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幼教之父——陳鶴琴主編虞永平??圖書在版編目(CIP)數據??中國幼教之父:陳鶴琴\/虞永平主編.--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9.10??ISBN978-7-305-08597-0??Ⅰ.①中…?Ⅱ.①虞…?Ⅲ.①陳鶴琴(1892-1982)-傳記?Ⅳ.①K825.46??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19)第206861號出版發行?南京大學出版社社??址?南京市漢口路22號????????郵?編?210093出?版?人?金鑫榮書??名?中國幼教之父—陳鶴琴主??編?虞永平??

責任編輯?田?甜?丁?群????編輯熱線?025-83593947照??排?南京新華豐製版有限公司印??刷?南京凱德印刷有限公司開??本?880×1230?1\/24?印張?14.75???字數?390?千?

版??次?2019年10月第1版?2019年10月第1次印刷ISBN978-7-305-08597-0??

定??價?58.00元網址:http:\/\/www.njupco.com官方微博:http:\/\/weibo.com\/njupco微信服務號:njupress銷售谘詢熱線:(025)83594756*版權所有,侵權必究*凡購買南大版圖書,如有印裝質量問題,請與所購圖書銷售部門聯係調換陳鶴琴的科學精神(代序)陳鶴琴是著名的兒童教育專家、心理學家。他一、科學的立場是中國現代學前教育的重要奠基者,中國現代學前師範教育的重要開拓者,現代世界學前教育科學的陳鶴琴的科學立場來源於對科學理論的把握,重要傳播者和探索者,現代實驗性幼兒園課程的開他關注心理學和教育學的先進理論,從這些理論中創者和引領者,也是活教育理論的創立者。陳鶴琴獲得滋養。他借鑒科學的方法,開展根植於本土的是一位經曆了私塾教育洗禮,對傳統教育深有感受研究和實踐。陳鶴琴的科學立場來源於對幼兒教育的教育家,也是一位經過西方教育熏陶,對現代教中陳腐觀念和社會陋習的批判,他旗幟鮮明地維護育思潮深有感悟的教育家。陳鶴琴畢生所從事的就兒童的利益和兒童的尊嚴。陳鶴琴的科學立場來源是推進中國幼兒教育事業的科學化,在他的引領下,於對社會現實的洞悉,他關注現實的教育問題,深中國的幼兒教育吸納現代幼兒教育的先進理念,紮刻把握問題的根源和解決的路徑。陳鶴琴科學立場根中國文化和幼兒教育的實踐,不斷向著科學化的的核心是以幼兒為中心,把幼兒看作幼兒教育的出道路邁進。因此,陳鶴琴是中國幼兒教育科學化的發點和歸宿。為了研究幼兒教育,他首先研究兒童,先驅。陳鶴琴的教育思想不但有堅實的心理學基礎,研究兒童心理,探究兒童是如何發展的,兒童的興也有幼兒園教育實踐的基礎,是科學研究的產物,趣和需要是怎麼樣的,兒童的行為特點是怎麼樣的,至今還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實踐指導意義。這些是陳鶴琴幼兒教育研究的基礎性研究,是對兒001童的研究,加上西方兒童發展理論的影響,形成了學問,很好的東西。”(1927)他也主張關注兒童陳鶴琴基本的兒童觀。這是陳鶴琴一切教育主張的的個性,注重兒童之間的差異。他主張“兒童的個根基。性不同,我們不能強之以同”。(1924)他主張理陳鶴琴認為,幼稚時期對於兒童一生非常重要!解兒童、尊重兒童,主張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主所以幼稚教育是兒童的基本教育,亦即人群的基本張“幼稚園教師應當作兒童的朋友,同遊同樂的去教育。兒童在這個時期裏,習慣、知識、言語、思玩去教的”。(1927)正是在這個立場上,陳鶴琴想等各個方麵都打了很深的根基。倘使這個時期,對無視兒童的舊教育展開了猛力的批判,尤其是揭根基稍不穩,將來要想建造健全人格,也就不可能示了舊教育損害兒童天性、剝奪兒童權利和讓兒童了。所以,我們要培養健全的人格,促進健全的社會,陷入呆板機械學習的現象,並深入分析了造成這種第一須注重幼稚時期的教育,竭力宣傳初期兒童教現象的原因。育的重要,引起一般社會的關注。(1927)陳鶴琴兒童觀的本質內容是要科學認識兒童,二、科學的態度順應兒童的天性,給予兒童活動的機會和條件,給予兒童適宜的指導和幫助,要愛兒童。他認為兒童科學態度的核心是對待兒童的態度。對待兒童是在實踐中學習的。他指出:“小孩子的知識是由不能抱有陳見,不能成人中心,而是應該順應兒童經驗得來的。所接觸的環境愈廣,所得的知識當然的天性。陳鶴琴指出,兒童是以遊戲為生活的,是越多。所以我們要使小孩子與環境有充分的接觸。”生來好玩的。父母應成為孩子的玩伴,為孩子提供(1924)適當的材料,讓孩子有機會充分展現他們的天性。

陳鶴琴認為教育要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陳鶴琴主張發展幼兒的好奇心、好問心,讓幼兒用認為“應根據幼兒的特點,多給幼兒感性的知識,自己的大腦積極思考。成人應用客觀的方式和積極創造各種環境和條件,多讓兒童接觸大自然和大社的態度去看待幼兒。陳鶴琴對待兒童的基本態度就會,多觀察,多活動,擴大他們的眼界”。(1979)是尊重兒童,順應兒童的天性,依循兒童發展規律,他明確提出遊戲對兒童發展的意義,他指出:“遊信任兒童,熱愛兒童。

