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0006�G\u0016\u001ft�圖書在版編目(CIP)數據胡正小說散文集\/胡正著.—太原:北嶽文藝出版社,2015.8(山藥蛋派經典文庫)ISBN978-7-5378-4487-1Ⅰ.①胡…Ⅱ.①胡…Ⅲ.①小說集—中國—當代②散文集—中國—當代Ⅳ.①I217.2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15)第159417號書名胡正小說散文集著者胡正責任編輯謝放裝幀設計張永文內文設計天目文化出版發行山西出版傳媒集團北嶽文藝出版社·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並州南路57號郵編030012電話0351-5628696(太原發行部)010-57427866(北京發行部)0351-5628688(總編辦公室)傳真0351-5628680010-57571328網址http:∥[email protected]經銷商新華書店印刷裝訂山西人民印刷有限責任公司開本710×10001\/16字數294千字印張23.25版次2015年8月第1版印次2015年8月山西第1次印刷書號ISBN978-7-5378-4487-1定價59.80元總策劃胡蘇平策劃李高山杜學文王宇鴻梁寶印編委會主任:楊占平成員:楊占平崔元和段崇軒和悅郭建麗成員:李駿虎孟紹勇續小強古衛紅李金山成員:王姝潘培江呂軼芳編輯部主任:續小強副主任:古衛紅成員:續小強古衛紅趙瑞陳學清馬峻成員:賈江濤韓玉峰史晉鴻趙勤關誌英成員:謝放範戈牛曉紅李向麗出版說明山藥蛋派是五四新文學運動以來、延安文藝座談會講話之後產生的代表馬克思主義文藝中國化、社會主義文學新方向的極其重要的中國新文學流派,為中國新文化建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至今仍有深厚而遠大的文學意義和現實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講話中指出,推動文藝繁榮發展,必須努力創作出更多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體現中華文化精神,反映中國人審美追求,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有機統一的優秀作品。為此,由山西省委宣傳部策劃、組織,山西省作家協會、北嶽文藝出版社編選出版的《山藥蛋派經典文庫》,相信對傳承民族精神、弘揚優秀文化有重要意義,對繁榮文藝創作、提升山西形象有重要價值。向文學經典致敬、為文化強省立證,力求將其打造為彰顯山西文化形象的一張頂級名片,是此套文庫的終極目標。
此次出版的《山藥蛋派經典文庫》,收錄了趙樹理、馬烽、西戎、李束為、孫謙、胡正六人的經典作品,分集出版,共計十二冊,分別為:《三裏灣李有才板話》《呂梁英雄傳》《汾水長流》《趙樹理小說散文集》《馬烽小說散文集》《西戎小說散文集》《李束為小說散文集》《孫謙小說散文集》《胡正小說散文集》《趙樹理戲劇集》《山藥蛋派作家電影劇作精選集(一)》《山藥蛋派作家電影劇作精選集(二)》。
001在編輯體例上,《山藥蛋派經典文庫》全部配有與作者相關的生活及工作圖片,除兩本影視劇作精選集外,其餘十本均有作家小傳、作家印象記、作家著譯係年、作家作品研究代表篇目輯錄等資料,便於讀者對這些作家有更加全麵的了解。
在編輯過程中,我們參考了其他出版社相關作品的原始版本,對作品中出現的語病和標點進行了訂正;遵循《第一批異形詞整理表》(),對文中的詞語進行了統一校對;並查閱了《現代漢語詞GF1001-2001典》《漢語方言大詞典》《山西省方言誌叢書》等書籍,力求保持作品的原汁原味。
由於這些經典作品去時已遠,難免存留彼時曆史的痕跡。為了保持作品的曆史原貌,除對一些錯別字做了更正,對“的、地、得”“做、作”和“哪、那”等按照現行規範做了修改,其餘均尊重原文,未作更改。
雖然我們的編輯工作認真而努力,但難免有疏漏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北嶽文藝出版社二○一五年八月002山藥蛋派對中國新文學的意義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中國再一次處於關鍵性轉折時期。在其初期,抗日戰爭正呈膠著狀態,中國的未來似乎還不明朗。而在其最後一年,一個嶄新的共和國建立,拉開了中國快速實現工業化、現代化的帷幕。
