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4546789:;@ABCDEFGHIJ圖書在版編目(CIP)數據仁醫之路.“小藥箱”陪伴天使成長/李曉文,田娟主編.—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7.11ISBN978-7-5493-6250-9Ⅰ.①仁…Ⅱ.①李…②田…Ⅲ.①醫學院校—教學研究—文集Ⅳ.①R-4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17)第271220號出版發行江西高校出版社社址江西省南昌市洪都北大道96號總編室電話(0791)88504319銷售電話(0791)88511423網址www.juacp.com印刷虎彩印藝股份有限公司經銷全國新華書店開本700mm×1000mm1/16印張14.25字數220千字版次2017年11月第1版2017年11月第1次印刷書號ISBN978-7-5493-6250-9定價35.60元贛版權登字-07-2017-1324版權所有侵權必究圖書若有印裝問題,請隨時向本社印製部(0791-88513257)退換書
編委會編委會主任劉民編委會副主任嚴宜明顏劍陳聯嬌連璐書
!\"前言發展衛生事業,實現健康中國,人才是關鍵,基層是重點。要全麵建立全科醫生製度,實現首診在基層的目標,麵向基層訂單定向免費醫學人才的培養和使用是重中之重,直接影響著基層衛生服務體係的完善與發展。2010年國家實施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工作以來,贛南醫學院圍繞“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幹得好、有發展”的培養目標,積極探索農村衛生人才訂單定向培養模式的創新與改革,積極探索農村衛生人才培養的新途徑。2012年,我校“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項目入選了由教育部、衛生部聯合組織實施的第一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
除在教學方麵的改革創新外,我校針對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培養的特點,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緊緊圍繞“不忘初心、紮根基層、奉獻社會”這一“下得去”目標,培育和強化學生服務基層的堅定信念和奉獻精神。為此,我校提出並實施了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早下農村、早進社區、早接觸全科”的“三早教育”和醫學人文教育。“三早教育”以社會實踐和誌願服務為活動載體,利用寒暑假等假期,開展“基層衛生初體驗”“尋找最美基層醫生”“小藥箱健康教育計劃”等誌願服務社會實踐活動。
誌願服務社會實踐活動作為一種特殊的公益活動,其本身具備德育屬性。
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形式中,誌願服務占47.6%,受到學生喜愛。它!
書!\"#$!\"%&''''#()*+,-緊扣思想育人,在服務中突出了理想信念教育,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提升了大學生服務社會的主動參與意識,奉獻社會、服務他人的成就感有利於大學生良好品德和完善人格的培養,有利於良好職業精神和人文關懷精神的塑造。我們認為,在誌願服務的過程中,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加深了對基層醫療衛生的體驗,提升了服務基層的信心,深化了對“醫者仁心”的認識,踐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下得去”做好了充分的思想準備。
為了更好地展示我校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不忘初心、紮根基層、奉獻社會”這一“下得去”目標的教育成果,同時也為了讓更多的醫學生得到啟迪,我們將近五年來醫學生誌願服務實踐活動的體會和感受編輯成冊,作為醫學生特別是農村訂單醫學生了解農村社會、了解基層醫療衛生、培育仁愛之心的讀本。
期待更多的醫學生走進農村,為基層醫療衛生事業服務,為健康中國做貢獻。
編者2017年8月!
書!\"!\"#$%&$''''調查報告類走進留守兒童———關於安遠縣版石鎮留守兒童的調查!!!!!!!!!!!!!2大手牽小手,與你一起走———關於安遠縣浮槎鄉留守兒童的調查!!!!!!!!!!!!!10關愛留守兒童———關於安遠縣鶴子鎮留守兒童的調查!!!!!!!!!!!!!18播撒愛的種子———關於安遠縣三百山鎮中心小學周邊的留守兒童的調查!!!!!25孔石鎮的“守望”———關於安遠縣孔田鎮留守兒童的調查!!!!!!!!!!!!!32留守的孤獨———關於安遠縣孔田鎮留守兒童的調查!!!!!!!!!!!!!38安遠縣的留守星星———關於安遠縣天心鎮五龍營及高!留守兒童的調查!!!!!!!47麵對真實的留守孩子———關於安遠縣鎮崗鄉留守兒童的調查!!!!!!!!!!!!!54走近你的心———關於安遠縣塘村鄉留守兒童的調查!!!!!!!!!!!!!62!