戲也是兒童生來就喜歡的。兒童的生活可以說就是在此基礎上,陳鶴琴把幼兒教育當作科學,注遊戲。”“名義上雖說是遊戲,但所學確是很好的重實證的研究,依據事實,不是臆斷。他通過深入002具體的研究,把握了兒童在動作、情緒、語言、社實的實證研究的成果。在幼兒教育的研究上,陳鶴會性、美感、好奇心、繪畫、思維及道德等諸多領琴開展了以“試驗”為基礎的科學的幼兒教育研究,域的發展特征,並研究了這些領域的課程內容和邏采用行動研究的方法論,利用教育現場展開研究。

輯順序。這個研究過程往往是同幼兒園的教育過程為此,他專門建立了我國曆史上第一所實驗幼兒聯係在一起的,是與兒童的生活聯係在一起的,據園—南京鼓樓幼稚園(1923),也是我國第一個此來確定幼兒園的課程和兒童的學習。這是一種務高等院校(當年的國立東南大學教育科)幼兒教育實的科學態度。實驗研究基地,開創了我國高等院校理論聯係實際,陳鶴琴的科學態度也包括用辯證的態度對待幼開設定點實驗研究基地的先河。陳鶴琴認為科學的教理論和實踐模式。對當時風行的蒙台梭利教學幼兒教育必須經過試驗,才能確定是否可行,是否法,陳鶴琴提出了辯證的分析和評價。他認為蒙台有效。他提出幼兒教育“必須經過比較普遍的、比梭利是最有影響的教育家,其教育主張有一定的較長久的試驗”。(1927)我們認為這是陳鶴琴教價值,如強調兒童的自由活動,強調兒童是完善的,育思想和實踐同以往舊教育的分水嶺。正是通過科注重感覺經驗等。但陳鶴琴認為蒙台梭利的教育學的兒童觀和教育觀指導下的實踐,和在實踐過程也有不足,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麵:①經驗的狹隘性,中的發現和反思,幼兒教育才逐步走上健康發展的不能滿足兒童廣泛獲取經驗的需要;②不能滿足科學軌道。兒童的興趣,在反映現實生活上有限製性;③感陳鶴琴將幼兒園課程、幼兒園環境和設備、幼官訓練隻是發展的一種形式,且針對特定材料的兒園故事、讀法、音樂、圖畫、玩具、習慣等內容訓練作用有限。納入研究的視野,逐一研究,形成科學的認識。陳鶴琴對幼兒教育領域中的各類內容的研究是細致的、三、科學的方法深入的,也是充滿感情的,他的每一個研究都讓人感動,這樣一個廣文博識、篤學樂行、醉心研究的陳鶴琴對兒童心理的研究采用了當時比較先進教育家更讓人感動。的臨床研究方法,采用個案觀察和日誌等具體方法,陳鶴琴之所以是科學的幼兒教育的積極推動者,記錄孩子的發展。這使他的《兒童心理之研究》不是因為他的研究是立足國情的,不是照搬西方的學是照搬或模仿西方的兒童心理學理論,而是紮紮實前教育,這也是陳鶴琴教育思想科學性的主要標誌。

003作為留美學者,他反對純粹的“美國式”的教育,取的,要適應中國的特點。”(1979)他認為應該借鑒西方優秀的思想和內容,但不能一陳鶴琴的晚年一直在呼籲幼兒教育的科學研究,味模仿。陳鶴琴對福祿貝爾、蒙台梭利等人的西方不但要研究觀念,還要研究內容和方法;不但要研主要幼兒教育思想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分析了他們究幼兒園的教育,還要研究家庭的教育;不但要研的優勢,也指出了他們的不足,言之成理,以理服人,究正常兒童的教育,還要研究特殊兒童的教育,他教導人們不要盲從。陳鶴琴1926年就提出的告誡,甚至提出“為切實開展教育科學之研究,特建議設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因為現實的教育立兒童教育玩具、教具、設備的研究室和研究工廠”。

實踐中,一知半解者無數,盲從者無數。陳鶴琴認為,(1980)“教育實驗”是他晚年文章中經常出現的詞彙,幼兒教育的研究,關注國情是主要的原則,隻有結這是對幼兒教育科學化的呼喚,是對幼兒教育質量合國情,才能產生科學和有效的教育。陳鶴琴還指出:的呼喚,也是對童年幸福的呼喚!

“外國有許多經驗,也有許多好的經驗,但不能不加分析地照搬照抄,要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以實虞永平踐來檢驗哪些是成功的、切實可行的。哪些是不可004目?錄第一章?陳鶴琴與中國幼教…………………………………………001一、認識兒童………………………………………………………………002二、學做父母………………………………………………………………012三、生活課程………………………………………………………………020四、快樂遊戲………………………………………………………………029五、活的教育………………………………………………………………036第二章?親曆與感受………………………………………………047一、家人述往………………………………………………………………048二、學子憶舊………………………………………………………………123三、薪火相傳………………………………………………………………148四、中國的福祿貝爾………………………………………………………221五、與陶行知同學同事同誌………………………………………………290001第三章?陳鶴琴與鼓樓幼兒園………………………………………301中國第一所實驗幼兒園……………………………………………………303第一次幼兒園課程實驗……………………………………………………310沒有圍牆的幼兒園…………………………………………………………316玩具設計師…………………………………………………………………320家庭中的教育………………………………………………………………325一切為兒童…………………………………………………………………329重新回到起點………………………………………………………………333鼓幼就是大麥田……………………………………………………………338002第一章陳鶴琴與中國幼教小孩子是生來好動,以遊戲為生命的。

