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XE�圖書在版編目()數據CIP初心與責任: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思考第二輯\/.
江西師範大學全國高校輔導員發展研究中心編—南昌:.
江西高校出版社,2019.1ISBN978-7-5493-8324-5初…江…高等學校—輔導Ⅰ.①Ⅱ.①Ⅲ.①員—教師隊伍建設—文集Ⅳ.①G645.12-53中國版本圖書館數據核字()第號CIP2019023125出版發行江西高校出版社社址江西省南昌市洪都北大道號96總編室電話()079188504319銷售電話()079188511423網址wwwj.uacp.com印刷南昌市紅星印刷有限公司經銷全國新華書店開本\/700mm×1000mm116印張20字數千字290版次年月第版201911年月第次印刷201911書號ISBN978-7-5493-8324-5定價元56.00贛版權登字版權所有-侵0權7-必2究019-72圖書若有印裝問題,請隨時向本社印製部(0791-88513257)退換編委會主任田延光副主任劉俊成員曹澤華周利生王員陶風華寧潔李蘭容謝兆元應群燕主編劉俊副主編曹澤華應群燕前言在年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思想政治工作是學校2018各項工作的生命線,各級黨委、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學校黨組織都必須緊緊抓在手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乎辦學方向、關乎育人根本,具有豐富而深刻的內涵。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幹力量,是高等學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如何將思想政治工作抓在日常、做在平常、融在經常,這是高校輔導員麵臨的實際情況,也是落實新時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深刻思考。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全國高校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根本性戰略性認識不斷深化,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作為新時代高校立德樹人重要理念的貫徹落實不斷加強,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得到了長足發展。
從教育部高校輔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的設立,再到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中心和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培訓研修中心的設立,教育部的這些舉措推進了全國高校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化、職業化發展,加強了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的建設和發展。
江西師範大學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始終把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積極推進輔導員隊伍的體製與機製、標準與模式、文化與內涵建設,推動隊伍持續健康發展。學校修訂出台了《關於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實施辦法》,培養造就一支適應教育新常態的輔導員隊伍,促進了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化、職業化和專家化建設。
學校在年成功申報獲批全國高校輔導員發展研究中心的基礎上,又2016成功獲批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培訓研修中心。江西師範大學全國高校輔導員發展研究中心,守正創新,以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為特色,以紅色文化與輔導員隊伍建設為主要研究任務,積極承擔全國和全省高校輔導員專題培訓工作,開展科學研究與學術交流,努力為全國高校的輔導員隊伍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推進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建設是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永恒主題。年月,我校全國高校輔導員發展研究中心以“學習貫徹習201811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推動高校輔導員專業化職業化發展”為主題舉辦了年度學術論壇,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肖誌華、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戴木才等領導、專家出席論壇開幕式並做了專題報告。來自全國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專家、學生工作幹部和輔導員共餘人48200參加了論壇活動。論壇的成功舉辦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論壇征集了多篇關於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方麵的優秀論文,“百120瀆交流海麵寬”,為了讓優秀論文發揮更大更廣的作用,經與論文作者商量,我們選編了一部分優秀論文,以“初心與責任———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思考第二輯”為名公開出版。從本書選編的論文來看,廣大高校學生工作幹部和輔導員老師在推動輔導員專業化、職業化方麵進行了積極有效的探索。一些作者對如何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了思考,提出了舉措,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一些作者就新媒體環境下加強大學生思想引領做了深入分析,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這些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論水平和實踐價值,其交流與應用,對於進一步推動全國高校輔導員工作理念的創新、綜合素質的提升和育人能力的增強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立德樹人有道,春風化雨無聲。推進高校輔導員隊伍職業化、專業化建設的研究和實踐,是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緊迫任務,是弘揚民族精神的需要,是文化自信的需要,是高校文化傳承與創新的內在要求。