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前言隨著廈門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和高血壓病的發病率和患病率在逐年升高,糖尿病和高血壓病已成為威脅居民健康的重大社會問題。為了全麵係統地普及糖尿病和高血壓病健康知識,提高市民對糖尿病和高血壓病的認知能力、防病意識和自我管理能力,方便市民看病就醫,廈門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廈門市糖尿病防治中心、廈門市高血壓病防治中心組織專家編撰這本《糖友健康手冊》。

本書以簡明實用為宗旨,從糖尿病、高血壓病基本知識、症狀、危害、診斷治療、用藥、自我監測、自我管理,如何與醫生溝通、互動,如何加入“糖友網”“高友網”,如何獲得高質量的“三師共管”等方麵進行規範。當然,由於種種原因,難免出現紕漏。

i糖友健康手冊不足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本書在編印過程中得到了廈門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廈門市財政局、廈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指導和支持,廈門大學出版社蔣東明社長為本書的順利出版提供了大力支持,在此一並表示感謝。

2015年8月ii目?錄目錄慢性病基本知識篇\/0011.慢性病發生的原因\/0012.慢性病常見的共性症狀\/0013.中國專家對慢性病防治的共識\/0044.慢性病防治核心信息\/009糖尿病理論篇\/0121.糖尿病現狀\/0122.糖尿病定義\/0123.成年人中糖尿病的高危人群\/0134.糖尿病有哪些症狀\/0145.糖尿病的危害(並發症表現及後果)\/0156.糖尿病的診斷\/016i

糖友健康手冊7.糖尿病的治療(藥物)\/0178.糖尿病患者的監測\/0269.糖尿病血糖的控製\/02710.糖尿病飲食控製——糖尿病患者飲食的手掌法則\/028高血壓病理論篇\/0311.血壓是怎樣形成的\/0312.高血壓現狀\/0323.高血壓的定義\/0334.高血壓發生的危險因素\/0335.高血壓的症狀\/0356.高血壓的危害(並發症表現及後果)\/0367.高血壓的診斷\/0368.高血壓的治療(藥物、非藥物)\/0379.血壓正常後怎麼辦\/04510.防止血壓過低\/045ii目?錄11.高血壓患者的監測\/04812.高血壓患者生活中的注意事項\/048糖尿病、高血壓病病友全程關照篇\/0501.分級診療定義\/0502.“三師共管”內涵\/0503.“糖友網”“高友網”定義\/0514.如何加入“糖友網”“高友網”\/0525.“糖友網”“高友網”患者的入網對象\/0526.“三師共管”與公共衛生的慢性病管理異同點\/0537.專科醫師職責\/0568.全科醫師職責\/0569.健康管理師職責\/05710.糖尿病患者雙向轉診標準\/05811.高血壓病患者雙向轉診標準\/060iii糖友健康手冊12.如何進行雙向轉診及預約專科醫師\/06113.雙向轉診的原則及要求\/06214.慢性病一體化登記報告專用平台介紹\/06315.糖尿病、高血壓病病友全程保健網的管理流程\/065慢性病自我管理的基本技能篇\/0661.自我管理定義\/0662.如何成為一個積極的自我管理者\/0673.解決問題的技巧\/0694.自我管理目標設定與製訂行動計劃\/0705.管理您所服用的藥物\/071政策措施文件篇\/073廈門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關於印發《關於全麵推進高血壓病、糖尿病iv目?錄“三師共管”分級診療試點改革工作實施方案(試行)》的通知\/073廈門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廈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於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藥物目錄的通知\/094關於加快推進廈門市分級診療工作的通知\/097附錄一?慢性病聯絡員工作製度\/101附錄二?慢性病患者登記報告製度\/103附錄三?三師共管患者入網協議\/105附錄四?各基層醫療機構的地址與業務電話\/110參考文獻\/116v

慢性病基本知識篇慢性病基本知識篇1.慢性病發生的原因慢性病發生的原因一般包括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和行為方式因素三類。這其中又以行為生活方式因素和環境因素為主。不良行為生活方式因素主要指的是吸煙、飲酒、飲食不合理、缺乏體育鍛煉、睡眠無規律、生活過於緊張等。環境因素目前最為突出的就是水質微量元素的改變和汽車尾氣造成的空氣汙染。

2.慢性病常見的共性症狀(1)疲勞慢性病會耗費您的能量。家庭成員和朋友不能理解由慢性病所致的疲勞具有不可預測性,常常誤認為您這樣做是由於您缺乏對001糖友健康手冊某項活動的興趣或由於您不希望與他們待在一起。疲勞可能有許多原因:疾病本身、缺乏活動、營養不良、休息不足、情緒。為了與疲勞做鬥爭並預防它,您必須找出疲勞的原因並針對它動手。

