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中的山西抗戰》編委會顧問:範世康顧棣主任:王愛琴委員:吳國榮劉建民姚曉蓉李樹人楊雲龍魏建庭趙永強李永明範富崔國銘馮剛趙國清李國琳武變仙常亮功趙彥郭振嶽高六模崔軍標主編:姚曉蓉副主編:崔國銘馮剛趙國清李國琳武變仙執行主編:楊紅衛編輯:喬明香馬玉珍崔軍標吳靜紅邱俊玲劉靜波鞏明香田田姚琴妍師華莉資料收集:李海仙石建平何永青何靜斌楊變美張治國劉永田閆自強郭朝暉侯利風張雲魏巧莉王偉張文娜劉颯颯閆旭梅徐剛掃描複製:羅玉潔李明耀朱晟林慶愛楊忠工作人員:李太陳小剛梁繼龍張曉敏前言PREFACE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也是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維護世界和平做出的重大貢獻。
在這場偉大的民族解放戰爭中,山西兒女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始終和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秉持民族大義、愛國精神,義無反顧地投身到這場關係民族生死存亡的偉大鬥爭中,奏響了一曲氣壯山河的抗擊日本侵略的英雄凱歌,用生命和鮮血譜寫了一首感天動地的反抗外來侵略的壯麗史詩。在這裏,中國共產黨高舉全民族抗戰的偉大旗幟,率先建立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創造了國共合作抵禦外侮的典範戰例;以太原為中心的三大敵後根據地,成為中華民族全麵抗戰的重要支點和中流砥柱;抗戰勝利後,太原這座英雄的城市見證了日本法西斯的可恥失敗,為全民族抗戰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所做出的貢獻彪炳史冊;新中國成立以後,太原審判、關押、改造日軍戰犯的正義力量,使日本法西斯軍國主義者認識到了侵略戰爭的罪惡,創造了史無前例的奇跡。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生動傳播愛國主義精神,唱響愛國主義主旋律,讓愛國主義成為每一個中國人的堅定信念和精神依靠。”太原市檔案館作為典藏全市永久性檔案的中心,以“培養愛國之情、砥礪強國之誌、實踐報國之行”為神聖使命,依托館藏檔案,整合001社會資源,編輯了迄今材料較為齊全、文檔相互佐證、全景式展示山西抗戰情景的《檔案中的山西抗戰》係列畫冊,並首次公布了一批珍貴檔案文獻。這是揭露日軍侵略山西罪行的有力證據,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是弘揚偉大抗戰文化的精神家園。本叢書既可作為抗戰曆史研究的參考文獻,也可作為公眾了解山西抗戰的通俗讀本。讀之可以更好地銘記曆史、緬懷先烈、珍視和平、警示未來,更加增添民族歸屬感、認同感、尊嚴感、榮譽感,把愛國主義最終彙流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激發群眾自強不息的精神動力,使我們繼續朝著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奮勇前進!
編者2016年元月002目錄第一章同仇敵愾…………………………………………………………………0011中華蘇維埃,吹響全民抗戰號角…………………………………………………………………0032抗日先遣隊,播撒民族抗戰火種…………………………………………………………………0123一二九運動,喚起民眾救亡圖存…………………………………………………………………0204打過黃河去,奏響抗日進軍序曲…………………………………………………………………0265國共重攜手,統一戰線初步形成…………………………………………………………………034第二章合作抗日…………………………………………………………………0511鐵肩擔道義,誠心摯意合作抗日…………………………………………………………………0532統戰先行官,架起國共合作橋梁…………………………………………………………………0593潮湧文瀛湖,打開山西抗戰局麵…………………………………………………………………075第三章共赴國難…………………………………………………………………1111八路軍改編,三大主力挺進山西…………………………………………………………………1132太原大會戰,國共合作抗日典範…………………………………………………………………1253抗戰鑄軍魂,正麵戰場殊死抗爭…………………………………………………………………168001第四章克難堅持…………………………………………………………………1771成立同誌會,打造民族革命骨幹…………………………………………………………………1812開設訓練班,烘爐鑄造基層隊伍…………………………………………………………………1863成立合作社,合理負擔掌控經濟…………………………………………………………………1984立馬中條山,八百英魂血祭黃河…………………………………………………………………202後記………………………………………………………………………………207002檔案中的山西抗戰DANGANZHONGDESHANXIKANGZHAN第一章同仇敵愾第一章同仇敵愾001檔案中的山西抗戰DANGANZHONGDESHANXIKANGZHAN第一章同仇敵愾九一八事變到華北事變,中華民族陷入嚴重的民族危機。
