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在版編目(CIP)數據中國民間文學史.神話卷\/祁連休主編;呂微著.--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19.12ISBN978-7-5545-5097-7Ⅰ.①中…Ⅱ.①祁…②呂…Ⅲ.①民間文學-文學史-中國②神話-文學史-中國Ⅳ.①I207.709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20)第006515號目

錄…………………………(1)…………………(1)5…………………(2)8…………………(4)3…………………(5)9…………………(7)7…………………(9)0緒論一

二三

四五

六七

第一章曆史化:中國神話研究的基本問題雙重標準的“神話”經典定義人類學家對敘事體裁“三分法”的質疑世界視野中的“中國神話曆史化”問題神話:人的信仰-敘事的本原存在方式神話“實踐研究”方法論:懸置與還原中國神話史的研究宗旨及對材料的處理卜辭中的神話“

神的故事”的定義起源於近代神話學……………………………(1)第一節第二節第三節第四節第二章第一節第二節第三節第四節第三章第一節第二節第三節第四節上帝與天廷諸神………………………………………………(9)7…………………………………………(9)8……………………………………(0)15“(地土)示”諸神先公、先王的神話西周時期的神話“四方(”與“風)中國”………………………………(1)16……………………………………………(4)13………………………………………(4)13…………………………………(6)11………………………………(7)13………………………………………(2)14後稷、古公和公劉從“帝令”到“天命”周人傳誦的“禹跡”神話東周時期的神話“

三恪”“三後”與“三代”的傳說……………………(9)18……………………………………………(1)23……………………………(1)23……………………………(2)21兩周之際的諷諫詩與怨刺詩《論語》中的“聖君”神話《老子》中“道”的神話“楚世家”與《天問》…………………………………(4)28·1·………………………………(3)25中國民間文學史·神話卷第四章第一節第二節第三節第五章第一節第二節第三節第六章第一節第二節第三節第七章第一節第二節第三節第四節第八章第一節第二節第三節第四節秦漢時期的神話周秦之際的兩種五帝神話……………………………………………(8)28………………………………(8)28……………………(1)31……………………(3)38漢武帝封禪、太初改製與黃帝故事隋唐時期的神話吐蕃的苯教神話《

史記·五帝本紀》中的黃帝傳說……………………………………………(6)31…………………………………………(6)32…………………………………………(9)33………………………(3)44……………………………(7)34苯教神話向佛教神話的過渡藏族的佛教神話元朝時期的神話蒙古民族的族源神話與神話曆史元代神話的三教格局妙善的傳說……………………………………………(3)44……………………………………(5)45…………………………(9)42………………(9)42………(2)53…(3)50明清以來的民間宗教與神話信仰………………………………………………(7)46寶卷與明清以來的神話救贖—救世運動“:明清民間宗教神話的最高神祇…………(1)無生老母”54寶卷的文學化:神話救贖—救世運動的衰落與終結清代滿族神話《

天宮大戰》《

尼山薩滿》《:“孟薑女寶卷》超凡入聖”的“寶卷形式”滿族、薩滿教與神話………………………………………………(4)50……………………………………………(4)53……………………………………………(6)52……………………………………(4)50“

三天女”“老罕王”與“關瑪法”……………………(5)50主要參考文獻後記……………………………………………………………………(9)51…………………………………………………………(7)51·2·緒論曆史化:中國神話研究的基本問題一

雙重標準的“神話”經典定義據馬昌儀、劉錫誠對中國現代神話學學術史的研究:世界上第一部研究中國神話的專著,是俄國聖彼得堡大學C·中

M·格奧爾吉耶夫斯基的《國人的神話觀與神話》(82年聖彼得19。堡版)①②國向來是沒有的”,“方神話學傳入我國,主要通過兩條途徑:間接的西

神話”為何物,因為“‘話’這名詞,中神

19年,中國人尚不知“82”通過日本;直接的來自歐洲。③在日本,明治三十二年(89)高山樗19,(94,留學德國的高木敏雄出版了《,這比較神話學》“部神話學的專著10),“把歐洲的神話學說帶進了日本”與日本學者把歐洲神話學的學說介紹到日本差不多同時,或許稍晚些時候,也很快把‘話’這個詞語以及神話神

①牛《事記神話研究》首先使用了“話”這個術語,明治三十七年古神,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年2月第1版,第7頁。劉錫誠:《0世紀中國民間文學學術史》河南942大學出版社20年1月第1版,第2頁。0623②