(2)緊張緊張是慢性病患者不可避免的症狀,是慢性病患者都會經曆的常見問題。要確定您什麼時候正處於過度緊張的狀態是比較困難的,以下是一些常見的緊張警告信號:扯頭發或其他重複性動作、咬緊牙關、頭頸或肩002部緊張感、焦慮、緊張、無助、易激怒、頭痛、慢性病基本知識篇記憶力下降。假如您能捕捉到自己所處的狀態,發現了自己的緊張,請花幾分鍾想想是什麼使您感到緊張。做幾下深呼吸並試著放鬆。

(3)憤怒憤怒是慢性病患者患病後最常見的反應之一。在患病期間,許多患者都會多次問自己:“為什麼得病的是我?”管理您的憤怒,找到疏解憤怒的正確方法,對慢性病管理是極其有用的。

(4)抑鬱抑鬱是慢性病一個十分真實、普遍的症狀。慢性病患者抑鬱症表現可歸納為四個改變:興趣改變(失去對朋友和活動的興趣、對自身的照顧和穿戴失去興趣)、習慣改變(睡眠、飲食、體重的變化)、性格改變(看不起自己、無法果斷做出決定、頻繁的爭吵)和體力改變(喪失體力、頻繁的事故)。

(5)其他症狀慢性病患者還會感到疼痛、氣短、睡眠障礙等。

003糖友健康手冊3.中國專家對慢性病防治的共識衛生部疾病控製司在《心腦血管病防治》2012年第5期發表《慢性病防治中國專家共識》。本共識的形成基於以下科學證據:第一,以心腦血管病、癌症、糖尿病和慢性呼吸係統疾病等為代表的慢性病是迄今世界上最主要的公共衛生問題。2008年全球有5700萬人死於慢性病,占所有死亡人數的63%,預計2030年將上升為75%,全球約1\/4的慢性病相關死亡發生於60歲以下的勞動力人群。

第二,我國因慢性病死亡的人數已經占到總死亡人數的86.6%(2012年),腦血管病、癌症、呼吸係統疾病和心髒病位列城鄉人口死因的前四位,45%的慢性病患者死於70歲之前,全國因慢性病過早死亡人數占早死總人數的75%。

第三,我國現有超過2億高血壓患者、1.2億肥胖患者、9700萬糖尿病患者、3300萬高膽固醇血症患者,其中65%以上為18~59004歲的勞動力人口。慢性病相關危險因素在人慢性病基本知識篇群中普遍存在,有3億人吸煙,80%的家庭人均食鹽和食用油攝入量超標,18歲以上成人經常參加身體鍛煉的比例不到12%。

第四,慢性病造成的疾病負擔占我國總疾病負擔的70%。如不采取強有力措施,未來20年,中國40歲以上人群中主要慢性病患者人數將增長1~2倍,慢性病導致的負擔將增長80%以上。

因此,我們建議:005糖友健康手冊第一,統一認識,增強緊迫感。正視慢性病給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健康帶來的嚴重威脅與挑戰。

第二,堅持發揮政府主導作用。通過製定公共政策,實施防治規劃,組織動員社會,促進部門合作,加大財政投入,合理配置資源,創造和維護促進健康的環境。

第三,全社會積極參與。推動健康生活方式進社區、進鄉村、進單位、進學校、進場所、進家庭,努力形成人人參與的局麵,有效改善健康的社會決定因素,促進健康社會的建設。

第四,提高國民素質,加強自我保健。

006慢性病基本知識篇提倡戒煙、限酒、合理膳食和積極的體力活動,培養科學、健康的生活行為與習慣,學習與掌握健康知識和健康技能,提高抵禦慢性病的能力。

第五,衛生係統積極發揮技術支撐作用。

(1)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從我國國情出發,強調全人群預防策略和高危人群預防幹預策略並舉,以主要慢性病防治為切入點,關注可預防幹預的慢性病危險因素。

(2)建立防治結合的體係創新慢性病防治的機製和運行模式,整合臨床醫學和公共衛生的力量,打造專業公共衛生機構、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上下聯動的工作格局,提高慢性病防治隊伍的業務能力和水平。

(3)落實重心下沉的策略推動社區開展慢性病的預防、健康教育、預防性篩查、早診早治、常見慢性病管理和康複等工作,降低醫療衛生費用成本,實現生命全過程的慢性病保健服務。

007糖友健康手冊(4)提高綜合防控的能力加緊設立慢性病國家重大專項,開展慢性病重大問題科學研究和關鍵技術攻關,加快科研成果轉化和利用,推廣慢性病預防、監測、早診早治早康複和規範治療適宜技術,推動醫療模式轉變。

各級衛生工作者是人民群眾的健康衛士,是遏製我國慢性病迅速蔓延的重要力量,慢性病防治分委會所屬心血管病、癌症、糖008慢性病基本知識篇尿病、慢性呼吸係統疾病、營養、老年衛生、口腔衛生各專業組應該承擔起曆史賦予的重任,積極溝通並攜手其他相關學術團體,齊心協力,共築防線,為應對我國慢性病的嚴峻挑戰而積極貢獻自己的知識和力量!

