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雷動喚英魂,殺場無畏警凶神。垂首當先全不懼,放眼滄桑有幾人?
寒風凜冽,夾雜著“歐歐”淒厲之聲,猶如野狼嘶吼,又好似厲鬼哀嚎。
紹興的冬,雖不至像北方那般嚴寒,可刮在臉上,也莫名的有種灼烈的刺痛。
臨城幾十裏外的路邊,設有一座陳設簡陋的小酒肆,因此地距紹興還有一段路程,故而來往商旅、行人行至此地還真不得不稍作停留,要上一壺熱酒,以抵禦饑寒。
小酒肆上方,均用茅草搭成,四麵則用茅草、泥巴壘建而成。
整座草棚,僅用幾根粗木支撐,寒風掠過,草棚便發出“吱嘎吱嘎”的響聲,倘若風再大些,真不知這草棚會不會一下子被掀了去。然而,它就那樣搖搖欲墜地晃動於寒風之中,並沒有要坍塌的跡象。
小小草棚內,僅放四張破舊不堪的小方桌,其中一角落處已有一人坐在那裏,頭帶鬥笠,外罩輕紗,並看不清他的麵目,可是從穿著便看出這是一個男子,外披黑色鬥篷,以抵禦嚴寒,內著黑色錦袍,最為顯眼的便是他腰間的那一方錦帶,上麵繡有祥雲圖案,其間以一粒碩大精美寶石點綴,隻觀這條錦帶,便足以看出此人出身不凡,不是王公將相,便是豪門中人,前麵小桌之上,簡單地擺放著兩道小菜,一壺酒及一小酒盅。這人坐在角落處,時而夾口菜送入口中,時而自斟自飲,倒也愜意。
草棚後廚,設於外麵一矮小的窩棚內,這窩棚搭的更為簡陋,僅用四張草席合圍而成。
兩口小灶上麵炭火正盛。其中一灶堂上麵,置一大號水壺,壺嘴內不時朝外冒著騰騰熱氣;另一灶堂,則暫時處於閑置狀態,似乎因天氣太過寒冷,行人稀少,以至那口灶堂,除了為那頭戴鬥笠男子做了兩道菜之外,便沒了營生。
店家是一個又高又瘦的老者,須發皆白,不知是因為太瘦的原因,還是他本就精明,兩隻眼睛透露出兩道智慧的光芒,一身灰布衣裳,也因常年漿洗、晾曬而泛白,老店家正認真地用火鉗撥弄著灶口內的碳火。
這時外麵傳來說話聲音:“店家,快燙壺好酒來暖暖身子,再弄兩個小菜!”
紹興酒文化,自宋代便淵遠流長,到了元代酒的品種得到了多元化發展,有草原青稞、各式果品酒,以及頗受大眾歡迎的補酒。直至明代,黃酒及燒酒則倍受青睞。
袁弘道初至紹興,曾寫道:聞說山陰縣,今來始一過。船方尖履小,士比鯽魚多。聚集山如市,交光水似羅。家家開酒店,老少唱吳歌。可見紹興酒業發展之盛。
一般客人,對這樣的小酒肆,都沒有太多要求。所呈上的酒,也無需上品,隻需入口綿軟香純,便足以滿足來往商旅。但紹興畢竟是釀酒之鄉,就不說那聲名遠播的紹興佳釀竹葉青,單單各式酒名,便不下五十多種。
店家伸出頭,向外觀望並應承道:“好嘞!馬上就來!”
隻見兩個中年男子從外進來,一個白白胖胖,另一個略削黑瘦,看麵相都是尋常百姓,沒什麼江湖氣息。二人均將手伸入兩個襖袖之間,縮著脖兒,到另一角落處,對峙坐下以便聊天。
二人剛坐下,隨後便走進一位老者,年紀大約在五旬左右,發髻花白披散著,麵似古銅,一身深藍大氅,步入草棚內,見裏麵均有人占據,隻好坐到靠門口處的桌邊,並順手將隨身寶劍放置到桌上。
他的到來,並沒有改變什麼,戴鬥笠的男子一如既往,還在飲酒。
老者也並沒有因為戴鬥笠之人的存在感到多餘,坐下後,便朝後廚喊道:“店家,有現成的小菜,給我炒上兩個,再溫壺熱酒來!”
