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VY ��圖書在版編目()數據CIP紅星照耀下的童年\/趙繼明,王治川著—南昌:.
江西高校出版社,2019.2ISBN978-7-5493-6255-4紅…趙…王…回憶錄—Ⅰ.①Ⅱ.①②Ⅲ.①作品集—中國—當代Ⅳ.①I251中國版本圖書館數據核字()第號CIP2017269337出版發行江西高校出版社社址江西省南昌市洪都北大道號96編輯電話()079188511517銷售電話()079188170198網址www.juacp.com印刷江西新華印刷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經銷全國新華書店開本\/787mm×960mm116印張11字數千字100版次年月第版201921年月第次印刷201921書號ISBN978-7-5493-6255-4定價元20.00贛版權登字-07-2017-1319版權所有侵權必究圖書若有印裝問題,請隨時向本社印製部(0791-88513257)退換前言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我出生在陝西延安,父母都是紅軍戰士。
很多年前,我曾想把父母的故事記錄下來,以紀念他們的革命生涯,弘揚他們的優良革命傳統。但因為種種原因,沒能實現。退休後,這個想法又冒出來了。我與我的外甥王治川(他是一位詩人)談及此事,得到了他的鼓勵和支持。於是,一生從事科研技術工作的我,開始了艱辛的筆耕。
為了收集寫作素材,我與王治川共赴延安實地采風,走訪舊址,拍攝實景,豐富史料,又查閱有關紅軍長征、西路軍征戰、八路軍印刷廠變遷的資料和紀實作品,並經過兩年半的撰寫和反複修改,終於,《追尋紅星的足跡》一書年在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2013《追尋紅星的足跡》的創作,引起了我對自己人生的審視。作為大家眼中的紅二代,我的人生並不順利,經曆了很多挫折、困難和磨難。但回首過往,我很欣慰,因為我奮鬥過,並且勝利過!在家人的支持下,尤其是在王治川的幫助下,我的自傳《紅星下的生命樹》年在江西2016高校出版社出版了。
江西高校出版社的編輯建議我將兩本書中的一些故事改寫成適合青少年閱讀的小故事,讓新時代的孩子們深入了解戰爭年代以及新中國成立初期紅軍戰士及其後代走過的不平凡的道路。我也希望我父母的故事、我的故事能讓孩子們讀到並有所啟迪。於是,我開始了這本書的創作。這次,我又拽上了王治川,由他對我的初稿進行了反複修改。
在寫作過程中,我體悟到創作青少年讀物的不易:表達不清楚,孩子會看不明白;敘述故事需要一個由淺入深、由裏而外的過程。經過反複修改,我想書稿應該有所進步了。
通過我記憶中父輩們充滿革命豪情的紅色故事和我經曆的與同時代普通人家孩子相似的童年趣事,我想告訴大家:我的父母是英雄,也是普通人;我是紅二代,也是普通孩子。我深深地愛著我的父母,深深地愛著我的出生地———延安。
趙繼明年月日201865目錄爸爸名字的故事1
從苦命童養媳到全能女戰士7
謝覺哉為我父母證婚11八路軍印刷廠的故事15我是延安娃娃21延安保育院的幸福時光24我愛你,親愛的延河30神奇的手影35延安的天,明朗的天41兒童團員和小八路47紅軍戰士愛學習52沒有麻藥的手術56為了革命的分離60額上傷疤的故事64武漢街頭的小攤70魔術驚魂74石油會戰歌77大首長與我爸爸83老紅軍救災90冰峰真情96吃人的草地102育新情緣106十一個兄弟姐妹110填飽肚子是件大事117媽媽的美食121撫河橋下摸河蚌、螺螄126大種紅薯132童年的遊戲137竹床小夜曲143板車協奏曲147回憶聖地151爸爸名字的故事我的爸爸叫趙凱軒。你能相信這是一百年前一位四川窮苦農民也即是爸爸的叔公給爸爸取的名字嗎?其實,叔公給爸爸取的名字是十分普通的“趙開宣”,“趙凱軒”是後來周恩來給我爸爸改的名字。這個故事有點長,請聽我慢慢說來。