4.慢性病防治核心信息(1)心腦血管病、癌症、糖尿病和慢性呼吸係統疾病等慢性病發病廣、致殘致死率高,嚴重危害健康和生命,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

(2)慢性病受經濟社會、生態環境、生活方式、遺傳等多種因素影響,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超重肥胖、吸煙、不健康飲食、缺乏運動、過量飲酒是慢性病的重要危險因素。

(3)堅持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預防慢性病。

009糖友健康手冊(4)每個成年人都應知道自己的身高、體重、腰圍、血壓、血糖值,定期體檢,盡早發現早期征兆,積極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慢性病患病風險。

(5)慢性病患者應及時就診,規範治療,合理用藥,預防並發症,提高生活質量。

(6)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是預防和控製高血壓、高血脂等危險因素,及早發現冠心病和腦卒中的早期症狀,及時治療。

(7)多數癌症是可以防治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提高治療效果、改善生活質量的重要手段。

010慢性病基本知識篇(8)糖尿病的治療不僅要血糖控製達標,還要求血脂、血壓正常或接近正常,保持正常體重,堅持血糖監測。

(9)避免煙草使用,減少室內外空氣汙染,是預防慢性呼吸係統疾病發生發展的關鍵。

(10)預防控製慢性病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要做到政府主導,多部門合作,全社會動員,人人參與。

011糖友健康手冊糖尿病理論篇1.糖尿病現狀中國成人糖尿病流行與控製現狀研究表明,2010年中國18歲及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達11.6%,糖尿病前期率為50.1%。

就中國人口總體而言,知道自己情況的糖尿病患者的比例為30.1%。在所有的糖尿病患者中,隻有25.8%的人接受了糖尿病的治療,而在那些接受治療的患者中隻有39.7%的人的血糖得到了適當的控製。

2.糖尿病定義糖尿病是一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為特征的代謝疾病群。該病是由於患者體內胰島素缺乏或拮抗胰島素的激素增加,或胰島素在靶細胞內不能發揮正常生理作用而引012糖尿病理論篇起的葡萄糖、蛋白質及脂質代謝紊亂。糖尿病主要分為四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類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

3.成年人中糖尿病的高危人群(1)年齡≥40歲,體質指數(BMI)≥24?kg\/m2者,以往有IGT(糖耐量異常)或IFG(空腹血糖調節受損)者。

(2)2型糖尿病者的一級親屬。

(3)有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0.91?

mmol\/L)和\/或甘油三酯症(≥2.22?mmol\/L)者,或正在接受調脂治療者。

(4)有高血壓[成人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或正在接受降壓治療者。

(5)有妊娠糖尿病史者,曾有分娩巨大兒(≥4?kg)者,有不能解釋的滯產者,BMI≥30?kg\/m2的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

(6)心腦血管病變患者,長期靜坐者。

(7)有一過性類固醇糖尿病病史者。

(8)嚴重精神病和(或)長期接受抗抑013糖友健康手冊鬱藥物治療的患者。

4.糖尿病有哪些症狀(1)典型症狀:“三多一少”,多飲、多尿、多食和消瘦。

(2)不典型症狀:①易感染:常見的有呼吸道感染、皮膚感染、傷口不愈合等。

②視力模糊:早期多數是由於血糖升高,引起晶狀體改變,屈光不正。

③反應性低血糖:早期2型糖尿病,尤其肥胖者,由於胰島素分泌延遲與血糖高峰不一致,常在餐前發生反應性低血糖。

④其他:皮膚瘙癢、下肢麻木、男性陽痿、女性習慣性流產等。

014糖尿病理論篇5.糖尿病的危害(並發症表現及後果)腦卒中增加腦卒中糖尿病發生率視網膜病導致成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心血管疾病80%的糖尿病患者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糖尿病腎病導致末期腎糖尿病神經病的主要原病變因導致下肢非創傷性截肢的主要原因2型糖尿病並發症015糖友健康手冊6.糖尿病的診斷表1?糖尿病的診斷標準靜脈血漿葡萄糖診斷標準水平(mmol\/L)(1)糖尿病症狀(高血糖所導致的多飲、多食、多尿、體重下降、皮膚瘙癢、視力模糊等急性≥11.1代謝紊亂表現)加隨機血糖或加上(2)空腹血糖(FPG)≥7.0或加上(3)葡萄糖負荷後2小時血糖≥11.1無糖尿病症狀者,需改日重複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