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逸夫樓音樂教室。
林凡和吳楚妮在陳老師的示意下,開始給大家分發下一首朗誦的作品。
夏夢年接過林凡遞過來的A4紙,禮貌和林凡相視一笑,低頭,看見紙張上赫然入目的標題《陋室銘》。
這是一篇初中時期就學過的課文,作者是唐代詩人劉禹錫。
看著熟悉的課文,夏夢年對其中的含義還是印象深刻。
陳老師開口:“想必大家對這篇托物言誌駢體銘文都還有印象吧?”
朗誦團同學齊刷刷的點頭:“有印象。”
陳老師低頭看著手中紙張上的內容:“那其中的內容,老師就不作過多解釋了。之所以選擇這篇作品讓大家朗誦,是想告訴大家,無論現在還是以後,不管大家處在一個什麼樣的環境之中,隻要品德高尚,不與世俗同流合汙,就會生活充實,活得有意義。我們除了要自省吾身,也要依托這次百年校慶,把這種堅韌不拔,樂觀向上的精神傳遞出去!”
陳老師話畢,同學們自發鼓掌。
因為在同學們心裏,陳老師字字珠璣,都是在對同學們人生的指點迷津。
雖然與陳老師相識和接觸的時間不長,但陳老師的每一次講話,都讓同學們備受點撥。
好的青春,遇到好的人生向導,何其有幸。
掌聲落下,陳老師開始帶著同學們朗讀《陋室銘》內容——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
孔子雲:“何陋之有 ?”
——
幾遍朗誦下來,曾經的初中課文,越是在小小的心髒裏根深蒂固起來。
陳老師給大家做朗誦分工。
女生第一句,男生第二句,男女合誦第三句,女生第四句,男生第五六句,男女合誦七八九句。
以此類推,全文往複兩次。
林凡和吳楚妮在隊伍最前麵帶讀。
同學們按著陳老師的任務分配,開啟了如火如荼的排練模式。
幾輪下來,陳老師安排大家休息片刻,一個人去了辦公室挑選朗誦背景音樂。
吳楚妮從前麵溜回夏夢年身邊:“哎喲我的老腰,總算是可以休息一會兒了。”
夏夢年移開身子,把位置讓給吳楚妮一半。
董奕成從後麵探出腦袋來:“年紀輕輕的,什麼老腰?”
邊說邊找了個位子,在吳楚妮身邊坐下。
吳楚妮白董奕成一眼:“你一個男生,能懂什麼?”
邊說邊杵著腰杆,一副“老氣橫秋”的憔悴模樣。
董奕成確實不懂,但他看著吳楚妮不同於以往的頹廢模樣,大抵是明白了一些什麼。
但他還是有些不敢確定,也有些難以啟齒。
隻是結結巴巴的說了一句:“你......你,那個,你要不要喝紅糖水?”
夏夢年和吳楚妮同時側頭,看見了董奕成有些緋紅的臉頰。
吳楚妮驚呼:“董奕成,你從哪裏學的這些?!怎麼知道女生特殊時期要喝紅糖水的?!”
董奕成撓著腦袋:“我猜的。”
吳楚妮看著董奕成,一臉半信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