書!\"#$!\"%&''''#()*+,-走近留守兒童奉獻誠摯愛心———關於安遠縣雙芫鄉留守兒童的調查!!!!!!!!!!!!!69城市的邊緣需要關心———關於安遠縣鶴子鎮留守兒童的調查!!!!!!!!!!!!!75敘述情感類我眼中的留守兒童!!!!!!!!!!!!!!!!!!!!!!!!84留守兒童,讓我靠近你!!!!!!!!!!!!!!!!!!!!!!89我心中的留守兒童!!!!!!!!!!!!!!!!!!!!!!!!95留守的孩子!!!!!!!!!!!!!!!!!!!!!!!!!!!99留守孩子,我們在身後!!!!!!!!!!!!!!!!!!!!!!108愛的思域!!!!!!!!!!!!!!!!!!!!!!!!!!!111多給留守兒童快樂!!!!!!!!!!!!!!!!!!!!!!!113遇見七八歲的你!!!!!!!!!!!!!!!!!!!!!!!!114“大太陽”照耀每一角落!!!!!!!!!!!!!!!!!!!!!120用愛撐起的一片藍天!!!!!!!!!!!!!!!!!!!!!!126用心托起的友誼!!!!!!!!!!!!!!!!!!!!!!!!132那些夢想與愛交織的旅行!!!!!!!!!!!!!!!!!!!!138傾聽真情與質樸撥動的音律!!!!!!!!!!!!!!!!!!!144你們的模樣,烙刻心頭!!!!!!!!!!!!!!!!!!!!!!152收集陽光,照亮他們,“小甘露”在行動!!!!!!!!!!!!!!!159聽見花開的聲音!!!!!!!!!!!!!!!!!!!!!!!!167“三下鄉”,心鄉下!!!!!!!!!!!!!!!!!!!!!!!174驕陽似火的七月,我們一起播種友愛的種子!!!!!!!!!!!!!182愛!!!!!!!!!!!!!!!!!!!!!!!!!!!!!!190盡我所能!!!!!!!!!!!!!!!!!!!!!!!!!!!197在追夢路上,我們一同前行!!!!!!!!!!!!!!!!!!!!204難忘的重石,完美的夏天!!!!!!!!!!!!!!!!!!!!!211!
書!
\"#
$%
書!\"#$!\"%&''''#()*+,-走進留守兒童———關於安遠縣版石鎮留守兒童的調查基礎醫學院2014級臨本七班曾佳瑜導語:學生誌願者關愛留守兒童暑期安全“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在深入基層誌願服務中提高動手能力和綜合素質,關心和關愛基層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體現社會責任。通過關愛留守兒童暑期安全“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幫助留守兒童度過一個愉快而富有意義的暑假,為留守兒童的成長營造健康快樂的環境,也幫助留守兒童樹立“自尊、自愛、自立、自強”的精神,提高留守兒童的安全意識和技能。同時,也讓學生誌願者在暑期社會實踐中接受教育,培養自身團結、互助、友愛的誌願服務精神,進一步鍛煉培養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一、調查概況介紹1調查對象:江西省安遠縣版石鎮的留守兒童。
2調查時間:2016年7月9日—2016年7月15日。
3調查目的:通過對農村留守兒童各方麵情況的調查,對調查結果進行剖析,並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見。
4調查地點:江西省安遠縣版石鎮中心小學版石鎮留守兒童托管服務中心版石鎮周邊!
書!\"#$%5調查方法:教學工作參與,訪談調查。
二、版石鎮留守兒童的基本情況隨著中國社會政治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青壯年農民進入城市,於是農村就產生了這樣一個特殊的留守兒童群體。江西省安遠縣版石鎮雖然是江西省示範鎮,但是其留守兒童現象依舊十分普遍。根據調查,目前版石鎮農村留守兒童數量超過了3000人。
大多數的留守兒童是父母同時外出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撫養,有一部分孩子被托付給其他親戚、朋友,少部分留守兒童是父母一方外出,甚至還有極少數的留守兒童無人監護。根據我們的走訪了解到,版石鎮裏留守兒童現象十分普遍,而農村更是絕大多數,越是偏遠的村子,留守兒童的數量就越多,以至於整個村子裏基本上隻有老人和小孩,幾乎沒有青壯年。
由於現階段我國農村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社會保障不健全等客觀因素的存在,據調查顯示,父母外出打工後,與留守兒童聚少離多,溝通少,這種狀況容易導致留守兒童缺少父母的關愛及有效的教育,對留守兒童的心理產生一定影響,嚴重的甚至會導致心理問題,學習也因此受到影響。留守兒童失去父母庇護和管教,身心、學習等成長方麵都麵臨著失管、失教和失衡的問題,由此引發了社會強烈的關注。
學生誌願者以此為契機,通過關愛留守兒童暑期安全“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幫助留守兒童度過一個愉快而富有意義的暑假,關愛基層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體現社會責任。通過為期一周的安全知識教育支教活動,提高留守兒童的安全意識和技能。期間,我們利用休息的時間走訪了鎮裏和較偏遠的村子裏的一些家庭,對農村留守兒童以及政府學校對留守兒童的關注、幫助情況有了基本的了解。
(1)通過安全知識教育工作參與了解到的情況在深入版石鎮開展關愛留守兒童暑期安全“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誌!
