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小“恐龍”非要和媽媽玩捉迷藏。媽媽拗不過它,答應了。它鑽入了一道牆縫,媽媽也隨之鑽了進去。當時,阿霞的爺爺正在抹倉房的牆。小“恐龍”剛從牆縫的另一端鑽出,一抹水泥將牆縫抹嚴了。
小“恐龍”大吃一驚,焦急萬分,後悔莫及。
第一個知道這一不幸情況的是蜘蛛嬸嬸。她聽了小“恐龍”的哭述後,也焦急了。她跟隨小“恐龍”去看那麵牆,仔細看過之後說:“孩子,不幸中的萬幸是,新抹的牆水泥成分不足,幹了之後肯定還會裂,也許你媽媽那時就可以出來了。”
她除了這麼安慰小“恐龍”,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呀。
小“恐龍”隻有在悲傷和焦急中等待,十次百次地祈禱:太陽公公啊,請使你的陽光更強烈吧,請你千萬要驅散烏雲,別讓以後出現陰雨天啊!
也許太陽公公真的聽到了它的祈禱,被感動了。以後三個白天,陽光比前幾天強烈多了。
到了第四天下午,牆上果然出現了新的裂紋,就在原處。這使小“恐龍”激動萬分。在這三天半裏,它幾乎不吃不喝,整日整夜地守在媽媽消失的地方,焦慮重重地期待著奇跡發生。
它對著新的裂縫喊:“媽媽!媽媽!聽得到我的聲音嗎?”
“兒子,媽媽聽到了,媽媽來了!”
小“恐龍”從媽媽的聲音判斷,媽媽的狀態還好。
但新的裂紋太細了,媽媽不可能鑽出來,她隻能將自己的嘴伸到外邊。
小“恐龍”首先想到的是媽媽肯定很餓了。
“媽媽,我先去給你捉蚊子吃!”——它一說完,立刻跑開了。不一會兒,銜著一隻蚊子回到裂紋那裏,嘴對嘴地喂給媽媽吃。就這樣往返了好幾次,直到媽媽說吃飽了,再也吃不下了。
當時的情形,雞呀、鴨呀、蜘蛛嬸嬸和房簷下的燕子一家全都看到了,全都很感動。可壁虎媽媽鑽不出來,這一點又是誰都幫助不了的,隻能同情而又無奈地每天看著小“恐龍”那樣喂媽媽,替這一對母子心裏難過。
媽媽幾次要求小“恐龍”停止它的做法。
小“恐龍”卻堅決地說:“媽媽,我絕不停止!我相信,命運會留給我們一線希望的,它現在隻不過是在考驗我們!”
而燕子叔叔,已將小“恐龍”的事跡傳播開了。每天小“恐龍”喂媽媽吃東西時,總是會有些鳥兒落在對麵的樹上、籬笆上、電線上,久久地看著,感歎著。它們大多數是壁虎的天敵,那時候它們如果想吃掉小“恐龍”,實在是輕而易舉的事,但它們都由於感動而沒產生那種念頭;相反,都覺得應該保護小“恐龍”不受傷害。因為,小“恐龍”並不是喂媽媽吃完了東西就離開,它長久地趴在裂縫旁,陪媽媽說話,以減輕媽媽的絕望和煩躁,而那就使它暴露在那麵牆上的時候太多了。
一天,燕子叔叔陪著一隻啄木鳥來了。啄木鳥的出現,使小“恐龍”很緊張,不由得裝出了恐龍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