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然齋選集》編輯人員主編張國華副主編王俊才策劃梁誌友校審劉計亮攝影姚明亮劉利內文設計燕園園閆雪資料溫桂琴作者簡介張國華,男,字洛壤,號陶然居士,山西孝義人;生於1946年7月,畢業於山西大學中文係、中國書畫函授大學書法專業;中共黨員,研究員。

1970年7月參加工作,先後任靈石縣上莊九年製學校教師,靈石中學教師、語文教研組組長、教導副主任,靈石縣成人教育中心副校長,靈石縣科技開發公司副總經理,中共靈石縣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中共靈石縣委社教工作隊隊長,靈石縣史誌辦公室主任等職。其間先後兼任政協靈石縣委員會特聘委員、委員、常委,文史委員會副主任、主任,《靈石政協文史資料叢書》編委會副主任,《靈石縣誌》編輯,靈石縣修複王家大院指揮部副總指揮等職。2002年卸任史誌辦主任,2006年7月退休至今。

先後任世界傑出晉商協會顧問、中國管理科學院特聘研究員、《中華全國地方誌大全》編委、中國民俗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山西省古典文學學會理事、山西省語言學會理事、山西省民俗協會理事、山西省楹聯學會會員、三晉文化研究會會員、山西天星集團文化顧問、晉中市作家協會會員、晉中市書法家協會會員、靈石縣文史研究會副會長、《靈石文史叢書》編委會常務副主任、靈石縣作家協會顧問、靈石縣詩歌學會顧問、靈石縣收藏家協會顧問、靈石縣書畫家協會文化顧問、靈石正和實業有限公司文化顧問兼企業文化科科長、靈石縣天朗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山西德美旅遊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等職。

曾參與《山西大典?卷二》《山西大典?卷三》《山西通誌?民俗方言誌》《晉商文化旅遊區誌》《山西辛亥人物傳》《山西年鑒》《山西石膏山風景名勝區旅遊叢書》《史粹新觀》《晉中民間文學集成》《晉中古今名人選錄》《晉中市政協文史資料》《辛亥革命前後的晉中》《晉中年鑒》《靈石縣誌》《靈石縣政協誌》《靈石政協文史資料叢書》《靈石文史叢書》《靈石民間文學集成》《奉獻者之歌》《靈石人文六十年》《身邊的感動》等書的編輯、撰寫工作;曾擔任《牛文繪畫七十年》《靈石縣軍事誌》《靈石縣鄉村誌》《靈石縣電力工業誌》《靈石煤運公司誌》《交口鄉誌》《尹方村誌》《劉氏族譜》《景氏族譜》《王忠智書畫集》等書編審、顧問、編委等職。

先後擔任《山花》報主編、《正和報》總編、《靈石健康報》總編、《靈石文史通訊》主編、《靈石文史》主編、《今日天星》編審。先後在中外報紙雜誌上發表各類文章上百篇,50餘萬字;有個人獨著《靈石縣民政誌》《靈石縣鄉鎮企業誌》《王家大院楹聯匾額集注》《新編王家大院全覽》《資壽寺》《崢嶸歲月》《曆代詠靈詩詞詮釋》《靈石名勝古跡楹聯集釋》《夏門梁氏詩歌集釋》《風雨人生路》《三晉名賢介之推》《古鏡今鑒》《石膏山故事》《延安村誌》《旌介村誌》《逍遙村誌》等,達300餘萬字。

先後受到省、地(市)、縣、部門各級各類表彰、獎勵60餘次;山西省勞動競賽委員會記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靈石縣人民政府記三等功一次。

博學而篤誌(代序)——張國華老師訪談錄《新靈中》報記者賀珺2006年6月2日,我懷著崇敬的心情采訪了張國華老師。

賀:今年《山花》精選本成書,受到讀者廣泛關注。據說您在上高中時就創辦了《山花》手抄報,請您談談當時的情況。

張:《山花》是1964年創辦的。我當時正讀高二,我們的語文老師是廈門大學新聞係畢業的鄭慶水老師,鄭老師是一位很優秀的語文教師,他的語文教學很受學生的歡迎,經常鼓勵學生閱讀課外書籍,多練習寫作。同學們寫好習作之後,就張貼在一塊黑板上,並把這個活頁牆報取名為《山花》,時任校長陳彭年還親自為牆報題寫了刊名(楷書)。我們的習作內容豐富,題材廣泛,後來因為登載抨擊學校不良現象的文章,而受到校團委的處分,並於1965年被迫停辦。1978年我調回靈石中學任教,經過認真籌備後,《山花》複刊,受到了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學生的積極性也很高,並且每年舉辦兩次“山花獎”作文大賽,一直辦到1989年我調離靈中。

賀:高中時期對一個人的一生影響往往是很大的,高中階段對您來說是不是也是一個很關鍵的時期?