從在此民族危難之際,中國共產黨秉持民族大義,發起全民族抗戰號召,擔負起民族救亡的曆史重任,擔當了武裝抗擊日本侵略者的先鋒隊。《對日戰爭宣言》、紅軍北上抗日、“一二·九”運動、紅軍東征、《八一宣言》、瓦窯堡會議,這些宣言的發表掀起了全國抗日救亡高潮,喚起了中華民族的覺醒。
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中華民族空前團結起來,一切愛國的力量集結在抗日的旗幟下,同仇敵愾,共赴國難,凝聚成反抗外來侵略的滾滾洪流,為堅持抗日戰爭奠定了最廣泛、最深厚的民眾基礎。
002檔案中的山西抗戰DANGANZHONGDESHANXIKANGZHAN第一章同仇敵愾一
中華蘇維埃,吹響全民抗戰號角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製造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大規模入侵我國東北地區,妄圖滅亡中國。九一八事變爆發後,中共中央立即發表了《中國共產黨為日本帝國主義強暴占領東三省事件宣言》《關於日本帝國主義強占滿洲事變的決議》。1932年4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主席毛澤東發布《對日戰爭宣言》,正式宣布蘇維埃政府對日戰爭,號召全國工農兵及一切勞苦大眾,一致起來進行民族革命戰爭,把日本帝國主義驅逐出中國,爭得中華民族的獨立與解放。這些決議與宣言吹響了挽救民族危亡的第一聲號角,舉起了全民族奮起抗戰的第一麵旗幟,莊嚴宣告了中國人民與日本帝國主義血戰到底的堅強決心,拉開了武裝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偉大鬥爭序幕。
?1931年11月7日至20日,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江西瑞金葉坪村舉行003檔案中的山西抗戰DANGANZHONGDESHANXIKANGZHAN第一章同仇敵愾193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發布《由於工農紅軍衝破第三次圍剿及革命危機逐漸成熟而產生的黨的緊急任務》,明確指出日本帝國主義占領東三省完全不是偶然的,號召工農武裝起來,打到日本帝國主義。表明了中國共產黨以民族利益為重,高舉抗日旗幟,號召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鮮明立場和堅強決心004檔案中的山西抗戰DANGANZHONGDESHANXIKANGZHAN第一章同仇敵愾全國各界關於九一八事變的報道南京學生舉行遊行示威,堅持要求抗日救國九一八事變後,全國爆發了空前規模的群眾抗日活動1931年9月25日,上海複旦、交通、暨南、同濟等大學近4000名學生在共產黨員、共青團員和左翼團體成員的推動下,赴南京請願,迫使蔣介石出麵接見請願學生005檔案中的山西抗戰DANGANZHONGDESHANXIKANGZHAN第一章同仇敵愾九一八事變後,山西各界舉行反日大會,群情激昂,晉省將領衛國有責,通電抗日。1931年12月初,山西大學、山西省立法學院、並州大學等大專院校發起,成立了“山西省學生聯合會”。12月18日,太原市大、中學校學生約8000餘人,齊集中山公園召開反日大會,舉行示威遊行。太原新民中學學生張崇森(徐平)為糾察隊總指揮,指揮領導學生抗日愛國行動。山西的“一二·一八”抗日學潮,有力推動了山西革命形勢的發展。
1932年1月13日,《紅色中華》1931年12月,太原新報上刊登的“太原工人學生大示威”民中學學生張崇森(徐平)指揮山西學生舉行抗日遊行1931年9月27日,《民國日報》1931年9月24日,《民國日報》刊登的“晉各界反日大會”刊登的“晉將領通電抗日”006檔案中的山西抗戰DANGANZHONGDESHANXIKANGZHAN第一章同仇敵愾中共滿洲省委遵照中共中央1931年9月22日《關於日本帝國主義強占滿洲事變的決議》等指示,先後派共產黨員何成湘、馮仲雲、楊林、楊靖宇、金伯陽、周保中等開展工作,指導各地黨組織派幹部到抗日義勇軍中去組織對日作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北抗聯的英勇鬥爭,極大地鼓舞了東北人民乃至全國人民的抗日鬥誌。他們為打敗日本法西斯而表現出的愛國獻身精神,成為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象征,至今仍激勵著中華民族為實現偉大複興而奮鬥。