店家手中端著那兩位中年男子所要酒菜,走近老者身側,道:“好嘞,客官,您先喝點熱水暖暖身子,小菜馬上炒得!”隨即,便將手中酒菜送到兩位男子桌上,又直奔後廚而去。
老者不以為意,端起店家給倒好的熱水,啜飲起來,目光卻不時地朝頭戴鬥笠的男子瞟去,上下打量著這位神秘人。
江湖中人,對不甚了解之人,均有個習慣:就是凡習武之人,從氣息上,便與常人不同,並且能夠通過對方的氣息勻稱程度,斷出對方武功是否精深。
老者早已感覺,這男子氣息勻稱、且微弱,說明其內力之深,無可限量,隻是奇怪,此人到底是何來曆。
而這男子,卻對自己一直都沒有注意,隻是靜靜地坐在那兒,咀嚼著麵前菜品,或將杯中酒一飲而盡。說明此人並無意與自己為敵,心境自然放寬不少,初進草棚內的戒備心理,也有所釋然。
這時,角落處的兩位中年男子開了腔,白胖子剛將酒飲盡,便開口道:“如今,像你我這般本分之人,是越來越難混了,聽說玉佛苑在前不久,又將淮安府內一大富戶操家滅門了!”
“唉!是啊,日子難熬啊!”黑瘦的中年人無奈地晃了晃頭道:“這不,近日來“天山四老”其中的三位,均已斃命於那位“九天玄女”之手,據傳聞:這秋鳳玉,自幼便受非人般訓練,殺人的時候,連眼都不眨一下,一個姑娘家,居然幹這種營生,真是毀了!”一旁店家已將老者酒菜送去。
老者聽了二人談話,不由麵露痛苦之色,眉頭緊蹙,手也一把抓緊了桌上寶劍劍身。
帶鬥笠的男子,立即發覺了老者的異動,卻仍舊不露聲色,繼續飲酒。
草棚內,人影一閃,一個頭輕佻、身材勻稱的女子,已進入草棚內,一條白色鬥篷下,一身白色衣衫,很是顯眼,就連腳上的靴子,也是一色的白!她的頭上,居然也戴著一頂鬥笠,用輕紗罩住麵部。手中一把劍,卻十分博人眼球,劍身之上,居然鑲了一顆,與頭戴鬥笠男子腰間同款的寶石,雖是陰天,卻也難掩其光華。
女子的進入,頓時令屋內所有人,不約而同投去異樣目光,就連頭戴鬥笠的男子,不禁也有所動容。
屋內二位中年男子,凝目光上下打量白衣女子一番,不禁露出驚詫之色;而那位老者的目光,則一下子被白衣女子手中的寶劍所吸引,他的目光,又投向頭戴鬥笠的男子腰間。臉色頓時更顯凝重,抓劍的手,也將劍身握得更緊,茅草棚內,氣氛立即變得沉悶起來,空氣似乎也已陷入僵持狀態。
店家此刻似已察覺,這來曆不明的四股人中,隻有那兩個中年男子最屬無辜,也怕此後引起血雨腥風,波及到二人。
便忙走到二人桌邊,滿臉堆笑道:“我看二位客官,也吃的差不多了!您看,天色也不早了,您二位還要趕路,老夫就不多留二位了,至於酒錢,就算老夫與二位交個朋友,就免了!”說著,便對二人下了逐客令。
這就是所謂的“薑還是老的辣”,店家這是察覺出草棚內氣氛異常,為了那二人著想,才好心攆他們走,可偏偏這二人,居然根本沒有看出端倪!
黑瘦的中年人一把推開店家,不耐煩地道:“去,去,快忙你的去吧!這老頭,難不成我們哥倆,還賴你的酒錢麼!”店家見狀,無奈地搖了搖頭,便轉身遁入後廚,不再出來。
女子步入草棚,似乎也發現了,頭戴鬥笠的男子腰間的那塊寶石。不禁一怔,但隻瞬間,便恢複了意識!掃量一番後,見隻有靠草棚門口處的桌子閑置著,隻好信步過去坐下,並將那把劍也放置於桌上。
她並沒有要吃的,隻是將店家置於桌上的水壺提起,倒了一杯熱水,隨即放下水壺,拿起水杯呷了一口,而後便一直未再出聲。
老者此刻,已無心再用酒菜,神色炯然,朗聲道:“小小年紀,便行殺戮之事,就不怕會遭天譴麼?”
“成王敗寇,計較那麼多幹什麼!”女子冷聲道。
真的是絕情透頂,而又自信滿滿,聽她意思,勝券在握了似的。
一旁兩位中年男子,見勢頭不對!這才明白,剛才店家為何要驅趕他們,便趕忙起身想溜……
哪知女子卻將手中劍一橫,冷聲道:“我的事沒辦完之前,誰都別想離開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