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代詠小西天詩文集王?進?主編山西出版傳媒集團三晉出版社《曆代詠小西天詩文集》編委會主?編:王?進副?主?編:李春平?劉瓊徽執行主編:王?軍攝??影:亞?明湖光山色小西天上院小西天下院小西天山門大雄寶殿正麵佛像大雄寶殿釋迦牟尼佛像大雄寶殿沙彌像大雄寶殿懸塑(部分)大雄寶殿十大弟子像(部分)0
00
序隰縣小西天自明崇禎二年(1629)創建,於今已近四百年。小西天以其精美絕倫之懸塑名揚佛教界,卻因隰縣地處山陬,名人賢達罕至,詠頌詩文鮮少,聲名未被遠播,不被世人所識。
清末以來,隰地漸趨開放,多有為官者、外方達人及地方紳衿覽其勝境,歎其冠絕,筆走光華,題詩撰文,為小西天留下了諸多璀璨文字。
今爬梳剔抉,彙集一冊,一是彰顯小西天魅力,二是傳以後人,三是拋磚引玉。
是為序。
二○一五年五月序
00
0目?錄序/001散?文/001小西天裏的大千世界王哲士/003打動靈魂的小西天懸塑藝術老?智/010心中的“小西天”王友明/019小西天散記段慧琴/024親近心靈李再廷/027佛在我心賀明理/029覽聖小西天解耀庭/034佛在我心呼延俏俐/037精巧的小西天喬忠延/040重遊小西天李玉山/043目?
小西天記事白?槐/045錄小西天四季圖王雙定/047禪宗勝境小西天王?進/051探訪“中國懸塑藝術博物館”山西小西天寺曆代屈麗霞?任麗娜/054?詠張根管/056小西天詩文集仙宮天外來佛國在人間人說山西好風光——隰縣小西天佚?名/060佛懸西天——隰縣小西天知向誰邊/065小西天——養在深閨人未識佚?名/070拾級而上——隰縣小西天遊記西?郊/074魂牽夢繞小西天張亞梅/076人間天堂楊遆峰/079小西天代冰潔/082精巧的小西天張婷婷/084遊隰縣“小西天”吳建會/088遊小西天張文娟/090小西天廟會憶趣張根管/092佛國凡塵崔春祥/096小西天隨想悲?夫/100敬畏因果薛全秀/103謁泉小西天付克信/105佛地過大年王軍/109家傍小西天鄭?蓉/112小西天街早市素描李新平/1160
0小西天楹聯補遺劉鏡銘/1200
細品《三受圖》和文正/122劇宣二隊與小西天王哲士/124小西天漫談韓健民/130黃土高坡上的寺院——小西天俞?光/13400
劉延琴/140深閨藏精靈0道入西天——小西天遊記木東水/145遊小西天淼雨三寶/147詩?詞/149古體詩詞/151陪戈堂尊遊千佛庵五言十韻得風字明·楊季淳/151遊千佛庵明·李茂梅/152遊千佛庵書贈昌清主持民國·趙戴文/152題小西天壁民國·慧?同/153小西天潘絜茲/153為小西天留墨蘇?光/154回鄉重遊小西天有感翟?羽/154題隰縣小西天段?雲/155詠小西天朱希和/155無?題北京東城老幹部旅遊團/155在隰縣劉清泉/156重回小西天劉?欣/156重遊小西天石?田/156題千佛寺壁田?衝/157目?