書!\"#$!\"%&''''#()*+,-願者重點開展防溺水、用電安全、消防安全、惡劣氣候應對、交通安全、食品衛生安全、地震逃生等知識和技能培養,還組織安排了心理疏導、日常作業輔導、文化藝術、體育鍛煉、素質拓展等活動。針對一年級至初中不同階段的留守兒童開展了不同年齡段的課程。
在課堂中,大部分同學能夠做到集中注意力,但是有部分孩子比較調皮,沒辦法集中而是做些小動作或者私下交談。通過總結,同學們對安全知識有了初步的了解,在生活中也對安全問題多一些關注,遇到問題有基本的應對方法,安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日常的作業輔導中發現部分學生會積極主動的完成暑期作業,但是還有部分同學會擱置暑假作業,忙於玩樂,把暑假作業推遲至開學前才完成。從作業對錯率來看,絕大部分學生的成績處於中等水平;有的學生還表現出對學習無所謂的態度,沒有耐心,出錯率很高,但是每次指出錯誤後能夠很快地改正過來。
在課外素質拓展活動中,往往能對留守兒童的心理有基本的了解。大部分孩子都是愛玩、興趣充足、想象力豐富的。在遊戲中,絕大部分孩子十分投入,並且很快樂;有小部分孩子比較內向不會主動參與到遊戲中,在誌願者的帶領下也能很好地融入群體,對其性格和人際交往方麵也有一定的引導作用。在繪畫折紙手工課中,大部分孩子能夠展現自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同時也表達出他們對父母的思念,對誌願者的喜歡。有的孩子會因為父母不在家而感到遭受歧視、孤獨無助、悲觀寂寞,於是有很大一部分留守兒童表現出內心封閉、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為孤僻、缺乏愛心和不願交流,還有的脾氣暴躁、衝動易怒。
(2)通過協助版石鎮中心小學留守兒童統計入檔工作了解到的情況在支教生活中,誌願者協助版石鎮中心小學完成本校留守兒童的登記入檔工作。留守兒童情況登記表記錄了該留守兒童的個人信息(包括身份證號碼、戶籍地、現住地、就學情況等),父母的姓名和聯係方式,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的姓名、聯係方式和監護情況。
!
書!\"#$%據統計,大多數留守兒童的父母外出去了廣東潮州、東莞、惠州等地打工;大多留守兒童的父母同時外出,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撫養,有一部分孩子被托付給叔叔、姑姑、舅舅等親戚或父母的朋友照顧,少部分留守兒童是父母一方外出,甚至還有極少數的留守兒童無人監護。
(3)通過版石鎮鎮中心和竹高村的家訪了解到的情況根據我們的走訪了解到,版石鎮鎮裏留守兒童現象十分普遍,而農村更是絕大多數,越是偏遠的村子,留守兒童的數量就越大,以至於整個村子裏基本上隻有老人和小孩,並且偏遠的村莊生活質量更差。
據了解,大部分留守兒童都認為一個幸福的家庭應該和父母在一起,並且非常想念父母。在版石鎮留守兒童托管中心有一位二年級的學生在談到父母的時候會表現得很幸福很開心但是又有些憂傷。她的父母在廣東潮州打工,在假期她和妹妹前往了廣東和父母居住了一段時間。她說很喜歡廣東,因為爸爸媽媽在那,而且大城市很漂亮,也更願意在廣東生活。
竹高村小學退休的老校長目前替兩個兒子照顧四個小孩,孩子都很乖巧聽話。目前居住在兒子沒有裝修的磚瓦房中,地板還是泥土,客廳堆積著家具,房子也沒有安裝門。老校長告訴我們,孩子的奶奶身體不好常年服藥,兒子兒媳都是外出打工。因為奶奶身體差需要照看,平時農活也不能好好做,家裏沒有什麼收入。兒子兒媳寄回來的生活費常常也是不定數額,有的時候生活費給的少,家裏生活水平自然就差。不過四個孩子比較聽話懂事,聽從管教,學習方麵也不用操心,就是住得比較偏遠擔心孩子上下學的安全。對於孩子父愛母愛的缺失也感到很無奈和憐惜,平時孩子和父母也可以比較經常聯係,交流也多。
竹高村還有一對老夫妻,他們隻有一個兒子,也是外出打工了。他們因為身體較差沒有辦法照顧好孫子孫女,並且住得離鎮裏遠,於是把孩子交由住在鎮裏的外祖父母撫養,平時回家的次數比較少。
!
