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苗床準備秋冬茬番茄育苗期處在雨季,必須選擇地勢較高、排水良好又通風的地方,還需要有遮雨遮陰設備,有利於降溫防暴曬,避免發生病毒病。最好設置1.5~2.0米高的中棚,覆蓋透光率低的舊薄膜,四周卷起,形成防雨遮陰棚,或應用遮陽網遮陰。在棚內做成1~1.5米寬的育苗畦,施腐熟農家肥,每平方米20千克,翻10厘米深,耙平146大棚番茄畦麵。
3種子消毒和浸種催芽用1%磷酸三鈉溶液浸種20分鍾撈出,用清水洗淨後,浸泡4~5小時再進行催芽。
4播種方法在畦麵按10厘米行距開淺溝,溝內澆少量水,把催出小芽的種子點播於溝中,用耙摟平畦麵,覆土1.5厘米厚,立即在畦麵澆透水。
5苗期管理秋冬茬番茄一般不移植。由於溫度高,幼苗生長快,播種20天左右,3~4片葉即可定植。出苗前要保持床麵濕潤,出苗後適當控製水分。若幼苗有徒長趨勢,用0.05%~0.1%的矮壯素噴灑,防止徒長。幼苗出土後7天噴一次防治蚜蟲、粉虱類害蟲的藥劑,防止蚜蟲傳播病蟲害。每畝定植2500~3000株為宜。
6定植後的管理(1)設置反光幕:為了提高節能型大棚溫室的光照強度,在溫室覆蓋薄膜時或幼苗緩苗後,在溫室北側設置反光幕,有利於改善室內光照條件,提高溫室溫度。
(2)調控棚內溫度和濕度:當白天外界的最高氣溫低於25℃,夜間溫度達到15℃左右時,開始覆蓋薄膜。秋冬茬番茄溫室栽培恰好在外界氣溫由高逐漸降低的秋冬季節,因此,溫室內溫度的調節也要隨著外界氣溫的變化和147壽光蔬菜種植管理寶典番茄不同生育階段對溫度的需求而靈活掌握。溫室內溫度的調控主要是通過提前或推遲揭蓋草苫或保溫被的時間、變換通風方式及增減通風量來實現。大棚溫室栽培番茄的溫度控製,一般白天掌握在25~28℃,最高不宜超過30℃,夜間控製在15~17℃,清晨最低溫度不宜低於8℃。
番茄不同生育階段所需求的溫度略有差異,一般開花期比掌握的標準略低1~2℃,果實發育期略高1~2℃。番茄生長、開花結果,需要比較幹燥的空氣,因此,在保證番茄正常生長發育的基礎上,如果溫室內空氣濕度過大,會影響植株的正常生長發育,同時也易滋生和蔓延各種番茄病害。通過改善通風、澆水、噴藥等措施,使溫室內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50%~60%為好。
(3)肥水管理:番茄也和其他茄果類蔬菜一樣,在果實迅速膨大期以前,植株以營養生長為主;當植株進入果實發育期以後,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同時進行。根據這個生長發育特點,前期應適當控製灌水和追肥,中、後期可適當增加肥水,並經常保持土壤濕潤,防止忽幹忽濕,一般每隔8~10天澆水一次,每次澆水要適當控製,不宜大水漫灌。實施灌水、追肥操作應選擇在晴朗天氣裏進行,灌水後還要適當加大通風量,降低溫室內空氣濕度,防止病害發生。
148大棚番茄大棚冬春茬番茄栽培技術冬春茬番茄栽培和秋冬茬正好相反,前者是隨著外界氣溫由低漸高進行種植,而後者是隨著外界氣溫由高漸低進行種植。比較起來,冬春茬的栽培技術難度大一些,多數時間是在低溫、弱光照的冬季進行。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太陽光能和節能型大棚溫室的設施,提高和保持番茄生長發育的適宜溫度和光照強度,是冬春茬番茄栽培能否獲得優質高產的關鍵。
1品種選擇應選擇在低溫弱光條件下坐果率高、果實發育快、果個較大、商品性好的品種。生產實踐證明,無限生長類型抗TY病毒的品種,如瑞星五號、齊達利等品種比較適宜。
