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周銜電話的時候,李絡正在周銜的公寓裏給他做飯。
周銜是今天早上回來的飛機,在上飛機前給李絡發微信說,今晚過來。
按照周銜的性格,從B市回來肯定先回公司,然後再回公寓,時間應該不會太早也不會太晚。
於是李絡匆匆忙忙上完了到下午五點半的理論課,趕著去宿舍放書本。
宿舍裏沒有人,舍友應該都出去吃飯了。李絡本來想換件衣服,但站在鏡子前的時候,發現自己也沒有什麼好打扮的。一張看起來還算清秀的臉,簡單合身的衣褲,在其他人看來可能還過得去的樣貌,在從小一起長大的周銜眼裏估計早就沒什麼新鮮了。
周銜根本不會在意。
在微信群裏,發微信和舍友說了一聲今晚不回來了,不用留門。李絡就離開了宿舍。
李絡對周銜公寓樓下超市的消費水平至今很乍舌,於是趕在六點前去學校不遠的大超市買了一些菜和水果,然後再去周銜的公寓。
李絡知道,做不做飯什麼的並不重要,周銜的意思也不在這。但和周銜從小一起長大的李絡知道他有多挑,飛機餐肯定不會吃幾口,餓的是周銜,心疼的還是他自己。
周銜的公寓離李絡的學校並不遠,坐公交滿打滿算也不過才半小時。
李絡怕周銜到了發現自己還沒到會生氣,於是沒再和平常一樣坐公交,而是打了個車。
結果沒想到正好趕上下班高峰,出租車在一眾紅光中低速行駛。他不停地看著和周銜的微信界麵,怕遺漏新的消息,也怕先到家的周銜在公寓等的不耐煩。
實際上,微信還停留在李絡在上午9點05分對周銜的信息的回複上,沒有任何新消息進來。倒是宿舍舍友在群裏聊翻了,由剛開始調侃李絡動不動就不在宿舍住的行為已經轉到明天周五該去哪玩了。李絡發了個表情包來表示自己的存在,不過忽略了舍友問去哪的話題,好在話題也翻過去了,李絡附和大家的聊天說自己玩什麼都可以。
然後,又翻到周銜的微信頁麵,順著消息往上看,兩人的微信聊天記錄就像上下屬一樣,一個命令,一個回複,除此之外連個表情包都沒有。但周銜的名字一直都在李絡的微信置頂上。
李絡比周銜要大一些,但周銜有哥哥,自己隻不過隻是禮貌上的哥哥。況且周銜從來沒有喊過自己哥哥。反而是李絡一直把周銜的話當作不可違背的命令,而這種順從從幼時起到如今似乎已經成了一種本能。唯一一次違背還是自己在上大學時沒有聽從周銜的計劃選擇了校內住宿。那時候的周銜什麼話都沒說,但很顯然他很生氣,很長一段時間周銜都沒有聯係李絡。即使李絡主動發微信給他,也不過是石沉大海。
李絡到的時候,時間已近七點。從樓下往上看,窗戶裏沒有燈光。李絡心想周銜還沒有回來,可能是被工作拖住了。
李絡把手裏的重物換了一隻手,拿出電梯卡,刷卡進了電梯。周銜的公寓在9樓,一梯兩戶,周銜大學畢業後就一直住在這。李絡用指紋解了鎖,推開門,室內果然漆黑一片,擺設還和自己走的時候一樣。
周銜不喜歡任何口味重的東西,食材也要新鮮幹淨。一般來說,周銜在的話,填充冰箱的活就落在了李絡身上。
李絡於是買了一些海鮮,準備做道海鮮湯。
光是處理海鮮,李絡就忙了半個小時。海鮮剛處理好,準備下鍋時,周銜的電話來了。
“來深海。”周銜的聲音有些沙啞,聽起來有些醉了,在重重疊疊的音樂聲中顯得更為漫不經心。
深海是一家開在J市的酒吧,比較偏,但是很受年輕人喜歡。晚上八點還沒到深海營業的高峰。李絡心想,大概又是被白煦拉過去喝酒了,至於為什麼又打電話讓他過去,李絡想估計是讓他過去接他。
“好的,你少喝點。”掛念周銜的李絡第一反應是答應,第二反應是周銜的身體。
沒有猶疑,沒有拒絕,甚至連理由都不需要問。周銜說什麼,李絡做什麼,這是刻進身體的劣習。
李絡剛說完手機裏就傳出了結束通話的“嘀嘀嘀”提示音,不需要回複,但他知道周銜聽見了。
李絡放下手中的鍋鏟,解開圍裙,把處理好的食材用保鮮膜包好放進冰箱。然後穿上脫下的毛衣,出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