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工程與.教學0542省級以上教參與完成的教學成果成果獎G是國家級項目數,S是省級項目數學成果獎省級以上教公式解讀及評分說明:本項分值.,超出獎(權重:(%)7550()學成果獎%以計,不到分以實際得分計.)100015100100100(成果要求為排名第一人)該項指標采用“設置上限”的辦法,即“達到一定數量後,均為滿分”,以避免單純追求數量的傾向教學質量保障機製,教學質量標準、監測、評價、分..教學511析、反饋、改質量保障機進體係及運.教學質製,教學質5.質量行效果。具量保障51量標準、監保障體係體評價標準定性指標,具體評價標準由教指委確定(權重:測、評價、分(%)參照教育部.)100析、反饋體010高等學校有係及運行關科類教學效果指導委員會製定的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104·大數據時代下財經高校商科課程標準建設研究續表一級指標二級指標主要觀測點指標說明公式及評分說明4TiQ=1611i=TZi4∑1..近四近四年本專Ti是該專業第i年就業數,TZi是該專業611年就業率情業畢業生初第i年畢業生總數.就61況(%)次就業率公式解讀及評分說明:本項分值,取專業情況505業中最大值為基數(滿分),其他專業按與與培養最大值比例計分質量校友指級(%)7750..十名以後的本科612優秀校友簡生。每人簡定性指標,具體評價標準由教指委確定介(%)介字以50500內
創新創業活.培養效6動指:國家、果(權重:省、校三級.)020“大學生創新LQ=×,..近四創業訓練計621L100621max年參加創新劃”;科研項4Si.在Li=162i=Pi創業活動及目指:學生作41校學生∑參與科研項為課題組成Si是第i年各年級參加學生數,Pi是第i綜合素年專業各年級學生總數,L是同一專目學生人次員參加的各max質
數與專業在類國家、省部業最大值(%)50校生總數的和市級縱向公式解讀及評分說明:本項分值,取專3
比值(%)項目,以及學業中最大值為基數(滿分),其他專業按與30校科技管理最大值比例計分部門科研考核統計的橫向項目第五章商科課程標準建設的文本分析·105·續表一級指標二級指標主要觀測點指標說明公式及評分說明Q={(λ×G+λ×S)\/,}622min1502255100,一等1
λ,=.,二等..近四1207622{,三等.
年學生獲省該專業學生05G是國家級數,S是省級數級以上各類為獲獎人公式解讀及評分說明:本項分值,取專競賽獎勵情之一3業中最大值為基數(滿分),其他專業按與況(%)30最大值比例計分公式中的為調整係數,是出於數據區分5
度需求的考慮而定.在62{}.培養效校學生Q=(λ×G+λ×S)\/,6623min1502255100果(權重:綜合素,第一作者該專業學生1.)質λ,=.,第二作者020..近四在正式刊物1207623{,第三作者等(%).
50年學生發表發表的學術05G是國家級數,S是省級數學術論文及論文;該專業公式解讀及評分說明:本項分值.,取專專利受理等學生為專利15業中最大值為基數(滿分),其他專業按與情況(%)受理限額內15最大值比例計分成員公式中的為調整係數,是出於數據區分5
度需求的考慮而定..五名本專業在校624優秀在校生生,每人簡介定性指標,評價標準由教指委確定簡介(%)字以內25300在實踐中培.專業育和凝練出7
特色.專業特色、實施過的專業特色71定性指標,評價標準由教指委確定(滿分程和效果(%)及其效果說100分)明(字101000以內)。
注:本材料公式來自互聯網資料,現實工作中有調整·106·大數據時代下財經高校商科課程標準建設研究二、相關大學課程的指標體係在專業綜合評價的現實工作中,我們以年江西省普通高校2017專業綜合評價指標體係中的人才培養情況為例,可以一覽概況。
【資料鏈接】年江西省普通高校專業綜合評價指標體係2017…………人才培養情況3.