③》,馬昌儀:《中國神話學發展的一個輪廓(編者序言),馬昌儀編《國神話學文論選萃》中

,百花文藝出版社18年4月第1版,第15頁。第1頁。茅盾:《神話研究》912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年2月第1版,第9頁。94茅盾:《中國神話研究AC》B,上海書店據世界書局12年版影印,19年1月第1版,99902》,馬昌儀:《中國神話學發展的一個輪廓(編者序言),馬昌儀編《國神話學文論選萃》中

·1·中國民間文學史·神話卷。研究介紹到了中國”①(新民叢報》從10年2月8日起開始連續刊載他(啟超)《)梁92寫的係列文章《史學》……《史學》係列文章中有一篇題為新新《史與人種之關係》他在文章中第一次使用了“話”這個新的,曆神名詞。……在沒有發現更早的材料之前,我們姑且認定他(啟超)梁②是第一個使用“話”這個詞彙的中國人。神③從日文翻譯過來的文明史著作中。同年,留日學生蔣觀雲在《民新④叢報》上,發表了《話曆史養成之人物》一文。此後,一批留日神“神話”和“比較神話學”這兩個詞,最早於10年出現在幾部93學生,如王國維、梁啟超、夏曾佑、周作人、周樹人、章太炎等,相繼把“神話”的概念作為啟迪民智的新工具,引入文學、曆史領域,用以探討民族之起源、文學之開端、曆史之原貌。自然也初步接觸到神話學的一些基本問題,如神話是什麼……但當時發表的文章大多屬,劉錫誠:《0世紀中國民間文學學術史》河南大學出版社20年1月第1版,第1—20628同上書,第1頁。91頁。9②

③①

(89年)七月二十五日發行;高山林次郎《,支那翻譯會社譯,(西洋文明史》上海)文明書局光19,河南大學出版社20緒二十九年(89年)七月印刷。劉錫誠:《0世紀中國民間文學學術史》19206,支那翻譯會社薩幼實編輯(,郭奇遠、馬年1月第1版,第2頁,第2頁。《東洋文明史》譯)248君武潤飾,作新社印刷局光緒二十九年(93年)六月初一付印,初十出版。“93年之前,除1010了上述幾本日本人撰著的文明史著作涉及或論述了神話傳說的有關問題而外,還有幾本著作或使。用了‘神話’‘神話學’詞語或論述到‘話學’它們是:德國人科培爾原著、日本人下田次郎神

譯、蔡元培重譯的《哲學要領》(務印書館,光緒二十九年[93]九月第一版)汪榮寶、葉商

10,關於神話,作者的釋義是:‘瀾原編的《新爾雅》(上海明權社發行,10年)記宇宙初生各國開93,競化書局譯,澄衷蒙學堂光緒二十九年(93年)白河次郎、國府種德:《支那文明史》10,上五月初六日印刷、發行;高山林次郎《界文明史》(海)作新社譯,作新社光緒二十九年世

,詞

20年1月第1版,第2頁,第2頁,第3頁。參見鍾少華:《語的知惠》貴州教育出版062490,載《俗研究》(南)社20年,第18頁;鍾少華:《試論民俗學學科詞語概念的近代闡述》民濟00720年第4期。02蔣

④“觀雲在他的時代,發表了中國神話學史上的第一篇神話專文,為中國現代神話學揭3頁。4”,河南大學出版社20年1月第1版,第開了第一章。劉錫誠:《0世紀中國民間文學學術史》2062’,辟之事,而狀其勇武者,謂之神話。”劉錫誠:《0世紀中國民間文學學術史》河南大學出版社2·2·緒論曆史化:中國神話研究的基本問題於介紹性的,所論也多是論述別的問題時順帶談到神話和神話學問①題,因而不能不是片段的,還談不上對神話和神話學的專門研究。

)傳承路線,就大致清晰了。但是,日文“話”一詞原是根據過日本”神英文mt翻譯的②,而據威廉斯(ias《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Wlm)關iyh”彙》“yh(mt神話)詞條,mt這個詞在英文中出現的時間也隻是1世9yh紀的事情③,於是我們可以想見,當1世紀末俄國人格奧爾吉耶夫斯基撰9寫《中國人的神話觀與神話》的時候,神話學在世界各國都還是一門相當年輕的學問。

可以說,用“神”和“話”兩個漢字組合的詞語翻譯英文mt,是一yh“這樣,根據學術史的梳理,現代神話學進入中國的早期(間接的通個既平易卻又充滿張力的譯法。“平易”是說,“話”這個詞就其字麵意神

