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1 / 3)

178179部編版必讀經典書係第二十四回?

還道村受三卷天書宋公明遇九天玄女話說眾位好漢來到穆家莊,當日穆弘叫莊客宰牛殺豬,安排筵席,接待眾位頭領。席間,宋江起身感謝眾好漢相救之恩,並請眾好漢相助,攻打無為軍,殺掉黃文炳,為自己報仇雪恨。

晁蓋想了一會兒,說:“偷城劫寨,隻可一次,隻怕城中此時已有準備,難以攻打。不如先回山寨,再調大隊兵馬來攻打。”宋江說:“若是回了山寨,再難回來,一來路途遙遠,二來到時城中嚴防謹守。我料眼下江州尚不知我們有多少兵馬,也不知我們回沒回去,無為軍城定不會提防。不如趁這個機會下手!”花榮說:“哥哥說的有道理。雖然如此,但眼下需要一個人,去城中打探虛實,摸清無為軍城中的路徑和黃文炳家的地址。”薛永說:“我常在江湖上行走,熟悉無為城,我去打探。”便180水滸傳自告奮勇去了。

過了兩天,薛永領回一人來拜見宋江。這人名叫侯健,有一手極好的裁縫手藝,也喜愛學習槍棒武藝,曾拜薛永為師,綽號“通臂猿”。他現在在無為軍城裏為黃文炳家做衣服,知道他家的底細,正好做內應。侯健說:“這兩天聽說梁山泊劫了法場,黃文炳十分驚慌,昨夜就去了江州探望蔡九知府,思謀對策,還沒回來。黃文炳家住在北門邊,緊挨著城牆。此人心地歹毒,人們都叫他‘黃蜂刺’。但他有一個哥哥,叫黃文燁,卻是個好人,修橋補路,扶危濟困,惜老憐貧,人稱‘黃佛子’。

黃文炳陷害宋哥哥時,曾被黃文燁痛罵。這兩兄弟已經分了家,但中間隻隔著一個菜園。”宋江聽了之後,深知此事與城中百姓和黃文燁無關,隻是黃文炳一人所為。他便囑咐眾兄弟動手時,不要侵擾了百姓,免得天下人說梁山好漢不仁義,眾好漢都點頭稱是。宋江定下攻打無為軍的計策,眾好漢分頭行事。薛永、白勝和侯健先去城中埋伏。隨後石勇和杜遷扮成乞丐,身邊帶著短刀,也去城門邊埋伏了。其餘人準備好沙土袋和蘆葦等,裝載上船。部署好了,隻留下朱貴和宋萬在穆家莊上等候消息。

這一天正是陰曆七月底天氣,夜涼風寒,月白江青。當夜初更時分,宋江等好漢乘船來到無為城下,把沙土袋和蘆葦幹柴都搬上岸,在城邊堆好,隻留張橫、三阮、兩童守船接應,其餘頭領都拿著武器奔城邊而去。宋江叫人放起信鴿,隻見城180181部編版必讀經典書係牆上白勝用竹竿挑起個白布條來。宋江見了,便帶著眾人踩著沙土袋上了城牆,又叫人挑了一擔蘆葦幹柴上城。眾人進城後,把黃文炳家圍了起來。

白勝前來稟報:“薛永、侯健已潛入黃文炳家,石勇、杜遷已埋伏在城門附近。”宋江讓人把蘆柴堆放在黃家兄弟中間的菜園中,薛永點著火,侯健就去黃文炳家敲門,叫道:“隔壁大官人家失火,有東西搬來寄存,快開門!”裏麵的人出來看時,見隔壁果然火光衝天,便趕緊開了大門。眾好漢殺了進去,卻未看見黃文炳。眾好漢把黃文炳殘害良民積攢下的家私金銀一齊收拾了,隨即都奔到城邊來。石勇、杜遷看見火起,便各持尖刀,殺死守門的兵士,卻見一些民眾趕來救火,“黑旋風”李逵掄起雙斧要殺過去,眾人一見,四下逃散去了。無為軍的官兵早知梁山好漢鬧了江州,都不敢出來應戰。薛永拿著火把將黃文炳家前後點著,又把城邊的蘆葦幹柴點著,大火燒了起來。

眾好漢一哄出了城,登船返回了穆家莊。

江州城守軍隔江望見無為軍城中烈焰衝天,慌忙向蔡九報告。黃文炳正和蔡九商議事情,出來一看,起火處正是他家的位置,就向蔡九辭別,借官船趕回江北。船行到江心時,隻見無為軍城中的火勢更猛了,把江麵都映紅了。這時,一條小船迎頭搖來,直撞向官船。黃文炳的隨從大喝:“什麼船,敢撞官船?”一個大漢高叫:“去江州報告失火的船。”黃文炳一182水滸傳聽,忙鑽出船艙來,問:“哪裏失火?”那大漢說:“黃通判家,梁山好漢殺了他全家。”黃文炳失聲叫起苦來。那大漢聽了,知道此人就是黃文炳,一個撓鉤搭住官船,跳了上來。黃文炳見勢不對,便奔向船尾,縱身往江裏跳下去。不料水裏鑽出一個人來,將他一把抓住,扔上了小船。原來這水裏的是“浪裏白條”張順,船上拿撓鉤的是“混江龍”李俊。二人擒了黃文炳,直奔穆家莊。

宋江把黃文炳綁在莊前的柳樹上,大罵道:“你這雜種,我與你往日無冤,近日無仇,你為何三番五次教唆蔡九殺我?

你也是讀書人,卻隻知道交結權勢,欺壓善良,老百姓都叫你‘黃蜂刺’。我今天就拔了你這個刺!哪位兄弟替我下手?”隻見李逵跳了出來,用尖刀殺了黃文炳。之後,宋江與眾位好漢都趕往梁山泊。隊伍路過黃門山時,又結識了“摩雲金翅”歐鵬、“神算子”蔣敬、“鐵笛仙”馬麟、“九尾龜”陶宗旺等四位好漢,他們也一起入了夥。一行人回到梁山泊,晁蓋仍然坐第一把交椅,宋江坐了第二把交椅,吳用第三,公孫勝第四,其餘人不論功勞大小,舊頭領坐左邊,新頭領坐右邊。山寨裏一連擺了幾天的宴席,慶賀眾好漢聚義。

過了幾日,宋江對眾好漢說:“宋江蒙各位救上山,天天喝酒,真是快活,但不知我老父親在家情況怎樣,恐怕這次要連累他了。我想回家把他們都接來,免得我天天掛念,不知兄182183部編版必讀經典書係弟們意下如何?”晁蓋說:“賢弟,這是人倫中的大事。我們集合山寨人馬,一起把你的父親和兄弟都接來。”宋江說:“仁兄,隻怕官府捉拿他們,所以事不宜遲。也不用很多人,隻宋江一個人悄悄去,神不知鬼不覺,和弟弟宋清帶著父親連夜上山來。若人多了,必然驚動官府,反倒惹麻煩。”眾人苦留不住,宋江堅持要走,提了條哨棒,便獨自一人下山去了。

宋江星夜趕到家中,宋清開了門,吃了一驚,慌忙說:“哥哥,你回來幹什麼?”宋江說:“我特地來接你和父親。”宋清說:“你們鬧了江州,劫了法場,縣裏已得到消息,現在派趙得、趙能兩個都頭每日來巡查,看定老父和我,隻等江州公文來到,就動手抓人。哥哥快走,快回山寨調人馬來救老父和兄弟。”宋江聽了,不敢進門,轉身就走,想回梁山泊搬救兵來。

此時月色朦朧,看不清路,宋江隻得挑偏僻的小路走,忽然聽見身後有人大喊:“別讓宋江走了!”原來是暗中監視的士兵發現了宋江的蹤跡,趙能、趙得兩個都頭帶兵來追捕宋江。宋江慌不擇路,拐過一片林子,看見前麵有一座古廟。聽得後麵追兵漸近,宋江隻好進了廟門,掀開帳幔,鑽入神廚中躲避。

他蜷伏著身子,大氣也不敢出。趙能、趙得率人追進廟裏,用火把一照,見沒有地方藏人,隻有神廚可以容人,便用樸刀來挑那帳幔。宋江心想:“這下完了,我命休矣!”就在這時,神廟中突然刮出一股狂風,將火把都吹滅了,冷氣逼人,殿宇184水滸傳也被吹得抖了起來。眾人嚇得逃出廟來,都說是天神顯靈。趙能、趙得也怕這裏有什麼鬼怪,便吩咐眾人道:“我們去村口四下裏守住了,宋江就是飛也飛不出去,等天亮後再來搜查。”眾人都往村口去了。

宋江暗自慶幸,正想著法子脫身時,忽聽腳步聲響,卻是兩個青衣童子來到神廚前麵,開口說道:“娘娘法旨,有請宋星主。”宋江不敢作聲。童子又說:“宋星主不要遲疑,娘娘久等了。”宋江隻得鑽了出來,說:“我是姓宋,卻不是什麼星主。”童子說:“娘娘法旨不會錯,請星主跟我們進宮。”宋江便隨童子出了門,走了一裏多路,見一座青石橋,兩邊是朱紅欄杆,岸上種著奇花異草,橋下流水潺潺。過了橋,抬頭看見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宋江心裏納悶:“我自幼生長在此,怎麼不知道村子裏還有這麼恢弘的宮殿呢?”童子領著宋江上了月台,宋江拜伏階下。娘娘傳下法旨:“卷起簾來,請星主進殿說話。”宋江進了殿,娘娘問:“星主別來可好?”宋江起身再拜,不知如何回答。

娘娘命敬酒。一女童捧寶瓶,一女童執玉杯,敬了三杯酒,宋江怕失體麵,接了跪下喝了。又一女童捧出一盤棗子,宋江用指尖拈了三枚,吃下後,把棗核握在手中,說道:“不勝酒量,請娘娘免賜。”娘娘說:“可把那三卷天書取來賜給星主。”女童捧來三卷天書,宋江收了天書,藏在袖中。娘娘說:“你184185部編版必讀經典書係要替天行道,為主盡忠仗義,為臣輔國安民。玉帝因你凶心未退,暫罰你下界。這天書隻可與天機星共看,功成之後,就焚燒了。

