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1 / 3)

!\"#$!\"#$%&''''()*+一本電話簿跑市場的最初幾年,沒有關係,沒有網絡,靠的就是一雙腳和一張嘴,還有一點點不怕被拒絕的勇氣。“那個苦啊,真是沒法說。”至今,江桂蘭都對那段日子感慨萬千。想到那些借來的錢和家裏生活的困境,她再不情願也隻好硬著頭皮出發。住最便宜的旅館,坐晚上的火車節約住宿費。第二天一下車,在車站洗把臉吃點饅頭就出發了。

能省的都省了,但有兩樣東西是肯定要買的,那就是當地的郵政黃頁和地圖冊。“別人還指望著能有人介紹一下,我可是一個人也不認識,所以隻好靠它們幫忙了。”一住下來,她就打開郵政黃頁,勾出合適的單位,然後在地圖上一一找出來。就憑著這幾張地圖,江桂蘭拖著自己的產品走訪了一家又一家公司。

對於江桂蘭這個不速之客,有人不屑一顧,但更多的人還是驚奇和佩服。雖然這樣的推銷並沒有帶來太多的訂單,但還是給了江桂蘭更多的機會。其公司的產品從單一的漁需產品向衣架、衣夾等更多領域拓展,工廠也從小打小鬧漸漸上了規模。

江桂蘭是個敢做敢想的人。國內市場漸漸有了起色後,她又把目光投向了廣闊的海外市場。她一方麵找外貿公司代理出口,另一方麵參加春季廣交會,直接找老外談。

1995年的廣交會實在火爆,對名不見經傳的小廠來說,想要求得一席之地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許多人都讓她不要去自討無趣了,但她不是輕易就認輸的人。為了找到一個落腳點,她拖著產品一個攤位一個攤位地問。兩天之後,她找了數十家攤主之後,終於有一家被她說動了,把寸土寸金的六分之一攤位以6萬元的價格賣給了江桂蘭。

!\"#書

就是在這不足15平方米,擠得轉不開身的角落裏,江桂蘭談成了兩筆生意。她清楚地記得,一個是歐洲客戶,一個是香港客戶。這兩筆生意不僅讓她賺回參展的全部費用,更重要的是事實再一次證明,機會永遠都有,隻是看你去不去爭取。

?感悟———回想起那段日子,真的是苦。這種苦也是每一個創業者都嚐到過的,沒有關係網,沒有特色產品,規模上不去,市場打不開。但也正是因為經曆過那麼苦的日子,所以一路走來遇到任何困難我都覺得沒什麼大不了。我覺得我們遇到了一個好的發展形勢,隻要踏踏實實去拚搏,路就在腳下。

39歲考英語那次廣交會對江桂蘭的另一個重要影響是讓她下決心學好英語。

“和客戶談生意的時候全靠旁邊的攤主幫忙翻譯,這時我就想一定得把英語學起來。”江桂蘭的行動和決定一樣快,在隨後的幾天時間裏,她每天都在請教旁人一些簡單的對話:“你出多少錢?”“我們是××公司的,這是我的聯係電話。”“這個產品的特點是……”她一邊把這些句子記到紙上,一邊馬上用來與往來的老外交流。

回家之後,她買了一本《外貿英語》開始自學。“那時實在太忙,我就把書隨身帶著,在車上或者在吃飯、睡覺前掏出來念上幾句。看我認真的勁頭,丈夫半開玩笑地說,你普通話都說不好呢,還真打算學英語啊。”但江桂蘭的可貴之處就在於肯吃苦、有毅力,她認準的事情再難也會做下去。

幾個月以後,作為公司董事長的江桂蘭開始用一些簡單的英語連說帶比畫地和老外談起了生意。1997年,在溫嶺城區的一個電腦培訓班!\"#書

!\"#$!\"#$%&''''()*+上,她用英文給外國一位客戶回複了第一封電子郵件。

2002年,39歲的江桂蘭從繁忙的公司事務中擠出時間來到上海金茂大廈外語培訓班學習英語。在兩千多名同學中,她的年齡最大、底子最差,其他全是外貿公司的老總和大學生。

“我覺得自己還算有點基礎,就直接選了第二級學,結果半個月後隻有我一個人沒有通過麵試,我當場就掉了眼淚。”江桂蘭決定從最簡單的一級開始,重新再來。為了補上差距,她每天晚上12點睡覺,早晨5點起床,不管是上課還是吃飯的路上都不忘念叨幾個單詞。半年時間裏她通過了老外主持的全部五級麵試,完成了別人需要三年時間才能完成的學業。這次培訓大大提高了她的英語水平,為她走出國門擴展美國市場打下了基礎。

2003年,江桂蘭第一次出國,到美國參加拉斯維加斯禮品、日用品交易會。辦理美國簽證很困難,這個團本來有八個人,最後隻有她一個人順利拿到了簽證。在8月10日至8月14日的交易會上,她沒帶一個翻譯,一個人談下了幾十萬美元的訂單。

?感悟———學英語沒人逼,是我給自己套的“緊箍咒”。為什麼?