專業培養方案3.1培養方案中各課程模塊的學時比例3.2學年度課程模塊名稱學時比例()%
()課程模塊指的是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公共選修1
課等;()首次填寫近四個學年度的情況。
2培養方案中理論課學分與實踐學分比例3.3學年度類別學分數占總學分的比例()%
()實驗教學學分指根據實驗學時數折算後的當量學分數;()12對藝術類專業實驗學分包括專業技能類課程學分;()首次填寫近四3
個學年度的情況。
培養方案中專業技能、專業知識和相關專業知識課程學時3.4第五章商科課程標準建設的文本分析·107·比例(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用)學年度類別學分數占課內總學時的比例()%
專業技能課程學時專業知識課程學時相關專業知識課程學時計劃總學時()本表僅限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填寫;()首次填寫近四個學12年度的情況。
培養方案中課程的各種類型實驗學時比例3.5學年度實驗類型學時數占實驗總學時比例()%
驗證型設計型綜合型創新型()此表隻理、工、農、醫類專業填寫;()首次填寫近四個學年度12的情況。
課程設置對知識要求的支撐關係3.6課程設置對知識要求支撐關係表展示了培養方案中設置的課程對完善知識要求的支撐作用,即一門課程對哪些知識的培養有明顯的支撐作用。請根據培養目標中的知識要求自行填寫知識類型。如果某課程支持某個(些)知識的培養,則在表中相應單元格處用“”√
標記。
·108·大數據時代下財經高校商科課程標準建設研究課程設置對知識要求支撐關係表知識要求人文社數理與課程名稱工具性專業基專業理專業實創新創會科學科技知識礎知識論知識踐知識業知識知識知識()課程設置對知識要求支撐關係表反映了培養方案中設置的1
課程對完善知識結構的支撐作用,即一門課程對哪些知識的培養有明顯的支撐作用,如果某課程支持某個(些)知識的培養,則在表中相應單元格處用“”標記;()表中知識結構(斜體)為示例,請根據專√2業培養目標中的知識要求自行填寫知識結構類型及課程;()該表以3
文件整體上傳。
pdf課程設置對能力要求的支撐關係3.7課程設置對能力要求支撐關係表展示了培養方案中設置的課程對能力培養的支撐作用,即一門課程對哪些能力的培養有明顯的支撐作用。
請根據培養目標中的能力要求自行填寫能力類型。如果某課程支持某個(些)能力的培養,則在表中相應單元格處用“”標記。課√
程設置對能力要求支撐關係表。(根據年培養方案課程填寫)2016課程設置對能力要求支撐關係表知識要求學習發語言表社會認社會調科學研職業發專業知課程名稱展與批達與人知與社團隊協查與統究與創展與創識應用判性思際溝通會適應作能力計分析新創造新創業能力維能力能力能力能力能力能力()課程設置對能力要求支撐關係表展示了培養方案中設置的1
課程對能力培養的支撐作用,即一門課程對哪些能力的培養有明顯的支撐作用,如果某課程支持某個(些)能力的培養,則在表中相應單第五章商科課程標準建設的文本分析·109·元格處用“”標記;()表中能力(斜體)為示例,請根據專業培養目√2標中的能力要求自行填寫能力類型;()該表以文件整體上傳。
3pdf專業主幹課程和主要專業課程描述3.8實驗學時中課程教學方考核理論實踐實驗驗證型設計型綜合型創新型總學時名稱法、手段方法學時學時學時實驗實驗實驗實驗勾選勾選課程主要內容:選用教材:()實踐學時是指實驗學時之外的為本課程安排的實踐內容,沒1
有請填。各類型實驗學時要求理、工、農、醫類專業填寫,其他專業0
選填;課程設計按各自學校規定折算成相應學時後,計入實踐學時。
()專業主幹課程按實際門數填寫,主要專業課程限門以內,課程28主要內容限字以內。()選用教材的描述格式:名稱、作者、出版2003社、出版時間。()考核方法指考試、考查。
4能力要求與專業主幹課程和主要專業課程關係3.9課程能力從課程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法等方麵描述在該課程名稱門課程中能力培養的具體方法和措施課程能力11課程2
課程能力32………………表中斜體為示例,請根據培養目標中的能力要求自行填寫相應的能力。
·110·大數據時代下財經高校商科課程標準建設研究專業知識領域與專業主幹課程和主要專業課程關係3.10課程目標摘要(課程的主要內容、知識領域課程名說明(可省略)教學要求及教學目標)專業主幹課程和主要專業課程的教學大綱3.11本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的具體措施與實施效3.12本專業國際化人才培養的改革措施與實施效果3.13第三節商科課程標準建設的現狀與問題:基於文本的分析一、課程、專業與學科課程是一個複雜的概念,一般說來,我們可以從廣義與狹義兩個方麵來對課程做出界定。廣義上來說,課程的含義是指所有學科(教學科目)的總和,或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各種活動的總和。狹義上來說,課程的含義則是指一門具體的學科。課程要根據教育目的、培養目標、學生年齡特點、教學規律、學製具體情況和教育事業發展水平等條件,進行選擇、改造、組織和安排。我國學校課程的編訂,強調要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為指導思想,並要從我國實際出發,製定各級各類社會主義學校的課程。課程編訂的原則:要符合社會主義的教育目的和各級各類學校的培養目標,要適合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要適合學生的認識規律,要適合我國辦學的具體情況和地區發展不平衡狀況。通常的情況下,我們還可以把課程分為學科課程、活動課程、綜合課程和核心課程等類型,以便於建設與管理。