加強這方麵的研究,有利於進一步堅定高校輔導員的理想信念,凝聚輔導員隊伍的戰鬥力量,提升高校育人質量。讓我們攜手共進,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的講話精神,準確把握教育事業發展麵臨的新形勢新任務,不斷築牢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線,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江西師範大學全國高校輔導員發展研究中心年月201812輔導員素質能力提升002新時代微信公眾號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徑探究浙江師範大學莊經緯008互聯網時代下高校輔導員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能力提升研究西安科技大學王舟020新時代研究生網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研究———基於微信場域與輿論糾偏分析東華大學汪永安028工作即研究:高校輔導員開展教育敘事研究的適切性嘉興學院江歡036新媒體視域下高校輔導員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宜春職業技術學院謝海英黎佳佳044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高校思政工作的路徑研究江西師範大學萬海穎051論高校輔導員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製的構建———以江西師範大學為例江西師範大學李非艾彬060高校輔導員基本職業道德規範探析江西師範大學陳恬恬肖接增李海燕思想理論教育與價值引領070退學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初探合肥工業大學夏群吳玉蘭081新媒體環境下類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及途徑思考IT———以大連理工大學為例大連理工大學張傑李建男石成田郭永欣王一089新時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認同模式的構建山東大學張媛097大學生政府信任度與政治效能感關係研究泰山醫學院孔祥軍華波張洪濤106生態體驗德育理論視域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探索秦皇島職業技術學院李韋璿鄭利群王柳丁114新媒體環境下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的對策研究遼寧中醫藥大學陳強於小雯國峰寶122價值引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域下大學生誌願服務模式新思考———基於“第二課堂成績單”溫州大學嚴曉秋134微信視閾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郭長女江西理工大學林福明145優良家風與高校大學生廉政教育的良性互動研究江西師範大學江海英153新時代培育大學生家國情懷的意義及路徑江西師範大學徐為結應群燕170大數據背景下的高校精神文化建設研究江西師範大學匡素芳180論文化軟實力的建構要素江西師範大學黃仁森劉超189新形勢下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江西師範大學朱藝璿198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江西師範大學韓鵬飛大學生日常教育管理212新時期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標準化及測評體係重構探索聊城大學楊慶實明輝224新媒體時代高校突發事件輿情應對策略探究南開大學楊奇232書院製背景下高校班級建設的挑戰與對策研究———以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商學院為例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商學院吳素紅陳慶賓240大學新生消費觀念狀況及其艱苦奮鬥精神的養成研究寧波大學張海峰250雙因素理論視域下高校學風建設提升路徑研究湖北經濟學院楊曉龍259新媒體環境下校園文化建設的挑戰與對策研究———以江西某高校為例江西師範大學曹燁徐磊陳琳268新時代高校學生黨支部、團支部、班委會協同工作:成效、挑戰與創新———以江西師範大學為例江西師範大學楊歡餘思童範維275新媒體視角下大學生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研究江西師範大學周強王琴280基於習慣養成的公費師範生培養模式探究———以江西師範大學公費師範生為例江西師範大學王靜俞玲291高校學生幹部領導力存在的問題及其提升策略研究江西師範大學餘思童楊歡299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大學生參與鄉村建設路徑探究江西師範大學王琴周強304後記一、輔導員素質能力提升新時代微信公眾號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徑探究浙江師範大學莊經緯黨的十九大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並寫入黨章,這為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對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思想政治工作過不了互聯網關,就過不了時代關。很多新情況、新問題都是因網而生、因網而聚、因網而增,迫切需要我們用新媒體新技術,推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傳統優勢與信息技術高度融合,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聯網上線,傳播正能量,發揮網絡育人功能。運用新媒體新技術創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已成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和趨勢。微信公眾號作為一種新興媒體形式,在信息技術發展、媒體環境相對開放的環境下方興未艾。當前大學生已廣泛使用微信公眾號,這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是衝擊又是機遇。不少高校輔導員通過創建微信公眾號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高校輔導員微信公眾號的現狀分析(一)研究現狀分析理論研究分析1.
以“輔導員微信公眾號”為主題在中國知網上檢索,從結果中可以看出,對“輔導員微信公眾號”的理論研究始於年,共篇。年20151720153篇,年篇,年篇,年有篇。按學科分類,高等教育類達201622017920183,占大多數;其次是新聞與傳媒類,約占。按研究層次,主要76.19%19.05%2
集中在基礎研究(社科)上,之後是行業指導(社科)與職業指導(社科)等。
從機構來看,若論單個高校是湖北大學最多,有篇;若論地區是上海高校3
發文總數最多,共篇:可見湖北大學和上海地區高校較為重視輔導員微6
信公眾號的理論研究。
實踐研究分析2.