因為有用。正因為此,我才有無窮的動力。人要享福是很容易的,但給自己一點壓力,就會有新的進步。

聯姻肯德基雖然公司產品已銷往世界各地,但最讓她驕傲的一件事情是:公司上千萬美元的出口業務中,85%的是銷往美國各地的肯德基快餐店。

江桂蘭和肯德基牽上線是在2001年的廣交會,2002年,肯德基提供了試製的刀叉等樣品。接到樣品時,江桂蘭的心裏是又喜又憂。喜的!\"#書

是,如果能符合肯德基的要求,那麼對公司無疑是一次巨大的提升。但眾所周知,肯德基對產品提供商的要求嚴格到近乎挑剔,投入巨資改造設備,如果達不到要求豈不是一場空。考慮再三,江桂蘭決定上。

她從緊張的資金中抽出相當一部分進行設備改造,產品試了又試,光是試單的過程就花了三四個月。同時她又對廠區環境和程序管理做了細致的修改。如今,每一個進入工廠的人都對廠區的井井有條印象深刻,消毒、換衣服,一點都不比醫院裏馬虎。肯德基的外國專家對公司衛生消毒、蟲害控製等六大項59條標準逐一進行了打分,結果每一項都在80分以上。專家告訴她,這樣的分數甚至要好於美國國內的同類供應商。

經過一年多的準備和等待,終於收到了肯德基的巨額禮單:一份1200多萬美元的訂單。僅此一張訂單就讓江桂蘭忙了一年,產品裝了整整600個集裝箱。與肯德基的良好合作還使得江桂蘭的公司在美國市場上聲名鵲起,迪斯尼等大公司都向他們伸出了橄欖枝。2004年,公司的產值同比增加了166%,首次突破了1億元,一躍成為台州塑料模具行業的老大。

?感悟———自己做到現在這個樣子,幾年前真是想都不敢想。我還被評為台州市十佳女企業家明星,一些人覺得一個女人真不容易啊。其實,市場經濟看的是你的企業,而不是你的性別。很多人問我,作為女性對公司有什麼影響,我說沒什麼不同,隻會讓它運行得更謹慎、更穩定。

《藍鈴》王軍波!!\"書

!\"#$!\"#$%&''''()*+!教育與啟示一個普通漁家女,一個10年前還在四處找工作的下崗工人,再平凡再普通不過,但卻秉承了台州人能吃苦也敢想敢做的優秀品質。沒有關係,沒有網絡,靠的就是一雙腳和一張嘴,還有一點點不怕被拒絕的勇氣。在推銷自己的產品過程中,能省的都省了,就靠著當地的郵政黃頁和地圖冊,選出合適的公司再一家一家走訪。

從未接觸英語的她,39歲卻逼著自己從頭學。她成功了,第一次出國做生意,沒帶一個翻譯,一個人接下了幾十萬美元的訂單。

事實證明,機會永遠存在,就在於你是否去爭取。徒勞的埋怨與不明智的借口,隻能讓平凡與普通的我們陷入越來越被動的困境。要相信自己,相信別人能成功我們也能成功,因為吃苦耐勞、敢想敢做的品質我們也同樣具有。

\"摘寫與記錄請把文中對你啟迪最深的話摘寫出來。

!!!

書!反思與思考1請梳理出江桂蘭成功的理由,並對照檢查自己,自己的差距及努力方向。

2有誌者事竟成,結合這個故事,你有這句話有了怎樣的新理解、新認識。

3機會永遠存在,就在於你是否去爭取。徒勞的埋怨與不明智的借口,隻能讓平凡與普通的我們陷入越來越被動的困境。你怎樣看待這些話?

4你認為江桂蘭成功的最關鍵因素是什麼?你將怎樣向她學習?