來日再當重會。”宋江謝了娘娘,跟隨童子出了宮殿,來到橋上。童子說:“星主請看,橋下有二龍戲水。”宋江探頭一看,果然看見二龍戲水。卻被那童子往橋下一推,宋江大叫一聲,醒了過來,頭撞在神龕上,還隱隱作痛。原來是一場夢。

宋江爬起來,鑽出神廚,看看月光,約摸三更時分。他攤開手一看,竟然握著三個棗核兒,伸手摸摸袖子,裏麵也有三卷天書,又覺得口裏有酒的香味。宋江左思右想,分不清是夢還是現實,猜不透內中奧妙,轉身細看時,那尊神像與夢中娘娘一模一樣。出了廟門看,門匾上刻著四個金字“玄女之廟”。

宋江這才知道,剛才是九天玄女娘娘顯靈,給了自己三卷天書,又救了自己的性命,隻是猜不透娘娘為什麼叫他星主,天機星又是誰。

宋江出了神廟,悄悄來到村口。突然,殺聲四起,宋江急忙閃身躲在樹後。幾個士兵跑了過來,跪在廟前,叫道:“娘娘救命。”宋江正疑惑,又見趙能也狼狽地跑了過來,後麵一人,赤膊短褲,揮動雙斧,大步趕來,正是“黑旋風”李逵。趙能絆在樹根上,栽倒在地,李逵趕上,一斧將他砍成兩半。後麵又有幾位好漢趕來。原來晁蓋放心不下宋江,讓戴宗、李逵、劉唐等幾個好漢隨後趕來接應,並且,晁蓋已經另外派人把他186水滸傳的父親和弟弟接到山寨中去了,宋江聽了大喜。一行人回到梁山,宋江與父親兄弟相見了,真是笑逐顏開。當日山寨大擺喜慶筵席,慶賀宋江父子團圓。

186187部編版必讀經典書係第二十五回?

假李逵剪徑劫單人黑旋風沂嶺殺四虎宋江父子相見的情景,觸動了公孫勝的思鄉之情,他想起多年不見的老母親,便起身告別眾人,下山探望母親去了。眾人送走公孫勝後,李逵忽然放聲大哭,宋江連忙問道:“兄弟,你怎麼了?”李逵哭道:“你們這個去接爹,那個去看娘,我鐵牛難道是土坑裏蹦出來的嗎?”晁蓋便問道:“你要幹什麼?”李逵說:“我隻有一個老娘在家裏,我也要去接我娘上山來享福!”晁蓋讚同。宋江說:“使不得!兄弟性如烈火,路上必會惹事。況且你在江州殺了許多人,這時官府必定去原籍追捕。

你又形貌凶惡,此去路程遙遠,萬一有失,如何是好?你再等一段時間,等事情平靜了,再去接也不遲。”李逵叫道:“哥哥,你也是個不平心的人!你的父親接上山來享福,我的老娘就該188水滸傳在村裏受苦嗎?”宋江道:“兄弟,你不要著急。既然你一定要去,隻要依我三件事,就讓你去。”李逵忙問:“哥哥,你說吧,哪三件事?”宋江說:“第一件,一路上不準喝酒;第二件,你性急,誰肯跟你同去?你自己悄悄地接了娘就回來;第三件,你使的那兩把板斧,不要帶去。路上小心注意,早去早回。”李逵說:“這三件事都依得。哥哥放心,我今天就走。”當下李逵收拾停當,帶些銀兩,提著把樸刀,辭別眾好漢,奔下山去了。宋江放心不下,與眾人商議一番,又派李逵的同鄉朱貴隨後跟去,探聽消息,也好有個接應。正好朱貴也可順便去探望哥哥朱富。

朱富外號“笑麵虎”,在沂水縣開了個小酒店。

卻說李逵獨自離了梁山泊,一路上倒是真的不吃酒,不惹事。

這天他來到沂水縣,趁著曉星殘月,專揀小路,往家的方向走去。

第二天,天色微亮,李逵來到一片大樹林邊,突然從樹後跳出一個大漢,那人喝道:“聰明的留下買路錢!”李逵見那人用鍋灰搽黑了臉,手持兩把板斧,大聲喝道:“你這廝是什麼人?

敢在這裏搶劫!”那漢子說:“我怕說出姓名來,嚇碎你的心膽,我就是‘黑旋風’李逵!你留下買路錢,便饒你性命。”李逵一聽,大笑道:“哪裏來的鳥人,也敢冒充我的名號,在這裏為非作歹。”李逵挺起手中的樸刀,一刀戳在那漢子的大腿上,將他掀翻在地。李逵一腳踏住他的胸脯,問道:“認得大爺嗎?大188189部編版必讀經典書係爺才是江湖上的好漢‘黑旋風’李逵,你這草包辱沒了大爺的名字。”那漢子端詳著李逵,果然比自己更像李逵,這才知道遇到真人了,便大聲討饒:“好漢饒命!小人叫李鬼,在那前村住。隻因好漢的大名實在太響,鬼也害怕,所以小人冒充你在此搶劫,其實也不敢害人,路過的客人一聽‘黑旋風’三個字,便丟下行李逃跑了。”李逵說:“你這廝太可恨,壞了我的名號,饒你不得!”李鬼說:“你殺我一個,便是殺我兩個。我本不敢攔路搶劫,隻因家中有個九十歲的老母,如今你殺了小人,家中的老母定要餓死了。”李逵一聽,心想他也是個孝順的人,便放了他,還拿了十兩銀子給他做本錢,讓他做些別的營生。

李鬼拜謝之後離開了。

李逵拿了樸刀,繼續趕路。到了中午,李逵又饑又渴,看見遠處山溝裏露出兩間草屋,便急忙趕過去。見屋裏麵走出一個婦人,李逵便說:“嫂子,我是過路人,肚中饑餓。我給你一貫錢,請你做些酒飯吃。”那婦人說:“酒是沒有,飯可以做些給客人吃。”那婦人到廚房做飯。李逵轉到屋後來解手,卻見剛才攔道的漢子李鬼一瘸一拐地從山後走來。那婦人見了李鬼問:“你的腿怎麼了?”李鬼說:“真晦氣!今天撞上真的李逵了,我怎麼打得過他?他要殺我,幸虧我機靈,騙他說家裏還有一個老母親。那呆瓜不僅放了我,還給了我銀子。”那婦人連忙說:“小聲點!剛才家中來了一個黑大漢,叫我做飯,190水滸傳莫非就是李逵?如今他在門前坐著,你偷偷去看看是不是他。

若果真是他,你去找些麻藥來,放在菜裏,將他麻翻了。”李逵聽了大怒,一轉身趕到後門邊,劈頭揪住李鬼,那婦人慌忙從前門逃走了。李逵將李鬼掀翻在地,一刀砍下他的頭。

再奔前門尋那婦人時,婦人已跑得不見蹤影。去鍋裏看時,米飯已熟,李逵用手抓來吃,胡亂填飽了肚子,放把火燒了那兩間草屋,繼續趕路。黃昏時分,李逵趕到家中,推門進去,隻聽見他娘在床上問道:“是誰來了?”李逵看時,見娘雙眼都瞎了,坐在床上。李逵痛哭失聲說:“娘!鐵牛回家了!”李逵娘道:“我兒,你走了這麼長時間,這些年都在哪裏安身啊?

我時常思念你,眼淚都流幹了,因此瞎了雙眼。”李逵心想:“我要說在梁山泊落草,娘一定不肯去。”他便哄著說:“鐵牛如今做了官,特來接娘去享福。”他背著娘正要走,他的哥哥李達提著一罐子米飯回來了。一見李逵,李達就罵他,說他在梁山泊做了強盜,害得自己受了牽連。李達越說越氣,要來打李逵,但知道自己打不過他,便把那罐米飯扔在地上,跑了出去。

李逵知道他是去叫人來捉自己,就留下一錠五十兩的銀子,然後提了樸刀,背著老娘就走。

當時天色已經晚了,李逵背著娘上了沂嶺。李逵娘口渴了想喝水,李逵就把她放在鬆樹邊一塊大青石上,把樸刀插在一邊,囑咐娘道:“娘,耐心坐一坐,我去找水給你喝。”遠遠190191部編版必讀經典書係聽得溪澗裏水響,李逵聞聲找過去,來到溪邊,捧起水來自己喝了幾口,又找了個香爐盛了些水,再尋舊路,走上嶺來,卻找不到他娘,隻見那把樸刀還插在那裏。李逵心裏著急,連叫了幾聲都不見回應。他丟了香爐,往四周仔細查找,突然見草地上有一團血跡,心裏更慌起來。他順著血跡來到一處大洞穴,隻見裏麵兩隻小虎正在啃一條人腿。李逵全身抖了一下,悲憤不已,想道:“我從梁山泊遠道而來,專門來接老娘,千辛萬苦背到這裏,倒給你們吃了?”他心頭火起,胡須都豎了起來,挺了樸刀,手起刀落殺了這兩隻小虎。李逵鑽入虎窩,伏在裏麵,朝外望時,隻見一隻母老虎向洞口走來。李逵心裏道:“正是你這孽畜吃了我娘。”他放下樸刀,拔出腰刀來。那母大蟲到洞口,先把虎尾去窩裏一剪,便把後半截身軀坐了進去。李逵在窩裏看得仔細,使出平生氣力,把腰刀朝母老虎尾巴底下盡力一戳,正中那老虎的肛門。李逵使的力大,那把刀被直送入老虎的肚子裏去了。那母老虎疼得吼了一聲,帶著刀跳過溪澗去了。

李逵拿了樸刀,從洞裏追出來,卻見那老虎負痛,直跌下山岩去了。李逵正要追趕,忽然樹邊卷起一陣狂風,吹得樹葉如雨點一般打下來。自古道:“雲從龍,風從虎。”星月光輝之下,隻聽一聲大吼,又跳出一隻吊睛白額大虎來。那老虎向李逵猛地一撲,李逵不慌不忙,趁著那老虎撲來的勢頭,手起192水滸傳一刀,正中那老虎的咽喉。那老虎疼痛不已,踉蹌著退了五六步,隻聽得一聲巨響,如倒了半邊山,那老虎頓時倒地死在岩下。李逵一陣工夫殺了大小四隻老虎,又到虎窩邊,拿著刀查看了一遍,沒有發現別的老虎,這才放下心來。李逵大哭了一場,收拾了親娘的腿及剩下的骨骸,用布衫包好,挖墳埋葬了。