小西天抒懷景克寧/157錄遊小西天遇雨亢思信/157卻是別有天趙有章/158天堂在人間劉?旭/158曆代遊小西天有感續延亭/158?詠李正民/159小西天詩文集小西天遊感鳳凰詠王哲士/159讚小西天懸塑張仁傑/160過隰縣朝拜小西天王東滿/160遊小西天二首張永林/161題隰縣小西天翟耀文/161小西天盧安生/162七律·佛堂流雪王超群/162五律·雲頭臥佛丁?欣/163金縷曲·小西天李?波/163五律·問道小西天賀興培/164五律·雲林藏寶寺丁?欣/164七律·隰縣小西天姚林中/165隰縣小西天佛境瞻視申閨平/165七律·登小西天感懷楊懷勝/166五律·小西天薛啟發/166朝覲《小西天》感懷靈空老人/167重遊小西天解紹亮/168小西天天池倒影解紹亮/1680
0小西天四季歌付克信/1680
詠“小西天”李俊元/169雪景小西天李俊元/170“小西天”睡蓮李俊元/170小西天王瑞萍/17100
孫耀明/171小西天吟0詠小西天詩二首王息雲/172神奇千佛庵王?琪/172鷓鴣天·“小西天”讚鄭祖發/173賦隰州小西天鄭祖發/173題詠小西天王海軍/173遊小西天抒懷申明記/174西天即景申明記/175遊小西天劉建軍/176小西天黃錦龍/176隰州小西天晨?辛/177鳳山雨後和文正/177無?題和文正/177七律·山西隰縣小西天佚?名/178踏莎行·隰縣小西天渠芳慧/178南鄉子·道入西天尚?可/178何滿子·隰縣小西天佚?名/179遊小西天閻?旭/179初遊小西天李生梓/180重謁小西天佚?名/180遊小西天佚?名/181目?
梨花節裏的小西天蓮花市場何為正/181錄現代詩/182小西天閻玉明/182曆代中秋遊小西天韓玉光/183?詠孫忠曉/184小西天詩文集小西天千佛庵重遊小西天張潤所/186小西天抒情趙建雄/187小西天,大歡喜成向陽/188來到小西天悅?芳/189小西天遐想王?鳳/190西天千佛落夢裏何?妮/192感悟西天曹雲平/194小西天賀西平/195小西天遐想員?聰/196賦/199小西天禪寺賦韋留賢/201小西天賦陽作廉/203小西天賦(小西天銘)塗振剛/205水龍吟·賦隰縣小西天佛像藝術申閨平/207隰縣小西天賦王雙定/208楹聯/2110
00題詞/219碑記/2230
現存碑記/2250新建文殊普賢兩廊小引清·劉清雅/2250重修廊廡碑記清·行?悟/227重修千佛庵記清·宋?劻/228重修趨善橋清·慧?康/231隰郡千佛庵觀音大士靈應碑記清·王多壽/232重修小西天千佛寺記清·王修德/234重修小西天佛寺碑記民國·郭逢春/236重修小西天碑記王哲士/238鐵三局加固北坡碑記王哲士/240鋪設油路碑記王哲士/242性堂法師躬行記劉鏡銘/243小西天蓮花廣場碑記王哲士/245重修趨善橋碑記王哲士/247佚失碑刻/249千佛庵碑記明·楊季淳/249千佛庵碑記清·李呈祥/251重修觀音寺記清·李呈祥/253小西天禁樵碑民國·金福海/254民間故事/257目
王哲士/259鳳凰山的傳說?
錄歌?曲/261曆代小西天,別有天王哲士詞?芝達林曲/263?詠小西天,別有天王哲士詞?冰?音曲/265小西天詩文集小西天許?峰詞曲/2660
00
SAN【散?文】WEN0
00
小西天裏的大千世界王哲士佛界的西天,是縹緲無際的極樂世界。而根據佛家理想塑造出來的實物模型——小西天,卻是袖珍式的西天,凝固了的西天,栩栩如生的西天。它的建築風格正如它的名字一樣嬌小——整個寺院盤踞在一如點將台式的山頭。
有一句成語叫作微言大義,小西天的不朽正在於它的以微見宏,以宏蘊奧。
始建於明崇禎二年(1629)的小西天,是山西省臨汾市隰縣城西一裏許的千佛庵的俗稱。這一名稱最初是當地僧俗按照自己的印象和感受稱呼並流行開來,幾百年來已得到更大範圍的社會認同,在國內外知名度越來越高,以至於它的本名“千佛庵”反而鮮為人知了。
小西天所在,一峰昂揚居中,兩山呈扇形展開,形似振翅飛翔的巨鳥,故民間有鳳凰落地化山脈的傳說,遂以鳳凰命名。有詩詠道:“竊喜飛來鳳,於此堪攝魂。山危偏負寺,地隘豈容神?”說的就是這個典故。這裏山岩聳秀,林木蓊鬱,清塘荷韻,幽穀鍾聲,最是清雅可人。散?