從年開始,全國大批輔導員微信公眾號應運而生,然而由於競爭2013激烈,微信公眾號運營又需要長期堅持且耗時耗力,很難馬上得到良好反饋,不少公眾號隻是曇花一現。目前全國約有輔導員微信公眾號個,300活躍度較高的卻不到三分之一。這些輔導員公眾號,可分為個人公眾號、輔導員團隊公眾號和高校官方公眾號;有的主要麵向學生群體,有的主要麵向教師群體,也有兩者兼顧。從內容上看,以學生為服務對象的則涵蓋大學生關心的點點滴滴,如學業指導、心理健康、時間管理、新生教育、考研谘詢、職業規劃等;以教師為服務對象的則多是與自身工作相關的記事感悟、經驗分享、學生案例解析等,不少輔導員堅持寫工作日誌、每周一記。
有的輔導員團隊協作取得較大影響力,有的輔導員一個人經營一個公眾號,成效良好。那些能堅持幾年活躍至今的公眾號,在內容、用戶、活動各方麵運營上都較用心。然而,相比於全國輔導員的總人數,做微信公眾號的輔導員群體並不廣泛。
(二)產生影響分析微信公眾號表現形式豐富多彩,不受時間空間限製且互動性與共享性強。大學生廣泛使用微信公眾號,由此獲得豐富的信息,且在這個寬鬆的平台上滿足更大的自我表達訴求。而輔導員依托微信公眾號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順應時代發展、滿足學生殷切需要,也是輔導員自身專業化職業化道路發展的需要。如果說日常事務是“腳踏實地”,那麼網絡思政則為你“仰望星空”提供了可能性。
3二、輔導員微信公眾號建設的現實困難(一)傳統教育理念根深蒂固網絡思政近幾年才迅速興起,大多高校還在探索與建設的路上。一些高校輔導員傳統教育理念根深蒂固,對在新媒體時代下具有強烈表達欲望的大學生追求自由、自主和個性缺乏認同,對身邊做網絡思政的同事不能理解,甚至有排斥行為,既不願主動去認知去學習,還認為這是在浪費時間嘩眾取寵。
這嚴重影響網絡思政輔導員的工作積極性,不利於工作的有效開展。
(二)缺乏專門的運營團隊微信技術是新技術,非一朝一夕能習得。如果要實現實時關注後台學生動態並及時整理分析,發揮公眾號的最大功能,還需有專門的運營團隊來對輔導員微信公眾號進行建設、維護和推廣。運營團隊裏需要有一定心理學知識和相關專業知識的老師和學生共同分工協作,並及時開展業務培訓,不斷提高管理水平。然而,目前不少高校輔導員都是各自作戰,在做好本職工作基礎上,自學創新工作進度慢,學校和院係學院支持少,這就造成不少輔導員公眾號生命周期較短,缺乏穩定性和持續性。
(三)內容思想引領功能不夠《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指出,輔導員應該“創新工作路徑,加強與學生的網上互動交流,運用網絡新媒體對學生開展思想引領、學習指導、生活輔導、心理谘詢等”。因此,輔導員微信公眾號除了承擔日常管理事務外,還要幫助大學生提高思想政治覺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和積極進取、樂觀向上、厚德載物、自強不息的人生態度。然而,縱觀全國輔導員微信公眾號,思想政治教育類的文章太少,大多側重於記述日常學生事務且缺乏深度思考分析。
三、輔導員微信公眾號如何建設什麼是新媒體?新媒體是對比電視、報紙、雜誌等傳統媒體來說的。
以報紙為例,它以版麵為計算,有固定發行量,有盈利模式。手機出現後,4
人們漸漸沒有看報紙的習慣,開始看微博、公眾號,於是又有了新的內容載體———新媒體。以微信公眾號為例,一是以屏幕為計算,閱讀方便快捷,表麵上可以展現的領域非常小,實則網絡空間無限大;二是沒有固定盈利模式,你不會知道有多少人訂閱你的公眾號,閱讀也不用花錢,前期投入很可能毫無回報;三是新媒體運營速度快、信息更新快,人員工作量大大增加,從選題(原創或轉載)、編輯、推送到求轉發、求互推、求轉發,相比傳統媒體傳播環節更多,但新媒體與讀者用戶可直接互動,信息反饋及時,對輔導員的工作推進十分有利。
鑒於此,輔導員微信公眾號要做好三項運營工作:內容運營、用戶運營和活動運營。
(一)把精力放在提高內容價值上輔導員微信公眾號並非僅僅用來發布信息通知等,最重要的是為學生提供優質服務,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並用學生喜愛的方式教育引導他們。
可以先做調研了解學生想看什麼內容、喜歡什麼形式、傾向什麼風格等。