年月日,爸爸出生在四川省閬中縣(現為閬中市)19161020一個上無片瓦、下無插針之地的雇農家中。
所謂雇農,就是你沒有任何一寸土地,隻有在地主家種地勞動的份,種地長出的糧食也全部屬於地主。經地主七算八算、七扣八扣,雇農連一年的口糧都不夠數,更談不上有任何得利。
一年到頭,全家人累死累活為地主種地,仍然難以糊口,終年過著缺衣少食的生活。
爸爸出生後不久,爺爺就因病去世了,奶奶因為有點姿色被土匪搶走。在爸爸痛失雙親之後,他那善良的叔叔帶著他,繼續在地1
主家當雇農。他們在地主家吃了上頓沒下頓,饑寒交迫,勉強度日。
爸爸歲左右時,他的叔叔又積勞成疾,無錢醫治,受盡疾病10折磨,最後悲慘地死去,隻剩下爸爸孤身一人了。在看不到未來的希望的情況下,他仍然在地主家過著衣不遮體、食不果腹的奴隸般的生活,每天被吆喝來吆喝去,忙完地裏的活回來,又要忙家務活,挨打受罵、挨餓受凍已成家常便飯;寒冬臘月的夜晚,為了不至於凍死,爸爸就睡在牲口棚內與牛相依取暖。
由於長期營養不良,又勞累過度,爸爸雖然長得五官端正、眉清目秀,看上去還算是個清瘦的俊小夥,但整個人皮膚黝黑、骨瘦如柴,個子也長不高,以至於看上去要比同齡人小好幾歲。地主家還給他取了個綽號叫“千年矮”,沒人關心他的名字是什麼。
但這牛馬不如的生活和沒日沒夜的折磨,反而練就了爸爸堅韌不拔的意誌和機敏聰明的頭腦。
年,爸爸剛滿歲,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麵軍轉戰到了193317爸爸老家,爸爸毅然參了軍,由奴隸翻身做了主人。
跟隨長征部隊到達延安後,爸爸分在中央警衛團,不久被分配擔任中央軍委副主席周恩來的警衛員。
接到命令後,爸爸非常高興,同時又感到責任重大。他決心盡一切努力,一定要做好做精這項工作。
那天,他穿著整潔幹淨的軍裝到周副主席的窯洞前報到,周副2
主席聞聲走出窯洞,非常高興。原來,是何畏軍長向周副主席介紹了爸爸。
何畏是紅九軍軍長,他的脾氣比較暴躁,曾換過幾個警衛員,但都因為他的暴脾氣而待不長,於是調了爸爸去。因爸爸脾氣好,不但認真負責、幹事麻利,而且考慮問題周全,所以爸爸在給何軍長當警衛員期間,深受何軍長的喜愛。
當爸爸看到眼前這位平易近人、和藹可親、機敏幹練的大首長時,崇敬、歡喜之心油然而生。在與首長熱烈地握手後,立刻進入到自己的工作角色。
爸爸做事細致、動作快捷、態度熱情,很多瑣碎雜事不需要領導吭聲,他都能主動想在前麵、做在前麵,周副主席對他很滿意。
周副主席對爸爸也格外關懷,常常利用空閑時間與他促膝談心。從小事情到大事件,從家裏到家外,以及參軍以來所經曆的各個戰役、各種事項,他都認真地傾聽,並和爸爸分享他的想法和感受。
周副主席督促爸爸努力學文化,告誡他不管是打仗,還是將來搞建設,沒有文化知識是不行的。“沒有文化,就看不懂地圖,辨不明方向,怎樣打勝仗?沒有文化,你都沒有辦法跟家裏人聯係,還怎麼去建設祖國?怎麼去教育下一代?最起碼的是,你連自己的名字都寫不好,千軍萬馬中到哪裏找你?……”有了周副主席的教導,爸爸不僅開始努力學文化,後來還到延3
安抗大、中央管理局文化補習學校繼續學習過,抓緊一點一滴的時間,提高自己的文化程度。
有一次,周副主席與爸爸交談時,知道“趙開宣”這個名字是爸爸的叔父取的,名字裏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
周副主席說道:“你願不願意改個名字,讀音聽上去基本一樣,卻很有意義。”爸爸一聽很高興,趕緊問:“怎麼改?”周副主席說:“改成‘趙凱軒’吧!‘凱’字意為凱歌、凱旋的意思,象征著勝利;‘軒’字為氣宇軒昂的意思,說明氣節,都很有積極的意義。而且讀音聽上去也是一樣。趙開宣同誌,你看怎麼樣?”爸爸高興不已,連說:“這個名字要得!我完全沒得意見!謝謝周副主席!”周副主席非常高興,和我爸爸一起哈哈大笑起來!