戰鬥在白山黑水間007檔案中的山西抗戰DANGANZHONGDESHANXIKANGZHAN第一章同仇敵愾1932年4月15日,毛澤東主席代表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宣布對日戰爭宣言,指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特正式宣布對日戰爭,領導全中國工農紅軍和廣大被壓迫民眾,以民族革命戰爭,驅逐日本帝國主義出中國,以求中華民族徹底的解放和獨立。”1932年4月15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發布《對日戰爭宣言》(中央檔案館館藏)1932年4月26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發布《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對日宣戰通電》(中央檔案館館藏)008檔案中的山西抗戰DANGANZHONGDESHANXIKANGZHAN第一章同仇敵愾1933年1月10日,毛澤東、項英、朱德發布的《中在民族危機日益嚴國蘇維埃臨時政府及工農紅軍革命軍事委員會宣言》重的形勢下,中共中央(中央檔案館館藏)於1933年1月7日發布了《關於日本帝國主義進攻華北的決議》,1月10日,毛澤東、項英、朱德發布了《工農紅軍宣言》,宣言號召中國民眾與中國工農紅軍一起共同進行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武裝鬥爭。
1933年1月7日,《中央關於日本帝國主義進攻華北的決議》(中央檔案館館藏)1933年1月24日,《中華蘇維埃軍區臨時政府中革軍委工農紅軍宣言》(中央檔案館館藏)009檔案中的山西抗戰DANGANZHONGDESHANXIKANGZHAN第一章同仇敵愾1933年1月26日,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以中共中央的名義發出《中央給滿洲各級黨部及全體黨員的信——論滿洲的狀況和我們黨的任務》中指出:“我們總策略方針,是一方麵盡可能地造成全民族的反帝統一戰線,來聚集和聯合一切可能的,雖然是不可靠的動搖的力量,共同地與共同敵人日本帝國主義及其走狗鬥爭。
中國共產黨始終高舉抗日救亡的偉大旗幟,積極支持長城抗戰,並積極同馮玉祥為首的抗日同盟軍合作,支持了全麵抗戰爆發前的局部抗戰,掀起了民眾支援抗戰的熱潮。”1933年1月26日,《中央給滿洲各級黨部及全體黨員的信——論滿洲的狀況和我們黨的任務》熱河民眾宣傳抗日010檔案中的山西抗戰DANGANZHONGDESHANXIKANGZHAN第一章同仇敵愾在國民黨統治區從事文化事業的共產黨員,利用各種場合和機會積極開展抗日救國的宣傳活動,團結左派力量和進步學生呼籲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1934年全國進步學生在地下黨組織支持下再次赴南京請願。
蔡元培向青年學生講話011檔案中的山西抗戰DANGANZHONGDESHANXIKANGZHAN第一章同仇敵愾二
抗日先遣隊,播撒民族抗戰火種1934年7月15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1935年9月10日,中共中央為執行北上府、中國工農紅軍革命軍事委員會為中國工方針告同誌書(中央檔案館館藏)農紅軍北上抗日宣言(中央檔案館館藏)012檔案中的山西抗戰DANGANZHONGDESHANXIKANGZHAN第一章同仇敵愾劉疇西尋淮洲樂少華1934年7月,中共中央為宣傳和推動抗日民族運動,調動鉗製國民黨軍,減輕對中央革命根據地的壓力,命紅7軍團組成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舉起北上抗日的旗幟,在軍團長尋淮洲、政委樂少華率領下,從中央蘇區的東部出動,向閩、浙、贛、皖諸省國民黨後方挺進。11月初,與紅10軍會師,組建紅10軍團及浙閩邊根據地,方誌敏任司令員和軍政委員會主席,劉疇西任軍團長,樂少華任軍團政委,粟裕任參謀長。
北上抗日宣言發布地石峰村013檔案中的山西抗戰DANGANZHONGDESHANXIKANGZHAN第一章同仇敵愾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遵照黨的指令,孤軍奮戰在敵人心髒,明知道路艱險,但仍勇往直前;明知戰而難勝,但仍浴血奮戰。他們顧全大局,敢於犧牲的大無畏精神,為我們後人樹起了一座永遠的豐碑。正如粟裕將軍在《回顧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中說“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的進軍雖然失敗了,然而由方誌敏等同誌領導的廣大指戰員和烈士們可歌可泣的戰鬥業績,已成為紅軍鬥爭史上英勇悲壯的一頁,將永垂青史!”1935年1月,抗日先遣隊紅10軍團向閩浙贛革命根據地轉移,被國民黨軍合圍於懷玉山地區,經7晝夜頑強戰鬥,指戰員大部犧牲,方誌敏被俘。
突圍進入革命根據地的部隊,組成了500餘人的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師長粟裕,政治委員劉英。此後,開辟了浙南遊擊根據地,堅持遊擊戰爭。
粟裕將軍方誌敏朱德給紅軍戰士講北上抗日的意義014檔案中的山西抗戰DANGANZHONGDESHANXIKANGZHAN第一章同仇敵愾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紅軍主力開始長征,1935年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同誌的正確領導。在遵義舉行的群眾大會上,毛澤東同誌親自宣講了紅軍北上抗日的背景和意義,從此紅軍高舉北上抗日的旗幟,贏得了沿途群眾的擁護。
毛澤東紅軍長征出發地瑞金南武陽威渡口015檔案中的山西抗戰DANGANZHONGDESHANXIKANGZHAN第一章同仇敵愾紅軍長征過程中,表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艱苦卓絕的鬥爭精神。