書!\"#$!\"%&''''#()*+,-三、分析調查研究所得材料得出的具體認識、觀點和基本結論(一)留守兒童性格方麵由於父母不在身邊,留守兒童長期缺乏親情的撫慰,往往感到焦慮、緊張,缺乏安全感,人際交往能力較差;長期與父母分離,他們的性格往往變得內向、自卑、悲觀、孤僻。留守兒童遇到問題時情緒往往無法及時得到排解,常常導致感情脆弱、焦慮自閉、缺乏自信、悲觀消極等心理。大部分留守兒童家庭是進行隔代教育,由於祖輩與孫輩年齡相差較大,有的還要幹農活維持生活,沒有時間照顧孩子,有的同時照看好幾個孩子,往往隻注重孩子物質生活上的需求,有的甚至嬌生慣養、放任自流。而把留守兒童托付給親戚朋友如叔嬸、姑舅或朋友監管,其監護人則通常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大多屬於物質型和放任型的管教方式。通常親戚朋友也都有孩子,由於對待孩子不盡公平,而對於較為敏感的兒童來說,又容易產生寄人籬下的感覺,從而形成怕事、孤僻、內向的性格。
在與留守兒童的相處中,有一位女孩特別敏感好強,一次遊戲失敗後表現得很激動,開始躲避所有人,一個人哭泣。
(二)留守兒童學習方麵我們的調查中接觸的留守兒童大部分都表現為學習成績較差,極少數表現為成績優秀。據了解,部分留守兒童的父母曾試圖把孩子帶到務工地點去上學,但大城市的好學校門檻太高,並且忙於工作的父母沒有足夠的精力去照顧好孩子。在巨大的生活壓力下,大多數父母選擇把孩子送去家鄉的學校,把孩子交由孩子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撫養監護。由於父母雙方或一方不在身邊,對留守兒童學習方麵的幫助和監督大大減少,偶爾聯係大多隻過問孩子的生活情況,而對子女的學習情況關注較少,有的甚至完全沒有對孩子學習方麵進行監督跟進。祖父母大都文化程度低,孩子的學習方麵無人過問,漸漸使孩子對學習產生一種無所謂的態度。
在當今的教育體製下,學生的成績好壞,在校期間聽話與否,是影響老師對!
書!\"#$%其評價的主要因素。老師對成績好的學生會投入更多的關注,對成績差的學生常常不予理睬,或者是給予很少的關注。而大多數的留守兒童的成績都較差,在他們的努力無法引起老師的重視和信任的情況下,他們非常容易產生逆反心理,甚至做出不尊重的老師行為。他們逆反的言行舉止反過來又會激起教師對這部分學生的厭棄情緒,這樣的惡性循環導致師生關係惡化,對這部分留守兒童來說,這樣的學習環境會給他們帶來更大的心理壓力。但也有少數留守兒童在學習方麵表現優異,他們往往十分乖巧懂事,學習方麵自覺性高,不讓家長操心。
(三)留守兒童品行方麵由於缺乏有效監管和教育,留守兒童往往對事物分不清好壞和是非,不能正確地看待問題,容易受社會上反麵現象的影響,養成一些不良行為。孩子的行為開始出現偏差,監護人不夠嚴格,有些孩子甚至不聽從管教。隻要孩子不犯大錯,監護人對其行為一般不過問,這導致部分留守兒童自由散漫,道德品行較差,不遵守學校規章製度。
(四)留守兒童安全法製方麵留守兒童法製觀念淡薄,道德品行令人擔憂。由於父母監護職責的缺失,臨時監護人管束不夠、監督不嚴,學校法製教育的力度不夠,導致留守兒童法製觀念淡薄。同時,社會上的不良風氣對留守兒童也產生較大的負麵影響。由於留守兒童屬於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對突發事件也缺乏應變和自救能力,極易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和利用。據公安部的調查顯示,存在兩個“大多數”:全國未成年人受侵害及自身犯罪的案件大多數在農村,其中大多數又是留守兒童。在調查過程中,我們了解到許多留守兒童因為監護人疏於照顧,自身性格衝動等容易發生安全問題。
(五)留守兒童生活質量方麵由於父母長期在外,多數父母因無法照顧孩子而心生愧疚,大多采取物質和金錢的方式來補償。有些孩子能夠較好地支配,往往生活質量比較高;但是!