—陳鶴琴一、認識兒童1923年,這位叫陳鶴琴的長兒教育的實踐和研究,構建了中剔透的露珠?是春天裏嬌豔欲滴者在腳下的這塊土地,自家的私國兒童心理、幼兒教育、家庭教的花朵?還是家庭的期盼、祖國宅,創辦了一所實驗幼稚園,開育的理論體係,建立了幼稚師範的未來?

始了中國幼教事業的探索。教育的完整構架,奠定了中國幼說起兒童,人們完全不吝溢陳鶴琴開創了中國兒童心教事業的基礎。美之詞,隻願將世上所有美好的理、家庭教育、幼兒教育科學研陳鶴琴是中國著名的兒童教詞彙都堆砌在他們身上……然究的先河,留下了400多萬字的育學家、心理學家,被譽為中國而,人們真的了解兒童嗎?作為著作,推進了幼兒教育的中國化、幼教之父。父母,作為老師,作為這個世界科學化;他用畢生的精力進行幼兒童是什麼?是太陽下晶瑩的成年人,大人們真的學會如何002傾聽兒童、如何教育兒童了嗎?的孩子相比,他的童年並不快樂。陳鶴琴:我的清華時代,好兒童是什麼?100多年前,他幼年喪父,全家依靠母親替人像萬象更新的新年,好像朝氣蓬一個立誌以教育報國的年輕人,漿洗維持生計。在磕磕絆絆的生勃的春天。我的希望,非常遠大;同樣在思考著這個問題。活中,他的求學之路,卻幸運地我的前途,非常光明;我的精神,1914年9月7日,一艘名叫得以延續。非常飽滿;我的勇氣,非常旺盛;“中國號”的郵輪,緩緩駛入美1911年秋,陳鶴琴考上了庚我的自信,非常堅強;我的自期,國舊金山港口。船上載著16位子賠款的第三批留美預備生,北非常宏遠。那時做人真覺得有無風華正茂的青年,作為“庚子賠上求學,在清華學堂開始了新的窮愉快。

款”的留美預備生,他們都是中人生。

國年輕人的翹楚,將在美國開始全新的遊學生涯,這當中就有22歲的陳鶴琴。

陳虹(陳鶴琴長孫女):他覺得這個庚子賠款是民脂民膏。

他說國家用這個民脂民膏來栽培我,我能夠吃這些用這些,而且我有條件到美國去留學,我怎麼能不感激,怎麼能不思報答?所以,他要救世濟民、要回報人民的這樣一種信念,就越來越生根了,貫穿浸潤在他的一生當中。

前排左一陶行知,後排右一陳鶴琴1892年,陳鶴琴出生在浙江上虞一個沒落商人家庭。跟其他003在這所中西合璧的高等學府陳秀雲(陳鶴琴三女兒):裏,有學識淵博的師長,有新穎他做校長,自己去教課,義務事豐富的課程,這些都給陳鶴琴留業。還有在校內,開辦工人識字下了深深的印記。班、補習班,他就當兩個學校的陳鶴琴不僅汲取著豐富的知校長,老師同學們都來幫忙。

識,還與同學一同創辦學校青年會,麵向工勤人員和雜役開設了既兼校長,又任老師,不論校役補習夜校;在校外的城府村是校內的工友,還是校外的鄉民、舉辦義務小學,教鄉村的孩子認乞丐,有教無類。清華3年,是字讀書。陳鶴琴最初的教育實踐,也是他一生教育事業的開端。

陳鶴琴:這3年書總算不是白讀的。我得著了不少有用的知識,認識了許多知己的朋友,還獲得了一點服務社會的經驗,立下了愛國愛人的堅強基礎。

1914年夏,陳鶴琴從清華畢業,踏上赴美國“庚款”公費留學的旅途,同船者有陶行知等人。

在前往美國深造的途中,陳鶴琴卻一度懷疑自己的人生選擇,在學習醫學還是攻讀教育學之間搖擺不定,但在內心深處,陳鶴琴004對於教育的執念還是揮之不去。來做。他一生也是通過實踐來搞教育,通過研究來搞教育,通過柯小衛(陳鶴琴外孫):醫日常的細微的事情來分析,來做生是能夠治病的,他要去治人。到實處。

他又去找了校長,從而堅定了自己學習兒童教育的決心和信念。1917年秋,陳鶴琴進入哥倫由此,陳鶴琴先生才走向了兒童比亞大學師範學院,師從克伯屈、的事業,選擇了將兒童教育作為孟祿、桑代克等著名教授,專修自己終身的職誌。教育學和心理學,學習教育研究的方法和實驗的精神。

陳鶴琴抵達美國後,就讀於霍普金斯大學。在這裏的3年,陳鶴琴:在第一個時期,隨陳鶴琴主修了德文、英文、法文便什麼知識,我像海綿似的都要等語言,又選學了政治學、教育吸收。在第二個時期,我隻專心學、心理學、地質學和生物學等於教育或與教育有關的學科,比學科。第一個時期要專心多了。