我國高校的專業概念是從蘇聯引進的。新中國成立後,我們對舊中國的高等教育進行了改革。當時的高等教育改革主要在兩個層麵上進行:一是體製改革,著手對舊中國高校的接管、接受、接辦,以及進行適應新中國政治經濟發展需要的院係調整;二是在思想層麵,第五章商科課程標準建設的文本分析·111·著手對舊中國知識分子進行思想改造,這種思想改造首先就對舊中國訴諸實踐的通才教育思想進行了嚴厲的批判。為把大學本科教育的培養目標進一步明確,在年月高等教育部頒發試行的《中19565華人民共和國高等學校章程草案》中明確規定:高等學校的基本任務是適應國家的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培養具有一定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水平、實際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知識、掌握科學和技術的最新成就和理論聯係實際的能力,並且身體健康、忠實於祖國、忠實於社會主義事業和準備隨時保衛祖國的高級專門人才。同時,為了強調對“專門人才”的培養,本科教育在設置專業的基礎上又實行統一的教學計劃,使專業培養目標和業務範圍更加明確,所開設課程間的關係更加密切,課程目標和要求更加具體。
可見,基於專業培養人才的傳統是我國高校人才培養的鮮明特征,在曆史發展中具有了自身獨特的含義。專業是什麼?專業是高校裏的與社會上的專門職業相對應的專門領域。政府根據國家建設所需要的專門人才種類製定專業,高校設置專業須經過政府教育行政部門的批準。專業是高校教學製度的核心。高校按專業招生,按專業培養,大學的教學活動是以專業為基本單位展開的。高校的專業如何設置,蘇聯模式影響深遠。
我國高校的人才培養途徑是通過開展專業教育來實現的,專業設置從而成為高校辦學實踐中的一項重要工作與任務。一般來說,高校按照學科分類或者職業分工來設置專業。為了有計劃地培養國家所需要的各種專門人才,專業設置就要根據國民經濟計劃所需要的專門人才的規格和數量。為了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對各類專門人才的需要,專業設置過程中要考慮到寬厚的基礎,劃分宜粗不宜細,範圍宜寬不宜窄;專業要反映世界新技術革命和現代生產發展的趨勢;要及時更新專業內容,及時設置急需專業;專業設置要統籌規劃,合理布局,避免重複、稀缺或空白。
我國高校一般劃分為文、理、工、農、林、醫藥、財經、政法、體育、藝術、師範等科。根據學校需要和學校條件,在每科下麵設若幹專·112·大數據時代下財經高校商科課程標準建設研究業。調整專業結構,強調要從調查研究入手,在人才預測的基礎上,總結專業建設經驗,借鑒國外適合我國國情的辦法。國家教育主管部門通過製定專業設置目錄,來達到專業設置門類齊全,比例適當、布局合理的效果。在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又紅又專的統一要求,各專業都要有自己的不同的培養目標。專業的培養目標、範圍、深度及重點全麵地體現在各專業的教學計劃中。
一般人們的認識是,學科首先體現為學術的分類,指一定科學領域或一門科學的分支。如自然科學部門中的化學、力學,社會科學中的經濟學、教育學等。其次,學科又具體表現為教學科目(又稱科目),即依據一定的教學理論組織起來的科學基礎知識的體係。學校教學內容的基本單位。學科應該把公認的科學概念、基本原理、規律和基本事實教給學生,同時能夠反映和它相應的科學的研究的最新成果。學科的內容應該是科學上有定論的、比較穩定的並且是重要的基礎知識。學科的體係不但要反映科學的體係,而且要適合於教學內容。
近年來,基於高校教育教學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需要,學者們紛紛強調要認清課程、專業和學科三者關係,把更好的人才培養落到實處。比如,王偉廉()研究指出:學科、專業是對知識的人2000為劃分,對學生的培養容易碎片化,隻有通過課程的綜合化才能彌補這種知識的割裂。葉誌明等()研究指出:課程、專業與學科具有2010內在的統一性,針對不同類型的培養目標這三者的建設重點應該有所區分。具體體現為:研究性人才培養應該以學科為載體,強化精英教育理念;技術性人才培養應以專業為載體,提高可遷移性技能;技能應用型人才培養應以特定的專業為依托,注重技能服務能力。劉小強等()研究指出:學科、專業與課程是高校人才培養的基本平2010台和單元,學科遵從知識的邏輯,專業設置依據的是社會對人才的需要,課程則是從教學的立場對教學內容及其影響進行組織和管理,三者之間具有密切的聯係,但卻處於不同的層次與範疇,相互之間是非線性、非確定對應關係。一個學科可以對應不同專業,一個專業可以第五章商科課程標準建設的文本分析·113·跨越不同學科,學科與課程、專業與課程也莫不如此。周光禮()2016研究指出:學科即指一個知識體係,也指一種學術製度;專業是指專門學業或專門職業,是圍繞一個培養目標組成的課程群;課程是從學科知識中選取一部分“最有價值的知識”組成的教學內容。“雙一流”建設政策在技術核心上就是要推進學科、專業、課程的一體化。宣勇()指出高質量的課程是學科實力強弱的重要標尺。
