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序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指出,現代職業教育的顯著特征是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推動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畢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因此,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辦學的基本思想.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關鍵是課程改革.課程改革要突出專業課程的職業定向性,以職業崗位能力作為配置課程的基礎,使學生獲得的知識、技能滿足職業崗位(群)的需求.至2014年6月,我院各專業完成了“基於工作過程係統化”課程體係的重構,並完成了54門優質核心課程的設計開發與教材編寫.學院以校企合作理事會為平台,充分發揮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的作用,主動邀請行業、企業的“能工巧匠”參與學院專業規劃、專業教學、實踐指導,並共同參與實訓教材的編寫.教材是實現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紐帶,是教和學的主要載體,是教師進行教學、搞好教書育人工作的具體依據,是學生獲得係統知識、發展智力、提高思想品德、促進人生進步的重要工具.根據認知過程的普遍規律和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認知特點,學生係統掌握知識一般是從對教材的感知開始的,感知越豐富,觀念越清晰,形成概念和理解知識就越容易;而且教材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的知識更加係統化、規範化,有助於學生自身素質的提高.
專業建設離不開教材,一流的教材是專業建設的基礎,它為課程教學提供與人才培養目標相一致的知識與實踐能力的平台,為教師依據教學實踐要求,靈活運用教材內容,提高教學效果,完成人才培養要求提供便利.由於有了好的教材,專業建設水平也不斷提高,因此在福建省教育評估研究中心彙總公布的福建省高等職業院校專業建設質量評價結果中,我院有26個專業全省排名進入前十名,其中有15個專業進入前五名.麥可思公司2013年度?社會需求與培養質量年度報告?顯示,我院2012屆畢業生願意推薦母校的比例為68%,比全國骨幹院校2012屆平均水平65%高了3個百分點;畢業生對母校的滿意度為94%,比全國骨幹院校2012屆平均水平90%高了4個百分點,人才培養質量大大提升.
閩西職業技術學院院長、教授2015年5月前言水質監測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科學.目前全國包括高職高專在內的環境類專業,絕大多數都開設了水質監測實驗課,一般都是沿用過去驗證式的實驗教材或講義,教材內容大多抽象,缺少真實情境,可操作性不強,與綜合職業能力要求有一定的距離.因此,本教材在編寫過程中進行了相應的修改,力求體現以下特色:(1)結合職業需求,以“必需、夠用”為原則,以“任務為驅動,以項目為導向”,按水質監測常規監測項目和分析方法以及崗位對環境監測人員的業務知識、能力和素質要求,形成教材的知識框架;內容由淺入深,層次分明;簡述原理簡潔、易懂,並附有較多的插圖,便於理解接受.
(2)針對高職教育特點以及社會對環境類人才專業水平與能力的要求,注重專業素質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和鍛煉,力圖體現高職高專加強實踐能力培養的特點.技能實訓部分具有創新性,大多數監測項目都經實踐檢驗,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實訓內容涵蓋水質監測的全過程和大部分工作任務.
(3)增加節後思考題,注重思考題與教材內容的聯係,結合實訓練習鞏固所學基礎知識,以達到學生畢業後具有獨立承擔環境監測任務的能力和水平的教學目標.
(4)通過內容導讀,使學生明確各章的知識點,有目的、有側重地進行學習.
本教材共11章,分為緒論、水質監測質量保證、酸堿滴定法、絡合滴定法、重量分析法和沉澱滴定法、氧化還原滴定法、吸收光譜法、原子光譜法、色譜法、電化學分析法、水質自動監測.本教材可供高職高專院校環境類、化工類、生物類、食品類等專業的學生使用,也可作為企事業單位從事環境監測、分析檢驗等相關工作人員的參考書.
本教材由閩西職業技術學院梁玉蘭任主編,閩西職業技術學院王曉明、鍾彬揚任副主編,閩西職業技術學院的馬勝蘭參與了教材的編寫.具體分工為:梁玉蘭編寫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五章、第十一章;王曉明編寫第四章、第六章、第九章;鍾彬揚編寫第七章、第八章、第十章;馬勝蘭參與參加了第十一章圖件製作工作.全書由梁玉蘭統稿.
龍岩市環境監測站陳克華通審了全書,並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另外,在編寫過程中得到了閩西職業學院的大力支持,在此一並表示誠摯感謝.