好的內容本身就漲粉。學生關注你的微信公眾號是來看內容的,若內容不好,即使他現在關注,改天他也可以取消關注。因此,要不斷挖掘學生的主要需求市場,持續提供優質內容。
(二)用心對待每一個粉絲第一,不要忽略每一個粉絲,他就是你的學生、同仁或朋友,他不是後台冷冰冰的頭像,及時耐心地回答他們的困惑,他們會感到很溫暖。第二,關注粉絲的動態。比如把粉絲回複你的時間做個統計分析,你可以大致得出學生的閱讀習慣,從而推測出內容推送的最佳時間。你也可以主動給他們發信息問他們對賬號的意見或建議,這就是互動。第三,關注後台數據走向。比如看一段時間內哪幾篇推文閱讀量特別高,以後可以將推送內容向這個方向靠。
(三)定期策劃有新意的活動若活動受歡迎,粉絲增長會很快。這時需要研究學生心理需求,利用傳播學知識去策劃活動並快速落地執行,並爭取一定的經費支持。如果你5
發現某個號一段時間粉絲爆發性增長,要麼是出了一篇爆文,要麼很可能就是它在做活動了。選取留言區好的回複、轉發集讚、抽獎後有小禮品,這些都是輔導員公眾號常見的小活動,學生也很喜歡。重點是要用心,不是砸錢。當然,公眾號活動隻是錦上添花,關鍵還是堅持推送的內容要優質。
四、微信公眾號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考(一)用新時代新理念新知識去工作高校輔導員要在教育觀念上有所轉變,要與時俱進主動深入了解新媒體知識,不要怕辛苦怕麻煩,並將它與教育工作相結合,用更新穎的方式來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讓更多的學生主動參與進來,充分滿足學生自我表達的訴求,為學生提供寬鬆交流的平台,並給予正確的引導與幫助,真正贏得學生的認同與喜愛。換位思考,用新時代大學生的思維方式去解決新問題,進而進一步提升工作的科學性與實效性。
(二)團隊作戰是未來趨勢,在團隊中實現個人價值經營輔導員微信公眾號要有品牌意識,打造出知名度,在學生群體中有影響力。然而,這個工作量不小。一個非常完善的新媒體團隊可分為媒體人、運營人和產品人。有的輔導員一個人承擔起所有工作。有的是團隊作戰,幾個老師分工明確。“內容運營”也是常見的團隊分工模式。從長+
遠考慮,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團隊合作是趨勢,倡導個人在團隊協作中實現自身價值。相信未來高校對網絡思政會有更多支持,新媒體輔導員不用再孤軍奮戰。
(三)回歸初心工作才能持之以恒做輔導員微信公眾號的前提是做好本職工作,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基礎上發揮你的才華獲得影響力,而這個影響力就是學生對你的信任。網絡思政本不是成名之路,想想你工作的初心———你做輔導員公眾號的目的是什麼?你代表的是誰的聲音?你的角色是什麼?如果你隻是想記錄生活、取悅自己,那就做自己,開心就好。但是,如果你想通過微信公眾號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應該把初心回歸到對學生工作的熱愛以及將它作為奮鬥6
終身事業的價值追求。找出這個理由,再從這個理由出發去寫文章、去做自媒體,在內容質量上嚴格把關,就會變得更加有方向感、有信心。
一個平台建得好不好就一個標準———師生喜不喜歡。而在新媒體環境的影響下,大學生的思維方式、生活態度以及價值觀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如何對其進行積極、正確引導,是新時代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麵臨的問題。因此,輔導員微信公眾號建設要遵循信息傳播規律,要把網絡正能量和校園好聲音傳到師生心裏,要有一支關鍵時刻衝得上、頂得住、打得贏的網絡紅軍和鐵軍。
參考文獻[]張文斌著力構建網絡育人質量提升體係[]中國高等教育,1.J.2017():C24-6.
[]黃靜基於微信公眾號的高校輔導員工作創新研究[]思想理論教2.J.
育,():20151175-79.
[]梁欽,阮方明,王誌強輔導員微信公眾號運營狀況與優化策略[]3.J.
思想理論教育,():2018375-78.