2017如何更準確地理解學科、專業與課程之間的關係?世紀年2080代,伯頓·克拉克在《高等教育係統》一書中提出了高等教育在發展中必然麵臨著三種力量的幹涉,從而呈現為不同的高等教育發展模式,體現了不同模式下高校培養人才的特點。國家、大學、市場三種力量作用於高校,當三種力量此消彼長時,表現為不同高等教育模式下高校人才培養的特色。當國家權威力量占據主導地位時,體現國家意誌的教育政策是管控高校的主要力量,高校人才培養要盡可能地適應國家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從而具有高度地計劃性。最有利於計劃目標落實的人才培養模式必然會受到政府的青睞。新中國成立後基於對通才教育模式批判基礎上專業教育模式,可以看作是國家權威力量占據主導地位的具體體現。專業教育模式的最大特點是計劃性、可控性,這種人才培養模式曾很好地滿足了特定時期國家政治經濟建設對各類人才的需要。伴隨著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發展,市場的力量開始顯現。當政府部門開始有意識地激發高校辦學主體的能動性,下放給高校更多的辦學自主權時,我們可以明顯感受到高校學術權力的覺醒。學術權威發聲的效果,就是高校人才培養要遵循人才成長的規律,高校辦學要遵循大學發展的邏輯,人才規格要遵循國際標準,強調要學習世界上發達國家一流大學的人才培養經驗。專業教育的計劃剛性問題,專業教育人才培養的知識視野狹窄性問題,專業教育人才培養的創新性能力不足問題,開始引起了人們普遍的反思,專家學者們開始呼籲要通過引進市場機製來激發高校人才培養的活力問題。
當前我國高校人才培養模式能否基於學科來開展呢?現實中麵·114·大數據時代下財經高校商科課程標準建設研究臨著巨大的挑戰。()當前我國高校普遍地可以稱之為“多元巨型大1
學”。大多數高校表象特征是規模大、學科雜、專業多,更多的是基於學院為單位的人才培養。教師、學生、教育資源更多地呈現為學院歸屬。學院間的利益劃分決定了學院間的競爭關係。某個具體的學院,可能是多個學科,也可能是一個學科下劃分為多個學院;某個具體的專業,可能基於單個學科,也可能關聯著多個學科。這種現狀下,如果基於學科來開展人才培養,肯定麵臨著管控的風險問題。
()學生的就業問題。當前我國高等教育最為顯著的一個特征就是2
專業教育,依托專業開展教育將會是我國高等教育長期有別於西方發達國家高等教育的中國特色。這就決定了我國高等教育的“高級專門人才”的人才培養定位和人才規格。高校不僅僅要擔負著各類合格人才的培養任務,還要能夠保證培養的人才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各行各業的現實需要,能夠勝任崗位要求。所以每到畢業季,從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從研究型大學到教學型大學,從中央部屬高校到地方高校,都把大學生就業率作為衡量辦學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所以,基於學科來開展人才培養麵臨挑戰。
正是因為基於學科來開展人才培養在現實中的種種障礙,現實中高校的策略是:()淡化專業,實施學科大類招生,強調第一、第二1
學年開展通識教育。許多高校開始強調通識課程建設,注重給予學生更寬厚的知識基礎。()學生有了進一步選擇專業的權利。許多2
高校將會在第一學年完成後基於某種前置條件允許部分學生做出專業調整。同時,很多高校基於專業教育的知識狹窄性問題,鼓勵部分學有餘力的學生選取第二專業。可以說,這種策略的實踐效果還是很明顯的。學生具有了一定的自由選擇專業權利,可以更好地顧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專長,以及個性發展的需要。通識課程的建設效果也讓學生打下了比較紮實、係統地知識基礎。
二、現行課程標準的特征分析從課程、專業、學科的關係探討中我們不難看出,基於政府權威的專業評價標準,專業是製定課程標準主要依據,課程標準的基本特第五章商科課程標準建設的文本分析·115·征就是它的專業性。
從江西省普通高校本科專業評價工作方案中可以看出,我國現行高校課程是基於專業設置,在專業培養計劃的嚴格指導下,通過各種教學大綱規範下的教學資料的教學,來實施高級專門人才培養的進程(以參加年專業綜合評價的一個具體專業為例)。
2017(一)專業設置如上述方案所示,我國高校是按照專業來培養高級專門人才,它不同於西方大學是按照係科來進行人才培養,因此,專業就意味著規格人才的標準,這成為我國高校課程的一種特殊組織形式。
(二)專業培養計劃專業一經設定,就意味著高級專門人才培養目標的製定。高校為了實現培養目標,還需要製訂一份計劃,用來指導每個專業的教學活動。這種計劃就是高校專業培養計劃,它是高校用來組織和管理教學的主要依據。
從內容上看,專業培養計劃包括四個組成部分:課程結構1.
它是專門培養計劃的主要組成部分或核心部分。高校所培養的專門人才質量如何,主要取決於該專業各門課程的質量及結構的合理性程度。
主要教學形式2.
專業培養計劃,反映了每門課程的主要教學形式,如課堂講授、課堂討論、習題課、考試考查、翻轉課堂、、學年論文或課程設MOOC計,還包括與課程緊密聯係的教學實習、生產實習、社會調查、生產勞動、軍事訓練、畢業論文或畢業設計等。
時間分配3.
它反映每門課程、每種教學形式所使用的教學時數。通常要反映出周學時數、每學期學時數和總學時(學分)數等。
·116·大數據時代下財經高校商科課程標準建設研究學年編製(即校曆)4.
