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在版編目(犆犐犘)數據中醫兒科護士工作手冊/周曉星,張霞,王力寧主編.—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ISBN9787533162009Ⅰ.①中…Ⅱ.①周…②張…③王…Ⅲ.①中醫兒科學—護理學—手冊Ⅳ.①R248.4-62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12)第177834號中醫兒科護士工作手冊周曉星張霞王力寧主編出版者: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地址:濟南市玉函路16號郵編:250002電話:(0531)82098088網址:www.lkj.com.cn電子郵件:sdkj@sdpress.com.cn發行者: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地址:濟南市玉函路16號郵編:250002電話:(0531)82098071印刷者:山東和平商務有限公司地址:濟南市曆下區和平路36-2號郵編:250014電話:(0531)51678768開本:787mm×1092mm1/16印張:12字數:249千字版次:2012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犐犛犅犖9787533162009定價:36.00元《中醫兒科護士工作手冊》編委會主編周曉星張霞王力寧副主編(以姓氏筆畫為序)朱鳳張秀芳李清花李琳楊婷黃俊編委(以姓氏筆畫為序)於倩王雲尹俊英王愛新白曼朱鬆穎劉甜呂翠華張倩姚桂鳳薑紫薔康慶穩譚美榮書

目錄總論第一章中醫兒科學基礎…………………………………………………………1第一節小兒年齡分期、各期特點與保健………………………………………1第二節體格的生長發育………………………………………………………3第三節生理、病因、病理特點…………………………………………………6第四節兒科四診概述…………………………………………………………7第五節計劃免疫………………………………………………………………10第六節小兒營養………………………………………………………………13第七節兒科治法概述…………………………………………………………15第二章中醫傳統技術操作………………………………………………………19第一節中醫常規技術操作……………………………………………………19第二節兒科特色技術操作……………………………………………………30各論第三章新生兒疾病………………………………………………………………41第一節胎黃……………………………………………………………………41第二節新生兒硬腫症…………………………………………………………47第三節臍部疾患(臍濕、臍瘡、臍血、臍突)…………………………………51第四章肺係病證…………………………………………………………………56第一節感冒……………………………………………………………………56第二節咳嗽……………………………………………………………………61第三節肺炎喘嗽………………………………………………………………66第四節哮喘……………………………………………………………………72第五章脾係病證…………………………………………………………………78第一節鵝口瘡…………………………………………………………………781

書第二節嘔吐……………………………………………………………………81第三節泄瀉……………………………………………………………………85第四節積滯……………………………………………………………………93第五節疳證……………………………………………………………………96第六章心肝係病證……………………………………………………………102第一節心痹…………………………………………………………………102第二節驚風…………………………………………………………………106第三節癲癇…………………………………………………………………110第四節心悸…………………………………………………………………115第七章腎係病證………………………………………………………………121第一節水腫…………………………………………………………………121第二節遺尿…………………………………………………………………126第三節尿頻…………………………………………………………………129第八章時行疾病………………………………………………………………133第一節麻疹…………………………………………………………………133第二節丹痧…………………………………………………………………138第三節水痘…………………………………………………………………143第四節痄腮…………………………………………………………………147第五節頓咳…………………………………………………………………151第六節小兒暑溫……………………………………………………………155第九章其他疾病………………………………………………………………161第一節紫癜…………………………………………………………………161第二節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165附錄一病房各級護理人員崗位職責…………………………………………169附錄二住院患兒意外事故及緊急狀態的護理應急程序……………………174附錄三中醫醫院規章製度……………………………………………………177參考文獻…………………………………………………………………………1862

前言隨著中醫護理學科技術的發展,按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布的《中醫醫院中醫護理工作指南》文件精神,對於中醫醫院護理工作者的專業綜合素質的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幫助中醫院兒科護理人員提高中醫基礎理論水平和獨立工作能力,充分發揮和體現中醫學理論整體觀、辨證施護在臨床實踐中的特色及優勢,更好地規範中醫護理技術操作程序,以達到培養應用型、技能型的實用護理人才的目標,我們結合廣大護理同仁的需求,特組織編寫了《中醫兒科護士工作手冊》一書。

本書在內容的編排上涵蓋了兒科絕大多數常見病種,重點突出、可操作性強、易於掌握。每一病證介紹了中醫兒科學的病因和病機、鑒別診斷、證治分類,重點闡述了護理常規中的護理評估、護理要點、病情觀察、並發症護理等內容,融合了身心整體護理的理念,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同時緊密結合臨床和現代護理的發展趨勢,重視健康宣教,可供廣大臨床中醫兒科護理工作者參考。

本人從事中醫兒科護理工作20餘年,一路走來,感慨萬千。此書的出版,將更加堅定自己“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多年以來,兒科一直是醫院滿意度較低、醫患糾紛頻發的部門,護理工作的難度較大。現在我國計劃生育的國策深入人心,而孩子的身心健康又關係著全民的素質和祖國的前途,為此,兒科護士肩負著重大的使命。我們應該怎樣做,兒科護理才能更大程度地得到患兒及家人的認可和滿意,值得我們去探索和追求。

本書得以順利出版,得到了諸多編撰人員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尤其是本書的副主編張秀芳、李琳等,協助查閱了大量的醫學護理書籍並彙集整理,在此深表謝意。在編寫過程中,承蒙張桂菊副教授提出了很好的修改建議,在此也表示衷心的感謝!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參考了大量的護理書籍和資料。由於本人才疏學淺,加之時間倉促,未能更廣泛地征求意見,書中難免有謬誤和不足之處,敬請讀者諒解。