張:是的。無論是知識的掌握,還是性格的形成,高中階段確實是對我一生影響最大的時期。從掌握知識來看,小學是啟蒙教育,初中是知識教育,高中是智能教育,因此高中是汲取知識營養、提高智力最關鍵的時期。由於時代的原因,我們高中的老師不少是專家、學者、“右派”,這些老師不僅有淵博的知識,而且有完美的人格,對我一生的影響很大,世界觀的形成就在這一時期。因此,認真對待高中會養成良好的性格與習慣。

賀:您最大的愛好是寫作,至今已有100多萬字的作品問世,在這當中您認為自己最上乘的作品是什麼?

張:寫作是我平生的愛好,到現在,我雖然寫了100多萬字的作品,也有很多獲獎的,但總覺得沒有令自己最滿意的作品。過去的作品現在回頭再看,總是覺得還可以修改得更好些,人總是在不斷的否定自我中進步。多年的語文教學實踐證明,中學生應該多練筆,多閱讀一些中外、古典名著、詩詞歌賦等課外書籍,關心國家大事,不斷充實自己,這樣對寫作是有好處的。

賀:人的一生不會是很平坦的,總會有高潮有低穀,請您談談在這方麵的經曆和感受。

張:說到我這一生的高潮,我認為有兩個,在靈中任教是第一個高潮。那時候老師們都很辛苦,總想讓學生多學一些知識,總想多帶出幾個大學生,盡管當時的報酬很微薄,但我們對工作還是充滿了熱情,這一時期是我人生的黃金時期。修複王家大院是第二個高潮。整整五年的時間,不分晝夜地工作,甚至大年初一也不能回家,對遊人正式開放後,心裏覺得很高興。我的一生沒有低穀,人所處的環境可能會很艱苦,但苦中有樂。比如說,我在梁家墕工作時,條件就很差,交通不便利,飲用水嚴重缺乏,沒有新鮮蔬菜……但我一點也沒有覺得苦,我和當地的農民相處得很好,從他們身上學到了不少東西,而且培養出不少有作為的學生。所以隻要能保持一個樂觀的心態,相信明天是美好的,人生就不會有低穀。

采訪結束了。是啊,隻要總保持一個樂觀的心態,相信明天是美好的,生活就永遠沒有低穀;隻要踏踏實實地工作和學習,就會收獲快樂和充實。如果能夠這樣生活,還會有什麼抱怨呢?

(原載2006年6月20日《新靈中》創刊號)力群(中國版畫藝術家協會名譽主席、著名版畫藝術家)何澤慧(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研究員)胡正(著名作家、山藥蛋文學流派主將)吳豔萍(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央警衛局政治部原主任)舒浩華(中國國家書畫院副院長、北京華夏詩聯書畫院院士)溫述光(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晉中市文聯原副主席)譽主席、晉中市史誌研究院原副院長)郭齊文(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晉中市書法家協會名楊建東(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翼有貴(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晉中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平遙縣書法家協會主席、《平遙縣誌》總纂)大師王紹尊入室弟子)宋增耀(太原理工大學講師、著名畫家、篆刻田苗旺(山西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傅山書畫院院士)周葆瑜(晉中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晉中地委黨校原常務副校長)劉計亮(山西省書法家協會會員、靈石縣書法家協會常務副主席)目

錄詩歌高中畢業後紀實……………………………………3廿歲生日…………………………………………3參加高考…………………………………………3農村插隊…………………………………………3錄取通知…………………………………………4第一卷籌措學費…………………………………………4赴校報到…………………………………………4接受檢閱……………………………………………5天津串聯……………………………………………51大連串聯……………………………………………6南京串聯……………………………………………7難忘過去的一年……………………………………8七律·五台山………………………………………8“文革”兩年………………………………………9昔陽三首……………………………………………9赴任上莊學校………………………………………10母病冒雪急歸………………………………………10母親走了……………………………………………11七律·巨星隕落……………………………………12粉碎“四人幫”……………………………………12溝二裏九年製學校任教……………………………12兒歌三首……………………………………………13爸爸………………………………………………13數樹………………………………………………13南瓜………………………………………………13菩薩蠻·冷泉煙雨…………………………………14七絕·翠峰聳秀……………………………………14七絕·汾水鳴湍……………………………………14調動工作到靈中……………………………………15七絕·霍山雪霽……………………………………15七絕·山城…………………………………………15園丁的愛……………………………………………16我和黨………………………………………………17第一卷華東紀遊……………………………………………18七律·濟南………………………………………18七律·登泰山……………………………………18曲阜………………………………………………192

