曇月大師將玄武劍一分為三,分別藏在三個地方,時間一長,這三部分玄武劍靜極思動,憑著各自的靈性,變成了三個厲害的怪物,一個是手持銀槍的白蛇,一個是手持明月彎刀和龜甲盾的玄龜,另外一個則是那條烏龍。
比較起來,綠毛秦休應當是屬於道家的多一些,這把玄武劍既然是跟了秦休多年,自然道教的屬性更多,隻是秦休本是秦朝時期的人物,成道何止千年,這把劍雖然跟隨她多年,沾染了好多靈性,隻是秦休未必會認真祭煉它,燕羽衣得到它的時候,也已經成為曇月大師,雖說她的本領是道佛兼具,正邪相通,但是既然是要出道入佛,從她個人的角度來說,佛道的高下已經有了分別。
正因為如此,自己適才用玄武劍跟道佛兩門的兩套頂級功夫拚鬥的時候,自然是道教的功夫感應更多,所以得到了十幾招劍法,佛門的感應較少,隻得到了八九招而已。不過曇月大師出道入佛,修養上自然更上一層樓,所以與大日無畏印相鬥時得到的招數雖少,卻都是威力無窮,威力遠遠超出了先前的十幾招。
他也不知道自己猜測得對不對,不過他現在要的是結果,而不是原因,所以很快便將這些全都拋諸腦後,將身體倒立著吊在洞頂,開始旋轉起來,揮動手中的玄武劍,又開始跟無行天尊幻影的那兩套破解功夫對鬥起來,因為這兩套功夫是無行天尊專門發明出來破解化胡神掌和大日無畏印的,所以那些招式看上去更加別扭,古裏古怪的,總是出其不意地從根本不可能的地方出招打來,讓王重陽防不勝防。
兩套功夫對練下來,王重陽手裏的玄武劍並沒有多少反應,所以最終隻得到了四五招劍法,連帶開始得到的二十幾招,以及在原先在石穴外麵學會的的十八招,總共才四十五招。用這區區四十五招威力不等,參差不齊,互相之間還沒有什麼聯係的劍法跟曇月大師相抗衡,實在是顯得太過寒磣了。不過到目前為止,他知道自己能夠得到的也就是這四十五招,無法再多得一招。
他會的功夫隻有這幾種,而且即便自己再多會幾種功夫,也無法分身一個演練對手,一個演練自己,從而幫助自己提高玄武劍的威力。而這麼短的時間,讓他到哪裏去找那些本領剛剛超過自己一點點,跟自己對鬥,又不想要自己性命的武林高手去?
不過這種情況也不是很壞,就在一天一之前,他還在愁眉緊鎖,為得到一招劍法而大發其愁哩,現在一下子就學會了四十五招,而且每一招都是威力無窮,足以將江湖中鼎鼎大名的英雄擊敗。所有這些劍招再加上那套在玄妙宮中與宮外完全不同的修月掌,他自信,至少自己可以抵擋一陣,不至於一招之間就被曇月大師打敗,甚至是消滅,至於能不能拖延到天誅的到來,他並沒有多少把握,因為到現在為止,他都不知道天誅是什麼,什麼時候到來。
在這樣的年紀,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怎麼就卷進了一個自己完全陌生的江湖世界,他不知道這裏的人們,他不知道這裏的規則,他甚至不知道跟對方溝通的方式,現在卻糊裏糊塗地被很多人賦予了許多重大的使命,同樣的,他甚至都不清楚這些使命的意義。
要讓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孩子肩負起許多武林頂尖高手都難於完成的任務,這本身就是一個極其荒誕的事實,不管是誰造成了這個事實,也不管有什麼原因,現在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無法否認。所以現在爭論其他的事情雖不能說沒有任何意義,但是卻是一點用都沒有。現在最重要的是結果,是一個王重陽自己想要的結果,當然王重陽想要的也正是曇月大師他們想要的結果。
要想完成這個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王重陽需要將這些剛剛學會招式他們牢記在心裏,一一修煉成熟,盡力發揮出它們能夠發揮出的最大的威力,然後邁步走向那不可預測的地方。
王重陽與絕大多數的孩子,或者說絕大多數的人不同,他非常單純,也可以說是非常幼稚,他從小跟山林禽獸生活在一起,凡事都不懂得動心眼,耍陰謀,心裏想到什麼便說什麼,隻不過他平時想得極少,所以嘴裏的話自然也就極少。
他隻相信眼前看到的事實,並不對未來做過多的猜測存想,如果是一般人,遇到了如此大的挑戰,心中一定會有非常大的壓力,為此感到焦躁不安,甚至鬱鬱寡歡,魂同夢遊,但是他不一樣,他依然睡得著,吃得香,喝得甜,就像沒事人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