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命運為何物(1 / 1)

人類很喜歡有“寄托”,仿佛有了寄托便會心念通達一樣。

但人在世必會被世間所牽扯而心生迷惘。

“神”脫穎而出。

世人將其自身所做不到的事情盡皆加給了“神”這個詞。

讓其變得至高無上,仿佛成了神後便會一切隨心所欲,不被世俗所擾,不憂歲月的更迭變化,從此逍遙於這片天地。

為了達到此般境界人們為此而做著努力,妄圖踏入“神”的領域以此尋心中安逸之所。

有人為了此境界,而堅定信念敢於拋棄一切,無欲無求。

有人為了此境界,以自身大義起誓化為枷鎖,承擔起所有。

有人偏執、有人固執、有人坦率、有人心口不一。

都企圖窺看到那個成神的那個“一”

無數人為尋這個“一”前赴後繼,雖然沒有實際證明它存在。

但依然令人心生火熱

命運猶如蛛網般將這些為明己身之人盡數囊括,無人知曉哪條路會通往神的境界。

但人們內心依舊執著的踏入,相信著自己的命運定會打破這方規則,而成為那“舉世無雙”之人,都跟隨著歲月的洪流卷入這片命運的蛛網內。

他們希望自己能夠踏入進去,而被命運所選中。

自混沌之初,人族便飽受來自萬族的摧殘,無數生靈因此而滅亡。

那片黑暗的時光在當時被稱為“寰滅時代”

人族在此般就快要滅亡之際,卻尋到一神秘經書!

經過數人修習後得出,此經書上的內容乃是可以將自身變的強大之絕妙法訣。

其中所描述的種種更是讓當時苦難的人們浮想聯聯,根據其上內容所說。

更是能達到仙的高度,人們便稱其為修仙之術。

自此人族依靠此法演變萬法,逐漸強大,從一開始的一麵倒,漸漸變得能與之抗衡。

逐漸的開辟出了一條獨屬於人類的“路”

最後人族更是神秘的走出一恐怖存在,無人知他從哪裏來,但翻手鎮壓萬族和無數宵小,一舉奠定人族在萬族中的地位。

硬生生以一己之力將“寰滅時代”給扭轉了過來。後世之人以那位所創下的絕世戰績,猶如那亂世中的皇者一般,將這此番逆亂的景象一一鎮壓。

其立為“人皇時代”

之後那位更是教導人們心性,希望人們以後不要走錯了路,傳下了一句:“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之後便消失的不見蹤影,自此人們在怎麼尋找都再也找不到那位,好似憑空蒸發了一般。

如出現的時候一樣,誰也不知道那位來自哪裏,又突然消失在了哪裏。

可自從那位恐怖存在離去僅僅數千年之後。

人族卻又發起了內戰,有些人發現自己明明已經修到那至高至上境界,可卻全然沒有那位突然出現之人的威力,好似在這之中仍有條分水嶺一樣,隔絕著他們。

自此那些人全然忘記之前的苦難,以及那位的諄諄教導,為求實力挑起無盡苦難。

引得自身元氣大損,若人族能夠一直團結下去的話,也不會有後續萬族聯手重創人族之事了,人族將會一直永存下去。

不過這就是“人”無所不有。

有的人舍生取義,顧天下大局,善待眾生,為人族鞠躬盡瘁。

也有的人。為了些許利益,不顧大局,鼠目寸光,做著讓人所不齒之事。

人皆有其劣根性,無論是誰心中定有“善”與“惡”兩麵。

關鍵是如何取舍,往往善惡就在一念之間。

你說那些人就真的不懂這般淺顯的道理嗎?

當人的地位變高之後,身份變尊貴之後,心中的貪念就越是會放大,從一開始的能夠生存下來便好,到後來近乎病態的追求資源、實力、地位等等,變得忘記自己初心。

而那些心存善念時常感激之人,往往在這亂世中是最早便身亡的。

人心險於山川,難於知天。

浮寧村內。

一處極為偏僻的宅子裏,有位少年此時靜靜坐在外麵宅子裏,手上不停的整理著糧物,身上那件洗的發白的衣服上有著縫縫補補的補丁。

少年的年齡堪堪九歲,目如朗星,出塵的氣質在身上所體現,與這一方小宅子極為不匹配。

眉眼中讓人感到萬物淡然,生活環境所帶給少年一副消瘦身體,窮苦人的孩子早當家,經歲月的沉澱少年麵龐上透露著堅毅之色,並沒有被生活的苦難所壓垮。

此時少年又開始了胡思亂想起來,劍眉緊擰口中念念有詞:“命為何物,什麼是命,我又是誰?若失憶為我之命數,那我的命運便是找尋記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