\"感觸與領悟假如你是江桂蘭1自己是一個平凡的漁家女,沒學曆、沒背景、沒技術,還要照顧一個6歲的孩子,卻要改變自己的命運,你將……2在許多人看來有太多不成熟的理由,你還是決定先做起來———辦工廠,那麼,你將……3沒有關係、沒有網絡,要推銷自己的產品,你將……4要把自己的產品推到國外去,則必須學習英語,而39歲的自己沒有基礎,你將……!!\"書

!\"#$!\"#$%&''''()*+!決心與行動1人的潛力是巨大的,潛力是逼出來的。同學們,給自己製造一些壓力。製定每周七天都有不同的學習和鍛煉任務的計劃,然後堅決按計劃行動。不要覺得自己已經很優秀,其實我們要學習和掌握的東西還有很多,多一項技能、多一個就業機會,多一份能力、多一份競爭實力。你可以下決心把英語學好,達到可以流暢閱讀英文報紙、英文書籍,看懂英文影視,聽懂英文廣播;可以學一門樂器,鋼琴、二胡、吉他、口琴、笛子等等;可以掌握一項體育健身運動,籃球、排球、乒乓球、武術等等;可以學會一項休閑娛樂活動,象棋、圍棋、書法等等。

2參加學生會和其他學生社團組織,它能鍛煉你的膽量,提升你的交際能力、獨立思考問題能力、獨立解決問題能力、領導能力、組織能力、信息收集及處理能力等等。這些能力是你在課堂學習中所不能得到的,但又是今後走向社會所必需的。

3有條件的同學,可以在征得父母同意後,在老師指導下開網店。

選擇一個或若幹個你認為合適的產品進行營銷,或把你家鄉的特產在網上銷售。同學們,千萬不要認為這很難,隻要別人能做,事情就不難。讓自己堅持做,做中學、學中做,說不定你就成功了。

4有條件的同學,可以在自己人身及財產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在父母、老師的知情同意下,參加一些實體經銷店的營銷活動,可以購置一些商品在適當場所進行推銷。

5高級班、技師班的同學們或一些具備條件的中專班同學,可以在網上了解一些家裝設計、活動策劃、網站開發、電子產品設計開發、加工機械零件等類別的商業活動,在安全、誠信、守法的前提下,可以接單參與。

!!\"書

!\"#$%!&''''()*+,-.\/01*()23\"45678()9:;?*@ABC!

!認識與了解黑工廠、似牢籠———南昌女子自稱被“囚”四年多!

南昌縣八一鄉南鄧村的周燕(化名)如今隻能坐在家裏,因為門外\"#

明媚的陽光就像是萬把利劍,會使她頭昏腦漲,心慌意亂。外出打工遭$遇四年多暗無天日的“囚禁”,使周燕現在已很難適應重獲自由的生活,暫時無法回到正常的社會生活中。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從2002年10月7日那個噩夢般的夜晚,她被騙到廣東東莞一家黑工廠開始的。

在南鄧村的家中,38歲的周燕向記者講述了她所經曆的四年多地獄般被“囚禁”的日子。

2002年3月,在外打工多年的周燕輾轉來到杭州一家塑料管廠,做起了產品銷售業務員。時年33歲的周燕正處年富力強的時候,加上性格開朗、為人大方,入廠不久就為廠裏創造了可觀的效益,因此深得老板賞識。可沒想到當年6月,一次業務事故使廠裏蒙受了很大的損失,也使周燕的工作陷入了危機。

2002年9月25下午下班後,廠裏一名38歲左右的湖南籍男同事王!!\"書

兵(化名)興致勃勃地找到周燕,說:“我朋友在東莞發展得挺好,聽說他辦的廠子有一千多人,是個大廠子。他那邊現在在招人,你願意去的話我可以幫你說一聲。”看到周燕有些猶豫,王兵立即鼓動道:“小周呀,我看我們兩個有緣,我就叫我朋友把你安排到後勤部去,那裏清閑,不像在這裏做業務累得要死。如果你去的話,每個月最低1200元的工資,我能保證。”周燕聽了有些心動,便答應過去看看。

2002年10月6日上午,王兵把周燕送到杭州長途汽車站,並塞給她320元路費和一張寫著傳呼機號碼的紙條。王兵滿懷深情地說:“一切都幫你安排好了,我已經通知了我朋友,他會在東莞市區等你。到了那邊,你就打這個傳呼號,他會來接你的。注意安全,一路保重。”一個非親非故的人能夠這樣幫助自己,周燕不禁感動得熱淚盈眶。