1917年夏,陳鶴琴從霍普金陳慶:到哥倫比亞大學的時斯大學畢業,成為第一個取得這候,他的教育理論和教育的實踐所學校學士學位的中國留學生。受美國進步教育的影響。大量的先進的理論,包括美國杜威的進陳慶(陳鶴琴孫女):在霍步教育思想精神,對於他後來的普金斯大學的時候,對他影響非學術開展,也起到了很大作用。

常深的是霍普金斯大學的校訓:這兩個學校的學習,給他一生進真理使你自由。在霍普金斯大學,行的教育和研究,包括實踐奠定凡事都是要通過實踐,通過研究了非常深厚的基礎。

005的容器和成人的附屬品,關於兒童教育、兒童心理學的相關研究幾乎為零。

陳鶴琴學成歸國,正逢新文化運動在中國大地上蓬勃開展。

“共和、民主、自由、科學”的時代精神也對傳統教育產生了深刻的衝擊。

祝士媛(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因為五四運動是反封建。那時候,就是背書、讀書、寫字,過的不是幼兒的生活,完1918年夏,陳鶴琴獲得哥倫踐生涯。全培養的是那種將來科舉的人比亞大學教育碩士學位,轉入心才。可是已經到了民國了,已經理學係,準備博士論文。此時,陳慶:當時中國的兒童教育,到了成立共和國了,以後不是封正值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教務主任實際上還是荒蕪一片。國人對兒建王朝了。所以,這種背景下,郭秉文在美國物色教員,陳鶴琴童教育根本不重視,把兒童看成我覺得它是一種革命,應該說是應邀回國任教,放棄了攻讀心理是一個沒有地位的、由成人主宰一場教育革命。

學博士的計劃,於當年8月乘船的對象。

回到上海。以蔡元培、胡適、郭秉文等1919年9月,陳鶴琴在南20世紀初的中國,依然延續為代表的改革派發動了新教育改京高等師範學校教育科任心理了數千年之久的“成人為主,長革運動,南高師則是這場時代變學、兒童教育學教授,從此開始者為先”的傳統教育思想,摧殘革的焦點和標誌。

了60多年的幼兒教育科研和實兒童身心,兒童被當成等待灌輸006柯小衛:從五四運動以後,年前就有了係統性的研究。1762兒童的這種發展觀念。我想陳先中國有一個新教育的潮流,民主、年,法國啟蒙思想家、教育家盧生在當時所提出來的這樣一種全科學逐漸被更多人所接受。有一梭出版著作《愛彌兒》,明確提出:新的兒童觀,對中國的文化改造、個很重要的標誌,就是我們教育“兒童是人。兒童是成長中的人。教育革新都有非常大的意義。

的中心從倫理、從社會開始轉向兒童就是兒童。”針對不同年齡人了,轉向兒童了。陳鶴琴就知階段的兒童,盧梭提出了不同的在陳鶴琴看來,“研究兒童道,我們中國整個的教育是要從教育原則,他的觀點對西方兒童心理是一種最有趣的事,也是兒兒童做起。教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深深童教育上算為一種最緊要的事陳慶:陳鶴琴就是為了我們影響了陳鶴琴。情”。然而,20世紀初的中國,民族的振興,他覺得兒童教育是陳鶴琴堅決反對陳腐死板的關於兒童教育、兒童心理學的相人的一生當中最基礎的東西,而舊傳統教育,反對“叫兒童穿起關研究幾乎為零。陳鶴琴首開先且幼兒教育又是基礎的基礎。所長衫”的成人化傾向。他指出:河,從西方引入兒童測驗量表,以,他把他的立足點放在兒童教“兒童不是成人的縮影,而是有介紹國外的兒童心理測驗方法,育、幼兒教育,從最基礎的事情他獨特的生理、心理特點的。”並且親自改編和實踐兒童心理測開始做起。他的教育思想引領了“兒童本位”驗,為兒童心理研究建立科學的的新風氣,開創了家庭教育理論依據。

在南京高等師範學校任教的的新思潮。

陳鶴琴一心一意地改造學校的唐淑(陳鶴琴學生):他是風氣,他鼓勵學生運動,積極侯莉敏(廣西師範大學教育一個非常實幹的人,他研究教育開展社會問題和教育主題研究。科學學院學前教育係主任):他也不是空說。他的兒童心理理論他與陶行知先生共倡新教育,改提出這樣的“兒童為本”的思想,都是基於他進行個別的研究和他革舊教育,開展幼兒教育實踐活跟中國的“長幼有序,長者為尊”的階梯研究得到的一些數據,而動,為教育的民主化、科學化探的思想,並不是完全矛盾和衝突且他還跟國外當時的一些數據做索道路。的。我覺得要合理地來吸收原來比較,來得出我們中國兒童的發關於兒童,西方早在250多中國文化的這種長幼有序,理解展水平。

007結合中國國情,陳鶴琴設展階段,進而分析中國兒童的心乳兒和步兒3個階段,認為幼計了一套兒童知識水平測驗,理特點。兒教育應該始於新生嬰兒階段。

568個被試兒童分別回答136道進入乳兒階段後,兒童開始產生測試題目,被試者每答對一題算柯小衛:兒童的特點,兒童各種情緒,成人所具有的情緒反一分,最後通過得分核算來了解有什麼特點呢?陳鶴琴先生在應在乳兒時期就已經開始成型。