中醫兒科護理學作為一門學科也在不斷的發展和提高,本書內容還有待進一步完善。我們懇切希望廣大中醫護理同仁在實踐應用中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為提高中醫兒科護理水平和發展中醫護理事業共同努力。

周曉星2012年6月總論第一章中醫兒科學基礎第一節小兒年齡分期、各期特點與保健因小兒形體、生理、病理各方麵均有其自己的特點,對養育、保健、疾病防治等有不同的要求,所以,根據小兒生長發育不同階段的特點,將整個小兒時期劃分為7個階段。

一、胎兒期是指從受精卵形成到胎兒娩出為止,共約40周。在這一時期,胎兒完全依賴母體生存。母親在妊娠期間受到各種不利因素(如感染、創傷、濫用藥物、接觸放射性物質、營養不良等)的影響,都有可能影響胎兒的發育。

保健重點:①重視孕母的健康、營養、情緒、工作與生活環境。②加強孕母與胎兒的保健。③寒溫調攝,防感外邪。④避免外傷。⑤孕婦注意勞逸結合。⑥調節情誌,保持心情愉快。⑦謹慎用藥,減少先天畸形。

二、新生兒期從胎兒娩出臍帶結紮至出生滿28天,稱為新生兒期。胎齡滿28周至出生後7足天,為圍生期。這一時期小兒死亡率最高。

新生兒脫離母體後,體質尤其稚嫩,五髒六腑皆成而未全、全而未壯,極易受到損傷。

保健重點:①保溫。②生後開乳,合理喂養。③日常護理,如清潔衛生、消毒隔離。④促進母子間的情感聯結。⑤預防疾病和意外。

三、嬰兒期從出生後至1周歲為嬰兒期。嬰兒期是生長發育最迅速的時期。對營養需求高、自身免疫力尚未健全,容易發生肺係病證、脾係病證及各種傳染病。必須加強這一時期疾病的預防和保健工作。

保健重點:①提倡母乳喂養,合理添加輔食,指導斷奶。②定期進行健康檢查1

書中醫兒科護士工作手冊和體格測量。③按時完成基礎免疫程序。④預防疾病和意外。

四、幼兒期1周歲後至3周歲為幼兒期。這一時期小兒生長發育減慢,活動增加,接觸麵擴大,傳染病發病率增高;智力發育迅速,語言、思維和感知、運動的能力增強,但是識別危險、自我保護能力差,易發生意外事故;機體免疫力差,感染性疾病的發病率仍較高。

保健重點:①飲食調護,保證均衡的營養。②合理安排小兒的生活和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③預防疾病和意外。④進行生長發育係統監測。

五、學齡前期3周歲至入小學前(6~7)周歲為學齡前期。這一時期小兒的智能發育更趨完善,好奇多問,模仿性強,能用較複雜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維和感情,是小兒性格特點形成的關鍵時期。此時期的小兒活動範圍日益擴大,缺乏安全防範意識,易發生溺水、燙傷、墜床、錯服藥物等意外事故,應注意防護。感染性疾病發病率減低,而易患免疫性疾病。

保健重點:①繼續生長發育監測。②加強早期教育,培養獨立生活能力和良好的道德品質。③加強體格鍛煉,增強體質。④預防傳染病和意外事故的發生。

⑤加強托幼機構的管理。

六、學齡期6~7周歲後至青春期來臨(一般為女12歲、男13歲)為學齡期。此期小兒體格發育穩步增長,除生殖係統外,其他器官係統均達到成人水平。智能發育更成熟,自控、理解分析、綜合等能力均進一步增強,是接受科學文化教育的重要時期。

保健重點:①加強體格鍛煉。②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衛生習慣。③培養良好品格。④保證教育,全麵發展。

七、青春期女孩從11~12歲至17~18歲、男孩從13~14歲至18~20歲為青春期。該期是人生第二個生長發育迅速的時期,第二性征逐漸明顯,是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最好時期。但是心理、行為、精神等方麵常不穩定,易受社會、周圍環境的影響。

因此,要繼續加強該期的教育、保健和疾病預防工作。

保健重點:①保證充足的營養。②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③加強青春期生理2

第一章中醫兒科學基礎和心理衛生教育。④培養良好的品德。

第二節體格的生長發育掌握小兒的生長發育規律,對於指導兒童保健、做好兒科疾病防治,具有重要意義。

一、體格的生長發育關於小兒體格的發育,有各項生理常數,如體重、身高、囟門、頭圍、胸圍等。

下麵簡單介紹體格生長發育的常用指標及測量方法。

1.體重體重是小兒機體量的總和,是監測小兒生長發育的一個重要指標。

小兒體重的增長不是勻速的,青春期之前,年齡越小,增長速率越高。出生時體重約為3kg,生後第1周有生理性體重下降,約減少原來體重的3%~9%,並常於生後7~10日恢複到出生體重。3~5個月時體重是出生時的2倍(6kg),1歲時增至3倍(9kg),2歲時體重4倍於出生體重(12kg)。臨床可用以下公式推算小兒體重:<6個月體重(kg)=3+0.7×月齡7~12個月體重(kg)=7+0.5×(月齡-6)1歲以上體重(kg)=8+2×年齡2.身高(身長)身高是指從頭頂至足底的垂直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