遊人沿湖濱與詩廊前行,至趨善橋,隨著山勢望去,花木扶疏中磴道逶文迤直上,紅牆碧瓦一角即在縹緲的雲靄中顯露,你忽然心領神會——天路之上應是心儀中的小西天了。登一百四十六級台階,至山門,額題隸書“小西天”,告訴你已經投入小西天的懷抱;越洞,複登八十二級台階,曆代至重門,額題“道入西天”。原來,氣喘籲籲和汗流浹背所得,即是山?詠道和佛道的融會,人間勝景與西天幻境的溝通。細想,也真有意趣!
小西天詩文集寺院危坐在兩翼之間的鳳冠之上,居高臨下,古隰州在它的羽翼下閃耀著青春的活力。極目四望,藍天白雲,滿眼澄明。
作為土生土長的隰縣人,自然是這裏的常客,登臨日久,不免玩味西天勝境之勝何在?遂覓得四字相贈,哪四字?
一曰“小”。清人宋劻寫道:“茲山之高,不過數百步耳;茲山之大,隻設數十榻耳。”雖然小到極致,卻能生發大千世界,足見它小的不俗。
二曰“巧”。小西天依山疊造,構思巧妙,顯示其有容乃大的風骨和秀外慧中的魅力。
三曰“精”。寺院殿堂廊廡門洞布置得體,恰到好處,如同寫字,多一點累贅,少一撇缺憾。再說它的塑像,精雕細刻,不厭其煩,達到出神入化、爐火純青的地步。細微中別有洞天,如同寫文章,說它錦心繡腹未嚐不可。
四曰“奇”。它“左仰古寨,千仞絕壁;右帶西坡,峰巒疊翠”,更有世所罕見的滿堂懸空的彩塑,可謂是集奇思妙想於一堂的神品,足見它奇得拔萃。
寺院坐西麵東,三個院落,兩頭高,中間低,通過曲徑幽洞把大小不等、高低錯落、南北對稱的二十餘處建築連綴一起,看來很是隨意散漫,其實是就勢布景、以巧補拙,其匠心獨運收到渾然天成之效。正因0
0為小,它必須包容,必須精深,必須獨樹一幟。所以,常常聽人為之感0
歎:“借得普陀一巒堪稱其俏,移來泰山半點何惜乎小?”無量殿是下院的主要建築,因供奉無量壽佛得名。又因此殿無梁柱支撐,亦稱作無梁殿,是寺院佛堂所在。下院至前院有兩門可通,左曰“疑無路”,右曰“別有天”。前院為一峰突起的孤桐峰,自上而下依次00
為觀音殿、魁星殿、鍾鼓樓和地藏王殿。上院在無量殿之上,全寺至高0
至尊的大雄寶殿就在這裏。殿麵闊五間,進深六椽,前簷插廊,滿堂彩繪。文殊、普賢兩殿南北拱侍。小西天裏的大千世界在這座大殿演繹了三百八十多個年頭,久盛不衰,風光依舊。
大雄寶殿是佛寺中供奉佛祖的大殿。單從小西天大雄寶殿殿堂框架講,很難與五台、峨眉等天下名刹比肩,但它的造型的恢宏和構成內容的博大,並不亞於任何一處大雄寶殿。當你興衝衝步入大殿,一個陌生的、祥和的、充滿幻想和活力的世界便撲入眼簾:各種色彩豔麗的塑像、飾物,像春天盛開的百花聚攏在一起,形成了光彩奪目的世界;千姿百態的佛像,肅穆典雅的氣氛,熱情奔放的場麵,恍惚之間,你仿佛置身於一個玄想的世界……不知你是驚訝,是感歎,是陶醉,是浮想……大凡殊異的景象,總是給遊人以殊異的感覺。當你隨著導遊的解說飽覽過後,便會覺得這種殊異是從來沒有過的視覺和心裏的享受。
每一座佛寺的構築,無不是為適應教化活動的需要,而要達到最大限度的教化效應,就必須最大限度地調動造像者的藝術修養,把令人神往的意境、娓娓動聽的故事,佛菩薩的大慈大悲和眾生對佛的皈依,灌注在美輪美奐的塑像、光彩奪目的彩繪和奇異獨特的建築上。大雄寶殿也不例外,甚至因為先天的缺憾(地絀)和後天的羞澀(銀缺),反而比別的地方更加突出了藝術的濃縮化和誇張化,從而創造出這種新興之美。
小西天大雄寶殿正麵是五個互相連通的佛龕,“如來”“彌勒”“毗散?