專業培養計劃還反映了學年、學期、課程及教學形式的起訖日期。從形式上看,專業培養計劃主要包括兩個部分。()製訂該計劃1
的主要指導思想。包括對培養目標的表述及必要的說明。()課程2
和教學形式的安排,通常繪製成表格形式,使人一目了然。
從理論上看,專業培養計劃製訂,大致要經曆這樣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確定培養目標。中國大學各類專業的培養目標是根據黨的教育方針和社會主義教育目的以及對該專業人才的各種要求來製訂的。專業培養目標的表述,通常體現出三個方麵的具體內容:()培養方向,如師範的培養方向是教師,工科的培養方向是工程1
師,農科的培養方向是農藝師等。()使用規格,它反映同類專業所2
培養的人才在未來社會服務活動上的規格差異。如工科分為工程技術人才、技術科學人才和管理工程人才這三種使用規格。()具體的3
規範和要求,其中主要涉及該專業在某一使用規格人才所應具備的知識的範圍和深度、所需的能力以及應該接受的訓練的種類和程度等。
第二個階段,選擇課程和教學活動形式。一個專業選擇什麼課程內容,安排哪些教學形式,都是依據培養目標來製訂的。
第三個階段,對課程和教學形式進行組織。一般本科專業的課程類別包括:通識教育基礎課、學科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學科基礎課程又包括學科大類基礎課程、學科(專業)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又包括專業核心課程、專業方向課程。所有課程類別在課程性質上都包括必修課和選修課。
第四個階段,對課程進行評價。課程評價,簡單地說,就是為改進課程而搜集和運用信息的過程。課程評價通常包括四個方麵:()1
對課程製訂過程進行評價,通過搜集製訂過程中的各方麵信息,判斷這一過程是否符合一定的科學標準或程序;()對製訂的課程培養計2
劃進行評價,判斷是否符合教育上的各方麵要求;()對培養計劃實3
施過程進行評價,看其是否符合各項教學原則,實施中所采用的方法第五章商科課程標準建設的文本分析·117·是否得當等;()對培養計劃實施的結果進行評價,即對依照計劃學4
習的學生所取得的進展進行評價,看是否達到了各項目標和要求。
這四個方麵的評價活動,一般前兩項主要由專門人員來進行,後兩項要求每位教師都參加,尤其是第四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對學生學業的考核,它要求每位教師都要掌握這方麵的技能。
(三)教學大綱教學大綱是根據教學計劃(培養計劃)中規定的各門學科的目的、任務而編寫的指導性文件。它以綱要的形式,具體規定每門學科知識、技能的範圍、深度及其體係、結構,同時規定教學的一般進度和對教學法的基本要求。一門課程的教學大綱反映了該門課程在教學計劃總體中、在達到培養目標中的地位、作用以及與其他課程的關係。因此,同一門學科,在不同的專業計劃中的教學會有很大差別,其原因就在於教學大綱的不同。大學本科課程的教學大綱,有些是國家統一編寫的,如公共課中的政治課、外語課等,有些是由國家製定一些最低標準,而給學校進行不同規格人才培養留有機動餘地。
但是對於一所大學的教師和學生而言,教學大綱是一門課程的目標、內容、實施、評價的幾乎全部,其權威性自不待言。
(四)教科書和教學參考書教科書(也稱課本)是根據教學大綱,係統地闡述一門課程內容的教學材料,使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源泉。在大學課程中,那些基本內容相對穩定且又較成熟的學科(多數為基礎課或專業基礎課)差不多都有正式出版的教科書;而那些變動較頻繁或不夠成熟的學科(多數為專業課),通常由任課教師自編講義或教材,它們實際上也起著教科書的作用。所以,教科書、課本、講義或講授提綱,都屬於教學材料,或稱教材。教學參考書是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為加深、加寬教科書的內容而指定的主要補充材料。參考書種類繁多,來源廣泛,很多書籍都可以根據需要指定為參考書。
·118·大數據時代下財經高校商科課程標準建設研究【資料鏈接】級行政管理專業培養方案2014專業代碼:120402一、培養目標行政管理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麵發展,掌握行政學、管理學、政治學、法學等方麵知識,人文底蘊深厚、專業基礎紮實、知識視野寬廣、創業能力強勁,能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從事行政事務、行政執法、人事管理和文秘工作以及教學研究工作,秉承“慎獨尚公”精神,具有“信、敏、廉、毅”素質的應用型創新創業人才。
二、畢業生要求(一)基本素質要求本專業畢業生應具有堅定的政治方向,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認真學習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基本原理;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道德修養和敬業愛崗、艱苦奮鬥、熱愛勞動、團結協作的精神;有較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
(二)基本知識要求本專業畢業生應具備經濟學、管理學、政治學、社會學等現代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掌握現代政府行政的基本方法與技術。
(三)基本技能要求本專業畢業生應掌握行政管理的必要方法和過程,學會起草各類行政文件;熟悉並掌握電子政務操作的基本技能,如政府信息門戶、政府辦公係統、國有資產管理、網上行政審批、公文傳輸等。
(四)基本能力要求本專業畢業生應具備進行質量管理、數據的收集和處理,進行統計分析的基本知識和能力;熟悉我國政府管理方麵的法律法規、方針政策以及製度;具有較強的社會調查和寫作能力;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能力。
第五章商科課程標準建設的文本分析·119·三、主幹學科公共管理、政治學。
四、核心課程課程設置分為通識課程、學科大類平台課、專業課程三個平台。
各課程平台由若幹課程模塊組成,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兩種類型。
主要包括: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管理學原理、會計學、統計學、行政管理學、政治學、公共政策、地方政府學、公共經濟學、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政府預算管理、公務員理論與實務、社會保障學、管理定量分析、社會調查研究方法等。
五、主要實踐環節內容分實驗(上機)、實習實訓、論文(設計)和課外科研創新實踐活動四模塊。
實驗(上機)模塊:安排微機操作、社會調查研究方法與應用、1.