兒童的知識程度。為了了解中國《兒童心理之研究》中,總結了1歲以後,兒童開始學會行走,兒童的發展狀況,他還設計了六兒童至少具有4個特征,一個叫漸漸成為一個獨立的人,這對兒種學力測驗和一種智力測驗,通好動心,一個叫好奇心,一個叫童的生理和心理發展都有重要過對2000多個學生的測驗,來模仿心,一個叫遊戲心。的價值。

了解男孩、女孩的智力和學力差異。此外,陳鶴琴還采用了團體根據兒童的發展特點,陳鶴唐淑:他認為孩子的發展,研究的方法來了解兒童繪畫的發琴將3歲前的兒童分為嬰兒、不是一步就成的,而是有個發展008階段的。正因為孩子有這樣一些特點,家庭教育裏頭,你也要針對孩子的特點。不管是在家庭,還是在幼兒園,你都應該根據孩子的發展特點,來給他進行教育。

所以,我覺得他關於兒童發展的這一部分理論貢獻,可以說是奠基性的。

在與孩子的朝夕相處中,陳拓了我們兒童教育科學化的時代。老者在諄諄地教導我們,應該怎鶴琴開始慢慢認識兒童。兒童為麼樣去理解孩子,應該怎麼樣尊什麼哭、為什麼笑,他們喜歡怎從研究兒童心理,進而研究重孩子。

樣的環境、熱衷於什麼遊戲,他兒童的家庭教育;從研究幼兒園們具有哪些與生俱來的天性,他教育,進而研究幼兒教師的培養、1927年2月,陳鶴琴與陶們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呈現出怎樣兒童教育機構的建設等,陳鶴琴行知、張宗麟一同發起中國最早的成長特征?通過長期的實驗和的幼教思想體係漸漸成熟,並於的兒童教育團體—幼稚教育研觀察,陳鶴琴漸漸掌握了兒童的1925年出版專著《兒童心理之研成長規律和心理特征。究》和《家庭教育》,這兩本書對於中國的幼教事業影響深遠。

柯小衛:因此,從兒童心理出發,是陳鶴琴先生區別於其他申玉容(北京市朝陽區光明教育家的一個很大的區別點,也幼兒園園長):陳老先生的書特是陳鶴琴先生之所以被稱為中國別的通俗易懂,就是把理論和實現代兒童教育奠基人、幼兒教育踐都融合在他那個書裏麵,能夠之父的一個重要原因。從此,開讓我們看得特別親切。就像一位009觀的培養很重要,我絕對認同。

因為小孩子在零到六歲這一發展階段裏麵,可以說基本的價值觀,就是在這個時候建立的,要是教得不好,可能會影響他以後的成長。

倪鳴香(台灣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所長):讀到陳鶴琴的文字資料,你知道你心裏其實泛起來的是作為中國人,或者是究會,創辦《幼稚教育》並任主辦刊物,辦學校,還有研究機構。華人的一種驕傲。陳鶴琴在那個編,發表《我們的主張》,提出他是一個非常全麵的教育家,中時代裏,就好比福祿貝爾在德國,適合中國國情的15條辦園主張;國到現在來講,你再找一個像陳開創了一個孩子的新世紀。

3月,陳鶴琴受邀擔任曉莊師範先生這樣,完全一樣的,真的不一見真理子(日本國立教育第二院(幼稚師範院)院長兼指好找。政策研究所總負責研究官):陳導員,與張宗麟等一道創辦了中鶴琴先生以幼兒時期為出發點的國最早的鄉村幼稚園—燕子磯陳鶴琴教育思想的影響絕不科學研究,是留給中國的優秀遺幼稚園;6月,陳鶴琴任南京市僅限於中國大陸地區,在中國香產,人們從陳鶴琴先生那裏獲得教育局教育課課長,大力推行行港、中國台灣,在日本乃至整個很大啟示。其中亞洲作為先進的政學術化,推廣教育實驗區。東南亞地區,都有著深遠的影響。新教育實踐地,特別是人口眾多的中國,在20世紀初,陳先生祝士媛:陳鶴琴不僅是一個藍美容(香港教育大學教就做出了努力和貢獻,他的思想普普通通的教育家,而且是一個授):他很強調孩子在很小的時和研究成果在很多方麵值得我們實幹家。他做了很多實際的事,候,就應該好好地培養他們做一好好學習,也會對日本的研究起這讓我非常佩服。他辦幼兒園,個好的人,這個道德觀、價值到鞭策作用。

0101985年,45歲的柳斌由江王定華(教育部教師司司西省副省長調任國家教委副主長):陳鶴琴把中國的傳統文化任,分管基礎教育。不久,柳斌與西方的教育觀念有機地進行了獲得一本《陳鶴琴文集》,上下整合。因此,他的教育的方法,兩冊。從此,陳鶴琴的教育思想,包括師範教育課程改革、課堂教對柳斌履職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學、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的組織形式,還有家庭教育,還有對柳斌(原國家教委副主任):於特殊兒童的教育方法,可以說我拿了這套書以後,我是從頭到絕大多數都是在他已有的學習認尾,都認真地拜讀了。這套書對知的基礎上的一種創新和提煉。

我履行國家教委副主任的職責,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使我認識到作為一位充滿朝氣、勇於改幼兒教育事業的重要性,尤其是革和創新的兒童教育家,陳鶴琴認識到幼兒教育事業的性質,幼堅決反對陳腐死板的舊傳統教教事業的規律,對這些東西有了育,提倡適合時代、符合兒童身新的認識。心發展的新思想、新方法。

