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在版編目(CIP)數據奧爾夫音樂教育\/周駿,朱欲曉編著.-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20.12ISBN978-7-305-23612-9Ⅰ.①奧…Ⅱ.①周…②朱…Ⅲ.①奧爾夫(Orff,Carl1895-1982)-音樂教育-教育思想Ⅳ.①J609.516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20)第131850號出版發行南京大學出版社社??址南京市漢口路22號郵編210093出?版?人金鑫榮書??名奧爾夫音樂教育編??著周駿朱欲曉責任編輯曹森編輯熱線025-83592123照??排南京凱建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印??刷南京鴻圖印務有限公司開??本787×10921\/16印?張?13.75字?數326千版??次2020年12月第1版2020年12月第1次印刷ISBN978-7-305-23612-9定??價45.00元網??址http:\/\/www.njupco.com官方微博http:\/\/weibo.com\/njupco微信服務號NJUyuexue銷售谘詢熱線(025)83594756*版權所有,侵權必究*凡購買南大版圖書,如有印裝質量問題,請與所購圖書銷售部門聯係調換《奧爾夫音樂教育》教材使用說明本教材踐行現代課程資源建設的理念,采用文本教材、二維碼網絡資源、MOOC平台課程“三位一體”的建設思路構建立體化教材。在編寫大綱指導下,進行整體化的設計,使數字資源與紙質教材有機整合,以文本、視頻等多種形式立體化地呈現在讀者麵前。

本教材依托於“南大悅學”微信服務號提供二維碼資源與服務,配套中國大學MOOC的《奧爾夫音樂教育》課程,教材內容與課程內容相呼應。在每一章節均設計“慕課資源”二維碼,微信掃一掃即可觀看“微課視頻”,查閱配套“課件資源”“音樂資源”等,進行在線課程學習;參加“討論分享”進行互動交流與答疑;參與“單元測試與作業”“期末考試”等進行學習效果評測,從而獲得學分。在線上學習獲得知識與樂趣的同時,還能夠在線下利用教材進行係統性的梳理,得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中國大學MOOC課程下載步驟:第一步:微信掃描右側二維碼;第二步:客戶端下載安裝中國大學MOOCAPP;第三步:打開中國大學MOOCAPP搜索:《奧爾夫音樂教育》;第四步:登錄賬號隨時隨地學習課程。

中國大學MOOC網址:https:\/\/www.icourse163.org\/001前?言奧爾夫音樂教育體係是當今世界最著名、影響最為廣泛的三大音樂教育體係之一,其科學的育人思想、靈動的教學方法、正確合理的兒童立場等,不僅能幫助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樹立人本的音樂教育觀,而且可以極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音樂教學技能。

在麵對藝術領域的活動時,尤其在音樂教學活動當中能幫助其成長為一名有理念、會上課、上好課的學前教育專業教師。

因此,本書希望幫助學生對奧爾夫音樂教育體係有全方位的理解和掌握。學習的線索主要從兩個方麵來展開:一是理論基礎的理解,二是奧爾夫音樂活動案例的掌握。

在理論基礎部分,側重於每章節知識點的直觀闡述;而活動案例的部分,則從幼兒自身體驗視角揭示奧爾夫音樂活動的具體操作步驟。書中幾乎每個理論知識點都對應有相應的活動案例,二者從思辨與體驗的角度相互補充,使學生能在了解—掌握—反思的邏輯關係中全方位認識該體係。

全書共分為九章,按照總—分—總的邏輯結構展開。從認識奧爾夫音樂教育的基本知識開始,逐步滲透到奧爾夫音樂教育的各個教學內容,最後在以上學習基礎上探究教育原理、課程的“本土化”等應用問題。第一章為概括章節,主要介紹奧爾夫音樂教育體係的由來、特性、思想等基本知識。從第二章到第六章分別介紹奧爾夫音樂教育的常規教學內容,比如與動作有關的聲勢、律動;與嗓音有關的語言與歌唱;與欣賞有關的古典樂曲遊戲;與演奏有關的奧爾夫樂器合奏;以及和戲劇有關的奧爾夫音樂劇的排演與設計等。第七章從奧爾夫經典案例的角度入手,深度挖掘這些案例為何深受世界不同民族文化教育者的青睞,經久不衰。第八章從教育學及心理學的角度探討奧爾夫音樂活動的構建模式、設計方法、教育原理等問題。希望通過此章節的學習,學生可具備奧爾夫音樂教育活動的構建、設計能力。最後第九章為教育思想和音樂活動的升華部分,使學生認識到學習該體係的最終指向是促進奧爾夫音樂教育在我國的“本土化”,以及樹立音樂元素生活化,時刻都可以運用身邊的生活素材設計兒童音樂活動的教育理念。