由於編者水平有限,加之編寫時間較短,書中難免存在錯誤與疏漏,望同行和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2015年4月目錄目錄第一章緒
論111水資源與水體汙染1111水資源1112水體汙染212水質監測和監測技術概述4121水質監測的目的4122水質監測的分類4123水質汙染及監測的特點5124水質監測技術概述7125水質監測分析方法913水質監測項目與水質標準10131水質監測項目10132水質標準15第二章水質監測質量保證1921質量保證的意義和內容1922監測采樣過程的質量保證20221水質監測方案的製定20222水樣的采集與保存2423監測實驗室的質量保證28231名詞解釋28232實驗室基礎32233水樣的預處理33234實驗室分析質量保證3724監測數據處理的質量保證39技能實訓水質監測方案的製定43第三章酸堿滴定法4531酸堿指示劑45311酸堿指示劑的變色原理45312指示劑的變色範圍461
313常用酸堿指示劑和混合指示劑4732酸堿標準溶液的配製和標定49321酸標準溶液49322堿標準溶液4933酸堿滴定的終點誤差5034酸堿滴定的應用51341堿度51342酸度56技能實訓水樣中堿度的測度(總堿度、重碳酸鹽和碳酸鹽)58第四章絡合滴定法6241絡合平衡62411絡合物的穩定常數62412溶液中各級絡合物的分布6342常用絡合劑64421簡單絡合物64422螯合物65423乙二胺四乙酸66424乙二胺四乙酸的螯合物6743絡合滴定的基本原理67431絡合滴定曲線68432終點誤差70433準確滴定判別式71434分別滴定判別式7144絡合滴定在水質分析中的應用72441直接滴定法72442返滴定法72443置換滴定法73444間接滴定法74技能實訓自來水中硬度的測定75第五章重量分析法和沉澱滴定法7851重量分析法78511概述78512重量分析法7852沉澱滴定法80521概述802國家骨幹高職院校項目建設成果目錄522莫爾法81523佛爾哈德法82技能實訓一水樣中懸浮性固體的測定86技能實訓二沉澱滴定法測定水樣中的氯化物88第六章氧化還原滴定法9161氧化還原平衡91611氧化還原反應和電極電位91612條件電極電勢9262影響氧化還原反應速率的因素94621氧化還原反應的複雜性94622影響氧化還原反應速率的因素9563氧化還原滴定法96631氧化還原反應的滴定曲線96632氧化還原指示劑9864氧化還原滴定法在水質分析中的應用100641重鉻酸鉀法100642高錳酸鉀法101643碘量法103644氧化還原滴定結果的計算106技能實訓一水樣中化學需氧量的測定108技能實訓二水樣中五日生化需氧量的測定111第七章吸收光譜法11871可見分光光度法118711概述118712基本原理119713可見分光光度計的結構和組成122714可見分光光度法在水質監測中的應用12472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124721概述124722基本原理125723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結構和組成127724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在水質監測中的應用12973原子熒光光譜法130731概述130732基本原理1303
733原子熒光光度計結構132734原子熒光光譜法在水質監測中的應用13474紅外吸收光譜法135741概述135742基本原理136743紅外光譜儀的結構和組成142744紅外吸收光譜法的應用143技能實訓一可見分光光度法測定水樣中的氨氮145技能實訓二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測定水樣中的總氮148技能實訓三原子熒光光譜法測定水樣中的砷150技能實訓四非分散紅外分光光度法測定水樣中的礦物油152第八章原子光譜法15581原子吸收光譜法155811概述155812基本原理156813原子吸收光譜法的定量依據156814原子吸收光譜分析過程156815原子吸收光譜儀的主要部件157816原子吸收光譜法在水質監測中的應用16282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163821概述163822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儀(ICPGAES)發射光譜理論164823ICP原子發射光譜儀器結構165824ICPGAES光譜法的特點及應用16883ICPGMS光譜法169831概述169832結構和組成169833ICPGMS發展簡史及應用範圍175技能實訓一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水樣中的銅含量177技能實訓二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法測定水樣中的銅、鉛、鋅179技能實訓三ICPGMS光譜法測定水樣中的16種元素180第九章色譜法18391氣相色譜法183911色譜法概述183912氣相色譜的流程和裝置1844國家骨幹高職院校項目建設成果目錄913氣相色譜儀的組成185914氣相色譜法的應用18792高效液相色譜法188921特點188922高效液相色譜法的主要類型及其分離原理189923高效液相色譜儀的組成與特點190924高效液相色譜法在水質分析中的應用19293色譜—質譜法193931GCGMS聯用技術的原理193932GCGMS係統的組成194933GCGMS聯用技術的應用195技能實訓離子色譜法測定水樣中的無機陰離子195第十章電化學分析法200101離子選擇電極法2001011概述2001012離子選擇性電極與膜電位2011013離子選擇性電極的選擇性及分類2021014直接電位法測定離子活度或濃度的方法2041015影響測定的因素2061016離子選擇電極法在環境監測中的應用208102溶出伏安法2091021概述2091022溶出伏安法的基本原理2091023溶出伏安法中的工作電極2101024溶出峰電流的性質211技能實訓一離子選擇電極法測定水樣中的氟化物212技能實訓二陽極溶出伏安法測定水樣中的鉛鎘含量214第十一章水質自動監測217111水質自動監測係統概述217112水質自動監測係統的構成2171121采水單元2171122配水單元2171123水質監測分析單元2181124控製單元2181125輔助單元218113水質自動監測技術發展概述2195
1131國外水質自動監測技術發展概況2191132國內水質自動監測技術發展概況220114水質自動監測儀器2211141水溫監測儀2211142電導率監測儀2211143pH監測儀2221144溶解氧監測儀2221145濁度監測儀2221146高錳酸鹽指數監測儀2231147COD監測儀2241148微生物傳感器BOD監測儀2241149TOC監測儀22611410UV(紫外)吸收監測儀22611411其他汙染物監測儀器226參考文獻2296國家骨幹高職院校項目建設成果第一章緒論第一章緒論內容導讀本章主要介紹了與水質監測相關的基本知識,為後麵各章節的學習打下一定的基礎,同時使讀者了解水質監測技術的現狀.