2002年10月7日下午5時許,周燕到達東莞,並按王兵提供的號碼打了一個傳呼。很快,對方就打來了電話,自稱叫李陽(化名),是王兵的朋友,現在正在市區。電話中,李陽讓周燕在東莞汽車站等他。

20分鍾後,一輛昌河麵包車停在了周燕身邊,車上走下兩名風度翩翩的男士。其中一名高個男子一個箭步走到周燕麵前,熱情地伸出雙手說:“你就是周燕吧?我是李陽,歡迎你來到東莞。”一陣寒暄後,李陽告訴周燕,他們廠主要生產燈泡,因為周燕是王兵介紹來的朋友,所以他打算把周燕安排在廠裏的後勤保障部。李陽承諾,周燕每月工資1200元,月初按時發放。說著,不待周燕有什麼反應,就和同行的男子把周燕的行李搬上了車。上車後,周燕發現車窗上裝的都是茶色玻璃,人在車內根本看不見外麵。“東莞的車怎麼被設計成這樣呢?”周燕覺得有點奇怪,但旅途的勞累讓她沒來得及細想就在車上睡著了。

!!\"書

!\"#$!\"#!$%&當周燕被叫醒時,已經是晚上10時許了。一下車,眼前寬敞的廠區和一排排整齊的廠房立刻讓周燕興奮不已。周燕想,這個廠子這麼大,效益一定很好。不過,奇怪的是,這裏每棟廠房都被圍牆圈了起來,形成一個個片區,圍牆大門上掛著大鎖,在夜風中閃著冷冷寒光。此外,整個廠子也被一堵高達5米的圍牆圍著,站在廠子裏抬頭望去隻能看見天上的星星,有一種井底之蛙的感覺。但天真的周燕仍想,這說明廠裏的防衛工作做得好,在這裏上班有安全感。

“之後,他們將我帶到廠房倉庫一個約有60多平方米的單間裏。房間布置得不錯,有一張書桌、一個別致的小梳妝台、一張寬大的雙人床和一個嶄新的小衣櫥。”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周燕臉上的神情顯得有些苦澀。她說,當時她根本沒想到,一場長達四年多的噩夢即將開始。

第二天,李陽帶來了一個30多歲冷若冰霜的女人,說她叫阿芳,是後勤保障部的負責人,以後周燕就聽從她的安排。說完,李陽頭也不回地走了,從此再也沒有出現過。李陽走後,阿芳傲慢地告訴周燕以後應該如何做事。當周燕問阿芳“貴姓”時,阿芳隻拋出一句“這個你沒有必要知道”。

周燕是那種工作認真負責的人,隻要別人安排給她的事情,她就會全身心地投入。所以,在入廠的這幾天裏,她一直撲在工作上,其他的事沒有多想。

2002年10月11日,周燕入廠的第5天,考慮到來東莞已經好幾天了,周燕打算給家裏打個電話。上午10時許,周燕正想從工廠大門出去時,被4個體形彪悍的門衛攔住了。周燕表示她隻是想到外麵給家裏打個電話,門衛卻不許,性情剛烈的周燕就企圖衝卡,結果被兩個門衛給架了回來。“我要向你們領導反映!”周燕氣憤地對著門衛吼道。“哼,你!!\"書

去反映呀,告訴你吧,到了這裏的人就從來沒有出去過!也不看看這是什麼地方!”門衛冷笑著譏諷她。

遭此奚落,周燕哭著跑回了宿舍。阿芳見狀輕蔑地說道:“你就死了這條心吧,實話跟你說,這是一個地下工廠,進來了就別想出去。”“直到這個時候,我才知道自己受騙了。”談到這裏,周燕眼中流下了傷心的淚水。

發現被騙後,周燕一有空就走出倉庫觀察四周的情況,想找到一些線索可讓她知道這是什麼地方、廠名是什麼,以方便今後逃跑和報案。

但這裏每一個車間都被人為地分成了一個個小區間,各個區間都有工頭負責,區間與區間之間用掛著大鎖的鐵門隔開,不同區間之間的工人不能互相交流,廠區也沒有任何有關工廠的標記。她在這家廠裏待了將近四年半,一直都沒有發現關於這個廠的任何明確信息。

周燕告訴記者,這家工廠主要生產燈泡,她所在後勤保障部主要負責倉庫的出貨登記。雖然倉庫裏存放的都是成品,但所有的產品包裝隻有一個黃灰色紙盒,上麵沒有廠名、生產日期和編號,裏麵也沒有合格證。周燕所在的部門隻有4個人:阿芳、周燕、一個搬運工和一個送貨的卡車司機。平時,他們之間根本不說話,隻有那名司機告訴過周燕他姓周。“我不敢去問人家的情況,問了也得不到回答,如果阿芳在場我們還要挨罵。阿芳是老板安排的內線(工頭),她時刻監視著我們的言行。”周燕無奈地搖了搖頭。