這種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和她所領導的紅軍發展壯大的巨大精神力量,並給了全國人民以巨大的影響,同時也把抗日的火種播撒到全國人民心中。
中國工農紅軍布告參加長征的紅軍幹部合影016檔案中的山西抗戰DANGANZHONGDESHANXIKANGZHAN第一章同仇敵愾1935年,日本又把侵略中國的目標放在華北,欲將華北淪為其新的殖民地,變成“第二個滿洲國”。1935年6月,隨著《何梅協定》《秦土協定》的簽訂,冀、察兩省的主權實際上送給日本,日本侵略者並不滿足,策劃“華北五省自治運動”,想讓河北、察哈爾、綏遠、山西、山東組成聯合自治政府,製造“華北獨立”。
1935年3月14日,《救國時報》刊登了“日賊限期成立華北自治政府”《救國時報》上刊登的漫畫,諷刺所謂“華北獨立運動”017檔案中的山西抗戰DANGANZHONGDESHANXIKANGZHAN第一章同仇敵愾1935年8月1日,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以中國蘇維埃中央政府和中共中央的名義發表《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通常被稱為“八一宣言”。宣言號召全國人民團結起來,停止內戰,抗日救國,組織國防政府和抗日聯軍。這個宣言為推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和抗日救亡運動起了積極作用。
《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紅軍到達陝北018檔案中的山西抗戰DANGANZHONGDESHANXIKANGZHAN第一章同仇敵愾在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的時刻,迫切需要黨的路線做出重大轉折。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陝北的瓦窯堡召開政治局會議,針對日軍侵華步伐加快的形勢,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目前政治形勢與黨的任務的決議》,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方針。
1935年12月,毛澤東作《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這個方針成為此後相當一段時間的報告內全黨一切工作的總方針。《決議》指出,目前形勢的基本特點,就是日本帝國主義要變中國為它的殖民地。這種形勢給中國一切階級和一切政治派別提出了該怎麼辦的問題。因此,黨的策略任務就在於發動、團結和組織全中國和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對當前的主要敵人日本帝國主義。
《中共中央關於目前政治形勢與黨的任務決議》(節錄)(中央檔案館館藏)瓦窯堡會議舊址019檔案中的山西抗戰DANGANZHONGDESHANXIKANGZHAN第一章同仇敵愾三
一二·九運動,喚起民眾救亡圖存華北事變,寇深禍亟,中華民族麵臨亡國滅種的嚴重危機,“華北之大,已經放不得一張平靜的書桌了!”1935年12月9日,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北平學生爆發了轟轟烈烈的抗日救亡遊行示威活動,迅速擴大為全國性的抗日救亡運動,極大地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
1935年12月9日,北平學生舉行抗日救亡遊行示威活動020檔案中的山西抗戰DANGANZHONGDESHANXIKANGZHAN第一章同仇敵愾“一二·九”運動,是在中國共產黨發表八一宣言,紅軍走到陝北打了勝仗而日中共北平臨時本帝國主義正在加緊侵略中工委“一二·九”國的情況之下發生的。廣大運動部分領導人:青年學生起來反對當局對他們的壓迫,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要求停止內戰一致抗日。這個運動的發生,轟動了全國。它配合著紅軍的北上抗日行動,促進了國內和平和對日抗戰,使抗日運動成為全國的運動。所以,“一二·九”運動是動員全民族抗戰的運動,它準備了穀景生抗戰的思想,準備了抗戰的“一二·九”運動中,北大人心,準備了抗戰的幹部。
學生黃敬(曾任中共太原市委書記)登上電車發表演說,下右為宋黎——毛澤東彭濤學生救亡運動的報道周小舟021檔案中的山西抗戰DANGANZHONGDESHANXIKANGZHAN第一章同仇敵愾“一二·九”運動中北平愛國學生與軍警展開搏鬥《大眾生活》上刊登的學生救亡運動在共產黨員組織帶領下,上街遊行隊伍高呼“停止內戰,一致對外”“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的口號022檔案中的山西抗戰DANGANZHONGDESHANXIKANGZHAN第一章同仇敵愾北平“一二·九”學生運動1936年1月4日,《救國時報》上刊登的《學生救國運動聲勢益盛》的報道023檔案中的山西抗戰DANGANZHONGDESHANXIKANGZHAN第一章同仇敵愾北平爆發了“一二·九”學生運動後,消息傳到太原,太原各校學生紛紛舉行會議,並走上街頭,張貼標語,散發傳單,發表演講,以實際行動聲援北平學生的愛國鬥爭。成成中學、友仁中學、太原女師等省城各大專院校,在國民師範大禮堂開會,成立了“太原市學生抗日救國聯合會”。