在陳鶴琴的教育學說與實踐2000年,中國駐紐約總領事中,民主精神無處不在,一切為館教育領事王定華,曾多次前往了兒童。他將全部的熱忱和精力哥倫比亞大學,查閱陳鶴琴當年投入到中國兒童教育與幼兒教育掃一掃觀看第一集紀錄片的學習筆記、作業、閱讀報告和的發展中,成為中國幼兒教育的書評。作為一個從業多年的教育拓荒者,也成為當之無愧的“中工作者,王定華對陳鶴琴的教育國幼兒教育之父”。

思想有著更為深切的認識。

011二、學做父母1920年12月26日,在南案,而這樣的記錄,居然持續了陳鶴琴:做父母是一樁不容京鼓樓的這所基督醫院裏,傳出整整808天,這也許是中國曆史易的事情。我們曉得栽花有了栽一聲響亮的啼哭,一個男嬰呱呱上最早、最翔實的兒童成長日記。花的學識技能,花才能栽得好。

墜地。一個新生命的誕生,伴隨而養蜂有了養蜂的學識技能,蜂才望著自己的“傑作”,年輕來的常常是感動和喜悅,在這個能養得好。甚至養牛、養豬、養的父親顧不上興奮,拿起照相鮮嫩的小生命麵前,十月懷胎的羊、養馬、養魚、養鳥莫不都有機,開始給繈褓中的嬰兒拍照。辛苦、一朝分娩的劇痛,都會被專門的學識技能。我們隻要是一皺眉頭、哭泣、打哈欠、睡覺……遺忘。年輕的父母享受著天倫之個人,就好像都有資格可以教養嬰兒的一舉一動在鏡頭下定格,樂,從此與新生命攜手步入了全兒童的。至於怎樣教養,事先毫嬰兒的每一個反應被認真記錄在新的人生階段。無準備,事後更不加研究。

掃一掃觀看第二集紀錄片012陳鶴琴的這段話雖然直白,孩子寫下了珍貴的成長記錄。他高等師範學校任教,為掌握一鳴卻提出了一個千百年來被人們所給這個新生的嬰兒起名“一鳴”,成長的第一手資料,他特意請假忽略的問題:生兒育女是人類的希望他的人生響亮、精彩。在家,連續觀察孩子每天從早到本能,但作為孩子的“終生教師”,晚的活動。家成了他的實驗室,人們卻很少思考自己是否合格。陳慶:陳鶴琴把陳一鳴的喜妻子和母親則成為他最得力的如何做好父母,其實是一怒哀樂,生活當中的各種表情、助手。

門很大的學問。人們真的會做表現,林林總總都記錄下來。他父母嗎?的情緒,他的語言的發展,他的陳慶:他(陳鶴琴)親自給美感的產生,他在一點一點地學孩子洗澡,親自觀察孩子飲食、陳鶴琴:這個小孩子是在習過程當中,怎麼樣一天一天地冷暖,孩子有什麼需求,什麼情1920年12月26日淩晨2點09進步,方方麵麵的一個成長過程,況下他會哭鬧,什麼情況下他要分生的;生後2秒鍾就大哭,一全過程,他記錄了808天。吃,他有什麼需求,他都把它直哭到2點19分,共連續哭了記錄下來,記得非常詳細。這10分鍾,以後就是間斷地哭了;一鳴出生時,陳鶴琴在南京些記錄,實際上對陳鶴琴來說,生後45分鍾就打嗬欠;生後2點44分,又打嗬欠,以後再打嗬欠6次……感受這段描述,人們可能覺得這是現在流行的兒童成長日記,年輕的父母懷著喜悅與興奮的心情,為新生嬰兒留下成長的記錄。然而,在遙遠的1920年,在100年前的中國,29歲的陳鶴琴初為人父,便給自己的第一個013不僅是對自己兒子一個關注,侯莉敏:從一個兒童個案的部學前教育研究所副教授):陳作為父親角度的一個關注,更研究,形成最後的這種心理學的先生以他自己的孩子做研究對主要的是,他要把自己的孩子,規律,並根據群體兒童的對象,象,研究了孩子心理,實際上這作為研究中國兒童的一個非常可以進行解釋,那麼這一種從研種研究的方法和這種研究的曆重要的立足點。究的方法論,到研究的範式,到程,對我們學前專業學生的影響具體的方法,我覺得是相通的。非常大。當時我們同學有些人就寒來暑往,轉眼一鳴已經兩在當時的中國,用這樣的一種方開玩笑說,我們將來要有孩子的歲半。在長達808天的時間裏,法來研究,形成這一本書,並在話,是不是也應該研究研究我們陳鶴琴以一個科學家的嚴謹觀察大學裏麵開設這一門課,陳先生的孩子,這樣的話,也是一個很和一個父親對兒子的無限柔情,是第一人。好的記錄孩子成長經曆的過程。

寫下了354條成長記錄,累積了厚厚十餘本的文字和照片資料。這是中國現代教育史上第一1996年,在北京師範大學學這裏既有陳一鳴成長過程中的點例針對兒童的個案追蹤研究,也前教育專業任教的劉馨生下了兒點滴滴,也包括了陳鶴琴對一鳴是第一次從心理學層麵來闡述兒子法法。她對兒子的成長過程進所進行的一次次幼教實驗。童成長的基本原理,為陳鶴琴探行了連續三年的觀察和記錄,並索兒童教育的規律提供了科學的把這些內容刊登在了《幼兒教育》柳斌:他從心理學、教育學依據。雜誌上,《法法的世界》成為當的角度去對這些現象進行分析,陳鶴琴沒有想到的是,76年時《幼兒教育》雜誌一個非常有這一點我們現在很多老師是沒後的北京,一位年輕的幼教老師,名的專欄。