李逵此時肚裏又饑又渴,隻得收拾包裹,拿了樸刀,尋路慢慢地走過嶺來。

嶺下五七個獵戶正在那裏收拾窩弓弩箭,見李逵一身血汙,走下嶺來,大吃一驚,急忙上前詢問。李逵知道沂水縣正發出榜文捉他,不敢說出真實姓名,隻把昨夜殺虎的經過說了。眾獵戶看見四隻老虎盡被殺死,人人歡喜,忙拿繩索把老虎紮縛起來,扛抬下嶺,又邀李逵同去領賞。李逵殺虎的事轟動鄉裏,鄉裏男女老幼,成群結隊,都來看虎和那打虎的壯士。那個李鬼的老婆,逃在前村爹娘家裏,隨著眾人也來看虎,她認出那殺虎的黑大漢正是“黑旋風”李逵,慌忙回家對爹娘說了,然後向鄉裏的裏正報告。裏正和當地的幾個大戶共同商量下計策,把李逵灌醉了,合力將李逵捉住。沂水縣知縣得到消息,立即派了本縣都頭“青眼虎”李雲帶領幾十名士兵來押解李逵到縣裏。

李鬼老婆、鄉裏的裏正和幾個大戶因捉李逵有功,也跟在後麵,到縣裏領賞。

此時朱貴就住在弟弟朱富的家裏,他聽說李逵被抓,非常192193部編版必讀經典書係著急。可巧李雲是朱富的師父,私交不錯。朱富說:“這李雲都頭一身好本事,綽號‘青眼虎’,三五十人近他不得。此事隻可智取,不可力敵。”於是,朱氏兄弟想了個計策,計劃帶著酒肉在半道上等候李雲,酒裏肉裏都下蒙汗藥。朱富也考慮好了自己的後路。他找了輛車子,先送一家老小帶上細軟行李起身,與他們約定在十裏牌等候,到時一起上梁山。準備停當,朱氏兄弟帶著酒肉在半道上等候李雲。李雲一看是徒弟來賀喜,又帶著酒肉,就沒有防備,隻是他平時不大喝酒,因此隻勉強喝了些,酒肉被眾士兵一搶而空。李雲和眾士兵吃了酒肉後都暈倒在地。

朱貴、朱富救了李逵,李逵奪過一把樸刀要殺李雲,朱富攔住道:“他是我的師父,為人很好,我們已害苦了他,怎能再害他性命?”李逵放過李雲,把李鬼的老婆、裏正和幾個大戶都殺了。三個人提著樸刀,從小路上走。走不到幾裏,朱富說:“不好,卻是我送了師父的性命!他醒來後,沒法回去見知縣,必然會來追我們。你兩個先走,我在這裏等他,也勸他一起上山入夥。”朱貴說:“弟弟所言極是,我押著車子先走,留李逵和你一起在這裏等他。”當下朱貴先去了。

兩人坐在路邊等李雲。不到半個時辰,李雲追了上來,挺著樸刀要殺朱富。李逵忙迎上去,跟李雲鬥了七八個回合,不分勝負。朱富拉開兩人,對李雲說:“師父,不是徒弟忘恩負義,194水滸傳實因我哥哥朱貴領了‘及時雨’宋公明的命令,要他來照護‘黑旋風’李逵。沒想到李逵卻被你拿了要押去官府,這叫我哥哥如何回去見宋公明?因此隻好出此下策。師父不如與我們一同到梁山入夥,否則回去就得吃官司。”李雲早就聽說過宋江的大名,想到自己又沒家小,事已至此,便慨然答應了。三人一起趕上朱貴的車子,四個好漢合作一處,帶著朱富的家眷,上了梁山。

194195部編版必讀經典書係第二十六回?

楊雄醉罵潘巧雲石秀智殺裴如海且說公孫勝回薊州探母一百多天了,卻杳無音信,宋江便派戴宗去打聽。戴宗把四個甲馬拴在腿上,做起神行法,趕往薊州。半路上,戴宗碰到了正要投奔梁山的“錦豹子”楊林,楊林說在數月前曾在路旁酒店裏遇見過公孫勝先生,公孫勝還寫了一封書信,推薦他去梁山入夥。二人都是好漢,意氣相投,於是就結伴去找公孫勝。走到飲馬川這個地方時,又巧遇並結識了楊林的舊友,山上的三位好漢:“鐵麵孔目”裴宣、“玉幡竿”孟康和“火眼狻猊”鄧飛。這三人也想帶著山上的人馬去投奔梁山,戴宗聽了非常高興,表示願意引薦他們,但因為自己要去薊州辦事,於是便和他們約定,等他從薊州回來途經此地時,再帶著他們一起上梁山。

196水滸傳戴宗、楊林兩人來到薊州。這天,他倆在街上的一家酒店吃飯,見到一群人簇擁著一個人過來。這人名叫楊雄,生得鳳眼朝天,氣度不凡,在薊州做兩院押獄,兼劊子手,有一身好武藝,因為麵貌微黃,人稱“病關索”。原來,楊雄才去街口行刑回來,眾人正為他披紅賀喜。楊雄走到路口時,小巷子中衝出七八個潑皮來,為首的叫作張保,是薊州的守城軍士。張保上前假裝給楊雄賀功,卻讓兩三個人突然抱牢楊雄,而他自己來搶楊雄手裏的花紅緞匹。楊雄被幾個人抱住,施展不開武藝。

正鬧時,一個挑柴的大漢上來勸架。那張保罵道:“你這乞丐,敢來多管閑事!”那大漢大怒,劈手將張保一提,將他一跤摔在地上。另幾個潑皮見了,要來幫忙,被漢子一拳一個,打得東倒西歪。楊雄趁機掙脫出來,把剩下的幾個潑皮打翻在地。

張保見勢不妙,拿著東西就跑,楊雄跟在後麵追進小巷去了。

戴宗、楊林在旁邊看了齊聲喝彩,上前來邀請那大漢到酒館喝酒。原來此人叫石秀,最愛打抱不平,人稱“拚命三郎”。

石秀說:“我本來隨叔叔出來販賣牲口,不想叔叔半路病故,又沒了本錢,隻好流落在這裏賣柴度日。”戴宗便勸他去梁山泊入夥,又叫楊林到包袱裏取了十兩銀子送給石秀。石秀謙讓一番就收下了。正說話間,楊雄帶著一幫公差來找石秀。戴宗見是衙門的人,怕被認出來,就和楊林趁亂走了。後來,戴宗兩人在薊州也沒找到公孫勝,就帶了飲馬川的三位好漢,一起196197部編版必讀經典書係回了梁山。

話說楊雄前來拜謝石秀,兩人意氣相投,便結為兄弟。楊雄見石秀在薊州舉目無親,就把他領回家裏住下。不久,楊雄的丈人潘公約石秀一起開了個屠宰作坊,自此,石秀便和潘公在薊州做買賣,順便照看楊雄家中的事務,楊雄自去衙門裏應差,一個月中有二十來日要去牢獄裏值班住宿。

楊雄的妻子叫潘巧雲,她之前嫁給本州的一個王押司,後來押司去世,才嫁給楊雄。如今正是那王押司去世兩周年,所以潘巧雲請了報恩寺的一些和尚來家裏做法事。其中,有一個叫裴如海,人稱海和尚,是潘公的幹兒子,平時送潘公許多禮物,因此與潘巧雲以兄妹相稱。這裴如海年輕英俊,其實是個很會勾引良家婦女的角色,那潘巧雲本是水性楊花之人,兩人平時就眉來眼去。後來在丫環迎兒和海和尚收買的頭陀的幫助下,兩人順利勾搭成奸。

兩人為了不被人發現,就商量出一個長久之計。每逢楊雄夜晚到衙門值班,潘巧雲就讓丫環迎兒在後門擺一個香桌兒,燒香為號,海和尚就可前來私會。海和尚又吩咐那報曉的頭陀,讓他五更時再到楊家的後巷裏敲木魚,以免自己睡過了頭,被人撞破。自此以後,每當楊雄出去值班,海和尚便來楊家,五更時再悄悄離去。兩人往來了一個多月,也沒有被人發現。

石秀是個精細人,早就疑心他倆有奸情,卻又抓不到證據。

198水滸傳不久,頭陀每日的木魚聲引起了他的注意,他想:“楊家後麵是條死巷,這頭陀怎麼隔三差五地來這裏敲木魚?”這天,五更時,又聽得木魚聲響,石秀忙起身,從門縫裏往外看,隻見一個人從黑暗裏閃了出來,跟著敲木魚的頭陀走了,隨後迎兒來關了門。石秀見了,想道:“哥哥如此豪傑,家中卻出了這麼個淫婦,哥哥被蒙在鼓裏,早晚會被這對奸夫淫婦害了性命。”到了天亮,石秀賣了肉,吃完早飯,就到衙門去找楊雄。

石秀走到縣衙前的小橋邊,正好碰見楊雄。楊雄說兩人很長時間沒在一起喝酒了,便拉著石秀到橋下的一個酒樓裏坐下。

上了酒菜,兩人喝了幾杯,楊雄見石秀低著頭不說話,好像有什麼心事。他是個性急的人,便問道:“兄弟有什麼心事?是不是家裏有什麼事情讓你不高興了?”石秀說:“家裏沒什麼說的,哥哥和潘公把我當成親人一樣對待。隻是,有句話不知該說不該說。”楊雄說:“兄弟今天為何這麼見外?有什麼話直說就是了。”石秀說:“哥哥每天忙於公事,卻不知家中之事。

嫂嫂品行不端,我早已經知道了,隻是不敢說,今天忍不住來告訴哥哥。”楊雄大驚,忙問道:“我平時公事太忙,你說是誰?”石秀說:“上次家裏做道場,請了一個叫裴如海的和尚,嫂嫂與他眉來眼去,我都看在眼裏。我近來常聽見一個頭陀在後巷敲木魚,覺得很奇怪。今天早上五更時我便起來察看,果然發現裴如海那個禿賊,戴著頭巾,從家裏跑出去。這樣的淫198199部編版必讀經典書係婦,要她有什麼用?”楊雄聽了大怒道:“這個賤人,我現在就去殺了她!”石秀勸他說:“哥哥息怒,這種事情要捉奸在床。