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奧爾夫音樂教育的思想與方法,本書具有以下幾個特點:(1)立體直觀的“活”教材。本書為中國大學MOOC《奧爾夫音樂教育》配套教材,文中出現的所有知識點與音樂活動案例,通過掃描每章相應內容處二維碼便可獲取對應的慕課視頻資源。資源中不僅有每個知識點的講解,以及音樂活動案例的展示過程,而且還有測驗、討論、作業、考試等學習評價內容。通過對本書的學習,學生經線上考核,便可取得相應分數,獲得學分。

001奧爾夫音樂教育(2)虛擬兒童人物“君寶”的全程導讀。為了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從兒童自身的文化視角來看待音樂教育過程,緊貼“和孩子一起玩音樂”的主題背景,特創設“君寶”虛擬兒童人物形象,在與學習者互動過程中,更好地幫助其掌握每章的重難點內容。

(3)知識點與活動案例的序列化。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針對性地解決自我學習的難點,本書知識點與活動案例都以序列號的形式標記並在全書最後提供了相應的檢索目錄,知識點共85個,音樂活動案例為81個。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需要,快速、方便地查看相應的學習內容。

(4)奧爾夫音樂活動案例的集結化。奧爾夫音樂教育體係的掌握除了理論知識的理解外,更重要是在實踐過程中不斷積累自己的教學經驗,而可參考的活動案例就成了至關重要的教學素材。所以本書盡可能提供大量的活動案例,幫助學生在實踐中快速成長。

猶記十年前,筆者第一次體驗奧爾夫音樂活動時的那份欣狂,心裏隻有一種感受—“音樂竟然可以這樣玩”。直到現在,筆者始終保持著當年的那份新奇與激動之情,致力於探究兒童音樂教育的原理與方法。也許就是因為這份熱愛與初心,才有了今天本書的問世。本書在撰寫過程中除了筆者負責全書的大部分內容外,信陽師範學院朱桂琴教授對本書的框架結構及內容提出了諸多寶貴意見,信陽師範學院朱欲曉老師、呂亞波老師也參與了書稿的相關工作,具體分工如下:朱欲曉老師負責第一章、第七章,呂亞波老師負責第二章、第四章。上海市新陸職業技術學校賀亞平老師負責書稿的修改工作,王碩等負責譜例的整理工作。最終由筆者統籌定稿。

筆者在撰寫過程中,參考了李妲娜老師編著的國內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第一本係統介紹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與方法的教材,以及劉沛老師翻譯出版的關於奧爾夫先生教育觀點的論文原文。同時也參考了很多同行撰寫的論文和其他相關資料,從中深受啟迪,對前輩老師以及相關研究者表示敬意及誠摯的謝意!在這裏,要特別感謝中國音樂家協會奧爾夫專業委員會會長李妲娜老師這麼多年給予的指導和幫助。同時感謝南京大學出版社的曹森編輯,為教材的出版付出了諸多心血!

由於筆者水平有限,在原本性音樂教育的道路上還需不斷研究和探索。教材雖然經過了多次的修訂和改正,但文中仍可能存在疏漏和不當之處,希望能夠得到同行和讀者的批評指正,以便不斷地修訂與完善。

