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

烈陽高照,微風輕拂,夏蟬帶著悅耳的輕鳴闖入兒童的夢鄉。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高考日。

鄂州一中門口。

無數家長伸長脖子翹首以盼,不斷踱著步,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考好一點。

校園裏……

寂靜無比。

考場中

考場內沙沙的落筆聲不絕於耳。監考老師走來走去。氣氛略顯沉悶和緊張。

考場內的考生有的抓耳撓腮。有的擰眉瞪眼,有的唉聲歎氣。

李雲正是這次考生中的一員。隻不過,相比於其他考生的緊張和局促。

他倒是顯得有些輕鬆自然。

隻因為他是穿越者。

作為前世高考選拔出來的超級學霸,這些題對他來說,還沒有打超級馬裏奧困難。所以完全沒什麼可緊張的。

輕鬆的答完了前麵幾頁的題。翻到卷麵的最後一頁,對他來說最後一道題才是重中之重。

作文才是這場考試的終極boss。作文的答案不是非黑即白,作文的標準與主觀性和客觀性都有很大的關係。

就算是他,也不敢輕易小覷,隻是希望這次作文能簡單一點,心裏想著,就開始看起了題目……

悠悠五千載,華夏山川美景數不勝數。無處無不被鐫刻著文化的烙印。

請以山川美景和人文古跡為主題,做一篇文章題目自擬。

這麼簡單嗎?

李雲愣了愣,旋即反應過來,這個世界的華夏文化斷層,很多古典傳世篇章都已消失不見,文化缺失十分嚴重。

不論是詩詞歌賦,還是名著小說,甚至是影視作品都已消失不見。

一開始,李雲以為作文,是根據現代題材的華夏夢為主題的,可沒想到竟然會這麼簡單。

李雲甚至有些懷疑,這老師怕不是專門照顧他吧。

這種題,就連月考的時候都不會出吧?

不過也好,省得他浪費腦細胞。

隨即鋪平紙張,在上麵鏗鏘有力的寫下三個字:“赤壁賦!”

作為一個鄂州人,怎麼可能會不知道赤壁,又怎麼可能不會背赤壁賦,倒背如流也不是不可能。

題目擬好之後,就開始了作答: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李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

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淩萬頃之茫然。

浩浩乎如馮虛禦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羨長江之無窮。挾(xié)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

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於悲風。

蘇軾這首赤壁賦,雖然李雲背過很多遍也寫過很多遍,但現在依舊能感覺到不一般的情懷和觸動。

逝者如斯,而未嚐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

……

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