通過本章的學習,要求掌握水體汙染的概念和類型;了解水質監測的目的和分類、水質汙染和水質監測的特點、水質汙染物監測的常用技術以及水質監測優先汙染物和水質監測項目;掌握水質監測項目分析方法的選擇原則;熟悉環境標準,靈活運用環境標準.
11水資源與水體汙染111水資源水是人類社會的寶貴資源,分布於由海洋、江、河、湖和地下水、大氣水分及冰川共同構成的地球圈中.據估計,地球上存在的總水量大約為137×109km3,其中,海水約占973%,淡水僅占27%.淡水不但占的比例小,而且大部分存在於地球南、北極的冰川、冰蓋中,可利用的淡水資源隻有河流、淡水湖和地下水的一部分,總計不到總量的1%.自然界中水資源分布情況見表1G1.
表1G1自然界中水資源分布情況%
%總水域分布比()淡水量分布比()海水973冰蓋、冰川772淡水27地下水、土壤水224湖泊、沼澤035大氣004001河流水資源是指人類可利用的水,即符合人類利用要求的水,或者在現代技術經濟條件下,通過工程措施或淨化處理可利用的水,主要是陸地上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淺層部分,深層地下水和海水一般不作為水資源.
就我國而言,淡水資源人均不超過2545m3,不到世界人均值的1\/4,按國際上一般人口的標準,人均年擁有水量在2000~100000m3時,將出現幹旱季節的用水現象;人均年擁1
有水量在1000~20000m3時,會出現缺水現象;少於1000m3時,將出現嚴重缺水的局麵.我國300多個大中城市中有180個城市缺水,其中50多個城市嚴重缺水;而且水資源分布不均勻,我國的北方和西北地區出現資源型缺水.
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主要物質之一,除飲用外,更大量地用於生活和工農業生產.隨著世界人口的增長及工農業的發展,用水量也在日益增加.工業發達國家的用水量幾乎每十年翻一番.此外,由於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活動,大量工業廢水、生活汙水、農業回流水及其他廢棄物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水體,造成江、河、湖、地下水等水源的汙染,引起水質惡化,使水資源顯得更加緊張,亦使保護水資源顯得更加重要.
112水體汙染(一)水體汙染概念水體汙染是指某種物質進入水體,導致水體的化學、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麵特性的改變,從而影響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體健康或者破壞生態環境,造成水質惡化的現象.水體汙染有多種含義,但其基本要點是指在一定時期內引入水體中的某種汙染物所造成的不良效應.造成水體汙染的因素是多方麵的,如向水體排放未經妥善處理的城市汙水和工業廢水,使用化肥、農藥及城市地麵的汙染物進入水體,其他汙染物被雨水衝刷隨地麵徑流進入水體,隨大氣擴散的有毒物質通過重力沉降或降水過程而進入水體等.
(二)水體汙染源類型常見的水汙源分類有下列幾種.
按汙染源排放時間分類有連續性汙染源、間斷性汙染源和瞬時性汙染源.連續性汙染源又可分為連續均勻性汙染源和連續非均勻性汙染源.
按汙染源在空間分布方式分類有點汙染源(如城市汙水和工礦企業與船舶等廢水排放口)和非點汙染源(如農田排水、地表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