書!\"#$!\"%&''''#()*+,-也有部分孩子不懂得如何支配金錢,並且容易產生“拜金主義”。
有的父母並不能夠給監護人足夠的撫養費,導致監護人壓力很大,生活質量並不是很好。有的孩子因為居住偏遠,有的時候生病也沒辦法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隻能在村裏簡陋的衛生所買到基本藥物。
(六)針對版石鎮社會各界對留守兒童的關注情況2016年,版石鎮成立了一個托管中心。據了解,托管中心是由私人建造、開辦以及管理,管理者服務奉獻的意願很強烈。目前留守兒童托管服務中心獲得了當地政府和社會的支持。該中心並非免費為留守兒童提供服務,對於費用這一點,服務中心管理者表示由於能力有限,所以不能提供更好的條件,也不得不以收費的形式維持服務中心的運轉。對於留守兒童的幫助希望能夠得到社會各界更多的支持,也以此作為起點,讓留守兒童可以得到更多的關愛。
四、提出問題、下一步工作的建議以及展望前景(一)針對留守兒童現況提出問題目前,社會各界都已經認識到留守兒童及其相關的一係列問題,政府和社會愛心人士也有意願為留守兒童提供幫助。但是就現況而言,留守兒童並未得到合理有效的安置,對留守兒童問題的處理力度也還遠遠不夠。
城市外來人口子女入學的問題並沒有得到有效解決,留守兒童不能在父母身邊學習和生活。由於缺乏父愛母愛以及父母管教所引發的問題還是明顯存在。
留守兒童居住地所在政府和學校能夠給予留守兒童的關愛和幫助十分有限。留守兒童由監護人撫養的情況下,其所接受的管理和監督比較有限,對留守兒童的管理和引導問題仍需要其所在學校和政府的大力支持。
(二)針對留守兒童問題提出建議1解決城市外來人口子女入學問題,提供同等條件下更公平的教育,並實行異地高考。留守兒童數量會減少,其教育和生活問題也能夠得到較好的!
書!\"#$%解決。
2對於由監護人撫養的留守兒童,學校可以設立留守兒童成長中心,關注留守兒童成長的心理和生理問題,並及時提供積極引導;通過更多形式的課外活動豐富留守兒童的生活。
3政府帶領村委會居委會對留守兒童進行建檔,定期家訪,關注留守兒童生活質量,並加強對留守兒童的監督管理。
4提供父母與留守兒童有效交流的途徑,讓留守兒童能夠感受到更多的關愛。
!
書!\"#$!\"%&''''#()*+,-大手牽小手,與你一起走———關於安遠縣浮槎鄉留守兒童的調查基礎醫學院2014級臨本定向三班王昭菊導語:隨著當今社會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民工奔赴城市,掙錢養家糊口,尋求立足之地。而留守兒童則是這一現象的催生物,缺乏父母關愛的留守兒童們也成為社會越來越重視的弱勢群體。社會、學校、家長這些大手共同牽起留守兒童的小手,一起嗬護他們成長,一起陪伴他們走上名為“幸福”的道路!