盧”“彌陀”“藥師”諸佛,各飾錦衣,端坐蓮台,雙目微合,麵容清秀,文神態俊逸,線條明快流暢。通過他們各不相同的作法手勢,似乎把他們此時正在進行的法事活動給觀者隱隱透露出來。圍繞每尊主佛設置的脅侍菩薩和眾多弟子,仿佛正在聆聽佛的講經說法。寓佛的莊嚴肅穆、胸曆代懷大千、思接浩渺的大動於大靜之中。蓮台下,波浪起伏,舟楫、仙鶴?詠小西天詩文集遊弋其間,即使是為一般塑者容易忽略之處,也安排了與佛旨相呼應的內容,做到時不空過,地不閑置。五個佛龕將殿宇正麵佛壇分割成五個佛教的世界,而又通過山石的環列,樹木的交錯,層宇的掩映,祥雲的銜接,連接成彼此互通的一個整體。大殿的所有塑像,或者說所有的故事,都圍繞這個中心展開。
南北兩壁是神態各異的十大弟子站像,這是大雄寶殿彩塑的一個亮點。他們袈裟拂地,高如真人,或沉默靜思,或會意微笑,或擰眉瞋目,或和藹可親,喜怒哀樂各盡其妙,舉止動作活靈活現,極富個性和魅力。
十大弟子身後六小沙彌更是惟妙惟肖,引人入迷。北壁那個端茶推門而入的小沙彌,身著緇衣,滿麵稚氣,舉止拘謹,連眼睛都不敢抬。半開的門,露出他欲進未進時的大半個身子,右手提著茶壺,因為水燙,便用縮進袖筒的左手托著,神態及心理活動表現得極為逼真。而從另一扇門徐步而入的小沙彌,則顯得從容老練,他雙手托盤,目光平視,一副成竹在胸的態勢。在對比的反差中完成性格塑造,真有“其人在焉,呼之或出”的感覺。這些疑似有血肉、有生命、有情感、有個性的神態,與大殿內莊嚴肅穆的氣氛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雖是點綴之筆,卻是神來之筆,給大殿注入了塵世的生活情趣。在十大弟子之上分別塑造了“六欲之天”為重點的三界九地和以阿彌陀佛淨土為代表的極樂世界,代表了時空無限而佛無處不在的大千世界。正麵四根大梁飾紋瑰麗,虎視眈0
0眈站著八大金剛。全殿按佛家故事依次排列三十三天,牆壁、檁柱上密0
密懸布著大小不等、姿態不同、千奇百怪的泥塑人物和飛禽走獸。窮目細看,重樓疊閣,亭台水榭,曲徑幽洞,奇花異草,應有盡有,如同微縮了的大觀園,移步換景,目不暇接。你明明知道它是虛幻世界,明明知道它是冰冷的泥胎,但在逼真的藝術作品麵前,不由你不遐想,不信00
服,不隨著這些泥塑金身的佛像營構的世界盡興瀏覽。你看到,在幻想0中的西方極樂世界裏,佛光耀眼,金碧輝煌。宮苑是那樣的富麗堂皇、環回複雜,釋迦出家後的種種磨難和成佛後的種種愉悅都像在過電影,如同佛教起始成因的曆史畫卷,如同立體的藏經一般。在這裏,你可以看到講經說法時的莊嚴肅穆、如癡如醉的場麵;可以看到駕身雲頭,刀光劍影、冷風嗖嗖的武士鏖戰;可以看到嘈嘈切切、翩翩飄飄的歌舞盛會;還可以看到眾多仙鳥和飛天在五彩雲頭翱翔……這一切都融溶在快樂、幽雅、肅穆、純潔而又親切的氣氛中。此時,你覺得眼前是一片金色世界,金色世界裏是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祥和安寧。於是,你也肅穆,你也快樂,你也自在,你也安詳,塵世的煩惱,生活的壓力,感情的糾結,一時間消失得無影無蹤。脫俗的雕塑,藝術的魔力,震撼著你的心靈,使你久久難以解脫。
