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發表的各種兒童文學作品寫在前麵的話金鎖老師與我同村同族,按我Z們的族譜輩分排列,我應該叫他叔。
我們這個村名叫班村,緊鄰現在的原平政府,自明代初年先寫
在前
麵的
祖從洪洞縣遷移至此,已經六百餘年。清代末期的時候,曾經出現過ー個文化家族,與近百年來中國的政治和文化緊密相關。我在2013年,到北京國子監尋訪張家最顯赫的人物張登瀛,發現他那一榜的進士黃榜,竟赫然陳列在展廳的玻璃櫃中。此榜的狀元是洪鈞,他的夫人就是赫赫有名的賽金花;第三名是朔州王文治,後來成為張家的女婿。張登瀛做過翰林,任過侍講,就是所謂的帝師,村裏人叫他翰林或登瀛老人。他的家族,張
金鎖
集在清末到民國,出現過許多顯貴的人物,在原平,是鼎鼎有名的望族。
近六十多年,承翰林餘響,本村也有幾位有影響的文化人。
其中翹楚,則是村中心的金鎖、千鎖兄弟。千鎖是我的學長,也是我學業上的引路人;金鎖則大我許多,他在20世紀70年代,即在汾西煤礦參加工作,下過煤窯,卻愛好文學創作,經常發表小說、詩歌,是省裏年輕有為的作家,受過馬烽、西戎等山藥蛋派創始〔
兒童
文學
卷〕
人的培養。那時,我還在村裏玩耍。因為與千鎖同好文學,金鎖的文名對我簡直就是如雷貫耳,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所以,我在此尊稱他金鎖老師。
去年後半年,金鎖老師突然找到出版社,要自費出版他的文集。我聽了很感動:在他六旬之年,仍然對文學懷著少年一樣的向往。當即答應幫這個忙。
金鎖老師的文集分四部分,包括短篇小說卷《麵人媳婦》,詩歌卷《大佛雕工》,兒童文學卷《小人書迷》,以及散文卷《意外的收獲》。作品裏的某些篇章,我很早以前拜讀過,已經隨時間流逝消失了記憶。現在,四部分作品齊齊擺到桌麵上,舊事舊人忽然重來眼前,感到分外親切。
以我的基本判斷,金鎖老師的文集,舊作居多,尤其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作品,文風質樸,時代色彩鮮明,一下就讓人回到風小
人書
述雷激蕩的年月,從心底產生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