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與86歲高堂老母作者(右)榮獲2014年度“山西孝老愛親好人”稱號作者入選“山西好人榜”證書作者(左上)入選縣善行義舉“助人為樂”好人作者的“頌祖國華誕”詩文獲北京夕陽紅文化發展中心金獎作者與臨汾市委講師團教授賈成奎(右二)、市委講師團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任炯(右三)、市文明辦副主任亢燁(左一)合影作者向縣委宣傳部部長許擁軍彙報《孝頌》出版情況作者與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兼文明辦主任王武耀(中)、副部長董俊輝(右)合影作者與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廣電中心主任候長社(中)、總編鄭金鳳(左二)、副主任燕秉利(左一)、裴國旗(右一)合影作者與縣新聞中心主任段紅亮(左二)、副主任李維傑(左一)、郭向華(右二)、李茁壯(右一)合影作者與原縣關工委和五老宣講團的老同誌在洪洞大槐樹合影,右起:葛進勝、魏秀萍、張穎、譚希賢、杜生雲、楊俊蓮、侯桂柱、劉增堂、解永霞、衛敏、韓文聲作者與縣文朋墨友合影,右起:張美恭、秦治國(78歲)、李廷璽(77歲)、原森林、李崇恩(78歲)、常直傑、尹開章(83歲)、侯啟明、任致祥(83歲)作者與任致祥(右)和作者將輪椅贈92歲司鳳翔(左)合影的小奶作者與文朋墨友張忠恭(左)、楊興山(右)合影作者與族人,本書責編裴琦合影作者與縣先成中學校長陳洲合影作者與縣清華園教育集團董事長楊文躍合影作者與縣北關小學校長呂德勝合影楊
金山作︵
左者︶、與縣縣新廣聞電中中心心記新者聞呂廣華角合欄影目製
片人
作者與密友李建勝合影作者編寫的“新三十孝”獲北京夕陽紅文化發展中心舉辦的《和諧盛世》全國書畫攝影詩文大賽金獎,並收錄。
﹃勸
孝作詞
﹄者均﹃被新收三錄。十孝
﹄、﹃
孝字
歌﹄、縣檢察院黨組成員,政治處主任宋振林撰寫的長篇通訊《無私的奉獻》被臨汾日報刊登後,被收錄在此書中。
作者與陳壽榮、張誌忠二人編作者的專著《普法與慶典》著的《孝禮》作者2011年、2012年受縣委、縣政府表彰原甘泉鄉黨委副書記原林業局局長、退休幹部張忠恭題,老楊瓜果店老秦治國題,原縣政協副主席、退板楊興山書。休幹部李崇恩書。
81歲退休老牙醫,中國老83歲原縣人大副主任,退年書法研究會會員、幹部局原休幹部任致祥文。司鳳翔書。
體東黨支部書記司鳳翔撰書。
76歲原縣委副書記、關工81歲原縣文化局支部書委主任楊俊蓮題書。記、副局長王吉文題書。
81歲原縣委黨校局級離75歲退休校長、現為縣著休幹部、縣五老講師團講師、中名禮賓先生張誌忠題書。
國當代藝術協會副主席衛敏題書。
原縣蒲劇團黨支部書記、縣書法協會副主席常直傑題書。
序XU序
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中華民族五千年曆史文化傳承中,始終將“忠”“孝”當作人生的根本。
能忠君者必孝其親,孝其親者方能忠君報國。我國古代曾有過“舉孝廉”而取仕的製度。可見,國家對“孝子”的高度重視。
國是家的總和,家是國的細胞。國的昌盛與穩定,取決於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和諧與安定,而敬老孝親又是每個家庭安定的因素。倡導和宣傳“孝”精神旨在安定小家,和諧大家,希望每個家庭的兒女都能成為孝老敬親的“孝子”,走上工作崗位,亦能兢兢業業、恪盡職守,成為一名忠於國家、忠於人民的“忠臣”。
原翼城縣人民檢察院民行科科長裴興寶同誌,本著上述宗旨及精神,在主持婚禮、彌月、壽誕、葬禮等活動中,時時不忘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大力宣揚孝道和孝理,事事不離其宗,句句不離其義,教育青年一代孝老敬老、善待老人,爭當敬老孝老··1孝頌XIAOSONG的模範。在他所有的主持詞中,孝老敬老是精髓、是靈魂。他滔滔不絕地演講和苦口婆心地宣傳孝的精神,不僅弘揚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且表現出敬老孝親赤子之心,同時也體現了身為一名共產黨員忠於國家和人民的博大情懷。他編著的《普法與慶典》一書,不僅大篇幅地宣傳遵紀守法之重要,且“孝”字也貫穿始終。他編著的《孝禮》一書,則從民間喪葬風俗一係列禮儀中體現了兒女對老人的“孝”。
裴興寶同誌的作品樸實無華,通俗而切中實際。
他所寫的《新三十孝》、《孝字歌》、《明孝理》、《勸孝詞》等詩歌,早已見諸報刊而廣為傳頌。他不僅是“孝”的倡導和宣傳者,他更是“孝”的忠實執行者和“孝道”的維護者。對於“孝子”,他大力讚譽,到處褒揚,對於不孝之子,他則深惡痛絕,口誅筆伐。他不僅說得好,而且做得更好。他十分孝敬老人,他以孝誠和忠實鑄建了一個和諧之家。他善待老人,悌愛同胞,和睦家庭,用自己的行動詮釋“孝”的真諦。在繼《普法與慶典》及《孝禮》兩部書作之後,他又傾注了大量心血,耗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編著了《孝頌》一書。他從自身孝老敬老的實踐與體會,彙集社··2序
XU會上耳聞目睹的孝老敬親的優秀人物和事跡,大力頌揚孝道和孝理,譴責和鞭撻不孝不義的忤逆之舉。透過他的作品,我們看到了他那顆敬老孝親、忠於國家、忠於人民的赤子之心。