今晚你回去先不要走漏了口風,隻和平時一樣。明天你也說去值班,我和你三更時去把這對奸夫淫婦抓個現行。”楊雄這才忍住氣。

兩人喝完酒,出酒樓時,有幾個人來找楊雄,說是知府在花園裏擺了酒席等他。楊雄便叫石秀先回去,他自己去赴宴。

當晚楊雄喝了很多酒,有七八分醉了,被人扶著回家去了。潘巧雲見丈夫醉了,便和丫環迎兒一起攙著他上樓去。楊雄睜眼一看,是那婦人,便開口罵道:“你這賤人,我早晚結果了你!”楊雄上床倒頭就睡,嘴裏還在罵著。潘巧雲嚇得不敢說話,言語間已經聽出了大概,猜想必是石秀在丈夫麵前說了什麼。等楊雄酒醒,潘巧雲便哭著說:“自你領了石秀到家來後,他就趁你不在,動手動腳地調戲我。”楊雄信以為真,心中火起,大罵道:“‘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麵不知心。’石秀那個家夥倒先來我麵前告狀。他又不是我親兄弟,趕出去算了。”天亮後,楊雄便對潘公說:“把牲口都宰掉醃了,以後不做買賣了。”一下子把櫃台和肉案都拆了。

石秀是個精明人,一看這情形,就都明白了。他猜出是楊雄酒後失言,被那婦人騙了。他想與楊雄爭辯,又怕鄰居知道,讓楊雄丟臉。但如果不再管這事,又怕那對奸夫淫婦害了楊雄200水滸傳的性命。石秀便買了一把尖刀,在附近找了個小店住下。三天後,楊雄夜裏到衙門值班去了,石秀四更天起就埋伏在巷口。快到五更時,那頭陀來了,剛要敲木魚,就被石秀跳出來一刀割斷他的脖子,再把他的衣裳全都脫下。然後,石秀敲起木魚報曉。

不一會兒,海和尚走出來,被石秀一跤放翻,拉到頭陀身邊。

石秀逼他脫得赤條條的,然後用刀將他捅死,把刀塞到頭陀手裏,卷了兩人的衣裳回店。

第二天一早,便有人發現了兩人的屍體,報給官府,整個薊州城都在議論這件事情。楊雄聽到消息後,方才明白自己錯怪了兄弟,便來找石秀道歉。石秀將和尚的衣服當場拿了出來。

楊雄氣得就要去殺了潘巧雲,石秀勸他不要莽撞,又給他出了個主意。

潘巧雲聽說和尚、頭陀被殺,不知所以,隻有暗暗叫苦。

楊雄當晚回來,也沒說什麼,就上床睡了。天明起來,楊雄說:“我夜間做了個夢,夢見神仙來怪我,說我許的願沒還,你和迎兒收拾了,吃過飯跟我還願去。”潘巧雲說:“你許的願你自己還不就行了?”楊雄說:“這是媒人給咱們說媒時許的願,當然該我們一起去還。”楊雄買了些香燭,讓潘巧雲坐了轎子,自己和丫環迎兒跟在後麵,不久就來到東門外的翠屏山上。此處是個亂墳岡,荒無人煙。潘巧雲下了轎,說:“怎麼不見寺院?”楊雄說:“跟我走,就在前麵不遠。”楊雄打發轎夫下山去後,200201部編版必讀經典書係便帶著潘巧雲和迎兒往山上走。走到一個僻靜處,石秀已等在那裏。

楊雄對潘巧雲說:“你那天跟我說石秀調戲了你,你們就在這裏對質吧。”潘巧雲情知不好,忙說:“那些小事,不提也罷。”這時石秀扔出和尚和頭陀的衣裳,說:“到底怎麼回事,請嫂嫂跟哥哥說個明白。”潘巧雲這才知道海和尚是被石秀殺的,想叫喊,卻被楊雄一把摔翻,綁在樹上。石秀遞過一把尖刀,說:“你隻問迎兒便知。”楊雄用刀逼住迎兒,迎兒便把潘巧雲與海和尚通奸的事一五一十地說了。楊雄大怒,一刀砍下了迎兒的人頭,又問潘巧雲。潘巧雲情知抵賴不過,都一一招供後,跪在地上求饒。楊雄大罵:“你這賤人!我一時信了你的鬼話,一來壞了我兄弟情分,二來以後必被你害了性命。”便一刀殺了潘巧雲。楊雄又問石秀:“我們殺了這兩個賤人,真是痛快,但事情遲早要被官府知道,現在怎麼辦?”石秀說:“事到如今,我們隻能去投奔梁山了。”楊雄擔心地說:“我是官府的人,他們會要嗎?”石秀笑道:“宋公明就是押司出身,怎會不要?

哥哥,你放心,那天在酒店跟我喝酒的人中,有一個是‘神行太保’戴宗,他可以幫我們引薦。”兩人當下就提了樸刀,收拾好包裹,剛要出發,忽聽有人叫道:“好哇,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你們殺了人,還想去投奔梁山反賊,跟我見官去!”楊雄二人大吃一驚,抬眼看時,那人卻過來向楊雄拜倒,說:202水滸傳“哥哥上梁山,也帶上小弟。”楊雄一看,卻是時遷。這時遷輕功了得,慣會飛簷走壁,專愛偷雞摸狗,人稱“鼓上蚤”。

時遷曾吃過官司,是楊雄救了他。楊雄問:“你怎麼在這裏?”時遷說:“我來這盜墓,看見哥哥在此辦事,不敢出來衝撞。

剛才聽哥哥說要去梁山,小弟才出來,想跟你們一起去。”石秀說:“梁山泊廣招天下好漢,也不多你一個,一起去吧!”三人便一起投奔梁山而去。

走了幾天,三人來到鄆州地麵,此地已離梁山泊不遠。這天晚上,三人到了一家酒店,要酒要肉,小二說:“酒還有,肉賣完了。”三人隻好喝酒。小二送完酒,就先去歇息了。時遷說:“二位哥哥要吃肉嗎?”楊雄說:“哪裏有肉?”時遷從廚房端來一隻煮熟的公雞。石秀問:“這雞從哪裏來的?”時遷說:“小弟剛才去後麵解手,見屋後籠子裏有這隻雞,就偷來殺了,給哥哥下酒。”楊雄笑罵道:“你這廝還是改不了偷雞摸狗的老毛病。”那店小二半夜醒來,見籠裏的雞沒了,又見餐桌上堆滿了雞骨頭,便來質問三人,說:“你們這夥客人,好不曉道理,怎麼把店裏的雞偷吃了?”時遷說:“我們是路上買的雞。”小二說:“我那隻公雞怎麼不見了?”石秀勸道:“別吵了,我們賠你銀子。”小二說:“這是報曉雞,你就是賠十兩銀子也不行!”時遷動了怒,說:“老爺不賠又怎麼樣?”小二說:“別202203部編版必讀經典書係想在這裏占便宜,這裏是祝家莊,這店是祝家店。莊主祝朝奉有三個兒子,一個比一個厲害。你們如果敢鬧事,就把你們當梁山泊賊人抓了送官!”時遷怒道:“老爺三個正是梁山好漢,你能怎麼著?”小二大叫道:“有賊!”轉眼間奔來幾個大漢,要來抓人。三人一拳一個,把那幾個大漢都打翻在地。店小二正要叫喊,被時遷一拳,打腫了臉,作聲不得。這幾個大漢和小二都從後門逃走了。

三人趕緊背上包袱,拿著樸刀出了店,石秀又轉身放了一把火,把那店給燒了。三人撒開腳步,往大路便走。不一會兒,卻見四處都是燈籠火把,有一二百人追了上來。三人挺起樸刀迎戰,片刻間便戳翻了十多個人。對方見這三人厲害,大喊一聲,便四下逃走了。三人又追了過去,正走間,不防路邊草叢中突然伸出兩把撓鉤,把時遷拖了進去。楊雄要去救時遷,卻又見兩把撓鉤伸來,正逃不脫,卻被石秀用樸刀擋開。楊雄、石秀兩人逃出來後,無心戀戰,一直往東邊退去。

204水滸傳第二十七回?

撲天雕雙修生死書宋公明兩打祝家莊楊雄、石秀一直走到天亮,望見前方有一家酒店,便走進店來,要了些酒菜。這時一個大漢走進來,穿戴很是闊綽,一張臉卻生得凶惡醜陋。這大漢吩咐店主道:“大官人讓你們把東西挑到莊上去。”店主點頭哈腰說:“馬上就送去!”那大漢正要走,楊雄卻認出他來,叫道:“小郎,你怎麼在這裏?”那大漢轉過身來,看了看,跪倒就拜,說:“恩公怎麼來了?”楊雄連忙扶起那人,叫與石秀相見了。原來這人名叫杜興,因為麵貌生得凶惡,人都叫他“鬼臉兒”。前年到薊州做買賣,吃了官司,監押在牢裏。楊雄愛他一身拳棒功夫,因此盡力救了他,不想今日在這裏相會。楊雄把事情的經過對杜興說了一遍,杜興說:“恩人不要慌,我叫他們放了時遷。”三人便坐下一204205部編版必讀經典書係起喝酒聊天。

杜興說:“我離了薊州後,便來到這裏,被一位李大官人收留,當了主管。”石秀說:“這位李大官人,是不是江湖上人稱‘撲天雕’的李應?”杜興說:“正是。這獨龍岡上有三個村莊,中間是祝家莊,西邊是扈家莊,東邊是李家莊。這三個莊上,總算起來約有一二萬人馬。祝家莊勢力最大,莊主叫祝朝奉,他有三個兒子,長子祝龍,次子祝虎,三子祝彪。還有一個教頭,叫作‘鐵棒’欒廷玉,有萬夫不當之勇。西邊的扈家莊,莊主扈太公,有一個兒子,叫作‘飛天虎’扈成;還有一個女兒更英雄,叫‘一丈青’扈三娘,使兩口日月雙刀,馬上功夫了得。這東村李家莊,就是我的主人李應。這三個村莊共結生死之交,同防梁山好漢。小弟帶二位到莊上見李大官人,求他寫書信去搭救時遷。”楊雄聽了大喜,他早就知道李應的名號,便和石秀跟隨杜興來到李家莊。