有這個功夫的,這在學術上叫實也在進行著跟他一樣的兒童成長證,他是用事實,用具體的例子,實驗,而這位老師正是畢業於陳劉馨:寫這個實際上就要用來總結教育規律、孩子心理發展鶴琴生前創辦的南京師範大學幼到我們學的心理學內容。那麼從規律、個性發展規律,他要來研兒教育專業。陳鶴琴先生他自己對孩子的研究究、來驗證,得出自己符合實際當中,我們就看得出來,孩子是的結論。劉馨(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好奇的,孩子是好模仿的。那麼014這些東西,我們都能夠通過我的兒童特點是什麼樣;一本書寫了身體不好,回家休息了很長時間。

觀察,我覺得很多的實例就是,怎麼來教育。因為《家庭教育》由於長時間的缺席,寒假過後的很生動的實例就能夠舉出來。的副書名是《怎樣做父母》,裏新學期,孩子對幼兒園表現出了麵還有怎樣教小孩,它完全實用。強烈的抗拒心理。

劉馨用三年的觀察實驗,印它提出成人對兒童的成長影響,證了七十多年前陳鶴琴先生關於成人的言談舉止,對兒童的心理該兒童父親:在開學前,我兒童心理的總結:小孩子好遊戲、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們嚐試對他進行了一個心理的輔好奇、好群、好模仿、喜歡野外導。跟他講,馬上又要去幼兒園生活、喜歡成功、喜歡別人讚許《家庭教育》,這部中國幼了,幼兒園有很多的玩具,又可他,若能依據小孩子的心理而施兒教育的百科全書,涵蓋了幼以和朵朵、小點心、元寶一起玩,行教育,必有良好效果。兒教育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大部是不是很開心。但是真的到了第1925年,陳鶴琴把他的研究分問題,被陶行知先生稱為“中二學期開學的那一天,他從早上成果結集成冊,出版專著《兒童國父母的必讀之書”“近今最有起床,到吃早飯,再到後麵上學,心理之研究》和《家庭教育》。價值的專著”,即使在百年後的表情都是非常痛苦的,到了幼兒其中,《家庭教育》從健康教育、今天,依然可以作為中國家長的園之後,哭天喊地的,讓老師和道德教育、智力教育、勞動和審育兒指南。我們都比較尷尬。

美教育等方麵,總結出家庭教育的101條原則。在此後的一百年學生家長:其實在讀陳鶴琴陳鶴琴說:“凡人都喜歡群中,《兒童心理之研究》和《家先生的《家庭教育》的時候,書居的,幼小嬰兒,離群獨居,就庭教育》先後再版了15次,印中有一段話說道:“孩子是喜歡要哭喊,二歲時就要與同伴遊玩,刷多達百萬冊。群體生活的……”我們對這段話到了五六歲,這個樂群心更加強也有比較深刻的感觸。了。”經過一周的學習,該兒童柯小衛:這兩本書可以說是很快融入了學校的集體生活。但我們國家兒童教育科學化的一個南京鶴琴幼兒園中班的一個是,不出一周,他又感冒了。

標誌,一本書寫了怎麼樣觀察,兒童,入學後的第一學期,因為015同的,是一種朋友式的民主平等幾年前,在浙江上虞鶴琴幼關係。兒園,大(三)班在繪畫教學時,陳鶴琴反對傳統文化中“父一位孩子畫了一個亭子,亭子的嚴子孝,法乎天也”的專製型父一角特別誇張,黃泓博自己起名子關係。但他又認識到兒童的不“奇特的亭子”。這幅畫如何評成熟性,希望“父母待小孩不要價,引起了老師與家長間的一場姑息也不要嚴厲”,“一方麵予討論。

以充分機會以發展自動的能力和該兒童父親:我們在吃飯的健全的意誌,一方麵限以自由範趙秀紅(浙江上虞鶴琴幼兒時候,就進行討論,是不是要把圍使他不得隨意亂動,以免侵犯園總園長):他畫的亭子有一個他送到幼兒園去,這個時候,萬他人的權利。”角是非常長的,老師表揚過他有江陽突然開口了,說:“爸爸媽媽,陳鶴琴說:“幼稚期(自生想法。而媽媽進來以後,就批評鼻涕就是用來流的,有什麼關係至7歲)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時了她的兒子,誰誰畫得這麼幹淨,呢,我還要去幼兒園的。”通過期,什麼習慣、語言、技能、思想、亭子畫得那麼像,你怎麼畫得亂學陳鶴琴先生的《家庭教育》這態度、情緒,都要在此時期打下七八糟的,畫得黑乎乎的一團。