“趙凱軒”,一看就是文化人起的名字,帶著周副主席的深情厚誼,從此一直伴隨著爸爸。
後來中央黨校副校長謝覺哉需要一個脾氣好、有耐心、精明能幹的戰士當警衛員,中央警衛團與周副主席商議後,把爸爸調了過去。
之後爸爸又兼顧油印八路軍密件的工作,所以八路軍印刷所成立時,爸爸就從謝覺哉副院長身邊調離了。
年月日,周副主席騎馬到中央黨校做報告,突然馬19397104
受了驚,猝不及防,右臂撞在石崖上,造成了粉碎性骨折。
這時候,需要一個人照顧周副主席的生活起居。中央警衛團和周副主席商議後,決定立刻將爸爸從八路軍印刷所調過來照顧周副主席。
爸爸每天幫著鄧穎超大姐為周副主席洗臉、擦身、換衣褲,從來沒有因操作不當而弄痛周副主席的右手。也就是這段時間,周副主席不得不放棄了自己盛飯的習慣,讓爸爸幫著盛飯。
5空餘時間,爸爸還是像原來在周副主席身邊當警衛員時一樣,與周副主席天南海北地話家常,還會談自己在八路軍印刷所的工作情況。
雖然延安的醫生給周副主席做了精心治療,但當時醫療條件落後,直到月日,三位印度大夫再次對周副主席的病情進行了檢818查。在取下石膏後才發現,右肘部骨折處的愈合很不理想,斷骨成了錯位愈合,致使肘部已經不能活動,而且右臂肌肉已經開始萎縮。盡管接下來進行了按摩和熱敷,但右臂仍然無法伸直,以後隻能處於半彎曲狀態。也就是說,周副主席以後的工作和生活都會受到影響。於是,中共中央決定,由鄧大姐陪同,送周副主席去莫斯科治療。
於是,爸爸完成了這一個多月照顧周副主席的任務,又回到八路軍印刷所繼續進行密件印刷工作。
6從苦命童養媳到全能女戰士年月日,在一個暗無天日的寒冷春天裏,媽媽呂桂1917415蘭出生在四川省廣元縣(現為廣元市)一個極其貧困的農民家中。
因為家裏實在太窮了,媽媽從小就被送到地主家當童養媳,受盡了非人的折磨和苦難。
媽媽的“丈夫”家非常刻薄、冷酷,許多年來她沒有吃過一餐飽飯,沒有穿過一件新衣,挨打挨罵也是家常便飯。媽媽常常被地主婆用木棍打得頭破血流、遍體鱗傷。
那時候,她每天天一亮就要起來幹活。有時因前一天幹活到太晚、太累而起晚了一點,就會被婆婆掐醒、打醒,逼她起來倒屎、倒尿、洗馬桶,接著要掃地抹灰、洗衣洗鞋襪。這邊要服侍“小丈夫”穿衣穿祙、洗臉刷牙、吃飯玩耍,那邊要燒開水、端水倒茶;這邊要切豬菜、煮豬食、喂豬,那邊要翻整菜地、澆水施肥……總之,從來不讓她有一刻時間休息。
7由於人小,媽媽在灶邊燒開水時,要站在小凳子上,才能夠著鍋蓋。她曾經被開水燙過,知道被開水燙傷以後的痛苦,所以她特別小心。
在舉目無親的情況下,媽媽有苦無處說、有淚無處灑,常常一個人躲在豬圈旁(她住的地方)暗自流淚:“爸爸媽媽在哪裏?他們是死是活?他們也不管我了……”媽媽哭的時候,要盡力壓住聲音。如果被地主婆聽到哭聲,不但會引來惡毒的咒罵,還會招來一頓毒打。她知道自己絕對回不了家了,娘家已經是一貧如洗,才把她送出來當童養媳,為了不至於大家餓死在一塊。為了不讓可憐的父母失望,媽媽隻能咬著牙挺下去。
年初,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麵軍轉戰到了媽媽老家,並在1933當地建立了蘇維埃政府。為了解救廣大被壓迫的婦女,戰士們通過唱歌、演戲等多種形式來揭露舊社會對婦女的迫害,其中一首歌叫作《丫鬟走出鬼門關》,歌詞是這樣唱的:窮人債難還,賣女當丫鬟;丫鬟多磨難,血汗都流幹,都流幹;盼得紅軍來,紅軍砸枷鎖,走出鬼門關,丫鬟做主人,做主人!