友仁中學學生的畢業證明太原女師山西大學堂024檔案中的山西抗戰DANGANZHONGDESHANXIKANGZHAN第一章同仇敵愾杭州市民走上街頭聲援北平“一二·九”運動“一二·九”運動後,正太鐵路工人成立了工會025檔案中的山西抗戰DANGANZHONGDESHANXIKANGZHAN第一章同仇敵愾四
打過黃河去,奏響抗日進軍序曲瓦窯堡會議後,為了鞏固和擴大根據地,以實際行動表示紅軍的抗日決心,中共中央決定紅一方麵軍以中國人民抗日先鋒軍的名義出師東征。
1936年2月至5月,紅軍東征突破黃河天險,在晉西北和晉南地區,兵分數路,長驅直入,轉戰山西50餘縣,擊潰晉軍30多個團,殲敵13000餘人,俘敵4000餘人,繳獲各種槍支4000多支、火炮20餘門,增加紅軍8000餘名,籌款50萬元,取得了中央紅軍長征到達陝北以來的巨大軍事勝利,有力地推動了全國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漲。
東征不僅僅是一次重大的軍事行動,而且也是積極抗日和謀求建立統一戰線的政治宣示,是中共以抗日求發展政治戰略形成的標誌,為山西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位於山西省呂梁市石樓縣的“紅軍東征紀念館”026檔案中的山西抗戰DANGANZHONGDESHANXIKANGZHAN第一章同仇敵愾1935年12月14日,毛澤東、周恩來為紅一方麵軍東征山西製訂的《關於四十天準備行動的計劃》(中央檔案館館藏)027檔案中的山西抗戰DANGANZHONGDESHANXIKANGZHAN第一章同仇敵愾1936年2月,中國工農民主政府和中國抗日紅軍革命軍事委員會組織了“中國人民紅軍抗日先鋒軍”,下轄紅1軍團、紅15軍團和紅28軍團,以毛澤東為政治委員、彭德懷為總司令。
東征紅軍從2月20日開始分兩路強渡黃河,進入山西,2月23日全部渡過黃河。
東渡黃河的紅軍騎兵部隊028檔案中的山西抗戰DANGANZHONGDESHANXIKANGZHAN第一章同仇敵愾1936年3月1日,中共中央發表《中1936年4月2日,《紅色中華》報上國人民紅軍抗日先鋒軍布告》刊登的《山西民眾熱烈擁護東征紅軍》1936年3月,《救國時報》上刊登的關於紅軍東征入晉的新聞報道029檔案中的山西抗戰DANGANZHONGDESHANXIKANGZHAN第一章同仇敵愾《東征抗日歌》密雲遮星光,萬山亂縱橫,黃河上渡過抗日英雄們。
摩拳擦掌殺氣高,嚇掉漢奸魂。
猛虎撲羊群,衝鋒向前進,隻見那白軍連跑又帶滾。
猛打猛衝又猛追,追到太原城。
1936年,紅1軍團、紅15軍團部分領東征抗日的紅軍戰士導人在陝西淳華縣。左起:王首道、羅瑞卿、楊尚昆、程子華、聶榮臻、陳光、徐海東、鄧小平時任中國人民紅軍抗日先鋒軍宣傳部部長的陸定一按捺不住勝利的喜悅,在石樓城下寫下了一首膾炙人口的《東征抗日歌》,逼真地勾勒出紅軍東征時勢如破竹的戰鬥場景。
3月12日,紅軍總部在郭家掌村召開團以上幹部會議,會議決定分兵3路:紅1軍團為右路軍,沿汾河和同蒲路南下作戰;紅15軍團為左路軍,北上晉西北,威逼太原;毛澤東率總部特務團和黃河遊擊師為中路軍,轉郭家掌會議舊址戰晉西,以牽製晉軍。
030檔案中的山西抗戰DANGANZHONGDESHANXIKANGZHAN第一章同仇敵愾紅軍部隊一方麵同阻攔的反動分子展開戰鬥,一方麵宣傳抗日救國主張,籌集抗日經費,壯大紅軍隊伍,並在一些地方建立了黨的基層組織、區鄉蘇維埃政權和抗日遊擊隊。
在古交鎮,許多有誌青年紛紛參加了紅軍隊伍。
1936年4月1日,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發布的關於對日作戰的命令(中央檔案館館藏)東征中參加紅軍隊伍的古交鎮青年紅軍東征期間成立的山西省中陽縣蘇維埃革命委員會舊址031檔案中的山西抗戰DANGANZHONGDESHANXIKANGZHAN第一章同仇敵愾紅軍東征時,周恩來手稿《東征勝利與我們》1936年4月1日,紅一方麵軍1軍團占領山西襄陵縣城1936年4月15日,紅軍占領山西吉縣城032檔案中的山西抗戰DANGANZHONGDESHANXIKANGZHAN第一章同仇敵愾為了避免大規模內戰,保存國防實力和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共中央於1936年4月28日做出紅軍西渡黃河的決定。5月5日,紅軍全部回師陝北,並發出了《停戰議和一致抗日通電》,通電說:“國難當前,雙方決戰,不論勝負屬誰,都是中國國防力量的損失,而為日本帝國主義所稱快。”“此次行動,向全國人民表示誠意,願在1個月內與所有一切進攻抗日紅軍的武裝部隊,實行停戰議和,以達到共同抗日之目的。”向全國人民表達了廣泛聯合中華民族的一切力量,一致抵抗外族侵略的真誠願望。
1936年5月5日,中央紅軍發出的《停戰議和一致抗日通電》033檔案中的山西抗戰DANGANZHONGDESHANXIKANGZHAN第一章同仇敵愾五
