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1c��� 10分

鍾注釋二年級·秋冬卷①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

②脫曉冰:這裏指兒童晨起從結成堅冰的銅盆裏剜冰。

③鉦():古代行軍時用的打擊樂器,有柄,形狀像鍾,但比鍾狹而長,多用銅製成。

④磬():古代打擊樂器,形狀像曲尺,用玉、石製成,可以懸掛在牆上。

⑤玻璃:指古時候的一種天然玉石,也叫水玉,並不是指現在的玻璃。

10三字經(二)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時,運不窮①。

曰南北,曰西東,此四方,應乎中②。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數③。

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④。

注釋①窮:窮盡,終止。

②中:中央。這裏是說南、北、西、東四個方位以中央為基準互相對應。

③數:天數,天理。

④紊():紊亂,改變。

第2單元11小蝦米兒車上坐著一個人兒,懷裏抱著一個盆兒,晨盆裏放著一個瓶兒,誦瓶裏盛著一滴水兒,10水裏浮著一條魚兒,分

鍾魚嘴噙著一塊泥兒,泥上沾著條小蝦米兒。

二年級·秋冬卷翻了車,倒了人兒。

打了瓶兒,扣了水兒,蹦了魚兒,掉了泥兒,丟了一條小蝦米兒。

12小狗嚇一跳小狗蹦,它去找小鴨。

小鴨河裏遊,它去找小猴。

小猴練爬高,它去找小貓。

小貓逮老鼠,它去找老虎。

老虎嗷嗷叫,小狗嚇一跳。

第3單元13就怕小太陽,真是好,就怕雲彩擋上了①。

晨小雲彩,真是好,誦就怕大風刮散了。

10這大風,也怪好,分

鍾就怕牆頭擋上了。

這牆頭,也怪好,二年級·秋冬卷就怕老鼠掏空了。

小老鼠,也怪好,就怕狸貓拿住了。

小狸貓,也怪好,就怕繩子勒死了。

注釋①了:此處讀,下同。

14複字詩月缺月圓月高懸,月暗月明月似盤。

月虧月盈月有信,月清月淡月中天。

第3單元15三字經(三)稻粱菽①,麥黍②稷③,此六穀,人所食。

馬牛羊,雞犬豕,此六畜,人所飼。

晨曰喜怒,曰哀懼,愛惡欲,七情具。

誦匏④土革,木石金,絲與竹,乃八音⑤。

10分

鍾注釋二年級·秋冬卷①菽():豆類的總稱。

②黍():一種農作物,其子實去皮就是黃米,煮熟呈黏性。

③稷():古代稱一種糧食作物,有穀子、高粱、不黏的黍三種說法。

④匏():屬葫蘆類,古人用來製作匏笙、匏琴等樂器。

⑤八音:我國古代指金、石、土、革、絲、木、匏、竹八種材質製成的樂器。

16紅蘿卜地裏拔棵蔥太陽出來照正東,紅蘿卜地裏拔棵蔥。

東西街,南北走,聽著街上人咬狗。

拿起狗來打磚頭,磚頭咬了人一口。

俺把話來說反了,老鼠叼著貓竄了。

第4單元17顛倒話話顛倒顛倒話,話顛倒,笤帚開花結櫻桃。

晨滿地兔子追野狗,誦滿屋老鼠追狸貓。

10蘆花水上沉了底,分

鍾石滾水上打漂漂。

螞蟻過去踩塌路,二年級·秋冬卷蠍子過去壓塌橋。

嘿喝一聲官來到,抬著車,拉著轎。

吹皮鼓,打喇叭,房屋拴在馬底下。

18小槐樹結櫻桃小槐樹,結櫻桃,楊柳樹上結辣椒。

吹著鼓,打著號,抬著大車拉著轎。

蠅子踢死驢,螞蟻踩塌橋。

木頭沉了底,石頭水上漂,小雞叼個餓老雕,老鼠拉個大狸貓,你說可笑不可笑!

