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瓜病害西瓜細菌性果斑病初期出現水浸狀病斑西瓜細菌性果斑病病部開裂西瓜細菌性果斑病病部出現菌膿23現代農業關鍵創新技術叢書西瓜甜瓜病蟲害防治西瓜細菌性果斑病後期症狀(3)防治方法:①加強檢疫。嚴禁從病區調運種子,防止病菌由疫區向外傳播。
②加強管理,實行秋季深翻地,將病殘體翻入土壤深處,降低菌源數量。整地時清除田間病株、病果、雜草及野生寄主植物體,以減少侵染來源。清除田間雜草,尤其是葫蘆科雜草。消毒農事用具,殺滅病菌。
發病初期及時拔除病果及病株並銷毀。
③種子消毒。可用50℃溫水浸種30分鍾左右。
④輪作。發病嚴重地塊與非葫蘆科植物進行3年以上輪作。
⑤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可選用20%噻菌銅懸浮劑500倍液,或20%葉枯唑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2%農用鏈黴素可溶性粉劑4000倍液,或47%春雷·氧氯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進行防治,每7天噴一次,連續噴2~3次。
24現代農業關鍵創新技術叢書一
?
西瓜病害13.西瓜細菌性褐斑病(1)病原:Xanthomonas?campestris?pv.?cucubitae?
(?Bryan?)?Dye,稱野油菜黃單胞菌黃瓜葉斑病致病變種,屬細菌。
(2)症狀:又稱細菌性斑點病,主要危害葉片。葉片出現許多黃色至褐色小的多角形或不規則形病斑,病斑後期易融合。危害莖及果實出現灰色斑點,濕度大時病斑出現黃色菌膿。
(3)防治方法:參見西瓜細菌性果斑病。
西瓜細菌性褐斑病初期25現代農業關鍵創新技術叢書西瓜甜瓜病蟲害防治西瓜細菌性褐斑病中期26現代農業關鍵創新技術叢書一
?
西瓜病害14.西瓜細菌性角斑病(1)病原:Pseudomonas?syringae?pv.?lachrymans?
(?Smith?et?Bryan?)?Young,Dye&Wilkie.?,稱丁香假單胞杆菌流淚致病變種,屬細菌。
(2)症狀:葉片發病初為水浸狀小黃點,後病斑擴展為多角形黃褐色或褐色病斑,病斑外常有暈圈,後期易破裂穿孔。莖蔓染病出現長條形褐色病斑,後期病斑開裂。果實發病出現水漬狀褐色病斑。濕度大時各發病部位出現白西瓜細菌性角斑病葉片正麵症狀色菌膿。
西瓜細菌性角斑病葉背症狀西瓜細菌性角斑病危害幼瓜27現代農業關鍵創新技術叢書西瓜甜瓜病蟲害防治西瓜細菌性角斑病危害果實典型症狀(3)防治方法:①選用抗病品種。
②種子消毒。
③澆水一次不可過多,以降低田間濕度,農事操作應避免造成傷口。
④藥劑防治。發現病葉要及時摘除,而後噴施3%中生菌素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30%壬菌銅微乳劑400倍液、77%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400倍液、72%農用鏈黴素可溶性粉劑3000倍液,或90%鏈·土可溶性粉劑4000倍液等。
28現代農業關鍵創新技術叢書一
?
西瓜病害15.西瓜細菌性軟腐病(1)病原:Erwinia?carotovora?subsp.?carotovora?