早已聽聞紅軍隊伍的宣傳的媽媽,再也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8
她毫不猶豫地逃出這個水深火熱的地獄,投入到紅軍溫暖的懷抱中。從此,她當家做了自己的主人,走上了為廣大勞苦人民翻身求解放的路。許多受壓迫受剝削的婦女在革命的感召下,都紛紛走出了家門。有紅軍撐腰,她們勇敢、大膽地掙脫枷鎖,逃出了牢籠,踴躍報名參加了紅軍。個別已經纏足的婦女也解開裹腳布,不顧一切地投入紅軍隊伍。
在這個革命大家庭裏,媽媽第一次感受到了革命同誌的關懷和友誼,第一次享受到了自由的幸福和快樂。她下定決心,從此要毫無保留地、全心全意地投入到革命工作中去,永遠不回頭。
就這樣,在一年多的時間裏,女紅軍不斷加入,她們很快發展成一個婦女獨立團,後來又擴編為婦女獨立師,成為一支不可忽視的革命隊伍。她們在以後的戰爭中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年初夏,歲的媽媽進入婦女獨立營,成為一名女戰士。
193316為了學會殺敵本領,機靈的她刻苦學習,虛心請教,苦練殺敵本領,很快就學會了使用雙槍,而且槍法很不錯,成為獨立團中為數不多的“雙槍女戰士”。
年月日,紅軍第三十軍、第三十一軍攻打劍門關,婦1935331女獨立團駐守劍閣。在婦女獨立團全體戰士齊心合力、同仇敵愾的英勇阻擊下,擊潰了國民黨田頌堯所屬的一個旅的進犯。經過了這次戰鬥,部隊中都知道了有一位叫呂桂蘭的“雙槍女戰士”:她個子不高,但身手敏捷,而且槍法很準。
9年月,媽媽在送受重傷的戰友去戰地醫院搶救時,醫院19356院長見她做事麻利,護理工作也很得力,就要求她留下來做護理工作。從此,媽媽就在戰地醫院當起了護士,全心全意投入到照顧傷病員的工作中。她不分日夜地精心護理和無微不至地細心照料著一個個傷病員。每次在急需血源的緊要關頭,媽媽總是主動輸血給重傷員。她拚命工作,多次被評為“護理標兵”。
看到兄弟姐妹們都在英勇殺敵、流血犧牲,這讓媽媽總會產生上前線殺敵的衝動。不久,在她軟磨硬泡下,她又回到了前線。
誰知,媽媽到了前線部隊後,領導要求她在英勇殺敵的同時,做一些宣傳、鼓動工作。於是,部隊中出現了一個既能拿槍參加戰鬥,又能用歌聲和快板鼓舞士氣,還能隨時包紮救護傷員的女兵。
年,隨後勤總隊到延安後,媽媽分配到延安被服廠工作,1937為迅速壯大的革命力量添置衣物。
年,媽媽又調到中央軍委三局通訊班當報務員。她憑著1938“啃硬骨頭”的精神,苦背密碼本,不久就能適應發報、收報工作了。
為此,她還經常受到鄧穎超、康克清等大姐的表揚和鼓勵。
在收、發報過程中,媽媽認識了在八路軍印刷廠負責密件印刷工作的爸爸。彼此兢兢業業、認認真真的工作態度,讓他們互相產生了好感,並且感情越來越深,最後調到一起工作並成了革命夫妻。
10謝覺哉為我父母證婚年月的一天,爸爸媽媽一同到中央黨校副校長謝覺哉194110家裏拜訪。聊著聊著,謝覺哉、王定國夫妻倆就談到了爸爸媽媽的婚事。謝覺哉說:“依我們看,你們兩個是誌同道合的戰友,也是四川老鄉,可以說是天生的一對。現在你們年齡到了,職務也符合條件,又調到了一起工作,可以說應該結為夫妻了。如果你們同意,就早點把婚事辦了。我們倆願意做你們的證婚人。”爸爸媽媽雖然感到有點突然,但是心裏很高興,不過他們還是表示要以革命生產為主,現在談婚論嫁還太早了。
“不早!不早!要不是打仗,你們早幾年就可以結婚了。”王定國說。
謝覺哉說:“結婚就影響生產了?告訴你們,將來你們成為夫妻後,首先,你們之間還是同誌關係,政治上、思想上還是要互相幫助、互相促進;同時,你們之間還是朋友關係,在以後的工作和學習11中,互相鼓勵、互相支持、互相幫助;再者,才是愛人和夫妻關係,在生活上要互相照顧、互相體貼。這才是真正的革命伴侶!”王定國拉著他倆的手說:“就這麼定了,我們還想你們多生幾個兒子打鬼子呢!”爸爸媽媽被說得滿臉通紅,最後表示盡快舉行婚禮,並一再感謝兩位老領導的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