國共重攜手,統一戰線初步形成紅軍東征後,全國各界要求一致抗日,建立國共合作統一戰線的呼聲日益增高。1936年9月1日,中共中央向黨內發出《關於逼蔣抗日問題的指示》,明確提出:“目前中國的主要敵人,是日帝,所以把日帝與蔣介石同等看待是錯誤的”,抗日反蔣“的口號也是不適當的。”“我們的總方針,應是1936年《救國時報》上刊登的《統一戰線歌》逼蔣抗日。”中共中央《關於逼蔣抗日問題的指示》(中央檔案館館藏)1936年5月20日,《救國時報》上刊登的《馮玉祥氏提出抗日救國五項綱領》034檔案中的山西抗戰DANGANZHONGDESHANXIKANGZHAN第一章同仇敵愾1936年11月2日,毛澤東關於準1936年12月1日,毛澤東、朱德等關於停止內戰、一致備團結全國出兵抗日致許德珩等抗日致蔣介石書(中央檔案館館藏)人的信(中央檔案館館藏)1936年10月5日,毛澤東、周恩來關於停止內戰互派代表談判問題致張學良的信(中央檔案館館藏)035檔案中的山西抗戰DANGANZHONGDESHANXIKANGZHAN第一章同仇敵愾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對蔣介石進諫不成,發動“兵諫”,即西安事變,扣留了蔣介石及隨行將領,逼蔣聯共抗日。
張學良楊虎城1936年12月13日《西北文化日報》關於西安事變的報道《救國時報》上刊登的關於西安事變的報道036檔案中的山西抗戰DANGANZHONGDESHANXIKANGZHAN第一章同仇敵愾西安事變當天,張學良致電毛澤東、周恩來,請教“高見”。信中說:“吾等為中華民族及抗日前途利益計,不顧一切,今已將蔣及重要將領陳誠、朱紹良、蔣鼎文、衛立煌等扣留,迫其釋放愛國分子,改組聯合政府。兄等有何高見,速複。”張學良(李毅)關於已將蔣介石及其重要將領扣留致毛澤東、周恩來的電報(中央檔案館館藏)1936年,西安事變發生後,周恩來和秦邦憲、葉劍英等親赴西安,通過談判,促成事變和平解決。這是周恩來(右1)和秦邦憲(左1)、葉劍英(左2)在西安合影037檔案中的山西抗戰DANGANZHONGDESHANXIKANGZHAN第一章同仇敵愾中國共產黨力持民族大義,促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為全民族的團結抗戰打開了通道。
1937年1月,紅軍前敵總指揮彭德懷(右6)和任弼時(右9)等與前來訪問的國民黨友軍在陝西三原縣合影西安事變時張學良(左)和蔣介石(右)西安事變爆發後群眾要求停止內戰、一致抗日上街遊行1936年12月21日,中央書記處為調停西安事變給周恩來的指示電(中央檔案館館藏)038檔案中的山西抗戰DANGANZHONGDESHANXIKANGZHAN第一章同仇敵愾從1937年2月開始到7月全國抗戰爆發前,中共中央先後派周恩來、葉劍英、林伯渠等,同國民黨代表顧祝同、賀衷寒、張衝和蔣介石、宋子文等,在西安、杭州和廬山舉行了3次談判。盡管國共兩黨多次高層談判未能達成實質性協議,但形勢卻在不可逆轉地向著有利於實現全民族抗戰的方向發展,以第二次國共合作為基礎1937年2月,周恩來(中)、1937年2月10日,中共為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已經葉劍英(左)與張衝(右)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致電國民黨初步形成了。
在西安南郊談判時的合影五屆三中全會,提出五項國策和四項保證(中央檔案館館藏)1937年1月8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蘇維埃政府為號召和平、停止內戰的通電(中央檔案館館藏)039檔案中的山西抗戰DANGANZHONGDESHANXIKANGZHAN第一章同仇敵愾1937年4月2日,周恩來由西安乘飛機回延安,1937年9月18日《救國時報》上向中共中央彙報在杭州同蔣介石談判情況。刊登的中國共產黨召開蘇區黨代表中共中央領導人到機場歡迎。左3起:博古、大會的消息張聞天、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林伯渠、蕭勁光1937年5月2日——14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開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全國蘇區代表會議),為即將到來的全國抗日戰爭作了政治上和組織上的準備。
5月3日和8日,毛澤東分別在會上作了《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時期的任務》和《為爭取千百萬群眾進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而鬥爭》的報告。明確指出:我們的正確的政治方針和鞏固的團結,是為著爭取千百萬群眾進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這個目的。
1937年5月8日,毛澤東發表的《為爭取千百萬群眾進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而鬥爭》手稿(中央檔案館館藏)1937年5月3日,毛澤東在黨的全國代表會議上作《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時期的任務》的報告040檔案中的山西抗戰DANGANZHONGDESHANXIKANGZHAN第一章同仇敵愾1937年5月,國民黨派出中央考察團到陝甘寧紅軍駐地考察,了解中國共產黨對國共兩黨合作抗日的態度。中央考察團一行18人,在塗思宗、蕭致平率領下,於5月29日到達延安。國民黨中央考察團在延安考察了抗日軍政大學、中共中央黨校和各武裝部隊,受到中共中央和延安各界群眾的熱情接待。國民黨中央考察團促進了國共兩黨合作抗戰的實現。