公共部門財務會計、管理定量分析、公務員理論與實務等課程進行實驗上機教學。第二階段教學主要安排實踐性強及具備實驗上機的課程(含綜合實驗、創業模擬與實踐等課程)。
ERP實習實訓:軍事訓練、課程實習、專業調查和畢業實習。
2.
()軍事訓練:安排在第一學期進行,為期周,由體育學院等部13門組織落實。
()課程實習:安排社會調查研究方法與應用、公務員理論與實2
務等課程的實習調查,調查地點主要為南昌市大中型企業、政府相應部門等。
()專業調查:由教師和學生擬定調查提綱,通過學生的調查,並3
運用課程或專業的基本知識分析社會熱點和現象,撰寫調查報告,培養學生鞏固知識、接觸社會、了解社會,鍛煉學生調查和分析問題能力的教學活動,時間一般為周。
2()畢業實習:根據專業教學要求,培養和鍛煉學生綜合運用所4
學的基礎理論、基本技能和專業知識,獨立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為畢業後走上工·120·大數據時代下財經高校商科課程標準建設研究作崗位打下一定基礎。教學場地一般為校內外基地或實踐單位。畢業實習安排在第八學期進行(原則上安排在暑期進行),教學總時間周。
6論文模塊:學年論文與畢業論文。
3.
()學年論文:安排在第三學年暑期進行。
1()畢業論文:啟動工作安排在第七學期,實施工作安排在第八2
學期,時間為周。
6課外科研創新實踐活動模塊。
4.
課外科研創新實踐活動模塊主要是增強學生對社會的認知能力、適應能力,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創新能力養成有助於個人發展的良好個性品質。這一模塊包括:學術論文、科研活動(參與科研課題、參加學術講座等)、發明創造(包括專利、安排專業講座、學術論文、科研活動、創業活動、職業資格與技能訓練、社會實踐、社會工作等)活動,總計學分。
6六、畢業學分要求本專業學生須按培養方案要求修讀各類課程,總學分最低修滿學分,其中課堂教學學分,實踐環節學分,方可畢業。
16212636行政管理專業級學分要求2014項目學分%
畢業總學分162100必修課通識課70選修課8250.6212必修課大類平台課23選修課2817.285
必修課專業課32選修課5232.1020其中,實踐教學3622.22第五章商科課程標準建設的文本分析·121·七、學製與學位行政管理專業標準學製為年,實行彈性學習年限,—年修滿436學分可以畢業。學生修滿規定學分達到畢業要求後,發給畢業證書,其中符合國家和學校學士學位授予條件的畢業生,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八、行政管理專業教學流程圖??
?
表示專業主幹課程表示學科基礎課程???
表示實踐課程表示專業課程??
?
表示通識課程???
行政管理專業主要課程修讀順序示意圖·122·大數據時代下財經高校商科課程標準建設研究【資料鏈接】級行政管理專業指導性教學計劃2014實開課時間是授課考總驗否課程學課內核課程類型課程名稱學︵周主分學上實學階組代碼時學幹時機踐期段織時課︶
思想道德修養與校
09003法律基礎34848113軍事理論院10321136324111軍事訓練100833113必形勢與政策院模塊修0900223232112毛澤東思想與中一:國國特色社會主義院情教090166966432216理論體係概論育與中國近現代史綱公民校09402要23232212素養通
模塊一必修合計識17課
選程參見通識課選修課程庫修
模塊一最低選修2
模塊一合計19必馬克思主義基本校
修09033原理34848413模塊模塊二必修合計二:哲3選
學與參見通識課選修課程庫修
邏輯模塊二最低選修2
模塊二合計5
第五章商科課程標準建設的文本分析·123·續表實開課時間是授課考總驗否課程學課內核課程類型課程名稱學︵周主分學上實學階組代碼時學幹時機踐期段織時課︶
大學英語主校34052I23232112英語視聽說校34B31111616112大學語文校0805223232112大學英語主校必34062II23232212修
英語視聽說校34B41211616212大學英語主校34072III23232312英語視聽說校34B51311616312英語視聽說校34B61411616412模塊三必修合計12模塊大學英語院34082IV23232412三:語商務英語口譯院言與34B62I23232412新聞英語視聽院文化34D0223232412英語演講院溝通34D1223232412四六級英語專題院34D2223232412選跨文化商務溝通院修34E4223232412實用英語寫作院0474223232412劍橋商務英語院34D3223232412托福英語專題院34E7223232412雅思英語專題院34E8223232412經典電影英語視院
34E02聽說23232412模塊三必須選修英語模塊三最低選修2課程學分2
模塊三合計14·124·大數據時代下財經高校商科課程標準建設研究續表實開課時間是授課考總驗否課程學課內核課程類型課程名稱學︵周主分學上實學階組代碼時學幹時機踐期段織時課︶
微積分主校03023I34848113微積分主校03034II46464214必
計算機應用校修
模塊03A422481632213線性代數主校四:數0304334848313學與概率論主校0660334848313科技模塊四必修合計15選
參見通識課選修課程庫修
模塊四最低選修2
模塊四合計17模塊管理學原理主校0001334848213五:經必微觀經濟學主校修