2適宜播種期冬春茬番茄適宜的播種期在9月中下旬到10月上旬。一般要求11月上旬外界天氣轉冷(冬季)前完成苗期生育,因為這段時間大棚溫室的溫度和光照等可以調控在最適宜的範圍內,利於培育莖稈粗壯、花芽分化和花芽發育良好的適齡壯苗。
149壽光蔬菜種植管理寶典大棚溫室如果進行長期栽培,番茄9月中旬播種,一般可在2月上旬開始采收,頭茬在4月中旬結束。換頭再生後,第二茬在5月上旬開始采收,6月上旬結束,第三茬7月上旬采收。
3培育適齡壯苗培育壯苗主要是控製徒長,促進花芽分化。番茄9月育苗,外界氣溫白天較高,晚上偏低,這時的溫度管理白天一定要降溫,以最高不超過25℃為宜,夜間要注意低溫,以12℃為宜,一般不低於10℃,不高於15℃。
苗期盡量增強光照。苗床要選擇在溫室內光照充足、溫度好的位置。播種一定不要過密。幼苗移植時的營養缽一定要大,其直徑要大於10厘米。隨著幼苗長大,苗與苗之間的距離要拉大,嚴防葉片互相遮擋,這是能否培育出壯苗的關鍵。
苗期水分不要過大,但又不要幹旱,苗期盡量不灌水。
營養土配製一定要高標準,既要營養充足,又要透氣保水性好。營養袋或營養缽擺放時,要把其下部的土壤翻鬆。
這樣灌水量過大時,水分滲入地下;澆水不及時,幼苗可吸收下麵土壤的水分,不至於造成嚴重幹旱。番茄播種後40天左右,幼苗達到6葉1心,現第一花穗時即可定植。
4定植前的準備冬春茬番茄栽培的定植期正值嚴冬季節,為了提高大棚溫室的溫度,前茬作物應盡可能提前拉秧,清潔田園,修150大棚番茄補薄膜,並對溫室構件和土壤進行化學消毒,以減少病菌。
與此同時,還要增施優質、腐熟的農家肥,深耕細翻,使糞土充分摻勻;整地起壟前,每畝再溝施30千克複合肥,然後按壟距110~120厘米做壟,壟高15~20厘米,壟麵要平整;密閉溫室,以提高溫室內空間和土壤溫度,保證幼苗定植後有較高的成活率。
5定植冬春茬番茄一般每株留2~3穗果實,多采用單幹整技,因此,每畝栽植的株數以2300~2500株為宜。
幼苗健壯與否對番茄的產量影響極大,因此,除了在育苗期間要根據番茄生長發育的需求調節好溫度、濕度外,在定植前還要進行嚴格選苗,盡可能選擇生長健壯、整齊的幼苗,淘汰弱苗、劣苗。
6定植後的管理(1)溫度管理:番茄幼苗定植後,溫室應繼續密閉5~6天,創造高溫、高濕的環境條件,加快緩苗速度。如果幼苗在中午出現萎蔫現象,應及時采用回苫的方法進行短期遮陰以利於緩苗。緩苗後開始放風,以降溫降濕,一般在晴天的中午進行,以溫室內最高氣溫不超過30℃為宜,最好控製在25~28℃,夜間的氣溫,前半夜應維持在14~16℃,後半夜可降低至8~12℃。當植株進入果實發育盛期時,溫室內的氣溫應適當升高1~2℃。
(2)光照的調節:冬春茬溫室栽培番茄的季節,外界151壽光蔬菜種植管理寶典光照時間短、強度弱,往往達不到番茄正常生長發育所需要的光照強度。因此,應通過改進栽培技術措施使番茄植株盡可能多地接受外界自然光照的時間和強度。前茬蔬菜作物拉秧後,應及時更換塑料薄膜,最好使用透光率高的無滴薄膜,並要經常清掃薄膜上的灰塵及雜物,保持溫室潔淨,增加外界自然光的透光率。整地做壟時,可做成寬窄行,盡可能加大壟與壟之間的距離。采用鋼絲架吊繩的方式進行綁蔓,以充分利用溫室的空間。在番茄果實進入轉色期時,還要及早摘除每一果穗以下的老葉、黃葉、病葉,以改善植株行間的通風透光條件。同時可在溫室的北側設置反光幕,可明顯提高植株光合作用。
(3)水肥管理:定植後到開花坐果前是壯秧蹲苗階段。定植緩苗後,及時澆一次緩苗水,水量不宜過大,澆水後及時中耕。當第一穗果核桃大時蹲苗結束。番茄蹲苗不能過度,如遇幹旱要及時補給水分。蹲苗可實現植株莖粗、節短、葉繁茂、花朵大、色深黃。進入結果期要及時供應肥水,保持土壤相對濕度80%~85%,澆水時掌握澆果不澆花的原則。第一穗果開始膨大時,結合澆水追催果肥,每畝施入高性全水溶肥及多肽複合肥20千克左右。