“;而“力”是說,“話”的詞義又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故事”的意思)張神予以生發。但是,“接通過日本”引進神話學的眾多旅日學者當中,除間

了魯迅,少有人嚐試給予“神話”這個詞以一個確切的定義。在《國小中

說史略》(90年)中,魯迅寫道:12“)來說,並不難理解(古代漢語和日文中,“義(神的故事”在話”都有(比如“神靈”故事或“奇”故事、“異”故事,甚至“聖”故事)神神神昔者初民,見天地萬物,變異不常,其諸現象,又出於人力所能以上,則自造眾說以解釋之:凡所解釋,今謂之神話。神話大抵以一“神格”為中樞,又推演為敘說,而於所敘說之神,之事,又從而信仰敬畏之……故神話不特為宗教之萌芽,美術所由起,且實為文章之淵源。……迨神話演進,則為中樞者漸近於人性,凡所敘述,今謂之》,馬昌儀:《中國神話學發展的一個輪廓(編者序言),馬昌儀編《國神話學文論選萃》中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年2月第1版,第9—1頁。940②

①”,載《的。柳存仁:《神話與中國神話接受外來因素的限度和理由》中國神話與傳說學術研討會論,漢學研究中心19年3月,上冊,第1—2頁。

文集》9635頁。1③

“)我不知道它(‘神話’是不是在十九世紀末講求維新的時代從日文的siw借用過來hna[,英]威廉斯:《鍵詞:文化與社會詞彙》劉建基譯,三聯書店20年版,第33—關

051·3·中國民間文學史·神話卷傳說。傳說之所道,或為神性之人,或為古英雄,其奇才異能神勇為凡人所不及……①在《中國小說的曆史的變遷》(9412)中,魯迅寫道:—原始民族,穴居野處,見天地萬物,變化不常——如風雨,地—震等——有非人力所可捉摸抵抗,很為驚怪,以為必有個主宰萬物者在,因之擬名為神;並想象神的生活、動作,如中國有盤古氏開。天辟地之說,這便成功了“話”從神話演進,故事漸近於人性,神,出現的大抵是“神”如說古來建大功的英雄,其才能在凡人以半,上,由於天授的就是。例如簡狄吞燕卵而生商,堯時“日並出”十堯使羿射之的話,都是和凡人不同的。這些口傳,今人謂之“傳。說”②劉錫誠援引《大日本百科辭書》之《學大辭典書》“加嚴格地來哲更說,以神格為中心之某種說話叫做神話”(15頁)證明:“‘第62神格’一①

,,94義,12年1月(1日)曾由北京新潮社印行它的上卷(一篇至第十五篇)12年6月第

9321(0日)又印行了下卷(;95第十六篇至第二十八篇)12年9月合訂成為一冊,由北京北新書局印2”《,“,第8卷,第1頁。秦川編:《,行。魯迅全集》第8卷說明”魯迅出版係年》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8年2月第1版,第5頁。“一九二零年八月六日,收到馬幼漁送來的北京大學聘書,被聘947《魯迅年譜18—13》十

8196,天津人民出版社17年6月第1版,第15頁。“二月二十四日,赴995北京大學授課。魯迅於本年八月二日被北大聘為講師,本日開始授課,直至一九二六年八月離開”“《)北京為止。(中國小說史略》一九二零年北京大學曾出過四號字排印講義,稱《國小說史大中

,‘’許略》講前三篇的時候,因為課本還沒有印出,就用中國的油光紙臨時印的。(廣平《迅回魯

),憶錄·魯迅的講演與講課》”魯迅博物館魯迅研究室編:《迅年譜》(訂本)人民文學出版魯增社,第2頁,第17—19頁。511②

第1—1頁。“《中國小說史略》是作者12年至12年在北京大學講授中國小說史課程時的講129094,載《,第8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5年1月第1版,魯迅:《中國小說史略》魯迅全集》972,”為北京大學文科講師。《京大學12年8月2日聘書》原件現藏北京魯迅博物館。鮑昌等:北

90中

1月第1版,第34—35頁。“《國小說的曆史的變遷》是作者12年7月在西安暑期講學21194時的講稿,曾經印入當時西北大學出版部印行的《立西北大學、陝西教育廳合辦暑期學校講國