杜興引著楊雄和石秀拜見了李應。李應見兩人都是好漢,便擺了宴席招待他們,又親自寫了一封信,叫副總管騎了快馬,去祝家莊接人。過了一陣子,那個副總管回來了,卻說祝家莊不肯放人。李應以為那人言語不好,便又寫了一封信,讓杜興親自送去。直等到天色將晚,杜興才一個人飛馬跑回來,氣得漲紫了麵皮,半天說不出話來。李應細問詳情,杜興才說:“祝家三兄弟蠻橫無理,接了官人的親筆書劄,也不拆看,就扯得206水滸傳粉碎,還揚言要把大官人當梁山泊賊寇捉了一並送官。”李應聽了大怒,立即叫人備馬,披掛整齊,親自帶著三百多彪悍的莊客,殺向祝家莊。杜興、楊雄和石秀都拿著樸刀,跟著李應直奔祝家莊。

李應來到莊前,勒馬大叫道:“祝家三子,怎敢毀謗老爺!”祝家第三子祝彪帶著五六十名莊客,騎著一匹火炭般的馬衝了出來。兩下話不投機,便縱馬相戰,鬥了約十七八個回合,祝彪見鬥不過李應,撥回馬便走。李應縱馬追趕,卻被祝彪回身發出暗箭,射中左臂,翻身落下馬來。祝彪縱馬上前想要拿人,楊雄、石秀大喝一聲,挺著兩把樸刀直奔祝彪馬前殺來。祝彪抵擋不住,回馬便走,被楊雄一刀戳在馬屁股上,那馬疼得直立起來,險些兒把祝彪掀下去。楊雄、石秀救了李應,回到李家莊。兩人見救不出時遷,李應又受了傷,便與李應、杜興告辭,去梁山泊搬救兵。

楊雄、石秀直奔梁山泊而來。戴宗、楊林聽到消息,早已下山迎接。眾人一同至大寨,引楊雄、石秀參見了晁蓋、宋江以及各位頭領。相見已畢,楊雄二人將事情的經過講了一遍,請眾位好漢搭救時遷。山寨當即殺牛宰馬,安排筵席,慶賀新頭領入夥。次日,眾好漢齊集聚義廳,商議如何攻打祝家莊。

計策已定,吳用、劉唐、三阮、呂方和郭盛助晁蓋鎮守山寨。

宋江帶領花榮、林衝等二十多位頭領,分作兩隊,各帶三千小206207部編版必讀經典書係嘍囉、三百馬軍,前去攻打祝家莊,一場大廝殺即將開始。

宋江帶領人馬奔祝家莊而來,在距獨龍山一裏多的地方安營紮寨。宋江派石秀和楊林先去祝家莊探路。楊林扮成一個法師,石秀則扮成了一個柴夫。石秀挑柴先行,走了不到二十裏路,隻見路徑曲折複雜,四處都有相似的彎路,樹木茂密,很難找到路,石秀便歇下擔子來歇腳。不一會兒,就聽見法環聲響,楊林緩緩過來。石秀悄聲說:“路太難認,我已記不得前幾天跟李應來時的路。”楊林說:“別管他,咱們隻揀大路走。”石秀便挑著擔子,順著大路走。走不多遠,看見一個小村莊,莊前有幾家酒店,每個店門前都擺著刀槍,來往的人都穿著黃背心,寫著大大的“祝”字。有一個老人正在路邊休息,石秀不敢大意,向他施了禮,問:“老人家,請問這裏怎麼家家門前都擺著刀槍?”老人見石秀態度誠懇,便問:“你是哪裏人?

趕快離開這裏。”石秀說:“我是外鄉人,做生意賠了本錢,隻好砍柴來賣,不知此處風俗。”老人說:“這裏是祝家莊,馬上就要變成戰場了。如今梁山的人馬正領兵來攻打祝家莊,莊裏都在準備迎敵。這裏的路都是彎路,容易進來卻不容易出去。

江湖上傳言:‘好個祝家莊,盡是盤陀路。容易入得來,隻是出不去。’初來這裏不認得路的,都要被當成梁山賊寇捉了去。”石秀聽罷痛哭起來,拜倒在地,哀求道:“老人家,可憐小人,我情願把這擔柴送上,隻求您指條路讓我出去。”老人說:“我208水滸傳怎能白要你的柴?你跟我來,先吃些飯。”石秀拜謝了,挑著柴,跟那老人進了屋。

老人倒了兩碗酒,盛了一碗飯,讓石秀吃了。石秀再次問路,老人指點說:“你不管路寬路窄,隻要逢白楊樹轉彎,就是活路;沒那樹的,便是死路。碰到別的樹轉彎,走來走去,還是在原處打轉。有些地方還埋伏著竹簽與鐵蒺藜,紮著腳,就會被活捉了去。”石秀向老人拜謝,請教老人的尊姓,老人說:“此地人人都姓祝,就我一家複姓鍾離。”石秀說:“老人家的大恩,日後必當厚報。”正說著,忽聽外麵傳來吵鬧聲,石秀一看,是楊林被押著走了過去。又見幾個官軍騎馬過來,挨門吩咐道:“今夜看紅燈為號,齊心合力,捉拿梁山賊人,官府有賞。”老人說:“這個官人是本處捕盜巡檢。今晚你走不得,就在我家住下。”石秀無可奈何,就在這老人家屋後的草窩裏睡下了。

再說宋江左等右盼,不見石秀、楊林回來,擔心兩人遭遇不測,便帶著大隊人馬來救人。到了莊前,天色已黑,隻見莊門吊橋高拽,四下不見一點燈火。李逵脫得赤條條的,要下水過河,被楊雄拉住。宋江猛然醒悟,知道自己犯了急躁進兵的大忌,忙傳令:“速速退兵。”話音未落,隻聽莊裏一聲炮響,獨龍岡上一片通明,門樓上弓弩箭矢雨點般射過來。宋江忙命人四下尋路,走了一陣,卻又回到了原處,許多小嘍囉還被路旁的竹簽和蒺藜紮傷了腳。獨龍岡上又是一聲炮響,四下裏喊208209部編版必讀經典書係殺聲震天動地。宋江正焦急,卻見石秀奔來,說:“哥哥別慌,讓大家隻揀白楊樹處轉彎,別管它路寬路窄。”宋江傳下令去,隊伍邊走邊迎敵,走了有五六裏,隻見前麵敵軍越來越多。石秀指著半空中的一盞燈籠說:“他們以燈籠為號,我們奔向哪兒,燈便指向哪兒。”花榮彎弓搭箭,“嗖”的一箭射去,將那燈籠射了下來。敵軍失去指揮,頓時大亂。石秀在前麵帶路,殺出村口,卻見遠處火把通明,一支人馬殺來,原來是林衝、秦明等頭領率第二隊人馬趕到了。眾好漢前後夾攻,殺散伏兵,兩隊人馬合作一處,回到營寨。

天亮時,宋江查點人馬,不見了黃信,卻是夜間被草叢中伸出的撓鉤拖翻,讓祝家莊活捉了去。宋江哀歎,莊還不曾打,就被活捉去兩位兄弟。楊雄提議,讓宋江探訪李應以求取對策。

宋江帶了禮物,來到李家莊前,求見李應。李應怕落得與盜匪勾結的罪名,稱病不肯相見。李家莊中的杜興與楊雄關係好,他悄悄對宋江說,祝家莊隻能白天攻打,夜裏不可進兵。宋江聽後,拜謝了杜興,回到山寨。

宋江說:“我們兩位兄弟被捉,不知死活,眾兄弟還須齊心協力再打祝家莊。”眾好漢齊聲說:“願聽哥哥將令。”宋江又帶著人馬,白天殺奔祝家莊來。到了祝家莊,一眼看見莊門前立著兩麵白旗,分別寫著:“填平水泊擒晁蓋,踏破梁山捉宋江。”宋江勃然大怒,發誓道:“我若攻不破祝家莊,永210水滸傳不回梁山!”宋江命令大隊人馬攻打前門,自己帶著人馬攻打後門。

才來到獨龍岡後,便聽西麵有人馬殺來。宋江讓馬麟、鄧飛堵住後門,自帶歐鵬、王英前去迎敵。山坡上衝下幾十騎人馬,當中簇擁著一員女將,正是“一丈青”扈三娘,舞著日月雙刀,殺奔宋江。宋江說:“都說這員女將厲害,誰敢跟她交戰?”話音未落,王英已拍馬挺槍,迎了上去。王英是個好色之徒,他一看是個女將,誰還搶得過他?二人刀來槍往,鬥了十多個回合,王英的槍法漸漸亂了,被扈三娘一把抓住,活捉了過去。

眾莊客一擁而上,把王英綁上拖走了。歐鵬見王英被俘,忙挺槍來救,和扈三娘鬥在一起。鄧飛遠遠看到,拍馬舞鏈,趕來相助。

祝龍在門樓上見了,怕扈三娘有失,便放下吊橋,引三百莊丁,衝了出來。馬麟看見,舞著雙刀,迎戰祝龍。鄧飛唯恐宋江有失,不敢離開左右。雙方四人分兩處,正殺得難解難分,秦明率人馬斜刺裏殺過來,舞著狼牙棒,直奔祝龍,替下馬麟。

馬麟就帶人去搶王英,扈三娘又撇下歐鵬,迎戰馬麟。二人四口刀,直使得寒光閃閃,冷氣颼颼,把宋江的眼都看花了。

祝龍與秦明鬥了十多個回合,怎是秦明對手?祝龍漸漸招架不住。這時,祝家莊的教頭欒廷玉暗帶鐵錘,躍馬挺槍殺了出來,歐鵬忙挺槍迎住。欒廷玉回頭就走,歐鵬追趕,被欒廷210211部編版必讀經典書係玉一飛錘打下馬去,宋江這邊的小嘍囉們忙將歐鵬救下。鄧飛大叫著舞動鐵鏈,來戰欒廷玉。祝龍鬥不過秦明,回馬就走,欒廷玉撇下鄧飛,來戰秦明。二人鬥了一二十個回合,不分勝負。

欒廷玉賣了個破綻,撥馬就走。秦明舞著狼牙棒趕去,不防被絆馬索絆翻,被草叢中埋伏的人活捉了去。鄧飛慌忙衝上去搭救,見絆馬索拽起,想要回馬,四下裏撓鉤齊伸過來,也被活捉了去。

宋江救得歐鵬上馬,馬麟撇下扈三娘奔來保護宋江,往南逃去。背後欒廷玉、祝龍和扈三娘窮追不舍。正當危急時刻,穆弘、楊雄和石秀各領一支人馬趕來接應,接著花榮也趕到了。

四位好漢截住欒廷玉、祝龍廝殺。祝朝奉在樓上遠遠望見,又派祝彪率五百人馬前來接應,雙方混戰一團。李俊、張橫和張順想從水下潛進莊去,卻被莊上亂箭射回。宋江見天色已晚,便讓馬麟護著歐鵬先走,又傳令收兵,且戰且退。

宋江怕弟兄們迷路被捉,便拍馬四處巡察一遍。正走時,忽見扈三娘飛馬趕來。宋江見勢不好,撥馬向東而去,扈三娘緊追上來,眼看就要追上宋江。隻聽一聲大吼,卻是李逵引著七八十人殺了過來。扈三娘見李逵來勢凶猛,撥馬想走,又遇林衝殺來。扈三娘躍馬直奔林衝,林衝挺著丈八蛇矛相迎。畢竟林衝武藝高超,二人鬥不到十回合,林衝用長矛逼開扈三娘的兩口刀,一把將她生擒過來。宋江見捉了扈三娘,但自己陣212水滸傳中王英、秦明和鄧飛三人也被對方所擒,歐鵬受了傷,沒占半分便宜,隻好收兵回寨。

212213部編版必讀經典書係第二十八回?