以後在第一穗果采收時,每畝施肥20千克。在番茄盛果期,結合噴藥葉麵追施0.5%~1%的磷酸二氫鉀混合豐收一號、雲大120等,噴施2~3次,對促進植株健壯、延遲衰老、提高果實品質和產量有較好的作用。
(4)植株調整:包括整枝、打杈、摘心、打葉、吊蔓、疏152大棚番茄花疏果等。單幹整枝法隻保留主軸,葉柄內長出的側枝全部摘除。在單幹整枝的基礎上,保留第1花序下的側枝,結一穗果摘心。連續摘心整枝法就是當主幹第2花序開花後用同樣的辦法摘心,留側枝。
(5)藥劑蘸花:冬春茬番茄開花結果前期,溫度偏低,光照不足,花粉發育不正常,影響正常授粉受精,導致落花落果。生產上常用激素處理花朵,促進果實膨大,提高坐果率。常用2,4D蘸花,使用濃度為15~20毫克/升。待一穗花有3~4朵開放時,用毛筆蘸藥塗花柄或花序梗部。
為了防止重複蘸花,可在激素溶液中加一點紅色廣告色作標記。
(6)采收:冬季番茄果實轉色慢,各種生理性病害也相當嚴重,此時要加強溫濕度調控,合理補充營養,並適當增加通風透光條件,保證果實正常轉色。
153壽光蔬菜種植管理寶典大棚春季番茄早熟栽培技術1品種選擇建議選擇耐低溫、耐弱光、抗病性強、豐產、果實綜合性狀好的品種。
2培育適齡壯苗品種的熟性和育苗方式不同,適宜的苗齡也不一樣。
早熟品種,溫室無土育苗需40天左右;中晚熟品種的適宜苗齡比早熟品種多5~10天。具體的播種期可根據當地春季塑料大棚栽培番茄的適宜定植日期推算,即定植期減去適宜苗齡所得出的日期就是適宜播種期。播種後,溫室內氣溫白天控製在28~30℃,夜間不低於20℃,5厘米深的土層溫度維持在25℃左右。第一片真葉長出時,為防止幼苗徒長,要合理調控日夜溫差。
3適時移栽大棚番茄栽培生長期較長,產量高,基肥必須施足。
移植時間應力求做到適時偏早,不要失去大棚早熟栽培的意義。一般大棚內夜間最低氣溫穩定在10℃以上,土溫穩定在12℃以上時即可移栽。種植密度根據品種而定,早熟154大棚番茄品種每畝3000株,中熟品種2500株,晚熟品種3000株。
4移栽後的管理移栽初期以防寒保溫為主。緩苗後白天大棚內氣溫保持在25~30℃,最高不超過35℃,夜間保持在13℃以上。隨著外溫升高,加大放風量,延長放風時間,早放風,晚閉風。進入5月中旬以後就要開始放風,盡量控製溫度白天不超過26℃,夜間不超過18℃。
移栽初期必須控製澆水,防止番茄莖葉徒長,促進根係發育。第1花序坐果後,每畝追施全營養元素水溶肥20千克左右,灌一次水。當表土稍幹後進行淺劃鋤。第2、第3花序坐果後再各澆一次水。灌水要在晴天上午進行,灌水後要加強放風,降低棚內空氣濕度。棚內濕度過大易發生各種病害。
5整枝大棚春季番茄整枝一般采用單幹整枝法,無限生長型品種可留5~6穗果摘心,有限生長型品種可留4穗果摘心,及時摘掉多餘的側枝。結合整枝綁蔓,摘除下部的老葉、病葉,並進行疏花疏果。
為防止落花落果,在花期加強溫度、水分管理的同時,進行人工輔助授粉(振動植株或花序),或直接采用番茄靈或2,4D等坐果激素處理花。
6采收大棚春季番茄的采收期由於氣候條件、溫度管理、品155壽光蔬菜種植管理寶典種的不同而有差異。一般從開花到果實成熟,早熟品種40~50天,中熟品種50~60天。果實進入轉色期後要及早摘除下部老葉,增加田間透光率,促進果實著色。
156大棚番茄掌握番茄生物學特性合理調控生長環境番茄屬於茄科草本植物。番茄從種子播種到采收結束可分為發芽期、幼苗期、開花坐果期和結果期。