(?Jones?)?Bergeyetal,稱胡蘿卜軟腐歐氏杆菌軟腐亞種,屬細菌。
(2)症狀:主要危害果實。多由傷口或生理傷口引發,病部發軟,從病部向內腐爛,散發出惡臭味。
(3)防治方法:西瓜細菌性軟腐病病瓜①農業防治。晴天上午進行整枝打杈,有利於傷口及時愈合。控製灌水量,適時通風,降低棚內濕度,及時防治害蟲,減少植株傷口。
②種子消毒。45℃恒溫水浸種15分鍾,或用種子重量0.3%的敵磺鈉原粉拌種,或用農用硫酸鏈黴素500倍液浸種12小時。
③藥劑防治。可選用3%中生菌素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33.5%喹啉酮懸浮劑800倍液、20%葉枯唑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68%農用硫酸鏈黴素可濕性粉劑4000倍液,或47%春雷·王銅600倍液等進行噴霧,7~10天一次,連噴3~4次。
29現代農業關鍵創新技術叢書西瓜甜瓜病蟲害防治16.西瓜疫病(1)病原:Phytophthora?drechsleri?Tucker,稱掘氏疫黴,屬鞭毛菌亞門真菌。
(2)症狀:葉片發病出現水浸狀不規則形褐色病斑。
莖稈或葉柄發病,出現水漬狀橢圓形病斑。果實感病,西瓜疫病葉片受害狀1西瓜疫病葉片受害狀2西瓜疫病病瓜西瓜疫病病瓜上的病症(孢子囊梗及孢子囊)30現代農業關鍵創新技術叢書一
?
發病部位變軟腐爛,後期出現稀疏白黴(孢子囊梗及西瓜病害孢子囊)。
(3)防治方法:①農業防治。與非瓜類蔬菜實施2~3年輪作。施足有機肥,促進植株健壯生長。露地栽培雨後及時排澇,幹旱及時澆水,澆水時不宜大水漫灌。棚內適時通風,降低棚內濕度。發現病株後及時拔除並對病穴進行消毒。
②藥劑防治。發病前噴灑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發病後可噴灑64%霜·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8%錳鋅·甲霜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2%霜脲·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等,7~10天噴一次,連噴3~4次。
31現代農業關鍵創新技術叢書西瓜甜瓜病蟲害防治17.西瓜花斑病(1)病因:一般認為,葉片花斑是由葉片中大量的光合產物(碳水化合物和糖分)積累引起的。如夜溫過低、果實采摘過度均易造成光合產物在葉片積累。
另外植株根係受傷、缺水、農藥使用不當、缺鈣硼、二氧化碳濃度過大等因素常引起葉片的老化,也會出現花斑症。
(2)症狀:葉片葉脈間出現顏色深淺不一的花斑狀,有時出現葉片變硬、卷曲等現象。
(3)防治方法:①防止夜溫過低。當西瓜花斑病夜溫過低時應采取加溫措施,促進光合產物的正常運輸。
②加強肥水管理。采用配方施肥技術,合理澆水,不可使土壤過幹過濕。
③定期噴灑含鈣、硼等元素的葉麵肥,使用農藥應注意濃度不可過高及高溫下不噴藥,果實不宜一次采摘過多等。
32現代農業關鍵創新技術叢書一
?
西瓜病害18.西瓜畸形瓜(1)病因:?雌花沒有受精,導致果實中不能形成種子,缺少了促使營養物質向果實運輸的源動力,造成營養不良;或雌花受精不完全,花芽分化期遇低溫、高溫、高濕、缺乏營養及其他不良條件也易形成畸形瓜。
(2)症狀:形成多種形狀的畸形瓜。
(3)防治方法:①創造良好的開花授粉條件,避免低溫等不良因素影響授粉。
②加強植株營養,特別西瓜畸形瓜是坐果期要加大肥水供應,保證有充足的養分積累。
③做好溫度、濕度、光照及水分的管理。
④增施二氧化碳氣體肥料,增加有機營養的生產與積累。
33現代農業關鍵創新技術叢書西瓜甜瓜病蟲害防治19.西瓜裂果(1)病因:一是坐果後期日平均溫度低於15℃或夜溫突然下降,導致裂果。二是點花時激素濃度偏高,引起果皮老化,產生裂果。三是肥水管理不當,幼瓜期忽幹忽濕,後期近成熟時易開裂。四是氮肥施用過多,瓜秧長勢過旺,果實膨大緩慢,致使果皮增厚,容易引起裂果。五是土壤中缺鈣和硼,或因溫度過高或過低導致根係吸收困難,造成果皮老化引起裂果。
(2)症狀:甜瓜表皮出現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橫向或縱向開裂,開裂處常被鐮刀菌、鏈格孢等多種真菌寄生,引起腐爛。
(3)防治方法:①合理灌水。均衡供應水肥是防止裂瓜的關鍵。西瓜裂果②注意保護果實附近的葉片,利用它遮陽,避免陽光直射使果皮老化。生長期日平均溫度保持在15℃以上,突遇寒潮時夜間要臨時加溫。
③坐果期間,噴灑含有硼、鈣的葉麵肥,可有效地防止裂果。
34現代農業關鍵創新技術叢書二
?