毫無疑問,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部分,其過程及最後中國人民的勝利,是中國對世界的重大貢獻。雖然就中國而言,這是一場民族戰爭,但同時我們也可以這樣認為,抗日戰爭是日本作為先發國家,在建立基本的工業體係後對後發國家的戰爭。不過,這次戰爭不同於幾乎是半個世紀前的甲午戰爭,它以日本的失敗而告終。其後果是,遲滯了日本的現代化進程,並激發了中華民族的自信心,強化了中國從農業文明的巔峰跌落後,追趕先發國家的凝聚力。在中國被迫走上救亡圖強現代化道路的同時,麵臨著另一個至為艱巨的使命,就是文化的重建。
其核心問題是難以抵禦現代文明衝擊的農耕文明,如何改造自己,使之適應現代化的曆史要求。雖然這一任務直到今天仍然沒有完成,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曆代的有識之士進行了艱苦卓絕的努力。從文學的角度來看,山西作家,特別是被稱為山藥蛋派的作家所做的貢獻至為突出。
一是山西作家由於自身的經曆,對中國農民的生活、情感十分熟悉,並在001自己的作品中做出了十分生動、典型的表現。二是山西作家具有強烈的曆史使命感,能夠敏銳地感受到時代所發生的變化,以及這種變化對社會生活、個人命運的影響、改變。三是山西作家的創作激發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向往與追求,表現了在現代化的道路上,人個體所蘊含的主動性與創造力,以及在正確價值觀引導下民族的凝聚力。四是山西出現了一個具有基本相同的審美風範的創作群體,並對中國文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審視那時以來的山西文學,一個不能回避的問題就是山藥蛋派作家的創作。這一創作流派出現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延續了半個世紀左右,並影響了整個中國的文學。直到今天,其創作精神、表現方法、美學風格仍然具有極強的生命力。雖然我們已經難以說今天的作家中誰屬於山藥蛋派,但一個無可否認的事實是,在文學日益多樣化的態勢中,山藥蛋派的生命力、影響力依然強大。這一流派,以趙樹理為代表,以馬烽、西戎、李束為、孫謙、胡正為主將,以眾多的在不同時期出現在文壇的數代作家為基本陣容。其構成,除山西地區的作家外,周邊地區也有許多人自認為屬於這一流派。可以說數量龐大,延續持久。從時間的角度看,這一流派作家的創作橫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以及新中國成立後的前三十年及改革開放後的大部分時間。即使是今天,雖然我們已經不再把哪一個人歸為山藥蛋派,但仍然有很多人秉承其創作追求與表現風格。這一流派作家的創作在體裁上也表現出突出的豐富性。除最具影響力的短篇小說外,他們還有大量的中長篇小說、散文、報告文學等作品。更需要指出的是他們在戲劇與電影領域同樣具有重要的貢獻。比如趙樹理就說自己是生於《萬象樓》,死於《十裏店》。他對中國傳統戲曲的熟悉、熱愛,以及執著的創作超過了同時代的大多數作家。這一流派對新中國電影的發展進步也做出了重大貢獻。不僅具有開創之功,而且許多作品成為中國電影的標誌性成果。如《我們村裏的年輕人》《撲不滅002的火焰》《新來的縣委書記》《咱們的退伍兵》等等。雖然這一流派的作家並不從事理論研究,但在他們不多的討論創作思想的文章中,建構了自己的美學理論,並產生了重要影響,一度時期甚至成為我們創作的重要準則。從中國文學史的角度來看,這一流派是一個典型的文學流派,具有關於文學流派的全部要素。它有自己的創作理論,有基本一致的創作風格與美學追求,有自己的代表性作家。特別突出的是有相對穩定並綿延數代的創作群體及大量地產生了有重大影響的作品。這個流派是中國文學史上團結了最大量作家的流派,是延續時間最長或者至少可以說是之一的流派,是涉及體裁最為廣泛的流派。更重要的是,這個流派對中國新文學,以及中國新文化的建設做出了關鍵性的貢獻。
