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殺、殺”整齊嘹亮的喊殺聲在窗外響起。
唐君伸了個懶腰,度到窗前,原來是軍士們在操練。
唐君洗刷穿戴整齊,來到校場。讓他意外的是,指揮訓練的竟然是那個少年模樣的楊勇。這小子不簡單啊,是探馬還是教頭,身兼多職啊。看樣是演練接近尾聲了,軍士們圍了一圈看他演習槍法。
唐君抱著肩站在一旁,饒有興味的看著,他在前世是玩槍的高手,可這長槍沒練過。隻見一杆丈二長槍在楊勇手裏如龍蛇飛舞、剛柔並濟、虛實兼備、氣勢逼人。
後世流傳有一首形容楊家將槍法的詩,“神槍使動冷颼颼,大蟒穿心鳳點頭;六路花槍千變化,埋沒至今又傳留;花槍好似金標起,攻戰軍中萬將愁,鎮國安邦乾坤手,千載留傳一根由。”唐君邊看邊琢磨,不知同樣姓楊的楊勇與楊家將有無關係。
一套槍法練完,楊勇收槍玉立,眾軍士轟然叫好。
“唐大哥來了”楊勇看見唐君,熱情的迎上前來打招呼。
“唐大哥,給大家指點一下吧,我聽王都頭說你一個人就幹掉了十一名夏兵。兄弟們都佩服的很呢”楊勇表情裏有欽佩也夾雜著疑問,心想,有沒有搞錯啊,看這人,咋看咋不象以一擋十的高手啊。
“嗬嗬,多謝兄弟們抬舉,我也就是跑的快點,藏的好罷了”唐君謙虛道。
這時,眾軍士也紛紛圍攏過來,纏著唐君表演一下。一好事者還遞過來一把長槍。
唐君手握長槍,有點尷尬道:“那個,我還真不會玩這個”
話音剛落,原本吵鬧的校場瞬時寂靜無聲,連掉根頭發都能聽見,一個個驚訝的張大了嘴巴。
“唐大哥,你就別謙虛了,來,讓弟兄們長長見識”楊勇率先反應過來,他以為唐君是說著玩的。開玩笑啊,咱大宋的開國皇帝就是一玩槍的高手,大宋的軍士誰不會舞弄幾下槍法。你還一人殺十一人呢,不會玩槍,玩笑開的不小。
“唐大哥,那你肯定會舞刀吧”又一名好事者遞過來一把刀。
“刀我也不會耍啊,不是兄弟謙虛,是真不會啊”唐君苦笑道。
圍觀的人群不玩了,說什麼的都有,質疑者有之,挖苦者有之,還有罵看不起人的……
知道這些人素質差,唐君也不生氣,隻是鬱悶,哥不是看不起各位兄弟,實是不會啊。
楊勇有點幸災樂禍的站在一旁,還不忘煽風點火,“唐大哥,你就別謙虛了,露兩手也讓兄弟們開開眼”
下麵亂哄哄的,有跟著附和的,也有起哄說反話的。
不一會,整個大營的軍士都聚攏到演武場了,李指揮,幾個都頭,隊長都來了,就連站城頭值守的也歪著腦袋向這裏張望。
唐君見幾位最高領導都來了,人家隻是站一邊默默的看,對喧嘩選擇無視。
唐君看這情形,不露兩手是不行了。就清了清嗓門,學著武林人士,雙手一拱道:“不是兄弟做作,實在是沒學過刀槍之技,以前倒是跟一位隱士學了些健體之術,兄弟在此獻醜了,就打一套拳吧”
四周響起一陣叫“好”聲,迅速讓出一片場地。
唐君走到場地中間,凝神靜氣,打了一套剛柔並濟的太極拳。
“切,這是什麼鳥武術啊”
“就這能殺敵,糊弄鬼啊”
“不會吧,這拳法能殺死十一個西夏兵”
“這他媽的怎麼看著跟小姑娘跳舞似的”
……
周圍議論紛紛,質疑聲四起,人群也隨之散去。
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還是有幾人看出了些門道,其中就包括楊勇和李指揮。
唐君站在場地中間有點尷尬,王都頭走上前來,拉著唐君向議事廳走去。
“王都頭,啥事啊?”唐君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難道是調查自己底細的。
“去了就知道了”王都頭神秘道。
唐君琢磨著,應該是殺夏兵要給點什麼獎勵之類的吧。
走進大廳,果然,殺夏兵的探馬營兄弟全在,李指揮堂中坐定,一旁坐著一位書生模樣的人,身前還放著筆墨紙硯之類的,不知是主薄還是秘書。
“本次軍議,主要是商議一下軍功的上報問題。王都頭,你先將這次行動介紹一下吧。”李指揮開門見山道。
王都頭重點將昨天與夏騎相鬥之事詳述一遍,十分客觀的指出唐君斬首十一級,而且能俘獲三十匹健馬也多是他的功勞。
唐君聞言,不由大為感動。他清楚,在古代,朝廷曆來把斬獲敵人首級數量作為賞賜將士的重要依據。宋朝對軍隊更是賞濫而罰少,對士卒重獎厚賜,以激勵他們奮勇殺敵。但如此一來,也帶來不少負麵效應,如士卒為了軍功,不惜殺戮百姓和俘虜,而買賣首級或虛報更是家常便飯,更有為爭首級而自相殘殺的……