發芽期:發芽期是指種子發芽到第一片真葉出現。在適宜環境中一般需要7~9天。種子發芽和溫度、水分、空氣的關係非常密切。番茄種子發芽的適宜溫度是28~30℃,最低限溫度為12℃,超過35℃對發芽不利。種子開始發芽先急劇吸水,半小時可吸水達到種子重量的三分之一,在2小時內達到三分之二,以後逐漸緩慢,8小時後吸水趨於飽和。同時開始進行強烈的呼吸,需要大量氧氣,也消耗自身貯存的養分。所以隻有新鮮、飽滿的種子,再充分滿足所需的溫、濕、氣條件,才能使發芽順利進行。
幼苗期:幼苗期是指第一片真葉展開到定植。幼苗期要經曆兩個階段:2~3片真葉花芽分化前為基本營養階段,主要是根係生長及生長點的葉原基分化,吸收積累養分為營養生長及花芽分化做準備,同時子葉和真葉產生成花激素,對花芽分化有促進作用。所以這一階段創造適宜的環境條件,尤157壽光蔬菜種植管理寶典其是充足的光照、適宜的溫度和良好的營養條件是培育壯苗的重要環節。
2~3片真葉展開後進入第二階段,花芽開始分化,花芽分化與營養生長同步進行。一般播種後20~30天分化第一個花序,以後每10天左右分化一個花序。花芽開始分化後每2~3天分化一個小花,同時,與花芽相鄰上方的側芽也在分化生長成葉片。所以花序的分化、花序上小花的分化、葉片的分化及頂芽的生長是連續交錯進行的。如第一花序出現花蕾時,上麵各穗花序的花芽處於發育或分化狀態。
花芽分化的節位高低、數目、質量受品種及育苗條件的製約。一般早熟品種6~7片葉後出現第一花序,中晚熟品種在7~8片葉出現第一花序。如果育苗條件不良,花芽分化節位提高,花芽數目減少,花芽質量變劣。
生產中,對花芽分化影響最大的是光照及溫度條件。
試驗表明,高溫能促進花芽分化,但高溫下花芽數目減少。
溫度越低,花芽分化期越長,但花芽數目增多。當夜溫低於7℃時則易出現畸形花。花芽分化與日照時數、光照強度也有密切關係。據試驗,光照充足,花芽分化早、節位低、花芽大,能有效促進開花及早熟。
花芽分化與水分的關係,表現為缺水時花芽分化及生長發育都不好,水分稍多影響不大,所以育苗期應注意控溫不控水,當然也不是說水越多越好。此外,肥沃疏鬆的苗床土含有豐富的氮、磷、鉀,幼苗營養狀況好,有利於花158大棚番茄芽分化及生長發育。
育苗期間生長和發育是同時進行的,營養生長是植株發育的基礎。根係發育狀況、葉麵積大小、莖粗都對花芽分化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開花坐果期:開花坐果期指第一花序現蕾,開花到坐果的短暫時期,是番茄從營養生長為主過渡到生殖生長與營養生長並進的轉折期,對產品器官形成與產量(特別是早期產量)影響極大。這段時期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矛盾突出,是通過栽培管理措施來協調兩者關係的關鍵時期。一般來說,水肥過多可能導致中晚熟品種徒長,過控則易使自封頂品種出現果墜秧現象,導致果實生長不良、植株早衰、產量降低等。
結果期:結果期指第一花序坐果一直到采收結束而拔園的全過程。其特點是秧果同步生長,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矛盾始終存在,栽培管理始終是以調節秧果關係為中心。一般情況下從開花到果實成熟需50~60天,環境條件適宜可能縮短,冬季低溫寡光條件下需70~100天。
進入結果期,番茄莖蔓生長、開花、結果不斷交替進行,當下層花序開花結果、果實膨大生長時,上麵的花序也在不同程度地分化和發育,因此各層花序之間的養分爭奪也較明顯。特別是開花後的20天,果實迅速膨大,吸收較多的養分,如果營養不良往往使基軸頂端變細,上位花序發育不良,花器變小,坐果不良,產量降低。尤其是冬春季節地溫低,根係吸收能力減弱,表現更為突出。因此,供給159壽光蔬菜種植管理寶典充分的營養,加強管理,調節植株生長與結果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