解珍解寶雙越獄孫立孫新大劫牢且說宋江收回大隊人馬,在村口安下營寨,叫人先用一輛車子送歐鵬回山寨養傷,又把“一丈青”扈三娘送到梁山去,交給宋太公收管。眾人以為宋江想娶她當壓寨夫人,路上都小心翼翼地護送。宋江獨坐帳中,悶悶不樂,直到天亮。

次日,吳用和阮氏三兄弟並呂方、郭盛,帶了五百人馬來了。

宋江出寨迎接了軍師吳用和眾人,來到帳裏坐下。吳用說:“山寨裏晁頭領聽說你們進軍不利,特地叫我和五位頭領來助戰。

不知近日勝敗如何?”宋江唉聲歎氣,說了兩次攻打祝家莊損兵折將的經過。吳用說:“哥哥不必憂愁,天亡祝家莊,旦夕可破。”宋江連忙問道:“為何祝家莊旦夕可破?”吳用說:“今日有個機會,現在有一個由石勇引薦上山入夥的好漢,他與欒214水滸傳廷玉最要好,又是楊林、鄧飛的朋友。他知道哥哥攻打祝家莊不利,特來獻出一條計策,作為入夥梁山的見麵禮。此人隨後就到,五天之內,便可攻下祝家莊。”宋江聽了,方才笑逐顏開。

原來就在宋江領兵攻打祝家莊的同時,山東登州城裏有一夥好漢劫牢越獄,結夥投奔了梁山泊。登州在山東海邊,登州城外有座大山,山上有許多豺狼虎豹,時常出來傷人。因此登州知府召集獵戶,限期讓他們捕捉那山上的老虎,否則要嚴加懲罰。

登州山下有一家獵戶,兄弟兩人,哥哥叫“兩頭蛇”解珍,弟弟叫“雙尾蠍”解寶。兄弟倆都擅長使用鋼叉,有一身驚人的武藝。兄弟倆接了官府的限令,在山上等了兩天也不見老虎的蹤跡。終於在第三天的夜裏,他們用藥箭射中一隻老虎,那老虎忍著痛帶著箭跑了。兩人追到半山腰,那老虎藥力發作,忍受不住,吼了一聲,骨碌碌滾下山去,正好落在毛太公家的後園裏。兩人登門去要老虎,那毛太公卻不認賬,兩下裏爭執吵罵起來。正在吵鬧的時候,毛太公的兒子毛仲義帶著一些人回來了。兄弟倆便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他,毛仲義說:“你倆不要發火,跟我到家裏找,找到老虎還你們就是。”兄弟倆跟著他進去,剛進門,毛仲義便叫了聲:“動手!”兄弟倆措手不及,被眾人一齊衝上來綁了。毛仲義說:“我家昨夜自己射得一隻老虎,你們為何要賴我的?還趁機搶劫我家的財物,打碎214215部編版必讀經典書係我家的東西,把他們押到官府去,也為本地除了一害。”原來毛仲義五更時,就已把掉進後園的老虎抬到州裏報功去了,然後帶著一些公差來捉拿解珍、解寶。那毛太公的女婿叫王正,是衙門裏的孔目,毛仲義早與他串通好,用銀子把衙門上上下下打點了一番。所以解珍、解寶兄弟倆被押到州裏後屈打成招,定成搶劫罪,關進死牢。

毛太公父子想要謀害解家兄弟的性命,便買通監獄裏一個叫包吉的節級,要他在監獄裏盡快結果解家兄弟倆的性命。再說監獄裏有個小獄卒,平時喜歡吹拉彈唱,人稱“鐵叫子”樂和。

他有個姐姐嫁與解珍、解寶的表兄孫提轄為妻,因此與解家兄弟也算是親戚。樂和見解家兄弟是好漢,有心要救他倆,隻是勢單力薄,就把包節級受了毛太公的錢財要害他倆性命的事告訴給他們,並與他們商議解救的辦法。解珍說:“我有個表姐,是外號叫‘母大蟲’的顧大嫂,開著酒店和賭場,嫁與孫提轄的弟弟為妻,住在東門外的十裏牌。我那姐姐一身武藝,就是姐夫孫新也打不過她。煩你暗地裏送個信給她,把我的事說了,姐姐必來救我。”樂和便出了東門,直奔十裏牌,到酒店裏找到顧大嫂,敘了親戚後,就把解珍、解寶被毛太公一家誣陷的詳情說了。顧大嫂聽了,忙找來丈夫孫新與樂和相見。

這孫新本是瓊州人氏,軍官子孫,因被調來登州駐紮,便和哥哥孫立在此地安家落戶。孫新身高力壯,隨他哥哥學了一216水滸傳身武藝。因此人們把他兄弟兩個比作唐朝名將尉遲恭,稱他“小尉遲”,稱他哥哥“病尉遲”。顧大嫂把解家兄弟受害的事一一說了,孫新說:“既然如此,請你先回去。他倆已被關在牢裏,一切全望你照看。我夫妻倆商量好辦法,再去找你。”樂和走後,顧大嫂和孫新商議,認為隻有劫牢,才能救出解珍、解寶。

孫新這裏人手不夠,於是立刻請來鄒淵、鄒潤叔侄倆。鄒淵為人慷慨,有一身好武藝,綽號“出林龍”。鄒潤是他的侄兒,年紀與叔叔差不多,身材高大,腦後長個肉瘤,綽號“獨角龍”。這兩人在登雲山上聚眾打劫。顧大嫂把他倆請入後屋坐下,把準備劫牢的事告訴他倆。眾人決定,幹了這件事後,就一起去投奔梁山泊。隻是此事還需孫新的哥哥孫提轄的幫忙,鄒淵擔心地說:“你哥哥是本州軍馬提轄,一身武藝,遠近聞名,隻怕他不肯上梁山落草。”孫新說:“我自有辦法。”第二天一早,孫新派人趕到城中去請哥哥孫提轄和嫂嫂,說顧大嫂病重臨危,急等著哥嫂趕來見一麵。中午的時候,孫提轄騎著馬,樂大娘子坐著車,領了十幾個軍漢,來到了十裏牌。

孫提轄下了馬,隻見他,絡腮胡須,八尺身材,果真是一條好漢。

這孫提轄便是射得硬弓,騎得烈馬,使一杆長槍,腕上懸一條虎眼竹節鋼鞭,人稱“病尉遲”的孫立。孫立進門便問:“兄弟,嬸子得的什麼病?”孫新答道:“她害的病甚是奇怪,請哥哥216217部編版必讀經典書係到裏麵說話。”孫立和樂大娘子進了房裏,卻見顧大嫂從外麵走進來,鄒淵、鄒潤跟在背後。孫立道:“嬸子,你到底害的是什麼病?”顧大嫂一邊行禮,一邊說道:“伯伯,我害的是救兄弟的病!”顧大嫂就把解珍兄弟被人陷害,命在旦夕,如今他們已商定要去劫牢救人,然後一齊投梁山泊入夥的事一股腦都說了,又勸孫立與他們一同行動。孫立說:“我是登州的軍官,怎敢做這種事?”顧大嫂道:“你既是不肯,我們今日便先和你拚個你死我活!”顧大嫂從身邊拔出兩把刀來,鄒淵、鄒潤也各拔出短刀在手。孫立叫道:“嬸子!不要急,容我從長計議,慢慢商量。”樂大娘子在旁邊都驚呆了。

顧大嫂又說:“既然你不肯去,你現在就送你娘子回去,我們自己去!”孫立歎了一口氣,說道:“你們如果那樣幹了,我怎能推脫得了責任?日後倒要替你們吃官司。罷,罷,罷!

梁山泊的楊林、鄧飛也是我的朋友,我就跟你們一起幹吧!”說罷便叫鄒淵先回登雲山山寨裏收拾財物馬匹,然後帶二十個手下,來店裏聚齊。又讓孫新到城裏向樂和探明消息,約定時間,暗裏告訴解珍、解寶兄弟知道。第二天,登雲山山寨的鄒淵便領著一夥人來到孫新家,孫新家裏也有七八個夥計,連同孫立帶來的十幾個軍漢,共有四十餘人。顧大嫂貼身藏了尖刀,扮作送飯的婦人先去了。孫新跟著孫立,鄒淵領了鄒潤,各帶218水滸傳一批人馬,分成兩路前往。

這天,樂和正在牢裏值班,他看見顧大嫂來送飯,連忙開門,卻被包節級看見,包節級喝道:“這婦人是什麼人?”樂和道:“是解珍、解寶的姐姐,來送飯。”包節級喝道:“不要讓她進去!