《迅年譜》(訂本)人民文學出版社,第13頁。,魯增4

,,魯迅:《國小說的曆史的變遷》載《迅全集》第8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5年中魯97”魯,第,演集》(二)中。《迅全集》“8卷說明”第8卷,第2頁。魯迅博物館魯迅研究室編:·4·緒論曆史化:中國神話研究的基本問題シ詞是魯迅最早從日文借用過來的。日文‘格’(ソヵワ)是‘的地神神。魯迅借用‘格’一詞來說明神話是以神為中心的古代傳說。①這”頁)神就是說,在魯迅通過日文“格”而定義的神話觀中,“話”一詞偏重神神於“神靈故事”的意思。

與間接通過日本引進神話學時不大定義“話”的做法不同②,直接神

,位’的意思(陳濤主編《漢辭典》商務印書館17年版,第12見日9802通過歐洲引進神話學的中國學者,在介紹西方學者的神話觀時,往往首先給“神話”以定義。

神話是什麼?這不是一句話就可以說明白的。如果我們要一個簡單的定義,則我們可以說:神話是一種流行於上古時代的民間故事,所敘述的是超乎人類能力以上的神們的行事,雖然荒唐無稽,可是古③代人民互相傳述,卻確信以為是真的。

小說月報》第1卷第1號1月1日,發表在12年1月1日出版的《219506《,中國神話的研究》“他(盾)研究中國神話的第一篇長文”然收入是茅④文學周報》第六卷第二十二期,署名玄珠)(符合當時神話通論類2日《4以上這段論述,出自茅盾《中國神話的研究》一文,該文寫於12年94。盡管上,署名沈雁冰,後收入《神話雜論》(世界書局12年1月初版)99《神話雜論》的第一篇長文卻是《神話的意義與類別》(發表於12年6月98,該文開篇即雲:著作將“概論”置於篇首的一般性結構)何謂神話?這個問題,不是一句話就能說清楚的。我們要曉得,凡荒誕無稽,沒有作者主名的流行故事,不盡是神話;凡敘述原始人,劉錫誠:《0世紀中國民間文學學術史》河南大學出版社20年1月第1版,第2062參見馬昌儀引梁啟超、蔣觀雲、夏曾佑、章太炎、王國維、周樹人、周作人有關文字。

,載《說月報》第1卷第1號,12年1月1日出版,收茅盾:《中國神話的研究》小6950,長江文藝出版社18年3月第1版,第11頁。

查國華:《茅盾年譜》9524頁。2②

③①

,世界書局12年1月初版;收入茅盾《話研究》百花文藝出版社18,入茅盾《神話雜論》神9991,第2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年。年4月第1版,第6頁;收入《茅盾全集》3893④

·5·中國民間文學史·神話卷類迷信鬼神的故事,也不一定是神話。我們所謂神話,乃指:一種流行於上古民間的故事,所敘述者,是超乎人類能力以上的神們的行①事,雖然荒唐無稽,但是古代人民互相傳述,卻信以為真。

g,此字有時亦指神話本身,譬如Mtooyoree即指希臘全部yyhlgfGec②的神話。

“神話”這詞,在英文為Mts研究神話的科學叫做Mtooyh。yhl-(茅盾多以此語為“話”定義)之外,多出了“荒誕無稽,沒有作者神凡主名的流行故事,不盡是神話;凡敘述原始人類迷信鬼神的故事,也不一定是神話”兩句話。這多出的兩句話,反映了茅盾之於神話觀更深入的思考,在今天看來,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和學術價值。據茅盾自己回憶,為③研究希臘、北歐神話,“時搜羅可能買到之英文書籍”,故茅盾對西方當

與《中國神話研究》相比,《話的意義與類別》於“們的行事”神神現代神話學的基本理論和理念的理解,不是間接地借助日文,而是已經直接借助英文材料④,於是,茅盾較之1世紀末2世紀初的旅日學者,對90產生於現代西方的神話學有了更切近的把握。加之茅盾“前治中國文從

學,就曾窮本溯源一番過來,現在既把線裝書束之高閣了,轉而借鑒於歐①

②③

④,百花文藝出版社18年4月第1版,第3頁。

茅盾:《神話研究》91同上書,第8頁注釋[]1。

同上書,第1頁。

茅盾在18年7月8日為《神話研究》撰寫的《序》中寫道:“二十二三歲時,為要從頭90研究歐洲文學的發展,故而研究希臘的兩大史詩;又因兩大史詩實即希臘神話之藝術化,故而又研究希臘神話……因而我又研究中國神話。凡此種種研究結果,或以短文形式隨時發表,或以書”,百花文藝出版社18年4月第1版,第1頁。茅盾《本形式出版。茅盾:《神話研究》中國神話91研究AC》“附錄”“中國神話研究參考用書”雲:“這一個參考書目,不是列舉作者在編著本書時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