[]張麗高校微信公眾號思想政治教育傳播有效性探究———以浙江工4.
業大學為例[]杭州:浙江工業大學,D.2017.
[]公茂強高校微信公眾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大連:大連5.D.
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17.
[]何菲菲微信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研究[]武漢:湖北6.D.
大學,2017.
7互聯網時代下高校輔導員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能力提升研究西安科技大學王舟“互聯網時代的語境下,以網絡為脈絡的虛擬主軸,以公共生活的拓展為脈絡的橫向主軸和以時間圖譜為脈絡的縱向主軸,這三個相互關聯的主軸如同一張巨大的網,將人類社會裹挾其中。”互聯網時代下,網絡技術高速發展以及自媒體湧現,微博、微信、微視頻、微平台等網絡信息技術正以高效、快速、便捷的傳播方式,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高度重視傳播手段建設和創新,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加強互聯網內容建設,建立網絡綜合治理體係,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機製,加強陣地建設和管理,注意區分政治原則問題、思想認識問題、學術觀點問題,旗幟鮮明反對和抵製各種錯誤觀點。”由此看出,互聯網時代下,網絡信息技術正影響著意識形態領域的穩定與發展,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建設正麵臨著巨大的衝擊和挑戰。作為當代大學生成長成才的人生導師和知心朋友,作為高校意識形態建設的中堅力量,高校輔導員應明確工作方向、工作內容和工作職責,肩負起“立德樹人”的教育使命,努力提升自身在網絡意識形態方麵的工作能力,牢牢把握網絡意識形態的話語權,鞏固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在高校的主導地位,不為錯誤思潮、有害言論提供任何傳播空間;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於高校育人的全過程,引導大學生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範踐行者。
8一、高校輔導員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能力提升的必要性解析在互聯網時代,世界範圍內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鋒日益頻繁,拜金主義、無政府主義、自由主義等多種社會思潮在網絡空間傳播並蔓延,多元化的價值觀、思潮借助網絡平台相互碰撞、高速傳播,對高校大學生的“三觀”帶來了巨大的衝擊。麵對多元化的思潮和價值觀,高校輔導員隻有不斷提升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能力,牢牢把握意識形態領導權和話語權,積極維護大學生意識形態安全,才能保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高校意識形態工作中的主導性和權威性。
(一)載體之維:促進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新突破年月,習近平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培養什麼人,是教育的20189首要問題。我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就決定了我們的教育必須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製度、立誌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鬥終身的有用人才。”互聯網時代下伴隨互聯網發展而成長起來的“後”“9500後”大學生,他們的思維特征、溝通方式、媒介素養,以及他們的價值追求、思維方式、語言表達、行為習慣等都深受網絡影響。他們大多時間都浸泡在網絡環境裏,所以他們意識形態上的問題因網而生、因網而增。首先,高校輔導員要善用網絡信息技術創新解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問題。利用網絡信息技術便利、快捷、高效、交互的傳播特征,彌補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遵循網絡發展規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規律、大學生成長成才規律,以網絡信息技術為手段,以思想政治教育為內核積極推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網絡技術的有機融合,不斷促進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突破。其次,高校輔導員要擴大網絡意識形態陣地的統領力。要積極推進思政隊伍創新發展,不斷提高輔導員網絡媒介素養,促進高校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載體的科技化、現代化、層次化、多元化發展,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朝向“大思政”“網絡思政”“智慧思政”“數字思政”方向延伸拓展,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線上線下,無縫鏈接”“虛擬現實,互聯互通”發展的++9
新突破。最後,要加強網絡意識形態內涵式發展建設。創建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題網站,融合網絡黨團模塊、網絡熱點論壇、網絡之聲等交互平台,製作、宣傳、推廣一批貼近學生、貼近實際、貼近生活,大學生喜聞樂見,能夠弘揚社會主義主流價值觀的新媒體產品,唱響網絡主流思想文化主旋律,推進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發展。
(二)路徑之維:培育當代大學生責任擔當的工作導向年月,習近平在北大考察時指出“國勢之強由於人,人材之成出20185於學”。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我們黨的教育方針,是我國各級各類學校的共同使命。大學對青年成長成才發揮著重要作用。高校隻有抓住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個根本才能辦好高校,才能辦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人才培養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統一的過程,而育人是本。人無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於立德。這是人才培養的辯證法。一方麵,高校大學生的價值觀直接影響著未來社會主流價值觀的構建,大學時期正是大學生價值觀構建的黃金階段,作為大學生思想、心理、生活、學習引路人的輔導員,對於大學生價值觀和理想信念的構建,起著關鍵的作用。