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老田與文化自信(1 / 1)

三十年前我在一家國企擔任會計,那時候短途的搬運都是用毛驢車,也沒有集中供暖,冬天取暖每個辦公室發放蜂窩煤和煤爐,單位也常常裝卸辦公用品和貨物,經常打交道的是一個看起來憨憨笨笨的中年男人~老田。紅紅的臉龐,厚厚的嘴唇,近乎木訥的表情,有點呆滯的目光,駕著一輛毛驢車,每天拉貨裝卸,從來不多說一句話,讓人看起來就有一種信任感。

老田是田莊村的,給人拉貨從來不計較價格,有時遇到刁鑽刻薄的客戶,給的很少,有人看不慣了,老田也隻是憨笑一下說:“沒事沒事,力氣是自己的,也不損失什麼,就當幫忙了”。不但如此,老田拉的貨物,即便不跟人監督,從來中途沒有少過,並且還給人家擺放的整整齊齊,最後把垃圾也給人家清掃幹淨了,以至於許多人都背後說老田傻,可是老田呢,從早到晚的忙,客戶排好多天都等著他,常常忙的中午都沒時間吃飯,甚至許多人上班忙,沒空在家,就把自家鑰匙交給老田,讓他給拉蜂窩煤。同行閑的要命,老田忙的要死,同行們嫉妒的見了他就惡言惡語地罵他,老田還是憨憨的一笑也不說什麼。

到底老田忙到什麼程度?在同行們罵他的話裏麵有了答案:“這個傻瓜,把別人的活兒都給搶走了,都成他家的了,這幾年光是毛驢就累死了仨。到底老田傻不傻呢?還是應了那句古話:人算不如天算,聰明反被聰明誤,愚人自有愚人福。

年輕時,我也對自己固有的文化非常懷疑,甚至非議。直到有一天遇到了一位有智慧的老人告訴我:“懂曆史,才會對自己的文化自信,不懂,千萬不要隨便批評。”這句話改變了我的態度,靜下心來回顧學過的曆史,才發現中華民族是個智慧偉大的民族,中華文化是了不起的文化,包括中醫在內。

我從原來的排斥,轉為尊重和深信,每天把空餘的時間沉浸在學習民族文化的快樂中。不僅如此,我還讓女兒報考了我原來最批判的中醫藥專業,她現在在省中醫院實習,我們時常交流,通過事實證明了中醫治病一點也不慢,特別是傷寒感冒和溫病,用近代名中醫張錫純先生的(寒解湯)(溫解湯)(傷寒溫病通用方),對治不同的感冒,無論多嚴重,隻需要兩副藥,20塊錢還不到,這是許多親戚朋友親眼見到的。

昨晚看到中醫在緊急時刻救死扶傷,又發揮了本有的能量,非常高興,文化自信,這句話是真理。

我小時候很多的規矩,現在幾乎看不到了,就說吃飯這一件事吧,父母坐在哪裏,兄弟姐妹依次坐在哪裏,都不是隨便的,即便父母不在家,那個位置空著,我們也不敢去坐。盛飯一定是先給父母,父母不來坐,誰也不會坐,父母不動筷子,誰也不吃第一口……

這是不是窮毛病?不是。這是規矩,好的規矩都是從小在家養成,步入社會,如果這個規矩沒養成,很可能一起吃頓飯就讓人議論沒有教養,失去許多好的機遇。

好性格好習慣都是在好的規矩下養成,有些規矩的目的從小讓他知道心存敬畏,父母第一。吃飯讓孩子坐在上位,第一口菜搶著夾給孩子…… 慢慢在孩子的心目中,他就是家庭之王,天下第一。小時候感覺好玩可愛,十幾歲一定會出現叛逆,家長老師批評一句,就會尋死覓活,離家出走,這樣的事,很常見啊。

不從小立下規矩,養成好習慣,出現問題了,再想糾正,家長也痛苦,孩子更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