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馬玉璽長期以來,“同步練習冊”幾乎成為我國中小學生學習的必備用書。這些練習冊大多是訓練學生了解各種題型、多做題,目的是應付各種考試。我在國外隻見過各種各樣的“學習資源”,包括圖文並茂的知識性讀物、實驗工具箱、學習軟件等,並沒有所謂的“同步練習冊”。
看來,這種“同步練習冊”式的學生用書需要改一改。我認為,學生不僅需要閱讀各種各樣的課外讀物來豐富自己的知識,而且需要從事豐富多彩的探究性活動來發展自己的能力,也使近年來考試評價製度改革不斷走向深入。因此,要超越課本,更多地提供支持教師教、幫助學生學的閱讀資料和活動方案,並引導他們選擇正確的學習路線和學習策略,提供多種方法供學生選擇。
我很高興地看到,山西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中學地理課堂問題解決導學教學模式的實踐與研究”在這方麵進行了積極的探索。課題負責人——山西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高中中心副主任、地理學科教研員李元平老師,在課題組開展課題實驗的過程中,策劃和組織編寫了《微課堂?高中地理核心問題助學資源》叢書,這套以創新立體呈現的助學資源叢書,既不是教師用的“教參”,也不是學生用的“練習冊”;既與課本有聯係,又超越課本;既可以學生用,又可以教師用。實際是助教、助學資源。這一設計思路打破了傳統形式的教輔用書,確實很有新意。
希望這套教學資源能夠為改變我國教師過於依賴口頭講解的教學方式,改變我國學生過於依賴紙筆訓練的學習形式,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不過,我不是學科專家,難以對它的內容作什麼評價。它的價值恐怕要由廣大教師和同學在使用過程中來評判。
前言李元平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深化,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學科素養被廣泛實施。例如: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個性特征,培養學生的多元智能。
不僅關注知識與技能,而且關注學習過程和情感態度。
鼓勵以自主、合作、探究為特征的學習方式。
不要教教材,要用教材教。
要建立主體多元、內容多元、方法多樣的評價係統。
雖然這些理念被廣為傳播,但大部分教師並不能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有效地落實,學生和家長更是缺乏了解。在造成這種狀況的眾多原因中,其中之一是教師缺乏支持新課標理念的教學資源。
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我國的中考、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和高考越來越注重聯係社會實際和學生生活,加強考查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運用所學知識與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些改革措施對廣大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落實新的教育理念產生了積極的導向。在這一背景下,缺乏支持新課標理念的教學資源的問題就變得日益突出。
與傳統的教輔不同,符合新課標理念的教學資源具有以下四個方麵的特點。
一、在功能定位上,不能將教學資源拘泥於教師的“教參”或學生的“練習冊”,應使教學資源成為教師有效落實國家課程的“幫手”、學生自主拓展學習空間的“向導”。
二、在學習目標上,不能隻關注知識與技能,應以知識與技能為載體,充分關注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現新課標對“三維”目標的要求。
三、在學習內容上,不能局限於純文字的知識陳述和紙筆練習,應增加聯係社會和生活實際、鼓勵學生自主探究的多種類型學習活動,如發現性活動、應用性活動、展示性活動等。
四、在呈現方式上,不能局限於圖書形式,應將圖書與微課等所有形式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立體化的教學資源包。
在以上觀點的指導下,圍繞新課標的培養目標、內容體係和教學要求,組織省內外課題實驗學校的學科教學專家、教研員和優秀教師,開發了《微課堂?高中地理核心問題助學資源》係列叢書。按學期分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