毛澤東給國民黨中央考察團記者的親筆題詞國民黨中央考察團到達延安國民黨中央考察團到達延安歡迎會場041檔案中的山西抗戰DANGANZHONGDESHANXIKANGZHAN第一章同仇敵愾1937年5月,國民黨代表團團長塗思宗與中共領導人合影。
右起蕭致平、毛澤東、塗思宗、朱德、邵華、葉劍英1937年5月,延安城門的“實行新生活”“歡迎中央調查團”等標語042檔案中的山西抗戰DANGANZHONGDESHANXIKANGZHAN第一章同仇敵愾七七事變爆發,中華民族已經到了亡族滅種的危難時刻,全民族統一起來共赴國難,已經成為中華兒女的共識。七七事1937年7月5日,《紅二方麵軍的北上抗日》變第二天,中共中央(中央檔案館館藏)發出了《中國共產黨為日軍進攻盧溝橋通電》,建立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全民族統一戰線已經成為大勢所趨。
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發出的《中國共產黨抗戰時期的毛澤東為日軍進攻盧溝橋通電》043檔案中的山西抗戰DANGANZHONGDESHANXIKANGZHAN第一章同仇敵愾1937年7月13日毛澤東的題詞1937年7月14日朱德的題詞1937年7月中旬,中共中央向國民黨送交《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宣言中提出發動全民族抗戰、實現民權政治、改善人民生活等主張。
再次表明了中國共產黨以民族利益為重,促成全民族抗戰的誠意。
周恩來起草的《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草案)》(中央檔案館館藏)044檔案中的山西抗戰DANGANZHONGDESHANXIKANGZHAN第一章同仇敵愾7月17日,蔣介石在廬山談話會上發表了談話,“最後關頭一至,我們隻有犧牲到底,抗戰到底,唯有犧牲到底的決心,才能博得最後的勝利。”“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1937年7月,中共中央派周恩來(左)、博古(中)、林伯渠(右)到廬山同蔣介石談判達成共同抗日的協議後,回到西安時的合影1937年7月20日,《救國時報》刊登的《再次號召團結一致,保衛北方抗日救國》1937年7月17日,蔣介石在廬山談話會上的講話045檔案中的山西抗戰DANGANZHONGDESHANXIKANGZHAN第一章同仇敵愾1937年7月的最後一天,蔣介石在南京發表《告抗戰全軍將士書》,標誌著中日戰爭的全麵開始:“麵對企圖毀滅我民族生存之倭寇,決定以武力解決之……如有擅自退卻者,必以漢奸論罪,必殺無赦。”在結尾,蔣介石說道:“將士們!現在時機到了,我們要大家齊心,努力殺賊,有進無退,來驅逐萬惡的倭寇,複興我們的民族!”1937年11月,宋慶齡發表《關於國共1937年8月,蔣介石在南京發表合作的聲明》,呼籲國共第二次合作《告抗戰全軍將士書》1937年8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在南京召開國防會議,進行抗戰部署046檔案中的山西抗戰DANGANZHONGDESHANXIKANGZHAN第一章同仇敵愾在中國共產黨的積極努力和推動下,1937年9月22日,國民黨中央通訊社公布了《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次日,蔣介石發表了承認中國共產黨合法地位的談話。這個宣言和談話,標誌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正式形成。
1937年8月14日,《國1937年9月24日,蔣介民政府為實行自衛宣言》石發表《為中共宣言談話》1937年8月,周恩來與國民黨進行談判後回到延安。這是他和毛澤東、朱德、林伯渠在毛澤東居住的窯洞前合影047檔案中的山西抗戰DANGANZHONGDESHANXIKANGZHAN第一章同仇敵愾國共建立抗日統一戰線後,延安大禮堂1937年8月,中國共產黨派周恩來(左1)、掛的旗幟和標語朱德(右1)、葉劍英(左2)出席南京國防會議時與張衝(左3)、邵華(右2)的合影被釋放的“七君子”,左起王造時、史良、章乃器、沈鈞儒、沙千裏、李公樸、鄒韜奮048檔案中的山西抗戰DANGANZHONGDESHANXIKANGZHAN第一章同仇敵愾洛川會議舊址內景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陝北洛川馮家村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這是在全國抗戰剛剛爆發的曆史轉折關頭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會議通過了《中《中國共產黨抗日救國十大綱領》國共產黨抗日救國十大綱領》。
洛川會議舊址049檔案中的山西抗戰DANGANZHONGDESHANXIKANGZHAN第一章同仇敵愾洛川會議強調:必須堅持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的獨立自主原則,一定要實行黨對抗戰的領導,依靠人民群眾,實行全麵抗戰,反對片麵抗戰、反對妥協退讓,民族革命戰爭才能獲得徹底勝利。