周駿2020年5月8日002目?錄第一章?認識卡爾·奧爾夫……………………………………………………………001第一節一位音樂教育家的成長…………………………………………………003第二節奧爾夫音樂教育特性……………………………………………………008第三節奧爾夫音樂教育的內容、目的及思想…………………………………019第二章?動起來…………………………………………………………………………031第一節拍拍打打玩音樂…………………………………………………………031第二節搖搖擺擺玩音樂…………………………………………………………042第三節跳來跳去玩音樂…………………………………………………………049第三章?唱起來…………………………………………………………………………056第一節語言童謠玩音樂…………………………………………………………056第二節節奏朗誦的設計方法……………………………………………………064第三節兒童歌曲玩音樂…………………………………………………………069第四節歌曲教唱的設計方法……………………………………………………075第四章?聽起來…………………………………………………………………………082第一節古典樂曲玩音樂…………………………………………………………083第二節如何設計古典樂…………………………………………………………089第五章?奏起來…………………………………………………………………………097第一節奧爾夫樂器概況…………………………………………………………098第二節音條樂器玩音樂…………………………………………………………109第三節小打樂器玩音樂…………………………………………………………117第四節綜合奧爾夫樂器玩音樂…………………………………………………126第五節奧爾夫樂器合奏的意義…………………………………………………137001奧爾夫音樂教育第六章?演起來…………………………………………………………………………143第一節奧爾夫戲劇玩音樂………………………………………………………144第二節奧爾夫戲劇的形式與設計方法…………………………………………150第三節奧爾夫戲劇的教育意義…………………………………………………160第七章?奧爾夫音樂教育中的經典課例………………………………………………164第一節問好歌係列………………………………………………………………164第二節賓戈遊戲與星星舞蹈……………………………………………………169第三節七個半跳與甜橘子………………………………………………………172第八章?奧爾夫音樂教育課程的構建模式及教育原理………………………………176第一節課程的構建模式…………………………………………………………177第二節課程的設計方法…………………………………………………………182第三節課程的教育原理…………………………………………………………185第四節音樂活動中的自信與挑戰………………………………………………188第九章?用我們的音樂?唱我們的歌…………………………………………………193第一節奧爾夫音樂教育的本土化………………………………………………193第二節大自然中的音樂元素……………………………………………………197第三節自由的音樂自由的你…………………………………………………201知識點彙總表……………………………………………………………………………205音樂體驗彙總表…………………………………………………………………………208參考文獻…………………………………………………………………………………211002第一章?認識卡爾·奧爾夫奧爾夫音樂教育是由德國著名作曲家、音樂教育家卡爾·奧爾夫(1895—1982)提出的一種人本主義下的音樂教育思想和方法。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音樂教育家廖乃雄先生訪歐拜見奧爾夫本人後,將其教育思想和方法帶回我國,從此奧爾夫音樂教育在我國生根發芽。

目前,該音樂教育體係已被探索和發展近四十年,可以說應用在我國教育教學的多個領域,比如學前、中小學音樂、社會音樂機構等,但相對應用最為廣泛且成熟的是在學前兒童教育領域。在開始學習相應的知識點之前,圖1-1?卡爾·奧爾夫我們先來一起做個奧爾夫音樂的熱身活動,在活動中體驗一下作為幼兒的感受,以及音樂帶給我們的愉悅與放鬆。

?音樂體驗1:奧爾夫音樂活動《問好歌》(小班)活動目標通過聆聽及演唱感受《問好歌》中悠揚、輕鬆的音樂情緒。

通過拍腿、拍手等動作掌握歌曲中的固定節拍。

用“你好,某某”的固定音型表達要向誰問好。

活動準備準備好要問好的事物:比如杯子、報紙等生活物品。

001奧爾夫音樂教育活動過程問?好?歌1.教師分別做出由弱漸強,由慢到快的拍手、拍腿等聲勢動作,引導幼兒同步進行模仿,通過這種無節拍的、隻有強弱快慢要素的身體大動作,讓幼兒自然、快速地參與到活動中。

2.教師逐漸將以上無節拍的動作變成四拍為一組的聲勢動作並在第五拍做出一種小動物的造型,引導幼兒進行一前一後的“回聲模仿”。比如教師按照基本節拍拍手四下後做出小兔子的造型,再引導幼兒進行模仿。為了提高模仿活動的趣味性,教師可以在拍手的過程中同時用嗓音的擬聲詞“嗒”讀出相應的節拍。