本書,我覺得鶴琴先生把他育兒一個基礎。若基礎打得不穩固,然後,孩子就哭了,他說老師說的點點滴滴,科學地、係統地編那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建造了。”我畫得好。那天剛好我也在,我撰成書,對我們家長來說,有一剛剛去班級裏麵巡視,也看到了,個比較好的引導和教育的作用。劉詠思(香港兒童無限學校前麵這個評價我也看到了。我說創辦人):陳鶴琴他真的好像先打住、打住,你知道你的孩子畫陳鶴琴要求在家庭生活中,知一樣,知道哪個才是最重要的。的什麼嗎?他是非常有想法的,“做父親的應當同小孩子做伴因為我們常常說,離幼兒園教育然後當孩子把這個故事講給媽媽侶”。“做父親對待子女應有相最近的就是家庭,如果家長跟老聽的時候,我說你看這個孩子想當的禮貌”,這同他小時候在父師沒有配合的話,幼兒教育是很得多好。他說我畫的六角亭,一親麵前所受的消極教育是截然不難成功的。個角特別的長,因為這個長角的016下麵有一個凳子,這個凳子上麵能的一個誤區,我們其實是要去好的土讓他生根的話,你就浪費坐著叔叔阿姨,我希望這個長角,引導的。孩子畫出來的作品是非了一個小朋友。

能夠為下麵坐著的叔叔阿姨遮風常豐富多彩的,都是有他自己的擋雨。想法的,有自己的審美的情趣在陳鶴琴認為:“一方麵兒童裏麵的。期是發展能力的時期,一方麵具陳鶴琴曾經說過:“小孩子有可以發展的性質,此即所謂可今日能愛人,他年就能夠愛國陳鶴琴說:“人之愛人須要塑性或可教性。”他還明確指出,了。”“做父母的要他們的小孩天天做的,不要我今天愛人,明“什麼言語,什麼習慣,什麼道子將來成為有道德的人物,當小天就不愛了。尤須在小的時候學德,什麼能力,在兒童的時候學的時候即須教以顧慮他人安寧習的,小的時候已經有愛人的行習最速,養成最易,發展最快”。

之道。”為,那麼到了成人的時候,自然這種充分肯定兒童期的關鍵性和而然也能夠愛人民了。”可教性的意義在於為兒童主動探趙秀紅:你想這個創意多好,索世界提供了依據。

非常有創意的一幅作品,媽媽竟劉詠思:幼兒教育就是那個在《家庭教育》一書中,陳然說他不好,那麼這個其實就是土,土肥不肥,夠不夠營養,就鶴琴提出了一個家庭教育的重要家長評價孩子作品,評價孩子技是關鍵。如果我們沒有給一個很原則:父母要以身作則,通過言017了,我們就知道了,他笑一笑,我就知道了,馬上就改正了。

陳鶴琴認為,哭是痛苦的表達方式。當小孩子哭的時候,應該去思考他哭泣的原因和止哭的方法,饑則為之食,寒則為之衣。

傳身教來影響孩子,而他的幾個極了,他就誇我,鼓勵我。如果孩子疲憊了就要抱抱他,如子女更是受到了父親的深刻影響。果生病了應當帶他看醫生。

陳鶴琴對中國傳統的“棍棒在浙江上虞鶴琴幼兒園,有陳秀霞:父母從來不打罵兒出孝子”的教育方式十分反感。個孩子原本很開朗,但是有一段女,但是教小孩子怎麼做人,要他曾經說“年輕的父母,你不要時間,孩子每天都要哭,家長的幫助人、要助人為樂、要愛國家、打孩子。倘若要打的話,你還是情緒也很不好,常常氣急敗壞地愛人民。比如說抗戰的時候,我先打自己”,因為“小孩子生來批評孩子。老師認為,孩子是不們家裏就辦了難童學校,那時候都是好的,即使不好,是父母影可能無緣無故地哭的。經過調查我們叫街童學校。我們做小先生,響他的,不是他的過失”。了解,他們終於找到了孩子情緒教小孩子念書識字,我們自己也變化的原因。

是小孩子,我們都在做這個事情。陳秀雲:他對子女一樣對陳秀雲:他搞難民教育、難待,就這麼愛自己子女,非常愛。許雯(浙江上虞鶴琴幼兒園童教育,也帶我們去。我們經常我們七個姊妹,從來沒有哪個挨執行園長):原來是家庭變故了。

到難民事務所,看到很多小孩,過他罵一句,打一下,從來沒有家庭變故對孩子情緒上產生影沒有玩具,我就用自己攢的一點的……他對我們有要求,很嚴格,響,雖然爸爸跟媽媽沒有明確地錢,其實也沒多少錢,買了10我們做錯了事情,他都是暗示。說爸爸媽媽已經分開了,但是他個小皮球,永誌牌的。有一天他他是積極的暗示,勝於消極的製們的言行、他們的舉止,已經無帶我去,我把球帶去了,他高興裁。他跟我們笑一笑我們就懂得形當中影響了孩子的情緒。

018陶行知先生在為《家庭教育》子。孩子受到懼怕性的暗示,又於是白學的。

一書寫評語時曾說:“父母不會會將懼怕遷移至其他事物。長此教養,小孩子不曉得要冤枉哭多以往,就形成膽小的個性。為了20世紀初,當“成人為主、少回……如果做父母的肯像陳先讓孩子變得勇敢自信,父母要做長者為先”的傳統教育思想在中生這樣細心教導兒童,或是采用出表率,停止用恐嚇的方法教育國延續了數千年之久時,陳鶴琴陳先生的教導方法,小孩的眼淚孩子。的教育思想引領了“兒童本位”是可以省掉99%的。”的新風氣,開創了家庭教育理論在南京鶴琴幼兒園,有一個柯小衛:陳鶴琴舉過例子,的新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