“工廠的食堂裏擺著30多套桌椅,但是從來沒有人坐下來吃飯,都是打飯回宿舍吃。有一次,我試著跟其他部門的一個員工說話,不料他卻像遇到瘟神一樣避開了我。廠裏每個人的臉上都是麵無表情的,仿佛是冷血動物一樣。在這樣的環境裏,再開朗的人也會自閉起來。”周燕!!\"書

!\"#$!\"#!$%&道出了這些年來她最大的痛苦。

當初李陽曾向周燕承諾每月工資1200元,當周燕就此問阿芳時,阿芳卻說:“你去打聽打聽,看看在這裏做工的誰有工資?給你們300元生活費就已經很對得住你們了!”周燕告訴記者:“生活費是以菜票的形式發放的,可以在工廠裏的小商店買些日常用品。其實,就是發工資也沒有用,因為你又出不去,給你錢也是廢紙。”關在這樣封閉的工廠裏,如果生病怎麼辦?周燕告訴記者,廠裏有一個小診所,生病了可以去拿藥,不過也要用菜票買。“這些藥基本上沒用,”周燕說,“我曾經有幾次因感冒而去診所拿了藥,吃了卻沒有效果。病得很重時工頭也隻叫你在床上躺著,就是不能出去。”有一次,周燕病得快不行了,貨運司機老周可憐她,偷偷從外麵給她帶了些藥,才把她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

自從發現自己被騙後,周燕就一直在想辦法逃出去。但高牆聳立,“看門狗”又凶狠,想逃出去談何容易?在觀察了兩年之後,周燕覺得,自己要逃出去就隻有一條途徑———跟著運貨車一塊混出廠去。

拿定主意後,周燕開始和每天到倉庫來拉貨的周師傅套近乎。因為兩人同姓,周燕就親熱地叫周師傅“叔叔”。隻要阿芳不在場,周燕就會盡量找機會和周師傅聊天,並幫他裝貨卸貨。久而久之,周師傅也喜歡上了這個勤快的“侄女”,經常給她帶些好吃的,有時還叫妻子過來陪周燕聊天。周燕乖巧地喊周師傅的妻子“嬸嬸”,並把自己的悲慘遭遇講給“嬸嬸”聽。

經過幾年的相處,從2006年開始,周燕便向關係已不錯的周師傅說出想回家的想法,並提出了躲在周師傅貨車車廂內出去的辦法。對此,!!\"書

沉穩的周師傅一直沒有多說什麼。直到今年春節前夕,思家心切的周燕又一次纏著周師傅帶她出去時,周師傅才回答:“年前這幾天廠裏查得比較嚴,抓到了會沒命的!還是過幾天看看情況再說吧。”今年2月27日,春節剛過,阿芳找到周師傅說,3月9日她想搭車出去喝喜酒。周師傅欣然同意,隨後通知周燕做好準備。

3月9日那天,周師傅帶著妻子來到倉庫。他一邊讓妻子把阿芳帶到駕駛室聊天,一邊叫周燕裝貨。恰好那天搬運工沒有來,周燕一個人把貨裝進車廂後,順勢就待在後備廂裏了。周師傅關上車門,把周燕帶出了黑工廠。3月11日,周師傅夫婦塞給周燕270元錢,把她送上了由東莞開往南昌的火車。

回家後,見到兩鬢斑白的父母還在田間地頭勞作,周燕的心碎了。

她想出去幫幫他們,但一見陽光,她就頭昏腦漲,兩眼直冒金星,險些摔倒在地裏———近四年半的囚禁生活已使她的身心受到了極大摧殘。

周燕最後告訴記者,她曾答應周師傅不把這件事情說出去,但想到那家黑工廠裏還有很多打工者被“囚禁”在裏麵,她還是決定說出這一切,希望能夠引起各級部門的重視,盡早把那些可憐的打工者解救出來。

《江南都市報》塗萍!教育與啟示傳銷、黑工廠、黑煤窯以及各式各樣的就業陷阱,已經成為我們就業過程中的最大危害。尤其是涉世不深的學生,一方麵懷著對就業前景的美好憧憬,一方麵對社會的複雜性缺乏全麵的認識,往往在急於就業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