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你就是發現有那麼多的研究課題,你研究得過來嗎?教授說,不要緊,先拿下,然後交給學生去做,自己掛名就行,學生還高興得要命,特別是研究生、博士生,他們不僅有收入,畢業論文還有著落了。
其實,負麵影響也是有的,教授坦白,就是現在抄襲論文的非常多,互相借鑒研究方向的非常多,特別是拿來主義的多,把外國的東西直接變成自己的成果。
所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大概就是這個道理。
曾經,有些地方的外行領導以為重視教育就是拾遺補闕,財政力量不夠,就拿其他公職人員開刀,強迫他們進行捐款,把別人碗裏僅有的肉都搞到學校的碗裏,搞得大家雞飛狗跳的。
真正的重視教育,應該是從教育製度入手,建立培養人才的民主機製,訓練學生自我吸收知識、自我掌握學問的能力,甚至應該對應試教育進行徹底的革命,把善於考試的學生培養成善於創造的人才。
但是,這麼多年,我們發現教育部門仍然是問題層出不窮,甚至是腐敗的高發區。有的學校不出人才而130出告密者,比如我的母校湖北大學,甚至在一些係裏建立人盯人的告密機製,鼓勵學生“互相管理”,要及時上報雲雲。還有一個有趣現象,女學生入黨、保研的特別多,同時,在學校受到關照的學生走上社會就業卻難。
131中心在琢磨國內各個房地產商的優劣時,發現了一個幾乎是共同的毛病,就是依附的問題。
不管他們的規模有多大,在宣傳中總是喜歡號稱自己的樓盤處於哪裏哪裏的中心,好像隻有這樣才能方便把房子賣出去。
這就是我們要說的中國房地產商內心虛弱的本質。
因為什麼?很簡單,因為他們深刻明白自己並沒有造出當代的經典建築,和許多農民出身的發展商一樣,他們骨子裏隻要銀子不要麵子,他們造房子的目的非常簡單而明確,就是單純地賺錢,至於說這個房子有沒有美學意義,具不具有曆史的價值都不重要。
所以他們在計劃階段就在找中心,認為找到這個城市的中心就找到了賣點。
好像隻有一個發展商是在自己造中心,山高我為峰,我的樓盤在哪裏,這個城市的中心就應該在哪裏。
132這就是王健林,這是個在東北的四川人,最近在中央電視台經濟頻道看到關於他的紀錄片,是個說一不二的人,我們以前常常肯定一個領導善於集思廣益,但是王健林絕對不是這種民主的老板,他是非常固執己見的人,不容部下回嘴,公司的會議中,很難聽到他的表揚,他的部下都是在他的批評下成長的。
但是,真理可能真的掌握在少數人手裏,在他的剛愎自用下,萬達廣場在全國開花,以武漢為例,以前處於城市邊緣的菱角湖、武漢重型機床廠,經過萬達的改造,果然成為武漢的新地標,特別是瀕臨倒閉的武漢機床廠,因為經營不善,門可羅雀,在政府的主導下,整體盤給萬達,結果化腐朽為神奇,成為武漢新中心,超過百年曆史的江漢路,楚河漢街,甚至成為外地人旅遊武漢的去處之一。
其實萬達人和其他發展商一樣,開始也是土包子出身,在拿地時,也是巧取豪奪,但是地到手以後,他們小心謹慎了,對於重點樓盤,他們必須進行國際招標,所以他們的廣場出現在哪裏,哪裏的城市就出現新地標。很多發展商在宣傳自己的樓盤時,甚至以自己的樓盤靠近萬達廣場為賣點。這就是王健林的驕傲之處。
133基因還是在彼得堡旅遊的時候,我忽然想到,一個國家的發展方向其實和這個國家普通老百姓的思維是有相當關係的。
俄羅斯海軍部旁邊的十二月黨人廣場,除了少數的當地人,更多的是遊客,遊客又基本上是三種人,德國人、中國人、瑞典人。曆史上,就是這三種人與俄國人有著非常悠久、複雜的聯係。所以各自都十分了解對方的曆史。
一路上,俄國導遊羅曼就喜歡和中國人討論政治,我驚奇於他對中國當代政治的了解與理解,並且非常激進,和我的看法完全不一樣,他是明顯的大國沙文主義,懷念蘇聯時期,嚴重的大國夢想。
德國人、瑞典人喜歡談的是生活,尤其是瑞典人,他們對生存的質量更感興趣。談文化、談民族傳統,注意細節。
134我們在彼得大帝騎馬銅像前合影,大家都忽然發現一個細節,彼得大帝高高躍起的馬腳下踩著一條蛇,這蛇代表什麼?羅曼說,代表瑞典。
如果是中國人,這個時候恐怕要尷尬了,但是瑞典人更加要在這裏多照幾張相了,特別要照局部,馬腳下那條蛇。
為什麼?我問。一個瑞典小夥子笑:感謝彼得大帝,把我們變成小國,把多餘的土地拿走,方便我們治理這個國家,才讓我們有今天這樣富裕的生存質量。