濟管0504334848213宏觀經濟學主校理與0503334848313模塊五必修合計社會9選
可持參見通識課選修課程庫修
續發模塊五最低選修展2模塊五合計11體育院10441113232112模塊體育院必10451213232212六:藝修體育院術與10461313232312體育院體育10471413232412模塊六必修合計4
第五章商科課程標準建設的文本分析·125·續表實開課時間是授課考總驗否課程學課內核課程類型課程名稱學︵周主分學上實學階組代碼時學幹時機踐期段織時課︶
選參見通識課選修課程庫修
模塊六最低選修2
模塊六合計6
職業生涯與發展院
00961規劃0.58821創業概論院0009111616612必
模塊就業指導院修009710.588622七:創創業模擬與實踐院新創000A2I2323262216課外科研創新實業教院T0006踐活動636育
模塊七必修合計10模塊七最低選修0
模塊七合計10通識必修合計70通識選修最低修滿12通識合計82·126·大數據時代下財經高校商科課程標準建設研究續表實開課時間是授課考總驗否課程學課內核課程類型課程名稱學︵周主分學上實學階組代碼時學幹時機踐期段織時課︶
政治學原理院1533223232212公共管理學主院1556334848313會計學校0260334848313公共政策主院1524223232312必
統計學主院修0607446464414公共經濟學主院1504334848413社會保障學院1569334848413社會調查研究方主院15553法與應用3483216413學科基礎課程合計學23科學科社會學概論院大基礎1536223232512類政治經濟學院平課程05103134848513台貨幣銀行學院課0101334848513經濟法院0716223232512國際貿易學院4136223232612選
國際金融院修01A0223232612稅法院1528334848613福利經濟學院1545223232712市場營銷學院0086334848713財政社會學導論院4543223232712比較製度經濟學院4536223232712學科開放課程最低修滿學分5
學科大類平台課合計28第五章商科課程標準建設的文本分析·127·續表實開課時間是授課考總驗否課程學課內核課程類型課程名稱學︵周主分學上實學階組代碼時學幹時機踐期段織時課︶
行政管理學主院1530223232512公共部門人力資院
15532源管理23232512西方公共管理(雙院
15872語)23232512電子政府院4530223232512公務員理論與實務主院095622321616512地方政府學主院1579223232612比較政治製度院1589223232612管理定量分析院150633483216613學科專業導論(含院
4500C大學生涯規劃)07.5121222212專業專政府新聞發言人必院業必修修15191模擬02.5442224課
課程政府會議籌劃與院
15181管理02.5442224政府營銷實務分析院1531102.5444224政府應急管理實務院1532102.5444224綜合實驗院00D12ERP1.524244222公眾滿意度測評院1517102.5446224學科前沿講座(含畢院
15041業論文寫作講座)0.5886228二階段課程42學年論文院133011611畢業實習院13004481畢業論文院13356671·128·大數據時代下財經高校商科課程標準建設研究續表實開課時間是授課考總驗否課程學課內核課程類型課程名稱學︵周主分學上實學階組代碼時學幹時機踐期段織時課︶
專業必修課程小計32現代行政法學院4538223232512市政管理院4522223232512公共關係學院1568223232512管理心理學院1582223232512非營利組織管理院1534323232512專業社區管理院4524223232512選修西方行政學說院選
提高4523223232612修
公共倫理學院性課1507223232612程當代中國政治製度院1578223232612政府績效管理院1531334848613兵法謀略院00G9223232612政府預算管理院1554223232712國有資產管理院1543223232712公共危機管理院4527223232712專業政府文秘與寫作院454022321616512選修財務業務一ERP院02A42體化實驗23232512實務選技能修公共部門財務會計院451633483216613性課公務員應試技巧院1536334848613程資產評估院1538223232712專業選修課程最低修滿學分20專業課合計52總學分162第五章商科課程標準建設的文本分析·129·實踐教學環節與二階段課程設置實開課時間是授課考總驗否課程學課內核課程類型課程名稱學︵周主分學上實學階組代碼時學幹時機踐期段織時課︶
軍事訓練院100833113軍事理論院103210.2536324111英語視聽說校34B31111616112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院090162966432216體係概論計算機應用院03A422481632213英語視聽說校34B41211616212英語視聽說校34B51311616312英語視聽說校實34B61411616412踐社會調查研究方法主院教15553與應用1483216413學