甜瓜病害二、甜瓜病害1.甜瓜(瓜笄黴)花腐病(1)病原:Choanephora?cucurbitarum(?Berk.et?Rav.)Thaxt,稱瓜笄黴,屬接合菌亞門真菌。
(2)症狀:主要危害花,多從花蒂部侵染,向上蔓延到幼瓜。花變水漬狀褐色腐爛。幼瓜多從頂部發病,呈水浸狀,後向上發展並逐漸褐變,濕度大時可見稀疏甜瓜花腐病病花上出現黑色頭狀物(孢子囊梗及孢子囊)35現代農業關鍵創新技術叢書西瓜甜瓜病蟲害防治甜瓜花腐病危害花及果實甜瓜花腐病後期症狀白色毛狀物,有時可見黑色頭狀物(孢子囊梗及孢子囊)。濕度低時常引起果實變褐。
(3)防治方法:①加強棚室溫濕度管理。注意通風排濕,嚴禁大水漫灌。
②及時摘除殘存花瓣和病瓜並深埋。
③藥劑防治。花期和幼瓜期適時噴灑69%錳鋅·烯酰水分散粒劑600倍液,或60%多菌靈鹽酸鹽可溶性粉劑8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等。
36現代農業關鍵創新技術叢書二
?
甜瓜病害2.甜瓜斑點病(1)病原:Cercospora?citrullina?Cooke,稱瓜類尾孢,屬半知菌亞門真菌。
(2)症狀:葉片出現較多近圓形白色至黃褐色病斑,有的病斑外有黃色暈圈,病斑後期易破裂穿孔。
(3)防治方法:①農業措施。收獲後及時清除病葉,減少菌源。
雨季及時排除積水,大棚栽培注意通風降濕。
②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及時噴灑6%氯苯嘧啶醇可濕性粉劑200倍液、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多·硫懸浮劑600倍液等藥劑,每7~10天一次。
甜瓜斑點病病葉37現代農業關鍵創新技術叢書西瓜甜瓜病蟲害防治3.甜瓜棒孢葉斑病(1)病原:Corynespora?cassiicola?(?Berk.&?Curt.)?Wei.,?
稱山扁豆生棒孢,屬半知菌亞門真菌。
(2)症狀:主要危害葉片,葉片上先出現黃褐色小點,後病斑擴展為近圓形或多角形病斑,有的病斑中央顏色較淺呈灰白色,邊緣顏色較深為褐色,溫室內濕度小時病斑易破裂。甜瓜棒孢葉斑病病斑(3)防治方法:①加強管理。收獲後及時清潔田園。施足糞肥,增施磷鉀肥,勿偏施氮肥。不可灌水過量,及時放風排濕。
②藥劑防治。發病初期開始噴灑1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4000倍液、60%多菌靈鹽酸鹽可溶性粉劑600倍液、25%咪鮮胺乳油1000倍液,或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l500倍液,隔7~10天一次,連續防治2~3次。
38現代農業關鍵創新技術叢書二
?