3.在第二步基礎上,拍手方式不變,引導幼兒在第五拍處即興做出自己喜歡的小動物樣子,比如小花貓、大象等等,選擇個別小朋友進行展示,老師和其他小朋友模仿。

4.幼兒在有了一定的節拍感後,教師初次演唱全曲,引導幼兒通過拍腿的方式演奏節拍為歌曲伴奏。教師繼續重複演唱歌曲,再引導幼兒以拍肩的方式表現節拍為歌曲伴奏。

5.教師:“剛剛老師在唱歌的時候,帶著你們做了哪些身體動作?”幼兒回答:“拍腿、拍肩。”教師接著提問:“剛剛老師用拍打身體不同部位的方式為歌曲做伴奏,請問如果讓你們為歌曲伴奏,你們想做什麼動作?”在教師歌唱的伴奏下,邀請個別幼兒,帶領其他小朋友一起做他所創編的動作,依次邀請三名左右的幼兒,進行歌曲的演唱和創編動作的反複。

6.通過以上活動,幼兒已經聆聽歌曲六遍左右,在這個環節教師可以引導幼兒一002第一章?認識卡爾·奧爾夫??起歌唱,並在歌曲的句尾處加入固定音型(5?3∣55?3∣)問好的演唱,比如:“你好,某某某(幼兒的名字)。”引導幼兒則用固定音型(5?3∣55?3∣)回答:“你好,某老師。”以此在歌曲結束處挑選不同的幼兒進行固定音型的歌唱問好,反複練習。

7.引導全體幼兒完整演唱歌曲,演唱完後,由一個幼兒開始唱出問好的固定音型,同時也由他來決定要向誰問好,被問到的幼兒也用固定音型進行回應。比如問好的是王潔,被問好的是張小亮,那麼首先要由張潔唱出:“你好,張小亮。”然後張小亮唱出:“你好,王潔。”接下來第二遍開始的時候,全體幼兒一起演唱整首歌曲,歌曲結束後,由張小亮用歌聲決定要向誰問好,被問到的幼兒,做第三遍的提問人,依次類推,不斷反複歌曲來問好。

8.教師提問幼兒:“我們還可以向誰問好呢?”引導幼兒把注意力轉移到房間的物品中,比如桌子,椅子、水杯等,與幼兒一起歌唱全曲,在最後固定音型的問好處,唱出問好的對象,比如“你好,桌子。”,隨後教師按照固定音型的節奏,敲擊桌子以示桌子在問好上的回應。

9.讓幼兒來決定要向房間中的哪個好朋友問好(這個“好朋友”可以是幼兒,也可以是任何生活物品),用幼兒選出的問好對象,進行問好,但要注意在向物品問好時,教師需要引導敲擊物品做出固定音型中的節奏以示回應。

注:每次反複演唱歌曲時,教師都需要引導幼兒通過拍腿或拍手等方式表現出基本節拍,為歌曲伴奏。

上麵的《問好歌》大家會唱了嗎?可以帶著小朋友一起通過歌聲問好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奧爾夫先生的成長曆程,看看偉大的作曲家、音樂教育家是在怎樣的環境和努力中造就的。我會重點向大家介紹他幼兒與少兒時期的生活經曆,想一想這些可以給我們帶來哪些音樂教育啟示。

第一節?一位音樂教育家的成長和許多其他音樂家一樣,卡爾·奧爾夫能有驚人的創造力、豐碩的作品和理論成果,這些都離不開環境的影響以及自我的興趣、專注與努力。他晚年不論到哪裏演講或者參加演出活動,最後都會回到鄉間亞梅湖旁的老房子裏,沉浸在自然中,汲取精神與創作的活力。可以說,大自然的萬物複蘇與成長規律始終是形成他教育思想的一股潛在動因,也是他提出“原本性”音樂教育思想的著力點,即人是在大自然環境中構成自己的最原始、自然的本性狀態,依據人的這種自然本能體驗來進行音樂的教學,從而塑造完整的人。

003奧爾夫音樂教育大家是不是對“原本性”這個詞感到陌生不能理解呢?那我們就從他的成長經曆來找點線索吧。

?知識點1:奧爾夫先生的成長曆程一、幼兒時期的小小音樂家卡爾·奧爾夫,1895年7月10日出生於德國慕尼黑遠郊地森城的一個巴伐利亞軍人家庭。他的父親是位軍官,母親熱愛大自然及藝術,因此在他的早期教育中,父母非常重視人文主義精神的培養,給奧爾夫提供了充分的音樂、戲劇等體驗條件與探究環境,奧爾夫就是在這濃鬱的藝術文化氛圍中逐漸長大的,這樣寶貴的成長經曆影響了他的一生。