大雄寶殿南山牆上部的琉璃世界,是全殿彩塑的另一個亮點。宏大的場景圍繞西方三聖展開,而三聖又以彌陀佛為中心。佛螺髻,金身,豐滿儒雅,健朗售蓄。四層火焰紋背光由身後的七寶華蓋射出,照耀淨土世界通明透亮。三聖之下,白雲繚繞,紫霧盤旋,鮮花競放。兩側明王、四大天王像上下排列,形體的誇張超出生理常態,但誇而有節,飾而不誣。三聖之上,樂伎一字兒排開,更上一層,七寶樓閣巍然屹立,我們可以看到旗幡飄動,五彩迸發,香花寶蓋,精美異常。菩薩、諸天、羅漢和弟子,或結跏趺坐,或漫遊於廓宇,或列坐筵席,連白鶴都因心悟而振翅鼓舞。這種氣象萬千的佛國意象,堪稱是大雄寶殿的微縮和翻散?
版,是淨土宗教義形象的體現和延伸。它使觀者從有限窺視到無限,於文咫尺之間體味到百裏、千裏以至無窮,從而觸動情懷,引發共鳴,領悟情境中所蘊含的哲理。與之相仿,北山牆上的六欲之天彩塑群,同樣是自成一體、意境深遠的作品。通過層層遞升的樓閣代表諸天,又通過層曆代層遞升不斷演化出佛苦行生活的種種情景。而這一切都以雕塑形式綴於?詠小西天詩文集須彌山下,把佛教教義的主觀精神予以藝術再現,構成了一種意境美。
小西天大雄寶殿的彩塑是“國家級”的曆史文化藝術遺產,被人們稱作中國雕塑藝術史上的“懸塑絕唱”。專家說,懸塑是小西天不同於眾的最大特色和個性,有個性就有生命,有個性就有價值。小西天的彩塑可分為三類。一類是圓塑,一類是影塑,一類為懸塑。懸塑之“懸”,即懸空雕塑之意。從構圖方式和觀賞視域上可以看作是雕塑藝術中的浮雕,但遠非普通的浮雕可比。它以建築物內部的壁、梁、柱、檁等為依托,塑造各種人物、場景和數不勝數的裝飾物,並在各種人物和各個場景之間,以巧妙的過渡反映相互間存在的某種聯係,又以傾斜、俯瞰、跳躍、飛翔等各種姿態彼此協調地造成一種淩空蹈虛、俯視下界的空間感和真實感,大大拓展了藝術境界,淋漓盡致地表現了西方極樂世界無量無盡、微妙嚴淨的哲理和浪漫意韻。學者說,以這種技法產生的彩塑作品,或許在某個寺院的某個部位有過個別作品,但塑出滿堂眾多人物和難以勝數的裝飾物,而且形成一個統一的完整的意境,這樣同類的作品截至目前仍未發現第二處。連“懸塑”這種提法、這一名稱,也隻是在民國初年本地人氏郭逢春的《重修小西天佛寺碑記》裏首次提到,此後才逐步聲名遠播。它為許多藝術家所傾倒。嶺南畫派代表人物之一的黎雄才和著名雕塑家葉毓山參觀後留下了“彩塑上品”“懸塑珍寶”的題詞。著名畫家潘絜茲發出“入眼平生歎未有”的感歎。因為它有深厚的文化魅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