在這次活動之前,我對留守兒童的印象並不深刻,隻知道他們的父母都外出打工,由隔輩親人照料。而就我自己而言,我的父親也常年在外,家中隻有母親獨自一人照顧我和弟弟,我並不認為留守兒童的問題很嚴重。因此我在動身前往三下鄉服務地點前,搜索了一下關於留守兒童的介紹: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到外地打工,而自己留在農村生活的孩子們。他們一般與自己的父親或母親中的一人,或與隔輩親人,甚至父母親的其他親戚、朋友一起生活。由於長期被托養或寄養,缺少父母之愛,且因老人溺愛或親友疏於管教而缺少正確的價值引導,極易產生認識、價值觀的偏離和個性、心理發展的異常,一些人甚至會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這讓我對這次活動有了一個非常明確的認識,也讓我有了進一步去了解留守兒童的想法。
根據全國婦聯2013年發布的《我國農村留守兒童、城鄉流動兒童狀況研究報告》,全國有農村留守兒童610255萬,占農村兒童的3770%,占全國兒童!\"書
!\"#$%的2188%,全國農村流動兒童達2877萬,兩者之和約占全國兒童總數的三分之一。義務教育階段留守兒童入學率在96%以上,但是近半數的留守兒童不能和父母一起生活———近1/3的留守兒童與祖父母一起居住,1070%的留守兒童與其他人一起居住,337%的農村留守兒童單獨居住。
然而,近年來社會對留守兒童問題心理的剖析越來越深入,使得我們對留守兒童的成長所麵對的壓力有越來越清晰的認識。各有關機構也都加大對留守兒童成長和心理健康關注的力度。因此我於2016年7月參加贛南醫學院基礎暑期三下鄉關愛留守兒童成長服務隊,來到了安遠縣浮槎鄉,借住在浮槎中心小學。
通過調查,我了解到以下一些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一、教學條件受限,使留守兒童知識有限而自卑安遠縣浮槎鄉中心小學由於校舍不足,學校圖書室、電子備課室、儀器室、實驗室等功能教室隻能安排在麵積狹小的教師住房內,且有多個功能教室安排在同一房間的情況,多媒體教室也存在麵積不足,無法開展大型活動的問題。
學校綜合樓建設雖已立項,但還未動工。並且教師教學理念更新慢,由於地域性等方麵的關係,該校教師外出學習的機會相對較少,對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差,教學理念與縣城及縣城附近的教師有不小的差距,轉變難度也相當大。
因此孩子在期末考試中與縣城小學的成績相差較大。
我支教過程中遇到的留守兒童大都十分羨慕在縣城讀書的孩子,並且相對於班上其他同學來說,他們去縣城的機會小得多,他們十分真誠地接受我們教授的知識,但卻因自卑不敢發言、動手,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
麵對嚴峻的教育問題,除了教學,我們也走訪了留守孩子的家及部分貧困戶,收集各種資料,並嚐試將其組合分析。由於我所在的學校是中心小學,走訪的家庭也都是在學校附近,或許並未能看到更多隱藏於簡單表麵之下的事實,但我相信,發現問題是解決問題的前提,更多的人對農村教育更為細致的考察!!
書!\"#$!\"%&''''#()*+,-一定能切實提高農村的教育水平,並解決好令人擔憂的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
二、家庭自身因素,使留守兒童身心受到極大壓力(一)和父母的長期分離,使留守兒童的生活受到影響浮槎鄉是當地的貧困村,受地形問題的限製交通並不便利,許多正值青壯年的村民為了生計都紛紛前往廣東或鄰近的市區打工。同時根據婦聯的報告顯示:母親外出,單獨與父親一起居住的留守兒童未按規定接受義務教育的比例最高,達512%;父親外出,單獨與母親,或與母親和祖父母一起居住的,未按規定接受義務教育的比例均較低,分別為313%和311%。我們能清晰地認識到不同農村留守兒童監護人,對其受教育狀況會產生不同影響。在家訪過程中我也深深地體會到了這一點。
在本次三下鄉活動走訪的九名留守兒童的家中,我了解到大部分留守兒童都是父母雙雙去打工,由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一方所帶。並且大部分老人不止照看一個孩子,少則兩三個,多則五六個。但他們都認為讀書是成功的捷徑,對於義務教育,他們都是十分支持的。但在交流過程中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1大多數老一輩的受教育程度不高,將留守兒童的教育全權托付給學校;2對孩子在學校的表現一無所知,不會主動與老師交流;3老人和父母不會詢問孩子的功課,更不會購買課外書增加孩子們的眼界。
(二)得不到父母足夠關愛,還導致留守兒童心理出現問題根據公益組織“上學路上兒童心靈關愛中心”近期發布的《中國留守兒童心靈狀況白皮書(2015)》(簡稱《白皮書》),農村留守兒童的迷茫度和煩亂度明顯高於非留守兒童。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孫雲曉曾表示,孩子的成長特點是年齡越小,對情感支持係統要求越高,父母的關注和嗬護任何人都無法替代。留守兒童最突出的問題是父母的遠離,導致孩子的情感支持係統變得脆弱。父母對孩子衣食住行照料不周導致孩子情感荒漠化,缺乏父母的關愛使他們不會愛別人。大多數鄉民都外出打工,浮槎中心小學的孩子們的父!\"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