你們送進去。”樂和接過飯,開了牢門。解珍、解寶向他打聽外麵的情形,樂和悄聲說:“你們的姐姐已進來了,你們準備好裏應外合。”說著就替他倆把枷鎖開了。

這時,隻聽得一個獄卒進來報告:“孫提轄敲門,要進來。”包節級道:“他是軍營裏的軍官,來我這牢裏幹什麼?不要開門。”又聽外麵叫道:“孫提轄又在打門。”包節級怒衝衝地走過來。顧大嫂知道劫獄的時機已到,大叫一聲:“我的兄弟在哪裏?”就拔出兩把明晃晃的尖刀來。包節級一看勢頭不對,拔腿往外就跑。解珍、解寶提了枷從牢裏鑽出來,正碰上包節級。

解寶往他腦袋上一枷砸下去,包節級當場死了。顧大嫂手起刀落,早戳翻了三五個獄卒。

孫立、孫新兩人把住牢門,見四人一路從牢裏打出來,就一齊往州衙趕去。鄒淵、鄒潤從州衙裏提了王孔目的人頭出來。

一行人大喊,步行的在前,孫提轄騎著馬,彎著弓,搭著箭,壓在後麵。州裏公差都認得孫提轄,誰敢上前?眾人奔出城門,趕到十裏牌,攙扶樂大娘子上了車,顧大嫂也上了馬,連夜上路。

半路上,孫立領著解珍、解寶、鄒淵、鄒潤等人,直奔毛太公莊上,218219部編版必讀經典書係乘其不備,打進莊去,把毛太公父子等人殺了,又將莊院放把火燒了。然後眾人趕上顧大嫂一行人馬,星夜趕往梁山泊去。

走了幾天,眾好漢來到石勇的酒店裏。孫立問起楊林、鄧飛兩人,石勇告訴他們宋公明領著人馬去打祝家莊,兩人都跟去了,結果兩次攻打都失利,所以現在還沒有回來。又說祝家三子勇猛,更有教頭欒廷玉相助,因此兩次都攻不破那莊子。

孫立聽了,大笑道:“我們眾人來投大寨入夥,正愁沒有半點功勞。我有一計,可破祝家莊,現把它作為入夥的見麵禮獻上。”石勇問他是何計策,孫立說:“我和欒廷玉是一個師父教的武藝,彼此相知。我到時扮作從登州調來鄆州的官軍,經過祝家莊時探望欒廷玉,他必然出來迎接。我進祝家莊後,便來個裏應外合,必能成功。”正說著,有人來報,說:“軍師吳用已到,準備前往祝家莊助戰。”石勇聽了,趕緊派人請軍師來這裏相見。不一會兒,吳用便到了酒店。石勇引著孫立等一行人來相見,細說了攻打祝家莊的計策。吳用聽了大喜,說道:“眾位好漢既然肯如此出力,就請前往祝家莊,依計行事,意下如何?”孫立等一齊答應。吳用又要戴宗回山寨將“鐵麵孔目”裴宣、“聖手書生”蕭讓、“玉臂將”金大堅和“通臂猿”侯健四人帶來,然後詳細安排一番,便領著人馬先行一步。孫立等眾好漢也收拾停當,往祝家莊而來。

220水滸傳第二十九回?

吳學究雙掌連環計宋公明三打祝家莊吳用先來到宋江寨中,把孫立的計策對宋江講了。宋江聽了轉憂為喜,忙叫人準備宴席。隨後,孫立帶著解珍、解寶、鄒淵、鄒潤、顧大嫂、孫新和樂和等一行人,來參見宋江,宋江設宴款待眾人。吳用安排妥當後,孫立等人便按計策行事,帶著人馬往祝家莊而來。

忽聽手下報告說,西村扈家莊上的扈成牽牛擔酒,特來求見,宋江讓人把他請進來。扈成進來拜見後,求宋江放還他的妹妹“一丈青”扈三娘。宋江說梁山泊是來打祝家莊的,本與扈家莊無冤無仇,隻要用王英來換扈三娘便可。扈成說王英已被祝家莊拿去了,自己不敢去要。吳用在一旁說道:“要想保你妹妹沒事,你要答應一件事。今後祝家莊再有戰事,你扈家莊不可派人救應。

220221部編版必讀經典書係如果祝家莊有人投奔你處,你要把他綁了。你的妹妹前日已被送上山寨,奉養在宋太公處,你可放心回去。”扈成隻好答應,拜謝後離去。

且說孫立打著“登州兵馬提轄孫立”的旗號,帶著蕭讓仿寫的書信和金大堅仿刻的大印,領了一行人馬,來到祝家莊的後門。欒廷玉聽說是孫立來了,親自帶了二十餘人馬,開了莊門,放下吊橋,出來迎接。孫立一行人都下了馬,雙方敘完禮,欒廷玉問:“賢弟在登州駐守,怎麼到了這裏?”孫立說:“總兵府發下文書,把我從登州調來鄆州把守城池,提防梁山泊強寇。順路經過祝家莊,聽說仁兄在這裏,特來看望。本想走前門,因見村口莊前駐紮了許多軍馬,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情,隻好從小路趕到莊後,前來拜望仁兄。”欒廷玉說:“不瞞賢弟,這幾天與梁山泊賊寇廝殺,已經捉了他幾個頭領了,隻等捉了宋江,一並解送官府。今天賢弟來這裏鎮守,正是錦上添花。”孫立說:“小弟不才,願幫你捉住那幫賊寇,成全兄長的大功勞。”欒廷玉大喜,引著孫立一行人與祝朝奉、祝龍、祝虎和祝彪都相見了。祝朝奉父子雖然精明,但見了官府的公文大印,孫立又帶著一家老小,還有許多行李人馬,又是欒廷玉的兄弟,便沒有起疑心,隻顧殺牛宰馬招待他們。

到第三天,宋江又帶兵來攻打祝家莊。祝彪帶了一百多莊客殺出來迎戰,宋江這邊派出了“小李廣”花榮。兩人在獨龍222水滸傳岡前鬥了十幾個回合,不分勝敗。花榮賣個破綻,撥馬便走,祝彪聽說此人弓箭十分厲害,不敢追趕,雙方各自收兵。孫立說:“來日看小弟不才,捉他幾個。”第四天,宋江軍馬又來莊前叫戰。祝家三子都披掛上陣,遠遠聽得宋江軍中鳴鑼擂鼓,搖旗呐喊,早已擺下陣勢。這邊祝朝奉坐在莊門上觀看,左有欒廷玉右有孫立相陪。宋江陣中的“豹子頭”林衝在高聲叫罵,這邊祝龍大怒,喝令放下吊橋,提槍上馬,引了一二百人馬來戰林衝。兩人連鬥三十回合,不分勝負。兩邊鳴鑼,各自回陣。祝虎大怒,提刀上馬,跑到陣前,大叫:“宋江決戰!”宋江陣上穆弘來戰祝虎,兩個鬥了三十餘回合,又沒分勝負。祝彪見了大怒,飛身上馬,引了二百餘人馬奔到陣前。宋江陣裏的“病關索”楊雄,縱馬挺搶,來戰祝彪。孫立看見兩隊人馬在陣前拚殺,認為時機已成熟,就對孫新說:“拿我的鞭槍來!”孫立披掛整齊,騎了烏騅馬,腕上懸了虎眼鋼鞭,持槍出陣,且大叫一聲:“看我來捉這些家夥!”宋江這邊,衝出“拚命三郎”石秀來戰孫立。兩馬相交,雙槍並舉。兩個鬥到五十回合,孫立賣個破綻,讓石秀一槍刺過來,他虛閃過去,乘勢把石秀輕輕從馬上捉過來,直挾到莊前丟下,喝聲:“綁了!”祝家三子衝過來,把宋江軍馬都攪散了,雙方收兵。

孫立回到門樓下,人人拱手欽佩。孫立便問道:“共捉了222223部編版必讀經典書係幾個賊人?”祝朝奉說:“起初捉了一個時遷,後來拿得一個楊林,又捉得一個黃信,扈家莊扈三娘捉了一個王矮虎,陣上捉了秦明、鄧飛,今天將軍又捉得這個石秀,共是七個了。”孫立道:“快做七輛囚車裝了,給些酒飯,不要餓損了他們,麵子上不好看。等捉了宋江,一齊押上東京去,叫祝家三傑揚名天下。”祝朝奉謝道:“多虧孫提轄相助,想這梁山泊氣數已盡。”於是邀請孫立到後堂喝酒慶賀。

其實石秀的武藝不比孫立差,他是故意被孫立捉了去,以換取祝家莊對孫立的信任。孫立暗地裏讓顧大嫂、鄒淵、鄒潤和樂和把莊裏的情況打聽清楚了。樂和又悄悄地把裏應外合的計劃告訴給幾個被捉的梁山好漢。到第五日,孫立等人都在莊上閑逛。早飯後,莊兵來報:“今日宋江兵分四路,來打本莊。”孫立說:“分十路又能怎樣?我們早作準備,多安排些撓鉤套索,都要捉活的。”祝家莊的人都披掛整齊,祝朝奉領兒子們上門樓看時,見正東一隊人馬,領頭的是林衝,背後是李俊、阮小二;正西一隊人馬,領頭的是花榮,後麵是張橫、張順;正南一隊人馬,當先的三個頭領是穆弘、楊雄和李逵。各隊均有五百餘人馬,四下裏戰鼓齊鳴,喊聲大作。

欒廷玉說:“今天這場惡戰,不可輕敵。我帶一隊人馬出後門,殺這正西的人馬。”祝龍說:“我出前門,殺這正東上的人馬。”祝虎說:“我出後門,殺那西南上的人馬。”祝彪說:“我224水滸傳出前門,捉拿宋江!”祝朝奉大喜,都賞了酒。他們各自上馬,都帶了三百多人奔出莊門,其餘的都守在門樓前呐喊。而此時鄒淵、鄒潤已藏了大斧,守在牢房左側;解珍、解寶藏了暗器,不離後門;孫新、樂和已守定前門左右;顧大嫂先派人保護樂大娘子,自己藏了兩把刀在堂前走動,隻待動手。

且說祝家莊四路軍馬四下裏殺出去後,孫立帶了十幾個軍兵站在吊橋上,孫新把帶來的旗號插上門樓,樂和提著槍,唱起小曲來。鄒淵叔侄聽見樂和一唱,掄起大斧,早把看守牢房的莊兵砍倒了一片,打開囚車,放出七位好漢,七位好漢各取刀槍殺了出來。祝朝奉見勢頭不好,剛要投井,被石秀一刀砍了,砍了首級。那十幾個好漢分頭來殺莊兵。後門口解氏兄弟又去馬草堆裏放起一把火,黑煙衝天而起。