第4單元19山中雪後〔清〕鄭燮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雲淡日光寒。

晨簷流未滴梅花凍,誦一種清孤①不等閑②。

10分

鍾注釋二年級·秋冬卷①清孤:淒清、孤獨。

②等閑:尋常、一般。

20三字經(四)凡訓蒙,須講究。詳訓詁①,名句讀②。

為學者,必有初。《小學》終,至四書③。

《論語》者,二十篇,群弟子,記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講道德,說仁義。

注釋①訓詁():對古書字句做解釋。

②句讀():古時稱文辭停頓的地方叫句或讀。連稱句讀時,句是語意完整的一小段,讀是句中語意未完,語氣句停的更小的段落。

③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的合稱。

第4單元21沒有差大實話,沒有差,小孩沒有大人大。

晨黑豆黑,黃豆黃,誦誰的孩子叫誰娘。

10石滾大,雞蛋小,分

鍾哥哥的媳婦叫嫂嫂。

兔怕狗,鼠怕貓,二年級·秋冬卷老母雞下蛋沒有毛。

22大年初一頭一天大年初一頭一天,過了初二是初三。

正月十五半個月,春到寒食六十天。

寒食芒種六十日,二六一百二十天。

第5單元23說大風道大風說大風,道大風,大風刮得真叫凶。

晨刮得雞蛋碰石滾,誦石滾碰了個大窟窿。

10雞蛋破了釘子釘,分

鍾石滾爛了用線縫。

東西刮成南北地,二年級·秋冬卷南北刮成東西耕。

大風刮得眼難睜,風沙咚咚直打人。

眼裏刮進一塊石,取出來稱稱有二斤。

24陶者①〔宋〕梅堯臣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

十指不沾泥,鱗鱗②居大廈。

注釋①陶者:燒製陶器的人。這裏指燒瓦工人。

②鱗鱗:形容屋瓦如魚鱗般整齊排列。

第5單元25三字經(五)作《中庸》,子思①筆。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學》,乃曾子。自修齊②,至平治③。

④晨《孝經》通,四書熟。如六經,始可讀。

誦《詩》《書》《易》,《禮》《春秋》,號六經,當講求。

10分

鍾注釋二年級·秋冬卷①子思:孔字子思,孔子之孫,孔鯉之子。

②修齊:指修身、齊家。

③平治:指治國、平天下。《大學》強調品德修養,指出要先修養好自身品性,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才能治理好邦國,最終做到平定天下。

④六經:指儒家的六部經典,《詩經》《尚書》《禮經》《易經》《春秋》《樂經》。

26小荷趕鵝山前一條河,河裏一群鵝。

小荷船頭趕著鵝,船頭遊著四十四隻大白鵝。

船後排兩行,每行伸著一百四十四個細長脖。

左邊四十隻鵝在戲水,右邊十四隻鵝在水裏把菜啄。

你快念,你快算,船頭船後船左船右共有多少鵝?

第6單元27多少罐一個半罐是半罐,兩個半罐是一罐,晨三個半罐是一罐半,誦四個半罐是兩罐,10五個半罐是兩罐半,分

鍾六個半罐是三滿罐,七個、八個、九個半罐,二年級·秋冬卷請你算算是多少罐?

28數獅子公園有四排石獅子,每排是十四隻大石獅子,每隻大石獅子背上是一隻小石獅子,每隻大石獅子腳邊是四隻小石獅子。

史老師領四十四個學生去數石獅子,你說共數出多少隻大石獅子和多少隻小石獅子?

第6單元29題秋江獨釣圖〔清〕王士禎一蓑①一笠②一扁舟,一丈絲綸③一寸鉤。

④晨一曲高歌一樽酒,誦一人獨釣一江秋。

10分

鍾注釋二年級·秋冬卷①蓑:蓑衣,用草或棕毛製成的雨衣。

②笠:鬥笠,用竹篾等編製的可以遮陽、遮雨的帽子。

③絲綸:古時候釣魚用的絲線。

④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30三字經(六)昔仲尼①,師項橐②。古聖賢,尚勤學。

趙中令,讀《魯論》。彼既仕③,學且勤。

披蒲編④,削竹簡⑤。彼無書,且知勉。

頭懸梁,錐刺股。彼不教⑥,自勤苦。

注釋①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今山東曲阜)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②項橐():魯國神童,據說他七歲時就教過孔子樂曲。

③仕:做官。

④披蒲編:西漢人路溫舒家貧,在水澤邊放羊時砍蒲草編成冊,作為寫字的紙張。

⑤削竹簡:西漢人公孫弘幼貧,在竹林中放豬時將青竹削成竹片,向人借書抄在上麵苦讀。第⑥不教():不用督促。

6單元31二月二龍抬頭二月二,龍抬頭,天子耕地臣趕牛。

晨正宮娘娘來送飯,誦當朝大臣把種丟。

10春耕夏耘率天下,分

鍾五穀豐登太平秋。

二年級·秋冬卷32端陽粽子香,香廚房。

艾葉香,香滿堂。

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

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第7單元33過了臘八就是年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晨臘八粥兒喝幾天,誦扯扯拉拉二十三。

10二十三糖瓜兒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