[7]複:又。
[8]少壯:年輕的時候。
[9]老大:年紀很大。
徒:白白地。
【翻譯】
園中的葵菜,長著茂盛的葉子。早晨,葉子上還留有露珠,但等到太陽升起來,露珠很快就被陽光蒸發掉了。溫暖的春天,是上天賜予萬物的恩惠。萬物欣欣向榮,一片生機。它們很害怕秋天的到來,那時候,花兒會凋零,葉子會枯萎,大地就像失去了生機一樣。你看那無數條河流,都向東流入了大海。但誰又曾見到過東流的河水會倒流回西邊的源頭處?人在年輕的時候若不好好努力,等到年老時,隻能徒勞地哀歎,後悔自己當年沒有珍惜光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