輔導員可以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創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手段,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通過網絡平台和技術,幫助大學生增強信息辨別能力,強化“四個意識”,讓大學生以更加理性、更加客觀的視角去看待社會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幫助大學生充分理解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增強大學生的時代責任感和使命感,從而使大家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身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大潮之中去。另一方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互聯網時代下中國主流意識形態的價值追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文化最鮮明的標記,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的思想內核。高校輔導員應不斷提升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能力,尤其應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力等方麵“下功夫”“做文章”,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引領機製,充分把握網絡意識形態領域的話語主導權,促進大學生的成長、成才。
10(三)保障之維:促進高校網絡意識形態發展的安全穩定互聯網信息傳播達到了“傳播信息量大、網絡通路廣、傳播速度快”的情形,同時價值觀多元化、表達大眾化、傳播高效化也給高校意識形態工作帶來巨大挑戰,網絡信息的鑒別與傳播,輿情的研判與引導,信息傳播的監管與規範都有別於傳統的意識工作模式。年月,習近平在網絡安全20164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感知網絡安全態勢是最基本、最基礎的工作。要全麵加強網絡安全檢查,摸清家底,認清風險,找出漏洞,通報結果,督促整改。”高校大學生作為互聯網時代下互聯網主體用戶,他們正逐漸成為網絡安全所重點關注的目標群體。將高校大學生培養成為網絡信息安全建設的參與者和維護者,也是未來國家維護網絡安全的重要一步。首先,高校輔導員應不斷提升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能力,將有助於高校實現網絡信息化建設,保障高校網絡信息安全,提高大學生網絡信息安全意識,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網絡安全觀。其次,高校應將網絡信息安全教育納入高校安全教育體係之中,竭力提升網絡技術人才的培養水平,為我國網絡信息技術和高校信息化建設提供人才供給和支撐,提升廣大網民的網絡綜合素質,強化網絡民主監督,優化網絡生態發展。最後,高校輔導員應不斷提升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能力,這樣有助於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係的構建和培育,引導大學生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助於高校積極開展“互聯網時代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宣傳教育,幫助大學生樹立“四個自信”意識,自覺踐行“五個全麵”;有助於幫助大學生自覺抵製各種錯誤思想,扭曲的價值觀和負麵影響,進而為高校大學生構建意識形態的“金鍾罩”“鐵布衫”。
(四)目標之維:肩負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曆史使命年月,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教育201612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從我們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曆史發展和偉大實踐中,認識和把握人類社會發展的曆史必然性,認識和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曆史必然性,不斷樹立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鬥的信念和信心;正確認識中國特色和國際11比較,全麵客觀認識當代中國、看待外部世界;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曆史使命,用中國夢激揚青春夢,為學生點亮理想的燈、照亮前行的路,激勵學生自覺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高校主流意識形態的作用就在於它能夠凝聚民心,堅定理想信念,幫助廣大學子腳踏實地地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主流意識形態的確立和傳播,直接影響著高校大學生理性信念的牢固性和堅定性,關係著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曆史進程。
2013年月,習近平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8
會主義宣傳教育,把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和凝聚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之下。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建設,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麵提高公民道德素質,培育知榮辱、講正氣、作奉獻、促和諧的良好風尚。”高校輔導員作為高校意識形態建設的中堅力量,應強化網絡意識形態建設,主動肩負起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者和引導者的責任;高校輔導員作為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引路人,應不斷提升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能力,引導大學生理性麵對多元化思潮,自覺維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導地位,進而實現國家的崛起和民族的複興。
二、高校輔導員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能力的建構和角色定位年月,教育部新修訂的《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20179(教育部令第號)指出“運用新媒體新技術,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43與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多樣化傳播載體的綜合運用是提升主流價值觀話語權的關鍵環節。明確了互聯網時代下高校輔導員是高校意識形態建設的中堅力量,其職業定位和工作內容決定了高校輔導員應具有網絡技術應用能力、網絡數據信息處理能力、網絡輿情把控能力以及意識形態網絡教育能力,才能準確把握互聯網時代下大學生網絡“意識行為”規律,進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