洛川會議組成了新的中共中央軍委。中共中央軍委主席毛澤東,副主席朱德、周恩來。
《中共中央關於目前形勢與黨的任務決定》(中央檔案館館藏)擁護國共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的紅軍部隊050檔案中的山西抗戰DANGANZHONGDESHANXIKANGZHAN第二章合作抗日第二章合作抗日051檔案中的山西抗戰DANGANZHONGDESHANXIKANGZHAN第二章合作抗日對日本步步緊逼的侵略步伐和亡我中華的狼子野心,毛麵澤東發出了“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複舊物的決心,有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的呼聲。中國共產黨以民族利益為重,積極開展抗日救亡的群眾運動和建立民族統一戰線。由於山西在抗擊日軍侵華中的重要戰略地位和日益緊迫的抗戰形勢,山西成為國共率先實現合作的典範,北方堅持抗戰的中心,全國進步青年的向往。古城太原文瀛湖畔,抗日怒潮湧動,抗戰旗幟飛舞。
052檔案中的山西抗戰DANGANZHONGDESHANXIKANGZHAN第二章合作抗日一
鐵肩擔道義,誠心摯意合作抗日1936年5月下旬,毛澤東、周恩來在接見東征中被俘的晉軍團長郭登瀛時,詳盡地闡明了共產黨關於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策,希望他回太原後說服和動員閻錫山能夠走上“聯共抗日”的道路。
臨行前,毛澤東托他轉交致閻錫山的親筆信,周恩來也托他給閻錫山帶去口信。郭登瀛回到太原後,向閻錫山彙報了自己被俘的經過,麵交了毛澤東的親筆信。毛澤東在信中說:“百川先生:敝軍西渡,表示停止內戰,促致貴部及蔣氏的覺悟,達到共同抗日之目的。”“救國大計,非一手一足之烈所能集事。
敝軍抗日被阻,然此誌如昨,千回百折,非達目的閻錫山不止,亦料先生等終有覺悟的一日。”毛澤東的親筆信及中共的抗日誠意,對閻錫山無疑是一個很大的震動和促進。
1936年5月25日,毛澤東關於合作抗日給閻錫山的信(中央檔案館館藏)053檔案中的山西抗戰DANGANZHONGDESHANXIKANGZHAN第二章合作抗日為了建立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鼓勵傅作義繼續堅持抗日,1936年8月14日,毛澤東委派中共代表南漢宸前往綏遠會見傅作義,並致信傅作義,闡明中國共產黨和紅軍抗日圖存的決心,希望“互派代表,速定大計,為救亡圖存而努力”。
1936年10月25日,毛澤東再次致信傅作義,並派中共代表彭雪楓親赴綏遠見傅作義,對其在綏遠抗戰中的英勇奮戰表示讚賞,“神為之王,氣為之壯”,並願意“配合友軍出動抗日”。
傅作義1936年8月14日,毛澤東給傅作義的信(中央檔案館館藏)南漢宸(山西趙城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長期在馮玉祥、楊虎城部從事秘密工作和統一戰線工作,曾利用他在國民黨地方政府中的合法地位,多次幫助、營救和掩護過黨的一些同誌。受黨指派做傅作毛澤東托彭雪楓帶給綏遠省政府主席傅作義的信義的統戰工作,1937年(中央檔案館館藏)隨周恩來赴太原。
054檔案中的山西抗戰DANGANZHONGDESHANXIKANGZHAN第二章合作抗日1936年至1937年4月,朱蘊山三上太原,曾攜帶毛澤東的親筆信函,與閻錫山會晤,對山西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
朱蘊山1936年10月23日,毛澤東與閻錫山談判五項要點。“完全同情晉綏當局及其軍隊對日抗戰捍衛疆土的決心與行動。”“十分盼望與晉綏當局成立諒解以至訂立抗日協定。”1936年12月20日,毛澤東指示彭雪楓的親筆信(中央檔案館館藏)055檔案中的山西抗戰DANGANZHONGDESHANXIKANGZHAN第二章合作抗日1936年12月22日,毛澤東寫信給閻錫山,對閻反對內戰、共維大局的態度表示歡迎,並希望他在和平解決西安事變中發揮積極作用。與其“親密團結,聯成一氣”一致抗日(中央檔案館館藏)056檔案中的山西抗戰DANGANZHONGDESHANXIKANGZHAN第二章合作抗日麵對中共中央一致抗戰的決心和誠意,閻錫山聯共抗日的決心堅定起來。七七事變爆發,中華民族處於危亡之際,1937年7月15日,毛澤東派秘書周小舟致信閻錫山,表達了中共及紅軍抗日的決心。7月17日,毛澤東再次致信閻錫山,“日寇大舉,全華北危險萬狀,動員全力抗戰到底,發動民眾與扶助義軍工作,實屬刻不容緩。”“關於尊處無條件抗戰方針,敝方完全擁護,已令黨員與晉綏當局密切合作,共挽危局。”1937年7月15日,毛澤東派秘書周小舟給閻錫山的親筆信(中央檔案館館藏)1937年7月17日,毛澤東給閻錫山的親筆信(中央檔案館館藏)057檔案中的山西抗戰DANGANZHONGDESHANXIKANGZHAN第二章合作抗日7月28日,閻錫山給毛澤東複函,“先生抗日主張至為欽佩,國事危急,非集合全國財力人力不足以渡此難關。願與先生同赴國難也。”毛澤東與閻錫山的筆墨往來,已達到坦誠相見,無保留地表達各自見解的程度。中共在山西合作抗日的局麵全麵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