正因為此,山藥蛋派成為中國新文學發展曆程中的重要現象。不僅僅是前麵所提的作家,以及與他們大致同時開始創作的作家中有很多人遵循其創作理念,並被歸為山藥蛋派,而且在新中國成立後的數十年中,仍然有數代作家基本表現出相同的創作風格。同時,山藥蛋派也是一直以來文學界非常關注的研究對象。人們從不同的角度、側麵對中國現當代文學中的這一現象進行討論,並延伸出許多更加重要的理論話題。這些話題從多個方麵就其對中國新文學的影響、貢獻進行了分析,都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我以為,至少有這樣幾個方麵是十分突出的。
首先,山藥蛋派開創了中國新文學的新樣式,並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成為中國現當代文學的重要模式。中國文學一直具有關注社會、人生的優良傳統。中國新文學不僅繼承了這一傳統,而且在表現社會、人生的努力中把普通勞動者作為主要描寫對象。這是中國文學的進步。但是,這些描寫往往存在與描寫對象疏離的傾向。不論從語言表達、細節描寫、情感狀態等諸多方麵,都與這些引車賣漿者有這樣那樣的距離。山藥蛋派作家的出現改變了這種狀態。他們不僅對普通勞動者,特別是北003方農民的生活非常熟悉,而且也改變了那種“疏離”的狀態,是真正從農民的視角來寫農民的。這使文學與其表現的最普通的民眾之生活、情感、願望統一起來。這些作品是真正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的,是表達普通勞動者精神追求與人生願望的。從而我們也可以說,是最生動典型地體現了寫人民大眾、為人民大眾的。由於這批作家出現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初期,從時間上看,正生動典型地體現了中國新的曆史時期對文學的期待,因此也成為中國新文學的樣板、方向,成為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文學創作的重要模式。
其次,山藥蛋派極為生動地描寫了中國傳統社會的生活方式、社會結構、價值體係,以及人們的情感狀態。這種描寫不僅具有文學意義,而且具有極為典型的社會文化學意義。從他們的作品當中,我們可以穿透漫長曆史,了解中國社會,特別是中國農村在農耕文明時代最基本的存在樣式。包括其間的人們是如何勞動生產的,其婚姻、家庭、倫理關係是怎樣構成的,人們遵循什麼樣的價值觀,並在這樣的價值體係影響下選擇自己的生活等等。所以,我們也可以說,山藥蛋派為我們勾畫出一幅農耕文明的“清明上河圖”。這種生活狀態雖然隨著工業化的推進發生了變化。但是,其變化是一種漸進的過程,而不是突發式的、斷裂式的驟變。以至於今天,我們仍然可以在這些作品中看到農耕文明形態在新的曆史時期的頑強存在。
所以,最重要的,是山藥蛋派為我們描寫了中國農村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這種變化不僅體現在物質生活之中,更主要的是表現在精神生活之中;不僅體現在外在的社會結構上,更主要的是表現在內在的人格價值中。這種極為深刻的轉變有一個非常重要、關鍵的時代背景,即中國在經過一百多年的艱難探索之後,由於新生政權的出現,真正邁開了工業化、現代化的步伐,不僅對中國產生了劃時代的影響,對人類發展進步也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在他們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人民004是如何在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出於民族大義組織了起來,並為自己的尊嚴、幸福進行頑強的奮鬥。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他們更多地描寫了新生政權之下農民的生活。多少年來一家一戶分散的社會細胞在共同的目標下被組織起來。社會結構、生產方式,以及由此而來的倫理關係、價值觀等都發生了改變。農民不論從政治、經濟、倫理等諸多方麵都不再依附於地主、家長、宗法關係,其獨立性得到確立,創造力得到解放,人的自覺意識被喚醒。這種改變是中國社會最深刻的改變,是中國從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邁進的必然過程。覺醒了的勞動者不再是別人的附庸,而是自己的主人。他們熱愛新生活,並且為新生活的到來努力奮鬥。在他們身上,雖然仍然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局限,但是,社會的主流是進步的,是美好的,是能夠使個人的創造力得到發揮,並實現其價值的。