遊南京諸景有感…………………………………19姑蘇園林…………………………………………20大上海……………………………………………20高八十六班野炊……………………………………21信天遊·工作來到這山溝溝………………………22回首高考……………………………………………23七律·王家大院偶作………………………………23七律·資壽寺………………………………………24聊詠辦報人…………………………………………25秋之吟………………………………………………27秋水………………………………………………27秋行………………………………………………27秋旅………………………………………………27秋歸………………………………………………27秋思………………………………………………27靈石吟………………………………………………28基本概況…………………………………………28山川氣候…………………………………………29曆史淵源…………………………………………30交通通信…………………………………………32資源物產…………………………………………34名勝古跡…………………………………………36名人賢達…………………………………………40今日輝煌…………………………………………42第一卷吟外話……………………………………………46華山極頂……………………………………………47七律·壺口瀑布……………………………………47慶祝香港回歸祖國…………………………………483

赴港參加中國民居學術會議………………………48航拍紀實……………………………………………49七律·讚鄉賢介之推………………………………49重慶—合肥之行……………………………………50渣滓洞……………………………………………50瞿塘峽……………………………………………50遊張桓侯廟有感…………………………………51小三峽……………………………………………51西江月·巫峽……………………………………52西陵峽……………………………………………52葛洲壩觀感………………………………………53孝肅公祠…………………………………………53慶祝澳門回歸祖國…………………………………54回眸修複王家大院…………………………………54有感天倫……………………………………………55七律·挽王新民同誌………………………………55七律·賀文史研究會成立…………………………56東南亞之行…………………………………………57泰國………………………………………………57新加坡……………………………………………58馬來西亞…………………………………………58七律·靈石名勝……………………………………59十年史官回眸………………………………………59左權散吟……………………………………………60第一卷黃崖洞觀後…………………………………………61真品·珍藏·箴言…………………………………61雲南紀遊……………………………………………62石林………………………………………………624

蒼山洱海…………………………………………63西雙版納…………………………………………63麗江………………………………………………64悼嚴父………………………………………………66重返上莊……………………………………………67少林寺………………………………………………67嵩山…………………………………………………68春遊洛陽……………………………………………68為王家大院石雕題詞………………………………69七律·水泥(油)路村村通………………………70七律·為《苦樂年華》補白………………………70築路吟………………………………………………71冠王之渙《登鸛雀樓》詩…………………………74遊普救寺有感………………………………………74關帝廟中讚關帝……………………………………74西歐紀行……………………………………………75荷蘭………………………………………………75感受之一…………………………………………76奧地利……………………………………………76感受之二…………………………………………77威尼斯……………………………………………77梵蒂岡……………………………………………78瑞士………………………………………………78德國………………………………………………79第一卷盧森堡……………………………………………79法國………………………………………………80比利時……………………………………………80感受之三…………………………………………815

感受之四…………………………………………81信天遊·到延安……………………………………82七律·遙寄晉堂同人………………………………84四川之行……………………………………………85杜甫草堂…………………………………………85武侯祠……………………………………………85樂山大佛…………………………………………86峨眉山……………………………………………87都江堰……………………………………………87九寨溝……………………………………………88粵海旅遊……………………………………………89天淨沙·海南勝景………………………………89七律·瓊島覽勝…………………………………89深圳曆程…………………………………………90珠海………………………………………………91羊城禮讚…………………………………………92廣西之行……………………………………………93七律·靈石縣作家協會成立………………………94八閩旅遊……………………………………………95福州………………………………………………95武夷山……………………………………………96朱熹遺跡(外一首)……………………………97廈門大學的思念…………………………………98祝壽辭………………………………………………99第一卷紅崖峽穀蓬瀛境……………………………………101七律·太行大峽穀…………………………………101七律·紅旗渠禮讚…………………………………102有感於北京奧運會…………………………………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