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猜測,這個官家女沒大能力,不想吃苦,進宮就是為了混官職。

走進屋內,林盛夏驚訝得差點叫出聲。

三間屋子皆是整齊排著一列一列兩人高的書架。

書架上放著一冊冊書籍,琳琅滿目。

屋子內散發出書架的木香味,摻雜著墨汁的氣味,還帶有一點淡淡的石灰味。

在屋子的角落,各擺有一大壇的石灰。

“你先背下書籍擺放的位置。”

“是,冷女官。”

林盛夏從東間屋開始看,書架的一側掛有一塊木塊,上麵雕刻著大字:史書。

她仔細看後明白了,史書是按照年代來進行排列。

夏、商、周、先秦……

常取用的書放在木架的中間,最上麵的書很新,最下麵是野史之類的書。

接下去是:文類。

論語詩詞歌賦等等書籍,皆在這一塊,屬於比較重要的類別。

……

林盛夏看得很認真,用心背著書籍擺放的位置。

冷女官見林盛夏不停地移動腳步,用方言嘀咕了一句:“看得這麼快,也不曉得記不記得住。”

盛夏笑著道:“下官大概能記下來。”

“你聽得懂我說的話?”冷氏驚訝地問。

盛夏道:“這是蜀地語,我們家廚娘沈媽和下官的奶娘是蜀地人,下官同她們學的。”

盛夏的奶娘是沈媽的同鄉,也是由沈媽介紹進的林府。

“她們是蜀地哪裏人?”

“山立縣。”盛夏笑道,”下官的奶娘因事回了鄉下,沈媽還在京城。“

“離我家好近。”冷氏聽到蜀地有老鄉在京城,她心中升起親近感。

“沈媽做的蜀菜一絕。”盛夏笑道,“炒豬肝裏加泡薑絲,酸香味美。”

“太想念家鄉的菜肴了。”

“有機會,下官帶您去酒樓吃。”

“酒樓?”冷氏問,“她在京城開酒樓了?”

“是別人開的,她過去是主廚,後來她女婿成了主廚,她在做掌櫃。”

“了不起,有機會一定見見老鄉。”

兩人用蜀地的話交流,像是來自家鄉的故人。

冷氏猛然間想起,麵前這個小女孩子隻是同奶娘和廚娘學了一下蜀言,居然像是在蜀地長大一樣會流利說蜀地話。

冷氏好奇地問:“你還會什麼方言?”

“吳語,跟嫡母和姨娘學的。潮州話,跟畫姨娘學的。”

“你是怎麼學的?”冷氏問。

“感覺很簡單,就是說話時的調調和咬字不同。”盛夏笑道。

她張口說了了句軟糯的吳語,又換了一句含糊不清的潮州話。

冷氏激動了起來:“太有天賦了,你家大人知道嗎?”

“應該不知道。”盛夏搖頭,“我在家極少說話。”

她解釋,“冷女官,下官是官員家的庶女,在家時一天不是繡花就是看書。嫡母和姨娘她們忙家事,不會有空同我過多說話。”

“也是這樣。”冷氏點頭。

哪家大戶人家的女兒,要是在家天天像個話癆,定要被教訓。

冷氏笑著感慨,“還好你入了宮,不然哪去尋這樣的人才。”

“怎麼了,這也算是本事?”盛夏驚訝地問。

“大本事呀。”冷氏拍手。

“這麼說吧,整個皇宮就找不出來一個,能同時說三四種方言的人。”

“這有什麼重要?”嫻夏一點也不懂,她追問個不停。

“太重要了。”

冷氏道:“到了年下,各地的官員會回來述職,他們說的話,陛下和朝中的官員們,聽起來像聽天書一樣。”

“要是他們在述職時,有人聽懂了他們的話,再用大家懂的語言轉述,比寫出來,再叫人讀,是不是方便得多?”

“那是方便很多。”

經過冷氏的解釋,盛夏才知道,自己居然擁有一種別人難得的語言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