綜合實驗院00D12ERP1.52424422公共部門財務會計451631483216613管理定量分析院150631483216613公務員理論與實務主院095621321616612創業模擬與實踐000A2I23232622畢業實習13004481論文學年論文133011611設計畢業論文133566711實踐課外科研創新實踐活動T0006活動636實踐教學合計35.75·130·大數據時代下財經高校商科課程標準建設研究續表實開課時間是授課考總驗否課程學課內核課程類型課程名稱學︵周主分學上實學階組代碼時學幹時機踐期段織時課︶
學科專業導論(含大4500C學生涯規劃)0.75121222212大類政府新聞發言人模擬151910.25442224教育政府會議籌劃與管理151810.25442224階段政府營銷實務分析153110.25444224二政府應急管理實務階153210.25444224段綜合實驗院課00D12ERP1.52424422程學科前沿講座(含畢15041業論文寫作講座)0.5886228專業教育公眾滿意度測評151710.25446224階段就業指導院009710.588622創業模擬與實踐000A2I23232622二階段課程合計6.5三、現行課程標準麵臨的問題與挑戰誠如前所述,我國主流的課程觀念是一種社會本位的、培養高級專門人才的課程觀念。在這種課程觀念的指引之下,現實中實施的大學課程改革不可避免地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朱曉剛,)。
2008當前我國高校課程改革正麵臨的問題,如:理論不足和實踐盲目的問題。在高等教育界,雖然大家都認識到,課程作為教學活動中內容和實施過程(或方式)的統一,是實現教育目的的手段。課程設置是否合理,課程質量的高低,其實施是否有效,都關係到高級專門人才的質量。故此,人們把課程形象地比喻為教育的“心髒”,把課程改革看作是教育改革的主戰場。在我國高等第五章商科課程標準建設的文本分析·131·教育改革的指導思想中,也明確地提出了“教學改革是核心”。但是,由於我國高等教育體製改革任務繁重,涉及眾多的大學,且實效性極強,加上其他多方麵的原因,本科課程改革卻始終未能成為高等教育研究的熱點。因此,各高校的本科課程改革大都是在沒有充分的理論研究的情況下開展起來的,往往是邊研究邊試點,在試點中積累經驗,探索理論。如此,不可避免的就是一批國內重點大學會通過短期的考察學習,直接把國外一流大學的做法搬來,有照葫蘆畫瓢之嫌,並同時又成為國內其他大學學習的榜樣。這樣擴展開來,就容易出現“食洋不化”的弊端。至於中國大學課程改革的理論研究,各個高校本科課程改革研究的課題組,也多局限於僅由各學科專業的學者組成,不但沒有相關學科的學者參與,甚至連高等教育理論工作者也很少參與。這種研究,隻能是局限於經驗層麵,就事論事,難以上升到理論的高度。
改革總目標不明確的問題。有學者通過研究表明,半個多世紀以來,我國高校本科教育,從培養目標要求到教育模式,都是專科化的(別敦榮,)。這種教育模式的形成有其特定的曆史背景,在2001“民族國家統整運動”和“現代工業社會建設”的進程中,也曾發揮了巨大作用,取得了可觀的社會效率。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特別是在高等教育信息化、國際化、大眾化的背景之下,這種教育模式的弊端,已經暴露無遺,危機深重。現實中,雖然各個高校針對這種傳統教育的弊端進行了積極的改革。如少數高校進行了打通部分學科專業基礎教學的改革實驗;個別高校在全校開展了通識教育教學改革實驗;還有一些高校通過建立人文素質教育基地來開展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多數學校把本科教學改革的重點放在各學科專業內部,強調加寬基礎、調整課程結構、更新知識、轉變教學方法,以及改善教學設施和實驗實習條件,等等。但是,人們並沒有從根本上認清我國現行本科教育的痼疾,現在所做的隻是在維持現行本科教育模式的前提下,進行一些修修補補的工作。
高校在課程改革中的缺位問題。高校作為一個獨特的社會機構·132·大數據時代下財經高校商科課程標準建設研究和組織,在社會發展中日益發揮著越來越巨大的作用。今天,世界各國的大學都強調要突出自身主體地位,做社會事務的積極參與者,以引領社會健康發展。但反觀我國高校在社會發展中的這種主體地位明顯缺失,緊跟政策,亦步亦趨,隻充當政策的解釋者和執行者,而不思如何改革,甚至成為改革的阻礙力量。這一點在高校課程改革中表現最為突出。對照世界一流大學的情況,我們發現,幾乎每一所一流大學的成長史,都可以反映為一部大學課程的改革史,像哈佛大學的通識教育,圍繞核心課程進行了幾十年如一日的課程改革(這也是因為大學的辦學理念是通過課程改革才得以體現和實現)。考察世界一流大學的課程,我們還會發現,它們一般都有自己的課程專家隊伍,大學課程的設置和實施都是基於本校研究和對其他優秀學校學習和借鑒的基礎之上,並強調要體現本校的個性和特色。而我國大學課程的現狀是,由於實施大一統的“公共框架”課程,不管大學的層次、實力、特點如何,隻有大一統的“國家課程”,而沒有或少有基於學校本位的“學校課程”。大學隻是在國家的專業課程設置之下的組織實施者,不同大學同一專業的課程,隻有質量高低的差別,而沒有結構上的哪怕是細微的差別。所以大學在課程改革的主體中是缺位的,這種缺位既有客觀的原因也有主觀上的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