山藥蛋派作家對中國新文學,或者更準確地說是中國新文化的另一個極為重要的貢獻是對現代漢語的完善及大眾化。新文化運動的一個重要成果是白話文成為中國的書寫文字。這一變革對中國來說意義重大。文言文具有表意凝練、內涵豐富、書寫簡潔等優勢,有著強大的生命力。但由於其解讀的模糊性,不能適應工業化的要求,也難以被更多的普通民眾接受。白話文的出現適應了時代發展的要求。經過包括魯迅、胡適、錢玄同等早期學人的努力,白話文終於完成了由口頭語言向書麵語言的轉換,但其完善需要一個過程。這主要是借鑒外來語言使漢語歐化的傾向,以及脫胎於古代漢語而存留的古奧的表達使白話文,或者說現代漢語顯現出明顯的過渡特征。另一個重要的問題是在白話文的早期,還沒有成為能夠被普通大眾接受的書麵語言。山藥蛋派的作品大量地吸收了民間口頭語言鮮活、生動的元素,揚棄了其中生僻、粗俗的成分,改善了歐化、古奧的因子,使現代漢語具有了更加生動豐富的表現力、更為完美典雅的結構形式。不僅使現代漢語在語法結構上更加合005理,而且表情達意更加準確、生動、鮮活、豐富、高貴。由於山藥蛋派作家及同時代人們的共同努力,這種適應時代要求的新的語言形式被更為廣泛的大眾所接受使用。
山藥蛋派作家的人生經曆與創作成果也最為典型地表現了作家的社會良知。這是一些真正熱愛人民,特別是普通民眾的作家。他們沒有認為自己是社會的寵兒、精神的貴族,而是認為自己就是普通勞動者中的一員。他們為民而喜,為民而憂,為民而作。他們感時憂世、心懷天下,對人民的冷暖寒苦牽掛於心,對國家的未來命運殷殷於懷,對生活中的醜惡現象旗幟鮮明。在他們的作品當中,總是倡導那些美好的情操、奉獻的精神,並給人以向上的力量。他們並不回避生活中的艱難曲折,但從來沒有喪失對國家、民族的希望。雖然他們個人的命運並非一帆風順,但無論如何,他們熱愛生活、熱愛國家、熱愛我們民族的癡情一如既往。他們強烈的民間情懷、家國意識,以及為人民大眾代言的品格、用文學來影響社會改造人生的追求直到今天仍然具有非常突出的現實意義與重要的引導意義。他們淳樸的、溫暖的、活色生香的、如詩如畫的審美風格感動了一代又一代人,並將一直如此,散發出藝術之動人光芒,並照亮人生,穿透曆史,直達未來。
006胡正,原名胡振邦,曾用筆名胡令天。一九二四年農曆十月二十五日生於山西省靈石縣城內。少年時在縣城高小讀書。一九三八年九月,參加晉西南犧牲救國同盟會呂梁劇社。一九四○年夏編入山西新軍青年抗敵決死隊二縱隊呂梁劇社。一九四○年冬,隨呂梁劇社到延安魯迅藝術文學院部隊藝術幹部訓練班學習。半年後轉入延安部隊藝術學校學習。
一九四二年夏到八路軍一二○師政治部戰鬥劇社任編輯股幹事。一九四三年一月起在晉西北抗日救國聯合會文化部文藝工作團工作。一九四三年二月到靜樂縣二區任抗聯文化部長,同時參加武裝工作隊工作。
一九四三年五月二十三日在延安《解放日報》發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說《碑》,一九九五年由中國作協、中國文聯等單位聯合推薦列為抗戰文學名作百篇之一,收入作家出版社《中國抗日戰爭短篇精粹》。一九四三年十月十四日在延安《解放日報》發表了《民兵夏收》,一九八一年收入人民文學出版社《中國現代短篇小說選》第六卷。
一九四四年二月編入七月劇社第三隊參加整風。一九四五年一月到新民主主義實驗學校文藝工作團。一九四五年冬到晉西北文聯。一九四六年春到《晉綏日報》任副刊編輯。一九四九年二月到《晉南日報》任記者。一九四九年十月隨軍南下,任重慶《新華日報》副刊組副組長。
001一九五○年十二月到北京中央文學研究所學習,畢業後於一九五三年夏到山西省文聯,隨即到榆次縣張慶村生活一年多。一九五五年任《山西文藝》主編,一九五六年任山西省文聯秘書長。
一九五四年四月發表的短篇小說《摘南瓜》,收入一九五六年中國青年出版社《青年文學創作選集》。《兩個巧媳婦》收入作家出版社《一九五七年短篇小說選》。《七月古廟會》收入人民文學出版社《短篇小說選一九四九—一九七九》(二)和上海文藝出版社《中國新文學大係》第四輯。一九六二年出版了長篇小說《汾水長流》,曾改編為同名電影、話劇、戲曲。
“文化大革命”中帶著全家被下放到靈石縣山村插隊落戶。一九七二年調回山西省文化局創作組。一九八○年後曆任山西省文聯秘書長、副主席,山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黨組書記,中國作家協會第四屆理事、第五屆名譽委員,山西省政協第四、第五屆委員,山西省對外友好協會理事。一九八八年為山西省作家協會顧問,一九九八年為山西省作家協會名譽主席。