中國的孝文化源遠流長。流傳很廣的《五經》中的《孝經》及傳世名作《二十四孝故事圖解詩讚》早已深入人心,家喻戶曉,激勵和教育著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孝老敬親、善為人子。每一個曆史時期都會產生一批賢良孝子,而每一個時代也不乏忤逆不孝之徒。在新的曆史時期,我國麵臨著人口老齡化現狀,敬老孝老和善待老人是擺在我們麵前一個重要問題。老有所養、老有所依和善待老人已成為眾心所牽、萬目所矚的社會問題。
社會進步了,經濟發展了,人們的物質生活也隨之提高了。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一部分老人仍處在困苦境地。這一部分兒女隻顧著自己享樂、享受,而把老人當成累贅,不予關照,不盡贍養義務,有的甚至遺棄虐待老人。作者在此書中所舉的反麵例子,實在是讓人感到太可悲,太沒良知了。可謂讓孝者垂淚,賢者寒心。裴興寶同誌努力編著《孝頌》一書,就是希望喚醒那部分人的良知,回報自己的爹娘,··3孝頌XIAOSONG善待老人,我相信《孝頌》的麵世將會對家庭和諧、社會穩定,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已於2013年7月1日起公布施行,希望廣大為人兒女者依法承擔起贍養老人的義務和責任,同時也希望廣大老年朋友振作起來,努力生活,拿起法律的武器,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理直氣壯地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
孝老敬老,善待老人永遠受到社會褒獎,歧視和虐待老人,將被世人唾罵,同時也終將受到自己良心的譴責。
賀《孝頌》麵世,期孝行天下。
作者族人裴琦二○一四年六月六日··4序
XU序二百善孝為先,孝為德之本。孝是我們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人倫道德的基石,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中華民族素有尊老敬老養老的傳統美德,自古以來,人們就把“孝”視為一切道德規範的起點和基礎,把躬行孝道視為德行的最高表現。古代典籍中,“孝感動天”“百裏負米”、“臥冰求鯉”、“親嚐湯藥”等經典故事,無不折射出孝文化的光輝;“百善孝為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羊有跪乳之義,鴉有反哺之恩”等思想精髓,無不閃爍著孝文化的光芒。
平陽大地,素有孝名。臨汾作為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之一,曆來孝俗濃鬱、孝文浩繁、孝戲多彩、孝子輩出,一直是孕育生長孝德力量的良田沃土。當下,我國已經進入了老年社會,繼承孝文化,弘揚其精華,傳播正能量,已經成為當下所需,當務之急,成為我們中華兒女義不容辭的責任。
孝既然是人與生俱來、萬古長青的美德,既然當今時代需要孝,那我們就有責任弘揚孝道。當今社會不乏··5孝頌XIAOSONG癡迷孝文化、執著孝文化、嘔心孝文化的熱心人,裴興寶同誌就是其中一個非常典型的代表。家庭裏,他是一個大孝子,善待老人、悌愛同胞、和睦家庭的事跡遠近聞名,他用自己關愛、忘我、無私的行動詮釋了“孝”的真諦,用自己善良、真誠、感恩的真情鑄建了和諧之家。現實中,他經常給同事鄰裏、親朋好友幫忙,擔任婚禮、彌月、壽誕、葬禮等司儀主持,通過這些公眾場合,他倡孝、讚孝、頌孝、勸孝,以孝為主題,常念孝恩,廣傳孝道。他先後寫出了《新三十孝》、《孝字歌》、《勸孝詞》等文章詩歌,出版了《普法與慶典》及《孝禮》等多部書作。
他的多篇文章被《領導幹部創新社會管理的理論與實踐》、《祖國頌》、《和諧盛世》、《中國當代傑出人物風采錄———中國當代傑出思想理論論壇》等大型叢書收錄,他的事跡多次被《檢察日報》、《山西日報》等省級以上新聞媒體予以登載。
這次,他又傾注大量心血,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編著了《孝頌》一書。素麵朝天,真水無香,孝順父母,無需造作。書中,他用自己樸實無華的寫作風格,從自身孝老敬老的實踐和體會,從自己耳聞目睹的孝老敬親的優秀人物和事跡,從不同側麵和不同角度,頌揚孝道和孝理,譴責不孝和不義。全書融獨創性、思想性、知識··6序
XU性、科學性、趣味性、綜合性於一體,是一本通俗易懂、老幼鹹宜的生動讀物。孝行天下,情傳萬家。我相信,《孝頌》的麵世,對融合代際關係、促進家庭和諧、維護社會穩定、匡正社會風氣將會起到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
是為序。
臨汾市文明辦主任張紅亮二○一四年八月八日··7孝頌XIAOSONG序三裴興寶同誌寫了《孝頌》一書,讓我寫個序,我於事於人多是說說而已,不善文字,實在有些為難。但看了《孝頌》後,感到很不錯。在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今天,這本書可以說是適應社會需要,生逢其時。
孝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它起源於周朝,發展成熟於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是以血緣家庭為生產單元的農業社會時期,維係人際關係的基本道德準則。曆史傳統越久遠,值得信賴的東西就越多,文化自信就是要傳承經過曆史反複檢驗過的價值觀念。孝文化包涵著許多人類社會的共同倫理觀念,它跨越時空,在今天仍然被社會所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