1歲多的奧爾夫被各種音樂所吸引,他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坐在母親腳邊聽她彈琴。母親彈琴時,他對音樂本能的反應就是用玩具在木地板上敲敲打打,聽到讓他興奮的地方還會跟著用大叫的方式進行回應。慢慢熟悉環境後,自己可以獨立在鋼琴上玩,幼兒純粹的好奇心與探索欲促使他自我創造了很多遊戲,比如“大聲與小聲”“鼓的故事”。用自己最原始的創作表現對音樂的理解,至此音樂也成了他很好的夥伴。

4歲時,和父親一起看提線木偶戲,從此他又多了一門熱愛的藝術—戲劇。故事創作本身就是幼兒與生俱來的本領。當他第一次看到抽象的故事情節可以通過形象生動的提線木偶來進行表演時,這無疑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此小奧爾夫沉迷於這樣的藝術表演形式。聖誕節來臨之際,他就迫不及待自編自導自演了一出木偶戲劇,與此同時也展現出了小奧爾夫驚人的創造力。

5歲時,奧爾夫正式開始跟著母親學習鋼琴演奏。枯燥的技能練習和幼兒天然的好動易變化的本性一直都是處於矛盾的狀態中,任何一個幼兒都不例外。奧爾夫創造性的本能使他更喜歡隨意地彈奏音符所帶來的驚喜,而不是固定的反複練習所帶來的枯燥。此外,他還不斷地探索和嚐試各種音樂表現方式,如將演奏的音符念出來,或者畫出來,然後在母親的幫助下填詞、奏樂。就這樣,奧爾夫充滿童真創造性的“第一號作品”便誕生了。也是在這一年,他通過有趣的識譜方式識讀了大量的樂譜,練習了更多的內容,相比之前枯燥的技能練習,他更多的是體驗到了音樂的樂趣。於是很快他就可以和母親一起進行四手聯彈。同樣是聖誕節,在父親的幫助下,奧爾夫在家裏搭建了一個小型戲劇舞台,他們用各種生活用品作為道具,創造了一個融音樂、場景、表演、戲劇等為一體的綜合藝術表現形式。這樣的藝術感受經曆也為他後來綜004第一章?認識卡爾·奧爾夫??合性音樂教育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6歲時,奧爾夫進入學校,開始寫詩、編故事。很多時候他將實際生活中發生的事情通過詩和故事表現出來。在母親的指導下,他創作出了第一本詩集。

奧爾夫的幼年時光是幸福的,是極具創造性的。他感受音樂也好,創編木偶戲也罷,都是發自一個幼兒天生的好奇心與探索能力,父母尊重並保護了奧爾夫作為幼兒時對待藝術的本能吸收和反應,並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引導他充分發展。

在幼兒的早期教育中,奧爾夫的成長經曆是不是也給我們一些啟示呢?請進行自我總結。另外,讀到這裏找到“原本性”的一點線索了嗎?

提示的關鍵詞:本能環境探索體驗二、少兒時期的小小創作家8歲時,奧爾夫第一次走進音樂廳欣賞莫紮特、貝多芬的作品。這些具有深刻人文情懷和哲學意義的經典作品使奧爾夫從此愛上了交響樂,體驗了更多優秀的音樂作品。由於執著和熱愛,奧爾夫能夠不厭其煩地通過鋼琴練習樂曲,並嚐試創作。這個時期經典的“誦讀”,為他成為世界上著名的作曲家奠定了專業基礎。

10歲時,他組織了一個小的表演團體,因此創作和表演屬性更為豐富的舞台劇隨即出現了。他有著比一般的幼兒在藝術想象力和感受力方麵更為突出的優勢。他用各種生活物品做成和音樂、舞台有關的表演要素,比如用鋼琴模仿各種音效,將豆子、栗子等放在陶罐裏做出各種聲響,表示暴風雨、電閃雷鳴等場景。在整個表演過程中他既是導演又是演員,還要負責舞台布景、燈光等。盡管這時藝術創作僅僅是處於萌芽狀態,或者說是一種可以視為潛在的創造能力的最初展現,但這些舞台劇創作和表演經驗也是他日後音樂作品的能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