確實,如果不是彼得大帝和葉卡捷琳娜,波羅的海沿岸可能現在還是瑞典的國土。
隻有大國國民才對政治感興趣,羅曼說。小國國民隻能在意一些自己周圍的問題。
我覺得奇怪,作為一個普通老百姓,需要關心那麼多嗎?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不要給社會找麻煩,就是一個匹夫的本分了。
當然,我承認,歐洲基本上都是所謂的小國了,這些國家的人們生存質量的確比俄羅斯人高得多,他們的幸福感也遠遠比俄國人高得多。
但是羅曼不這樣認為,他幾乎一直皺著眉頭,作為一個導遊,他不喜歡講解風光地理、民族傳統,他喜歡講解曆史,而且非常嚴重地把政治滲入到曆史中講解。他不斷強調烏克蘭、白俄羅斯對於俄國人的重要135性。對於生活,他說他吃飯時隻要有啤酒就夠了,而且,他說你們中國人實際上十分了解我們的要求,土豆燒牛肉,就是共產主義了。但是我強調,還有傳說中的俄羅斯大餐,與法國大餐齊名的美食,他就說,我們就不用想了。
這是一種奇怪的基因,也是一種十分強大而頑固的基因,就是這樣的基因,讓一個德國女人進入俄羅斯,這個女人卻殺了自己作為俄國國王的丈夫,並且和許多王公大臣通奸,甚至最後在俄國人的擁戴下當了女皇,她就是葉卡捷琳娜,她居然是俄國人最認可的沙皇之一,就是因為她幫俄羅斯拿下了包括烏克蘭在內的大片國土。
136鋼籍周末回老家開年《武鋼文藝》年會,這是每年2014一度武鋼籍作家比較集中的時候,出席會議最大年紀者已有八十六歲。這是武鋼延續了五十年的傳統,純粹文化的傳統。
最近幾年,由於世界範圍的鋼鐵產能過剩,武鋼出現經營困難,網上負麵新聞不少,什麼種地養豬,什麼囚禁工人。其實武鋼正能量的事情被嚴重屏蔽了,這就是武鋼的文學事業被大家忘記了,因為從武鋼走出來的作家在武漢文壇、湖北文壇舉足輕重,甚至影響全國,比如池莉。
正好在鳳凰網上看到哲學家張誌揚新書出版的消息,忽然感到,豈止是武鋼的文學事業被忽略了,就是武鋼自己也把他們一位非常重要的文化人忘記了,他是張誌揚。
張誌揚,海南大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社會倫理思137想研究所研究員,外國哲學學科“語言哲學”方向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現象學專業委員會學術委員。其研究範圍主要限於德國現代哲學、漢語言哲學及“中國現代哲學”可能的形式和條件。其著作主要有:《門:一個不得其門而入者的記錄》(上海人民出版社,年)、1992《瀆神的節日》(香港三聯書店,年;上海三聯書店1992年)、《形而上學的巴比倫塔》(華中理工大學出版1997社,年)、《缺席的權利》(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1996年)、《創傷記憶》(上海三聯書店,年)、《禁止與引1998誘》(上海三聯書店,年)、《語言空間》(福建教育1999出版社,年)、《現代性理論的檢測與防禦》(社會2000科學文獻出版社,年)、《偶在論》(上海三聯書店,2000年)。
2000這是網上的介紹,應該還有一些情況需要說明,張誌揚是我中學時期的老師,我高中上課的老師,那時他剛剛從監獄裏麵出來,在武鋼四中的食堂喂豬。張老師曾經長期在武鋼教書,從“文革”前到“文革”後,並且是從武鋼考上湖北省社會科學院的。
但是,武鋼方麵居然一直不知道從他們這裏走出去了一位目前在中國哲學、美學界非常有影響的人物。要在其他地方,可能早就被曾經的單位或者學校引為光榮,但在武鋼,特別是武鋼的學校,卻沒有這樣的傳統。
138張老師再次出版係列文集,應該就是他的回憶錄了,大量地記錄年輕時期的往事,主要還是在武鋼教書的事情,也勾起了我對武鋼“文革”時期的回憶。才知道他當年還改編過小說《保密局的槍聲》,並且把劇本寄北京,估計是記憶錯誤,七十四歲的張老師把八一電影製片廠的導演嚴寄洲寫成嚴文井了。嚴文井,原名嚴文錦,年畢業於湖北省立高級中學,次年到北京1934圖書館工作,並開始以“嚴文井”的名字發表作品。
年出版散文《山寺暮》。年月到延安,進入193719385抗日軍政大學學習,同年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年71939在延安魯迅藝術學院文學係任教。是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