祝家莊四路人馬一見莊上起火,便回身來救。祝虎搶先奔上吊橋,孫立早守在那裏,大喝一聲,來戰祝虎。祝虎方知中計,撥轉馬頭,殺回宋江陣上來。這邊呂方、郭盛兩戟齊舉,把祝虎連人帶馬戳翻在地,眾軍齊上,砍死祝虎,莊兵嚇得四散逃命。

孫立、孫新迎接宋公明入莊。東路祝龍鬥不過林衝,飛馬往莊後來,到了吊橋邊,正撞上解珍兄弟,便急忙回馬,往北而走。

猛然迎麵碰上“黑旋風”李逵,隻見他掄動雙斧,砍斷了馬腳。

祝龍跌下馬來,被李逵一斧頭劈成兩半。祝彪見勢,不敢回莊,直投扈家莊來,被扈成叫莊客捉了,押解來見宋江。半路恰好224225部編版必讀經典書係遇見李逵,一斧頭砍了祝彪的頭。扈成見勢不妙,棄家逃命,投延安府去了。

軍師吳用領著人馬,到莊上來與宋江賀喜。宋江與吳用商議,要把這祝家莊的村子都洗蕩了。石秀說起鍾離老人的仁德之心、指路之力、救濟大恩。宋江忙叫石秀去尋那老人來,賞了他一包金銀,說:“因為老人家做了善事,就饒了你這一村的人。

我等連日在此打擾你們百姓,今日攻破祝家莊,實是為你村中除了一害。所有各家,賜糧米一石,以表我們梁山好漢的心意。”老人拜謝不已。此次攻破祝家莊,得糧五十萬石。又得若幹新頭領,救出了被困好漢。宋江大喜,和眾頭領將人馬分作三路,班師回山寨。當地村坊鄉民,扶老攜幼,香花燈燭,沿途拜謝宋江等梁山好漢。

且說李家莊主人李應聽說梁山好漢攻破了祝家莊,心中憂喜參半。這日,本州知府帶人來到莊上,李應慌忙出來迎接。

知府見了李應,不問情由,硬說李應私通梁山賊寇,強行將李應和杜興都押走了。一行人走了不到二十裏,宋江、林衝和花榮等人從樹林裏衝了出來,林衝大喝一聲:“梁山好漢在此!”那知府見了,扔下李應和杜興就跑。幾個好漢帶人去追,隻是沒追上。

宋江勸說二人上梁山入夥,李應說:“這使不得!官府知道是你們打的祝家莊,那個知府也是你們殺的,不幹我事。”226水滸傳宋江笑道:“官府怎麼會跟你講道理?我們走了,必然要連累你。

既然大官人不肯落草,就在山寨裏休息幾天,等風聲過去了,再下山也不遲。”說完,不管李應是否同意,眾好漢拉著李應、杜興就回梁山泊來了。晁蓋下山迎接,給宋江等人接風。住了幾日,李應擔心家中老小,要下山去。哪知道宋江已經暗地裏派人去接了李應的家眷,又一把火燒了李家莊。李應聽了,隻得叫苦。晁蓋、宋江都過來賠罪道:“我等兄弟久聞大官人豪傑,因此使出這條計來,萬望大官人原諒。”原來為了請李應上山,吳用讓蕭讓、裴宣、戴宗和楊林等人假扮了知府和官差。事已至此,李應隻好入夥梁山。

晁蓋、宋江吩咐山寨殺牛宰馬,安排宴席,慶賀新上山的十二位頭領。次日,宋江又安排酒席,把“矮腳虎”王英叫來,說:“兄弟,當初我在清風山時,曾許下你一門親事。今日我父親有個女兒,想招你為婿,不知你意下如何?”原來“一丈青”扈三娘自從被押上梁山之後,便由宋太公照管,後來認了宋太公為義父。王英一聽是扈三娘,喜得合不攏嘴。扈三娘見宋江義氣深重,推卻不得,隻得與王英拜了堂。晁蓋等眾頭領也都歡喜,稱頌宋公明是有德有義之士。當日山寨重整了宴席,大加慶賀。

226227部編版必讀經典書係第三十回?

李逵打死殷天錫柴進失陷高唐州梁山好漢攻下祝家莊,山寨更加興旺,四方豪傑慕名而來者甚多。話說鄆城縣的知縣換了一任,新任的知縣有個相好的,就是賣唱的女子白秀英。曾經有恩於晁蓋、宋江的都頭雷橫,因為失手打死了這個白秀英,被知縣定為死罪,幸虧被都頭朱仝給放了,雷橫就投奔了梁山。朱仝因為私放雷橫,被刺配滄州。

滄州知府見他是個好漢,就留他在身邊做事。知府有個四歲的兒子,十分喜歡朱仝,知府就經常讓朱仝陪著他出去玩。

一日,朱仝抱著小公子出去看河燈,突然遇到了雷橫、吳用等人,他們是奉晁蓋、宋江之命,來請朱仝上梁山入夥。朱仝不願意入夥,李逵就悄悄把那小公子殺了,逼迫朱仝上梁山。

朱仝大怒,要與李逵拚命,並說有李逵在,他死也不上梁山。

228水滸傳吳用無奈,便讓李逵先留在滄州柴進的莊子裏,等朱仝氣消了再回梁山泊。朱仝跟著吳用上了梁山,晁蓋、宋江等人前來迎接,與他賠禮。宋江又派人把朱仝的家眷接來,朱仝才安心留在山上。

卻說李逵自此住在柴進的莊子裏,倒也聽話,沒惹什麼事。

忽一日,有人急急忙忙給柴進送來一封信。柴進接信看了,大驚失色,說:“既然這樣,我隻有去一趟了。”李逵問發生了什麼事,柴進說:“我有個叔叔叫柴皇城,住在高唐州。本州知府高廉老婆的兄弟殷天錫,仗勢欺人,要霸占叔叔家的後花園。

叔叔與他講理,反被這家夥打了一頓,如今臥病在床,命在旦夕。

叔叔無兒無女,特來喚我去,有話要跟我說。”李逵聽了也要同去,柴進同意了。

柴進立刻收拾行李,帶著李逵和幾個莊客,打馬直奔高唐州。

到了柴皇城家中,柴進留李逵等人在外麵廳房裏歇息,自己進臥房裏看望叔叔。見叔叔麵如紙色,骨瘦如柴,病勢沉重,柴進心痛難忍,放聲大哭。嬸嬸出來勸住了他,柴進施了禮,便問事情的經過。嬸嬸說:“本州新任知府高廉,是東京高太尉的叔伯兄弟,仗著他哥哥的勢力,在這裏為所欲為。他的小舅子殷天錫,仗著他姐夫的權勢,更是橫行霸道。他聽說我家的後花園造得好,便帶著許多人來,要趕我們走。你叔叔跟他講理,反被他推倒打了一頓。你叔叔咽不下這口氣,一病不起。現在隻有你能替我們做主了。”柴進說:“嬸嬸放心,先請醫生為228229部編版必讀經典書係叔叔治病,小侄馬上派人回滄州,取丹書鐵券來,便是告到官府,我們也不怕他。”柴進出來跟李逵說了這件事。李逵氣得跳起來,說:“這小子真不講理,我拿大斧砍了他!”柴進勸道:“李大哥息怒,不能胡來。他雖仗勢欺人,但我有丹書鐵券。這裏他的勢力大,我們就到京城去講理。大宋自有明白的條例,不怕和他打官司。”李逵說:“條例,條例!假如都按照條例,天下就不會亂了。

我先去打他一頓再商量。”柴進勸住李逵,說:“我先看看情況,用得著大哥時,大哥再出麵。”正說著,裏麵的人慌忙叫柴進進去。柴進回到臥室,柴皇城流著淚對他說:“我今天被殷天錫打死,隻有賢侄能為我報仇。

你到東京告禦狀,九泉之下,我也瞑目了。”說完,就斷了氣。

柴進痛哭了一場,置辦了棺材盛殮,鋪設靈位,舉家哀悼。李逵聽到哭聲,氣得摩拳擦掌。

到了第三天,隻見那人稱“殷直閣”的殷天錫,騎著馬,帶了二三十個幫閑漢子,來到柴皇城家門前,叫人出來說話。

柴進穿了一身孝服出來,那殷天錫在馬上問道:“你是他家的什麼人?”柴進答道:“我是柴皇城的親侄柴進。”殷天錫道:“我前日就吩咐他家搬出屋去,為什麼還不搬?”柴進說:“因為叔叔臥病在床,不敢移動。夜來已亡故,要等斷七後才能搬。”殷天錫說:“放屁!我隻限你三日。三日內不搬,就先把你打230水滸傳上一百棍。”柴進怒道:“你不要欺人太甚!我家也是龍子龍孫,有先朝的丹書鐵券,誰敢不敬?”殷天錫喝道:“你拿出來給我看看!”柴進道:“放在滄州的家裏,已派人去取了。”殷天錫大怒道:“你小子就會胡說!就是真的有丹書鐵券,我也不怕。來人,給我打!”眾人剛要動手,那李逵在門縫裏張望多時,聽到要打柴進,便拽開房門,大吼一聲,幾步搶到馬前,把殷天錫揪下馬來,一拳打翻在地。那二三十個隨從要上來救人,被李逵揮拳打倒了五六個,其餘的人一哄而散全部逃走了。李逵又從地上提起殷天錫,拳打腳踢,柴進哪裏勸得住?再看那殷天錫,已經被打死了。柴進知道事情鬧大了,忙叫李逵趕快回梁山泊去。李逵說:“我走了,就要連累你。”柴進說:“我有丹書鐵券護身,你快走!”李逵隻好取了雙斧,帶了行李,出了後門,直奔梁山泊去了。

不多時,兩百多官兵趕來,圍住柴府。柴進出來說:“我跟你們到官府說話。”眾官兵把柴進綁了,見四處搜不到行凶的黑大漢,就把柴進押進了衙門。這知府高廉,聽說小舅子殷天錫被打死,早就恨得咬牙切齒。一見柴進,不問事由根底,更不顧什麼丹書鐵券,直把柴進打得皮開肉綻,鮮血迸流。柴進被打得受不住,隻好認下指使莊客李大打死殷天錫的罪名,被打入死牢。那殷夫人要為兄弟報仇,就讓丈夫高廉抄了柴皇230231部編版必讀經典書係城的家,占了他的房屋,一心要害柴進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