甜瓜病害4.甜瓜瓜鏈格孢葉枯病(1)病原:Alternaria?cucumerina?(?Ell.?et?Ev.)?Elliott,稱瓜鏈格孢,屬半知菌亞門真菌。
(2)症狀:主要危害葉片。發病初期葉片上產生褪綠色小黃點,後擴展成圓形至橢圓形褐色病斑。
甜瓜瓜鏈格孢葉枯病1甜瓜瓜鏈格孢葉枯病2(3)防治方法:①農業措施。選育抗病品種,如西農8號、新紅寶等。發病嚴重地塊可實行輪作,適量增施磷鉀肥。
及時排水,降低棚內濕度。
②種子消毒。
③藥劑防治。對病害進行預防或防治可選用以下藥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0%多·硫可濕性粉劑500倍液、25%嘧菌酯懸浮劑1500倍液,或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等。
39現代農業關鍵創新技術叢書西瓜甜瓜病蟲害防治5.甜瓜褐脈病(甜瓜葉脈壞死病毒病)(1)病原:香甜瓜葉脈壞死病毒(?Melonveinnecrosisvirus,MVNV?)。
(2)症狀:又稱甜瓜葉脈壞死病毒病,葉片細脈褪綠變褐,呈網狀壞死,後逐漸形成褐色壞死大斑,致病葉局部枯死。
甜瓜褐脈病1甜瓜褐脈病2甜瓜褐脈病3甜瓜褐脈病440現代農業關鍵創新技術叢書二
?
(3)防治方法:甜瓜病害①種子消毒。
②防治蚜蟲(傳毒介體),並及時拔除田間病株。
③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可噴施5%菌毒清水劑300倍液、20%鹽酸嗎啉胍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10%混合脂肪酸水乳劑100倍液,或1.5%烷醇·硫酸銅乳劑1000倍液,或0.5%菇類蛋白多糖水劑500倍液,7~10天一次。
41現代農業關鍵創新技術叢書西瓜甜瓜病蟲害防治6.甜瓜黑星病(1)病原:Cladosporium?cucumerinum?Ell.?et?
Arthur,稱瓜枝孢,屬半知菌亞門真菌。
(2)症狀:又稱“瘡痂病?”,病害危害黃瓜的多個部位。葉片感病後出現褪綠色小斑點,後病斑擴大並破裂穿孔,呈圓形或星狀開裂。莖感病後病斑多甜瓜黑星病病斑放大為橢圓形褪綠斑,後期病斑凹陷龜裂,濕度大時出現灰色黴層。瓜條感病後出現水漬狀小斑點,病斑擴展後凹陷龜裂呈瘡痂狀,病部溢出乳白色膠狀物,後變黃褐色顆粒狀。
甜瓜黑星病危害果實甜瓜黑星病典型症狀42現代農業關鍵創新技術叢書二
?
(3)防治方法:甜瓜病害①加強檢疫。不從病區引種。
②種子消毒。應從無病留種株上采收種子。引進的種子在播前要做好種子消毒處理。可用2.5%咯菌腈懸浮種衣劑,使用濃度為10毫升加水150~200毫升,混勻後拌種5~10千克,包衣後播種。也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用量為種子重量的0.3%。
③輪作。發病嚴重地塊應與非葫蘆科作物輪作2~3年。
④加強田間管理。因黑星病為低溫高濕病害,保護地栽培時可采用生態防治方法,開棚放風排濕,控製澆水量和次數,降低相對濕度,控製棚內溫度在30~35℃,使溫濕度達到有利於甜瓜生長而不利於病菌生長的環境條件。
⑤藥劑防治。發病前可用10%百菌清煙劑預防,每畝用藥劑250~300克。發病後應及時拔除病株並噴藥防治,可用40%氟矽唑乳油3000倍液,或40%腈菌唑可濕性粉劑4000倍液,或25%咪鮮胺乳油1000倍液,或50%多菌靈磺酸鹽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等噴霧,每7天一次,連續防治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