張老師的回憶錄寫得太晚了,難免有記憶的問題。我記得世紀年代,他就給我們推薦過許多名2080人回憶錄,其中印象深刻的就有盧梭、伏爾泰等人的作品,告訴我寫自己就要像盧梭那樣,不修飾,不要文過飾非。他的這幾本書,大概就是這樣的吧。
139槍手看了一則關於編劇的報道,才知道那些作為槍手的編劇月收入僅僅千元。
忽然想到當年為了改善生存狀態,我也依約寫過電視劇,當時好像是一集三千元,比我的工資高出不少。接活以後才明白這東西不是我能夠玩的,我原來以為隻是沿著別人的大綱去充實一下就可以,一集大概有七千字。沒想到交貨以後是沒完沒了的修改,修改期間一分錢也沒有,是個熟人當包工頭,那個家夥也是個二傳手,屬於二道販子,專門倒賣劇本的。後來知道原來有人拿著劇本去拉投資,會忽悠的可以輕易在那些土豪手裏拿到非常可觀的銀子。
雖然後來還是收到錢了,但是我再也不會去賺這種錢了。除了辛苦,主要是他們不會尊重人,這樣的寫作根本不是創作,而是填空。心底裏其實十分瞧不起這些人,但是你不能不承認他們在中國影視圈混得如140魚得水,一個連小文章都不會寫的人居然是編劇,而且後來還是導演,甚至變成製片人。
真正寫作的兄弟,許多卻是過得很辛苦。小全就是一個,在北京漂了二十多年,也在通州弄了兩套房,那時通州房價就兩千元一平方米,因為生存困難,過了四十歲都沒有結婚,小說寫得那麼好,一直沒有名氣,好在後來寫了部《懸崖》,雖然也是跟風《潛伏》的,收視率還是不錯,才進入一線編劇。野夫的散文非常好,但是出版第一部書居然賠錢,偶然弄部電視劇,沒有什麼收視率,但是收到的銀子讓他在海口馬上買了套房子,現在幹脆拉起工作室,招募槍手幹活了。
都五十多歲的人,這些人還能吃幾年這種飯?就是賺錢,估計我也不會這樣搏命,除非能夠讓我像土豪一樣的生活,否則不如輕鬆地過日子,開車何必是奔馳,住房何必是北上廣。如果要靠寫作生存,也要寫自己有感而發的文字,盡量留下自己真實的想法。
141比較比較是一種習慣。
習慣成自然,許多人的這個習慣,都是在學校培養出來的,因為老師說過,有比較才有鑒別。
但是比較會出現兩種可能,一是比出幸福感,二是比出不幸感。
而且,往往比較出來的不幸還非常多。
有的人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要求自己不要去比較。不比較就不會有痛苦。
可是,比較又是一種下意識行為,是不知不覺的。
我的經驗是比較可以,但一定要注意方法,如果必須有比較,應該拿自己的長處去比人家的短處,這樣,你就比出優越感了。
142廣告其實知道凡客已經好多年,但是直到它倒閉,我才知道凡客到底是做什麼的。它是做電商的,據說是做襯衣的,覺得奇怪,一個網上商城,怎麼就做一樣產品?這不能不說這個廣告是多麼失敗。
曾經,在城市特別是大城市的公共汽車站,幾乎都有凡客的燈光廣告箱,我無數次地從那些廣告箱擦肩而過,記住的卻是韓寒。我以為就是什麼粉絲在出錢給韓寒做宣傳,當時還想,這些粉絲瘋了,錢多得燒得慌,認為凡客就是韓寒。凡客,是平凡的客人,還是煩客、飯客、犯客、反客、販客、範客、翻客、返客、梵客、藩客?
以前是認可韓寒的,認可他的作家身份,後來知道他的許多文章居然是別人代筆,甚至從來不敢在人們麵前討論文學,我就隻承認他的賽車手身份了,而賽車手這種身份,因為中國賽車手在國際上並沒有什麼地143位,韓寒的價值也就一落千丈。
中國的廣告受眾不是一個認證一律的群體,他們互相之間甚至相互排斥。除了年輕人是廣告的紮實受眾,中老年人對廣告始終保持警惕,除非沒有受過正常教育的中老年人。但是年輕人因為受就業等因素影響,消費能力肯定不如中老年人。
以我為例,我當然有一定消費能力,也願意消費,也許因為年事已高,對事物的看法往往相當固執,這種固執常常影響到消費。比如我相當不喜歡李宇春,所以這些年凡是她做廣告的產品我一律不消費。
同樣,對於在社會上產生負麵影響的人物,也是我一向排斥的,所以公眾人物一定要自律,成為反麵教材以後則很難翻身。
有人說,凡客的失敗源於其廣告的文藝範,結果文青們並不買賬,我曾經非常認真地問後、後,韓寒8090是你們的精神領袖嗎?幾乎都大笑,因為他們從來就不承認領袖這個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