一九八二年發表的中篇小說《幾度元宵》,曾收入日本《中國農村百景》叢書。短篇小說《那是一隻灰貓》被《小說選刊》選載。後期又寫出了中篇小說《重陽風雨》《明天清明》以及一些散文、報告。
一九九五年離休後,任山西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山西省老文學藝術家委員會主任、山西省老文學藝術家協會常務副主席。
二○一一年一月十七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太原逝世,享年八十七歲。
002目錄碑001民兵夏收007摘南瓜014七月古廟會021兩個巧媳婦034幾度元宵(上篇)057重陽風雨153那是一隻灰貓229“新華日報回來了!”241七月的彩虹243我愛夏天253金色的江陰——鄉村中的城市、城市中的鄉村258部藝生活拾趣264少年情深272林彬老師與呂梁劇社295副刊生活散憶303001昨日流光——省、市文聯往事散憶306能人胡正張石山314\/
胡正著譯係年317胡正作品研究代表篇目輯錄331002碑
一九四○年的秋天。
在披著露珠的叢草中,在羊腸山徑上,年紀大約二十歲,像村姑似的淩前英,挽著一個小籃,向山下走著。
山下麵,是平躺著的晉中平川。汾河,在中間似一條受傷的長蟲,蜿蜒地蠕動著。
她走下山來,便又鑽入到高粱和穀苗間的道路上,向著劉村走去。
她是來往於劉村附近,做婦救工作的區級幹部。她的裝束,和平川裏的普通婦女一樣:白布上衣和陰丹士林布褲子。她把那些紙單文件巧妙地藏在身上,並且還摘了些豆角,放在挽著的小籃裏,這就像是一個農婦從田裏摘了豆角回家一樣。
劉村是靠近汾河,離縣城二十幾裏的一個小鎮。自從敵人占了縣城以後,劉村便變為遊擊區了;敵人經常來去,暗地裏也有我們的組織。
現在劉村確是荒僻得多了。清晨,連雞叫也聽不到了。
柱兒媽把柱兒從炕上拉起來:“起來,給你爹送飯去!”柱兒揉了揉還未睡醒的眼,不高興地擔起米湯和蒸饃,慢吞吞地走出大門。
001柱兒今年才十四歲,柱兒媽是一個三十多歲的農婦,本村裏的婦救會秘書。她和淩前英在工作中發生了友情,總是姐妹相稱的。現在,淩前英來了。
柱兒媽盛了滿滿的一碗米湯,拿出些過中秋節時的月餅來放在淩前英麵前,便到村裏去召集會員去了。
會員們陸陸續續地來了。
一位四十多歲的拐著左腳的老太婆——那是今春裏敵人來,她沒有跑脫,被敵人用槍托打壞的——讓她孫子兔兒扶著,一步一拐地來了。
進屋後,又叫兔兒到大門外去瞭哨。
“噢,前英,你一打早來的?今晌午可是要到我家裏吃飯去啊!”拐腳婆婆笑得眼眯眯的。
“看嬸嬸的腳,還沒有好清吧?”淩前英扶她坐在炕上。
“我這算什麼咧,看你,成天價跑上山跑下川的……”拐腳婆婆又要誇獎淩前英了。
在柱兒家後院的一個角屋裏,婦救會一個秘密的動員會開始了。會員們都團聚在炕上,側著頭,聽著淩前英的講話。
當淩前英講到要她們勸家裏早秋收早往山上送糧食的時候,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把眼睛盯著張四嫂。
“張四嫂,我看你家那個男人的腦筋可頑固咧,一個小氣鬼。年時死也不往山上給咱們縣政府送糧,一點也不前進。你回去可是要好好地開導開導他啊!”拐腳婆婆很正經地說。
“哼!他再要那樣下去,我就不跟他啦。”張四嫂十分懊惱自己有這樣一個窩囊的不爭氣的丈夫。
接著她們又回過頭來,聽著淩前英在講:每人要捐做鞋子,幫助八路軍保護秋收,尤其還要和石橋村婦救會競賽。這,劉村的婦女是不甘落人後的。
002“我做兩對。”“我交三對。”“我叫我兒媳婦也做兩對。”拐腳婆婆總是要比別人起勁些,“叫她打兩對新布底,納得耐耐的。”淩前英拿出冊子來,登記著每人報出的數目。突然,送飯去的柱兒飛似的跑進來,氣喘得像急吹的風箱,他用袖子抹掉麵額上湍流的汗水,急促地嚷道:“快跑吧!‘黃人’(日軍)從前村裏來啦!聽說‘黑狗子’(偽軍)報告了,說有婦救會幹部來咱村裏開會,一下就要包圍咱村啦!兔兒,咱們趕緊給後村裏報信去!”說著,又急急地拖著門口拐腳婆婆的孫兒,奔向後村去了。
劉村立刻便騷亂起來。
淩前英鎮靜地告訴大家:“不要慌,趕快往邊山上跑,趕不及,就躲在莊稼地裏!”於是,大家便跑出大門,往村外奔跑了。
拐腳婆婆可急得要哭了,該死的孫子兔兒,也忘記了管他奶奶,就報信去了。
淩前英迅速地把登記冊藏在身上,她不願隻管自己跑去,不顧這不幸的人,她扶著拐腳婆婆費力地移動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